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的不可替代
『壹』 去電影院看電影真的有必要嗎
當今的生活,去電影院觀看電影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幾十元錢的電影票對於人們來說也算不上什麼,甚至還可以團購花幾元錢看電影。
不知大家有沒有同樣的想法,原本可以在網路上看到各種高清的電影,那我們為什麼要去電影院看電影呢?以個人觀點來說,其實不是有電影院懷舊情結,而是想尋求一種「心理的感覺」。
每個人的審美都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歡去電影院觀看歐美大片,有的人喜歡去電影院觀看國內影片,尋求均不同。其實本人是不大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主要的觀影時間還是在家中,個人工作時間及生活習慣問題。
真的有必要去電影院看電影嗎?家中觀影和現場觀影有哪些不同
我們剛談到了歐美大片和國內影片,其實這兩大分類占據著院線的主要市場。先說一下歐美大片吧,想必歐美大片在大家的心中還是占據著較大的分量,大部分歐美電影以製作精良,投入大和大腕多為看點,況且如果選擇了以視覺為強項的動作、災難、科幻等題材的電影,並去電影院觀看,可以讓影迷們在電影院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比方說2012、哥斯拉、後天、阿凡達、末日崩塌等,我們先不談這些電影的劇情如何,單說視覺效果就可以讓你大呼過癮,並且會讓你覺得這錢花的值,而且沒有白白浪費兩個多小時,可以說這部分類型電影是最能引爆票房的。
真的有必要去電影院看電影嗎?家中觀影和現場觀影有哪些不同
我們再說國內影片,現在前往電影院觀影的人群以中青年為主,而這部分人群都有自己喜愛的演員,如果遇到了你喜歡的演員的電影將要上映,我們這部分人群還是會積極的前往影院觀看,一是要第一時間看到演員的精彩表演,二是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為影片增加票房。說到在院校上映的國內影片,多是以劇情、懸疑、動作等題材為主,因為國內電影製作水平有限,所以暫時不可能製作出如同歐美大片的水平。如果國內電影在劇情上有所突破,讓每位觀影人在觀影後覺得這部戲的劇情很有新鮮感,那這就是一部不錯的電影,所以國內電影我們看什麼?看的是劇情,其次才是演員的演技。前段時間看了一部國內電影,具體名字就不提了,電影中的演員都是比較優秀的演員,演技尚佳,但些許狗血的劇情使得人們的觀影慾望大打折扣,而當我觀看完的感受便是:中國不缺好演員,缺的是好劇本。
真的有必要去電影院看電影嗎?家中觀影和現場觀影有哪些不同
『貳』 現在大街上的電影院,現在家用投影儀那麼多,將來會不會家庭影院取代現在大街上的電影院了
我覺得家庭的影院那種形式是不可能去的,大街上的電影院的,因為有些電影剛上映的時候在家裡面,如果想要觀看的話,還是交費的,而且家庭裡面的一些空間沒有那麼大,效果肯定不是很好,所以我覺得這個不是不太可能取締的
『叄』 請各位請各位網友說說看,現在大街上的電影院將來會不會讓家庭影院所取代的
應該不會,因為氛圍根本不同,看電影是朋友之間出門聚會,情侶約會,最低門檻的消費方式了,很難被取代。
電影院(cinema)是為觀眾放映電影的場所。電影在產生初期,是在咖啡廳、茶館等場所放映的。隨著電影的進步與發展,出現了專門為放映電影而建造的電影院。
電影的發展——從無聲到有聲乃至立體聲,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乃至穹幕、環幕,使電影院的形體、尺寸、比例和聲學技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影院必須滿足電影放映的工藝要求,得到應有的良好視覺和聽覺效果,電影已經成為人們飯後的論點。
電影院的質量標准分特、甲、乙、丙四個等級(與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組合)。特等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確定。甲、乙、丙等的相應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主體結構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級:甲、乙等不應低於二級;丙等不應低於三級,且不應有特大型。
發展歷程: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正式實施,規定電影院標准英文名為Cinema或Movie Theater。
2021年8月,據國家電影局消息,電影全行業要高度重視,繼續認真落實《電影放映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指南(第三版)》,低風險地區電影院上座率不得高於75%,中高風險地區電影院暫不開放。
