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票app市場誒來發展趨勢
① 市場營銷的發展趨勢,會不會受到網購的影響,具體說說社會的形式轉變會影響到做市場營銷的人發展前景嗎
根據 前瞻產業研究院 發布的 《2014-2018年中國生活服務O2O模式閉環策略與應用案例分析報告》數據顯示,
2011年中國O2O產業規模為562.30億元;2012年為887.90億元,增長率為57.91%;2013年中國O2O產業規模為1233.60億元,同比增長38.93%,雖然增長率呈現下降趨勢,但是總體保持在38%以上的增長速度。前瞻預測,2014-2015年中國O2O產業規模增長速度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長速度,到2015年產業規模達2211.60億元;2016-2018年中國O2O產業規模增長速度保持在15%以上的增長速度,2018年產業規模將近3500億元。
三大互聯網巨頭加快對生活服務類O2O布局
網路作為中國三大互聯網巨頭之一的網路在快速切入本地生活服務領域,依託網路地圖和網路糯米服務,網路將用戶消費場景深度覆蓋到餐飲、電影院、KTV、商場、酒店、公交、超市、公園景點等本地生活領域,並通過開發或整合獨立的APP應用、將這些APP在網路地圖上以互相打通的方式共建LBS生態圈。
阿里巴巴通過收購高德,將旗下的淘點點、淘寶本地生活的服務平台與高德的地圖導航應用整合,是阿里巴巴利用地圖在O2O層面布局的重點,形成了「支付寶+微博+高德地圖+淘點點+美團+聚劃算」的O2O閉環。
騰訊在它的O2O布局上,已經搭建起一個鏈條並且初具雛形:微信作為大入口,後端有SOSO地圖、微信支付做支撐,中間整合了本地生活的關鍵模塊,比如,餐飲這塊是點評來承接,打車以嘀嘀打車為主,電影票以高朋網為主。也許未來還有其他O2O相關的資本合作,在微信里體現出來。形成了「微信+搜搜地圖+大眾點評」的閉環。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生活服務O2O模式閉環策略與應用案例分析報告》顯示,三大巨頭的O2O布局均已經完成閉環。
② 未來影視投資公司前景怎麼樣
電影娛樂已經成為全民消費的新模式,中國觀影人次和觀眾數量增長率在顯著提升,就連五線小縣城的影院在春節期間也是場場爆滿。觀眾選擇觀影的影院數增多,消費主導權也隨之提升。另外,電影導演、新製作公司紛紛加強與主流互聯網平台的合作,推動電影新勢力的崛起。加之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導向,也讓電影投資成為未來5-10年最火熱的投資方式!
一起來看看近幾年電影產業總票房的增長情況
2013 年電影全年總票房 218 億!
2014 年電影全年總票房 296.4 億!
2015 年電影全年總票房 440.7 億!
2016 年電影全年總票房 457.1 億!
2017 年電影全年總票房達到 559.1 億!
2018 年電影全年總票房達到 609億!!!!
中國電影行業倍增長每年30%-50%速度增長。也就相當於,你參與票房分紅,每年你的投入資金以30%-50%速度增長。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距離財富自由,我們只差留言區一個機遇!!
③ 想問下2019年電影行業趨勢,大家覺得前景如何
隨著時代的發展,影視市場越來越火熱,電影票房持續走高,國家對於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節節高升,國家經濟快速的發展,使人們現在的經濟水平日益提高,簡單的物質生活已然滿足不了現今社會人們的要求,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生活所帶來的美妙,電影也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
從逐年攀升的票房數據、不斷突破的現象級電影數據中我們就不難看出,文化產業正在騰飛,並且向著國民經濟支柱的方向發展。同時,影視文化產業佔世界文化市場的比重:美國占 43%, 中國不到 5%!影視文化產業在 GDP 中的佔比:美國占 21% ,中國只有 2.5%!在中國電影市場成為全球第二的基礎上,我們依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02 中式大片表現突出;
中國影視產業在國際影響方面也正呈現出良好態勢。一方面,中式大片在產量和社會效果兩個方面都越來越好,贏得了國內觀眾的信任;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也出現持續上升的趨勢,對於推廣我國文化價值體系及其軟實力起到積極作用。
03 票房口碑正相關,好電影春天到來;
018年影視行業增量更保質,年度滿意度明顯提升。早在2017年底,電影主管部門就把2018年命名為「中國電影質量促進年」。一年過去了,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不但以破600億元的票房成績順利收官,年度觀眾對重點國產影片的滿意度大有增長。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電影投資市場非常具有投資潛力,可以說電影版權投資就是近幾年國內的風口之一。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所以如果大家看到電影市場的投資潛力,那順勢而為就可以了。
④ 私人影院未來的發展前景好嗎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篇關於私人影院行業發展的文章,以下是正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所謂私人影院,就是私人訂制影院服務,一般是獨立小包間,裝飾精美,用戶可自由點播影片、隨時觀看影片,還能享受私人訂制服務。與傳統影院相比,私人影院環境較為舒適、私密性高,是適合情侶或是一家人的小團體觀影方式。
