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院線大片 » 爵跡電影票房

爵跡電影票房

發布時間: 2022-04-20 03:15:33

⑴ 《爵跡》成為爛片代名詞,郭敬明拍爵跡是賺了還是賠了

郭敬明拍的《爵跡》就目前而言的話,無論是在票房還是口碑方面都是穩賠不賺的。絕跡自上映以來,被廣大網友吐槽,其劇本和台詞方面有待打磨,而且因為利用了CG技術本來會成為該電影一大賣點。不過卻因為技術太low,反而被吐槽成5毛錢特效,在真人與特效的融合上面,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很多地方都顯得非常不真實,感覺完全在像看一部CG動漫電影。

郭敬明是習慣面對負面的人,廣告中他調整話筒高度的「笑出自信,笑出強大」、樂視廣告中「想飛,就別怕被槍打」,才是大眾熟悉的郭敬明的樣子——擁有龐大的粉絲帝國,用成功甩那些反對者一臉。但這次不同。以往,郭敬明面對的只是口碑失利和道德風險,這次,卻還有實打實的商業上的失敗。

⑵ 從《爵跡票房撲街談起,為什麼圈錢套路行不通了

截稿為止,《爵跡》累積票房僅過了3.68億,上座率墊底,票房口碑雙撲街。
如狂潮一般的差評把這一部猶如《最終幻想》奇幻RPG式的史詩大作碾壓的慘不忍睹,或許我們非常慶幸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或許不少偶像粉絲們真的害怕被誤認為參加了「第五次全國智障人口普查」而不敢進入電影院。
正如不少影評人所說,你不能斷言《爵跡》是一部一無是處的爛片,起碼郭敬明對國內CG電影走出了勇敢的第一步;盡管我們看不出這部動畫的靈魂,但起碼我們看到了眾多的偶像在賣臉;
雖然挽尊理由大家都會找,但如果你接受了,我們的悲劇就開始了。只要《爵跡》成功了,我們將會在接下來幾年看到源源不斷的跟風者。

⑶ 《爵跡2》上映一天就收獲三億票房,郭敬明作品總有爭議,為何票房還是高

《爵跡2》上映以來,盡管劇情備受詬病,評分也一路看低,但作為商業電影卻仍然吸引來了大批的流量和票房。網友和觀影者可謂一邊罵罵咧咧一邊走進了電影院,盡管劇情狗血,但電影的噱頭和賣點卻天賦點滿。其實這部電影我即使沒有刷過,也已經是料到是這個結局了。

郭大導演從來都知道社會在批判什麼,但也從來不避諱地將它們在自己的電影中展示出來,也許正是抓住了觀眾的這點心理,才讓他的電影從來都是風評極差,但票房卻居高不下。

⑷ 爵跡總票房是多少

爵跡(2016)
L.O.R.D: Legend of Ravaging Dynasties
累計票房
38274.1萬
類型:奇幻/動作/冒險
片長 :121min
上映時間:2016-9-30(中國)
制式:3D/IMAX
國家及地區:中國
發行公司: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

⑸ 郭敬明的五部電影累計票房是多少

郭敬明從作家富豪華麗轉身為導演後,將自己的作品搬上大熒幕,《小時代》系列電影四部和《爵跡》,讓郭敬明收獲了21億的票房收入,但也飽受爭議。

雖然電影票房成績各有優劣,但是郭敬明執導的電影觀眾評分都一如既往的低。從四部《小時代》到《爵跡》,豆瓣評分最高的只有4.9分,評分最低的《爵跡》只有3.8分,5部電影的平均評分只有4.5分。

⑹ 大家覺得郭敬明的電影《爵跡》究竟怎麼樣

漫長的電影發展史中,頂著「首部」、「第一部」標簽的電影總會享受著市場以及觀眾的優待,即便是成色平平,也會因其探索和先鋒意味而名垂藝術史,成為影迷心中的經典。

比如,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在咖啡館放映的首部電影,1926年華納拍攝的首部帶有管弦樂伴奏的有聲電影《唐璜》,2002年張藝謀開啟華語電影大片時代的《英雄》。

最終,影片票房定格3.82億,豆瓣評分3.8,貓眼7.8,不過是樂視小賠了一筆,郭敬明被罵了一陣,超級流量偶遇事業滑坡。

但看似雲淡風輕的失敗後,卻隱藏著華語電影破滅的cg夢。

影片至今上映三年,真人cg電影只有兩部立項,一部是《爵跡1》,一部是因冰冰事件遙遙無期的《爵跡2》。

華語爛片並不少見,能青史留名的,《爵跡》大概獨一份。

⑺ 《爵跡2》評分4.0,比《爵跡1》進步不多,為何大家說郭敬明還是贏了

提起《爵跡》,大家都知道這是由郭敬明所寫的小說,而之後他更是將其拍成了電影。但是《爵跡1》播出它的票房不高,評分更是低的可憐,只達到了3.8。而之後郭敬明導演說要拍《爵跡2》,當然《爵跡2》的評分比《爵跡1》要好一點,達到了4.0。

