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院線大片 » 凱歌電影院

凱歌電影院

發布時間: 2022-09-11 01:26:47

⑴ 趙薇指導的《劇場》被凱歌導演批了個一無是處,你怎麼看

《劇場》是難得一見的精彩片段,很多網友把《劇場》稱作是當期《演員請就位》的無冕之王,而我十分認同這種看法。至於陳凱歌的評價,從他一開始回懟李誠儒之後,卻沒有給演員發卡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大哥是真的假,不過也難怪,能夠在電影圈子裡混得這么順風順水的沒一個是善茬。所以,陳凱歌的這種批判,聽聽也就算了,畢竟他不批得話,怎麼給自己的作品拉票呢。

不過以上這些其實僅僅是我的個人看法,還有人認為整個節目就是一場戲,導演說什麼,演員怎麼演,也不過都是提前策劃好了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製造更多的話題點,搶占更多的熱搜,來獲取更大的流量。畢竟對於一檔節目來說,收視率和流量才是它真正具有價值的重要審視因素,從這一點來看,演員請就位的確是成功的。

最後,還是說說個人對《劇場》的看法吧,天才與神經病永遠只有一牆之隔,趙薇是天才,賀開朗也是天才,所以他們碰撞出來的作品,更是當之無愧的天才之作,陳凱歌如果真的看不懂,那他也愧對於“陳導”二字。

⑵ ( )凱歌

「houshiyi」:您好。

陳凱歌
【人物檔案】姓名:陳凱歌 原名:陳皚鴿 出生日期:1952.8.12 生肖:龍 星座:獅子座籍貫:福建長樂 出生地:北京 國籍:美國 學歷: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配偶:陳紅工作類型:中國電影電視導演 工作地點:北京電影製片廠

添適當詞:

(高唱)凱歌

(創作)凱歌

(奏)凱歌

(聽)凱歌

凱歌(聲聲)

凱歌(繚繞)

凱歌(不絕)

(雄壯的)凱歌。

祝好,再見。

⑶ 大爺撩妹喝啤酒是什麼電影

《筒 子 樓 超 人》是由徐卓執導,劉道玄、郭曦文領銜主演的電影。
隱 匿在人 類 市井生活中的外 星 小 伙李默森,憑著自身的超 能天賦,夢想成為除 暴 安 良的超 級 英 雄。因一場誤會,李默森與精於搏擊格鬥的白富美-黃梓晨結下樑子,兩人成為一對歡喜冤家。而在兩人背後,一場陰 謀正悄然展開……

⑷ 為拍電影六年造城,涉嫌誹謗拒不道歉,陳凱歌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距離《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上映已經過去了很久,

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爭議頗多。

於陳凱歌而言,

他找到了自己相伴一生的伴侶,

找到了自己執著堅持的藝術追求,

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路。

⑸ 電影《爸爸去哪兒》1月31日福州在哪個電影院上演

你到網上搜索一下福州電影院,在裡面找一下就知道了,或者上美團網看一下有沒有電影院的團購票

⑹ 陳凱歌被稱為''造城狂魔'',整整花了四年的時間修古城,如今怎麼樣了

陳凱歌一直是以導演的身份出現在熒屏之中,他是一個極有才華,卻又沉澱不下來的導演。用相聲話說就是,有火氣,不圓潤。比如最近的那部道士下山就能看出來情懷是有,道理是有,可更像是在背書。

其實吧,陳凱歌真真不適合自己完全去駕馭劇本和演員。而是需要編劇和演員自己駕馭。比如霸王別姬。李碧華的底子,加上蘆葦的調教,本子成了。張豐毅的底子,張國榮的靈性,演員成了。

憑借《霸王別姬》等傑作,陳凱歌成為一位大師級的導演。《無極》之後,這位眾人眼裡的大神,拍起片來卻像個任性的少年,有著宏大而魔幻的世界觀,卻讓人難以理解。

在國內電影大師的地位基本已經穩固了

大家熟悉的歷史片《荊軻刺秦王》,這也是陳凱歌執導過的作品之一,為了達到更加更好的效果就花了整整四年的時間,和自己的團隊一起設計和修建出一座建築——秦王宮。他為了拍攝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財力和精力。

陳凱歌修建的這座秦王宮,可以說是很好地展現了歷史上秦王宮殿的輝煌,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條件。這部電影雖然沒有大紅大紫,但是這座秦王宮卻成了一個全國非常有名的景點,每年都有大流量的遊客前去欣賞,據統計說每年的門票就要超過10億。

