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電影票房
A. 8年後再看《一代宗師》,終於明白王家衛心中的宗師,難道只有趙本山嗎
《一代宗師》於2013年首映,這是王家衛用了十年才拍成的電影。王家衛本人也表示,想拍的內容太多,但時間太短。而王家衛則非普通人,他鏡頭下的《一代宗師》,既不是葉問,也不是宮二,更不是一線天,他鏡頭下的《一代宗師》,只能是一段歷史,一段不可磨滅的時代洪流。
王家衛想要表達得太多了也許正是王家衛想要表達得太多了,所以當年這部《一代宗師》上映之後,不少人都看不懂劇中的主角到底是誰。有些人說這出戲的主角一定是葉問,畢竟他是整個歷史的見證者,是整個武林的參與者,他還擔得起「宗師」二字;另一些人則說該劇的主角是「宮二」,畢竟王家衛將本片中最精彩、也是最精彩的幾段戲給了她。
但藝術的美不僅在於形式,更在於內涵。就內涵而言,王家衛的電影其實有點弱。形式上的唯美主義遠遠大於實質內容。比如,他的電影台詞雖然很有意思,但都是情感表達,缺乏思想層面和深度。他總是在情感層面而不是人性層面上表達愛和孤獨,並且總是停留在這個層面上。因為主題,一代大師有了突破,而且格局更大。但這種突破只是在廣度上,實質上仍是王家衛的溫情。
B. 《東邪西毒》被譽為是港片黃金時代的巨作,為何當年它的口碑與票房卻不佳
其實他在當年失敗的原因和《大話西遊》是一樣的,不明白看不懂是主要的原因。王家衛的電影在當時不賣座的有很多,但是這也依舊無法阻止他成為那個時代極具影響力的導演。《東邪西毒》很多人初看都會看得一頭霧水,但是如果細細的品味的話,就會發現很多驚喜。
第一遍看《東邪西毒》的時候還是八年前,那個時候也是一頭霧水,但是我每年基本上都會再看一遍這個電影,每次看都會發現新的東西,而且每次看都會發現以往看不懂的東西,現在居然懂了。而懂了的我,其實並不覺得快樂。
C. 中國導演哪個票房最高
NO.10陳凱歌。早年的陳凱歌仍是挺有才調的,僅僅《霸王別姬》一部影片吃了一輩子,勉強上榜。
NO.9王家衛。王家衛的個人風格極端顯著,一部《東邪西毒》夠他享用一輩子的美譽,後期的《一代宗師》都很不錯。喜歡的會很喜歡,不喜歡的都想打死他,由於他太能裝逼了,裝的一手好逼。
NO.8徐克。徐克的導演才華毋庸置疑,早年的《新龍門客棧》《笑傲江湖》《黃飛鴻》至今沒人能跨越,將特效片做到了極致,當之無愧的大導演。
NO.7馮小剛。說實話,馮小剛前期的幾部作品拿不上世界舞台,也算不得牛逼。後期的《甲方乙方》肯定稱得上大師級著作,票房號召力極強,可是世界知名度不高。
NO.6姜文。姜文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早年的成名作《讓子彈飛》是能夠和《霸王別姬》《活著》比美的,後續乏力,拍照的商業片票房不錯,口碑不可,《一步之遙》讓其名聲跌入谷底。
NO.5周星馳。說實話,周星馳的導演才能及導演才華,並不差勁於姜文馮小剛,早年的喜劇著作盡管家喻戶曉深受喜歡但稱不上牛逼,直到《功夫》的出現,周星馳得到提高,這部影片,是能夠排在華語片前五的。世界影響力略微差勁,更未在世界上獲過啥大獎,歸納排在第五。(我個人是想給他排第一的,因為我喜歡他的大話西遊系列)
NO.4楊德昌。楊德昌在世界影壇享有盛譽,《牯嶺街少年殺人事情》深入反映了台灣的社會現狀,相當於史詩級巨作,獲第28屆台灣金馬獎最好著作獎。2001年著作《逐個》取得戛納影片節最好導演獎。2007年取得台灣金馬獎終身成果獎。
