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達嶺長城電影院宣傳片
❶ 有關八達嶺長城的資料
八達嶺長城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明長城之一。這里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達1015米,地勢險要,城關堅固,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八達嶺原為隘口,後建關城。明隆慶三年(1569年)至萬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並在各口兩側的山上建起邊城、梢牆、擋馬牆等,後來逐漸增建為長城,並修築敵樓、墩台。
八達嶺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第一帝王秦始皇東臨碣石後,從八達嶺取道大同,再駕返咸陽。肖太後巡幸、元太祖入關、元代皇帝每年兩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間、明代帝王北伐、李自成攻陷北京、清代天子親征等等,八達嶺都是必經之地,近代史上慈禧西逃淚灑八達嶺、詹天佑在八達嶺主持修築中國自力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孫中山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等,為今天留下了許多歷史典故和珍貴的回憶。
城牆:八達嶺長城城牆高6-9米,平面呈梯形。大部牆頂寬闊平坦,可以「五馬並騎、十人並行」。青龍橋一帶,山陡坡險,牆頂較窄,最窄處僅2米多。城牆中線偏於外側,外側牆高,內側牆低。牆兩側用花崗岩石條包砌,最長石條達3.1米,重1.5-1.7噸。無論陡峭山坡或平緩地段,石條均逐層水平壘砌,縱橫交錯,橫架豎壘,咬合成一體,合縫處灌以灰漿。牆體內填泥土、石塊,用夯砸實。牆上體為3-4層城磚,用石灰膏粘接灌縫。城面上用牆磚鋪砌,使牆頂平整。在坡度較大的陡峭地段,築成梯道,便於上下。牆頂兩邊有磚砌矮牆,外側叫雉堞或垛牆,內側叫宇牆或女兒牆。垛牆為迎敵面,牆高1.7-2米,便於掩護人體,一般在人體胸部高度開始築垛口,垛口之間距離約1米。垛口的磚是特製的,一邊為斜邊,碼在口上,呈扇面狀,外寬內窄,觀察面大。
敵樓:八達嶺長城共有敵樓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邏放哨用的牆台,也有上、下兩層的敵台,上層周圍設垛口和射洞,下層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資的房舍。台堡的距離根據山勢和地形而設。一般敵樓為兩層,高10米、長寬均10米。全部為磚石結構,第一層和第二層頂部做成許多拱券,有梯道上下。兩層均有射擊口、瞭望口和吐水嘴,樓上有垛口,台突出牆外,收牆於台內。
墩台又稱烽火台。八達嶺長城外的東、西山上,各有一座墩台。墩台高均五丈,周圍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設懸樓壘木,下設壕塹吊橋,外設塌窖陷阱;門道上置水櫃,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台階,以繩梯上下;每台有火銃、火炮2門,有守卒10人,由附近城堡駐軍防守,與城堡組成一個縱深防禦網。明成化二年(1466年)規定舉烽辦法,即敵人來百人以上一烽一炮;五百人以上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
城台又稱牆台。指稍高出長城牆頂,四周砌有堞牆、垛口、射洞等平台型建築。此是古代士兵們的巡邏放哨之處,以及發生戰爭時進行據守防禦的地方。例如八達嶺關城門頂的平台,即為城台。
戰台:修築於長城沿線的交通要道或地勢險要之處,為碉堡式建築,有一、二、三層之分,規模大小不一。內可儲兵器、彈葯及其他戰略物資,作用大於敵樓。同時還儲備一個月的口糧和用水等。這種戰台設施,既可出擊,又可據守,並可與長城上的城台、敵台等軍事設施密切配合,以組成密集的火力網,大大地增強作戰威力,有效地阻擊敵騎進攻,在軍事防禦上起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戰術作用。
❷ 八達嶺長城旅遊攻略,去過長城的前輩能不能給我說下注意事項
一. 八達嶺長城遊玩基本概況:
1、遊玩時間:一天。
2、票價:4到10月45元,其他時間40元。學生證半價,老人兒童免(但是需要身份證)
3、交通:
有三種方式:
一是「開往春天的列車」——S2動車組,在北京北站坐車。二是做公交車。三是私人的大巴。
二. 概述:
長城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象徵,關於長城,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不到長城非好漢」等必去的理由,也或多或少知道一些長城的歷史和介紹。「好漢坡」所在的八達嶺長城,更是幾乎所有來北京的遊客必到的一處站。做為中外遊客喜歡的景點,我感覺八達嶺長城最明顯的特點是山巒起伏、地勢險要、雄偉大氣、歷史悠久、保存完整。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在明長城中保存最好,也最具代表性,因此是萬里長城向遊人開放最早的地段。
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集巍峨險峻、秀麗蒼翠於一體,1953年修復關城和部分城牆後,辟為游覽區。經多次整修,可供游覽地段達3741米,其中南段1176米、北段2565米,共有敵台16座。
三. 工具/原料
1. 運動裝,軟底的運動鞋,自己舒服就行了。
2. 冬季山上風大,要注意防寒保暖。
3. 夏季時,做好防曬的准備。
4. 適量的食品和水等。
四. 旅遊注意事項:
1. 穿防滑的鞋子。最好是運動鞋。長城上只有很少部分是台階,大部分都是平的地面,包括很多陡坡。雨天、雪天很滑。
2. 防風和防曬。帶個外套,長城海拔高,溫度會比較低,山上風也大。
3. 吃的和水。爬長城是體力活,不遜於爬山。
五. 遊玩:
不論公交還是S2車站都距離在長城入口有一段距離。往入口處會經過一條小吃街,有各種小吃,當是要注意別吃壞肚子。需要上廁所的親請在車站附近解決。
八達嶺分為南段和北段兩段,即登城後,往左是南段,往右是北段。一般人都會往北段走,因為北段有最高的北八樓和好漢坡。所以北段人特別多。
往北走時,到北5,北6樓左右就開始特別堵,原因是前面有一個地方只能容兩人通過。如果時間緊,可以從每個城樓處都有的下城樓下去,往上走,在前面的下城口再上來。不過有的下城口有兵哥哥在限制上行。
所以南段也有南段的好,至少不堵。北邊到北八樓,步行到下來大概4個小時左右。下長城很快,路也好走很多。應該注意下城路到盡頭就走出去了,如果還想玩南段,應該在某個下城口再上去。在北7樓那裡有廁所和賣水和吃的地方。
註:長城有索道和滑車。票價來回100。大概送到北四樓那裡。可以省去一段時間,適合老人和小孩。
六. 注意事項:
1. 注重個人形象。不在長城上刻畫,不大聲喧嘩,文明禮讓並遵守秩序。
2. 好漢坡等幾處有些陡,幾處城牆上的路段很窄,最多可以兩人並排攀登。
3. 周末和節假日,長城遊客較多,建議出遊時早點出發,錯峰遊玩。山上無商店,請帶好相關物資,特別是食品和水。廁所在北四樓、南四樓各有一處。
❸ 節日期間北京各個景點迎來了大批國內外遊客故宮博物院人頭攢動八達嶺長城怎麼樣神剎海怎麼樣
節假日期間故宮博物院人頭攢動,人員很多人挨人就是想照個相都不容易,照一張相片裡面有多人,去八達嶺也是如此,登長城本一是很累的,但是節假日登長城就是慢悠悠約只有看到前面人後腦勺,什麼景觀美景都看不到只有一片人頭在攢動,本來一小時能到達山頭,結果半天才走了三分之二。總的來說就是人多,我覺得去神剎海應該比去故宮博物院和八達嶺人員要少多了吧!
