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院線大片 » 萬榮縣電影票價

萬榮縣電影票價

發布時間: 2022-10-01 10:48:47

① 萬榮女人觀後感

萬榮女人觀後感範文3篇

蒲劇《萬榮女人》講述的是萬榮在外打工妹收養了一個孤兒,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婚姻,把孤兒撫養成人,大學畢業後又返回鄉村當了一名鄉村教師的感人故事。以下是為大家分享的萬榮女人觀後感範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瀏覽!

萬榮女人觀後感範文一:

萬榮縣的一部原創蒲劇現代戲《萬榮女人》亮相並州。這是一個以“善文化”為主題線索,講述萬榮人大善大愛的故事。

為什麼要以“善文化”為主題線索?為什麼要排這樣一出戲?

從淺層意義上講,這是萬榮縣蒲劇經過半個世紀後的涅?重生;往深里說,這是要將萬榮的“善文化”世代傳承。

李家大院的“善文化”

在萬榮文化中提及“善文化”,李家大院就會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

如今,關於晉商大院有這樣一種說法:“喬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而這其中的“李家”說的就是萬榮的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位於萬榮縣的閆景村,是清至民國時期晉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當你來到李家大院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廣善門”三個字以及牌匾上姚奠中題詞的“慈善世家”四個大字。

據資料記載,李家先祖在明朝永樂年間因災荒從陝西省韓城縣(今韓城市)逃荒至山西省萬泉縣(今萬榮縣)為了不與當地百姓爭地盤,才選擇了村東的荒地建宅院。後,李氏家族辛勤勞作,耕讀傳家,由農入商,創辦企業,成為當地巨富。

李家大院有一面“百善壁”,用不同字體書寫著365個“善”字,意在要求自己及後代人天天行善,日日行善,永遠行善。正因為一個“善”字,李氏家族繁衍不息,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家族家規,形成了代代相傳的善文化。至今在當地仍流傳著許多關於“李善人”助人的故事。

據記載,1928年至1929年,山西接連大旱,李家“道”字輩先後賑濟河東十七縣災區每縣1000銀元,給河東旱災救濟總會捐款10000銀元,對本縣、本村及原籍薛店村特別救濟4000銀元和2000銀元。再設粥場,話說,李家的粥有標准:筷子插到粥里不許倒。凡閆景、薛店村因婚喪嫁娶困難者,李家均施捨錢糧;對特別貧困戶的喪葬之事,李家親送棺材一口,

讓其入土為安。當時山西省政府主席閻錫山為李氏家族頒發“博施濟眾”牌匾一塊,以示表彰。

以善為先,一善染心。“善”讓李氏家族富甲一方,“善”讓李氏家族生生不息,“善”是李氏家族留給後人的最好禮物,也成就了萬榮人世代綿延的“善文化”。

講述“善文化”,傳承“善文化”

“《萬榮女人》就是這樣一部戲。”萬榮縣蒲劇團團長王紅妮說道。《萬榮女人》以“善文化”為主題線索,故事講述了外出打工的萬榮姑娘李榮花為收養棄嬰小花,不懼千難萬險,面對人生的艱難苦痛,不惜犧牲自己的青春、愛情、婚姻甚至生命,歷經了風風雨雨,終把小花撫養成人並考上大學。女主人公李榮花在經過生活的磨礪之後,更加善良堅強,帶領村民大力發展果品生產,並成立了蘋果生產專業合作社,將萬榮的優質蘋果出口到國際市場。而大學畢業後的小花,也為了報答李榮花的養育之情,返回家鄉當了一名鄉村教師,奉獻自己的青春,與母親一起建設新農村。《萬榮女人》不僅有深厚的萬榮黃土地風情,也富有濃重的山西特色。劇中萬榮小伙泉水為了和李榮花撫養小花到煤礦打工,煤礦事故中為救工友不幸癱瘓,終身殘廢。李榮花不離不棄,譜寫了新時期的忠貞愛情,更具有現實的教育意義。“整部劇劇情意境高遠,跌宕曲折,細膩流暢,恢宏大氣,折射出了萬榮女人大善大愛的美好精神,倡導善行大愛、弘揚時代主旋律。”作為這部戲的主演,王紅妮的體會頗為深刻。