NO.3吳宇森。吳宇森是為數不多的成功打入好萊塢的我國人導演,2010年取得第67屆威尼斯世界影片節終身成果獎,可見其著作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早年的槍戰片直接成果了周潤發等巨星,在好萊塢拍照的商業片相同深受世界社會好評。
NO.2張藝謀。不管怎麼說,張藝謀都是不折不扣的大師級導演,在國內無人對抗,那幾部爛片徹底掩蓋不了其變成最巨大的導演的現實,一部《活著》,足以名留世界影史,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皆為我國榜首。(確實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NO.1李安。李安是我國人世界中,世界影響力最大的導演,也是在世界上獲獎最多的導演。一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深入拷問了人道,洋溢著人道主義精神,三座奧斯卡的成果,世界級大獎簡直拿遍,排行榜首,當之無愧,沒有爭議。
中國娛樂圈票房最高的導演排行,馮小剛第二,第一名眾望所歸
NO.10:郭敬明
D. 王家衛 的能力
呵呵,早年看電影的時候我也很納悶——王家衛的片子這么晦澀,典型的文藝片,何況觀影人群集中在城市小資中(王家衛電影的烙印是另類加小資),票房肯定不會太高,怎麼會有如此多的大明星前來出演?直到後來慢慢的喜歡上電影,到現在幾乎是天天和電影打交道,所以我回答你的問題並非因為分數(你的分數也確實給的夠可憐的!)而是也替我自己解答一個多年前的疑問(呵呵,其實早就明白了,只是沒有正面解答過而已!)
首先,說你的第一個問題:
王家衛 為什麼能在早年 請到那麼多 明星 和他拍電影?
--→明星雲集是王家衛電影的標志性特色之一。從處女作《旺角卡門》的劉德華、張曼玉到《2046》的集大成,王家衛的電影從來都是大牌明星扎堆。有人說,王家衛的電影個人風格明顯,劇情有時較晦澀、跳躍,強大的演員陣容是為保證影片取得商業成功的某種程度的妥協。王家衛卻說,使用大牌,很多時候並非刻意。「張曼玉演《旺角卡門》時只是新出爐的港姐,《重慶森林》是王菲的第一部電影,那時候她還叫王靖雯,金城武當時也不過初出茅廬。」這些今日影帝影後級的人物從王家衛的影片中一一走出,且不說王家衛有點石成金之功,至少也證明了他的獨具眼光,而梁朝偉.張曼玉更是成為王氏電影作品的標志性組合。王家衛說,自己從小看電影就希望看到明星,電影沒有明星就不好看,這是他的習慣,所以有時開始構思一個電影的時候,會根據梁朝偉、張曼玉等等的樣子去想每一段情節。「我的電影里沒有臨時演員,他們表演一定要到位。化妝不能說這是主要角色,那是次要角色,所以次要角色可以化得草率。」---------所以就是說在早年這些人都不是「大牌」,只能算是明星。舉個例子(可能不太恰當,只是說明問題):2007年的電影《天堂口》中的主演舒淇、吳彥祖、張震、楊佑寧、劉燁、李小璐都是當紅明星,但是沒一個是「大牌」,假如以後這些人的地位如同今天的劉德華等,那時這部片子可謂是「大牌雲集」,可在去年,這些明星能夠聚在一起並沒人覺得大驚小怪,所以說當年王家衛能夠請到這些明星也就不足 為奇了吧!(就如同你覺得舒淇、吳彥祖、張震、楊佑寧、劉燁、李小璐等在一部電影中出現不足為奇一樣!
其次,看你的 觀點:
就算是票房好,也不能把那些大牌都請來吧! 到底是為什麼?那些大牌那麼聽話呢? 王家衛`為什麼能讓`那些明星那麼信任他呢?