一、中國私人影院行業迎來了蓬勃發展期 技術變革和消費者行為變化一直是推動娛樂產業變革的兩大動力,我們從整個社會變遷的視角全面動態的分析,就會發現消費者行為變化所起到的是決定性作用。20世紀50年代美國傳統影院市場的突然衰落和汽車院線的迅速發展,無不與當時社會環境的變化緊密相關。
1950年前後美國票房大衰退,普遍認為這與美國電視機的蓬勃發展直接相關。但是其實美國傳統院線票房的大衰退要早於電視機普及期,那時美國家庭電視機普及率不足15%,遠不足以造成對票房的沖擊。真正對美國票房構成影響的是美國戰後人口向郊區大規模的遷移。為了解決戰後士兵的安置和重返社會的問題,美國政府根據1945年通過的《士兵權利法案》向退伍士兵提供低息貸款買房子、上大學,同時各州大規模興建高速公路,直接造就了戰後美國社會的「郊區化」和「嬰兒潮」。
在「郊區化」過程中,城市已不再是消費者娛樂消費和文化活動的中心。50-60年代大約1/4的美國人已住在了郊區,因而許多位於市區的影院成批地倒閉,而與此相對的是汽車影院卻在以驚人的速度擴展。1945年,全美汽車影院不到25家,10年後,到達5000家左右,佔全美影院數量的1/3,票房收入佔全國1/4。
而今中國的消費者行為正在發生著廣泛而深刻的變化。
首先,受益於中國人口紅利、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以及娛樂觀念的提升,目前我國的電影市場快速發展。2007年至2015年,中國內地電影票從33.3億元增至440.7億元,我國的電影票房全球增長最快,成為全球第二大票倉。
其次,中國城鎮化的推進大大激發中小城市、縣城甚至鄉鎮居民的觀影需求。2015年,79%的新建影院布局在三線及以下城市。根據大地影院與藝恩公司聯合發布的《小鎮青年白皮書》顯示,2011年至2015年,一線城觀影市人次份額由25%下降到18%,二線及以下城市觀影人次份額由75%提升到82%,其中五線城市觀影人次份額達到17%,即將趕超一線城市。然而,傳統影院僅能輻射至人口在70萬以上的中小城市和發達的縣城,這為私人影院在五線以下城市和鄉鎮的發展留出了市場空間。
第三,觀影人群主力的變化,帶來了更加個性化的觀影需求。80、90後逐漸成為觀影的主力人群,根據偉德福思發布的2015年度中國電影產業報告顯示,80、90後佔中國電影觀眾人數的62%。他們更加註重生活品質和觀影體驗。相比於傳統影院人員嘈雜、放映影片時間固定、設施老舊等因素,他們更傾向於與家人、朋友來到服務相對較好、環境更好、觀影體驗更佳的私人電影院。這為私人影院在大城市的發展創造了市場需求。
可見,中國消費者消費能力的提升、村鎮消費需求的激發、城市消費需求的多元,使得私人影院即將迎來快速發展期。兩年前,中國私人影院可能只有200多家,目前已經發展到1000多家,未來在中國可能有10萬家私人影院,這會是一個很龐大的市場。
二、打造「第二院線」是私人電影院的最佳商業模式 所謂「第二院線」是區別於傳統院線而言的,即通過連鎖加盟或直營方式,以統一品牌形象、統一裝修風格、統一運營模式,廣泛佔領傳統院線沒有覆蓋的發行渠道,特別是城市裡的小眾電影市場渠道和鄉鎮的農村市場渠道。
1、「第二院線」模式使得私人影院的盈利水平更高。
相對於單體私人影院,「第二院線」私人影院有著明顯的盈利優勢。目前單體影院主要是向版權公司購買老片源,通過賣票獲得收入,但在房租高企上座率低的情況,單體私人影院很容易發生虧損。而「第二院線」私人影院憑著其在發行渠道上的優勢,可以作為一些小成本電影、小眾電影的發行渠道並參與分賬。從電影的製作方角度來看,他們對於「第二院線」作為傳統院線的補充是有強烈需求的。2015年全國故事影片產量686部,上映國產影片278部,這意味著408部電影未能在傳統院線上映,而上映的278部電影中還存在著大量「影院一日游」的情況。另外,「第二院線」私人影院如果布局到鄉鎮和農村,具有宣貫國家政策、弘揚精神文明、豐富村民文化生活的社會意義,因此政府有可能對此類私人影院予以財政補貼和政策支持。前幾日在朋友圈刷屏的關於「快手」APP的文章《殘酷底層物語:一個視頻軟體的中國農村》,雖然角度有些扯淡和矯情,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農村精神文化生活匱乏的現狀。
縱觀整個電影產業鏈,在「內容—發行—渠道」環節中,渠道是比較強勢的,因此掌握影院渠道優勢的萬達和中影具有明顯的產業鏈控制力,而光線、華誼、博納等公司則面臨著內容的不穩定性和較低的產業鏈話語權。由此可見,「渠道為王」在私人影院行業中同樣適用,控制了渠道自然有著更高的盈利水平。
2、「第二院線」模式使得私人影院在監管上更易操作,有利於行業發展。
雖然私人影院的正逐漸成為娛樂領域里的香餑餑,但在發展過程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總結出以下幾點問題:(1)版權不明:據了解,由傳統影院開發的私人訂制式影院和連鎖式私人影院都在其官網上有明確的版權聲明。而那些由個人開設的小而美影院的電影版權並不明晰。電影片源來自哪兒?是否來自正規渠道?這些都沒有明確的官方解釋。據消費者透露,一些私人影院可以看到在國內還未上映的國外電影大片,或是一些國內新上映的電影。另外,一些私人影院自稱擁有上千部電影片源。(2)灰色地帶:私人影院一般是獨立小包間,私密性好,甚至有一些私人影院的包間是大床房,關上門誰知道會發生什麼,會不會滋生不正常交易也不得而知。
其實,如果把私人影院按照「第二院線」的模式經營,經營者就不會在版權和內容上動歪腦筋,監管風險也不會那麼突出,監管制度的會在和市場良性互動的情況下不斷完善,有利於整個行業的發展。
3、「第二院線」模式需要大資本或者大平台的支持。
經過上述分析,「第二院線」私人影院的優勢顯而易見,但是誰能打造出「第二院線」這一個不得迴避的問題。筆者認為,如果採用自營的模式,就需要大量資本的介入;如果採用加盟的模式,就需要擁有豐富加盟管理經驗的平台型企業的支持。因此,如果BAT等互聯網巨頭,蘇寧海爾等線下渠道豐富的大型企業,以及傳統院線萬達作為戰略投資者,將會大大提高「第二院線」落地的成功率和速度。
⑤ 互聯網對電影發展的影響
一、電影網路收費市場將大於院線票房以上判斷主要基於:第一個在美國dvd和電影市場遠大於票房市場;第二、中國盜版dvd市場巨大,所以網路院線會形成類似於dvd市場一樣的大市場,網路付費市場會大於電影的院線票房。二、網生導演中一定會出現一個斯皮爾伯格。三、越來越多院線級製作的電影,會只在網路發行,並且這種現象已在電視劇行業發生——該信息摘取於24幀app
