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店電影城和吳京
⑴ 流浪地球觀後感
【薦】流浪地球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流浪地球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流浪地球觀後感1
"GN171一11小隊聽,我的命令!以下是命令!活下去。「希望……真的是這年代,像鑽石一樣,寶貴的東西。」讓人類時刻都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望。
從電影院出來,我的腦海里一直縈繞著這些話語,還有《流浪地球》讓人震撼,卻又不得不讓人沉思的場面。回家路上看著那些繁華的街道,我不斷問自己,地球真的會變成那樣嗎?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主要講了未來太陽迅速衰老,極度膨脹,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於是人類傾其所有在地球表面上裝滿發動機,推動這個星球在太陽氦引發爆炸之前,去往比鄰的星系尋找新家園。而離家出走的叛逆少年,最終在父輩的感召之下成長,成為讓地球從木星引力中掙脫出來的英雄。在這個過程中發生的事。
電影里的地球表面漫天飛雪,氣溫直達零下84度,所以人們居住在地下城裡,當他們開車走過上海市,指著一座隱約能看到電線和路牌的冰山,說這就是自己的家時,我的眼淚便流了出來,是啊,多年以來的地球已荒唐的辨認不出來了,若辨了出來,卻也只能是重溫和回憶。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歡歡快快的領著行李包,住進去了,這所謂的地球,又何嘗不是人類自身的流浪呢?又何嘗不是原先的家回不了,精神沒了寄託呢?甚至是對「流浪」與「回家」這一組關系的理解,都充滿了中國式的對家的嚮往、對故土的眷戀——面對危機的人類,竟然帶著地球這個家園一起去往遠方。
人們把家這個詞看得非常重要,所以才會選擇帶著地球這個家園去流浪,真希望以後我們人類不會眼睜睜的看著這個災難發生。
《流浪地球》這部影片讓我真正的感受到了:什麼叫團結,什麼叫希望,什麼叫犧牲所值,什麼叫家。
流浪地球觀後感2
太陽系的太陽急速膨脹,眼看太陽即將爆炸,人們該何去何從?
原計劃的運行軌道,地球對於巨大無比的木星來說是極其微小的,受到木星的影響,地球一半以上的轉向發動機都已全部熄滅,如果不及時發電,地球便會撞擊木星,「砰」——化為烏有……
但當大家將發電機全部開啟時,一切都晚了,地球與木星近在咫尺,人們幾乎失去了希望……
正在此時,國際會議秘密決定,改變原有計劃,放棄地球,放棄那13億人類,施行「火種」計劃。
我對這個決定痛心不已,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地球,我們人類的母親,孕育了人類文明,養育了「世界」這個大家庭,如今,我們卻要丟下她?
在人們沒有希望之時,劉啟想到了一個辦法,「點燃」木星,一個大膽的想法,卻是可行的的方法。是啊,此時此刻,又談何大膽與否,如果不這樣,那將失去多少無辜的生命,為了地球,為了全人類,我們一定要試試!
「點燃」木星的目的是讓木星將地球推出木星的巨大引力范圍,經過大家不懈的努力,終於,人們團結一心,手動點燃發動機,將發電機朝著木星噴去,我內心無限激動,可事與願違,噴射的火柱距離引爆木星的位置還剩下500公里,正當大家以為要失敗了,劉培強,劉啟的父親不屑一顧,為了自己的孩子劉啟,為了地球,將太空站沖向火柱,爆炸之後產生的火焰直逼木星……
霎時間,無數火球撞向地球,強大的沖擊將地球送出了木星的強大引力范圍,地球開始了「流浪」!
看到這里,我不禁熱淚盈眶,這便是人情,一個神聖而神秘的東西……
流浪地球觀後感3
一顆硬科幻的種子,終於拋在了中國電影這塊土地上,拋在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的土地上。它發芽了,長得很綠,很壯。這是一部希望與絕望交織的電影,這兩個元素也是其中最感人的地方。
當人們發現太陽即將爆炸時,是什麼促使他們團結一致?是希望。當發動機因為木星引力的增強而失效時,絕望,使人們放棄了地球及上面的人們。但又是希望使王磊等人將「火石」毫不猶豫地送往杭州;而當他們發現杭州地下城沒了時,王磊放棄了,是因為絕望。劉啟卻執意要趕往發動機控制中心,因為他相信地球不會就這樣毀掉,它一定還有希望!最後終於找到了脫離木星引力的方法,卻沒有一個人肯幫助他們,他們寧可坐以待斃,寧可自殺,也不想幫助劉啟,這又是為什麼?是絕望又一次占據了人們的心。但是劉啟的救援隊,空間站的劉培強,他們沒有放棄,他們還是充滿了希望!犧牲小我算得了什麼?他們犧牲了一個又一個人,點燃了空間站,一次又一次呼叫救援隊……
終於,希望的曙光普照了人們,他們又一次集合起來!
最後,成功了!地球成功了!希望成功了!……
人生只通往一條路,那條路是困難;困難也只通往一條路,那條路是絕望。但是,絕望路上有許許多多希望的小星星,撒滿大地。你是選擇將他們撿起,還是繼續向前走呢?拾起它們,你就會通向成功,別忘了,你的身後有無數人在看著你。有希望,就有成功的可能。就像電影里所說的:「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方向。」
「無論最終的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
去看看吧,讓這顆種子,茁壯成長。
流浪地球觀後感4
隨著一聲發射,我的心隨著地球被推動器推動時地球上人民歡呼的聲音,我的心無比的震撼和激動。
這是國產影片《流浪地球》。對我深深的震撼!影片的開頭。在面對太陽系崩潰的地球即將毀滅。人類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是的沒錯,就是團結全人類的全解全地球的團結。所有每一個人其實活的像心一樣閃爍,即使他沒有他們,沒有像劉培強一樣犧牲自己推動地球,希望就是一片乾渴土地中的一條河,然後責任義務愛與勇氣源源不斷的供給著這條河。很久以前,劉啟從爸爸口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便是,只要他抬頭就可以看見一棵爸爸的星星在多年不見是父子。中出現了隔膜。慢慢的心中的星星消失了,但最後劉培強犧牲的那一刻,劉俊劉啟心中應該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吧,看爸爸就是星星,你抬頭看見我像星一樣閃爍淚水洇出眼眶,那一刻竟是無言的感動。讓劉琦也沙娜想通了一個拯救地球的方法,許許多多的人前仆後繼。演繹了。拼搏與堅持,每一個努力的人像是一個不可磨滅的印記像星一樣閃爍,星河仍舊被留存,因為他曾輝煌過這部電影真正要告訴我們的事,也許人類脆弱的不堪一擊,但人類從未放棄過希望愛永遠在他們心中。
心仍舊在流浪,但卻有什麼東西變得不一樣了,原來像星星一樣閃爍真的可以被人做到!
流浪地球觀後感5
未雨綢繆,人類才有希望!