❹ 彩色老照片:100多年前的八達嶺長城,真的不如今天壯觀嗎
八達嶺長城的出入口。八達嶺長城史稱天下九塞之一,地勢險峻,在海拔1000左右的軍都山上蜿蜒延伸。它是萬里長城的精華,也是明長城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現在,這里既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又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荒涼的八達嶺長城殘跡。八達嶺是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和軍事重地,越過長城往北可達延慶、赤城、蒙古,往西可達張家口、懷來、宣化、大同,往東可達永寧、四海,往南可達昌平、北京等地區,可謂四通八達。這就顯出其地理位置和軍事意義的重要性。
人跡罕至的八達嶺長城。考古研究表明,八達嶺一帶早在戰國時期就築有長城,至今仍見殘牆、墩台遺存。1500年前,北魏拓跋氏也曾在此修築長城。到了明朝,朱元璋為了防範大漠勢力南侵,命令在北方築關制塞。
穿過長城的一條崎嶇山路。明朝隆慶至萬曆年間,八達嶺長城形成比較完整的防禦體系。八達嶺長城城牆高6-9米,平面呈梯形,底寬6.5-7.5米、頂寬4.5-5.8米。大部牆頂寬闊平坦,可以“五馬並騎、十人並行”。
❺ 八達嶺長城旅遊攻略 八達嶺長城好玩嗎
游覽路線:
推薦爬北一樓到北八樓,這是八達嶺長城最經典的一段(進正門後您的右邊)。從大門進去後,也可以先攀登南面幾座城樓(左邊),再從原路返回後游覽北部城樓。當然,應該根據體力等情況選擇您自身合適的爬行長度。 這是北十樓上拍的照片。
收費情況:1.八達嶺長城景區門票為45元。2.東門的熊樂園有滑車,可以直接坐到北四樓,也可從那裡滑下來,每人次30元。3.景區西邊的停車場有纜車可以從山底下直接到達北八樓,60元單次,上下一起是80元。但進入景區依然得買門票。
交 通:1.從北京城區前往八達嶺長城,可以選擇在西直門的北京北站坐S2線列車,大概80分鍾可以到景區附近,下車後步行幾分鍾便到景區大門,列車票價為6元。2.想坐汽車的話,可以在德勝門坐877路直達車,它停在長城的熊樂園那個入口,車費12元。要選擇正規大巴車哦,也有些慢車,如919路,需要2小時才能到。黑車更別坐了。3.自駕前往的朋友,可以從健德門上G6(京藏高速),到水關長城後出高速,再一直開到216市道,按路牌提示,即可輕松找到八達嶺景區。
❻ 八達嶺長城的資料
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 八達嶺長城樓台
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八達嶺地理環境優越,自古以來就是通往山西、內蒙、張家口的交通要道。1998年,八達嶺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交通十分便利。而且,八達嶺的年平均氣溫比北京低3℃以上,成為"夏都"延慶的旅遊龍頭。愛國工程師詹天佑先生主持修建的中國第一條干線鐵長城美景(20張)路——京張鐵路就經過此地,並在此處設立車站。現有京郊旅遊列車經停八達嶺火車站。京張公路從城門中通過,為通往北京的咽喉。從"北門鎖鑰"城樓左右兩側,延伸出高低起伏、曲折連綿的萬里長城。明長城全長6,700公里,是世界上古老的偉大建築之一。 八達嶺長城其關城為東窄西寬的梯形,建於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萬曆年間曾修葺。關城有東西二門東門額題「居庸外鎮」,刻於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門額題「北門鎖鑰」,刻於萬曆十年(1582年)。兩門均為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連接關城城牆,台上四周砌垛口。 八達嶺楓葉映長城(13張) 遠眺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明長城的八達嶺段是長城建築最精華段,集巍峨險峻、秀麗蒼翠於一體,「玉關天塹」為明代居庸關八景之一。1953年修復關城和部分城牆後,辟為游覽區。經多次整修,可供游覽地段達3741米,其中南段1176米、北段2565米,共有敵台16座。1961年3月「萬里長城——八達嶺」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6年被評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之首;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92年被評為「北京旅遊世界之最」中的第一名;1995年八達嶺長城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0~2009年,共有500餘名世界各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執政黨領袖登上過八達嶺長城。2007年5月8日,八達嶺長城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八達嶺自古便是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春秋戰國時期為防禦北方民族的侵擾, 八達嶺長城
在此修築了長城,至今仍見殘牆,墩台遺存,其走向與明長城大體一致。八達嶺是峰巒疊嶂的軍都山風吹草動的一個山口,明代《長安夜話》說:「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是關山最高者。」可見八達嶺的地理戰略地位。八達嶺長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建於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對八達嶺長城進行了長達八十餘年的修建,並將抗倭名將戚繼光調來北方,指揮長城防務。經過八十餘年的修建,八達嶺長城成為城關相聯、墩堡相望、重城護衛、烽火報警的嚴密防禦體系。 歷史上八達嶺長城是護衛居庸關的門戶,從八達嶺長城至今天的南口,中間是一條40里長的峽谷,峽谷中建有關城「居庸關」,這條峽谷因此得名「關溝」,而真長城夜景(11張)正扼住關口的是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高踞關溝北端最高處,這里兩峰夾峙,一道中開,居高臨下,形勢極為險要。古人有「自八達嶺下視居庸關,如建領,如窺井」、「居庸之險,不在關城 八達嶺長城夜景
,而在八達嶺」之說。可見當時居庸關只是一個關城,真正的長城是修建在八達嶺的。八達嶺山口的特殊地形,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在這里修築長城具有極重要的戰略意義。 八達嶺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第一帝王秦始皇東臨碣石後,從八達嶺取道大同,再駕返咸陽。肖太後巡幸、元太祖入關、元代皇帝每年兩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間、明代帝王北伐、李自成攻陷北京、清代天子親征……八達嶺都是必經之地。近代史上,慈禧西逃淚灑八達嶺、詹天佑在八達嶺主持修築中國自力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孫中山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等,留下了許多歷史典故和珍貴的歷史回憶,是歷史名地。
