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太平洋電影城
① 俄羅斯太平洋沿岸的主要城市
俄羅斯遠東地區太平洋沿岸主要城市:
瀕臨日本海方向: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納霍德卡、福基諾、大卡緬、奧爾加等
瀕臨韃靼海峽方向:蘇維埃港、瓦尼諾等
薩哈林島:南薩哈林斯克、諾格利基、弗茲莫里耶、科連多、奧哈等
千島群島:晃筵島(大洋城、拜科沃)等
堪察加半島瀕臨鄂霍次克海方向:利欽斯基、基赫奇克、帕拉納等
堪察加半島瀕臨白令海、太平洋方向: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艾利左沃、帕拉通卡等
遠東大陸瀕臨白令海方向:阿納德爾等
② 太平洋周圍的半島地理
朝鮮半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雷州半島、堪察加半島、加利福尼亞半島、中南半島(和印度洋共有)、楚科奇半島、阿拉斯加半島等.
太平洋的輪廓北從白令海峽到南極大陸北緣羅斯冰障,南北跨越緯度135度 ,南北最大長度1.59萬千米。東從南美的巴拿馬到亞洲的馬來半島,東西跨越經度180度,東西最大寬度1.99萬千米。面積達1.79億平方千米,佔世界大洋面積的49.4%和地球表面積的1/3以上,比地球陸地面積的總和還大1/5,堪稱世界第一大洋。
③ 在太平洋上由一個半島,這個半島白天出現,晚間又消失了,這個小島的這種變化是地殼變動的結果嗎可能的原因
其實這種情況,如果說是地殼變動的原因話,不應該重復這種出現又消失的動作。
我個人覺得下邊這種解釋有一定的可能造成這個情況:
1。大家都知道潮汐和月球有關
2。這個地方的潮汐作用由於某種原因,白天的時候退潮,夜幕降臨的時候又漲潮,不會因為月亮的陰晴圓缺而改變。。
3。所以就成了你說的那種情況
猜想而已,呵呵
④ 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各有哪些島嶼和半島
僅憑個人記憶,更詳細資料請看世界地圖!未註明的島自己也忘記類型
大西洋:冰島(火山島),法羅群島,不列顛群島(含捨得蘭群島 西蘭島等,大陸島),日德蘭島(大陸島),馬爾他島,科西嘉島,撒丁島,克里特島,塞普勒斯島,亞速爾群島(火山島),馬德拉群島,加那利群島,百慕大群島,格陵蘭島,八分島,紐芬蘭島,加勒比群島(含英屬處女島、美屬處女島、向風群島、背風群島等一系列珊瑚島),阿松桑群島,聖赫勒拿群島,馬島,南捨得蘭群島,南桑維奇群島,火地島等。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波羅本擬撒半島、安娜陀利亞半島、克里米亞半島、布列塔尼半島、佛羅里達半島、尤卡坦半島、巴大哥尼亞半島(和太平洋共有)、南極半島等。
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環礁)、梅拉尼西亞群島(環礁)、魄力尼西亞群島(含夏威夷、復活節島等火山島和庫克群島、社會群島等環礁)、紐西蘭南北島(大陸島)、伊利安島、大小巽他群島(火山島)、呂宋島、棉蘭老島、台灣島、海南島、日本列島(以上3個都是大陸島)、千島群島、庫頁島、濟州島、舟山群島、澎湖列島(火山島)、西沙群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上4個都是珊瑚島)、塔斯馬尼亞島、阿留申群島(火山島)、大堡礁(珊瑚島)、加拉帕戈斯群島等。
朝鮮半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雷州半島、堪察加半島、加利福尼亞半島、中南半島(和印度洋共有)、楚科奇半島、阿拉斯加半島等。