太陽日漸衰老,氫核聚變逐漸停止,陽光的減少導致地球進入新的冰河時期。最終,隨著太陽的爆炸整個太陽系都將不復存在,人類被迫帶著地球去尋找一個新的類太陽系來獲得新生,這就是《流浪地球》的大概劇情。
顯然,帶著地球去流浪,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人類在這一災難到達之前,必須要完成各種准備工作:製造出能夠推動地球脫離太陽系,實現太空遨遊的動力系統,找到足夠的能源,還得有抵抗宇宙強輻射,躲避隕石碰撞和大型天體引力陷阱等等各種「天方夜譚」式的技術和能力。
或許,地球根本不需要去流浪。到那個時候,我們已經能夠捕獲宇宙中的新能源,直接加註到太陽上去,來延長太陽的壽命,或賦予太陽新的生命。但這都需要我們人類孜孜不倦地去認識世界,以利用宇宙中的資源來拯救我們的家園。
當然,你可能會說,那還不知道是多少萬年,甚至是千萬代以後的事情,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杞人憂天。那,我們可能就大錯特錯了!人類只有未雨綢繆(mou),有備無患,才會有持續繁榮發展下去的希望。
小朋友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也只有一個太陽,她們都很脆弱。我們不只是需要從自身的小事做起,不丟垃圾,保護環境,熱愛和平,我們更需要仰望星空,學習研究科學技術,為地球的未來,為人類的未來,貢獻我們的智慧!
最後,我強烈推薦小朋友們去看《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不過,裡面提到了許多科學術語。比如,大天體引力、板塊位移、行星發動機等,還提到了牛頓、愛因斯坦、霍金這些科學巨人。所以,我建議小朋友們,平時要多讀科學類的書,多學科學知識,不然可能連這部電影都看不懂了!
流浪地球觀後感6
正月初四從老家開車回來已經晚上6點了。因為對《流浪地球》早就期望一睹為快,一家三口沒回家就直奔電影院了。
《流浪地球》是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電影大體情節是:近未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吳京飾)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國際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屈楚蕭飾)長大,他帶著妹妹朵朵(趙今麥飾)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作文子昂(吳孟達飾)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連劉啟他們的車也被強征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電影比預期要更驚險,場面更壯觀,晨昏線過後的永夜、火種計劃、讓地球流浪、木星推動地球…,沒想到中國也能拍這么大架構、大格局的科幻片,讓人震撼!
20xx年12月21日被亞麻日歷推算為世界末日。那幾年我看過幾部關於世界末日題材的電影,但是不包括中國人寫的劇本,更不包括中國人拍攝的電影。
很高興看到我們中國這么好的電影作品。
流浪地球觀後感7
輕鬆快樂的寒假即將過去了,在寒假,我看了一部新上映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
近些年,科學家們發現由於太陽的急速衰老,不斷膨脹,地球面臨著毀滅的危險。為了生存,人們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以幫助地球逃離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一個棲息之地。
中國宇航員劉培強在兒子劉啟四歲的時候和國家的宇航員一起前往國際空間站。全球人民將以抽簽的方式居住「地下城」,以抵禦地表的嚴寒天氣。
轉眼間十七年過去了,劉啟帶著妹妹韓朵朵偷偷來到地表,偷開了外公韓子昂的運輸車,結果被抓了起來,出去後還遭到了發動機停擺事件。為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與木星發生碰撞,他們加入到了救援隊里。歷經千辛萬苦,他們終於成功了,可是劉啟的爸爸劉培強也因此犧牲了。這一生,劉培強只陪了劉啟四年。
在電影里,我看到由於人類在科學上的不斷發展,當宇宙中出現了巨大的災難,人類面臨毀滅的危險時,才有足夠的能力進行自救。雖然我們現實中所生活的宇宙環境還相對穩定,但我們還是要努力發展科學技術,使人們在災難發生前有能力改變不利的狀況。
在電影中,劉啟的爸爸為了避免地球與木星相撞,選擇了犧牲自己,挽救了地球和人類,這一段讓我特別難過也特別感動。在災難面前,人們團結一致,相互幫助,在關鍵時刻還不惜犧牲自己,真是偉大。
流浪地球觀後感8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看了一場電影,名叫《流浪地球》,看完之後我既感動又感慨。感動的是劉啟的爸爸為了讓木星爆炸的壓力推動地球離開,自己先把駕駛艙和休眠艙分離,然後自己奮不顧身開著駕駛艙引爆木星;感動的是朵朵說的那段關於希望的話;感動的是每個人都在為希望拼搏著......
地球是多麼的美麗,可電影中的地球讓人感覺不寒而慄。沒有花草樹木,沒有鳥語花香,也沒有名勝古跡,更沒有新鮮的空氣......有的則是倒塌的樓房,被冰凍的人,還有極度寒冷的天氣,可想而知,地球的環境是多麼重要,我們要保護環境,才能不讓太陽毀滅。
劉培強很愛自己的兒子,他為兒子和爸爸爭取到了免抽簽進入地下城的資格。為了人類未來的命運,作為宇航員的他義不容辭地去了太空。在太空站,他每天都在思念他的兒子,也是這種力量給了他引爆木星的勇氣。一開始,太空站里的所有人都可以轉移到其他星球居住,地球就毀滅了,可他沒有放棄希望,最後犧牲自己保護了大家,這是一種大愛,一種值得我去致敬的大愛。
看完電影,我不僅為這部電影的大片既視感震撼,更被每個人身上的品質所深深吸引。我想,以後我無論遇到什麼事情,也都會充滿希望,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希望,相信只要我努力去拼搏,就會成功,就會出現奇跡。同時,我們也要珍惜自然資源,不要過度的開采、收集,這樣才不會出現電影里的景象。
流浪地球觀後感9
今年的春節檔上映了很多電影,我卻只在意一部被導演稱為「小破球」的電影,這就是郭帆導演的《流浪地球》。對這部電影的解讀有很多,有環境和氣候的保護,也有人工智慧的反思。可是我卻更多的注意到這是中華文化價值觀的輸出。
這不同於好萊塢的傳統災難片。這部片子我認為最大意義是好萊塢告訴大家拯救靠某個英雄團隊或者英雄個人。但現在我們告訴別人:不是的,我們民族經歷過的艱難困苦告訴我們,拯救我們的最佳方案,永遠是所有人都參與拯救自己,進行「飽和式救援」——100萬、200萬甚至一半人犧牲了,但只要有35億人能夠活下來,就代表著希望。這就是所表達的文化價值觀的輸出,我們有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我們不應該被動的接受好萊塢文化和價值觀。很早就有先賢教導我們,人類的歷史不是由某一個英雄推動的,而是由人民推動的。就好像這部片子,劉啟是點燃木星拯救人類的關鍵嗎?不是;劉培強是點燃木星的關鍵嗎?是,但是同樣可以被替代,也會有人去替代。在流浪地球里,沒有劉啟的團隊,蘇拉威西照樣點燃;沒有劉培強,照樣有馬卡洛夫、或者空間站的其他蘇醒者執行點燃木星計劃。
這是中國人從自身民族和歷史中得到的感悟與思考——08年雪災也好,汶川地震也好,對災難的救援,是靠著一個或者幾個英雄嗎?不是,是無數科學家夜以繼日攻堅科研,是無數解放軍的「飽和式救援」,是全國人民的的眾志成城,他們才是英雄和關鍵,他們才是中國民族的「主角」,在他們面前,總理都自發讓出通道。今天中國越來越強大,也在國際上占據的更多的話語權。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流浪地球》出現,那時中國將會真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巔。
流浪地球觀後感10
20xx年國產賀歲科幻片, 腦洞大開,特效也很棒,有點像看好萊塢大片的即視感! 以這部為開端,希望後續我國的科幻片越拍越好,給觀眾更多優秀的作品!
