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九七國際電影城巨幕是哪個廳
1. 什麼叫電影普通廳與巨幕廳有什麼區別
一、屏幕:
1.巨幕廳:
相比普通電影銀幕,這張類似於把一個籃球場豎起來的銀幕更為巨大,並且呈一點點彎曲,以充分擴展觀眾的外圍視野。
2.電影普通廳:
屏幕則是標準的屏幕大小。
二、音響:
1.巨幕廳:
六聲道超級音響系統和銀幕上成千上萬個小孔,使得影院內每個地方的音量和音質完全相同,觀眾無論坐在哪兒都能享受到同樣質量的音響效果。
2.電影普通廳:
左右分別有兩個音響,聲音沒有巨幕廳立體。
(1)蘭州九七國際電影城巨幕是哪個廳擴展閱讀
相關術語:
穹幕電影:
是一種放映銀幕為穹形的電影,也叫「球幕電影」。其穹形銀幕是寬銀幕發展到極限,轉而又向天空發展而成的,它就像一口大鐵鍋一樣把觀眾罩在下面。這種穹形銀幕最早是半穹形的,1939年,在紐約舉行的一次世界博覽會上,有人用五台放映機把一幅幅巨大的合成畫面放映在半球形的銀幕上
與傳統的影片塗磁或聲光轉換方式對比,穹幕電影採用多軌錄音機放音方式,通過多路專業音響設備放音,達到理想要求。為了進一步提高還音質量,國際上個別穹幕電影廳已採用多路激光還音方式。
2. 請問電影院里的巨幕廳和普通廳有什麼區別,如果看電影選哪個廳好
巨幕廳,顧名思義,相比普通電影銀幕,銀幕更為巨大,並且呈一點點彎曲,以充分擴展觀眾的外圍視野。標準的"巨幕電影"銀幕為22米寬、16米高。除了銀幕巨大的顯著特徵外,"巨幕電影"的核心技術還包括"巨幕電影"放映機和頂級數字環繞音響系統。"巨幕電影"使用70毫米15尺孔的電影膠片,有效畫面面積是普通35毫米膠片的十倍、一般70毫米寬銀幕膠片的三倍。電影畫格越大,所容納的內容就越多,圖像也就越清晰,這也是"巨幕電影"能帶給觀眾更逼真和更高清晰度觀影效果的關鍵所在。
說實話,對於不專業的觀眾來說呢,巨幕廳和普通廳區別還真的可以忽略不計。綜上:我的建議,看電影要選人少,隔斷高,最好是有包間的那個廳。
3. 電影imax廳,巨幕廳,杜比影院,激光廳的區別是什麼
IMAX:全稱Image MAXimum,意思是視頻最大化,能夠比傳統膠片電影提供更大尺寸和更高清晰度的電影放映系統。看各種科幻大片的時候,選擇IMAX就對了。
激光廳:採用紅、綠、藍三基色激光作為光源,實現自然界中90%以上的人眼可識別色彩,比傳統投影的色彩更鮮明。因此,其具有更高的色彩表現能力,圖像層次感強,極大增強了3D立體效果。
4. 杜比全景聲的國內影廳
杭州市臨安影視城(1號廳)
盧米埃杭州銀泰影城(LD廳)
蕭山德納國際影城(杜比巨幕廳) 盧米埃北京芳草地影城(LD廳)
北京廣安門電影院
中影國際影城北京千禧街店 奧斯卡友好國際影城(1號廳)
103電影公園(巨幕廳) 盧米埃成都來福士影城(LD廳)
保利萬和電影城(POLYMAX廳)
新時代電影城旗艦店(巨幕廳)
盧米埃成都龍湖北城天街IMAX影城(LD廳) 重慶萬達影城SM廣場店(X-LAND廳)
重慶萬達萬州國際影城(中國銀行X-LAND廳)
萬眾英利國際影城 (2號廳) 南京大華電影院(9號廳)
幸福藍海國際影城河西中央店 (7號廳) 上海影城(2號廳)
上海電影博物
上海蘭生典尚影院
上海銀星菲林國際影城
上海諾亞新天地影城 東門中影百譽影城
龍華 華夏太古國際影城旗艦店 武漢萬達菱角湖店(1號廳)
武漢萬達漢街中央文化區店(11號廳)
武漢武商摩爾國際電影城後湖城市廣場店 盧米埃西安新地城影城(LD廳)