印度洋:塞席爾群島、馬達加斯加島(這2個都是大陸島)、錫蘭島、馬爾地夫群島、差戈斯群島(這2個都是珊瑚島)、安達曼群島、尼可巴群島、聖誕島、明達威群島、科科群島、可科斯群島、模里西斯島、留尼旺島、凱爾蓋朗島等。
索馬里半島、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等。
北冰洋:新地島、新西伯利亞群島等。
⑤ 占據加利福尼亞半島,美國就能獨霸東北太平洋海岸線,美國為何不佔
因為加利福尼亞半島十分的荒涼,所以美國考慮到其經濟價值沒有戰略。事實上美國只是考慮到了其其中的土地荒涼,但是並沒有考慮其中的發展價值。如果當時美國佔領了加利福尼亞半島,就是可以獨霸東北太平洋海岸線。
對於美國來說,從一開始領土一張小豆,現在領土面積非常大,其中有一大部分是佔領墨西哥的,如果美國當年佔領了將利福尼亞半島是到如今美國可以在東北太平洋線上的霸主所以對於美國來說,現在還是比較後悔的。
⑥ 哪位朋友可以提供加利福尼亞和洛杉磯的資料
資料很好找的呀~
洛杉磯: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0/14/content_595843.htm
坐落在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洛杉磯(Los Angeles)是僅次於紐約的美國第二大城市,以其旋漪的風光、大都市的氣派、集繁華與寧馨於一身,是美國西海岸邊一座風景秀麗、璀璨奪目的海濱城市。
洛杉磯瀕臨浩瀚的太平洋東側的聖佩德羅灣和聖莫尼卡灣沿岸,背靠莽莽的聖加布里埃爾山,面積1200多平方公里。大市區包括洛杉磯縣和奧蘭治、文圖拉兩縣的一部分,以及貝弗利希爾斯、帕薩迪納、長灘等80餘個大小城鎮,總面積10567平方公里。城市座落在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開闊盆地中,除局部為丘陵外,地面平坦,平均海撥84米,最高點埃爾西峰高1549米。一年四季陽光明媚,乾燥少雨,氣候溫和宜人,平均氣溫12度左右,1月平均氣溫13.7℃,7月23.4℃。年降水量僅357毫米,以冬雨為主。
1769年8月2日(天主教聖母節第二天),西班牙遠征隊為尋找開設教會地點來到這里,1781年在建鎮,並把這里稱為「天使女王聖母馬麗亞的城鎮」,後簡稱「天使之城」(西班牙語的音譯即洛杉磯)。洛杉磯原為印第安人的牧區村落,1781年成為西班牙殖民地。1818年美國人首次到此。1821年歸屬墨西哥。1846年美、墨戰爭後割讓給美國,成為美國領土。1848年西部「淘金熱」吸引來大批移民。1850年設市,同年加利福尼亞成為美國第31個州,當時洛杉磯人口僅1600人。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石油的發現,洛杉磯開始崛起,迅速發展成美國西部一個最大的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現代工業的崛起,商業、金融業和旅遊業繁榮,移民激增,城區不斷向四周擴展,洛杉磯成為美國的特大城市。現在的洛杉磯,已成為美國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業和電子業的最大基地。它是美國科技的主要中心之一,擁有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的數量位居全美第一,享有「科技之城」的稱號,著名的矽谷就坐落這里。近年來,洛杉磯的金融業和商業也迅速發展,數百家銀行在洛杉磯設有辦事處,包括許多著名的國際大財團,如洛克希德,諾思羅普,羅克韋爾等,洛杉磯已成為僅次於紐約的金融中心。