⑥ 電影市場前景如何,怎麼投資啊
隨著時代的發展,影視市場越來越火熱,電影票房持續走高,國家對於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節節高升,國家經濟快速的發展,使人們現在的經濟水平日益提高,簡單的物質生活已然滿足不了現今社會人們的要求,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生活所帶來的美妙,電影也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
影視行業發展現狀
01 票房直線飆升,數據說明趨勢;
電影選擇可拆分電影和公司倆部分。
先講公司部分,出品公司決定製作一部電影,有一個預算,會拿出部分股權給社會投資,然而出品公司不是直接對接社會股民,而是授權給其他影業公司,體現在授權書上。影業公司是負責將這部分股權給社會消化,版權簽約是直接和出品公司簽約,認購金額不會經過影業公司,錢也是打到出品公司的對公賬號,流水都是透明的,電影還需要有備案,需要有拍攝許可證,這個倆個缺一不可。
電影的選擇上,可以從導演、演員、劇本三方面選擇。對不熟悉的導演、演員都可以通過網路查詢到,了解他的歷史拍過哪些,口碑如何。對於演員,沒有演技的小鮮肉要慎重選擇,雖然有一定的流量,吸引一定的粉絲票房,但考慮倆個因素,小鮮肉的片酬和票房的上限。劇本上,如果有IP、關注度票房一般不會太差,比如戰狼,戰狼2票房如此好就有戰狼1的因素,另外,國人偏愛魔幻、喜劇、能反映社會的電影。電影的選擇上主要是靠自己的判斷,其他人意見可以參考。
了解合同。就我之前簽約的合同大概講幾點,首先明確一點,簽約是和出品方簽約,也就是甲方是出品方。然後進一步了解合同。電影有哪些收益、收益如何分配、何時分配都有明確寫明,電影沒有上映,違約賠款是多少。
⑦ 私人影院行業的未來前景是怎樣的
影院消費新趨勢,小鳥觀映盛大啟航!
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迎來了大爆發。據家電影專項資金辦辦公室調查2017年中國電影大數據顯示:2017年總票房559.11億 同比增長13.45%,觀影人次高達16.2億。
雖然如今互聯網技術發達,在視頻網路上也可以觀看上映過的電影,但仍有不少觀眾喜歡走進傳統電影院切身感受影院帶來的觀影氛圍。
電影產業作為文娛行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仍然存在市場不夠大、商業模式單一、高質量影片稀少,消費升級緩慢這四大痛點。要知道,文娛行業的商業本質是創造獨特的內容,從而高效地吸引具備相似特徵的受眾,並向其售賣感官愉悅和精神享受。沒有持續優質內容的產出和多樣化的商業模式作為保證,造成的後果是影院消費兩極分化。
一方面,傳統電影院的基礎設施投資成本高,某些大電影院的平均上座率還不到15%,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另一方面,電影出品方影片質量層次不齊,大公司盲目選擇大IP和流量影星,後期預算超支,縮減影片製作經費,導致的後果是劇情紊亂,5毛特效被消費者所詬病,而小公司的優質影片得不到宣傳和曝光,嚴重打擊製片方的積極性。
為了解決傳統影院資源浪費的問題和發現更多優質的好電影,小鳥觀映將傳統影院和視頻網路這兩大領域的優缺點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以平台+內容的方式連接線下所有點播影院私人影院,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段以及「空間租賃」的方式,打造成風格統一,品牌可視化的小鳥觀映特色旗艦店。
小鳥觀映擁有自主研發的點播影院播控集成系統和海量高清正版影片的版權,同時對接了國家票務系統,不僅為其下屬影院提供合規的電影版權與軟硬體系統,更為消費者提供舒適、自由、私密、個性化的觀影體驗;另外小鳥觀映作為電影發行新渠道,能夠有效促進觀影市場消費常態化,幫助中小成本優質影片盈利,從而達到資源利用的合理優化。
在產品線上,小鳥觀映擁有多元化的產品系列。
1. 小鳥觀映APP&微信小程序預約售票系統能夠為影院合夥人拓展推廣渠道以及發布各類活動,將社交於文娛融入一體。
2. 小鳥觀映一體化智能放映終端擁有HI-FI級奢華外觀設計與超高清藍游標准,擁有業內最佳解碼及播放能力,內建小鳥觀映區塊鏈自主版權保護系統。
3. 小鳥觀映點播影院播控集成系統支持多種選片模式,全方位滿足店面的各類運營需求,配合放映終端可以多維度、流暢化的遠程式控制制影廳,提升用戶體驗。
4. 小鳥觀映影院運營管理系統與國家平台對接,集影廳管理、員工管理、會員管理、廣告管理、營收統計、訂單統計、POS 收銀等強大功能於一身,能夠有效降低運營成本,節省不必要的開支。
小鳥觀映的商業模式是將合夥人制、影片點播分成、影視發行與投資、廣告五大模塊打造現金流閉環最終形成區塊鏈影視版權服務體系。
據小鳥觀映城市合夥人計劃負責人介紹,截止目前,小鳥觀映已簽約影院160餘家,擁有銀幕數量1200塊,遍及全國20個省市,擁有1.3萬余部電影版權。
成為小鳥觀映合夥人,可以參與影院建設與管理,並做好品牌的宣傳大使,小鳥觀映會給每個合夥人提供片源支持、公司營銷政策支持、線上營銷推廣支持、業務培訓支持和開業全程指導,合夥人收益採用直接收益+增值受益的雙軌制模式,收入來源多樣化的同時也提高了合夥人參與的積極性。
小鳥觀映的合夥人模式確保了讓每個合夥人在考慮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同時也考慮小鳥觀映的整體利益。真正實現共同致富、共同發展、共同壯大,真正形成良好的又好又快對的發展格局。
⑧ 以下哪點更全面的代表了未來O2O的發展趨勢 為什麼
我認為第四個吧!首先你得了解o2o是什麼意思,o2o是屬於一種線上買單線下消費的模式,這只適合於餐飲、電影,娛樂等,所以只能服務於本地居民,不能進行遠程消費!比如你看一部電影,你要在網上訂票,你人在北京,你不可能訂一張上海的電影票吧!你只能訂北京的,這就是屬於線上買單,線下消費!