編輯本段主要建築
八達嶺原為隘口,後建關城。明隆慶三年(1569年)至萬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並在各口兩側的山上建起邊城、梢牆、擋馬牆等,後來逐漸增建為長城,並修築敵樓、墩台。起自川草花頂,經石佛寺口、青龍橋東口、青龍橋西口、王瓜峪口、八達嶺口、化木樑口、於家沖口、黑豆谷口至石峽峪,全長約12千米。八達嶺長城、關城、城牆、要塞及關溝中部的居庸關構成明代北京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岔道城
岔道城
在八達嶺火車站附近,有一座氣勢雄渾,建築堅固的大城堡,這就是"北門鎖鑰"關城的前哨指揮部——岔道城。據《居庸志略》載:"八達嶺為居庸之禁扼,岔道又為八達嶺之藩籬"。當時設有"把總"三名,駐兵八百員,在八達嶺長城中起著十分重要的軍事防禦作用。
古炮
陳展於八達嶺關城內登城入口處的馬道旁,共有五尊鐵炮,為當時 古炮
的先進武器之一。其中最大一尊炮筒長2.85米,口徑105毫米,射程達千米以上,威力甚大。炮身上刻有"敕賜神威大將軍"字樣,為明代崇禎十一年(1638年)製造。該炮是1958年從八達嶺東十餘里的張堡地方運來的。另外四尊牛腿小炮,為1957年整修長城時的出土文物,同時還發掘出數百枚炮彈,均為明朝製品。據《武備志》記載:"古代以機發石,其機之木架,形如虎蹲。後來使用火炮,炮身短而粗大,以發開花彈者,名虎蹲炮,俗稱田雞炮",由此可見當時武器情況之一般。
關城
八達嶺關城東門外有一座廟,名望京寺,內有石岩鑿成的大悲佛像;西門外立有牌坊,橫額書「驅胡萬里」。弘治十八年(1505年)經略邊務大理寺少卿吳一貫修建關城時,廟及牌坊皆拆毀。關城設東、西關門,西城牆下部用10餘層花崗岩條石壘砌,上部砌大城磚。牆寬20餘米、厚17米、高7.8米;頂部為長方形城台,長19.8米、寬14.15米,面積280.17平方米,四面築宇牆垛口。城台兩側30~40米處,各建敵樓1座,以牆連通,與關城構成犄角之勢。西城牆兩側連接有南、北兩道城牆,兩牆均建於山脊之上,東低西高,成U字形,在東門相遇。城牆厚3.3米、周長2070米、高7.6米。東西門相距63.9米,城內面積約5000平方米。嘉靖十八年(1539年)立東門,門額書「居庸外鎮」;萬曆十年立西門,門額書「北門鎖鑰」,均保存完好。
城牆
八達嶺城牆
八達嶺長城城牆高6~9米,平面呈梯形,底寬6.5~7.5米、頂寬4.5~5.8米。大部牆頂寬闊平坦,可以「五馬並騎、十人並行」;青龍橋一帶,山陡坡險,牆頂較窄,最窄處僅2米多。城牆中線偏於外側,外側牆高,內側牆低。牆兩側用花崗岩石條包砌,石條寬0.5米、高0.4米、長0.8~1米不等,最長石條達3.1米,重1.5~1.7噸。無論陡峭山坡或平緩地段,石條均逐層水平壘砌,縱橫交錯,橫架豎壘,咬合成一體,合縫處灌以灰漿。牆體內填泥土、石塊,用夯砸實。牆上體為3~4層城磚,用石灰膏粘接灌縫。城面上用牆磚鋪砌,使牆頂平整。牆磚長0.4米、寬0.2米、厚0.1米,每塊磚重15千克,在坡度較大的陡峭地段,築成梯道,便於上下。牆頂兩邊有磚砌矮牆,外側叫雉堞或垛牆,內側叫宇牆或女兒牆。垛牆為迎敵面,牆高1.7~2米,便於掩護人體,一般在人體胸部高度開始築垛口,垛口之間距離約1米。垛口的磚是特製的,一邊為斜邊,碼在口上,呈扇面狀,外寬內窄,觀察面大。擋垛上部設有瞭望孔。牆下部砌有射孔,用以射箭投石。部分射孔和瞭望孔的磚面上雕有圖案花紋。內側宇牆高約1米。垛牆和宇牆都用城磚砌成,牆頂用一層脊磚。脊磚兩邊低中間高,或內側高外側低,便於排水。城牆頂部形成有牆的巷道,在兩邊牆根砌有小水槽,積水沿水槽流到較低處的宇牆下部,經出水孔把水引至牆外的吐水嘴上,瀉流城牆外。吐水口是1米多長的石槽,在長城內側,伸出牆體以外。每隔一定距離,城牆下部即開有一個登城口。口為券門洞,高1.8米、寬0.8米,門框用4塊規格一致的石料組裝,門內有石階,通向城牆頂上。城牆在跨過溪流、沙河的地方都用磚砌成水門,有的大如城門,如石佛寺水關;有的較小,像一座橋,城牆從橋上經過。城牆經過小路時留有一個過門,平時可以出入,戰時堵塞。
敵樓
雲霧繚繞的八達嶺長城敵樓
八達嶺長城共有敵樓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邏放哨用的牆台,也有上、下兩層的敵台,上層周圍設垛口和射洞,下層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資的房舍。台堡的距離根據山勢和地形而設。一般敵樓為兩層,高10米、長寬均10米。全部為磚石結構,第一層和第二層頂部做成許多拱券,有梯道上下。兩層均有射擊口、瞭望口和吐水嘴,樓上有垛口,台突出牆外,收牆於台內。已修復南四樓、北四樓及北五樓等16座敵樓。 八達嶺長城雪景
①南、北四樓。位於關城南、北兩峰上,南、北各有4座敵樓,是最早開放游覽的地段。兩峰相對高差大、坡度陡,敵樓由低處向高處依次峙立,南北遙相呼應。從關城到南四樓,城牆長685.8米,高度上升127米,平均每6米即上升1米。三樓與四樓之間,山勢陡峭,城牆逶迤約500米,最險要處坡度達70度。從關城到北四樓,城牆長767.5米,高度上升155米,比南峰距離長,但較南峰平緩。過第三樓呈馬鞍形,先下到鞍座部再往上登第四樓,此段有100餘級台階。這8座敵樓與敵樓之間的長城於20世紀50年代修復。北峰4座敵樓本為兩層,只恢復了3座,第三座的上層未恢復;南峰第一、二座的上層也未恢復,南三樓上原有鋪舍,柱基依在,未復原。每座樓原來都有記載修築經過的題名石碑,已無存,只留碑座。有的敵樓券門的門樞臼和放門杠的孔眼依稀可見。 ②北五樓。券洞最多的敵樓。樓長9.25米、寬9.34米,上下兩層。從券門進入一層,內有許多券洞,每面4行磚垛,每垛之間都用券頂拱連,共30餘個券洞托起第二層的地面。 ③北六樓。面積最大的敵樓。樓長12.6米、寬8.5米,底層面積約100平方米。長面7行磚垛,寬面4行,垛頂發券,形成四方廊形 券道,中間留空,成為長方形天井。可從天井登梯上到樓頂。 ④北八樓。海拔888米,為八達嶺長城海拔最高的敵樓,是俯瞰長城最佳之處,故又名觀日台。樓內兩層,有梯可上。一層迎敵面有6個箭窗,其數目之多居敵樓之首。關城平台到北八樓長城相距1500餘米,相對高度228米。 ⑤建有鋪舍的敵樓。新修復的敵樓中有兩座建有鋪舍。一是北十樓,一是南六樓。鋪舍是建在二層樓上的小屋,硬山頂,雕窗紅柱。
墩台
八達嶺長城烽火台
又稱烽火台。八達嶺長城外的東、西山上,各有一座墩台。墩台高均五丈,周圍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設懸樓壘木,下設壕塹吊橋,外設塌窖陷阱;門道上置水櫃,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台階,以繩梯上下;每台有火銃、火炮2門,有守卒10人,由附近城堡駐軍防守,與城堡組成一個縱深防禦網。明成化二年(1466年)規定舉烽辦法,即敵人來百人以上一烽一炮;五百人以上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
城台
又稱牆台。指稍高出長城牆頂,四周砌有堞牆、垛口、射洞等平台型建築。此是古代士兵們的巡邏放哨之處,以及發生戰爭時進行據守防禦的地方。例如八達嶺關城門頂的平台,即為城台。
戰台