西安曲江秦漢唐影城 奧斯卡升龍國際影城(1號廳、2號廳)
奧斯卡大上海國際影城
奧斯卡曼哈頓國際影城 淄博全球通電影城(巨幕廳)
臨淄齊納國際影城(巨幕廳) 南寧沃美影城(6號廳)
中影國際影城(航洋國際店) (中國巨幕廳) 怡豐城英皇UA電影院(9號廳)
天籟巨幕影城(6號廳)
桂林新時代環球影城 中影國際影城(恆盛廣場店)(巨幕廳)
中影國際影城(和信廣場店)(3號廳)
5. 看巨幕電影坐哪個位置最好
顧名思義,相比普通電影銀幕,這張類似於把一個籃球場豎起來的銀幕更為巨大,並且呈一點點彎曲,以充分擴展觀眾的外圍視野。
標準的「巨幕電影」銀幕為22米寬、16米高。而迄今為止不斷有更大的「巨幕電影」銀幕出現。
除了銀幕巨大的顯著特徵外,「巨幕電影」的核心技術還包括「巨幕電影」放映機和頂級數字環繞音響系統。
「巨幕電影」使用70毫米15尺孔的電影膠片,有效畫面面積是普通35毫米膠片的十倍、一般70毫米寬銀幕膠片的三倍。電影畫格越大,所容納的內容就越多,圖像也就越清晰,這也是「巨幕電影」能帶給觀眾更逼真和更高清晰度觀影效果的關鍵所在。
另外,精密度最高、功率最強的放映機,使畫面的穩定性大大超過了常規標准。
而「巨幕電影」六聲道超級音響系統和銀幕上成千上萬個小孔,使得影院內每個地方的音量和音質完全相同,觀眾無論坐在哪兒都能享受到同樣質量的音響效果。
/ 主要類型 /
巨幕電影的共同特點是採用70毫米的寬膠片或多條35毫米膠片、大銀幕,故影像大而清晰,同時伴以立體聲,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
巨幕電影正處在發展中,種類較多,變化也較大,較為穩定、使用較多的有以下幾種:
1、IMAX
IMAX為了大幅增加圖像的解析度,採用了特別的70毫米底片。傳統65毫米底片的圖像尺寸為48.5毫米×22.1毫米(Todd-AO),IMAX底片的圖像尺寸69.6毫米×48.5毫米。為了以標准電影的每秒24格來曝光,IMAX底片的進片速度是一般底片的三倍。
此外還有JAPAX系統,這種系統的畫幅面積約為35毫米標准畫幅的5倍多,可在寬23米,高17米的銀幕上放映。另有SHOWSCAN系統,將拍攝和放映的頻率提高到60幅/秒,以消除閃爍現象,使動態景物更加清晰。
2、環幕電影
環幕電影亦稱圓周電影。1955年美國用11台16毫米攝影機拍攝環幕電影。攝影機安裝在圓台上,拍成11條影片﹔分別在11台放映機上進行同步放映。影院呈圓形,牆上裝有11塊幕,幕高2.4米、總長38米,構成360°圓周。
此後,環幕電影又發展為6塊、9塊銀幕。中國試制的是用9塊銀幕。
3、穹幕電影
穹幕電影亦稱球幕電影。具有代表性的是奧姆尼麥克斯 (OMNIMAX),它和埃麥克斯一樣,也是用65毫米底片橫向輸片拍攝,用70毫米拷貝橫向輸片放映。影片畫幅面積比標准35毫米的大10倍。
由於攝影和放映都採用魚眼鏡頭,故放映出的影像呈半球形,有如蒼穹﹔影院類似天文館,半球形銀幕由觀眾前面伸向身後,並伴有立體聲效果,特別是奧姆尼麥克斯的立體電影,觀眾猶如身臨其境,不僅眼前物體似伸手可取,而且有些物體有移至身後的感覺。
除上述各類巨幕電影外,50年代曾出現過CINERAMA全景電影。用 3台35毫米攝影機分開同步拍攝,用6台放映機,3台一組輪換放映,當3台放映機同步放映時,畫面彼此相接組成大幕全景電影。
因設備龐大,尤其是3台放映機放映時影像的接縫難以消除,故60年代後此種電影逐漸被淘汰。
巨幕電影的觀看,決定觀影視效的因素主要是亮度、清晰度、屏幕尺寸和放映設備。
觀看巨幕電影,如何選擇座位?