除擁有發達的工業和金融業,洛杉磯還是美國的文化娛樂中心。一望無垠的沙灘和明媚的陽光、聞名遐邇的「電影王國」好萊塢、引人入勝的迪斯尼樂園、峰秀地靈的貝佛利山莊......使洛杉磯成為一座舉世聞名的「電影城」和「旅遊城」。洛杉磯市區廣闊,布局分散,整座城市是以千千萬萬棟一家一戶的小住宅為基礎。綠蔭叢中,鱗次櫛比的庭院式建築,色彩淡雅,造型精巧,風格各異,遍布於平地山丘上。市中心有十幾幢數十層的高樓。高速公路與城市街道縱橫交錯、密如蛛網,四通八達。洛杉磯道路面積佔全市面積百分之三十左右,是美國高速公路最發達的城市,也是全美擁有汽車最多的城市。
洛杉磯的文化和教育事業也很發達。這里有世界著名的加州理工學院、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南加利福尼亞大學,亨廷頓圖書館、格蒂博物館等。洛杉磯公共圖書館藏書量居全美第三位。洛杉磯還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舉辦過兩屆夏季奧運會的城市。
洛杉磯是美國西部最大的工業中心,製造業產值約佔加利福尼亞州的1/2,居全國第三位。洛杉磯還是設備現代化的深水海港。附近的長灘有著名的瑟摩斯工程,是開採石油的人工島,島上有世界獨一無二的大斜井。
大量的移民使洛杉磯成為一個多民族、多種文化色彩的國際性城市,少數民族佔全市人口的一半左右,並擁有眾多移民社區,各色人種聚居的地區形成了各自的「城」。洛杉磯也是美國華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約有40萬左右華人。中國城是一新一老的「唐人街」,新唐人街建於20世紀中期,位於北百老匯區的鬧市和高山區之間。1981年12月8日,洛杉磯與廣州結為友好城市。2001年為慶祝兩市締結友好城市20周年,廣州市向洛杉磯市贈送了一尊仿西漢南越王墓中出土的青銅「甬鍾」,以作為兩個城市人民之間永久友誼的象徵,安放在2003年落成的中國城藍線火車站上。
加利福尼亞
這一片充滿強烈對比的廣闊大地,一度是有錢垂釣者隱密的渡假場所,現在卻充滿了觀光客。北邊山區印第安洞穴的綠洲村內有百年以上的西班牙教堂,和舊西部礦場城鎮——聖塔羅莎利亞,都值得一游,穿過沙漠前往拉巴斯欣賞夜色,或揚帆駛向哥得斯海及洛斯卡外海,可盡情享受垂釣之樂。在太平洋泮和哥得斯海的交接點,也是半島的尖端處,波濤洶涌的浪潮,將神奇的雕刻傑作呈現在您的眼前:艾爾阿可、拱門、海神手指、和拉凡塔娜和窗戶等有名的怪石。
加利福尼亞半島好像北美大陸的一條手臂,從北到南,綿延1200多公里,把科爾特斯海的萬傾碧波,緊緊地攬在墨西哥的懷抱里。由於墨西哥實行的是200海裏海洋權,因此,科爾特斯海就成了半島和墨西哥大陸之間的內海。洛斯卡沃斯就坐落在加利福尼亞半島的最南端,遙遠大地的盡頭,可以說是「天涯海角」。
加利福尼亞半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這是幾百萬年前的地殼運動造成的。殖民時代以前,半島北部是印第安人科奇米爾部落,南部是佩里古爾和瓜伊古拉部落。西班牙殖民者征服墨西哥後,曾於1532年試圖征服半島,但是沒有成功。因此,他們認為加利福尼亞半島是加利福尼亞女神「加拉菲拉」居住的極樂世界,而一直對半島心存疑慮。直到1697年,也就是征服墨西哥的170多年後,才有耶穌派教士到達半島上。經過80年的傳播福音,以後又有弗朗西斯科派和多明尼各派教士前往半島繼續從事福音傳播,直到1834年,西班牙殖民者終於完全控制了半島,取得了武器沒有取得的征服。這是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最後的擴張行動。
1847年美墨戰爭以後,美國曾企圖把加利福尼亞半島連同整個加利福尼亞一起兼並。但是,墨西哥政府沒有同意。1848年,美國和墨西哥簽訂的瓜達盧佩-伊達爾戈條約規定,美國永遠佔有上加利福尼亞,即現在的美國加州。墨西哥則在加利福尼亞半島中部、以北緯28度劃線,分為北下加州(首府墨西卡利)和南下加州(首府拉巴斯)。
