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電影票房過億
1. 中國電影票房快速過億的原因
現在電影市場,常常能聽到某某電影的票房過億,好像如今過億並不是個很難的事情。億元俱樂部的導演和電影也在增加。從張藝謀的大片開始,彷彿才開始華語電影的過億票房,到現在的《集結號》、《畫皮》等電影快速過億。電影票房過億的速度也是越來越快。這個現象背後到底隱藏了哪些原因呢?
根據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電影工作的有關情況:《赤壁》《非誠勿擾》《梅蘭芳》《畫皮》《長江七號》《功夫之王》《大灌籃》《投名狀》8部影片票房過億元,全年國產影片的市場佔有率超過總票房的60%,連續6年超過進口影片。除此之外,《功夫熊貓》《007:大破量子危機》《全民超人》 三部引進片票房過億,去年全年共有11部影片票房過億,成為史上票房過億電影最多的一年。
第一部分:內部原因
原因一 電影越拍越好
我們不得不承認,隨著電影行業的運轉越來越成熟,技術越來越先進,導演拍攝的電影也越來越用心,這一切一切的結果就是現在的電影越拍越好。也越來越好看,無論是場面還是故事情節方面,相對於前幾年來說都是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所以說,電影越拍越好,也是讓更多的觀眾走進電影院觀影消費的原因。
前幾年,張藝謀的大片《英雄》、《十面埋伏》等放映的時候,很多觀眾都是沖著「中國的大片」這個標簽去看的,盡管其情節方面被觀眾所詬病,但是2002年《英雄》創下了2.5億元的票房紀錄。而現在的電影,不僅僅場面方面做的非常漂亮,也很會講故事。擯棄了華語大片不會講故事,單純講場面和氣勢的問題。
另外,電影題材更加的商業化,也就是貼近市場,迎合觀眾的口味。像去年的《畫皮》上映6天的內地總票房超過了1億元,電影上映十天的內地總票房突破1.43億,創造了國慶檔上映影片票房的紀錄,取得總票房超過兩個億的好成績。如此快速過億,並且加入兩億元俱樂部,可以說是跟電影本身的質量有關系。《畫皮》原本這個題材就具有一定的商業性,讓觀眾從題材就開始感興趣,可以說是這個電影成功的一半。
原因二 行業越來越成熟
說到行業越來越成熟,我們先來看看今年的電影成績,截止到2月份的數據,已經可以看出電影產品成熟的一些苗頭。
2009年1-2月全國城市電影市場繼續保持了2008年底的市場繁榮局面,不僅票房、場次、人次指標同比有較大增幅,而且國產影片的社會影響力和市場主導地位也進一步鞏固。據初步統計,2009年1-2月份全國主流電影院線市場票房為9.96億元、場次為89.61萬場、觀眾為3259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63.5%、11.6%、43.8%。在電影市場總體強勁上揚的同時,國產影片的市場表現更為突出,2009年1-2月份全國主流電影院線市場國產影片票房為7.91億元、場次為65.33萬場、觀眾為2604萬人次,與2008年同比分別增長57.4%、5%、41%,三項指標的市場份額分別為79.4%、72.9%、79.9%,遠遠超過進口電影,成為我國電影市場的主力軍。春節期間,票房居前五位的電影全部被國產片囊括。
2009的賀歲檔方面,不僅08年12月份上市的《梅蘭芳》、《非誠勿擾》、《葉問》以及09年1月初上市的《赤壁(下)》等國產商業大片繼續保持了火爆勢頭,更為可貴的是一批中低成本的國產影片在與商業大片同檔競爭中創出了佳績,《游龍戲鳳》、《瘋狂的賽車》及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分別取得了億元或接近億元的票房成績,特別是投資僅為600萬元《喜羊羊與灰太狼》,創造了國產動畫片的票房新高。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電影業顯示出了繁榮。而根本的原因是這個行業越來越成熟。我們都知道電影業是一個產業,他需要成熟的運作和市場。經過這些年的電影發展之路,到現在的電影業已經開始呈現出趨向成熟的市場和電影製作。