在選擇座位的問題上,觀看「巨幕電影」,觀眾的仰視角度不宜大於12度,如果座位太靠前,不但脖子會疼,也會容易覺得暈。
中間靠前一點的位置最好,例如30排的影院,10排到15排都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如果座位太靠後,「巨幕電影」屏幕有可能不能完全充滿視野,也對觀影效果有影響。
/ 發展歷程 /
「巨幕電影」技術第一次面世,是在1970年的大阪世博會上。然而由於製作和放映成本較高以及運輸困難,「巨幕電影」一直未能普及。
直到上世紀90年代後期,出現了一股「巨幕電影」娛樂的風潮,《霸王龍:重返白堊紀》等「巨幕電影」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巨幕電影」的發展。經過近40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了公認的最具震撼效果的電影體驗。
中國最早的「巨幕電影」影院出現在上海,和平影院則是第一家商業「巨幕電影」影院,中國電影博物館、廣東省東莞科技館等也建設了「巨幕電影」影院。
數據顯示,中國內地已經是「巨幕電影」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截止2010年,現共有22家「巨幕電影」影院,另有27家已簽約,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
據藝恩咨詢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2月底,中國內地共有「巨幕電影」銀幕22塊,其中13塊(數字8塊,膠片5塊)用於商業放映,9塊用於科技館等公益放映。
2009年6月,IMAX公司和華誼兄弟正式建立合作夥伴關系,聯手推出3部「巨幕電影」華語影片,《唐山大地震》正是其中之一。
這部國內首部使用數字原底翻版技術的中國主流電影的成功上映,在為觀眾帶來極具震撼的「巨幕電影」影音體驗、迎來票房豐收的同時,也將作為第一部國產「巨幕電影」影片,將會極大地帶動國產「巨幕電影」的發展。
「巨幕電影」分為膠片「巨幕電影」和數字「巨幕電影」兩種,國內早期影院大多是膠片「巨幕電影」,如東莞萬達影城,而當下建設的新「巨幕電影」多為數字「巨幕電影」。
「巨幕電影」膠片的優點在於色彩更好,畫面更穩定,而數字「巨幕電影」優點則是放映成本更低。
至於如何選擇上述兩種格式,中國電影博物館辦公室的牛朴寧建議道:「如果電影由`巨幕電影'膠片拍攝,觀影首選應該是膠片版。」
6. 電影院的激光廳和巨幕廳有什麼區別
激光廳是放映技術,比普通廳更亮,畫質更好,能看到的細節更多;全景聲廳是音效技術,比普通廳更有全面的震撼感與音效體驗;巨幕廳屏幕技術,比普通廳的屏幕要大,清晰度要高,帶來的觀影效果更好。
激光廳使用激光放映機。激光放映機採用紅、綠、藍三基色激光作為光源,實現自然界中90%以上的人眼可識別色彩,比傳統投影的色彩更鮮明。基於此,具有更高的色彩表現能力,圖像層次感強,極大增強了3D立體效果。直白點,它帶來更高的亮度、更寬的色域、更靈活的屏幕尺寸、更優的色階表現力、更好的清晰度和視野度。與傳統影廳相比,3D亮度提升3倍,觀影從此告別黑暗時代,讓觀影更舒適。
巨幕廳,顧名思義,相比普通電影銀幕,這張類似於把一個籃球場豎起來的銀幕更為巨大,並且呈一點點彎曲,以充分擴展觀眾的外圍視野。
激光廳、普通廳、巨幕廳、全景聲廳的區別,哪個好?
