電影票房如何計算多少天
A. 票房是怎麼計算的 統計幾天的票房才算是總票房
就是去電影院觀看電影的人數所購買的票數,總票房就是在上映時期在全球所有電影院所購的票數
B. 電影的票房是怎麼算的
票房可以用觀影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而通常我們所講的票房,就是用門票收入來計算的。即,票房=票價X購買人數。
比如某影院一天放映了6場《李茶的姑媽》,有學生票:40元,共10人,標准票:80元,共10人,團體票:30元,共10人,會員票價:20元,一共10人,那麼,這一天該影院的總票房就是:4000+8000+3000+2000 。
現在各大電影院都實行電腦售票,這些售票系統是和國家電影局電影專項基金管理中心聯網的,每天都會在固定的時間自動向專基中心發送票房數據。因此,相對來說,電影票房對判斷某部電影的觀影人數,影片受歡迎程度還是有很大參考意義的。
(2)電影票房如何計算多少天擴展閱讀
電影票房的影響因素:
影片票房的好壞取決於多種因素的綜合,包括影片題材及劇本、主創團隊、影片定位、影片質量、票價、檔期、發行、院線排片、宣傳推廣等多個方面。題材和劇本是一部影片的核心;科幻、魔幻題材一向是票房大熱的選項,貼近生活、打動人心的情感題材也比較受觀眾青睞。
主創團隊如導演、主演、製片人和製作團隊等,都是吸引觀眾的重量級籌碼,能夠在影片上映前期對觀眾形成最大的吸引和沖擊;影片定位是指影片為自己影片的市場預估,比如從劇本設置、演員選擇等方面切入設定目標人群定位。
影片質量包含了劇本、拍攝、製作、演員表演等綜合因素,是電影藝術成就的衡量標准,是一部電影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影票房
C. 一部電影的票房統計是算多少天的票房
好萊塢的電影票房統計是按周期算,也就是一個禮拜,每周一公布,不管上映了幾天.
電影映期下線後在統計的是他的累計票房,也就是票房總收入.
版權買賣是不被算入票房的
北美地區的票房數據和數據分析工作是由一個名為Ex-hibitorRelations的專業統計機構完成的
其中包括一部電影的公映天數、影院數量、周末票房、累積票房和排名成績,如果進一步再查,只需要點擊一個鏈接,當日上映電影票房成績、排名和累積票房歷史排名都可以一目瞭然。
D. 電影票房統計多少天
1、票房統計,一般是在一個月左右,而一般電影也是放映一個月左右。但是也有例外,如果電影公司向 有關 部 門 申請,可以延長放映期限。
2、例如美人魚上映了4個月。戰狼2申請延期1個月,加上原本的一個月,就是放映2個月。
3、當然有些電影一天就下了。因為不賺錢,一個放映廳就兩三個人,不夠冷氣的成本,電影院也不能白白賠錢!
4、美人魚就是計算4個月的票房,合計33億的!
E. 電影票房以多少天票房算的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1
F. 一個電影的票房是什麼按怎麼計算
票房就是電影院賣出多少該片的電影票的數目乘以這個電影票的票價所得,票房越高說明電影越賣座越多人看,但是不同電影票價有些許出入,所以票房只是一個大概的比較並不絕對,同時也並不是票房越高這個電影賺越多,因為電影的成本不一樣所以也不能直觀地說票房高他就賺得比票房低點的多,還有根據片方和電影院的分成協議來瓜分最後的票房收入,並非所有票房都進片方口袋。
票房一般是指這部電影從上映到下架為止的票房收入,單日票房就是指當天電影賣出的票的總值,單周票房指這周賣出的票總值,根據當周票房和單日票房其實可以看出電影的火爆程度,因為有些票房高的可能是上映時間長累計的,一些票房低的可能他才上映沒幾天所以看不出當中的區別,用當日票房比較就能容易看出今天看這部片子的人多還是那部片子的人多(前提是票價相差不遠)。
G. 電影票房一般都是算多久的阿,是只要不下線就都算還是有幾天的規定的,我感覺電影一般一個星期左右就下線
是算一星期,一個月。... 每周一公布,不管上映了幾天.電影映期下線後在統計的是他的累計票房,也就是票房總收...望採納
H. 電影票房一般算多少天
票房統計方法:
現在影院都實行的電腦售票,這些售票系統是和國家電影局電影專項基金管理中心聯網的,每天的固定時間都會自動向專基中心發送票房數據。