國家著名編劇紀丁擔任《萬榮女人》的編劇。當被問及創作原因時,他回答說:“我小時候在萬榮生活過一段時間,萬榮文化對我有很深的影響。確實,人們一提到萬榮首先想到的多是萬榮笑話,可我卻看中了萬榮的‘善文化’,它的厚重感、時代感很強烈,極具現實教育意義。這是我選擇這個題材的.重要原因。”

這部戲開始創作於今年年初,歷時僅半年時間,排練綵排僅1個半月。這部戲從7月份正式問世以來,在運城、臨汾、陝西等地上演40多場,受到了一致好評,甚至在當地的蒲劇界掀起了一股“萬榮女人熱”。“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一股熱潮,是因為戲好,因為這是一部寫給觀眾、唱給觀眾的戲。所以,每演出一場,演員、觀眾都會受到這部戲的感染,身臨其境,痛哭流涕。這也是這部戲成功的最大秘訣。”紀丁解釋說。

而對於萬榮縣蒲劇團來說,對於王紅妮一行人來說,《萬榮女人》的成功讓萬榮縣蒲劇團得以“涅?”。“因為,上世紀60年代初期,萬榮縣蒲劇團打造的蒲劇《綵樓記》就曾轟動省城,在太原連續上演40餘場,轉戰十多個劇場仍一票難求。經歷了長達半個世紀的陣痛,我們站到了一個新的起點。”說到此時,王紅妮已淚眼婆娑。

戲中講“善”,戲外也有“善”。

作為一個縣劇團,創作一部戲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為了節省開支,編劇、導演來創作,不住賓館住宿舍;為了早日演出,全團工作人員加班加點,自製服裝、道具。不足60萬的花費,卻創作出了這樣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好戲。

山西現代戲的成功典範

記得在《萬榮女人》召開新聞發布會當天,主辦方的一負責人表示,這次來太原亮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萬榮女人》唱出運城,登上北京劇院的大舞台!

緣於此,12月12日,《萬榮女人》劇組召開了專家研討會,省文化廳原副廳長郭士星、山西省孝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賈克勤、三晉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董葛、山西省文化廳創作室副主任牛曉珉等專家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研討會上,文化廳原副廳長,著名戲劇評論家郭士星說,《萬榮女人》首先是劇本好,主題鮮明,有時代特徵和現實意義。故事情節編織的好,感人動人,並有深刻的教育意義,人物設置的好,既符合劇情所需,也為本團演員陣容量體裁了衣,劇本充分發揮了演員的作用。另外劇本結構緊密,文詞優美,唱劇流暢,是一部好作品。這部戲的導演也很突出,手法新奇,處理細膩。

山西省孝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賈克勤也認為,《萬榮女人》不僅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歌頌了人的高潔的情操,更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 山西省文化廳創作室副主任牛曉珉則表示,在諸多的戲劇作品創作中,現代戲的創作是最難的,如何讓其具有持久性和穿越性則是難上加難,而《萬榮女人》讓我們看到了現代戲的希望,這是山西現代戲的一個成功典範。

著名戲劇評論家王思恭也曾表示,《萬榮女人》不僅讓萬榮人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純朴向善、執著追求的“萬榮精神”得以淋漓盡致地表現,同時也讓萬榮“善文化”的歷史意義與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實意義實現了完美融合,值得觀賞,很受教益。

萬榮女人觀後感範文二:

本報訊近日,由萬榮縣蒲劇團編創的大型新編現代蒲劇《萬榮女人》在太原工人文化宮首演,獲得各界一致好評。

《萬榮女人》是該劇團自建團以來第一個原創劇目,全劇以“善文化”為主題線索,講述的是:外出打工的萬榮姑娘李榮花為收養棄嬰小花,不懼千難萬險,不惜犧牲自己的青春、愛情、婚姻甚至生命,歷經了風風雨雨,終把小花撫養成人。在經過生活的磨礪之後,更加善良堅強的李榮花,帶領村民大力發展果品生產,並成立合作社,將萬榮的優質蘋果出口到國際市場。而大學畢業後的小花,為了報答李榮花的養育之情,返回家鄉當了一名鄉村教師,與母親一起建設新農村。