電影行業的成熟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電影類型類別增多,滿足了市場多樣化需求。今春賀歲檔電影市場可供選擇的影片遠遠超過往年。據統計,今年春節期間新上映的影片共10部,加上之前上映的片子,總量達到15部,是去年同期上映數量的兩倍。二是電影製作精良,滿足了觀眾審美需求。三是院線制改革不斷深入,銀幕數增加帶動消費潛力。隨著院線制改革深入,行業內外資本紛紛投資城市影院建設,形成了電影人夢寐以求的影院建設的熱鬧局面。四是營銷創意不斷出新,中國電影的產業化運作逐漸成熟。近年來,電影產業化程度提高,在製作、發行、宣傳、營銷等方面運作科學、規范,使電影的影響力逐步擴大,越來越多的觀眾願意走進電影院看電影。
原因三 電影市場化,營銷,宣傳做的好
從提出電影產業化開始,電影作為一個產業,發展到今天的電影市場,營銷於市場運作顯得尤其重要。拋開電影本身的拍攝質量而言,一個電影的成功,關鍵還是要看其市場運作。我們看到現在的電影在宣傳和營銷方面都非常重視,很多電影在拍攝階段就開始宣傳,營銷手段豐富多樣。
原因四 明星效應
從《畫皮》的全明星到《梅蘭芳》的黎明,章子怡,可以看出,現在電影在打造「名牌效應」。馮小剛的電影每年票房都飈新高,很大原因是因為形成了馮小剛的馮氏電影的標簽,這個標簽本身象徵著億元的票房。同理,張藝謀的商業電影也從來沒在票房上輸過。名演員和名導演效應形成了電影的「品牌效應」,這是電影運作成熟的表現,也是電影票房快速過億的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外部原因
原因五 銀幕數增加 影城增加
影院、銀幕數量的增長是電影票房增長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們從2007年和2008年和2009年的一些數據來看看相關情況:截止到2007年底,全國的新增影院數達到102家,新增銀幕493塊,平均每天誕生1.35塊銀幕,發展速度位於世界前列。
隨著影院、銀幕數的不斷增長,多廳影院的頻頻出現,各大院線加盟影院的不斷增多,2007年全國有五大院線票房總收入超過3億元,其中新影聯院線票房總收入達3.86億元,為各大院線之首;上海聯和院線票房總收入達3.82億元,緊隨其後;其餘3家院線為中影星美院線票房總收入3.64億元、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和萬達院線均為3.25億元。與2006年只有上海聯和一家院線超過3億元票房相比,2007年中國電影院線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票房的增長。從市場上來看,影院及銀幕數量的增加,是電影票房快速過億的根本原因。
我們來看廣電總局提供的2008年的數據:2008年全國院線公司范圍內新增影院118家,總數達到1545家,同比增長8.27%;新增銀幕數570塊,平均每天新誕生1.56塊銀幕,全國銀幕總數達到4097塊,同比增長16.16%。這個銀幕數達到了日均新增一塊半的速度。到2008年底,全國城市數字電影院線19家,農村數字電影院線158家,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國主流市場、二級市場和農村市場的梯次發行放映網路,構成了適合不同階層觀眾欣賞的、比較合理的電影市場結構。
2009年1-2月份城市主流院線新增影院18家,新增銀幕97塊,新增銀幕數與2008年同比增長20%。這些數字不僅僅說明了近階段電影票房快速過億的原因,也從一個側面預示了將來電影市場的繁榮和票房將會達到的一個新台階。
現在的影院建設的硬體條件越來越好,讓看電影變成一個方便,簡單的事情。不會因為想看電影,而因為距離遠,停車不方便,買不到票等情況而讓看電影變成不容易的事情,這就是一個行業發展需要硬體條件。