修築於長城沿線的交通要道或地勢險要之處,為碉堡式建築,有一、二、三層之分,規模大小不 一。內可儲兵器、彈葯及其他戰略物資,作用大於敵樓。據明代劉效祖所著《四鎮三關志》記載,在戚繼光的規劃和督辦下,從山海關至北京的長城沿線,共築敵台、戰台一千二百座(原計劃要建三千座)。當遇戰爭爆發之時,在敵台上可"從上臨下,用火器、佛郎機、子母炮更番擊打","器用盡以火炮代之"。一個戰台一般需30人守台、30人守垛,分6伍,備火葯300斤。此外,在戰台上還存有神箭、鐵棍,以及數以千計的大小石塊,同時還儲備一個月的口糧和用水等。這種"製作久而彌精,心思熟而愈巧"的戰台設施,既可出擊,又可據守,並可與長城上的城台、敵台(敵樓)等軍事設施密切配合,以組成密集的火力網,大大地增強作戰威力,有效地阻擊敵騎進攻,在軍事防禦上起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戰術作用。
編輯本段自然景觀
望京石
位於八達嶺關城東門外,「居庸外鎮」關門前大道南側。為一塊高1米、長 望京石
15米的天然花崗石,上刻「望京石」三字。
天險留題
位於東關門內側,今熊樂園右上方山崖上。在一塊鑿平的崖壁上,刻有「天險」二字,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延慶州知州童恩所題,保陽劉振宗鐫刻。
彈琴峽
位於五貴(鬼)頭山下,為關溝勝景之一。
石佛寺
位於彈琴峽旁。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因以石鑿大悲佛像,故名。
岔道城
岔道城圖片
位於八達嶺關城北門鎖鑰關門外。嘉靖三十年始築岔道土城,隆慶五年外包砌牆磚。史記「城連女牆高三丈五尺,周長二里十三步,為八達嶺之藩籬」。城呈東西向長方形,有三門。因地多沙石,關牆常被山洪沖壞。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六月,大水沖塌城西南角,後曾築堤改流,修復城牆。現尚存西門及南城。明、清兩代,這里居民逾千家,商業發達,是塞上和關內貨物的集散地,素有「岔道秋風」美譽。城南有明代石刻「覽勝碑」和清冽泉潭,城西北20米處有遭侵華日軍屠殺的死難者紀念地「萬人坑」。京張鐵路和京張公路從城南通過。
編輯本段人文景觀
長城博物館
以萬里長城為主題,全面反映長城的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館 八達嶺中國長城博物館
。位於八達嶺關城外,1994年建成開放。全館共有9個展廳,展廳面積3 000餘平方米。陳列有多個專題,其中「歷代長城」展示長城產生和發展的基本脈絡;「明代長城」、「建置武備」展現明代修築長城的起因及過程,軍鎮的設置及分布,長城的建築結構及布局和武器防禦設施的配備;「經濟文化交流」再現長城內外各民族長期共同發展、相互交流融合的歷史事實;「民族藝術寶庫」表現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愛我中華、修我長城」展現國家對長城的關心和保護。展覽集中了長城沿線各地出土的文物、標本,輔以翔實的歷史文獻、照片、模型加以說明,同時還採用了部分高科技技術及聲、光、電等現代陳列手段,有別於國內現有的長城專題博物館的陳列。
長城全周影院
國內首家環幕型電影院。位於長城博物館旁,距長城登城口200米處。佔地面積1 800平方米,建築面積960平方米。影院分上、中、下3層,主體部分是全周電影觀眾廳,直徑20米,高7.5米。有9幅巨大銀幕和全方位立體聲音響,觀眾廳可同時容納500人。主要放映360度環幕電影《長城》,影片通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6 000餘千米的長城古跡、戰爭場面、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春夏秋冬的景色等向觀眾展示長城的歷史和現狀。
中華文化名人雕塑紀念園
位於八達嶺水關長城西南側。園內安放有冰心、茅盾、葉聖陶、夏衍、田漢、徐悲鴻、郭沫若、曹禺、吳文藻9位文化名人的骨灰、遺物和雕塑。其中冰心和吳文藻夫婦之墓在一座與長城相鄰的小山頂,佔地面積約50平方米,無墓地和墓碑,僅有一座8噸重的漢白玉浮雕頭像。
編輯本段旅遊信息
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AAAA景點 八達嶺長城入口
八達嶺長城門票價格: 紀念票(帶紀念郵票和明信片的)是45元,學生票25元。普通票成人40元,學生20元。乘八達嶺纜車來回程60元。 八達嶺長城開放時間 夏季 6: 30— 19: 00;冬季: 7: 00—18: 00
❼ 八達嶺長城景區發布了遊客流量的預警,這么多人爬長城是種什麼體驗
五一假期1號2號3號八達嶺長城的遊客人數達到了4萬多,超過了疫情防控之下的最多人數,這么多的人爬長城,有一種人看人的感覺,而且在爬長城的時候也有可能會發生一定的危險。
五一假期有5天假,所以是非常適合出去遊玩的,而北京也是很多人的首選地方,因為這里可以去故宮,也可以去長城,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遺跡,受到了很多遊客的喜歡,而在五一假期的時候,八達嶺的遊客人數也是非常多的。
五一假期其實是一個非常出去遊玩的好時間,首先就是因為現在的氣溫還不是特別的高,氣候比較適宜出去遊玩,其次就是五一假期的時間是非常合適的,最後也祝願每一個出去遊玩的人能夠開開心心。
❽ 八達嶺長城有什麼看點
您好!
八達嶺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全長一萬二千多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築之一。「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是古今中外各界人士到北京游覽的必到之所,八達嶺景區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於世。
1.長城博物館
中國長城博物館坐落於八達嶺長城景區內,與長城全周影院相毗鄰,是一座以萬里長城為主題,全面反映長城歷史、軍事、建築、經濟、文化藝術及現狀的專題性博物館,於2008 年5 月18日正式對社會公眾免費開放。主題為「世界奇跡·歷史豐碑」,基本陳列由「兩千餘年·續建不絕」、「恢弘巨制·綿亘萬里」、「長城內外·同是一家」、「浩氣長存·發揚光大」四個部分組成。
2. 全周影院
全周影院是國內唯一具有 360 度環幕電影加穹頂影視效果兩項高科技數字產品的影院。環幕影片《萬里長城》採用先進技術拍攝,由高科技專利融合技術合成為 360 度無縫拼接的完整畫面。影片由十部投影機同步放映於環形的銀幕上。影片場面宏大、畫面精美,影片將萬里長城沿途的古跡,有關長城的歷史和故事展現在360 度銀幕上,使觀眾彷彿置身於長城之歷史空間。影片通過東起鴨綠江(門票)、西至嘉峪關(門票)萬里長城古跡、戰爭場面、春夏秋冬的景色、歷史故事秦始皇下詔書修長城,向觀眾展示長城的過去和現在。同時拍攝的八達嶺、山海關(門票)和嘉峪關等是中國萬里長城的精華地段。由山海關開始,依山勢蜿蜒曲折、高低起伏,一直延伸到 甘肅的嘉峪關長城,人在環境中,歷史與自然巧妙結合,回味無窮。
3. 殘長城
隱隱中自有天意,石峽關———這個八達嶺下轄的一個小關口,其命中註定要成為一個王朝歷史興衰的見證。悠悠,數百年光陰轉瞬即逝。而今,闖王古道依舊,長城不見烽煙。城牆(門票)雖已殘斷,然其傲骨猶存。於此寂靜之中,心隨風舞,憑吊當年,一場大戰,改天換地。
4. 古崖居(門票)
古崖居遺址位於八達嶺長城西北20公里處。和八達嶺長城一樣,都是在延慶悠久歷史長河中,古人留下的神奇壯觀的人文遺跡,堪稱「千古之謎」、「千古之奇」!