除了高中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它時間我都沒有關心過宇宙的問題,但看著這部影片時,震撼之餘更多是感慨,對於宇宙洪荒來說,我們人類真的很渺小!
對於一生來說,一分一秒也很短!但每一個卻都不容小覷、不可忽略,因為質變都是一系列量變日積月累的結果!
今天下午音樂課,老師帶我們看了一部今年很火的電影,名叫《流浪地球》。
電影中講述了許多年以後,太陽急速膨脹,地球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為了人類的生存,為了拯救地球,人類要把地球推出銀河系,尋找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系。在推動地球的過程中,地球被木星的吸引力吸過去,這時候突然所有的推動器因為引力的吸引幾乎全部出現了故障。為了不讓地球墜入木星,劉啟一行人和救援隊一起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把火石送達,重新點燃了發動機,拯救了地球。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是韓朵朵這一角色。她是劉啟的妹妹,一個有些不太懂事,又有些膽小的女孩子。隨著劇情的發展,她也越來越堅強。她不但幫助救援隊運送火石,而且還和救援隊一起把火石送進了蘇拉威西發動機,點燃了木星,讓地球回歸正常運行的軌道。危機關頭,她雖然很是害怕,卻堅強地拿起對講機,呼籲人們相信希望,一起戰斗,救回家園。電影的最後,她不再是一個天真不懂事的女孩,變得堅強懂事。
永遠沒有什麼可以擊退一個堅決強毅的希望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選擇了希望,不懈努力,就能成功。
流浪地球觀後感11
我在20xx年2月8號這一天,和我的家人一起在橫店影城觀看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
這部影片的內容是,在2044年的時候,太陽已老化,到2050年太陽將會在銀河系消失。人類製造出了20000個推進器推動地球在宇宙中尋找第二個像太陽一樣的恆星。從此地球將進入2500年的太空流浪之旅。人類將這種計劃叫做流浪地球計劃。
影片中,劉培強對兒子劉啟說,當你不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木星的時候,我就可以回來了。17年後劉啟偷了韓子昂的通行證從地下城走出來地面,此時的地球環境已經變得極其惡劣,已經不能夠適應人類生存。
地球在流浪的旅行中,快接近木星的時候,由於木星強大的引力,導致地球上推進器的發動機失效,造成地球上面地震等各種自然災害不斷上演,在運送拯救轉向發動機火種的過程中,隊員不斷地犧牲。而地球也在不斷被木星的強大引力所吸引,很快就有可能相撞的危險,就在千鈞一發之際,劉啟腦海里忽然閃念出爸爸曾對自己說過的一句話,木星的表面百分之80都被氫氣所包圍,氫氣遇到火就會爆炸,從而利用氫氣爆炸的沖擊波就可以把地球推開,就可以避免相撞的危險。
最後在所有人的艱苦努力下終於利用這些,拯救了地球和人類。
影片結束,看完整部影片,我深深的感受到,只有堅持和努力才可以完成你想要實現的夢想。當然還需要勇氣,智慧,知識,團隊意識。同時,也體會到了親情,友情在人類中間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流浪地球觀後感12
最近,《流浪地球》風靡全球。盡管過去了好幾個星期了,但隨著腦海中一個個畫面閃過,我又想到了這部給人深刻印象的電影。
本片主要介紹了因為太陽壽命即將結束,在那一時地球會被膨脹的太陽給吞滅。為了讓人類活下去,聯合國政府決定開展「流浪地球」計劃,用數萬座引擎將地球推離太陽系,找到新的太陽。
本片主人公劉啟的父親,是領航員國際空間站的一員,母親因為父親的決定不治身亡,因此劉啟發變得十分憎恨父親。一次春節中,劉啟和自己的妹妹偷來了老爺的行車卡,准備跑出地下城,出去過春節,可是卻被投進了監獄,前來探望的姥爺也被關進了鐵籠子。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在獄中的祖孫三人又遇到了大地震,三人和一位獄友僥幸逃出,和一支救援隊一起開始修復引擎。在修復引擎,劉啟的姥爺不幸身亡。但是木星引擎最後卻無法開啟,劉啟想利用赤道的引擎引爆木星,在眾人的努力下木星被引爆了,他的父親卻犧牲了。
在整部影片當中,有一個貫穿了全篇的線索,那就是自然比錢更可貴萬分,劉啟的.姥爺在將要駕鶴西去時說,那時候的人們關心的只有一種叫錢的東西,根本沒關心過太陽。是呀,如今每個人口中十有八九不離錢,根本沒人想過大自然,所以我們要重視大自然生態系統的良好,不要讓地球變成一顆灰色的死星。
流浪地球觀後感13
一開始可能這部電影的創作組也沒想到本來期望是一個小眾群體喜歡的電影,卻成了全民叫好叫座的電影,其中吳京從客串到投資的新聞點也被挖了出來。
整體看這部電影,可以用優秀來形容,相比之前中國其他所謂的科幻電影相比,這部電影可謂是創世紀的佳作。當然這裡面有劉慈欣很大的功勞,畢竟這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科幻小說家。
電影故事非常完整,並且跌宕起伏,配合強大的後期效果,堪比美國大片。故事其中包含的天體物理知識也是讓大家有了一次「受教育」的機會。最終電影實現了中國人拯救地球的優秀壯舉。
可以看得出,這部電影在劉慈欣優秀的故事之外,學習了很多好萊塢的電影技巧,小人物的英雄之舉,大人物的無比愚蠢,以及幾次巧妙的大返轉,也是讓電影有了強大的吸引力。
朋友圈中說電影比較好,主要看中的是電影的客戶效果,這也從側面顯示出中國電影業的強大發展力,僅僅幾年時間,我國電影各種類都爆發出優秀的作品。其中就包括過去不被看好的科幻題材。
從整個電影的內容立意上來看,電影還是主旋律比較分明的,其中那個北京交通管理的提示音也是巨大的亮點。電影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強大能力與號召力,這是主旋律搶占高地的具體體現,也是電影業的一個額外產物。
這部電影據說開始的時候經費很緊張,吳京投資以後才有了一定的好轉。帶著劉慈欣的優秀故事,帶著吳京的投資,加上一支年輕優秀的創作隊伍,這部電影背後是中國電影創作的無限春天。
最後,還是不得不感嘆吳京叔叔的運氣與眼力,投資了一部這樣的電影,使得他又大賺了一筆。
流浪地球觀後感14
在20xx年年初,我聽說劉慈欣的《流浪地球》這部著名的科幻小說改編成了電影,我心想這一定是中國為數不多且十分好看的科幻片了。
一開始,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就給自己的兒子戶口講述有關木星的知識,也藉此說明了當時太陽系的狀況和其他背景。我認為這樣拍不僅給後文埋下了伏筆還給當時的背景作了介紹,十分巧妙。這種方法應該也能用在作文中,藉助故事前的對白從而達到旁白的效果。
中間這部分,在戶口的姥爺死了這時,CN1711-11救援隊的一名隊員為了救戶口的姥爺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姥爺的生命,我想這一定說明了整個救援隊並非只在乎「火種」的安全,雖說戶口不知道,但這已經讓觀眾明白了。
在最後,戶口把點燃木星的計劃告訴了他的爸爸劉培強,帶著一隊人開始救援行動,卻發現推進器的「波」無法觸及木星,劉培強就操控飛船去「撞」木星。這種力量一定是真正的父愛以及軍人的品質。
全片最後一句,「地球活了!」我認為意味深長。一是指地球死裡逃生逃過一劫。二是與小說中一句著名的活相呼應「太陽死了!」一個是九死一生的激動,一個是無力回天的無奈。
整個影片中,最終讓韓朵朵相信「希望」的一定是戶口的不屈,劉培強的無私和奉獻,這也是影片的精髓吧!