電影放映市場需要更多的影城和銀幕來滿足這個行業的發展需要。影院的位置也非常的重要,讓看電影變成一種休閑和娛樂。目前大部分的影城都位於購物商場,這讓很多人在累的時候可以選擇看電影作為一種休閑方式,影城的環境的舒適讓更多的人願意選擇這種休閑和娛樂的方式。
原因六 政策的支持
中國電影發展到今天,政策方面是越來越利於電影的發展。中國電影業從2003年起全面推進產業化進程,推出了一系列促進電影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解放電影生產力,降低電影准入門檻等,讓電影業的發展有了提高的政策環境。
因為正常的扶持,讓電影產量逐年攀升,從2002年的100部左右,上升到2008年的406部。經過持續6年的創作數量攀升,中國電影已經步入世界電影生產大國行列。在投資方面,電影生產呈現出多主體投資的新局面,從2002年的只有幾十家投資主體,發展為2008年的超過300家,其中多種經濟成分並存,投資結構趨於多元。電影市場年票房總額從2002年的不足10億元,擴大到2008年的突破43億元,平均每年以超過25%的幅度高速增長,2008年的增幅更是超過了30%。可以看出電影綜合效益顯著增強,從2002年的不足20億元,提升到2008年的突破80億元。影城和銀幕數的增加也是源於政策的支持,全國城市影院銀幕數從2002年1400多塊,猛增到2008年的4000多塊。不能不說是因為政策的春風。
原因七 人們更有錢,休閑方式之一
我國的經濟發展一年一個新台階,人們更有錢了,消費能力更強了,更注重生活品質和休閑了。於是電影這種既能滿足人們精神需求,又能滿足人們休閑和娛樂需求的方式自然成了人們的傾向選擇。
綜上所述,電影票房快速過億絕對不是簡單的幾個方面的原因,他是電影本身的運作和市場大環境相互作用而推進的結果。
2. 票房過億的中國電影
那就整理一下
赤壁 2008 吳宇森 3.12億
滿城盡帶黃金甲 2006 張藝謀 2.85億
英雄 2002 張藝謀 2.5億
集結號 2007 馮小剛 2.4億
畫皮 2008 陳嘉上 2.1億(截止10月19未下映)
投名狀 2007 陳可辛 1.9億
長江七號 2008 周星馳 1.8億
無極 2005 陳凱歌 1.7億
功夫 2004 周星馳 1.6億
十面埋伏 2004 張藝謀 1.5億
夜宴 2006 馮小剛 1.3億
色戒 2007 李安 1.26億
天下無賊 2004 馮小剛 1.2億
生死抉擇 2000 於本正 1.16億(這是內地有正式票房統計以來第一部破億的影片)
大灌籃 2008 朱延平 1.12億
霍元甲 2006 於仁泰 1億
內地票房統計不健全,票房數字不精確,上億的票房小數點後幾位忽略也無關緊要了吧。
功夫之王不算中國電影,票房1.8億,導演Rob Minkoff。
3. 為什麼很多國產爛片,卻能輕松票房破億
我們需要承認確實有很多國產爛片,他們的票房輕松破億,這和主演有一定的關聯,其實我們看電影也是沖著明星去觀看,但還好我喜歡的明星基本上拍的影片口碑都非常不錯,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徐崢,黃渤。
這也是王寶強的第1部導演處女作,當時這部電影上映之初,王寶強和馬蓉的離婚事件已經被炒得火熱,借著這個噱頭宣傳影片受關注度也非常高,給我的感覺這部影片超過1000萬票房都有一點不值得,更何況有好幾億的票房。
只能說王寶強不適合做導演,他只適合做一名喜劇演員,我想他自己也認清自己的幾斤幾兩,應該不會再拍攝電影,而且他在拍攝電影,也沒人會去觀看。
4. 為什麼現在的電影動不動票房就能過億
近兩年票房的井噴,最主要來源是銀幕數量的激增,去年一年增長的銀幕數量,比 03 - 09 過去七年還要多。從 10 年開始的加速增長,和國內城鎮化的進程和政策推動是密切相關的。 從 11 年開始,一線城市的院線建設已經趨於飽和,增長的銀幕多為二三線城鎮。以我老家,一個三線小城鎮為例,前年全城只有兩家影院,近兩年增長為五家,還有兩家正在投建。在這里,比起好萊塢大片,徐崢、趙薇等國內一線影星和更貼近生活的故事,吸引力要大得多。 11 年和 12 年這新增的近 7000 銀幕是今年票房的主要保障。所以你會看到,近期幾乎所有的電影,無論好壞,票房都比前幾年要翻番。這就是趨勢。