⑺ 勇敢的心

真有的,是根據蘇格蘭民族英雄故事改編的
----==========《勇敢的心》拍攝背景資料======-----------

1995 年的影壇幾乎完全被《勇敢的心》所佔領。梅爾·吉卜森成為該年度的最大贏家。《勇敢的心》一舉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化裝五項大獎,並以之席捲全球,所向披靡。在當今影壇娛樂片盛興,技術電影一味追求消遣、刺激和高票房的同時,《勇敢的心》大膽創新,起用了沉重壓抑、憂郁憤悶的歷史題材,將公元十三世紀的蘇格蘭人民大起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搬上銀,以宏偉壯闊的氣勢為影片贏得了史詩巨片的稱號。在影片中我們看到蘇格蘭的山脈、森林和村莊,凄婉的風笛和蘇格蘭人民在貧困痛苦中發出的反抗的凄厲的呼號,人們感受到了真實的生活和歷史。同時梅爾·吉卜森除飾演男主角外也自任導演,他在影片的結構上,也沒有忽視人們的欣賞心理。在刀光劍影鐵血爭戰中,纏綿著溫柔的愛情主題,讓人體會到英雄傳說的盪氣回腸的鐵血柔情。這無疑為古裝歷史片取得了更大的市常《勇敢的心》同時也沒有擺脫好萊塢技術電影的框架,龐大的攝影隊遠度重洋的實地拍攝;啟用三千人,二百匹馬的宏大戰爭場面;影片拍攝的長周期,都造成了影片的高投入,甚至比預算高出了一倍。所幸影片上映後賣座率空前,票房收入遠遠超出投資,總算以圓滿收常。

歷史上的威廉·華萊士

威廉·華萊士(1272-1304)是蘇格蘭的民族英雄,關於他的情況多見諸於一些傳奇故事,真正的史料現存不多,他出生在蘇格蘭帕瑟林教區的艾德斯列,父親是蘇格蘭高等貴族詹姆斯·斯蒂沃德的奴僕。華萊士因此在帕瑟林的教堂接受一些教育,據說他懂拉丁文和法語,而這些可能是他當牧師的叔父教給他的。在 1297年左右,他和梅倫.布拉德夫特結了婚,梅倫後來在一次英軍的突擊行動中被殺害,而影片不同的是,此時,華萊士已經發動起義了,英格蘭人殺死梅倫正是出於對華萊士起義叛亂的報復。[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當華萊士帶領隊伍反抗英軍之時,另一支抗起義也在同時爆發了,那就是安德魯.穆拉領導的起義,蘇格蘭這種混亂的局面主要是由於原蘇格蘭王約翰.巴里奧向英格蘭拱手讓出了蘇格蘭的統治權,英王愛德華一世為穩固統治,對蘇格蘭採取了高壓政策,橫征暴斂,卻最終導致了蘇格蘭人的反抗。這些起義的興起不僅帶動起了普通的蘇格蘭人民,後來也受到了蘇格蘭貴族們的支持,他們也想早日擺脫英格蘭的壓迫,因此他們拉攏蘇格蘭義軍,以貴族為核心的蘇格蘭抗英聯盟組成了。

然而好景不長,1297年7月,蘇格蘭貴族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向英格蘭人投降,聯盟從此解體,華萊士和安德魯.穆拉兩人開始掌控已經四分五裂的義軍,並且最終將他們歸攏成為一支獨立的抗英大軍。

這之後,義軍連打了幾個大勝仗,在斯蒂林一戰中,他們以少勝多,幾乎全殲來戰的英軍,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勝利,從此名聲大震。然而,在戰斗中,安德魯.穆拉不幸戰死,華萊士失去了一位無法替代的好夥伴,從此,他開始一人統帥大軍。

華萊士的所作所為再次被搖擺不定蘇格蘭貴族所關注,他們授予了他爵士。由此可見,華萊士在當時蘇格蘭人民包括貴族眼裡的地位以及他們對於蘇格蘭贏得自由的渴望。

盡管華萊士雄心勃勃要為蘇格蘭的自由而戰,但英軍的隊伍畢竟遠比他們強大的多,在1298年的法蘭克林之戰中,蘇格蘭義軍全軍覆沒,華萊士隻身逃了出來。在此之後直到他1304年被俘虜的6年裡,很少的人知道華萊士的行蹤,有傳說他在英格蘭北部組織了一些游擊戰斗,也有說法他曾到歐洲大陸的挪威、法國、甚至羅馬教皇那裡尋找援助,從菲利浦四世發往羅馬的一封提到華萊士的信來推斷,華萊士1300年左右的確到過羅馬。