連續兩天的演出吸引了省城1900餘名觀眾前來觀看。

萬榮女人觀後感範文三:

在南宮劇場觀看了新編現代蒲劇《萬榮女人》。這部洋溢著時代氣息和人間真情的作品,有幾個鮮明特點令我感受深刻。

名家領銜編劇。《萬榮女人》劇本的創作者,是著名編劇紀丁先生。紀丁先生曾任山西電影製片廠副廠長,長期從事文學作品創作與研究,主要作品有戲曲劇本《土炕上的女人》《甲申紅顏》《丁果仙》,話劇劇本《秋風秋雨》《風流餃子館》,電影劇本《劉胡蘭》《六月雪》等,是我國知名的劇作家。《萬榮女人》系紀丁《土炕上的女人》的姊妹篇。

時代氣息濃厚。劇本以“善”為主題,講述了萬榮居善村年輕姑娘李榮花不顧世俗偏見、忘卻打工妹身份、舍棄既定婚姻,毅然決然、含辛茹苦撫養另一個打工妹的“棄嬰”李小花16年的故事,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善舉發揚光大,並贏得社會認同和尊重的艱辛歷程,觸及到了觀眾內心裡最柔軟的地方,表現了萬榮縣善居村的男女老少說善言、做善事、不為名利的高尚品格。

舞台主線清晰。劇作的舞台表現很有張力,它以一條紅圍巾作為線索,將撫養棄嬰之大善、大真、大美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

北京城雪夜拾棄嬰,紅圍巾裹起小娃娃。風雪交加的夜晚,無依無靠的北京打工妹劉玉梅身患肺結核,打算丟棄孩子,盼好心人撿到撫養。古典蒲劇融合了現代舞劇,身著白衣的雪花姑娘翩翩起舞,表現出雪夜的寒冷,使觀眾感受到極大的視覺沖擊。隨後,同是打工妹的李榮花用紅圍巾裹起棄嬰,頂著流言蜚語收養了棄嬰。紅圍巾的第一次出現,預示著榮花16年的艱苦生涯從此開始……

秋風樓前飢寒交迫,李家門口嬰啼連連。3個月後,榮花用紅圍巾背起嬰兒,隻身回鄉。紅圍巾的第二次出現,便是榮花決定自己撫養棄嬰,爺爺因愛女而認棄嬰為孫女之時。

《萬榮女人》劇照線。泉水哥在那頭,榮花妹在這頭,兩人拉著象徵愛的紅圍巾情意綿綿。紅圍巾的第三次出現,暗示著愛情,感嘆天賜一對好姻緣。

礦井塌方遭遇不幸,泉水救人致身殘疾。小花長大了,榮花來探望泉水哥,將紅圍巾搭在泉水哥腿上為他捶腿。紅圍巾的第四次出現,純純的質朴的愛令人潸然落淚。

16年母女同命,看今朝母女重逢。親生母親回來探望小花,泉水、榮花送小花去城裡上學。紅圍巾的第五次出現,串起了幾多不是親生、勝卻親生的人間大愛。

一去何日再相逢,後土祠旁再還家。大學畢業後,小花決定回村當一名人民教師,又將紅圍巾給媽媽戴上。紅圍巾的第六次出現,再一次掀起心瀾陣陣。

大愛主題鮮明。愛是這個世界永恆的主題,有愛才是家,有愛才是國。敬業奉獻,舍己為人,樂於助人,尊老愛幼,都是以愛作為前提。這部劇的棄嬰,好像就是當今社會缺乏的愛;當有個人把她撿起來悉心呵護、養育的時候,好像就是重新呼喚起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愛;當她成長、逐漸成人的時候,就像是愛在蔓延;當棄嬰回村做人民教師的時候,就是愛滿天下……

;