『肆』 電影院里看電影比在電視機上看有哪樣的優勢之處
影院觀影的最重要優勢,就是儀式感。在電影院觀影,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從你聽說相關電影資訊開始,到觀影結束後和朋友分享觀影感受結束,而不僅僅只是看電影的那90或120分鍾消費時間。我們花錢去看電影,所謂的視聽享受其實是影院為了和電視機爭奪觀眾而製造出來的營銷謊言。看電影,並不僅僅只有視聽享受,它是你和很多陌生人一同在黑暗中分享和見證命運或奇跡的時刻。內心的隱秘慾望被揭示和分享,才是我們要聚集在一起看電影的動力。原始人圍聚在山洞的火堆旁,彼此分享白天狩獵的經歷和心得,一萬年之後,我們仍然會在黑暗中聚集,共同分享精彩或離奇的經歷,體驗完全不同的人生。這是電視機或電腦屏幕所無法提供的。短期內貌似也沒有可以替代的其他方式。
『伍』 2020年電影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2020年1月24日,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多家影院宣布暫停營業。所以2020年「互聯網+」深度融合電影產業,催生豐富多樣的新業態。
互聯網大數據為創作賦能、為宣傳發行升級,票務平台、社交平台、直播平台和各種新媒體平台,擴展電影市場的消費半徑,延長院線電影的藝術生命。網路售票和在線選座服務全球領先,為中國電影產業結構升級和長遠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5)電影院的不可替代擴展閱讀:
2019年的電影行業:
截至12月23日,2019年全國電影院總票房突破627億元,國產電影佔比超63%;年度新增銀幕8843塊,銀幕總數達到68922塊;全年票房過10億元的影片共15部,其中國產電影有10部,全年票房前十位中,國產電影佔八席。
在全球電影市場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中國電影產業指標再創新高,產業基礎穩固堅實。國產電影不僅牢固佔領國內電影市場,也不斷擴大海外影響力。作為全球票房增長最快的國家,中國電影潛力巨大,活力澎湃。
電影院一系列向好數據,標識產業深度、事業廣度,也表明了作品溫度、觀眾熱度。2019年,一批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佳作,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折射中國電影聚焦講好「中國故事」、著力創新創造的繁榮圖景。
『陸』 辯論資料 辯題「網路電影不能取代電影院」 越多越好!!急需 晚上7點開始......
不能,因為網路電影只有幾個人在自己電腦上看沒電影院那種氣氛
『柒』 每場平均1.8人,近60%影院關門,電影行業還能挺過疫情嗎
我覺得電影行業肯定是能夠挺過疫情的。因為現在電影行業的不景氣,僅僅是因為疫情下不支持線下聚集活動,所以才導致很多電影院因為少收入而關門。但只要疫情一旦過去,電影行業肯定會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而且現在電影的存在不僅僅是一個娛樂的項目,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文化輸出,也是國家軟實力的體現,所以肯定是不會因為疫情的存在而消失的。
電影行業的重要性由此可見。如此重要的一個行業是肯定不會消失的,雖然因為疫情落入了低谷。但是我相信疫情有一天肯定會得到控制,看電影也不再是一個奢望的夢。到那時,電影行業肯定會脫離低谷,有一個歷史性的發展。像電影行業這樣的職業也有很多,希望這些行業都能夠挺過疫情,迎來蓬勃的生機。
『捌』 電影院不被取代的理由
氛圍 舒適度 音響效果 屏幕 資源 版權等等。這些因素導致了你在電影院看和在家看同一部電影,感受卻是不同的。
而這些不是你弄個電視 弄個屏幕就能在家實現的。光音響效果除了音響發燒友 一般人就不會弄到這么高的級別。
『玖』 哪個導演拍的電影,會讓你毫不猶豫的去電影院觀看
李安算一個。其一,李安是華人,有濃厚的中國文化底蘊,也有深刻的西方文化鍛煉,我看李安的電影有一種奇妙的兩種文化相互滲透的體驗,比如《卧虎藏龍》把中國武俠片與美國西部片結合地賞心悅目。其二,李安對電影的追求是冒險的。《比利林恩的中場休息》票房慘敗,口碑低迷,但是這是第一部用120幀嘗試電影革命的作品,他有這個膽量,只會讓影迷期待下一部。其三,李安絕對是用技術服務藝術的大師。《少年派》不但被《阿凡達》導演卡梅隆贊為3D最好的電影,而且他把這個號稱無法拍攝的故事拍得驚心動魄,引起所有影迷的猜測。他說過,「高於每秒60幀時,人的視覺就不再覺察到高速運動鏡頭的掃描感了,電影體驗將完全不同於現在,生理上的反應更加細微和強烈,更加接近真實世界。如果行得通,在此基礎上,電影的發展會有更大的空間,電影院愈發不可替代。」
『拾』 電影院在不久的將來會不會被取代
來自2020年的回答,囧媽和大贏家已經今日頭條上映了,你們十多年前說的不算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