拉巴斯,是個寧靜的海濱城市,並且以她迷人的黎明和晚霞而著名。出拉巴斯往南,沿著1號公路,走到大地盡頭,就是洛斯卡沃斯了。其實,洛斯卡沃斯是加利福尼亞半島南端的聖盧卡斯、聖何塞角的總稱。
冬季(12月到來年3月),洛斯卡沃斯附近海域是阿拉斯加灰鯨的避寒勝地。年復一年,成群的灰鯨暢游1萬公里,從阿拉斯加來到南下加州溫暖的海洋里交配或生產幼鯨。而灰鯨的懷孕期長達13個月。開春以後,一些體重達40噸的巨鯨,帶著一群新生的幼鯨,浩浩盪盪地返回阿拉斯加。因此,這里的「灰鯨聖殿(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人類自然財富。」
科爾特斯海和加利福尼亞半島的盡頭,有一座高大的石山,一隻「腳」踏在大洋里,活像桂林灕江里的象鼻山。但是,氣勢要宏偉的多。墨西哥人稱作「太平洋石拱」。時而,太平洋的波濤滾滾而來;時而,科爾特斯海的浪潮又使勁擠出去,匯入太平洋里。「石拱」前立著一塊礁石,從此往南數萬里,洋面上再也沒有一塊石頭、一寸土地。真正是天之涯、海之角。太平洋的萬傾碧波,在這里托起了科爾特斯喘息的身軀。
在一般墨西哥人的眼裡,半島是另外一個墨西哥;原始而又荒涼。半島上的綠洲屈指可數。1973年,全長1645公里的聯邦1號公路從北部邊境直到南端,貫穿了整個加利福尼亞半島。1974年,南下加利福尼亞州正式成立。是墨西哥最晚成立的聯邦州。國土面積73,948平方公里,占墨西哥全國面積的3.6%,但是,直到2000年,全州人口只有423,516人,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人。為了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當地政府想了許多辦法,因地制宜地發展旅遊業和出口加工業。用「充足的陽光和海水」來吸引各國遊客。這里平均日照360天,一到冬季,美國和加拿大的遊客像灰鯨一樣紛紛南下。80年代末,這里剛開始發展旅遊業時,還並不很出名。最時髦的旅遊項目算是運動釣魚。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南下加州的經濟收入主要還是靠漁業。現在,在洛斯卡沃斯就已經擁有26座五星賓館,6個高爾夫球場,6474間酒店客房。在蔚藍的大海和蒼涼的戈壁之間,沿著海邊建起了一座座美麗的綠洲,長達30多公里的「旅遊走廊」。表現了墨西哥人的想像力與創造力。1999年,吸引了52萬旅遊者,其中85%是外國遊客。人均消費1450美元,旅遊總收入達到8.28億美元,佔南下加州國內生產總值第一位,成為主要的經濟支柱。漁業已經下降到第三位。他們的經驗表明,僅僅擁有旅遊資源是不夠的,還需要讓人們了解它,並且創造開發這些資源的機會和條件,滿足不同種類、不同層次的旅遊選擇。
天上人間的機會,也總是格外垂青南下加州。1991年7月11日的「日全食」被稱作20世紀最輝煌的日全食。從拉巴斯到洛斯卡沃斯是最佳觀察地點。上午10點23分15秒,比預計時間只差2秒1,初虧。11點47分35秒,二切,即食既。日全食開始了。太陽的東邊突然出現一團耀眼的光亮,透射著金剛鑽一般的光芒。那是太陽光球透過月亮表面起伏的山間,向大地投出的最後一點光亮,宛如一顆耀眼的鑽石。
奇跡出現了:一輪鑽石般的光環出現在空中。大地昏暗了。群山起伏的天邊,發出桔黃色的光亮。像黃昏,又象拂曉。氣溫驟然下降了。澄澈的天空,金星率先發光,緊接著,木星,水星、火星、天狼星,都奇跡般地鑽出天幕,熠熠生光。在黑暗的太陽表面周圍有一層淡黃色的光芒出現,稱做「日冕」,彷彿月亮給太陽戴上的「鑽石王冠」。由於那年正值太陽活動11年周期的峰年,因此,日冕呈峰年特有的圓形狀。日冕的邊上,甚至瀉出了奇異的光彩,向外輻射,出現特大的光束,天文學家稱之為「冕流」。
這次日全食持續6分37秒5。比預計時間長10秒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