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票價太貴了吧
㈠ 為什麼現在電影院消費那麼貴
場地成本上漲,人力成本上升,設備維修和置舊費用,物價上漲,加上平時的觀影淡季影院入不敷出,旺季的時候就會隨著電影的市場需求成倍上漲票價
打開購票APP,你或許會發現,一部電影的票價已經最低30元起步,而繁華地段影院的票價則一般高達60、70元,甚至百元以上。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約朋友看一次電影可能比聚一次餐還貴了。
而與我們相鄰的印度,電影票價格普遍約合人民幣5、6元。首都新德里最豪華的電影院看一次電影大概16元人民幣,加上印度高分電影頻出,難怪有網友驚呼:「印度是影迷的天堂」。
可能很多年輕人並不知道,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電影票價才2角左右,如此低廉的票價也曾經令外國影迷羨慕不已。而如今,四十年過去了,票價翻了不止百倍,占人們收入比重也越來越大(據統計,過去一張電影票價占人均收入0.67%,如今已經上升到2%)。
那麼電影票為什麼越來越貴?我們梳理了中國電影票價變化的歷史,期望能找出票價變貴的原因。
二十世紀50年代~80年代:低票價政策
在民國時期,電影並不是一個親民的娛樂活動。當時一流影院的票價大概分為4角、6角、1元等三個級別,普通影院的票價一般在2角左右。要知道,那時候一元錢就能買20斤麵粉,所以普通人一般看不起電影。在這個時期,電影票還是相對昂貴的。
新中國建立之後,我們各項管理政策都向隔壁蘇聯大哥學習,電影票價的制定機制當然也不例外。當時蘇聯為讓盡可能多的群眾走進影院,接受國家意識形態宣傳,採用低票價政策。所以,當時中國電影也是由政府統一定價,票價甚至低至幾分錢。在這個時期,電影迅速成為真正大眾的娛樂藝術品。
所以,想不降價又能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影院,電影本身的質量是首當其沖的要素。在此基礎上,採取更加靈活的定價機制,制定多層次的票價體系,才能讓每個觀眾都能買得起電影票,才能讓電影真正成為他/她娛樂生活中的一項重要選擇。
公眾號:狸貓電影惠,一隻貓為你推薦最新電影資訊解讀和電影票優惠資訊
㈡ 為什麼現在電影票價這么貴
不貴吧,以前我這沒有網路購票,去線下買一張就要60.80的
㈢ 觀眾吐槽春節檔電影票太貴,為何價格要比平時高
由於今年疫情期間就地過年的人數比較多,而且今年國家對於電影院也是放開支持,因此電影院的票房非常貴。導致電影院票房貴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1個原因:消費需求的改變。
由於2020年春節期間爆發新冠疫情,導致整個電影行業損失慘重,而且所有的電影不準上映播放,因此辛苦一年的人們只能被迫窩在家中,無法去電影院觀看電影。所以到了2021年春節期間,電影院又出現了新的生機。再加上很多觀眾2020年沒有去電影院看電影,所以2021年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人數是很多的,這也導致電影院的票房居高不下的原因。因此很多電影院每場電影都人數爆滿,而且甚至出現了排隊的情況。
總結:雖然春節期間電影院的票房比較貴,但是也可以看出國人對於電影的認可程度也越來越高。也同時也能看到中國的電影,發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從2008年之後,中國的電影票房幾乎每年以翻倍的速度在增長,這個電影票房背後的支撐肯定是消費者的升級轉變。所以今年的電影票房抬高肯定是有必然原因的,不然電影行業不會出現這么快的進步。
㈣ 春節檔電影票價惹爭議,均價突破56元,你覺得這個價格貴嗎
我認為56元的價格是比較貴的,對我來說是看不起電影了。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22年春節檔電影平均票價已經突破了56元,其中2021年票房年冠電影《長津湖》續集《水門橋》平均票價最高,高達60.7元,比平均票價最低的《喜羊羊》大電影高出了整整11.2元。
易烊千璽主演、《葯神》團隊製作的《奇跡·笨小孩》,以及韓寒執導、沈騰主演的電影《四海》,平均票價均突破55元。
當然,也有網友表示理解,畢竟院線影院都是靠節假日維持運營,春節檔對他們來說,可謂是旺季中的旺季,全年收入搞不好就靠這幾天呢,適當漲價也是能接受的。
最後也希望這次春節檔電影的質量都能對得起票價吧,比起高票價,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高價看爛片,有些電影19.9去看還勉強打個3星,可要是花了五六十塊也只有3星電影可看,那咱觀眾就有點太委屈啦!