標準的"巨幕電影"銀幕為22米寬、16米高。而迄今為止不斷有更大的"巨幕電影"銀幕出現。除了銀幕巨大的顯著特徵外,"巨幕電影"的核心技術還包括"巨幕電影"放映機和頂級數字環繞音響系統。"巨幕電影"使用70毫米15尺孔的電影膠片,有效畫面面積是普通35毫米膠片的十倍、一般70毫米寬銀幕膠片的三倍。電影畫格越大,所容納的內容就越多,圖像也就越清晰,這也是"巨幕電影"能帶給觀眾更逼真和更高清晰度觀影效果的關鍵所在。激光廳是放映技術,比普通廳更亮,畫質更好,能看到的細節更多;全景聲廳是音效技術,比普通廳更有全面的震撼感與音效體驗;巨幕廳屏幕技術,比普通廳的屏幕要大,清晰度要高,帶來的觀影效果更好。
7. 電影院DMAX廳是什麼意思
電影院DMAX廳是巨幕放映廳的意思。不是3D電影。
DMAX採用了20米寬、12米高的2.4增益的進口巨型金屬銀幕,座位只比一般的IMAX廳少了十幾個。
DMAX(Digital Max數字最大化)是由中國電影科研所和中影集團牽頭開發的巨幕電影放映系統。也叫中國巨幕。
它由兩台全球最亮點的比利時巴可DP2K-32B數字放映機、20/12米的2.4增益金屬銀幕、使用圓偏振系統和3D眼鏡以及線陣列環繞聲系統,配合大起坡、寬排距、低視點的座位設計。
2012年4月,國產巨幕電影DMAX誕生,DMAX系統投入使用。
中國巨幕比IMAX尺寸更大,亮度更高,因而畫面更有震撼力,同時,聲音也更大。
(7)蘭州九七國際電影城巨幕是哪個廳擴展閱讀:
中國巨幕(CGS)作為高端巨幕電影放映系統,採用大於22米的巨幅金屬銀幕,使得觀眾能最大視角欣賞影片畫面。
中國巨幕配備多種沉浸式還音系統,包括杜比全景聲(ATMOS)以及臨境音(DTS:X)。
在聲音的世界裡,觀眾將與電影實現零距離接觸,無論是自然界的海洋、現代都市的建築,還是虛構的西天取經路,精準的聲音定位都讓人彷彿置身其中。
2012年4月15日, 由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和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中國巨幕」(DMAX)電影系統正式在UME國際影城雙井店投入使用,該系統採用20米12米的大銀幕進行2D和3D的影片放映。
8. 什麼是巨幕廳
巨幕廳是指屏幕巨大的影廳。
巨幕廳和普通廳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影像不同、屏幕不同、音響效果不同三個方面,具體如下:
1、影像不同
巨幕廳播放的電影,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採用70毫米的寬膠片或多條35毫米膠片,所以播放的影片看起來大而且清晰,同時伴以立體聲,讓觀眾感覺身臨其境,而普通廳的影像看起來比較小而且沒有巨幕廳的清晰。
2、屏幕不同
巨幕廳的銀幕相比普通廳的電影銀幕,看起來更加的巨大,而普通廳的屏幕則是標準的屏幕大小。
3、音響效果不同
巨幕廳運用的是六聲道超級音響系統,並且銀幕上有成千上萬個小孔,使得影院內每個地方的音量和音質完全相同,觀眾無論坐在哪裡都能享受到同樣質量的音響效果。而普通廳左右分別有兩個音響,聲音沒有巨幕廳立體,所以音效有很大的差距。
9. dmax的IMAX挑戰者
2012年4月打入市場的中國巨幕只用了3年時間就建設了超百家影廳,占據國內三分之一市場,
而此前IMAX達到這一目標用了近10年時間
陳京民先是接待了一位來自澳大利亞的院線老闆,而後又見了一位來自山西晉城的影院負責人,「都是主動找來希望合作建設中國巨幕影廳的。」
這讓身為中影數字巨幕(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影巨幕公司」)副總經理的他頗有感觸,兩年前還都是他主動上門找影院尋求合作,如今他只需坐等影院上門。這種角色反轉的背後,是中國巨幕在國內及國際市場的備受認可。
陳京民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目前國內共有超過100家中國巨幕影廳,其中已建成90多家,在建10家;達到這一數量,中國巨幕只用了3年時間,而IMAX則用了近10年時間,「我們對中國巨幕的未來表現非常有信心。」
後起之秀
2011年8月,中國巨幕開始在北京UME國際影城雙井店試營業;8個月後的2012年4月,國內首家中國巨幕影廳在安徽合肥正式上線運營,標志著中國巨幕由初期實驗性放映正式進入到商業運營階段。
同年5月17日,中影集團在戛納國際電影節上對外宣布「中國巨幕」系統實驗完成並將推入電影市場,引發國內外關注。7月,中影星美電影院線與中影巨幕公司簽約購置18套「中國巨幕」系統,成為中國巨幕推出市場後的首筆大單。