零星的游擊戰持續到1303年,當時人們並不清楚那是否真的是華萊士所為,但由於愛德華一世被這些襲擊所激怒,揚言要捉拿華萊士,華萊士因此再度揚名,也更加成為蘇格蘭人民心中的傳奇英雄。[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根據傳說,華萊士是被蘇格蘭叛徒出賣被抓的,被抓後,他立即被押往了倫敦,在1304年8月23日被處死。當時英格蘭當政者將華萊士宣傳成為一個殘忍、罪惡、濫殺無辜的十惡不赦歹徒形象,因此在他服刑當天,人們不斷向他身上拋扔腐臭的食品,並且高呼絞死他。在簡短的審判之後,華萊士被判殺人及叛國罪,施以極刑,他的屍體被分為四塊,分別送到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四個地方,他的頭被懸掛在倫敦橋上示眾,以警告那些試圖反叛的人。

華萊士的一生追尋自由,並且至死不渝,死時年僅32歲,他最鍾愛的一首詩中這樣說道:

Freedom is best,

I tell thee true,

of all things to be won.

Then never live within the bond of slavery,[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my son.
今天,人們仍然可以在蘇格蘭看到很多地方看到威廉·華萊士的紀念碑,其中一座在愛丁堡的一側的入口處,一座在蘭納克教區教堂門前。而最著名的是在斯蒂林的華萊士紀念碑。華萊士作為一個民族英雄,他被塑造成了各種各樣威武的形象,盡管他只活了32歲,在蘇格蘭我們還不時可以看到白發銀須的華萊士畫像,作為蘇格蘭民族精神的象徵,他永遠活在蘇格蘭人民的心中。

繼凱文.柯斯特納的《與狼共舞》之後,梅爾·吉卜森的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勇敢的心》在奧斯卡典禮上再次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好萊塢才子夢想成真的故事。

這部影片的背景是真實的歷史,裡面的人物也是一個十分典型的英雄,應該說這是一 部不容易表現好的影片,可梅爾·吉卜森從整體故事、情節的構思到人物形象的塑造都煞費苦心,以情動人,使得這一部可能拍成歷史教科書式的影片感人至深,頗有可圈可點之處。

首先是整體故事結構的形成,既不離蘇格蘭反抗英格蘭壓迫的大背景,也不刻意去正面表現這些矛盾,影片的開始,華萊士的父親及親人犧牲一段完全從側面切入,以少年華萊士的視角去體會那段痛苦,而後華萊士回到故鄉,也將他和梅倫的愛情故事作為前台,英格蘭對蘇格蘭人的欺侮作為背景,就在華萊士和梅倫似乎就要那樣恬然而又麻木的度過他們的一生的時候,矛盾激化了,一個英雄誕生了。[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記得初次看過這部影片的時候,我的思緒著實混亂了一段時間,英雄的作為是否真是這樣而起的,讓人感到迷惑,我試圖在歷史書籍中找尋,但後來我知道那是徒勞的,正如影片後來所表現的,華萊士已經成為了一個神話,不管符不符合歷史真實,老百姓都會樂於告訴你,那是真的。我們象在聽老人們講述一個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重要的是,這個故事會感動我們。

在華萊士成為蘇格蘭民間抗英領袖之後,故事也沒有變得單調乏味,影片的戰爭場面拍的緊張刺激,氣勢不凡,帶有明顯好萊塢當代電影特色,既有鬥智,又有斗勇,華萊士的英雄形象日益豐滿。就在此時,另一個女人出現了,看夠了港台莫名其妙的歷史愛情片之後,這樣的故事卻沒有使我們感到別扭,既然有英雄當然要有美人,當我們覺得她該出現的時候,她就出現了。影片的故事情節以兩條愛情線路架構前後,中間的瑣碎的戰事與傳奇似乎也就成為觀眾心中牽腸掛肚的歷險,愛情賦予了華萊士豐富的感情色彩,以至於在這個600年前的英雄就義之時,今天的電影院里再次響起了唏噓之聲。

說到華萊士服刑一場戲,真是妙不可言,首先音樂的烘托十分到位,人們的情緒被充分調動,其次幾個畫面的切換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氣氛顯得十分緊張。而當奄奄一息的華萊士鼓足力氣喊出了「自由」之後,影片中的他側目含情看到了翩翩而至的妻子梅倫,似乎在了卻繚繞許久的一段思念,與那種與敵人怒目而視的傳統英雄形象相比,我們寧可相信華萊士最後真的想著的是他的妻子。