流浪地球觀後感15
時間飛逝,轉眼新年已過去,豬年正式到來!在這個春節,看電影成了很多家庭必備的一項,我也不例外,尤其是看到《流浪地球》票房如此高,評價如此好,我更忍不住了!於是,帶著期待與好奇心,走進了電影院,哇,頓時驚呆了,影院里人山人海,每場都爆滿!我隨著人流走進電影1號廳,找到自己的位置,開始欣賞這部大作!
電影《流浪地球》確實不缺打動人的東西:星際流亡的悲愴命運,拯救地球的家園情懷,犧牲小我的集體主義……它強調「希望」,情感基調總體是向上的。電影院亮燈時,我看見有些觀眾在擦眼淚!看完後,我也震撼了,這部電影是中國拍的第一部科幻片,可以說非常成功,這讓中國電影邁出了新的一部,為中國驕傲!其次就是故事情節,里邊涉及了希望,團結,取捨,悲壯,有氣勢!法國哲學家帕斯卡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我們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面臨永夜,為了人類文明,劇中人用他們精純的血肉尤其是高貴的靈魂捍衛了人類的尊嚴,證明的生存的意義。
這部電影,讓我學到了,人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懷有希望,用積極的心態來對待每一個困難。也讓我知道了為了更多人的幸福,有時候要學會犧牲,學會舍棄,學會顧全大局。最後,我知道,要永遠做一個勇敢的人,不怯懦,不退縮!
;⑵ 電視劇版神話在哪裡拍的
橫店鎮
位於中國浙江中部的東陽市,與中國小商品城義烏相距36公里。距省會城市杭州160公里,距金華90公里,處於江、浙、滬、閩、贛四小時交通旅遊經濟圈內。
自1996年以來,橫店集團累計投入40多億興建橫店影視城,現已建成廣州街/香港街、秦王宮、清明上河圖、明清宮苑、夢幻谷、屏岩洞府、大智禪寺、明清民居博覽城、華夏文化園、紅軍長征博覽城等近20個跨越千年時空,匯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視拍攝基地,成為年接待500萬遊客(2007年數據)的國家AAAA級景區和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是中國首個「國家級影視產業實驗區」,被美國《好萊塢報道》雜志稱為「東方好萊塢」。
宏大的基地規模,豐富的拍攝場景吸引了謝晉、陳凱歌、張藝謀、王家衛、徐克、吳子牛、李少紅、胡玫、唐季禮、尤小剛、李國立等大批名導和張衛健 鞏俐、李連傑、趙文卓、陳道明、梁朝偉、張曼玉、章子怡、唐國強、李雪健、王志文、張豐毅、林志穎、吳京、趙薇、金喜善、藤原紀香、飯島愛等國內外影視明星相繼在橫店影視城取景拍戲。
自《鴉片戰爭》在橫店影視城拍攝以來,已有《荊柯刺秦王》、《英雄》、《漢武大帝》、《無極》、《滿城盡帶黃金甲》、《黃石的孩子》、《投名狀》、《功夫之王》、《木乃伊3》等500多部,18000餘集影視劇在橫店影視城拍攝完成(截至2007年)。
在方圓10平方公里的橫店鎮,擁有十餘家星級賓館7000餘個床位。有按五星級標准建造的貴賓樓,有佔地千畝的度假村,有四星級標準的國貿大廈、三星標准級的旅遊大廈、影視城賓館和一大批基地賓館。無論是高檔酒店,還是基地賓館,游樂園、夜總會、健身中心等娛樂休閑設施配套齊全。 在橫店,劇組雲集,明星璀璨;街市繁華,書店、網吧、酒吧、茶館比比皆是,小吃、飯館南北風味俱全,夜生活五光十色。可謂是明星面對面,一日游千年,是一處獨具魅力的「中國鄉村休閑之都」。
屏岩洞府素有"江南第一洞天"之稱,為省級風景名勝區,佔地面積523畝,建築面積為1530平方米,歷來為道家修行之福地,沿著陡壁建有三清殿、玉帝、王母、黃大仙、胡公、四海龍王、八仙、土地、張天師等道家祠觀。峭壁、幽洞、紫花、紅葉是景區的四大特色。典型的丹霞地貌構成了陡直的屏岩,險峻的洞穴,成片的紫荊、茂密的森林,加之棧道、亭閣、天門、纜車等景觀,風光旖旎而又自然天成。影視名片《呼嘯蒼穹》等就是在這里拍攝完成的。
⑶ 我和我的父輩拍攝地
《我和我的父輩》拍攝地有橫店、赤城等地。
《我和我的父輩》國慶檔上映,分四個單元拍攝上映:
第一單元:徐崢導演《我和我的父輩》之《鴨先知》
背景設置在改革開放初期,以中國第一支電視廣告的誕生為題,講述了中國首位「廣告狂人」的故事。
第二單元:章子怡導演《我和我的父輩》之《詩》
《詩》是為了致敬航天英雄而拍攝的,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的背後,有一群用生命托舉航天事業的無名英雄,他們邁出了新中國探索茫茫宇宙的第一步,也為孩子們在天上寫下了一首「詩」。
第三單元:吳京導演《我和我的父輩》之《乘風》
吳京取材抗日戰爭時期一支戰功卓著的鐵騎隊伍——冀中騎兵團,描繪了騎兵團與冀中人民共同抗擊日寇侵略的軍民群像。非著名娛評人吳清功指出:吳京和吳磊在片中飾演一對父子,分別飾演冀中騎兵團團長馬仁興及通訊員馬乘風。
第四單元:沈騰導演《我和我的父輩》之《少年行》
機器人「星一浩」肩負特別使命從2050年回到2021年,邂逅了懷揣科學夢想的少年小小,兩人意外組成了一對臨時父子。在機器人老爸的影響下,少年小小將堅定地追求科學夢想,少年強則國強,偉大夢想、科技創新精神在這對「父子」間實現傳承。
《我和我的父輩》致敬中國航天
9月21日,由中新網聯合出品的慶祝建黨100周年獻禮影片《我和我的父輩》,在北京航天城舉行以「追星星的人」為主題的特別放映活動,以光影之禮回望航天崢嶸歲月,致敬中國航天,為載人航天立項29周年送上最誠摯的祝福。
活動以一場電影人與航天人的「促膝長談」拉開序幕。曾經於51年前親自見證東方紅一號發射的88歲院士戚發軔,深情回憶了當年衛星發射時激動人心的瞬間,更以電影故事的背景為現場觀眾講述了當年航天研究的艱難歲月,「我深深地體會到研製火箭是冒著生命危險的,不僅環境苦,條件也苦,電影再現了我們激情燃燒的歲月。」
曾為航天事業深耕內蒙古的高崇武院長看完電影更是感懷萬千:「應該說,電影里的情節基本上都是真實的,包括獻出生命的戰友們。」談到章子怡拍攝還原場景時,高崇武說道:「我就好像穿越了時空,當時我就流淚了。我想有這樣認真的工作態度,他們一定會把片子拍好。」
中國航天從無到有,是一次次攻堅克難不斷試錯,也是一次次勇於冒險無畏前行的結果。而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正是這樣的航天人。「在起飛倒計時的時候,我敬了一個禮,除了表達我作為中國航天員的這份信心以外,也是為了致敬我們幾代航天人為之奮斗的幾十年,為之付出的努力、艱辛和汗水。」
在中秋佳節望月思鄉之際,他也頗為浪漫地回憶了當年在太空中「望月」的瞬間。「在太空中看到的月亮其實更加地清晰、透亮。有句話是『天上的星星眨眼睛』,在太空中眨眼睛的現象沒有了,因為大氣中的折射現象消失了,我們的星星和月亮都非常地透徹。」
⑷ 吳京的身世
1974年,吳京出生於北京一個武術世家,是滿族正白旗 。6歲開始在北京市什剎海體校練習武術。1986年,開始隨武術隊參加國際交流活動,同年,獲得全國武術比賽拳槍刀冠軍。
1989年,進入北京市武術隊,並在師傅吳彬的指導下接受專業訓練。1991年,獲得全國武術比賽槍術、對練冠軍。1994年,獲得全國武術比賽精英賽槍術、對練冠軍 。
(4)橫店電影城和吳京擴展閱讀:
演藝經歷
2003年,吳京赴香港發展演藝事業;3月參演電視劇《倩女幽魂》,飾演諸葛流雲一角;10月赴橫店拍攝電視劇《南少林三十六房》。