彼時,因電影《阿凡達》而在國內名聲大噪的IMAX公司已在中國市場深耕12年。這家成立於1967年的電影技術公司早在2001年就在國內建設了IMAX銀幕,但此後的發展一直不溫不火。直到《阿凡達》的熱映才讓中國觀眾了解到IMAX及其與眾不同的觀影效果。
隨後,IMAX在中國的發展開始步入快車道。據其官方數據,2011年IMAX在中國的銀幕數超過50塊,2012年達到100塊,目前中國的IMAX銀幕擁有量已超過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總和,僅次於美國。
在IMAX風頭正勁時,尚待市場檢驗的中國巨幕的殺入,被看作是「雞蛋碰石頭」,並不被業內人士看好。
但也有專家表示了極大信心,其根據是中國巨幕背後的「自主研發」標簽。陳京民坦承,中國巨幕在2012年推向市場時確實沒有多少信心,但前景卻很吸引人,「中國電影市場正處於黃金發展時期,這對於中國巨幕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在陳京明看來,中國電影市場的巨大潛力完全能夠容納兩者的共存,「各做各的市場,都有飯吃。」
正如他所言,中國巨幕自2012年4月進入市場開始,擴張速度一直令人刮目相看。其在2012年底的簽約銀幕已經達到30塊,隨後的兩年半時間這一數字更是增長至80塊,「遠超我們當初設定的目標。」陳京明說。
截至目前,中國巨幕已建和在建銀幕數量已經超過100家,平均每年增長一倍,覆蓋全國22個省56個城市。「我們目前占據了三分之一的市場,未來增長速度還會更快。」陳京明說,2015年中國巨幕數量預計再增加50塊,「更多的三四線城市將建設中國巨幕影廳。」
與此同時,IMAX在國內的業績也實現迅猛增長。根據其最新的財報,截至2014年底,IMAX在大中華區(內地、香港、澳門、台灣)的影院數量達到234家,而這一數字在2013年僅為173家;其在大中華區的收入也從2012年的4492萬美元,增至2014年的7877萬美元,使得大中華區成為其僅次於北美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低價戰略
陳京民並不諱言,中國巨幕的誕生是為了擺脫IMAX在中國市場的壟斷,為國內影院提供更多選擇。但他也清楚,如果正面跟IMAX交鋒,中國巨幕並無勝算,「盡管我們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是品牌比不上IMAX,畢竟它是一家老牌公司了。」
也正因此,中國巨幕在一開始就選擇了一條與IMAX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在品牌短板的情況下,我們希望通過不同的商業模式來取勝。」陳京明說,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IMAX的商業模式都遭受頗多非議,「因為它的壟斷地位,很多不公平的條款就出現了。」
IMAX公司主要依靠出售、租賃IMAX系統和與IMAX影院票房分賬來賺錢。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來自IMAX系統的銷售和租賃收入為7299.2萬美元,占總營收比為25%。
與之相比,中國巨幕的價格則低得多。影院購買整套中國巨幕設備的價格為400萬元,租賃則在設備使用的前5年收取5%的票房分成作為租金,5年的分成總數不低於425萬元,之後將不再收取租金,而每年的維修保養費用也只有五六萬元。
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擁有5家影院的山姆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他在2003年就租用IMAX設備建了IMAX影廳,但雙方的合作並未持續多久,幾年後他就將IMAX影廳改成了普通巨幕影廳,原因正是高昂的租賃費用,「租賃價格是每年10萬澳元,太貴了。」
最讓影院叫苦不迭的還是IMAX的票房分賬模式。影院如果使用IMAX系統,必須將一定比例的電影票房收入支付給該公司,一般合同期為7~10年。這項收入在2014年為6841.8萬美元,佔IMAX總營收的24%,比2011年的13%增長了近1倍。
不僅如此,IMAX在收取每部電影100萬美元的轉制費用外,還要從電影製片方得到10%~15%的電影票房收入。2014年此項收入為8317.2萬美元,占總收入的29%,比2011年21%的佔比增長了9個百分點。