你看下面幾句話你就明白了:
--→新作《藍莓之夜》延續了王氏電影作品的一貫風格,主演陣容的耀眼星光,幾乎是「未成曲調先有情」。曾獲格萊美8項大獎的「爵士小天後」諾拉·瓊斯獻上銀幕處女作,英國影星裘德·洛擔綱男主角,好萊塢一線女星娜塔莉·波特曼、瑞切爾·薇茲均有份出演,還匯聚了奧斯卡影帝凱文·斯帕西和艾德·哈里斯等實力派演員,主演們個個毫不掩飾與王家衛合作的興奮之情。裘德·洛表示,就是因為王家衛才接拍這部電影;瑞切爾·薇茲說,聽到王家衛找她拍戲的消息,「我的腿都軟了,馬上要找個地方躺下來」;第一次「觸電」的諾拉·瓊斯急著追問:我要不要去上表演課?一眾演員都表示,他們一邊拍攝一邊構思情節、即興發揮台詞,「王家衛讓我們覺得這部電影里,人人都是天才」。
另外再看:
所有的當紅明星都肯為他降低片酬出演;他得的獎項也可等身而計,他每部影片都可以在香港電影的頒獎禮上出盡風頭,同時他又是嘎納的最佳導演……他就是這樣一個獨行特立的王家衛。他費盡心思把立誓不拍同性戀題材的梁朝偉騙到阿根廷,然後讓梁考慮三天三夜,終於接拍《春光乍泄》;他讓《東邪西毒》演員每天拿到劇本立即拍攝,把大家折磨得苦不堪言,他讓大明星在鏡頭前自己都不知道在做什麼但依然無比賣力地晃來晃去……
這情形有點像伍迪艾倫在接受法國ELLE雜志采訪時說的:"這些演員大部分是演技精湛的表演家,他們厭倦了那些站不住腳的腳本。什麼"外星人"、天地災象,我交給他們一些劇本,裡面寫有人性的人,有人性的故事,這使他們有機會去表演,而不是跟著鏡頭轉。他們到一部災難片中賺了2000萬美元,然後到我這里過上5星期洗洗腦子。
再次,你的疑問:
他電影的票房應該不是很好吧!怎麼還能混下去呢?
--→ 王家衛的電影很少有票房大作,都是小資情調濃郁的作品,王家衛最精明的地方在於他後來自己開了電影公司,他投資拍攝了很多商業電影,用來賺取拍攝文藝片所需的資金,這一點看來,他還是很了解商業和文藝的互補關系。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東邪西毒》和《東成西就》,兩部電影是在同時開拍的,本來劉鎮偉執導的《東成西就》要在《東邪西毒》之後上映,可是王家衛拍攝電影速度太慢,只好趕在了《東邪西毒》之前上映了。《東成西就》是《東邪西毒》的惡搞版,目的就是為了賺錢,兩部電影的演員陣容幾乎一致,可是各個大牌明星的表演卻天差地遠。《東邪西毒》里憂郁多情的盲劍客梁朝偉,在《東成西就》里成了下賤、卑鄙、無恥的歐陽峰,反差指數百分之百。兩部電影都是王家衛的公司投資的,就是想商業和文藝進行互補,連王家衛自己都知道,《東邪西毒》的最終票房成績不會很理想,還是需要商業電影連填補這個漏洞。
王家衛是目前香港文藝電影成就最大的導演,《春光乍現》為他贏得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花樣年華》把梁朝偉推向戛納影帝的寶座,這些驕人的戰績已經證明的王家衛超凡的藝術功力。王家衛是世界級的,他的影響力早就已經超出了華語影壇的范圍,是華語電影的驕傲。索菲亞-科波拉在2004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她獲得了最佳原創劇本獎,她在致詞中說道:「謝謝王家衛。」因為《花樣年華》給予了她很大的啟發,也促使了《迷失東京》的誕生。
最後,附 王家衛 電影票房:
王家衛部分作品香港票房(單位:港元)
《旺角卡門》11,532,283
《阿飛正傳》9,751,942
《東邪西毒》9,023,583
《重慶森林》7,678,549
《墮落天使》7,476,025
《春光乍泄》8,600,141
《花樣年華》8,663,227
《花樣年華》全球票房1285萬4千9百美元
《2 0 4 6 》全球票房1926萬8千美元(國內:3000萬)
《愛神之手》該片為三位著名的世界級導演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斯蒂文·索德伯格/王 家 衛 聯合執導!