② 運程到萬榮縣怎麼坐車,在哪坐

不知道你在運城的哪裡呢,就近坐公交車或打的,到運城客運中心汽車站,到站裡面買到萬榮的汽車票。這里提醒下,有的車是到萬榮縣城就是終點,有的車過了縣城不是終點。
運城市區共有客運中心站、八一西路一運車站、五洲汽車站、禹都汽車站:
◎客運中心站:主要發往北京、太原等36個城市和本地11個縣市
◎八一西路一運汽車站:主要發往鹽湖、平陸、臨猗、永濟的鄉鎮
◎禹都汽車站:主要發往夏縣、新絳、聞喜、平陸的鄉鎮
運城汽車站(市區至各縣市)客車里程票價
縣市 里程(Km) 票價(元)
河津 84 20
稷山 81 16
新絳 90 23
臨猗 25 6
永濟(高速) 51 13
永濟(南線) 67 13
絳縣 84 19
聞喜 45 10
萬榮 54 11
垣曲 102 25
芮城 76 18
平陸 80 16
[注] 發往夏縣縣城的客車在禹都汽車站發車

③ 萬榮縣電影院六個字是誰寫的

我字怎麼寫?我覺得這個還是很好寫的吧。

④ 渡江偵察記,比影視劇更生動精彩、驚心動魄的渡江偵察的故事

上世紀五十年,電影《渡江偵察記》在全國公映,那生動感人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全國上下婦孺皆知,已經成為一代人的記憶。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沈默君先生是在銅陵完成劇本初創的,劇中故事情節、人物原型大多取材於銅陵游擊隊,取材於在銅繁南執行偵察任務的27軍先遣偵察大隊。

其實,真實的偵察兵、游擊隊與敵人鬥智斗勇比影視劇更 生動精彩、驚心動魄

一、「先遣渡江偵察大隊」偷渡行動,險象環生。

1949年4月6日晚,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集團軍第27軍組成「先遣渡江偵察大隊」300名精銳武裝,分成兩路先遣渡江,偵察敵情。一路由大隊長兼黨委書記亞冰率領,從銅繁之間的十里場、黃公廟登陸成功。經過短促的交鋒,甩掉敵人,直插銅繁交界的獅子山。另一路由副大隊長兼副書記慕思榮率領,從銅陵的北埂王至金牛渡間登陸,由於船到江心,被敵發現,遂變偷渡為強渡;該路5班之船被敵炮擊沉,9名同志光榮犧牲。其他同志分成兩批涉水登陸,在當地向導幫助下穿過敵人封鎖線,在謝家橋集中,又一起渡過鍾倉河,經山東圩渡過順安老河到俞家閘(現義興閘),即流潭圩水滸廟(祠堂)附近,駐守水滸廟(祠堂)敵軍正在打麻將,先遣隊左拐右繞巧妙避開敵人,天亮趕到鍾鳴葉山旁的狗形山。先遣隊在山上稍作休息,翻山到達迪龍沖胡家村(今南車集團銅陵機車廠附近)。

《渡江偵察記》劇照

迪龍沖胡家村三面環山,山高林密,是老游擊根據地,群眾基礎好,便於部隊隱蔽休息,但離鄉公所只有六、七里路。這里不愧是老區,群眾警覺性很高。當天有個保丁進村催夫子,看到許多兵,掉頭就跑,並對相遇的村民說「迪龍村來了許多部隊,不知是哪一部分的。」,這個村民馬上將情況報告部隊,慕思榮當即決定撤到山上隱蔽,當夜離開迪龍沖,經過一夜急行軍轉移到銅、南交界處牧家亭與亞冰部匯合。果然,第二天國民黨銅陵縣警保大隊出動二、三百人馬直撲胡家村,進迪龍沖後對兩邊山上亂放一陣槍,在村裡轉一圈一無所獲。

在接應和配合先遣渡江偵察大隊的行動中,中共銅陵縣委和游擊隊做出了重要貢獻。4月10日,慕思榮分隊過江後失散的17人,除兩名同志因迷失方向脫離大部隊,過鍾倉河後在羅家拐村不幸被崔光漢的銅陵警保大隊圍捕殺害,其餘15人先後由銅陵縣委派地下交通員找到,並安全護送至先遣渡江偵察大隊。銅陵的地下交通員繆運松同志,在尋找掩護慕思榮分隊登陸後失散人員時,因受傷被敵人抓住,押解到南陵縣沙灘腳殘酷地殺害了。

