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院線大片 » 新藝城國際電影城

新藝城國際電影城

發布時間: 2022-04-21 19:38:50

Ⅰ 香港十大傳奇電影公司,你能全部認出來嗎

它們分別是:邵氏電影公司、嘉禾電影公司、新藝城影業、德寶電影公司、銀都機構、中國星、寰亞電影公司、英皇電影公司、銀河映像和最佳拍檔電影公司 。

香港電影有近百年的歷史,是從最初的默示錄時代到30年代的有聲電影,《邵氏出品,必佳品》稱霸香江,迎來嘉禾、環球亞、新藝城等新派電影公司的天下,香港電影打開了黃金時代的大門,通過電影記錄香港的不幸和輝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位電影人利用新型電影工業使香港電影成為世界知名品牌,高峰時期被稱為“東方好萊塢”的香港電影年製作量超過200部,成為世界上好萊塢電影的出口目的地之一。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機構很多,除了上述十大傳說電影公司外,還有洪金寶的寶禾電影公司 、元彪的泰禾電影公司 、成龍的威禾電影製作公司和李連傑的正東電影公司等有名的電影公司。這些公司曾出品了眾多經典影片,為香港電影的發展添磚加瓦。

Ⅱ 新藝城電影公司有沒有自已片場沒片場在哪裡拍片

拍電影都是在不同的地方,他們沒有固定,製片人選擇什麼地方,就去什麼地方拍電影,我在劉嘉玲主演一個模糊鏡頭,搖簽。招人的時候發通告。

Ⅲ 能介紹一下香港各家電影公司嗎

邵氏電影(這個就不說了,是電影愛好者都知道,已經退出舞台多年)

嘉禾電影(鄒文懷老闆)

德寶(洪金寶搞的電影公司,好象大股東是潘迪聲,具體不清楚,是領導他的洪家班搞起來的,首部片好象是《敗家仔》,不過依然是依附於嘉禾)

永佳電影公司(陳勛奇同金公主合作創立的電影公司)

新藝城電影公司(已倒閉,代表人物7位:麥嘉、徐克、黃百鳴、石天、泰迪羅賓,曾志偉、施南生)

影之傑電影公司(鄧光榮的電影公司,其間兩著名導演就是王家衛與劉鎮偉)

永盛電影製片廠(向華勝同向華強搞的電影公司)

電影工作室(以前依附於新藝城,因為徐克是新藝城的7巨頭之一,91年解散之後自主成立電影工作室)

中國星(由永盛電影製片廠發展而來,成立於94年,主要做電影發行,製片的少了)

東方電影公司(新藝城倒閉之後,黃百鳴搞的電影公司,黃百鳴新建的東方電影院與之電影公司同名)

同期還有許氏三兄弟的許氏影業公司

澤東電影有限公司(王家衛離開影之傑之後自己創立的電影公司)

銀河映像(著名導演杜琪峰同幾人搞的電影公司)

星輝電影(周星馳的,大家都知道成立於96年)

寰亞(寰亞電影大股東是林建岳)

寰宇電影(林小明的電影公司,不過99年才開始投資電影跟周星馳的星輝合作)
英皇
另外還有
嘉峰電影有限公司(應該是袁家班的電影公司)
長城電影公司
大觀影片公司
威禾電影製作有限公司(成龍創立的)

Ⅳ 新藝城創始人石天逝世了,他捧紅了哪些人

喜劇演員石天去世,這條消息非常突然,在他從事演員數十年的職業生涯中,親手捧紅了周潤發、王祖賢等多位大咖,同時也拍攝了非常多的經典影視作品。

三、王祖賢,1967年出生,中國台灣人,女演員,在1984年出演個人的第一部電影並且正式進入演藝圈,在1987年電影《倩女幽魂 》正式上映,而她在裡面飾演聶小倩這個角色被全國觀眾所熟知,並且還憑借著這個角色獲得金像獎影後的提名,1992年出演電影《倩女幽魂:3 》成為了國際影後,在2005年正式的退出了娛樂圈,王祖賢是香港樂壇的一代美女,被稱為90年代香港影壇四大名旦之一。

Ⅳ 香港有哪些著名的電影公司

1、寰亞電影

寰亞電影1994年由七位香港電影人士創辦,第一部電影《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便先聲奪人,奪得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劇本」。其後9年,寰亞電影不單票房成績優異,還贏得了80個國際電影節獎項。

2、英皇電影

英皇電影為香港最具規模及影響力的娛樂媒體投資公司之一。得獎或口碑佳作包括:2018年林超賢執導的《紅海行動》;庄文強執導,周潤發、郭富城領銜主演的《無雙》;饒曉志執導的《無名之輩》。



3、中國星集團

中國星集團由香港影業協會副會長向華強先生一手創辦的上市集團,擁有永盛娛樂製作有限公司及永盛音像企業香港有限公司製作的電影及電視劇集的全球獨家發行權,及多間獨立製作公司的代理發行權。