⑨ 2.美國電影在中國的影視市場發展現況以及趨向
過去20年,美國電影市場發生了什麼?
研究中國電影票房市場未來的趨勢和變化,我們不得不說說美國市場,畢竟那才是全球最大的電影生產和消費市場。我們分析了1995年到2018年的電影票房數據,得出了一些簡單的結論。
1、通脹調整後的電影票房基本上沒有太大增長。我們的第一個結論讓人感覺有些震驚,1995到2018年經過通脹調整後的電影票房基本上沒有太大增長。1995年全美電影票房總收入是53.15億美元,經過通脹調整後折算到今天大約是108.74億美元。
2017年全美電影票房總收入為109.72億美元,和22年之前幾乎一樣。我們從電影票銷售數量的角度能夠更加清楚看到這個特徵。1995年全美總共消費了12.2億張電影票。
而2017年全美消費的電影票數量居然也是12.2億張,幾乎完全一致!不同的是,電影票的價格伴隨著通脹水平而上漲。1995年看一場電影的均價是4.35美元,2017年看一場電影的均價是8.97美元。所以,進入成熟期的美國電影市場並沒有出現量價齊升,而是依靠通脹帶動了電影票價格的上漲。
2、市場集中度是分散的。這一點也和我們的常識完全不同。我們僅僅從電影發行的數據來看,全美六大電影公司(華納兄弟,迪士尼,福克斯,派拉蒙,索尼,環球影業)在1995年發行了110部電影,非六大電影公司的產品在1995年的發行量是28部。到了2017年,六大電影公司當年發行了79部電影,非六大的發行數量為46部。雖然電影製作的成本越來越高,但是更多的獨立第三方製作方起來,包括著名導演George Lucas成立的盧卡斯影業。
3、什麼類型的電影最賣座?我們按照不同的風格做了劃分。冒險類(Adventure)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27.26%,排名第一;動作類(Action)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9.20%,排名第二;劇情類(Drama)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6.36%排名第三;喜劇類(Comedy)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5.3%,排名第四。之後是驚悚(Thriller)、恐怖(Horror)和浪漫喜劇(Romantic comedy)。
4、市場份額最高的電影製作公司。迪士尼是1995到2018年(截止春節前)票房份額最高的公司,總計票房330億美元,製作了543部電影,平均票房6087萬,累計市場份額15.65%。關於迪士尼的高票房,和其對超級英雄系列的商業化分不開,我們今天都知道漫威IP的商業化,對迪士尼整體票房的提升非常大。緊隨其後的是老牌製作公司華納兄弟,總計票房321億美元,製作了707部電影,平均票房4543萬,累計市場份額15.21%。其實華納兄弟在多年前一直是行業老大,但最近幾年被迪士尼超越。
之後是索尼和福克斯,分別擁有12.31%和11.59%的累計市場份額。不過索尼單片平均票房3850萬美元,低於福克斯的4997萬美元。
5、賣座的超級大IP。最後我們羅列了過去10年美國票房最高的電影,從中也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他們分別是:2007年的蜘蛛俠3(全美票房3.36億),2008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全美票房5.31億),2009年的變形金剛(全美票房4.02億),2010年的玩具總動員3(全美票房4.14億),2011年的哈里波特大結局(全美票房3.81億),2012年的復仇者聯盟(全美票房6.23億),2013年的鋼鐵俠3(全美票房4.08億),2014年的銀河護衛隊(全美票房3.33億),2015年的星球大戰前傳(全美票房7.42億),2016年的尋找多利(全美票房4.86億),2017年的星球大戰前傳2(全美票房5.17億)。
我們發現每年票房最高的電影無一例外都是超級大IP,而且都是系列電影。
未來中國電影市場:票房靠內容推動
看了美國過去20年的電影票房發展趨勢,我們大致能得出一個結論:從總量的角度看,中國電影市場逐漸進入飽和階段。高增長肯定是過去了,未來電影票房的波動更多依靠當年的優質內容。我們發現1995到2017年,美國電影票消費的數量是沒有增長,票房的增長源於票價提高,所以通過通脹調整後的電影市場基本上飽和不增長了。某些年份的增長主要依靠這一年的一大批超級電影。所以逐漸的電影市場不再是一個趨勢增長的模式,而是看單獨每個年份的產品。
中國電影過去10年的高速增長主要依靠兩個因素:渠道下沉和互聯網帶來的便利性。
春節我們看到三四五線的人都在看電影,因為渠道已經完成了下沉,這些地方也都有設備精良的電影院,能看到最新的電影。渠道下沉也離不開互聯網的發展,因為移動互聯網打破了信息鴻溝。
現在三四五線城市的人口,通過互聯網也知道一二線城市人口的生活方式,在關注些什麼,再看哪些電影。我們再看看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現在互聯網成為了電影票購買最主要的渠道,這一點已經超越了美國人民。我們可以提前購買好電影票,然後算好時間來到電影院。不再需要排隊購票,只需掃描二維碼就能列印電影票。這讓電影觀看的便捷度大大提高。這些,都推動了電影在國內的高速發展。
過去幾年電影屏幕數的增長是超過了觀影人次的增長,未來幾年電影屏幕的更新換代也接近尾聲,更多是存量的增長了。那麼整個國內電影票房也逐漸會進入相對成熟階段,作為一個整體,票房高速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未來還是需要看電影本身的質量。
好消息是,過去幾年的高速發展,讓中國電影製作能力上了一個大台階。包括這次火爆的幾部國產電影,製作能力已經相比過去出現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另一個重要的變化是,三四五線城市的生活方式開始向一二線城市靠攏,這也是受益於過去10年的城鎮化和移動互聯網發展。以前去三四五線城市,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一二線差異比較大。現在這些三四五線的人也上網買東西,也去看電影,也逛大商場,也買車。