2005參演葉偉信執導的警匪功夫片《殺破狼》,片中吳京飾演反派殺手Jet; 同年接拍電視劇《武當Ⅱ》。2006年在電影《黑拳》中飾演高崗一角。
2007年參演電影《男兒本色》,飾演為了生存而不擇手段的「天養生」,憑借這部電影的表現他獲得第4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2008年與蕭亞軒合作拍攝MV《More More More》;12月20日,首部自導自演的電影《狼牙》在全國上映。2010年主演警匪動作電影《西風烈》,飾演性格魯莽的警察楊曉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吳京
⑸ 什麼是橫店啊
橫店,位於中國浙江中部的東陽市,與中國小商品城義烏相距36公里。距省會城市杭州160公里,距金華90公里,處於江、浙、滬、閩、贛四小時交通旅遊經濟圈內。自1996年以來,橫店集團累計投入20多億興建橫店影視城,現已建成廣州街/香港街、秦王宮、清明上河圖、明清宮苑、江南水鄉、影視文化村、屏岩洞府、大智禪寺、古民居等12個跨越千年時空,匯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視拍攝基地,成為年接待200萬遊客的國家AAAA級景區和國內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被美國《好萊塢報道》雜志稱為「中國好萊塢」。宏大的基地規模,豐富的拍攝場景吸引了謝晉、陳凱歌、張藝謀、王家衛、徐克、吳子牛、李少紅、胡玫、唐季禮、尤小剛、李國立等大批名導和鞏俐、李連傑、趙文卓、陳道明、梁朝偉、張曼玉、章子怡、唐國強、李雪健、王志文、張豐毅、林志穎、吳京、趙薇、金喜善、藤原紀香、飯島愛等國內外影視明星相繼在橫店影視城取景拍戲。自《鴉片戰爭》在橫店影視城拍攝以來,已有《荊柯刺秦王》、《英雄》、《楊門女將》、《雍正王朝》、《天下無雙》、《天下糧倉》、《小李飛刀》、《少年黃飛鴻》《精武英雄》、《書劍恩仇錄》、《似風似雨又似霧》、《人間四月天》、《雷霆戰警》等150多部,3000餘集影視劇在橫店影視城拍攝完成。在方圓10平方公里的橫店鎮,擁有十餘家星級賓館7000餘個床位。有按五星級標准建造的貴賓樓,有佔地千畝的度假村,有四星級標準的國貿大廈、三星標准級的旅遊大廈、影視城賓館和一大批基地賓館。無論是高檔酒店,還是基地賓館,游樂園、夜總會、健身中心等娛樂休閑設施配套齊全。在橫店,劇組雲集,明星璀燦;街市繁華,書店、網吧、酒吧、茶館比比皆是,小吃、飯館南北風味俱全,夜生活五光十色。可謂是明星面對面,一日游千年,是一處獨具魅力的「中國鄉村休閑之都」。
⑹ 吳京出了什麼事
吳京在拍戲和拍電影:
吳京,1974年4月3日出生於北京市,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中國影視男演員、電影導演,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
1989年,進入北京市武術隊,1994年獲得全國武術比賽精英賽槍術、對練冠軍,1995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功夫小子闖情關》,從而進入演藝圈。1998年因在古裝劇《太極宗師》中飾演楊昱乾一角而被觀眾熟知,1999年,主演武俠劇《小李飛刀》。
2007年,憑借動作警匪片《男兒本色》獲得第4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提名,2008年,開始轉型擔任導演,並於同年執導導演處女作《狼牙》。
2012年,在軍旅劇《我是特種兵之利刃出鞘》中首度飾演軍人,2015年,自編自導自演軍事戰爭片《戰狼》,並憑借該片獲得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提名、第2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獎、第20屆華鼎獎最佳新銳導演獎。
2017年,自導自演動作片《戰狼Ⅱ》,該片創下國產電影歷史最高票房紀錄及全球單一市場單片最高票房紀錄,而其個人則憑借該片先後獲得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第1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
2019年,擔任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出品人,並特別出演劉培強一角,2020年02月,演唱文藝界抗擊疫情主題MV《堅信愛會贏》。
2020年7月,奧斯卡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今年「招新」名單出爐,吳京在列,2020年8月27日,吳京名列2020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第23位 。
1974年,吳京出生於北京一個武術世家,是滿族正白旗,6歲開始在北京市什剎海體校練習武術。1986年,開始隨武術隊參加國際交流活動,同年,獲得全國武術比賽拳槍刀冠軍 。
1989年,進入北京市武術隊,並在師傅吳彬的指導下接受專業訓練,1991年,獲得全國武術比賽槍術、對練冠軍。1994年,獲得全國武術比賽精英賽槍術、對練冠軍。
1995年,吳京在師傅吳彬的推薦下接拍了個人首部電影《功夫小子闖情關》,他在劇中飾演生性好武、天賦聰慧的楊學文,1998年參演電視劇《拭血問劍》,飾演西門金哥一角;同年主演的電視劇《太極宗師》在內地播出,劇中吳京飾演清末民初的內家拳宗師楊昱乾。
1999年,與蕭薔、焦恩俊等演員合作,出演袁和平導演的武俠劇《小李飛刀》,劇中吳京飾演阿飛一角。
2000年,在電視劇《策馬嘯西風》中飾演孟星魂,2001年,主演電視劇《江山兒女幾多情》,扮演一位能文能武、沉穩威嚴的皇帝,同年在張鑫炎執導的電視劇《少林武王》中扮演名將後裔曇志。
2003年,吳京赴香港發展演藝事業,3月參演電視劇《倩女幽魂》,飾演諸葛流雲一角,10月赴橫店拍攝電視劇《南少林三十六房》。
⑺ 橫店影視城裡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橫店影視城裡好玩的景點如下:
夢幻谷景區綜述夢幻谷景區包括夢文化村、橫店老街、江南水鄉、水世界四大區域,佔地430畝,是一個以火山爆發、暴雨山洪等各種自然現象及自然風貌展示為主,配以各種游樂設施和演藝活動等內容的大型夜間影視體驗主題公園。夢幻谷景區以「災難性震撼」體驗和「縱橫博彩」參與游戲為主題,依託影視和高科技的表現手法,是橫店影視城徹底告別靜態觀賞性旅遊的重大標志。夢幻太極
全球最大火山實景演出《夢幻太極》,以「太極」為元素,著力表現《易經》中的「和」文化,闡釋人與自然、人與萬物之間的或相斥或相融的關系,具象地演繹了「和則兩利,斥則相殘」、「和生萬物」的和諧理念。充分運用多媒體、激光、LED等高科技手段,用舞蹈、雜技、魔術、影視特技等表現形式,以炫目的服裝、優美的舞姿、震撼的音樂、驚險的奇技、夢幻的色彩,呈獻出一台精彩絕倫的藝 盛在驚喜歡樂的氛圍中領略博大精深的中國易經文化。暴雨山洪國家首家災難性實景演繹震撼體現節目《暴雨山洪》,電閃雷鳴、暴雨如注、山洪翻滾,二道百噸洪水瞬間襲來,零距離體驗震撼刺激。夢文化村主要包括今夜星河廣場、人猿之家、鷹王神瀑、遠古行宮、金色胡楊、藍月亮門、翻天覆地、歡快蛙跳、了了城堡、搖滾排座、海盜風浪、亞馬快車、爪哇歡跳、阿周那錘、雪域飛鷹、吉祥轉馬、雪山月亮、轉經筒、瑪尼堆等。