而郭敬明導演之所以贏了,是因為他靠《爵跡2》還是小賺了一筆。《爵跡1》是由郭敬明指導,然後請了很多知名的演員所拍出的一部電影,採用了真人+cg的動畫模式。在剛上映的時候票房達到了3.8億的成績,但是它的內容並沒有多少的人進行買賬,很多人都表示他的這部電影讓人看不懂,不明白到底講什麼,世界觀更是稀碎。

所以《爵跡2》即使豆瓣評分不佳,郭敬明依舊是贏了這場比賽。當然郭敬明打算拍《爵跡3》了。不過依舊有太多的人不看好,因為《爵跡2》和《爵跡1》有著同樣的問題,那就是沒有看過原著,根本看不懂故事在講什麼。

⑻ 爵跡票房敗績,IP究竟應該怎麼玩

《爵跡》作為樂視影業押寶業績的重要作品之一,卻在票房上敗北,一向被外界看好的郭敬明IP的粉絲電影《爵跡》豆瓣評分僅為5.6分,截至10月20日,《爵跡》僅收獲3.8億元票房。何以如此,IP+電影+鮮肉的戰術,已經不夠看了嗎?



為此,《中國經營報》記者陳亮和筆者進行了一番交談。愚以為,爵跡可以說是一個簡單粗暴玩IP的時代落幕前的最後一場大戲,而且上演時,觀眾正在離席。


從根子上來說,《爵跡》票房平平的原因就一味的用鮮肉+IP的方式來刺激眼球,而沒有真正好的劇本和演出,再忠實的粉絲也會審美疲勞。尤其是郭敬明之前的幾部劇作,都差評不斷,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觀眾進入影院的腳步。


而在往上追溯一下,不難發現,近來樂視影業參與發行的多部影片的票房均不理想。這主要是因為:

一是樂視過於互聯網思維,跟風超級IP,想要快速進擊需要長時間積累和積淀的影視文創領域。


二是早前依靠O2O、3D以及其他技術條件實現的票房爆炸式增長,在目前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而迎著風口時,大多數影視公司都沒有把內容放在核心位置,樂視亦是如此。因此在爆發即將終結,進入平穩期之時,遭遇到了反噬。


但這一切並不意味著IP電影熱已經成為過去式,反而,它開始漸入佳境。


顯然,IP電影熱並沒有過時,只是簡單地穿上一件IP的衣服,而不注重內涵的修為的簡單粗暴玩IP電影、來淘金的方式已經過時了。光靠一個熟悉的名字、一個情懷和回憶,就想把人拉進電影院,這樣的「狼來了」,玩多了自然不靈。


與之相似,中國電影市場熱度也沒有下降,只是之前的市場熱,更多的是藉助網上購票這樣偏平化渠道,3D、4D乃至VR之類的新技術來誘惑觀眾,而這些用戶體驗之前在國內電影市場上是有巨大空間能量可以釋放的。現在這種能力釋放完了,電影市場增長起來了,可真正精雕細刻的內容卻掉隊了。所以才造成了現在這樣一種情況。


張書樂 TMT行業觀察者、游戲產業時評人 新著有《探路——互聯網時代行業轉型革命》,一本關於鑽到地縫里尋找創業生機的書。各大網店和書店均有銷售。



⑼ 一眾大牌流量參演郭敬明的《爵跡》,為何最後慘淡收場

《爵跡》的改編電影之所以會失敗,這是因為現在的中國電影市場已經飽和起來了。中國人看電影也不會為了什麼某個明星就去電影院去看這部電影了,現在我們去看電影的首要標准就是這部片的風評是否好。

之前國內市場之所以IP電影會形成大火的局面,這是因為國內電影市場泡沫化的原因。從郭敬明的這部爵跡失敗的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共識,以後只有那種製作精良,而且劇情優秀的電影才能入得了觀眾的法眼。

而今年的爵跡2的撤檔,也是因為發行方認清了現實。知道自己的那種爛片是得不到任何票房。而那身為導演的郭敬明卻對於別人的批評居然還自覺的失望和悲涼,也不知道他失望悲涼是個什麼,他是不知道他的小說有多麼爛,他的電影有多麼爛嗎?

⑽ 爵跡票房虧了4億,粉絲是否不願在為爛片買單了嗎

確實是這樣,分析如下:

1、爵跡票房實際3.6億,而預計票房是10億,可謂巨虧!

2、爵跡主要是劇情沒掌握好,七個王爵加上七個王爵使徒,加上其他共20個人,這么復雜的關系,對比一下美國大片,例如復仇者聯盟的人物關系,哪一個更能讓人看懂?
一個西方人西流爾是天束幽花的父親,這名字起的。
對比霍比特人,在看看爵跡,爵跡不是一般的混亂,世界構架沒看懂,法術來源(魂器魂獸等)沒看懂,人物關系沒看懂;

3、劇情自以為很完美,其實是一塌糊塗。基本上都是中國大片的失敗原因,從富春山居圖到爵跡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都是犯了這樣的錯誤。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50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15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12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49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39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87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69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92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83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