5. 電影票房過億指的是什麼,是個什麼概念
電影票房過億的具體解釋就是,這部電影票房突破一億元,即電影票累計賣出超過一億元~
這個概念分兩種,第一種是小成本電影,如果一部投資很少的小成本電影票房上億的話,就說明這部電影十分賣座;第二種是大製作的電影,以目前中國電影市場拉看,大成本製作的電影,收獲上億票房是很輕松地事情~
希望我已為您解釋清楚。
6. 中秋檔總票房破2億,目前哪些影片的票房較高
中秋節又迎來了觀看電影的小高峰,而總票房已經突破兩億元,比較受歡迎的電影有《峰爆》、《關於我媽的一切》、《我的青春有個你》都是票房比較高的影片。
三、《關於我媽的一切》,也是一部非常讓人掉淚的電影,很多人都把這部電影和《你好李煥英》相提並論,這也是描述母女間情誼的電影,尤其是徐帆非常適合這個母親的角色,導演在煽情的部分確實做得非常到位,只要到了電影院都避免不了大哭一場,同時,導演也對人物和相關的經歷做了一系列的處理,讓整部電影更符合中國式的家庭,也從其他的方面表現出女性的價值選擇,總之,這幾部電影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7.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哪吒之魔童降世》剛上映一個半小時,票房過億,真的這么好看嗎
首先這是暑假,暑假本來兒童類的電影的票房就很高,這次鄧超的《銀河補習班》的票房也不錯,前段時間就上映的國外的電影《獅子王》的票房也是可以的,所以,上映的時間很重要。
暑期還有一部不錯的電影就是《昆蟲》,但是《昆蟲》到八月份才上映,這樣就大大的給了《哪吒》緩沖期,沒有人競爭,當然票房蹭蹭蹭了。
而且這次《哪吒》確實也很給力,特效做的棒,有笑點有淚點,況且人物的特徵和個性非常明顯,台詞上也很用心,人性的善與惡確實很給觀眾不少人生啟迪呢。
8. 一部電影票房過億難嗎有多難
很難,首先,要看排片率。
如果你的電影排片率很低的話,可能放映一天,全國幾萬家電影院,收入也就幾十萬,甚至幾萬,幾千,幾百而已。
那些越是不出名的電影,越是不好看的電影,排片率就會越低,甚至還可能會被電影院無視,直接不上架。
而那些大片,例如戰狼2的排片率,曾經高達60%,也就是說,全國100場電影中,就有60場,是播放戰狼2的。最後,戰狼2的票房,高達56億。。
而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這幾部電影,都差不多是同一個時期上映的,當時這三部電影的排片率,就已經60多70了。最後,這幾部電影,票房加起來,都上百億了。
想要票房過億。
你要有好的題材,然後還要宣傳到位,最後,演員演技要到位,甚至,有時候,還要有一兩個知名的演員才可以。
另外,你還要有在正確的時間上映。一般黑馬電影,都喜歡扎堆在春節,暑假,還有國慶和五一,因為這些時間段裡面,大多數人都放假了,有時間去看電影。
最後,你這部電影,還要質量過關,因為質量好的電影,評價好了,才會有人想要看。有人看了,電影院才能賺到錢。
如果質量不好,評價不好,到時候,沒幾個人去看的,電影院,就會降低這個電影的排片,畢竟,電影院只想賺錢。賺不到錢的電影,電影院,也沒必要給這部電影留什麼面子,直接都是下架的。
所以,電影質量,評價,檔期,都是能影響到電影票房的。
9. 為何現在隨便一個電影都能票房過億
因為現在的曝光度很高啊!要一有新的電影上映。再加上一些著名演員和導演賣力的宣傳。在電影剛上映的前幾天,票房會肯定會瘋的。許多人都會慕名而來前去觀看。如果電影內容好的話,可能還會叫上自己的家人一起去看看。為票房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