分成統計和票房統計是一個體系內的東西,不能分為兩個體系,分成肯定要依靠影院票房的數據,跟票房沒有關系的單位隨便去統計,能設計到分成的也就是院線和發行公司,統計也是院線發給發行公司首先,普遍意義上的電影票房指的就是電影的門票收入,比如你說的賣了10億人民幣。同時也統計觀影人次。
只要電影還沒有下映,收入都算入票房。一般都是以周為單位計算。
分利潤:
這里只說國內的情況,國外的不了解。首先票房要上繳5%到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其次要拿出3.3%交營業稅,剩下91.7%的錢由電影發行(製片)方和院線方對分,具體如何分要看雙方在上映前的具體協議。
目前國內的分賬比例是發行方拿43%,院線方拿57%。當然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逐步要與好萊塢接軌,個別大片已經開始階梯分賬了,具體分賬方式不盡相同。
I. 每日票房是如何統計的
行業常用的票房收入計算公式為「票房=總座位數×場次×上座率×平均票價×天數」。
比如某影院一天放映了6場《李茶的姑媽》,有學生票:40元,共10人,標准票:80元,共10人,團體票:30元,共10人,會員票價:20元,一共10人,那麼,這一天該影院的總票房就是:4000+8000+3000+2000 。
現在各大電影院都實行電腦售票,這些售票系統是和國家電影局電影專項基金管理中心聯網的,每天都會在固定的時間自動向專基中心發送票房數據。因此,相對來說,電影票房對判斷某部電影的觀影人數,影片受歡迎程度還是有很大參考意義的。
影響電影票房的因素
1、影片題材及劇本。題材和劇本是一部影片的核心,科幻、魔幻題材如《變3》、《哈7》及此前的《阿凡達》等影片,一向是票房大熱,除題材具有想像空間而吸引觀眾外,這類影片本身就需要大成本支撐,因此獲得票房佳績也不足為奇。
另外,貼近生活、打動人心的情感題材影片,如《非誠勿擾》、《失戀33天》等,也成為「應景」主題,為影迷所期待。
2、主創團隊,如導演、主演、製片人、製作團隊等,無一不是吸引觀眾的重量級籌碼。
例如國民大導張藝謀、馮小剛的力量甚至大過於影片題材,成為觀眾期待的焦點;演員的力量同樣如此——有些人光名字就是號召力,如楊冪的《孤島驚魂》一舉開創「粉絲電影」的先河,演員對票房的貢獻不容小視。製片人、製作團隊的名氣,同樣能為一部影片帶來「萬眾期待」的效果。
3、影片定位,影片定位是指片方對自己影片的市場預估。首先應該是目標人群定位,從影片的劇本設置、演員選擇、拍攝手法到後期製作風格、傳播途徑、傳播手段等等,都要迎合大部分的目標人群喜好,奠定穩定的票房基礎。
其次要正確預估票房,有時片方過於自信,會影響影片上映後的側重點。尤其在做傳播工作之前,應該根據檔期、題材、排片等因素做好影片的定位和票房預估的溝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票房
J. 人們所說的電影票房是怎麼計算的是不是以所有電影院門票收入,那統計的時間限制又是多少呢
是按實際的售票價統計,比如a影院一天放映了6場建黨偉業,有學生票:30元,共10人,標准票:60元,共10人,團體票:20元,共10人,會員票價:15元,一共10人,那一天的總票房是:30*10+60*10+20*10+15*10 現在影院都實行的電腦售票,這些售票系統是和國家電影局電影專項基金管理中心聯網的,每天的固定時間都會自動向專基中心發送票房數據,分成統計和票房統計是一個體系內的東西,不能分為兩個體系,分成肯定要依靠影院票房的數據,跟票房沒有關系的單位隨便去統計,影院也不讓,能設計到分成的也就是院線和發行公司,統計也是院線發給發行公司。 發行公司在發行前會給影院一個發行通知,每部電影都會規定一個最低售票價:比如變形金剛三的最低售票價15元,任何形式的團體、優惠會員卡均不得低於15元,也就是只要進一個人看電影,就最少要出一張15元的票。
----------------------------------------------------------
謝謝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