它是中國目前已發現規模最大的崖居遺址。在一條不到10米寬的山溝兩側,距離谷底近 10 萬平方米的陡峭花崗岩石壁上,遍布著人工鑿刻的147 個石室。石室大小不均、形狀不一;有的套間平行,有的復式兩層,有的甚至極類似現代居民樓的「三居室」。其中最大的一間分上下兩層,並配有耳房,廊柱歷歷,可能是穴居的主人集會或祭祀之地。全部洞穴內,門、窗、炕、灶、馬槽、壁廚、煙道等一應俱全。
5 . 水關長城
八達嶺水關長城位於北京市西北40 公里,此段長城是八達嶺長城東段,因修建中國第一條自主設計的京張鐵路而截斷。水關長城是明長城的遺址,由抗倭名將戚繼光督建,距今有四百餘年歷史。此段長城建於險谷口,自水門箭樓長城呈「V 」字型,順應山勢而行,如巨龍似鯤鵬展翅欲飛,箭樓即是敵樓同時兼具水門功效,此種建築方式在沿線長城中極為罕見,故名水關長城。水關長城地勢險要,蒼龍起伏於崇山峻嶺之間,穿行於懸崖峭壁之上,城堡相連,烽燧向望,雙面箭垛,拒敵萬千。水關長城東起「川字一號」,西至京張鐵路,全長6.8 公里,以奇、險、陡、堅著稱。
6 . 岔道古城
據《延慶州志》記載:「岔道有二路,一至懷來衛,榆林、土木、雞鳴三驛至宣府(今宣化)為西路,一至延慶州、永寧衛、四海治為北路。」故得名「岔道」。 根據考古報告,公元 1551 年(明嘉靖三十年)岔道城開始修築,歷經三十餘年終於建成,整個城呈不規則長方形,中間略鼓,兩端略縮依山勢而建,北部城建在半山之上。
如預訂過程有任何疑問歡迎咨詢客服人員哦~~
❾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
作為一名具備豐富知識的導游,編寫導游詞是必不可少的,導游詞具有形象、生動、具有感染力的特點。優秀的導游詞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八達嶺長城導游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1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八達嶺景區觀光旅遊,望各位能在八達嶺度過愉快、難忘的一天。
長城是世界上七大奇跡之一。它像一條巨龍盤踞在中國北方遼闊的土地上。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和中華民族的驕傲。
遊客們,我們已經來到了著名的八達嶺長城,這段長城的牆體是用整齊巨大的條石鋪成,有的條石長達2米,重數百斤。牆頂外側築有高2米的垛口,上有?t望孔,下有射擊洞。城牆每隔一段,築有一個堡的方形城台,是守望和軍士住宿的地方也是巡邏放哨的地方。
接下來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煙台。是不和長城相連的獨立建築。一旦敵人來犯,就點燃烽火通報軍情。明朝的時候,還對烽火與敵人的關系作了嚴格的規定:敵人百餘個,燃一煙點一炮;五百人,燃兩煙點兩炮;千人以上,三煙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煙四炮;萬人以上,五煙五炮。就通過這種方式,在邊關的軍情能夠飛速的傳遞到皇城大內。
長城是我國古代文化的象徵,可是現在長城遭到了破壞,許多遊客在那裡亂扔垃圾 。當地村民「靠山吃山」,在垛口和通往長城的小路上私自搭設梯子,設點收費,加速了長城周圍自然景觀的破壞。
遊客們,現在我們已經下了長城,結束了今天的長城之旅。感謝遊客們支持,我們下次再見!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2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姓黃,我是你們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黃導。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是八達嶺長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氣魄雄偉的長城吧!
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
你們知道么?從北京出發,不過一百多里就來到長城腳下。這一段長城修築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城牆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並行。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城牆頂上,每隔300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台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各位遊客,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牆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各位遊客,說到長城,我相信你們都會想起一個古老的傳說,那就是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相傳,在孟姜女結婚的那天,官兵把她的相公——范喜良給抓走了,逼他去修長城。在那以後,孟姜女就日夜思念范喜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范喜良都沒有回來。終於有一天孟姜女決定自己出來,去尋找自己的丈夫。孟姜女走了一天一夜,終於走到了長城,可是范喜良已經死了。孟姜女聽了大哭不止,最終哭倒了長城!所以說,是許多人的犧牲與血汗,才築成了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接下來,是大家的自由活動時間,但是,你們要記住千萬不要亂塗亂畫,更不要亂扔垃圾,祝你們玩得愉快!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3
各位親愛的遊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 朱倩妤,現在您所乘坐的汽車是通往中國第一名勝和中國旅遊點的代表——— 長城。
長城,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象徵,是華夏兒女的驕傲。它縱橫交錯,綿延起伏於中國遼闊的土地上。東西相距長達5000多公里,因此被稱為萬里長城,是月球上「唯一能看得見的人工工程」。美國前總統里根曾贊嘆道:「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傳奇之一,確實令人鼓舞。人們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像當年建造長城時需要什麼樣的智慧和力量。」下面就讓我們一同去感受長城的雄偉吧。
這一段長城修築在八達嶺上,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城牆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並行。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望口和射口,供?望和射擊用。城牆頂上,每隔300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台之間可以互相呼應。關於長城,它還擁有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秦朝時期,有個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在自己家裡的葡萄架下發現一個名叫范喜良的人,是逃難的,因為當時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到處抓壯丁做勞工,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來,並結為夫妻。成親那天,范喜良被抓到長城去做工了。孟姜女一路吃了不少苦頭去尋找丈夫,卻聽到長工們說:「已經死了,屍首已經填了城腳了!」猛地聽到這個噩耗,孟姜女痛哭起來,整整哭了3天3夜,天昏地暗,天地感動。天越來越沉,只聽到「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范喜良的屍首。
長城,用「舉世無雙,獨一無二」來形容它,一點也不過分。今天,就讓我們懷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心態登上它,領略它的雄偉、壯觀。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4
女士們、先生們、小朋友們:
歡迎你們來到雄偉的八達嶺長城!我是你們的導游劉湘宇,你們可以稱呼我為小劉導游。今天我來帶大家一起參觀八達嶺長城景區。上車前我要提醒大家在行車過程中不要把手和頭伸出窗外,現在請大家排隊有序上車。
現在我們來到了八達嶺長城。這一段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放眼望去,這一段長城是不是像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山頭?嶺是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1987年12月,長城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八達長城的內部的牆叫女兒牆,遊客們請注意,不要在女兒牆旁拍照,小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萬里長城的城牆有六到九高,有一萬多千米長牆頂的寬度可以讓五匹馬並行,十個人橫在一起走。城牆一高一低,成「凹」字型,我們就稱呼它們為「垛子」。上面的垛口是用於瞭望的;下面是射口,用來射擊的。
遊客們請跟著我往前看,這個高大的房子是敵樓,敵樓樓共有43座,外形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邏放哨用的城台,也有上下兩層敵台。上層周圍設垛口和射口,下層周圍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資的房舍。打仗時,兩座敵樓可以互相呼應。這就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是不是特別的雄偉壯觀呢?
今天我們游覽完了八達嶺長城,非常感謝你們的支持和配合,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再來一次八達嶺長城,我們再見!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5
大家好,我是本團的導游,大家能夠叫我小李。很高興能和你們一齊游覽八達嶺長城,共度這段完美時光。
此刻就讓我來介紹長城吧!長城是我國偉大的歷史遺產之一。它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一萬三千多里。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的結晶,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和中華民族的驕傲。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天我們每個人都將成為好漢。請大家低頭看我們的腳下,建造長城的石塊是多麼的巨大和堅硬。長城很寬,能夠供五六匹馬並排透過。城牆兩邊有2米高的垛子,兩個垛子之間是瞭望口和射擊口。每隔300米就有一座烽火台,是打仗時傳遞信息用的。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6
你好!親愛的小朋友,歡迎你們的來到北京。我叫「王曦冉」你們可以叫我「王導游」好嗎?
旅行的目的是八達嶺長城,旅行社叫「北京明珠旅行社」那裡是五級賓館,那裡食物一流,我們司機開過二十年的車,你們可以叫他「王師傅」他一次也沒失誤過,你們的可以把兩心交給我,一是「放心」二是「開心」但你們別亂跑也別亂走,北京很大,知道了嗎?
再坐一小時就能到達了,利用這個時間,說一些關於長城的傳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你們今天可以當好漢了。還有一個「孟姜女哭倒長城八百里」的傳說。因為丈夫范杞良去修長城而死,所以孟姜女把長城給哭倒了。中午11點到那,16時回來,午餐自助,今天看見的是明長城該下車了,大家排好隊,准備下車。
長城遠看像一條巨龍在山中飛舞,你們聽我的介紹,你一定想登上去吧!那我們就開始吧!大家低頭,看腳下鋪著無數個方磚,那些都是無數的人們用聰明才智建成的,大家往旁邊看,那些射擊口和瞭望口,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個城台,這些城台可以互相響應。
時間真快一眨眼就到點了,親愛的小朋友,我給你們當導游我非常高興和自豪啊!明天,一定我有更加絢麗多彩的地方啊!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7
大家好,我是段博鈞,今天由我來帶領大家游覽中國的古建築物——長城。
長城同它的名字一樣,非常長,有一萬三千里多。是由秦始皇建造的。那時為了修建長城,一共累死了許多人。「孟姜女哭長城」這個傳說就是這樣來的:有一個男子,為了逃避抓捕,在孟姜女家的葡萄架上多躲起來,孟姜女看見了,問清了情況,表示了同情,於是那個男子就在孟姜女家住了下來,不就由於他倆關系逐漸變好,孟姜女就和那個男子結了婚,可是好景不長。很快抓捕人的人搜到了這里,把孟姜女的丈夫帶走了。
最後過了幾天,孟姜女想她丈夫了,可是到長城一打聽,才知道她的丈夫已經死了,孟姜女傷心極了,於是就趴在長城上哭了三天三夜,最終把長城哭塌了。
大家請看,長城是多麼高大威武啊!遠遠望去就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你們知道嗎,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登上長城,城牆上鋪著十分平整的方磚,像寬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並行通過。牆是齒形的,凹進去的是瞭望口,牆是垛子,下面的正方形小口是射擊口。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個方形的烽火台,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烽火台可以互相「呼應」。
好了,現在自由觀賞,不要亂丟垃圾、在城牆上刻字,下午在出口處集合。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8
各位遊客,
你們好!