《藍莓之夜》(國內:1050萬)目前還在全球其他一些國家上映中,你可以從這里查看:http://www.the-numbers.com/movies/2008/BLUBN.php(該頁最下面的數字是該片在北美的最新統計)
E. 王家衛導演的電影票房最好的電影是哪部
香港旺角卡門,1000多萬港幣
內地2046,3000萬人民幣
全球藍莓之夜,2000多萬美金
F. 為什麼王家衛的電影票房這么低,還請得起這么多大牌
1錢並非撬動演員的唯一途徑,創作的感覺和這些人自身價值的體驗,可能比錢重要。
2藝術電影的收益不一定來源於票房,電影節的影響力費用,贊助商投資方的費用,資本之於藝術電影有票房外的一套玩法。
G. 為什麼王家衛的電影明星陣容都很強,但票房怎麼那麼差
王家衛電影的「抽象真實」還表現在他偶然性片斷式的王家衛敘事結構和對流行符碼的拼貼借用上。如果你看了王家衛的作品而感動的話,那絕不是由於整體世界的印象所引發的,而是因為細節、片斷以及絮語化的主觀獨白所喚起的氣氛能讓你產生心領神會的共鳴使然。氣氛存在於片斷中,或夾雜在片斷與片斷間的留白里,這很像是後現代美學對宏大敘事的摒棄和對細碎印象的偏好。在王家衛的電影里,你可以發現大量流行文化的符號,諸如流行音樂、商標、卡通玩具等等,包括他非常喜歡使用的人物如警察、殺手、阿飛等其實都是一種都市邊緣的亞文化符號,這種由都市提供的消費符碼經過王家衛的拼貼變得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現代社會由具體實像蛻變成的符號化感性,這也使得他的電影極端敏銳,新鮮而發人深省。
當然談到王家衛的電影,你立刻想到的還會有手提攝影機所拍攝的恍惚眩目的晃動鏡頭、不規則的畫面構圖和艷麗但冷漠的色調運用。這種商標式的影像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和他長期合作的美術指導張叔平和攝影杜可風。今天,在很多香港的獨立藝術電影甚至有些商業電影中你都可以看到這種王家衛式的影像,但大多數都只有單純形式的拷貝而缺乏內在的創意。
《重慶森林》里對快餐化愛情的反諷、《春光乍泄》里細膩糾纏的感情和《墮落天使》里金城武為父親做冰激凌的那段戲都讓人難忘。他作品中始終貫徹的一個主題就是:人與人之間對某種傾訴和溝通的渴望以及對遠比這種渴望更為強烈的個體交流不可能性的無奈。
在今天對王家衛的成就下定論還為時尚早。英國著名的《聲與畫》雜志將王家衛選為20世紀90年代最重要的電影革新者,在他的名字前面有50年代的安德列·巴贊和70年代的安迪·沃霍爾,該雜志在對他的評價中說:「王家衛也許不是未來電影的全部,但他確實地指出了未來電影的一個方向。」
H. 王家衛的電影為什麼票房不行
其實。在香港,王家衛的電影票房還是不錯的,基本上都可以入圍年度前五吧,只是在內地票房不盡如人意,主要還是和電影的風格以及觀眾的角度還有中國電影商業化的時間都是有關系的。
其實一代宗師票房還是不錯的最少也得過三億吧。
I. 《大話西遊》成經典,為何王家衛功不可沒
《大話西遊》相信大家都去看過了,這部電影的票房在當時可是非常高的,可是這部電影無論有多麼經典都不能沒有王家衛的功勞。因為如果沒有王家衛拍攝的《東邪西毒 》就沒有現在周星馳拍攝的《大話西遊》,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這兩部電影無論是概念還是內容都有著非常相似的點,周星馳和王家衛拍攝電影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
J. 香港娛樂圈:為何說拍王家衛的電影就能獲獎
1990年,王家衛拍攝了《阿飛正傳》。《阿飛正傳》是王家衛,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攀登藝術殿堂的奠基之作,幾乎囊括了當年華語電影界的所有重要獎項。然而,在這部電影中,王家衛對演員的嚴格要求是無法忍受的。
如此大的投資,票房回報很少,這讓王家衛為鄧光榮感到遺憾,離開了影視圈。自從王家衛被劉鎮偉,介紹,劉鎮偉感到羞愧,一起離開了。1992年,王家衛創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劉鎮偉作為非盈利合夥人加入。這兩家公司的名字是澤東電影公司。當時是金庸武俠小說的流行時期。當他們討論此事時,他們合夥購買了《射鵰英雄傳》的版權。王家衛隊上半場領先,劉鎮偉隊下半場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