㈤ 電影票為什麼越來越貴
原因大概有兩個,第一,現在電影投資越來越大,一部電影投資動輒上億,場景特效費用越來也高不說,演員片酬更是水漲船高。
第二,疫情期間,電影院一般都不會滿座售賣,為了防疫要求,一般至少要隔著座,上座率最多50%,提高票價才能彌補損失。
根據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檔平均票價達到58.6元,比2021年的48.9元均價貴了18%,比2019年貴了約31%,達到歷史新高。要是兩個人看電影就得120元,再買個爆米花飲料啥的,就得接近200元,要是帶著孩子去看,就得二百多,實在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坦白地說,票價的大幅上漲,一定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觀影人次的上漲,也就意味著必然會導致票房的整體下滑。雖然影院受到疫情的影響,各方面成本都有所增加,這也是事實,大家都希望通過春節檔來彌補全年的損失,但是,票價上漲沒有問題,可還是不宜漲幅過大。
㈥ 近900萬觀眾因電影票價太貴不進場,今年的春節檔電影為何票價會這么貴
近900萬觀眾因電影票價太貴不進場,今年的春節檔電影為何票價會這么貴?有人為漲價的因素。不過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已經傳導到電影票這個環節了。
所以,未來全社會的通脹是不可避免的,電影票的上漲只是其中的一角而已
㈦ 今年電影票價怎麼這么貴
客觀上,影院是票價上漲主要推手。多位影投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今年票價上漲不少,但背後有著迫不得已。目前,由於影市冷淡,影院贏利能力每況愈下,更在疫情沉重打擊後,到了苟延殘喘地步。
以影院業務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橫店影視為例,其2021年業績預告顯示,當年預計將扭虧為盈,凈利潤1200萬元至1400萬元,但扣非凈利潤為-4300萬元至-4100萬元。
虎年春節檔的超強陣容,成為影院們唯一希望。影院們定價籌碼來自,去年春節檔的超級火爆,以及《長津湖》提價成功。有影投高管並不諱言,核心問題,來自銀幕過剩。
在政策推動下,大量影院繼續入市,最終擠壓市場。在今年初三,全國放映場次達到50.61萬場,而去年同期,場次僅為46.21萬場。推動力就來自影院數持續增長,2月2日,全國共有11703家影院處於營業狀態。
另據國家電影局的數據,2021 年底,我國電影銀幕數已達8.22 萬塊,增幅8%,位居全球首位。「現在進退兩難,政策補貼沒有到位,市場冷到冰點,但錢也收不回來,只得硬著頭皮經營。」有進市場不久的小影投老闆稱。
從這次的結果來看,片方和影院對觀眾底線的試探,算不上很成功,反而激發出了「逆反」心理,有網友甚至開玩笑說「要是票價再高點,某橋的票房能超100億」。
可以說,高票價之下,影迷的觀感並不是很好。
從《狙擊手》的通告來看,在2月7日前,其A類城市和B類城市的最低結算價分別為40元和35元,但實際上,有些城市的觀眾實際購票價能超100元。
票價市場化的背後是雙方實為利益共同體。畢竟分賬時,若實際售價高於最低結算價,則以實際售價得來的票房為准。
㈧ 今年電影票的價格都特別貴,這個背後到底是什麼因素引起的
這是由於去年的疫情引起的,因為去年疫情導致很多電影院在將近半年的時間裡面都是關門虧損的,所以今年的票價變特別貴,以彌補去年的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