歡迎來到八達嶺長城。今天由我為大家做導游,在這里祝大家玩得開心,玩得高興!
八達嶺長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始建於弘治十八年,該地段地勢險峻,又居高臨下,是明代最重要的關隘和北京最重要的屏障。
請各位遊客往遠處看,八達嶺長城蜿蜒於崇山峻嶺之中,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曲折綿延。八達嶺長城位於居庸關外口,有東西兩座關門,東稱「居庸外鎮」西稱「北門鎖鑰」。我們把目光轉到腳下這段長城,東窄西寬,城牆高低不一,平均約高七、5米,頂寬約6米,可容五馬並馳,或十個人並行。該段長城的牆體是採用整齊而巨大的條石建成,有的條石長達2米;重有數百斤。內部填滿了石塊和泥土,牆頂地面鋪滿了方磚,十分平整。牆頂外築有高一、7米的垛子,上有瞭望口,下有射擊口,內側建有宇牆。城牆每隔一段,就築有一個堡壘式的方形城台。城台有高有低,高的是敵樓,是守望和軍士住的地方。地的叫牆台,高度與城牆差不多,但突出牆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邏和放哨的地方。在制高點上還設有煙墩(dūn),即烽火台,是古代傳遞警訊的設施。
從1995年10月1日起,每周末,八達嶺長城從南到北四烽火台1200米距離內,650多盞彩燈同時亮起燦爛的燈光。到時大家不要錯過這次機會呦!
最後友情提示一下各位:長城有上千年歷史,大家都知道它被列為「文化遺產」,所以請不要在長城上亂扔垃圾,亂塗亂畫。好了,祝大家玩得開心!謝謝大家。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9
大家好!我是本次旅遊的導游小王,在我們登上長城之前,我提醒大家:不要亂丟垃圾,不在長城上亂塗亂抹,請一定注意安全。
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現在我們腳下的這一段長城是明朝建的,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前面的這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台之間可以互相呼應。因為那是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無數的肩膀和雙手,一步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所以累死和摔死了很多人。
有一個傳說,說的就是一個人叫孟姜女,她的丈夫被抓去修長城,幾天後就累死了。但他們是偉大的,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就說過:「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長城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但更偉大的是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他們用勤勞、智慧和力量建造出了舉世無雙的長城。
我們站在高高的城樓上,舉目眺望,群山蒼翠,蔥蘢蓊鬱,長城在疊翠而險峻的山上,迤邐遠去,伸向遠方,與碧空相接,更加顯得更加顯得氣勢磅薄。
本次旅遊到此結束,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再來,謝謝大家!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10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
現在您是乘坐著1980號汽車前往北京,觀賞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之一——長城。我是這次旅遊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艾導游。如果有什麼問題,可請教我。祝大家旅行愉快!
長城是修築在陡峭的山嶺之間的,它從東頭的山海關一直修到西頭的嘉峪關,全長共一萬三千多里。從遠處看就象一條長龍趴在山脈上,所以又叫做:萬里長城。
好,現在我們的車子已經停在了八達嶺上了,遊客們,請看正前方有一塊碑,上面刻有「八達嶺」幾個紅字。大家可以把它拍下來,做為一個到過八達嶺的留念。
請大家低下頭,看看腳下的方磚,它是十分平整的,五六匹馬可以並行。左右兩旁是兩米多高的垛子,每兩個垛子之間的是瞭望口,供瞭望。每個垛子下面的是射口,供射擊用。打仗時,屯兵們既可以自我保護,還可以保衛國家,真是一舉兩得。在頂上的是方形的城台,又叫烽火台。它還是戰士們的堡壘。士兵們可以在裡面居住。如果要告訴另一個堡壘有要緊的事,要保衛國家時,這個城台上就會點燃火焰,鄰近的巡邏士兵見了,也會通報上級點火,就這樣一個個的傳下去。長城上便都點起了火,大家一起准備著作戰。
大家看,古代勞動人民是多麼的充滿智慧啊!可是,這長城的修築也是飽含了無數的勞動人民的血汗和勞動的呀!大家可能難以置信,其實這一塊條石有兩三千斤重的,相當於30多個小孩兒那樣重。古代沒有任何先進的交通工具,只靠著他們辛勤的汗水才得來的,不知有多少人們累到在長城下。
遊客們一定知道,其中有一個最著名故事叫孟姜女哭長城,就是體現了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艱辛。
毛主席筆下曾經寫了一首贊揚長城的詩,現在就讓我為大家來朗誦一下:
清平樂六盤山
毛澤東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燕。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這首詩也是為了感慨長城宏偉的氣勢而寫的。
現在,長城已被列為世界遺產,我們大家可以拍一些照片作為紀念。
我們的長城之旅遊到此為止,希望大家有時間還來長城。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11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光臨八達嶺長城。我是xxx旅行社的導游,我叫小張。大家可以叫我張導,也可以叫我小張。今天我很高興能陪同大家一起游覽八達嶺長城。
長城是世界聞名的奇跡之一,它像一條巨龍盤踞在中國北方遼闊的土地上。它是中國古代人民血汗的結晶,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和中華民族的驕傲。
我們今天要參觀的長城是明代修築的。它建築雄偉,是萬里長城的精華,也是時代長城中最傑出的代表。它不僅起著保護明王朝皇陵的作用,同時也是京城的西北門戶。八達嶺長城接待過中外遊客六千多萬,許多外國首腦和眾多的世界風雲人物登上八達嶺長城。俗語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用急,您馬上就成為登城的好漢了。
朋友們,我們已經來到著名的八達嶺長城了。您往遠處看,可以發現這里的長城分為南、北兩個峰,蜿蜒於山脊之上,龍騰虎躍,氣象萬千,景色十分壯觀。
八達嶺長城的牆體平均高7.8米,牆底寬6.5米——7.5米,頂寬4.5米。往下看是由兩個門洞和u字型牆組成的瓮城。由於長城是一個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因此它不僅有瓮城和城城牆,還有傳報軍情的烽火台。
朋友們,由於時間關系,南峰就不登了。八達嶺長城就介紹到這里。好了,如果哪位朋友對中國的長城有興趣,可以去滾天溝停車場的中國長城博物館參觀。
隨著我國旅遊業的發展,長城——中華的象徵,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遺產,會發出新的生機,以更優質的服務迎接大家的到來。謝謝大家,我的講解到此結束了,但願在以後的時間里,能有機會再次為您服務,願長城之行在你心中留下美好的回憶。
大家好,我們現在在離北京不遠的八達嶺長城。我姓劉,大家可以叫我劉導。
我們現在站在長城的最高處,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
長城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城牆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都可以並行。
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這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
我們繼續往前走,城牆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台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能搭起這么長的建築,就是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的抬上這陡峭的山嶺。
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謝謝大家,今天的旅行結束了,再見。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12
各位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大家早上好!歡迎來到八達嶺長城風景區,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叫李威成,大家可以叫我李導,希望我的服務能讓大家充分了解八達嶺長城,獲得滿意的旅遊體驗。
進入景區前,我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長城。我國的長城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全長一共 3000多里,號稱「萬里長城」,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它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就像一條巨龍,氣魄雄偉。希望我的服務能讓大家充分了解八達嶺長城,並獲得一次滿意的旅遊體驗。請追隨我的腳步,登上長城頂部吧。
各位遊客,我們已經來到長城頂部了。
長城頂上鋪著方磚,非常平坦,像普通的馬路,兩輛卡車可以並行。城牆外沿有成排的兩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口和射擊用。城牆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個方形城台,那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可以互相呼應。
下面是自由活動的時候,兩個小時以後再回到這里集合,在解散之前,我溫馨提示一下:
一、你不要攀爬城牆外沿和內沿
二、不要在城牆上刻字、塗寫和亂扔垃圾
最後,祝大家玩得快樂。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13
親愛的遊客們:
您們好!