在14天先遣偵察活動中,皖南黨組織和游擊隊,積極派出人員尋找聯系,為先遣隊帶路,配合偵察行動。在地方黨組織和游擊隊協助下,先遣隊如蛟龍入海,行動自如,像插入敵軍心臟的尖刀,他們搜集情報,剪斷電線,破壞交通,打亂敵人部署,擾亂敵人指揮,勝利完成策應大軍渡江的光榮使命。

二、 游擊隊偵察敵情,有驚無險

24軍70師與銅陵游擊隊會師,向游擊隊贈送武器

1949年4月14日晚,十里場阮村一帶江邊地下交通站的負責人阮志昂,花了一整天時間,步行幾十里路,向在銅陵青陽交界的甘家沖的中共銅陵縣委報告了一個極具威脅的敵情:敵人近日突然調來一個炮團,在阮村附近的壩埂頭江邊高地秘密搶修炮兵陣地。

陳愛曦等縣委領導,深知這一軍情特別重要,要求阮志昂星夜返回阮村,同時決定4月15號上午,派銅陵一連的指導員孫科(孫運松)和偵察班長王學升,交通員李愛堂等3人組成一支武裝偵察小組,到阮村壩埂頭沿江一帶偵察敵情,經過十多過小時的長途跋涉,孫科等3人趕到了阮村阮志昂家。偵察小組依靠阮村、陳村及壩埂頭一帶地下黨和人民群眾,全力以赴,使出渾身解數,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通過阮志昂的父親及家人對敵炮團等有關人員宴請吃喝及時套取情報。通過地下黨員阮老七等人到敵炮兵陣地做工以及派女中共地下交通員姚學勝等人在敵炮兵陣地周圍挖野菜察看地形等辦法,終於在一天多時間內將敵炮兵陣地的准確方位,50多門山炮以及型號、彈葯庫、兵力等搞得一清二楚。

在阮村壩埂頭一天多時間的偵察中,步步驚心,險象環生。由於有阮志昂等地下黨員的勇敢機智,有人民群眾的捨命掩護,鄉村進步人士的全力相助,三人偵察小組屢屢化險為夷,孫科等三人偵察小組17日上午9時順利返回了中共銅陵縣委所在地甘家沖。

當時地下斗爭非常殘酷,許多同志因刺探敵情被敵人殘忍地殺害了。4月15日,壩埂頭我地下交通站負責人王近英,在傳遞壩埂頭敵炮團情報時,被國民黨軍統捕獲,最後,被敵人活埋在離壩埂頭不遠的繁昌老虎(埠)。

三、交通員智送「江防圖」,泅水渡江。

根據偵察掌握的情況,地下交通員張秀之繪制了國民黨軍《銅陵江防圖》

游擊隊員張秀之繪制的國民黨軍《銅陵江防圖》

張秀之繪制了兩份同樣的江防圖。一份交給銅陵縣委,安排游擊隊員趙傍根送往江北。(另一份交給了地下黨支部書記張德發,張德發一直把這個圖保管到解放後,一直到他去世之前,把這個圖交給了他兒子,他兒子是農林村的共產黨員張良才,張良才在1985年春,把這個圖交到銅陵市黨史辦公室。)

泅渡長江送情報的游擊隊員趙傍根

這就是《渡江偵察記》泅水過江送敵軍江防圖的「小馬」的原型,新中國成立後被不少報紙媒體譽為「江南人民的使者」「渡江第一勇士」的趙傍根,趙傍根(又名趙雲)是銅陵市西湖鎮獅子山村人,1947年參加了皖南遊擊隊,是個機智勇敢的地下交通員。