基本上和一二線的人消費差異不大。所以過去一年我們看到微博,阿里,京東,甚至美團和快手的增長都是來自這些三四五線城市,背後也體現了這種消費結構越來越接近的趨勢。
總結:比票房更重要的是背後的趨勢
我們不應該因為此次春節電影票房的爆發,就對2018年整體中國電影票房市場過於樂觀。畢竟沒有太多基本面的因素,行業發展最快的那一段也過去了。此次主要是一些優秀的電影集中在春節檔期上映。對比美國,我們看到其實行業進入飽和階段,電影票數量就不太增長了,票價的提高還是要和通脹掛鉤。
比電影票房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三四五線城市人口的生活發生出現了一二線化的特徵。這也符合城鎮化的規律,越來越多人被同化。消費品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輸出,高緯度打低緯度。這幾年消費最大的變化就是移動互聯網帶來廣義的渠道下層,不僅僅是物理渠道,還有線上的信息渠道下層,加速了生活方式的同質化。
⑩ 中國移動商務的應用與發展
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戰略研究
摘 要:電子商務技術和移動通訊技術的相互結合產生了移動電子商務。移動電子商務作為一種重要的商業運作方式已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文章主要分析了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技術、發展瓶頸以及面臨的問題,並針對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全景和未來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簡要分析了我國3G業務對移動電子商務發展前景的展望。
關 鍵 詞:移動電子商務;展望;移動通信技術;3G業務
移動電子商務(M—commerce)是指通過手機、掌上電腦、筆記本電腦等移動通訊設備與無線上網技術結合所構成的一個電子商務體系。
移動電子商務是由電子商務(E—Commerce)的概念衍生出來的。與傳統通過電腦(台式PC、筆記本電腦)平台開展的電子商務相比,擁有更為廣泛的用戶基礎,因此具有更為廣闊的市場前景。相對於傳統的電子商務,移動電子商務增加了移動性和終端的多樣性,無線系統允許用戶訪問移動網路覆蓋范圍內任何地方的服務,通過對話交談和文本文件直接溝通。由於移動電子電話手持設備的廣泛使用。使其將比個人計算機具有更廣泛的用戶基礎。移動電子商務具有移動性、個性化和方便性等特點。相對於傳統的電子商務而言,移動商務可以真正使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得到整個網路的信息和服務。
2009年1月7日3G牌照在中國正式發放,從此中國的TO一8CDbIA就進入了全面商用時代,移動互聯網的全面應用指日可待,為此3G迎來了產業化的春天。
1 移動電子商務的技術分類及發展
網際網路、移動通信技術和其他技術的完美結合創造了移動電子商務。實現移動電子商務的技術(協議)有:
1.1 無線應用協議(WAP)
W AP是開展移動電子商務的核 L-技術之一。通過W AP,手機可以隨時隨地、方便快捷地接入互聯網,真正實現不受時間和地域約束的移動電子商務。
1.2 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
GPRS突破了GSM 網只能提供電路交換的思維定式。將分組交換模式引入到GSM 網路中。它通過僅僅增加相應的功能實體和對現有的基站系統進行部分改造來實現分組交換.從而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1.3 移動IP技術
移動IP通過在網路層改變IP協議.從而實現移動計算機在Internet中的無縫漫遊。移動IP 技術使得節點在從一條鏈路切換到另一條鏈路上時無需改變它的IP地址.也不必中斷正在進行的通信。移動IP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很好地支持移動電子商務的應用。
1.4 「藍牙」(Bluetooth)技術
「藍牙」作為一種低成本、低功率、小范圍的無線通信技術.可以使行動電話、個人電腦、個人數字助理(PDA)、攜帶型電腦、列印機及其他計算機設備在短距離內無需線纜即可進行通信。
1.5 移動定位系統技術
移動電子商務的主要應用領域之一就是基於位置的業務.如它能夠向旅遊者和外出辦公的公司員工提供當地新聞、天氣及旅館等信息。這項技術將會為本地旅遊業、零售業、娛樂業和餐飲業的發展帶來巨大商機。
1.6 第三代(3G)移動通信系統
3G 的無線通信產品將為人們提供速率高達2M b/s的寬頻多媒體業務,支持高質量的話音、分組數據、多媒體業務和多用戶速率通信,這將徹底改變人們的通信和生活方式。
目前移動電子商務在我國已經開始有實際應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首先推出了「全球通」無線應用協議WAP(Ⅳ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1)商用試驗網,WAP手機用戶可使用漫遊上網業務。隨後中國移動啟動了「移動夢網 計劃,中國移動為國內的網際網路內容提供商ICP(Intemet Content Provider)開放短消息服務SMS(Short Message Service)及移動應用WAP平台,共同開發移動互聯網服務,實行收益共享的合作方式。