我是來自莞英旅行社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為「老King」或者「King導」,祝大家玩得開心!
我們邊走邊講關於長城的事情:長城是世界聞名的景區。遠看長城,它像一條大長龍,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嘉峪關可有一萬三千多里長哩!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結晶,也是中國古代的象徵。
現在大家可以看到我們腳下的大方磚,它們鋪得十分整齊,城牆很寬,五六匹馬可以並行。大家再看城牆外沿上的這些兩米多高的齒形牆,這叫垛子。凹下去的部分叫瞭望口,方形洞叫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城台,這是屯兵的堡壘,打仗時靠著在堡壘上點鋒火互相呼應。
所以說萬里長城不只是一道高牆,而是城關相連,鋒火報警的防護體系!
長城不僅歷史悠久,還有許多相關的傳說:「孟姜女哭長城」就是一個,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在修築長城的時候累死了,被埋在長城底下。孟姜女得知這個消息後千里尋夫,它來到了長城都找不到她丈夫,孟姜女就放聲痛哭,聲音驚天動地,八百里長城突然倒下。這個故事不是真的,但告訴我們修築長城的辛苦!
長城還有一些有名詩句呢!陸游就寫下「長城天際高,三十萬人守,一日詔書來,扶蘇先授首。」也寫了「不到長城非好漢。」
長城還有很多風景,有機會請你細細游賞!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14
大家好!我是來自莞英旅遊團的導游,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導」。
我們來到了長城腳下,大家看到這些方磚了嗎?它們一塊有三千公斤重,也許你們會問「古代勞動人民怎麼運上八達嶺呢?」告訴你們吧,就靠著他們的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抬上來的,關於長城有這么一個傳說——冰道運石,當初,修建長城時,需要成千上萬塊長2米、寬0。5米、厚0。3米的石條,工匠們在黑山將石條鑿好後,卻沒有人抬得起,車拉不動,且山高路遠,無法運輸,大夥兒邊鑿石條邊發愁:「眼看冬天就要來了,石條還沒有運出一塊,若要耽誤工期,沒有工錢是小,這腦袋就難保了!」
大家正長吁短嘆,這時,忽然山頂一聲悶雷,從天飄下一張錦旗,寫著「冰道」二字,大家恍然大悟,按旗行事。等冬季來到後,眾人從山上往長城修一條路,在上面潑水,立刻結成冰道,然後把石條放上去滑行,非常順利地運輸走。以上是冰道運石的故事,可見勞動人民多麼具有智慧,剩下時間大家自由參觀吧!
八達嶺長城導游詞15
尊敬的遊客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卓越旅行團的姜楠。大家可以叫我「小潤」或「姜導」。我很榮幸能夠成為大家的導游。俗話說—「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今天,我就帶大家去一睹八達嶺長城的真面目。
長城位於北京市,它有一萬三千多公里。本來是為了抵禦敵人的攻擊而建造的,而現在國家的軍力很強,所以長城就成了一處景點。你們看,長城很寬,它能容納5、6匹馬並肩同行,一點兒都不擠。它不僅寬闊,幾千年下來,也毫發未損,非常的堅固。
請低頭仔細看一看我們腳下踩得磚頭,遊客們,它們平均有兩三千斤重。請你們仔細想想,在一個沒有起重機的年代,它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它們靠著無數的人民,靠著一雙雙手一磚一瓦的砌成的。朋友,您一定會感到震驚,畢竟長城是他們的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啊!
遊客們,抬頭看看那巨大的烽火台,它是當年屯兵的堡壘。它們兩兩之間相距100多米,上面的狼煙是士兵們的專屬信號,當時沒有手機這種通訊工具,就靠放狼煙來通知其他士兵。
關於修築長城,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孟姜女哭長城。在故事裡,一個名叫范喜良的男子與孟姜女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好景不長,一天,一些官兵抓走了范喜良,說是要讓他去修建長城。孟姜女見丈夫遲遲不歸,就出去打聽他的下落。一個路人告訴著急的孟姜女:「他不幸累死了,被其他人埋在長城下面。」孟姜女難過極了,噙著淚水,一步一步走向長城。她再也忍不住了,嚎啕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那眼淚把一段長城沖垮了,范喜良的屍骨露了出來。於是,孟姜女背上丈夫的屍骨,回家去了。
關於長城,我大部分已介紹完畢。剩下的時間請大家盡情遊玩,3小時後原地集合,感謝大家的支持。
❿ 八達嶺長城的解說詞
大家好!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八達嶺長城的腳下,這段長城是在明代的時候修建的,站在長城的腳下,我們極目遠望,長城就像一條長龍一樣盤 旋在崇山峻嶺間。
長城的城牆是由巨大的條石鋪成的,有的長達2米,有的重數百斤,請大家跟著我登上長城。城牆的頂面,鋪著一塊塊方磚,我們腳踩 的就是那些方磚了,這些方磚鋪的十分平坦、寬闊,在這上面五六匹馬可以並行,城牆兩邊都有兩米多高的齒形垛口,垛口上凹進去的 部分叫瞭望口。瞭望口下面的方形小孔叫射擊口,這射擊口是幹啥用的我就不用說了吧?嘿嘿,當然是躲在那兒「嗖嗖」地射箭的,有 這高高的垛口擋著,即使敵軍中有神箭手,也休想射中目標。
好,大家加把勁兒,到前面不遠的方形城台我們休息一會兒吧!
說到方形的城台,大家可能都知道那叫烽火吧!烽火台是幹啥用的呢?當然不是為了讓我們坐在這兒休息用的,也不是為了在這照相用 的,嘿嘿,剛才跟大家開個玩笑。這烽火台主要是用來傳遞軍情的,到底怎麼個傳遞法呢?其實很簡單,就是有敵情的時候,白天用狼 糞點煙,晚上用柴草然火。這些煙和火也不是亂點的,明朝的時候,對烽火與敵人的關系作了嚴格的規定:敵人百餘個,燃一煙點一炮 ;五百人,燃兩煙點兩炮;千人以上,三煙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煙四炮;萬人以上,五煙五炮。通過這種方式,在邊關的軍情就能飛 速而又准確的傳遞到皇城大內。
聽完長城的構造,大家一定都為古人的聰明和智慧而贊嘆不已吧!是呀,當時沒有推土機、起重機,也沒有吊車……人們就靠自己的雙 手居然修築了這前不見頭後不尾的萬里長城。
當然,關於這個氣魄雄偉的工程,也有著許許多多的傳說,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個《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吧!