4月17日晚, 為了這份重要的軍事情報的安全和攜帶方便,趙傍根將這幅40×26厘米的白毛邊紙折疊、捻緊,放入一個小瓶內,用燒化了的蠟燭油封嚴瓶口,然後用一根細麻線從瓶頸拴牢,拴在自己的腰帶上,從銅陵江邊向羊山磯進發。銅陵 游擊隊小隊長許萬榮,戰士阮德明2人將趙傍根護送到大通與羊山磯之間的燈籠溝,潛伏在蘆葦叢中。當時,情況十分危險,燈籠溝一邊兩個國民黨軍碉堡,也許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趙傍根選擇在敵人眼皮底下渡江送情報。

大約晚上九、十點,趙傍根在燈籠溝推著小木盆向長江里劃去,不料被敵人碉堡里的狼狗發現了異樣,隨著狼狗的陣陣狂吠,碉堡里的探照燈和機槍聲也緊跟著亂掃過來,這著實讓趙傍根焦急萬分,可是很快,敵人的探照燈和機槍聲就轉向了另一個方向,原來是許萬榮和阮德明他們聲東擊西,吸引敵人注意力,掩護趙傍根泅水橫渡大江。趙傍根乘機憑著高超劃盆技術,拚命向江北劃去。劃到江心,水深流急,小盆在旋渦里直打轉。為了爭取時間,趙傍根果斷脫去外衣,下水泅渡。四月的江水,尤其在夜間還相當寒冷,經過四五個小時與江水的奮力搏鬥,冷得縮成一團,筋疲力盡的趙傍根終於爬上了江北的灘塗,最先發現他的是3位解放軍的巡邏兵,當趙傍根確認這是人民解放軍,是自己日夜盼望的親人時,便解下了用麻繩緊緊捆在腰上由臘封口的小瓶子,匯報說我是銅陵地下黨派來的送重要情報的交通員,說完人就虛脫得癱倒了。

4月18日上午,渡江戰役總前委委員、指揮中集團30萬人民解放軍的譚震林,正在無為襄安白鶴觀接見無南縣渡江支前司令部的幹部和群眾,當譚震林打開瓶子里的敵軍銅陵江防圖時,抑制不住內心喜悅,拍案連聲地道「太好了!太好了!」

正是有了那張珍貴的江防圖,3日後的4月20日夜,我解放大軍首先在銅繁地段突破長江天塹、順利完成渡江突擊任務。

今日羊山磯

(羊山磯與湖北城陵磯、馬鞍山採石磯、南京燕子磯並稱長江四大名磯,位於我市主城區西南約15公里的大通鎮江岸。由於羊山磯緊逼長江,形成一段較為陡峭的江岸,突出江中,形成『江拐彎,海掉頭』的氣勢,自古就是軍事要地。千百年來,羊山磯歷經了烽火洗禮,更見證了銅陵成為江南解放第一城。)

⑤ 我外甥來運城玩4天,求好心人提供旅遊行程計劃!

五老峰是山西五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景區內重巒疊嶂,懸崖峭壁,險峰怪石,星羅棋布,主峰玉柱峰恰似一根頂天立地的玉柱直插雲端,奇峰險峻,需攀鏈才能登上頂峰平台。五老峰位於虞鄉鎮,東距運城45公里,西距永濟25公里,運城與永濟之間每隔20分鍾即有一趟長途客車,行車時間約1小時20分鍾,票價6元,在五老峰路口下車後,乘坐三輪摩托車即可到達景區山門,票價2元,進入景區,換乘小巴,沿盤山公路可上至登山石階,票價3元。運城和永濟目每天均有多趟直達登山石階的旅遊專線客車,運城方向由禹都市場發車,票價11元,永濟方向由舜都大道北郊煤廠發車,票價7元。五老峰門票20元,由登山台階到五老殿平台有兩千餘級台階,約需一個小時,登山索道正在興建,將於是2001年國慶投入使用。五老峰景區的管理機構和服務設施主要集中於五老殿平台,遊客可由此前往各處景點。五老峰的主要景點有玉柱峰、棋盤山、紅沙峪,目前正在興建和開發的有五老殿、雷公洞、觀景台、南寨子、瀑布等。玉柱峰距平台3公里,往返時間約2小時30分,行程較為艱險;棋盤山距平台1.2公里,往返時間約一小時;紅沙峪距平台1.2公里,往返時間約一小時。游覽以上三個景點加上往返運城、永濟路程約需一天時間,如果遊客沒有游覽完或對其它沒有開發的景點較感興趣,可以平台的帳篷旅館內住宿,每人15元,游覽未開發的景點,最好請當地人做向導,玉柱峰的攝影師陳春明對景區情況極為熟悉,本人請他做向導游覽雷公洞、觀景台的價格是60元,仍有迴旋餘地。