在2008年5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關於深化電信體制改革的通告》,鼓勵中國電信收購中國聯通CDMA網(包括資產和用戶),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合並,中國衛通的基礎電信業務並入中國電信,中國鐵通並入中國移動,國內電信運營商由6家變為3家。國務院常務會議於2008年l2月31日通過決議,同意啟動3G牌照發放工作。3G聽起來好像是個專業詞,其實本質的變化就是無線傳輸速度比現在的手機網路更快。電信運營商3G業務的逐步上市,為移動互聯網市場帶來了新的商機。截至目前,在全國6.7億手機用戶中,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已達到了1.176億,龐大的手機用戶群為移動商務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發展空間和基礎。
近幾年中國移動全面開通「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1網路」,GPRS擁有永遠在線和按流量計費等優勢,使得移動電子商務得以在一個穩定快速的網路上進行,中國的移動電子商務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2 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的應用前景分析
移動電子商務業務為用戶提供了操作上的便利,對金融機構、商業機構來說。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它免除了現金交易帶來的短款、假幣、保管、攜帶等風險和煩惱,同時加快收款速度。不僅如此.由於在刷卡交易過程中,由銀行驗證銀行卡持有人的有效身份和交易真實性。交易完成即時列印收款憑證.也保證了商戶在交易上的安全性。以下介紹幾種有特色的移動電子商務應用:
2.1 銷售終端服務(POS)
日本行動電話業巨頭NTTDoCoMo於2004年7月上旬開通了使用內置非接觸IC卡的手機結算及認證服務並推出了4款支持該服務的手機.用戶可以像使用信用卡一樣的使用手機,完全不需要按鍵操作。除了代替錢包,新款手機還可以充當火車票和其他身份證明卡。這種移動P0S業務是有線P0S 業務上的延伸。它利用SMS或GPRS制式作為傳遞交易數據的通訊載體,擺脫了營業場地和通訊線路的限制,隨時隨地進行刷卡交易。
2.2 無線CRM (W—CRM )
無線CRM 是指通過電子移動裝置及無線設備創造和交付高度個性化並具有成本效益的銷售,營銷.服務產品。無線解決方案有助於保持客戶滿意以及客戶忠誠,如銀行用SMS(短消息服務)提醒客戶他們的交易狀態;俱樂部使用SMS為其成員傳遞最新資訊;金融保險機構使用PDA為客戶現場提供一定的推介和餐館使用PDA 輸入訂單。
2.3 移動訂票
這種服務可以通過定位技術將距離手機用戶最近的餐館、電影院或者戲院的消息發送到移動手機上.用戶通過手機訂電影票或者就餐消費。
英國市場調查公司JuniperResearch最近的一項有關手機訂票業務未來發展前景的報告認為.2007年該服務將占據移動商務市場的大部分。2009年市場規模將擴大到390億美元,占年移動商務市場880億總體營業額的近半。用戶開始對手機訂票感興趣.這一傾向在歐洲和日本尤其明顯.多數手機訂票將用於火車或公共汽車票。電影票或戲票。以及汽車泊車票據。
2.4 移動博彩
通過手機可以參與賭博、彩票、賭馬、體育運動賭博等各方面的活動。目前各類彩票在很多國家已經合法化.而國家是否允許其他類別的賭博性質的活動是影響這類業務發展規模的最大因素,目前中國體育彩票的大范圍推廣為這種業務的成功打好了基礎。移動博彩出現在90年代末的歐洲,流行予荷蘭、德國、瑞典、英國、奧地利等國,在這些國家,一般的手機都能用來購買彩券、下注、加入抽彩賭博。
2.5 移動股市
移動股市服務是用戶通過手機可以隨時隨地查詢價格和股市行情,還可以運用進行股票交易。移動股市提供中文菜單界面,您只須滾動選擇,就能完成多項操作,包括行情查詢,到價提示.股票交易,交易信息保存及查詢等。
2.6 手機銀行
手機銀行又稱移動銀行,是利用行動電話辦理有關銀行業務的簡稱。它可以認為是金融機構藉助移動通信運營商的新技術平台開展的一種「便民業務」。使用這種業務的銀行用戶可以利用手機辦理多種金融業務,突破時空限制。依照屏幕提示信息,即可享受中國銀行手機銀行服務提供的個人理財服務,實現賬戶信息查詢、存款賬戶間轉賬、銀證轉賬、證券買賣、個人實盤外匯買賣、代繳費、金融信息查詢等功能。用戶使用一種內置智能型晶元的行動電話,進行銀行存摺、現金卡業務、互聯網銀行等電子金融服務。使用者可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在銀行的ATM 機上使用,甚至可以在一些鄰國進行漫遊。
我國移動電子商務應用的兩個實例:
2.6.1 手機錢包
作為銀行系統與中國移動共同推出的一項服務,手機錢包以儲蓄卡賬戶為資金支持,手機為交易工具,將客戶的儲蓄卡賬戶和手機號碼綁定,通過層層加密的技術-T--段,實現購物消費、代繳費、轉賬、退貨以及賬戶余額和話費余額查詢等功能。中國移動手機錢包業務目前開放的范圍為北京全球通客戶。
2.6.2 隨e行
互聯網隨身而行。你只需在筆記本電腦或PDA 中插入GPRS 網卡和專用的數據sIM卡,不依靠任何其他外部設備,即可實現無線上網。讓互聯網隨身而行。沒有線路接來接去的麻煩。「隨e行」實現了無線上網。目前全國大部分城市開通了隨e行業務。
3 未來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及影響
互聯網的技術在不斷更新,電子商務也在不斷成熟,人們的消費意識也在不斷變化,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將會有一個良好的平台同時也會帶動很多經濟結構的改變。
3.1 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將對運營商和企業產生重大影響
移動運營商和通信設備製造商將圍繞著移動互聯網進行大肆宣傳,因為它們已經在數據通信設備和運營許可證上投入了巨額資金。這些公司將傾盡全力喚醒用戶的意識,並且使他們接納這一通信方式。隨著大批商業應用服務投入運營,可以預見移動通信運營商會將其業務的銷售對象從終端消費者轉向企業用戶,而那些能成功實現這一策略轉變的運營商不但可以贏得市場份額而且可以提高其每個用戶收入。
