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票房與質量
⑴ 2022元旦檔新片總票房破10億,其電影的質量如何
從專業工具貓眼數據統計得知,截至2022年1月2日13時29分,2022元旦檔新片總票房(含預售)破10億。最新檔期分別為 1.《穿過寒冬過擁抱你》 2.《反貪風暴5:最終章》 3.《李茂扮太子》4.《以年為單位的戀愛》5.《魔法精靈》6.《夢境歷險記》,其中最火的是《穿過寒冬過擁抱你》、《反貪風暴5:最終章》、《李茂扮太子》。
這幾部電影無論從題材,還是演員選用執導方面都選擇了名人大咖。為了將劇本拍攝更貼近故事情節,電影從選材到拍攝把每個角色都在場景中發揮到最大價值。中國電影產業款速發展,全年總票房和銀幕總數繼續保持全球第一。中國國家電影局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了472.58億元,國產電影票房為399.27億元,占總票房84.49%,這在中國歷史上來說,這個成績前所未有。希望國產電影發展越來越好,再創新高。
⑵ 在你看來,票房高低和電影的好壞有著絕對關系嗎
一定有著絕對的關系。如果一個電影不好看沒有內涵即使請了影帝級別的演員,那麼票房都不會很高。
⑶ 如何看待電影票房和質量不成正比的現象
這主要是因為某些不良製片方的存在,他們拍電影的目的就是為了圈錢,自然不可能有高質量的電影了。
⑷ 影視行業影響票房的影響因素
影響電影票房的五大因素
一、影片本身質量:影片的質量是影響票房的首要因素。內容為王,影片的質量上去了,有口碑了票房就容易上去。
按照電影的口碑和票房可以分為:
有票房又有口碑的電影;
有票房無口碑的電影;
無票房有口碑的電影;
無票房無口碑。
有票房又有口碑電影,數量很少;市場上絕大多數都是無票房無口碑的電影。無票房卻有口碑電影,可能經典並獲獎,受眾范圍較小,比如2017年上映的《七十七天》《二十二》。只有影片本身質量過硬,擁有口碑後,電影票房就更容易獲得成功。
二、影片排映檔期:影片在什麼檔期內進入市場是一門學問。不同檔期有不同的特點,在定檔期的的時候需要瞻前顧後,不要匆忙且盲目的選擇檔期。有同類題材的影片上映之時,就不要前後緊挨著上片。不同的檔期應有不同的策略。
中國特色電影檔期
1、賀歲檔:賀歲檔泛指每年11月初到次年3月初的電影檔期,大約在八九十天左右。
2、五一檔:一般泛指每年五一期間的電影檔期。
3、暑期檔:一般泛指每年6月-9月的電影檔期。
4、國慶檔:一般泛指每年國慶期間的電影檔期。
其中含有情人節檔、三八檔、清明檔、愚人檔、端午檔、七夕檔、光棍節檔、雙12檔等。不同的檔期應有不同的策略。
三、影片宣傳策劃:電影市場是以商品交換的形式而提供影片和放映的場所,需要經過宣傳策劃的手段達到產品推廣的目的。 關於電影的營銷策劃,宣傳要有誘惑力,宣傳投資、演員、花絮、導演闡述、拍攝趣事等,對影片的包裝等都是至關重要的。
電影的宣傳策劃應該貫穿於製片、發行和放映的全過程,各自利用自身優勢在影片的宣傳策劃上「各盡所能」。電影片名,好的片名擁有很好的傳播效應,片名也會影響票房。朗朗上口,過長不便於記憶。電影海報,海報的作用就是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富有視覺性,作為電影售前的消費產品,片名是第一包裝,電影海報是第二包裝。
四、映期社會環境:對一部具體的商業影片來說,在絕對有效生命周期內能否取得最大值的票房,與該片上映周期前後的社會環境存在著一種潛在的因果關系。電影市場放在社會大環境中來
看,還是比較脆弱的,911恐怖事件、SARS肆虐數月、足球世界盃等,都動搖過電影市場的正常地位。應勢利導、隨機應變是必不可少的。
五、映期天氣環境:天氣情況與社會發展、個人
生活都有關系,天氣同樣在客觀上影響著電影市場票房,只是其表現形式不同而已。電影市場上的放映工作猶如足球比賽,一經決定檔期,不會因天氣變化而變動,這中間運氣的成份太濃。從這個意義上講,影片進入市場後也得「靠天吃飯」了 。
六、影院和票價等其他因素:影院建設、電影票價、影片數量和立法規范等諸多方面也影響電影票發。所以中國電影市場要穩定發展,則要依靠社會的資金和力量,從而使市場正常有序、規范和諧的持續發展。
⑸ 張藝謀:票房不能決定電影的好壞,決定電影好壞的因素有哪些
劇情是否是很好的,演員的演技是否也是很好的,而且裡面的場景是否是非常符合真實情況的,所表達的內容是否是很正確的,很多細節是否處理的很好。
⑹ 《你好,李煥英》票房破30億,這部電影的質量和票房成正比嗎
成正比,這部作品質量都非常的好,所以也贏得了更多的口碑,同時也是促進了電影票房持續飆升的一種必要條件。
⑺ 你覺得一部電影質量好壞是票房決定的嗎
現階段基本所有電影都是商業,而商業看重就是票房,那麼就此來看票房的高低就是電影質量的體現;此外現在的影迷是越來越現實,他們不會為爛片掏腰包;最後票房和評分基本都是呈正比的,由此看來票房高低的確可以決定電影的質量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