「IMAX是兩頭通吃,既要從影院要票房分成,又要從製片方要票房分成。」陳京民說。
前述山西晉城影院負責人告訴本刊記者,票房分賬制度完全是IMAX利用自己的市場地位強加給影院的不平等條款,「這對於影院來說是不公平的,面臨很大的投資壓力。」
也正是考慮到IMAX的這一模式弊端,中國巨幕不僅將影片的製版費用降到最低,還不向製片方收取任何票房分成。
近年來,不少進口大片在中國上映時都會直接選擇中國巨幕而放棄IMAX,如2012年的《普羅米修斯》《冰河世紀4》等。
「不管是好萊塢電影還是國產電影都越來越多地跟我們合作。」陳京民說,過去三年中國巨幕共做了220部電影,其中進口片96部,國產片118部,平均每月要做5〜6部片子,最近國內熱映的《速度與激情7》《復仇者聯盟》都專門製作了中國巨幕版。
「無論從技術上還是商業模式上,中國巨幕都與IMAX存在明顯差別,這種差別正是中國巨幕開拓市場的法寶。」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技術分會會長林民傑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說。
避不開的交鋒
對於習慣了一家獨大的IMAX來說,半路殺出的中國巨幕顯然是個需要關注的對手,尤其是在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市場。IMAX在2014年財報中,特別提到「日益增加的同行競爭」已經成為其在大中華區面臨的風險。
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IMAX在北美的收入較2012年減少了6.5%,而中國卻增長了26%。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市場對IMAX的意義更加重大。
IMAX全球CEO理查德·葛爾方早前曾公開表示,中國將在未來五年來取代北美,成為IMAX全球第一大市場。他們制定的宏偉目標是,未來5年內將在中國新增237家IMAX影院,並且實現IMAX中國業務在香港獨立上市。
要想實現這一目標,與中國巨幕的競爭不可避免,其中二三線市場是雙方爭奪的關鍵。
陳京明說,國內一線城市的院線數量已經接近飽和,且市場格局已定,不會有大的突破。相反,二三線城市則逐漸成為未來電影消費市場的熱點區域,也是爭奪最激烈的地方。
在林民傑看來,中國巨幕在這一市場的競爭更有優勢。「相比IMAX的巨額投資成本,中國巨幕的投資小、運行成本低,對於影院來說無疑是最保險的選擇。」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成都一家原本已與IMAX簽訂購買協議的影院,在對比兩者後寧願損失已經交付給IMAX的定金也要選擇中國巨幕,考慮的就是投資成本。
「成本控制對院線來說十分重要,我們希望以更低的成本吸引更多的觀眾進電影院,而中國巨幕提供了一個極具競爭力的選擇。」山姆說。
前述山西晉城的院線負責人也表示,如果在晉城這樣一個三四線城市投資建設IMAX影廳,回收成本周期較長,「而中國巨幕則相對保險劃算得多。」
如今,越來越多院線老闆找到陳京明尋求合作,對IMAX則敬而遠之。這種壓力也促使IMAX轉變策略,調整原有的商業模式,推出了「合資票房分賬」模式,極大降低了影院的初期投入和風險,受到影院歡迎。IMAX目前與萬達的合作主要就是採用該模式。
除了國內市場,雙方在國外市場也正狹路相逢。
2015年4月22日,首個中國巨幕影廳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布蘭登影院開幕,該影院同時建有IMAX影廳。而在此之前的3月份,印度尼西亞第二大院線—Cinemaxx旗下雅加達Karawachi影城的雙「中國巨幕」廳已經動工開建,未來該院線還將在印尼其他城市投資建設十個中國巨幕影廳。
在山姆看來,IMAX的影響力並沒有那麼大,「國外院線也經常打出巨幕影院的招牌來吸引觀眾,除了IMAX還有很多院線自己建巨幕影廳。觀眾只希望看到巨幕電影,並不在乎是不是IMAX。」他說,如果雙方合作成功,其將在澳大利亞建設第一座中國巨幕影院。
而林民傑則對形勢有更樂觀的判斷:「中國巨幕預計在兩三年內就能在國內市場超過IMAX。」
以上資料來源 。
10. 請問電影院里的巨幕廳和普通廳有什麼區別,如果看電影選哪個廳好
看大片的話去巨幕3d環形觀影效果比較好。
要是一些沒什麼特效的尤其是文藝片和老片那就普通廳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