3.2 消費者使用移動設備主要是獲取信息而不是進行事務處理和交易
對消費者來說,他們主要使用手機獲取信息如電子郵件、股票行惰、天氣、旅行路線和航班信息等。不過盡管這些服務並不代表直接的商業機會,但是在電子商務的引導下,這些業務有助於構建客戶關系,並且創造間接商業機會。
3.3 移動電子商務的技術發展
行動電話中將集成嵌入式條形碼閱讀器,這為移動商務帶來新鮮的風氣。智能手持設備的顯示屏將有所改善,但是表格輸入和原始數據輸入依然成問題,解析度較高的顯示屏以及具有條形碼閱讀功能會使移動設備增加用戶的友善性。移動安全性將成為一個熱點問題,隨著人們開始逐漸接受採用移動設備接入互聯網,同時也開始日益關注類似於PC機的安全性問題。當採用移動通信設備進行數據共享,以及移動設備功能的不斷增加,這種安全性顧慮更加突出。語音網路導航仍在研究之中,由於語音看起來是移動通信設備的最自然的介面,不過採用語音方式接入互聯網這一研究工作在近期內不會獲得突破性進展更不會出現商用。
3.4 3G 業務給移動電子商務創造了發展機遇
由於3G的到來,簡訊一枝獨秀的市場格局被徹底改變了。3G技術將會為企業和最終消費者帶來更豐富的技術。例如,流媒體應用技術將應用於企業的視頻監控、物流的視頻採集等 3G還將帶來基於位置的服務,例如LBIS服務和移動定位技術等,將應用於公共安全服務、智能交通管理、物流配送等領域。聯通公司提供的CDMA技術能精準地定位於5米之內。移動識別技術,如用照相手機識別二維條碼、手機RFID的識別、手機上的指紋識別,也隨著3G的到來為企業和消費者帶來了更豐富的體驗。此外,WAP應用也將以更快捷的方式將各種互聯網應用平移到手機上,將過去用Pc、互聯網訪問改為通過WAP、手機訪問原有電子商務系統,不需要再開發任何手機插件,企業可以節省大量投資。
基於對移動信息化市場的良好預期,目前通信行業和IT行業的各大巨頭均已開始著力部署相關的技術產品和市場動作,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運營商,微軟、英特爾等底層資源提供商,IBM、惠普等IT集成商,諾基亞、摩托羅拉、多普達等手機製造商,均已開始對這一行業的發力深掘。
隨著各類3G業務的不斷上市,通過手機訪問網路將逐漸成為用戶的生活習慣之一,這將推動全功能智能手機瀏覽器市場的快速增長。最新消息顯示,騰訊正在對自己的手機瀏覽器進行內部測試,其界面與UCWEB瀏覽器的界面相似。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專業瀏覽器市場,UCWEB、Opera和Mozilla占據著市場的主動權。其中,通過與諾基亞等國際手機廠商的合作,Opera相繼推0peraMiniOperaMobile兩款手機瀏覽器,而Mozi兒a的手機版火狐瀏覽器Fennec也已上市。
隨著PDA、智能手機、PocketPC等移動智能終端產品的發展,移動終端軟體市場潛力巨大。目前,已經有許多軟體開發商和系統集成商在為用戶提供移動終端應用軟體開發服務,如移動POS開發、公安部門和工商行業移動PDA等。未來移動終端軟體開發將成為軟體業發展的熱點。而作為那些在移動信息化發軔之處就潛伏進入的拓荒者,如數字天堂等獨立軟體開發商,則已架構起成型的移動信息化技術和產品體系,正作為移動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為市場提供從技術研發到解決方案提供的全套專業化服務。
4 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4.1 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4.1.1 無線信道資源短缺、質量較差
與有線相比,對無線頻譜和功率的限制使其帶寬較小。帶寬成本較高,同時分組交換的發展使得信道變為共享;時延較大;連接可靠性較低,超出覆蓋區域時。服務則拒絕接入。所以服務提供商應優化網路帶寬的使用,同時增加網路容量,以提供更加可靠的服務。
4.1.2 移動網路的易用性和功能性需要改進
解析度較高的顯示屏以及具有條形碼閱讀功能會使移動設備增加用戶的友善性,但是狹小的顯示屏和煩瑣的數據輸入方法依然是限制移動網際網路易用性和功能性的主要障礙。預計在近期數據輸入方式和屏幕尺寸不可能有較大的改善。
4.1.3 安全性
安全性是影響移動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問題相對於傳統的電子商務模式,移動電子商務的安全性更加薄弱。如何保護用戶的合法信息(賬戶、密碼等)不受侵犯,是一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除此之外,目前我國還應解決好電子支付系統、商品配送系統等安全問題。可以採取的方法是吸收傳統電子商務的安全防範措施,並根據移動電子商務的特點,開發輕便高效的安全協議,如面向應用層的加密(如電子簽名)和簡化的IPSEC協議等。
4.1.4 資費問題
結束了移動上網的「免費午餐」,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宣布,使用W AP 服務的手機開始收費。但目前所定的價格仍然屬於政策性的優惠價格。如果資費問題能夠得到解決,中國移動市場將有一個顯著的變化。
4.2 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對策
1.提高無線信道資源質量。與有線相比,對無線頻譜和功率的限制使其帶寬較小,帶寬成本較高,同時分組交換的發展使得信道變為共享;連接可靠性較低,超出覆蓋區域時,服務則拒絕接入。所以服務提供商應優化網路帶寬的使用,同時增加網路容量,以提供更加可靠的服務。
2.改進移動網路的易用性和功能性。解析度較高的顯示屏以及具有條形碼閱讀功能會使移動設備增加用戶的友善性,但是狹小的顯示屏和煩瑣的數據輸入方法依然是限制移動網際網路易用性和功能性的主要障礙。預計在近期數據輸入方式和屏幕尺寸不可能有較大的改善。