王官谷位於五老峰東側清華鄉,因唐末著名詩人司空圖在此隱居而揚名。王官谷主要景點為兩瀑一洞,此外還有紀念司空圖的三詔堂等建築。王官谷口建有清代戶部尚書閻敬銘故居王官別墅,系清末城堡式建築,城堡下部為窯洞,上建庭院,別具一格,目前尚沒有開發,對民居感興趣的遊客可以一游。王官谷距運城40公里,票價15元,遊客如果不游覽黃龍洞的話,半日即可往返。

普救寺位於永濟市西北12公里的蒲州鎮西廂村,是元雜劇《西廂記》的故事發生地。普救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明建鶯鶯塔具有奇特的迴音效果,為我國四大迴音建築之一。寺內建有梨花小院,《西廂記》的主要情節就發生在這里。永濟火車站至普救寺開通有2、3路公交車,票價2元,建議乘坐2路車,這條線路路況較好一些。普救寺票價25元,導游費30元,游覽時間約需一個半小時左右。

開元鐵牛又稱黃河大鐵牛,曾是唐代黃河蒲津渡浮橋用於固定的錨地,為國寶級文物,於1989年出土,同時出土的還有鐵人、鐵柱等物。開元鐵牛票價15元,導游費20元。開元鐵牛位於蒲州古城城牆外,以西2公里,即是黃河,為黃河河床最寬的地段之一,沿途還有已經封頂的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的鸛雀樓。開元鐵牛西距普救寺3公里,只有一班個體小巴相通,散客可以從普救寺包租三輪摩托車前往開元鐵牛及其周邊各景點,價格6元左右,全部景點參觀往返約需兩個小時。

萬固寺號稱中條第一禪林,位於永濟市西南12公里,距普救寺10公里,目前不通公交車,散客可以從普救寺包租三輪車前往,價格10元左右。萬固寺門票15元,導游費20元,參觀往返時間約兩小時。

永樂宮位於芮城縣正北3公里,為紀念呂洞賓而建,同時也是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永樂宮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道教建築群,殿內壁畫被譽為元代藝術的寶庫,可與敦煌壁畫相媲美。永樂宮門票25元,導游費30元,游覽時間約需兩個小時左右,游覽時間也取決於遊客對壁畫的喜愛程度。

大禹渡位於芮城東南10公里,為黃河渡口之一,黃河在這里從晉豫峽谷中穿過,景色壯美。芮城汽車站每天上午八點有一趟途經大禹渡的長途車,從芮城縣城南關發車的前往老莊的客車也途經大禹渡,但車輛較少,回程時不太方便,而且,公路距大禹渡仍有半小時路程,散客可以從芮城縣包租三輪車前往,往返價格約為15元。大禹渡景區門票10元,不過,主要景色在進入景區大門前的山坡上即可看到,遊客可以不進入景區。

小浪底位於垣曲縣境內,因水庫蓄水而形成千島湖風光,詳情請看本站小浪底旅遊指南

其它景點:聞喜縣裴柏村出過59位宰相,被譽為中國宰相村,裴氏祠堂就位於大運公路西側,交通極為方便。禹門口又稱龍門,黃河在這里被收縮於峽谷之間,奔騰的河水有雷霆萬鈞之勢。萬榮縣城內,有東岳廟,廟內飛雲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縣城西南35公里廟前村有後土祠,祠內秋風樓為紀念漢武帝《秋風辭》而建,與飛雲樓齊名。古城新絳,被國務院列為歷史文化名城,主要景點有絳守居園池、絳州大堂、絳州三樓等。