江南水鄉集江浙水鄉之精華而營造,生動地展示了清末民初時期江南水鄉的民生百態和萬種風情。
水世界佔地面積90畝,以地中海地區的地理風貌為原型,以中東地區的文化背景和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為主題。建有一千零一夜戲水區、地中海海浪區、土耳其古城區、颶風灣探險區和更衣室、商鋪、醫療中心、迷童中心等相關配套服務設施,擁有亞丁風暴、幼發拉梯、辛巴飛毯、波塞冬碗、多哈滑道和愛琴藍海(海浪區、海嘯區)等大型水上游樂設備和游樂區域,遊客容量在10000人以上。秦王宮景區秦王宮景區是1997年為著名導演陳凱歌拍攝歷史巨片《荊柯刺秦王》而建,也是《英雄》、《功夫之王》等大片的誕生地。設計師們花費了四年心血設計出了一幅宏偉的秦王宮藍圖,而秦王宮景區仿建的原型就是秦王朝最主要的宮殿——咸陽宮。景區佔地800畝,以規模巨大、形體復雜、布局嚴謹而著稱。有各類宮殿,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主宮「四海歸一殿」威嚴矗立,高聳挺拔,淋漓盡致地表現出秦始皇並吞六國,一統天下的磅礴恢宏氣勢。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卧波,復道行空,高低冥迷,不知西東。展示了秦漢時期街肆風貌的「漢街」,黃塵古道,金戈鐵馬,燕趙建築,秦漢文化,在秦王宮得以真實再現。明清宮苑景區明清宮苑景區集影視拍攝、旅遊觀光、節慶典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大景區,始建於1998年,佔地面積1500畝,是橫店影視城最大的影視基地。明清宮苑是以「故宮」為模板1:1復制,參照了明清時期宮廷建築手法,以影視城特有的營造方式,仿效了唐、宋、元等時期的禮制,又融入了民國年間的建築風格,薈萃了京城宮殿、皇家園林、王府衙門、胡同民宅等四大建築系列,真實地再現了多個歷史時期燕京的官府民居、街市店鋪和宮殿風貌。擁有棋盤街、承天門廣場、千步廊、文武台、金水河、玉帶橋等許多歷史景觀,金碧輝煌的帝王宮殿、渾然天成的花園湖泊、富麗堂皇的龍闕鳳檐、氣勢恢弘的皇宮廣場。自明清宮苑開園以來,以文化內涵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和劇組。清明上河圖景區 清明上河圖景區以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巨作《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取其神韻,結合北宋時期的社會背景、民俗、民風及宋時的古建特色,按影視拍攝的需要建造而成的。
1996年為拍攝獻禮巨片《鴉片戰爭》建造了第一個影視拍攝基地-廣州街景區。1997年為拍攝歷史巨片《荊軻刺秦王》建造秦王宮景區。1998年建成香港街、清明上河圖、明清宮苑景區。1999年建成江南水鄉景區,承辦首屆「中國農民旅遊節」。2000年為吸引更多的海內外劇組前來橫店影視城拍攝,橫店影視城所有場景對影視拍攝免收場租,國家旅遊局創建優秀旅遊城市檢查團來到橫店,國家旅遊局局長為橫店題詞:「中國農民旅遊城」,相繼建成兩座超大型的現代化攝影棚。
⑻ 為什麼拍電視劇電影都要去橫店拍
橫店,位於浙江省中部,距離東陽市區18公里,區域面積121平方公里,下轄10個社區(94個小區)、18個行政村,戶籍人口8.9萬,外來人口9.5萬。橫店人文薈萃、英才輩出,孕育了北伐名將金佛庄、科學泰斗嚴濟慈等一大批仁人志士。橫店工業經濟穩步推進,影視旅遊產業蓬勃發展,享有「中國磁都」、「中國好萊塢」之美譽。
2016年10月14日,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橫店鎮被列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中文名稱
橫店鎮
外文名稱
Heng Dien Town
別名
橫店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浙江省東陽市
下轄地區
轄67個村、41個居委會
政府駐地
橫店府前路16號
電話區號
0579
郵政區碼
322118
地理位置
中國浙江中部的東陽市境內
面積
128平方公里
人口
13萬
方言
吳語金衢片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東陽橫店影視城
機場
東陽橫店通用機場
火車站
東陽東站、東陽站
車牌代碼
浙G
城市綜合體
東陽銀泰 東陽一百 東陽奧特萊斯
橫店鎮
位於中國浙江中部的東陽市境內,離東陽市政府19.8公里,距中國小商品城義烏36公里。距省會城市杭州160公里,距金華90公里,處於江、浙、皖、滬、閩、贛四小時交通旅遊經濟圈內。
自1996年以來,橫店集團累計投入40多億興建橫店影視城,現已建成廣州街/香港街、秦王宮、清明上河圖、明清宮苑、夢幻谷、屏岩洞府、大智禪寺、明清民居博覽城、華夏文化園、紅軍長征博覽城等近20個影視拍攝基地,成為年接待中外遊客近1500萬人次。
(2016年數據)的國家AAAAA級景區和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是中國首個「國家級影視產業實驗區」,被美國《好萊塢報道》雜志稱為「東方好萊塢」。
謝晉、陳凱歌、張藝謀、王家衛、徐克、吳子牛、李少紅、胡玫、唐季禮、尤小剛、李國立等導演和趙麗穎、周傑倫、張衛健、鞏俐、李連傑、趙文卓、陳道明、梁朝偉、張曼玉、章子怡、唐國強、李雪健、王志文、張豐毅、林志穎、吳京、趙薇、金喜善、藤原紀香、飯島愛、楊冪、袁姍姍、胡歌、徐海喬、鹿晗、張藝興等國內外影視明星相繼在橫店影視城取景拍戲。
自《鴉片戰爭》在橫店影視城拍攝以來,已有《荊軻刺秦王》、《英雄》、《漢武大帝》、《無極》、《滿城盡帶黃金甲》、《黃石的孩子》、《投名狀》、《功夫之王》、《木乃伊3》等500多部,18000餘集影視劇在橫店影視城拍攝完成(截至2007年)。
橫店不僅僅是影視城,還是磁性材料基地。「橫店集團」名列全國500強民營企業前茅。
橫店被譽為「中國磁都」和「中國箔王」。
⑼ 他長相醜陋卻被吳京發掘,拍戲十年只有五部作品,姜寶成現在怎麼樣了
吳京是一位十分出色的導演,他最初是一名演員,當時也拍了不少武打戲,是眾人眼中的武打小生,如今順利的成為了一名導演。拍攝的幾部作品票房比擬高,這些作品大多是主旋律作品,不過這些電影內容比擬具有創意,也取得了很多觀眾的肯定。拍攝的這幾部作品票房比擬高,口碑特別好,就連資助的電影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在劇中扮演的普通都是比擬具有殺傷力的角色,固然看起來五大三粗,但卻是一個心機十分細膩的人,自從與吳京導演協作以後的名氣越來越高,如今也是眾多導演比擬看好的一位特型演員,各位看過姜寶成拍的戲嗎?