4、銀河映像

銀河映像的主要業務是向各電影公司提供全方位的電影製作服務,包括前期製作、拍攝工作及後期製作等。

5、澤東電影

澤東電影有限公司(Jet Tone Film proction)由知名導演王家衛所成立,公司宗旨是致力於生產具有國際水平的高質量影片。

Ⅵ 劉德華的電影處女作就是新藝城出品,為何之後卻和新藝城零合作

說起劉德華,大家都會異口同聲的喊一句劉天王。現在的劉德華無疑於是許多人的夢中情人,但是劉德華的早期演藝生涯卻不是特別的順利,無人給予他援助之手,後來因為種種機會,他迎來了自己的處女作。他的第一部電影處女作是由新藝城出品的,後來卻沒有在和新藝城有任何合作的原因,我相信許多人都不知道。


其實劉德華後來沒有在新藝城留下任何作品,不僅僅是因為洪金寶的原因,更是因為新藝城把自己雪藏的行為,讓劉德華十分惱怒,這無疑是在毀掉一個人的前程啊!確實江湖不僅只有打打殺殺,更多的是人情世故啊!也希望未來劉天王發展的越來越好,讓我們看到更多優秀的作品。

Ⅶ 香港電影「三巨頭」是哪三位

香港電影三巨頭:邵逸夫、鄒文懷,陸運濤。

邵逸夫(1907年11月19日—2014年1月7日),原名邵仁楞,生於浙江寧波鎮海。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榮譽主席,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創辦人之一。邵逸夫在1958年於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拍攝過逾千部華語電影。2011年正式退休,2014年1月7日,邵逸夫逝世,享壽107歲。

鄒文懷(1927年10月8日-2018年11月2日),生於香港,籍貫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嘉禾電影創辦人,嘉禾電影(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 1957年,鄒文懷加盟邵氏集團,1970年自行創立嘉禾電影,公司在20世紀70、80年代與邵氏兄弟對峙,其本人與邵逸夫同被視為香港電影的泰山北斗。

2007年,鄒文懷將嘉禾股份全部出售給橙天娛樂,隱退影壇。 2018年11月2日,鄒文懷去世,享年91歲。

陸運濤(Loke Wan Tho,1915年-1964年6月),新加坡和香港的著名電影製片人,國泰集團、永華電影和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的創辦人,鳥類學家及攝影家。祖籍廣東鶴山,1915年生於馬來西亞吉隆坡,1964年因飛機失事逝於台灣。

(7)新藝城國際電影城擴展閱讀

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

20世紀70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轉折點,而香港電影也隨著電視的普及化,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以至香港人心態的轉變而受到種種沖擊,以致70年代的香港電影是趨向多元化及地道化。

承接60年代中期的凌厲氣勢,邵氏在70年代初期依然在香港電影業占著領導的地位,擁有東南亞電影王國的美譽,出品了大量國語武打片,大導演包括楚原、張徹及劉家良等等。

他們都以熟悉的刀劍拳腳功夫片作依歸,電影世界裡都是強烈的陽剛味,其中張徹的電影更造就了偶像級武打明星,如王羽、狄龍、傅聲等。1979年的《英雄無淚》就是當年邵氏最賣座的功夫片之一。

踏入1971年,此類古裝刀劍片的鋒芒其實以較在60年代遜色,原因大抵是一代武打明星李小龍的出現。

李小龍配合著鄒文懷的嘉禾電影公司的崛起,在70年代初叱吒一時。從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後兩年間拍攝的《精武門》及《猛龍過江》令李小龍進軍國際影壇,創造出香港電影事業的神話。

1973年李小龍驟然暴瘁,令功夫片熱潮未能延續。而隨著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觀眾對遠離現實的功夫片漸漸失去興趣,反而對反映當時社會狀況,諷刺現實的電影加以青睞,這就解釋了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在1973年成為最賣座電影的原因。

《七十二家房客》里的演員,如鄭少秋、沈殿霞都是當時的電視藝員,而由於電視已成為當時的重要媒體,因此他們對觀眾來說有一定的吸引力。而這部電影的成功,不但為以後的新電影類型作了開端,更令粵語片得到重新振興。

自此,很多電影都走地道市井的風格,演員的演繹亦帶有嘻笑怒罵的味道。從電視跳到電影的許氏兄弟也因此而冒起,成為70年代、以至80年代香港電影的中流砥柱。

由於從70年代中期開始,大家的主導閱讀方式是電視模式,很多粵語片的題材或靈感都是來自電視內容,如《阿福正傳》(1974)、《大鄉里》(1974)、《新啼笑姻緣》(1975)。

許冠文、許冠傑兩兄弟也跳出了電視趣劇的框框,走上大銀幕,以其獨有的笑話公式拍攝了一系列非常賣座的喜劇 :《鬼馬雙星》(1974)、《半斤八兩》(1976)、《賣身契》(1978)等等。這些電影不但令喜劇在香港電影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更促使了後來功夫喜劇的誕生。