秦朝時候,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務,突然發現葡萄架下藏了一個人,嚇了她一大跳,正 要叫喊,只見那個人連連擺手,懇求道:「別喊別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來逃難的。」原來這時秦始皇為了造長城,正到處抓 人做勞工,已經餓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來,見他知書達理,眉清目秀,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 歡上了孟姜女。他倆兒心心相印,徵得了父母的同意後,就准備結為夫妻。
成親那天,孟家張燈結綵,賓客滿堂,一派喜氣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漸漸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 然只聽見雞飛狗叫,隨後闖進來一隊惡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說,用鐵鏈一鎖,硬把范喜良抓到長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變成了一場 空,孟姜女悲憤交加,日夜思念著丈夫。她想:我與其坐在家裡干著急,還不如自己到長城去找他。對!就這么辦!孟姜女立刻收拾收 拾行裝,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跋涉過多少險山惡水,孟姜女沒有喊過一聲苦,沒有掉過一滴淚,終於,憑著頑強的毅力, 憑著對丈夫深深的愛,她到達了長城。這時的長城已經是由一個個工地組成的一道很長很長的城牆了,孟姜女一個工地一個工地地找過 來,卻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最後,她鼓起勇氣,向一隊正要上工的民工詢問:「你們這兒有個范喜良嗎?」民工說:「有這么個人, 新來的。」孟姜女一聽,甭提多開心了!她連忙再問:「他在哪兒呢?」民工說:「已經死了,屍首都已經填了城腳了!」
猛地聽到這個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靂一般,孟姜女只覺眼前一黑,一陣心酸,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連天 地都感動了。天越來越陰沉,風越來越猛烈,只聽「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范喜良的屍首,孟姜女的眼淚滴在 了他血肉模糊的臉上。她終於見到了自己心愛的丈夫,但他卻再也看不到她了,因為他已經被殘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好了,聽完我這些足有一里地長的介紹,我們踏著方磚也走了好幾里地的路,前面不遠就是遊客止步了。請大家按原路返回,再見!
八達嶺長城游記_游記作文1200字篇二
長城是中國古代最雄偉的建築和偉大的軍事防禦體系,是中國的驕傲,世界的奇跡。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達嘉峪關,綿延萬余里。八達嶺長城是居庸關的前哨,牆高7米有餘,頂部寬約5米,在長城的轉角和要沖處,築有烽火台和敵樓,是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
記得上次去八達嶺,是我兩歲那年。時間有些長,威嚴聳立的長城在我的腦子里也有些模糊了。上午,媽媽讓我帶哥哥去八達嶺,重溫中國的奇跡——萬里長城。
我和哥哥乘919路行駛在前往八達嶺的路上。我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新奇地望著窗外的美景:山上種植著許多樹木,密密麻麻。放眼望去,一片綠色,使人頓感涼爽。但「百密終有一疏」,有些山石由於沒有樹木的庇蔭,裸漏了出來。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出金色的光芒,處在一片綠色之間格外顯眼。它們經受了風雨的洗禮,呈現出了各種各樣的形狀,有的像壽桃,有的像兔子,還有的像蘑菇。如果說近處的山像一條綠地毯,那麼遠處的山就像處在濃霧中的海洋,給人以一種朦朦朧朧的感覺。山上還飄著幾朵軟綿綿的白雲,如畫龍點睛之筆,為山增添了幾分魅力。
在萬千的期盼中,我們終於到達了八達嶺。我飛快地沖下車,投向大自然的懷抱。車下的景色令我驚呆了:路邊種著用柵欄圍起來的玉米。玉米地中間還蜿蜒著一條小路。我不僅頌出宋朝著名詩人楊萬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啊!真是詩情畫意呀!
告別了美麗的景色,我們繼續向前走,不知不覺已來到了登城入口處。我和哥哥約定,看誰最先累得走不動。我們來到門口,迎接我們的是一口神威大將軍炮,瞧瞧人家這名字,多氣派。神威大將軍炮的炮筒為2.85米,最大射程達500多米呢!這炮筒看起來才和我的胳膊差不多粗,射程怎麼會那麼遠呀!不過我也來不及想了,當時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向上爬,向上爬。於是,我三步並做兩步,便登上了第一段台階,啊哈!輕輕鬆鬆的。可誰知道苦頭在後面呢!這時,我看見了許多從上面下來的遊客都是滿頭大汗,還在嘴裡嘟囔著:「這種熱天氣沒人能堅持的下來!」聽見這話,我有些心理壓力了:要是我堅持不下來怎麼辦?那哥哥就該瞧不起我了!算了,不管他,誰輸誰贏還不知道呢!
我繼續向前爬。剛開始還不覺得怎麼樣,可過了一會兒,我就有些力不從心了,腿像灌滿了水銀,脖子里全是汗,好像剛洗過澡似的。頭發都被烤成了熱的,如果在上面放一個雞蛋,我估計用不了一分鍾就能烤熟!我就像一隻被扔進了火爐的烤雞,又好像在腦袋上扣了一個火盆,那種滋味兒令我終身難忘!可我又不敢先說累,那會被哥哥笑話的!我只好堅持著,等哥哥說累了再休息。可哥哥好像是個機器人,不會累似的,總是飛快地向前跑著。好不容易,哥哥終於開口說道:「我們休息一會兒吧!」「耶!」我高興極了,蹦得老高。真不知道剛才爬階梯時候這些力量怎麼就沒使出來!在烽火台休息片刻後,我們繼續上路了。一出烽火台,我那剛剛被晾乾的可憐脖子立刻來了精神,汗珠子積極地啪嗒啪嗒往下掉。唉!要是把這精神使在腿上該多好呀!
注意情況!前方出現了一個近似垂直的陡坡!我的眼睛提醒大腦。大腦接到命令,迅速給腿發出指示:向上爬。我抬頭看看最近的一個烽火台,脖子都仰到天上去了,你別說,還真有點兒像長頸鹿吃葉子時的樣子!我提著兩條灌滿水銀的腿,步子非常緩慢,也許和蝸牛的速度差不多吧!我此時此刻非常羨慕那些坐纜車的人,要是我能在上面坐著該多好呀!(當然,前提是我有錢的情況下。)我好不容易克服了勞累的困難,麻煩又來了,我的肚子「咕咕」地叫了起來,幸虧我有備而來,麵包、火腿、酸奶一樣不少!
漸漸的,我們已爬到了山頂,我看看山下,北京城一覽無余,什麼公路呀,什麼鐵道呀,原先看起來那麼長,現在看起來和我的大拇指也沒差多少嘛!地上所有的樹都聚集在一團,綠油油的,一直鋪向遠方。我看看遠處的另一座長城,蜿蜒在山間,真的像人們所說的像一條巨龍。這么雄偉的建築,古人竟然能建造出來,可見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我真是佩服呀!看著這美麗的景色,盡管有太陽直曬,可我的心裡好像有一股涼爽的風吹過,不覺得熱了,看來上山時的辛苦是值得的呀!有人說過,幸福永遠在吃苦的後面,今天我才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如果你吃過苦,努力過,那你就會得到後面的幸福與成功;如果你根本不努力,那你想得到幸福與成功是不可能的。
我看了一下表,11點多了,該下山了。於是,我喊上哥哥,准備下山。上山吃盡了苦頭,我本以為下山會輕鬆些,但事情並不是我所想的那樣。下山時,腿就像不是我的了,一個勁兒地向前跑,身子卻一個勁兒地向後躺。整個人就像被切成了兩半。還不如上山好呢!為了安全起見,我只好使用我的絕招——螃蟹步,說白了就是橫著向下走。費了半天勁兒,我們才好不容易下了山。出的汗比上山時還要多呢!反正不管怎麼說,我們爬上了頂峰,出再多的汗也值呀!
一天的文化體驗之旅就這樣結束了。在今天,我收獲了許許多多,明白了只要堅持,就一定能成功!
記得我看過一段話:「一滴水和一塊巨石,看起來好像不成比例。可是你如果讓水滴不斷墜落在巨石上,經過一段時日再去看,卻會驚異地發現水滴之處,已成一個小坑。這是什麼道理呢?很簡單,只有二字可以解釋:有恆!」
什麼叫有恆,就是有恆心,有毅力。如果你做到了有恆,那麼迎接你的將會是意想不到的驚喜。就像爬長城一樣,你剛開始遇到了困難,只要堅持一下,就可以看見美麗的景色,這難道還不足夠嗎?如果你遇到困難退縮了,那麼你留下的只能是一個天大的遺憾!
只要堅持,就一定能成功。讓這句話成為我們人生航程上的風向標,相信它會幫助我們成就人生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