運城各縣之間交通較為方便,運城市與多數縣城每隔半小時即有對開客車。運城距永濟65公里,票價10元。永濟至芮城之間沒有直達車,需經風陵渡在高架橋下轉車,永濟至風陵渡39公里,遊客游覽完普救寺或萬固寺後,可以從太風公路蒲州路口攔乘長途汽車,票價5元,行程一小時,風陵渡至芮城41公里,票價6元,行程一小時。芮城至運城75公里,票價10元,行程兩小時。

運城旅遊區內景點較多,與臨汾旅遊區毗臨,遊客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時間靈活組合景點、安排行程,本站為普通遊客設計了一個簡單的自助旅行路線。

第一天:乘子彈頭列車由太原前往運城,下午乘3路、21路車前往常平關帝廟,回程時游覽鹽池、池神廟,晚宿運城。
第二天:乘坐旅遊專線車前往五老峰,下午乘坐旅遊專線車前往永濟,晚宿永濟。
第三天:乘坐旅遊專線車前往王官谷,下午返回,晚宿永濟。永濟前往王官谷的旅遊專線車不太穩定,如果沒有專線車或遊客興趣一般,可以取消這一天的行程。
第四天:乘坐2路公交車前往普救寺,包車游覽開元鐵牛、黃河、鸛雀樓、萬固寺,乘坐長途車前往芮城,游覽永樂宮,宿芮城。這一天時間較緊,遊客最好提早出發並節約時間。

最佳旅遊時間
運城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降水量500—600毫米,年均氣溫11—13度。夏季炎熱,冬季比山西省其他地方氣溫高,早晚溫差適中。

電影集結號里汾河在哪個省

汾河,古稱「汾」,又稱汾水,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源頭傳統認為山西省寧武縣境內管涔山腳下的雷鳴寺泉,現代考察認為在神池縣太平庄鄉西嶺村。汾河流經山西省的忻州市、太原市、呂梁市、晉中市、臨汾市、運城市6市的29縣(區),全長713公里,流域面積39721平方公里,在萬榮縣榮河鎮廟前村匯入黃河。

⑦ 關於抗日戰爭電視劇電影里,以女性為主角或者女性戲份多的有哪些。

鐵血使命、英雄使命、女人不哭、喋血孤島、殺狼花、槍花、黑玫瑰、巾幗英雄、女人的戰爭、紅娘子、X女特工、紅色娘子軍。

《殺狼花》講述了上世紀40年代活躍在上海民間、由4個女人組成的抗日暗殺組織「殺狼花」,面對兇殘的日寇,身負家仇國恨的一群巾幗英豪以非凡的勇氣和智慧,譜寫了一曲為民族大義而抗爭、流血、犧牲的壯麗詩篇。

幕後製作

總製片人萬榮在製作《新亮劍》時,受到市場和觀眾的很大啟發,萌發做一個從女性角度來詮釋復仇的動作戲,於是就有了《殺狼花》,並從暗殺這個角度來展開故事。

事實上,當年在日佔區有不少女性自發的復仇行動,她們會被不同的抗日組織吸納、培訓,但基本上屬於個案,《殺狼花》則是將眾多個案進行匯總表現,綜合到了主角身上。

⑧ 求一部九十年代初期的國產老電影 一個演雜技的團隊,在一個大井裡騎摩托,速度很快,然後摩托就能沿

飛車世家(1994)

飛車世家的劇情簡介······

雜耍世家難舍藝情 飛車絕技後繼有人 名揚四海的雜技藝術家飛車王,為保存和發展我國的飛車走壁藝術重 建飛車隊,女兒紅寶替父掛帥。紅寶克服來自家庭等各方面的阻力,在飛 車王的指導下,終於拉起了一支過得硬的飛車隊伍,用心血培養了蘭寶等 一批藝高膽大、技藝非凡的飛車新人。飛車王寶刀不老,為展現中華民族 龍的精神,又開創了「巨龍騰飛」的節目,為飛車藝術增添了新的光彩。 遼寧電影製片廠出品。

⑨ 網易雲音樂抽到的戰狼2電影票怎麼用啊

上海閘北區萬榮路777號,大寧音樂廣場外星人官方旗艦店總店現在在送戰狼2的電影票,有時間可以去看下,現在還有很多票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44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10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06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43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32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79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64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86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826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