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院線大片 » 電影票房回落

電影票房回落

發布時間: 2022-05-16 00:15:38

㈠ 如何看待國產電影的發展趨勢

整體票房大幅縮水 國產影片佔比顯著提高

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最終票房定格在204.17億,這個數字對比2019年642.66億的成績,下跌了68%,總票房成績倒退整整7年,回到了2013年的同期水平。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㈡ 2019年電影票房下降的原因是什麼

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很多人不想花冤枉錢去看一些沒意義的爛片電影。就像復仇者聯盟剛上映萬達imax廳能賣到234元看,可想而知,什麼才是好電影啊!

中國電影市場有點「冷」
據貓眼數據,2019年1-5月中國電影分賬票房(不含服務費)和觀影人次的同比增速均為負,出現2011年來首次下降。


中國和美國的票房差距正在縮小。
普華永道最新預測顯示,2020 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報告預測,到 2020 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將達到 122.8 億美元,超過美國的 119.3 億美元。

㈢ 進口片票房佔比持續下降,好萊塢大片為何突然就失去了吸引力

再好吃的菜也有吃膩的時候,好萊塢大片已經流行了很多年,雖然一如既往的精彩,但是太過於千篇一律,人們對於相同的東西會產生厭煩感,而且近些年來國內的電影行業發展的非常快,拍出了不少的經典的電影,人們內心中更願意支持國產的電影,比如吳京的《戰狼》系列、沈騰的《西虹市首富》都是國產電影中的精品。

現在的國產電影也是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關注,中國近些年來也確實拍出了很多值得一看的電影。新生代的導演也是有了更多的創新,在思考觀眾品味的基礎上,對國產電影做了很大的提升,更加符合人們欣賞的風格。

㈣ 《速度與激情8》中國國內票房怎麼樣

2015年《速度與激情7》橫空出世,在國內拿下24億人民幣票房,一舉刷新國內進口片票房紀錄,而時隔2年,內地進口片票房紀錄再度刷新。創下這一季度的仍舊為《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

由環球影業出品的動作大片《速度與激情8》(下簡稱《速8》),自上映後票房一路呈碾壓之勢。藝恩數據顯示,截至5月6日晚,該片內地票房突破26億元,成功打破系列前作《速度與激情7》在內地創下的24.26億元總票房紀錄,成為國內影史進口電影票房新冠軍。《速8》在內地最新票房截至5月6日21點50分已經達到26.19億元。

㈤ 《奪冠》在歷經曲折之後終於上映,其票房成績怎麼樣

9月25日,中國女排電影《奪冠》與觀眾們正式見面,該片首日排片佔比29.5%,收票房5600萬元,超過《八佰》奪得單日票房第一的寶座。9月26日15時44分,電影《奪冠》票房過億。 同時,截至9月26日18點08分,國慶檔影片預售總票房達9857.3萬元。其中,《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急先鋒》三部電影位列預售榜單前三,預售票房分別為3596.1萬元、3290.6萬元及2821.2萬元。

㈥ 《四海》票房破4億後,排片率快速下降,真因為劉浩存的原因嗎

《四海》票房破4億之後,排片率快速的下降,其中肯定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劉浩存,還有一部分原因應該是電影的劇情,在春節檔上映這部電影看起來有些晦氣,大家都是想有一個好兆頭好寓意的,沒有想到在大年初一就看了一部這樣的電影,所以就說影片的內容,時間的確定都會影響到收視率。

很多人都是奔著沈騰去的,結果在這部電影當中卻沒有怎麼看到沈騰的出現,所以就說選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選到了一個大家不怎麼喜歡的人,電影的票房肯定會受到影響,而這部電影票房不怎麼高,受種種因素影響的。喜歡的不出現,不喜歡的頻頻出現。

㈦ 《黑客帝國4》等大片將院線流媒體同步上映,這對電影院營收會有何影響

2020年北美電影票房總計為22.8億美元,跌回至上世紀80年代初的水平。因疫情影響,眼下傳統電影行業從業者十分擔憂。各大知名導演主持編制的影片,要麼因為疫情無法上映,要麼上映後票房慘淡。以中國電影為例,2020年一整年上映電影數量本就稀少,有著較多反響的影片,則是少之又少。不少網友表示,自己想看的電影遲遲不上映,而上映的都是一些二流三流的影片。