⑽ 演員是拍完片馬上付片酬還是上映以後付片酬
演員片酬的什麼時候結算呢?一般為好幾種
一,固定片酬,按約定的時間金額付;一些小角色用的更多。
二,是票房分成,等影片下線後結算。如果票房很好的話演員得片酬會多很多很多。
三,片酬+票房。絕大部分都是拍完以後按之前商量好的片酬再加票房分紅再拿錢。
四,分期結算,一般分三期或者四期 看影片周期和你角色的周期 合同簽定同時就付頭期款,開機付第二期,拍一半付第三期 拍完付尾款特約類型的或者就一兩天戲份一般拍再一次性結清。
第一娛記出品必屬精品!
作為專業的行業內人士,給大家安利一下影視行業片酬支付方式!
說起來很復雜,但是也很簡單!主要就是看你怎麼談!但是大部分並不是如提問者說的那樣拍完馬上給,或者上映後給!主要有以下幾種!
娛樂 圈支付演員片酬,最多的方式是分階段支付,這個比例占據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舉個例子:假如某主演一部電影,經紀人和製片方談好了合作內容,片酬方面一般都會這樣約定,在簽約之後三個或者五個工作日內,支付百分之十或者二十作為定金,演員開始閱讀劇本,熟悉內容。開機演員進組以後三五個工作日,製片方會支付百分之二三十,等到拍攝過半,製片方還會支付百分之三四十。在拍攝殺青前,支付完演員的全部片酬!
這個過程當然不會完全一樣,有的分四次,有的分五次,每次比例也會不同,但是大體模式就是這樣!
但是需要說明的一點就是, 絕大多數演員在殺青前,全部片酬已經到手了!
很少有演員上映後才拿到片酬的。但是有一種例外,那就是片酬入股這種形式。
這幾天《掃毒2》票房大賣,主演及監制劉德華就是這種形式,他因為看好這部電影,覺得有錢賺,就採用投入自己的片酬佔一部分股份。這種形式就只有等到上映結束了,票房分賬的時候,才能領取自己的片酬!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這不是單純的片酬了,而是一種投資行為了。這樣的事在 娛樂 圈也不少見,譬如黃曉明主演的《新上海灘》,他就是拿自己片酬投資,承擔投資方角色!
其實製片方對現行演員片酬支付方式非常不滿意,因為拍完戲,演員片酬全部已經結清拿走了,最後能不能播出?播出效果好不好?結果都是製片方獨自承擔!
但是現在在劇組,演員是強勢的一方,特別是大咖。如果你不支付完片酬,那我就不拍。一旦不拍,損失的是劇組,所以製片方不得不乖乖給錢!
但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聽到一些演員討要片酬呢?這些演員其實都是小演員,不怎麼有名氣的演員,在簽合同的時候,會就一部分錢在拍攝完成後支付,遇到流氓劇組,最後一筆他們就不支付了。但是大演員絕對不會同意在殺青夠支付片酬的!
最好的辦法是風險共擔,利益共享。作為演員,必須對自己演的戲負責,不能不管拍的好不好,錢都全額拿走!錢放好,收益高,演員也可以提出增加片酬!
其實演員片酬的交付沒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根據合同來付片酬。
交付片酬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01、拍完馬上支付片酬,無任何分紅
並不是所有演員都能夠獲得上映之後的分紅,比如一些客串的演員或者是一些咖位不高的配角。他們的戲份並不多,可能只在劇組里待上半個月就走,這樣的演員一般拍完之後立馬就能拿到自己的片酬。
甚至有一些演員單純就是友情出鏡,連合同都沒有事先簽署,就直接進組拍攝。這種情況一般也是拍完之後再聯系經紀人或者工作室支付片酬,屬於事後再進行合同簽訂的情況。當然,這種情況並不常見,因為友情出鏡通常沒有片酬,純粹是人情交易。
而一些群眾演員,比如橫店影視城的那些群眾演員,往往就是在拍攝之前商量好拍一場戲需要多少錢,拍完之後就立馬結款,他們甚至可以在拍攝之前拿到一部分錢,等拍攝完畢後再拿尾款。
02、拍完後付片酬,上映後付分紅
電影中的一些有經紀公司的主演演員,可能自己帶資進組或者自己參與了分紅,他們簽署的合同可能就是拍完之後支付片酬,上映之後再計算分紅的支付方式。這種支付方式是比較常見的,先將演員的片酬支付到位,後期的分紅再另外計算。
由於演員的片酬需要與經紀公司進行分成,所以劇組先行支付片酬,經紀公司好先做好入賬的計算工作。而分紅這種事情,演員可能會和經紀公司分成,也可能只是個人投資,與經紀公司無關,則無需和經紀公司分成。
這種方法有一個好處就是經紀公司可以提前和劇組溝通好演員的片酬,在片酬合適的情況下再去談分紅,占據主導地位的一方也就是經紀公司。在拿到了滿意的片酬後再參與分紅,不管最後的分紅到底多不多,他們都是無所謂的。
03、上映後將片酬和分紅一起支付
部分一線演員可能有自己創設的工作室,但沒有簽署專門的經紀公司,他們拍戲可能也是自己找的資源,自己投資的劇組。這種情況下往往就會是片酬和分紅一起,直接支付到演員的工作室,非常快捷。
而演員那邊往往不會立即拿到片酬和分紅,而是等到年底工作室進行結算的時候,一次性拿到自己該年度應該拿到的錢。這樣的演員往往也不是那種靠演戲養活自己的演員,而是將演戲當做一種投資在做。
當然,這樣的方式往往只針對於一些有實力、資源多的演員。這些演員的工作重心通常會放在好作品的輸出上面,而不是利用自己的流量去進行快速的變現。他們在拍戲的時候也會更加認真,期望能夠用好的表演來征服觀眾。
你好,我是小小明天,很高興回答演員是拍完馬上付片酬還是上映以後付片酬?我的回答如下
資金到位,劇組可以准備開機,
劇組是一個臨時的單位,把大家組合在一起,然後演員入組之前簽合同,簽完合同,先付20%首付,拍了一半,再付30%,最後全部拍完,付剩下的50%片酬。
一般都是片子前期製作完,演員前期演完戲結束以後,應該就把片酬全部結清,這就是我對你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好萊塢電影類,一線明星一般都是拿基本片酬+票房分紅,比如去年復聯三,全球票房20億,光演員股東分紅就花了快3億,唐尼的8000萬美金差不多就是2000萬+分紅,這屬於與收益相關的。二線明星一般幾百萬美元固定片酬,剩下的幾十萬美元,美劇演員則要差很多,頂薪不過百萬美元一集。