1978年袁和平執導《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劇的地位,使其成為70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電影類型。功夫喜劇離開電視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設計及諧趣的雜耍風格吸引觀眾;可以說是揉合了傳統功夫片及許氏兄弟式的喜劇精粹。說20世紀70年代的香港電影屬黃金年代實在不為過。

Ⅷ 新藝城這個電影公司是誰開的現在還在不在

那是1973年,麥嘉二十九歲。那時候的香港影壇全然是邵氏與嘉禾的天下,李小龍剛剛去世,功夫片方興未艾,粵語電影全面復興。麥嘉先後與吳耀漢、黎應就、洪金寶、劉家榮、石天、黃百鳴等幾批志同道合的年輕影人成立了先鋒電影公司、嘉寶電影公司、奮斗電影公司等,出品了一些創意獨特的低成本電影,成績尚算不錯。1980年,奮斗電影公司得到金公主院線老闆雷覺坤的賞識,加盟金公主並改名為「新藝城電影公司」,麥嘉、石天和黃百鳴三個老闆帶著兩個伙計住進了面積不到一千呎的新辦公室。當時連他們自己也不曾想過,就在這間辦公室里,新藝城開創了香港電影的嶄新時代。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進入九十年代之後,香港影業衰落,海外市場迅速萎縮,麥嘉、石天、黃百鳴等人的創作理念也發生分歧,各自分道揚鑣,新藝城於1991年宣告關閉。

Ⅸ 黃百鳴現在是屬哪個電影公司的啊

中國香港影視編劇、製片人、演員。生於廣東。1966高中畢業後進入澳門綠村廣播電台任播音員、編輯。1967年轉入香港青藝話劇社,任編劇、導演兼演員。1970年進入電視台。1976年創作了電視連續劇《黃飛鴻》、《逼上樑山》等劇本,受到歡迎,此後進入電影界任編劇。1978年劇本《漩渦》首次被拍成電影,作為編劇走進電影圈。1979年參與創辦奮斗影片公司,1980年改組成新藝城影業公司任行政總監。1983年創作了描寫退伍老兵與養女阿美間的情感悲劇的《搭錯車》,創下當時台灣電影的最高票房紀錄。於1983年獲第二十屆台灣金馬獎11項提名,最後獲最佳作品獎等五項獎。1983年創作《最佳拍檔》Aces Go Places,獲第二屆香港金像獎最受歡迎華語片獎。該片此後連拍多集。新藝城公司製作了一大批80年代香港電影史上的重要作品。 新城簡介 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Cinema City Company Limited,1980年—1991年)是香港八十年代一家主要的電影公司,由黃百鳴、石天、麥嘉等幾個電影發燒友組織起來,目前已經結業。創業作為《滑稽時代》(1981,吳宇森導演),最後一部電影為《蠻荒的童話》(1991,盧堅導演)。曾經製作、發行的影片包括有:最佳拍檔系列、英雄本色系列、監獄風雲系列、開心鬼系列等等。其中不少重要人物都在電影圈獨當一面。 目錄 1 股權分配 2 興起 3 重要人物 4 出品 4.1 1980年代 4.2 1990年代 股權分配 1981年-1990年代中 影城電影(香港)有限公司 72% 石天19% 黃百鳴 9% 影城電影(香港)有限公司 金公主娛樂有限公司 51%, 麥嘉 49% 金公主娛樂有限公司 萬象娛樂有限公司 15%, 九龍建業有限公司 84.98% 1990年代中至今 九龍建業有限公司 100% 興起 新藝城原本是由奮斗影業公司改組而成。奮斗公司由黃百鳴、石天、麥嘉三人為核心。他們的電影以民初諧趣功夫片為主,包括「咸魚番生」。他們獲得當時的九龍巴士公司主席雷覺坤信任,並獲得注資改組為新藝城電影公司。並與金公主院線合作。 雷氏在新藝城創立首三年所投入的資金超過一億元。新藝城得雷氏的支持,有充足的資金,年產量由兩部增加至十部。 拍攝以私人情誼創業作滑稽時代的吳宇森,推薦當時叫好不叫座的導演徐克加入。徐克拍攝的鬼馬智多星,除了票房高達七百萬元外,還擺脫了八十年代初民初諧趣功夫片的主流。1982年,徐克的妻子施南生加入新藝城,成為行政總監。 1981年,新藝城以重資開拍最佳拍檔,最初相中周潤發,但怕撞期。故徐克推薦許冠傑為男主角,許冠傑以二百萬片酬的天價(當時一部小型電影的成本大約為一百萬元)演出,結果在創下2700萬票房,打跨了對手嘉禾的龍少爺。並使麥嘉得到了最佳男主角的獎項。同時也吸納了女主角.台灣的張艾嘉進入管理層。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52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17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1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50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40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89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70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95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835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