面對此次電影業危機對各大知名導演以及品牌方,包括電影院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首先,導演和品牌方要加大對影片的投入,確保生產出高質量,受觀眾們喜歡的電影,不能因為收入減少而降低影片的質量,這樣不僅不會增加自己的收入,還會導致觀眾們對影片的好感度下降,影響自身口碑。同時,電影院也應做好防疫防控措施,按時消毒和清掃,確保電影院的衛生安全,這是對電影院員工和觀眾們的負責。要正規履行入場檢檢查工作,不能流露於表面。觀眾們也要做好自身防疫准備,文明觀影,積極配合電影院的安排,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

㈧ 電影票房漲幅能的能反應經濟增長么

春節黃金周市場年味濃、消費旺;外貿下滑但先行指標預示二季度出口壓力有望緩解;吸收外資與對外開局良好;消費物價溫和上漲,工業價格降幅收窄……陸續發布的首月核心經濟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經濟實現平穩開局,盡管趨穩基礎仍需進一步鞏固,但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勢頭強勁。
民生指標「穩」字當頭
新常態下評判中國經濟需要新視角。除了速度指標外,更需時常掂掂經濟發展的「含金量」。
「只要就業比較充分,物價能夠平穩,我們並不追求高速度」,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面對中外媒體如是說。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8%,盡管漲幅較上月有所反彈,但去年以來消費物價溫和上漲的態勢得以延續。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1月份物價漲幅反彈明顯受到食品價格上漲的拉動,而春節市場需求上升、消費高峰期間出現大范圍惡劣天氣等因素,加劇了食品等價格上漲壓力,不過這種季節性波動對全年CPI走勢影響不大。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指出,由於工資水平和服務需求的剛性增長,1月份服務價格同比上漲2.2%,超過了同期CPI漲幅,成為驅動消費物價上漲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這種變化也體現了我國消費結構升級、經濟結構優化的新趨勢。」
就業「穩」,中國經濟大的基本面就能「穩」。
「十二五」期間,我國城鎮新增就業累計達到6431萬人,年均新增1286萬人,這兩項指標比「十一五」時期均增加11.4%。來自中國網的消息顯示,今年1月份,我國調查失業率統計范圍擴大至全國所有地級市,調查失業率仍保持在5%以下。
就業形勢穩定,一方面得益於經濟增量不減、服務業發展、人口結構變化等因素;另一方面,在大力推進「雙創」、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等方面的政策出台後,創新創業逐漸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在吸納就業方面功不可沒。
2015年,我國全年新登記443.9萬家,增長21.6%,這意味著平均每天「誕生」的新登記約1.2萬家。去年大學生自主創業比例比上一年提高了6.8%,初步統計有240多萬返鄉農民工在創業。
當前中國經濟仍然面臨較大下行壓力,鋼鐵、煤炭等行業去產能任務艱巨,下一步就業形勢是否可能發生逆轉?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對此明確表示,我國就業增長具有穩定的經濟基礎,加上創業帶動就業的能力將進一步增強,有關部門也將多措並舉做好化解過剩產能職工安置工作,不會出現新一輪「失業潮」。
宏觀經濟「新」意正濃
當中國百姓歡度農歷新年假日時,國際資本市場在人們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憂慮中出現動盪,日本、歐洲股市重挫,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下探,避險情緒則不斷推升金價。
「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堪憂。」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分析,目前全球債務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超低利率帶來的負面效應逐步積累,而去杠桿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全球經濟增長,此外美聯儲加息為全球經濟帶來不確定性,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進入了中速增長軌道,總需求不足將成為常態。
嚴峻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中,中國經濟難以獨善其身。今年1月份,我國進、出口再次出現「雙降」且降幅加深;當月製造業PMI小幅回落,顯示經濟趨穩基礎還需進一步鞏固。
然而,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挑戰中成長的。壓力之下,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轉型發展的「新」意更加凸顯。
——網路消費和服務消費蓬勃發展。1月份,商務部重點監測網路零售同比增長34.5%;當月全國電影票房收入38.5億元,增速接近50%。春節黃金周,全國零售和餐飲約7540億元,增長11.2%。
——更加註重通過有效惠民生、穩增長。國家發展改革委披露,今年1月份,發展改革委共審批核准固定資產項目21個,總541億元,且集中在水利和能源等民生領域。
——1月份,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占外貿總值的57.4%,較去年同期上升0.5個百分點,成為拉動出口的主要力量,特別是民營進出口佔比進一步提升。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認為,外貿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加快、發展質量效益進一步提高的勢頭在新一年得以延續。
——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產能合作等引領下,1月份我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同比增長18.2%。在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的同時,中國經濟的平穩態勢,也使得外資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1月份,全國利用外資金額882.5億元,增長3.2%,外資水平和質量進一步提升。