國內一般明星自報片酬,製片方自己估量收益,總之就是自負盈虧,收益與否與演員無關。
對於這個問題,我去網上搜索了一下。得到了以下幾點。
第一種是演員的固定片酬,是按照演員在戲中所要出演多少分鍾,扮演什麼角色來定的。所以這固定片酬是拍完就付完的。
第二種是簽合約時規定的定金,這種是在還沒正式拍戲錢就要付完的。不然明星是不可能去拍的。
第三種是拍的電影是院線電影,有票房分紅。
所以這種票房分紅是在拍完戲電影上映後,根據票房來定的。
不過這些都要簽合同的,提前談好各種價錢,然後簽合同。
所以不用擔心會有劇組不給演員付片酬。
看合同的簽訂狀況,一般是簽訂演員合同之後付款20%片酬,開拍之後再付30%,上映之後再付款一部分,電影下畫結算之後付最後尾款。不過,有很大操作性,看怎麼談,最常規的就是簽訂合同之後會給一部分錢(不多),剩下的等上映和結算付。演員希望早些拿到更多的錢,公司希望晚付片酬,看兩方的能量和談判情況,就跟做生意一樣
首先先上個 合同模板 就知道個大概了。
正常來說,付款方式這塊都是分階段付款,就像我們家裡搞裝修,都是簽合同後給一筆預付款(訂金),人員設備進場後給一筆入場費,結束驗收完成後給餘下尾款。
當然這些都是標准合同作法,還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比如橫店的群演,工資直接按日結算,辛苦點大概能拿到200元/天,中午能夠領一餐盒飯。
如果你是一二線大明星,那就有跟甲方談判的籌碼,在拿到高片酬的同時,出現了多種片酬模式。
一是常規的固定片酬;二是固定片酬+分成,即演員分享後期收入;三是分期結算或分集結算等。一般請明星大咖來演,演員殺青前明星的固定片酬一定是立即結清了的,而且還是稅後,所以經常有明星猛拍幾天戲就拿錢走人的現象。
還有一種情況是 帶資進組 ,成功的典型是吳京帶資進組《流浪地球》,原本說好只客串一天,可吳京去劇組拍戲的時候發現劇組特別窮,說好的原投資方也撤資了。吳京看好《流浪地球》的劇本,就以投資人身份追加投資六千萬,據說當時吳京連家裡的固定資產都抵押了,原本一天的客串也變成了三十一天的出演。而導演郭帆為了節省資金直接把吳京的片酬免了,讓吳京直接拿電影分紅,所幸電影《流浪地球》一炮而紅,吳京賺的缽滿盆滿。
當然帶資進組實際情況非常混亂,比如帶資進組演員功底實在太差,影視公司詐騙錢財假拍戲等。
最後總結,普通演員就按合同標准模板支付方式,沒任何討價還價餘地。明星演員根據自身咖位和甲方實力談判,咖位最大越有籌碼談,多種片酬模式共存。實際也是明星賺錢太容易了,盡管相關部門不斷出台限薪令等政策,普通人看來那還是天價啊!
希望對您有幫助,謝謝!
演員片酬這個話題有點老生常談了,在中國演藝圈,片酬幾千萬幾百萬根本不叫事,頂級流量小鮮肉的片酬都是過億。對於付片酬的先後順序,張藝謀在很早以前就說過這個問題,在國內基本上都是一次性先付清,而國外則是採用先付一部分然後加上電影票房的分紅。
國外的這種方式更有利於電影質量,因為分紅的拿多拿少和演員的發揮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避免在前期就因為高片酬影響了整個電影的預算。
而國內這種片酬方式,衍生了一大批只靠頂級流量明星撐場面的爛片,而製作費用卻比好萊塢一部科幻大片還要多,預算總共那麼多,全用來請明星肯定會在別的地方縮減。
比如前一陣子被罵慘的《上海堡壘》
鹿晗喝酒蹦迪救世界,還要抽空追舒淇,高難度動作發型絲毫不亂。
這樣尷尬評分的電影,請恕我確實不能昧著良心說話,客觀評價就是:「真的不咋地,粗製濫造的作品」,選用鹿晗和舒淇為這部電影帶來了很大的資金壓力,這勢必會擠壓電影在特效方面的投入。
與電影不同的是,電視劇的話一般會採用分集付款,因為涉及到劇目的集數、演員出演次數和劇情修改等原因,一般都是按集付錢。孫儷當年拍攝《羋月傳》每集片酬就高達50萬元。
還有一種就是演員很看好這部劇,想帶資進組,類似投資的方式,比如《流浪地球》。據傳吳京「帶資6000萬」和零片酬加盟《流浪地球》,當年《流浪地球》票房更是達46.54億讓吳京賺的盆滿缽滿。
當然為了防止影視行業亂象橫生,發展扭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了「限薪令」,加之當年范冰冰的「陰陽合同」事件,明星們在涉及稅務和片酬方面的隱秘工作就越來越好,希望演員們能苦練演技把自己的專業技能提升到符合自己片酬的水平。
其實關於演員片酬的問題,在業內一直都是一個很隱晦的事情,估計除了演員自己和經紀人之外,一般的旁人只怕都不是很清楚這個問題的真實答案。
第一點,國內和國外的結算區別。
首先,在國外的電影圈裡,特別是像歐美地區,對於演員的片酬,都是選擇前期先支付一少部分的酬金,然後等到電影上映之後,根據票房成績,讓演員直接參與分成,票房越好你就拿得越多。這樣的好處,就是避免出現因為演員「高片酬」的問題,影響到電影的前期製作。
而在國內卻不是這樣的,一般情況下,無論是大小演員,都是先談好「價錢」,然後再開工幹活的。針對於小演員來說,可能會要求「嚴謹」一些。
第二點,分期結算和分集結算。
雖然說針對於每個演員都會有一個「身價數字」,但是在結算片酬的時候,片方一般都不會選擇「一次性」支付的,當然這也是會出現一些「特殊情況」,比如「非你不可」或者「炙手可熱」的「搶人」情況,片方也是會「一口買斷」的。
分期付款,前期先支付你的「進組費用」,然後到了製作中期會支付「進度費用」,到了製作完成之後會支付「尾款」,一般都是334的支付方式。而分集結算,一般都只針對比較有名氣的演員,因為他們本身的報價都是按照「一集一價」來出的,所以片方一般都是「三集一結」或者是「X集一結」,這個方式對於某些演員來說,那也是真的「來錢快」,猛地拍幾天戲,估計就是上百萬入賬,並且還是「稅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