3 開發輕便高效的安全協議。相對於傳統的電子商務模式,移動電子商務的安全 性更加薄弱。如何保護用戶的合法信息(賬戶、密碼等)不受侵犯,是一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除此之外,目前我國還應解決好電子支付系統、商品配送系統等安全問題。可以採取的方法是吸收傳統電子商務的安全防範措施,並根據移動電子商務的特點,開發輕便高效的安全協議,如面向應用層的加密(如電子簽名)和簡化的IPSEC協議等。
4.處理好資費問題。結束了移動上網的「免費午餐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宣布,使用WAP服務的手機開始收費。但目前所定的價格仍然屬於政策性的優惠價格。如果資費問題能夠得到解決,中國移動市場將有一個顯著的變化。
5.面向用戶的業務還需改善和加強。就目前的應用情況來看,移動電子商務的應用更多地集中於獲取信息、訂票、炒股等個人應用,缺乏更多、更具吸引力的應用,這無疑將制約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
6.改進移動終端的設備。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從事移動電子商務活動,必須提供方便可靠和具備多種功能的移動設備。
5 我國3G業務對移動電子商務發展前景的展望
由於3G的到來,簡訊一枝獨秀的市場格局被徹底改變了。3G技術將會為企業和最終消費者帶來更豐富的技術。例如,流媒體應用技術將應用於企業的視頻監控、物流的視頻採集等 3G還將帶來基於位置的服務,例如LBIS服務和移動定位技術等,將應用於公共安全服務、智能交通管理、物流配送等領域。聯通公司提供的CDMA技術能精準地定位於5米之內。移動識別技術,如用照相手機識別二維條碼、手機RFID的識別、手機上的指紋識別,也隨著3G的到來為企業和消費者帶來了更豐富的體驗。此外,WAP應用也將以更快捷的方式將各種互聯網應用平移到手機上,將過去用Pc、互聯網訪問改為通過WAP、手機訪問原有電子商務系統,不需要再開發任何手機插件,企業可以節省大量投資。
早在2004年,運營商就大張旗鼓地推出了基於2.5G網路的手機電視業務,期望能在移動增值業務中開辟一片新大陸。但是2.5G網路的資費、畫質和速度等先天性問題,一直困擾著手機電視市場的發展。然而3G終端卻集合了當今IT技術的許多最新研究成果,涉及軟硬體的眾多關鍵技術發展。手機電視業務凸現出新的發展機遇,使3G商用前景的逐漸明朗化。同時在奧運3G應用的示範作用拉動下手機搜索、手機定位、手機游戲、手機音樂等個性化服務已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企業移動應用也會更加廣泛,從而基於移動互聯網的移動電子商務也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移動商務的出現讓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接入網路,尤其是在3G時代,更快的網速、更加豐富的服務為用戶提供了多樣的選擇。傳統互聯網的咨詢、電子商務等服務都可以順利的延拓到移動互聯網上,並且因此可能發生巨大的變遷。
移動電子商務可以在為用戶隨時隨地提供所需的服務、應用、信息和娛樂的特性的同時滿足用戶及商家從眾、安全、社交及自我實現的需求。一方面,移動電子商務不僅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獲取產品、服務的信息平台,還能通過互動的社區平台滿足其隨時隨地地表達和互動的需求,使其在向商家提出更多需求的同時與朋友分享傳遞平台的價值;另一方面,移動電子商務能夠在為商家提供企業宣傳和產品信息的發布平台的同時,通過互動更多的了解消費者的具體需求和願望,藉助消費者的口碑相傳實現「病毒式」營銷。
調查表明,移動商務應用的行業市場分布比較均衡,這說明許多行業都存在對移動商務應用的需求。政府部門和製造、流通、金融行業是目前移動商務應用的主要行業市場,未來企業移動商務應用的主要行業是物流、流通、金融等商流動性和服務性行業,比如餐飲業、旅行社等等。
目前國內一些企業已經通過實施移動商務應用獲得了實質性的投資回報。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了解移動商務的應用模式與技術實現方案,以及越來越多的集成商認識到面向企業的移動商務的巨大市場,移動商務將真正進入企業,成為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盡管移動電子商務在中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由於現階段移動通信運營商、銀行、商戶和移動電子商務服務使用者自身條件等諸多方面的限制,WAP無可替代的特性還未凸現出來。目前,中國電信業已經進入調整和轉型期,各大電信運營商業務的重心已經由傳統的語音業務轉向數據業務和移動增值業務,尋求增值性的業務空間、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已成為電信業獲得持續增長的關鍵因素。
與此同時,電子商務已經步入第二個春天,進入理性發展時期,支付手段和商用之間的互信度也應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並且移動運營企業有著整合電子商務產業鏈的天然優勢,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也能給其帶來新的增值業務融合之路,因此,大力發展移動屯子商務對於移動通信運營企業和電子商務本身來說,是一個正確的戰略選擇。
今天的中國正經歷著一場從桌面到掌上的革命,因此,移動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有非常廣闊的前景。在信息移動化和移動通信特有技術基礎之上,必將帶來商業價值的改變。3G對於全球運營商而言,不僅僅是一場技術的革命,同時也是運營理念和運營模式的革命。對各大企業而言,移動商務的出現充滿了機遇也包含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