從最新公布的數據看,1月份我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降幅比上月縮小0.6個百分點,結束了此前PPI連續5個月-5.9%的運行態勢。
民生證券宏觀分析師張德禮認為,PPI降幅收窄既有低基數效應和人民幣貶值帶來輸入型通脹壓力等原因,也有供給側改革加快去產能,從而對上游原材料領域價格產生一定支撐的影響。隨著推進去庫存去產能,年內PPI同比跌幅有望繼續收窄。
放眼全年「變」中求進
今年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開年以來,各項改革頻頻發力、利好頻傳:
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力度,持續為松綁減負,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清障搭台。
確定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五項重磅政策措施,部署建設雙創基地發展眾創空間,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動能。
居住證制度實施,放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條件,完善土地、城鎮住房等制度……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進一步打破城鄉「二元制」堅冰,更大釋放內需潛力。
一方面確定進一步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的措施,促進脫困和產業升級;另一方面打出金融支持工業增效升級、持續清理規范涉企收費等一系列「組合拳」,從不同層面發力,壯大實體經濟。
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表示,中國已經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這些舉措令人振奮。對於中國經濟未來面臨的挑戰,關鍵在於落實改革措施。
潘建成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問題是結構性問題,宏觀政策取向要把握供給側改革與需求側管理的平衡,兼顧長期目標與短期問題。例如,下一步應注意遵循「補短板」原則,投向生態治理、扶貧攻堅等薄弱環節、關鍵領域,既能發揮在經濟增長中的關鍵作用,又為長遠發展積蓄力量。
他表示,改善供給環境是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應加快研究全面推開營改增,盡快清理規范非稅費用,有效降低負擔。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對於今年宏觀經濟政策的著力點,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表示,這表現在四方面:領域加強以基礎設施為主的公共產品;生產領域完善營改增、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稅率;收入領域結合扶貧攻堅工程,通過加強轉移支付加快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長;消費領域要打通流通中的薄弱環節,改善消費環境。
不少專家認為,當前我國經濟面臨更加復雜的國內外環境,應在保持宏觀政策基本穩定的基礎上,加大改革力度,切實改善經濟運行環境,堅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徐紹史表示,物質基礎比較雄厚,市場需求比較大,區域空間廣闊,生產要素質量提升,宏觀調控的經驗在不斷豐富,這些因素決定了中國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內在支撐、彈性空間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他說,盡管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一些領域風險還在積聚,但我們完全有信心克服困難,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㈨ 如何看待疫情期間電影票房的下降速度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事情。隨著疫情的蔓延,大批的影片宣布撤檔,並且電影院也宣布關門,而這一行為將會直接導致電影票房的直線下跌,無論是電影出品方還是電影院都會受到一個非常大的沖擊,整個電影的產業鏈對比以往都會有一個急劇下降的趨勢。他的影響並不止這一點,因為地球影視行業,他的產業鏈上游也無法再進行拍攝活動,從而影響到它的產出,對於電影院的下游來說,影響更加的巨大,它意味著電影有著更強的製作周期和投入成本。

㈩ 《四海》票房破4億後,排片率快速下降,和劉浩存有沒有關系呢

春節檔八部電影同時上線後,網友們始終在關注電影的票房,從消息上看,《四海》的票房破了4億後,這部電影的排片率快速下降,出現這樣的情況,真的只因為劉浩存嗎?

要知道的是,雖然劉浩存一直口碑不怎麼樣,但是她的資源卻是非常的好,很多項目都是一直排著隊在找她,劉浩存要不是被韓寒的「才子」名頭加上「票房神話」的虛名給蒙了心,她肯定不會去挑電影《四海》來演。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823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99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90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521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517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161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436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861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908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