科班出身的梅爾·吉卜森,他的外象和氣質為華萊士形象的塑造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表演上,他那雙碧藍色傳神的眼睛有著非常出色的表現,這使得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覺得那是一個感情豐富的英雄。如果說我們在《致命武器》系列中看到是極似真實生活中聰明、幽默、風度翩翩的梅爾·吉卜森的話,那麼,在這部《勇敢的心》中,我們則看到了一個具有傑出表演才華的藝壇才子的形象。

影片的成功已經被奧斯卡典禮上的那五樽金光閃閃的金像所證實,但不足之處也不是沒有,比如華萊士的英雄的壯舉,影片設計成為愛情而起和為民族而終,這之間的過度仍顯唐突,與高潮戰事中的極具感召力的華萊士相比,初期那種與世無爭表現似乎難以擔當這個人物的鋪墊。

影片中的配樂十分優秀,尤其是蘇格蘭風笛的運用的確魅力無窮,盡管詹姆斯.霍頓這部影片的音樂沒有獲獎,但總體來說這里的配樂要比他後來獲獎的《泰坦尼克》要更加出色,結構上也要復雜一些,與情節配合十分緊密,真正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前些日子,凱歌導演在第一屆海岸兩地導演交流會上,做了番很煽的即興演講,裡面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他說每一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震撼著你,感動著你,陪伴著你成長至今。我相信凱歌導演說了句實話。一個小孩子,懂事懂了一半,長大仍未完成,復雜的世界擺在眼前,一切都是懵懵懂懂,這個時候讓他遇到一部好電影,眼睜睜地盯著銀幕,被精巧的視聽結構後面隱藏的那些關護、堅強、童真、溫柔、自由、愛情所打動,不可抑制地流下淚水,即使現在來看,仍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它會令人相信,相信我們的生命之美,相信這個世界的秩序之美。一部好電影,可以產生深遠的共鳴,進而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我想,在這種情況下,電影這種藝術形式的最高價值和使命,才算是得到了真正的釋放。

談回我自己摯愛的電影,《勇敢的心》,記得最早是在初一看的,哭得一塌糊塗。一方面,我比較藏不住事兒,真善美的東西,總是能很輕易地打動我,到現在看一些東西,還是哭得像個孩子。另一方面,《勇敢的心》本身擁有一部完美的電影所需要的一切因素——純潔的愛情,無謂的勇氣,堅貞的英雄,偉大的人民,完美的音樂,壯闊的景色,優秀的演員,尖銳的矛盾沖突,波瀾起伏的情節和最真實的夢想。後來漸漸成長,這部電影也不知重溫了多少遍,看到了電影的實質,其實是把好萊塢商業電影的各項元素運用到了極致,看到了蒙太奇的驚人作用,但感動依舊,依舊難以忘卻那份愛與自由。華萊士,一個真實而脆弱的英雄形象,他的奮斗,他的不屈,他的勇敢堅韌,事實上為的是一份證明,證明給她死去的女人看,他是一個英雄;證明給她看,擁有夢想中的自由生活是一件可能的事情。他騎著高大的黑色駿馬出現在混亂的高地軍隊前,藍色的油彩塗在他堅毅的臉上,風吹起他金色的頭發,飛揚的發絲印證著他的宣言「他們可以奪取我的生命,但是永遠也不可能奪去我們的自由!」他揭開那個神秘人的頭盔發現他竟然就是自己惺惺相吸的貴族羅拔的時候,他的眼裡充滿了絕望和不可置信的震驚。在他被處死的前夕,他也會恐懼,他也會顫抖,他也會默默地呼喚愛人的名字,祈求她賜予他勇氣,讓他完成英雄的使命,這個男人是真實的,偉大的。他的勇敢和真誠,對於自由的渴望,是每一個孩子的願望,我們需要這種感動,需要這種美化了的虛擬情愫,這就是電影的神奇力量,讓人置身其中,感受那些我們不曾有的生活,感受那些我們渴望已久的情感迸發。

華萊士騎馬在蘇格蘭軍隊前發表戰前宣言的那個片斷;兩軍廝殺,鮮血浸染的那些場景;在刑場上,華萊士以全身的力氣喊出「「freedom」那一刻;在電影的結尾,華萊士的劍被戰友拋向天空,劃過蒼穹的那一瞬間,都是完美的煽情點。蘇格蘭風笛滄桑遙遠的意境里,那個英雄在山野間賓士,永不停息。這些段落,一個孩子是沒辦法不被感動的。我想,為之感動是一件很慶幸的事情。眼前這個時代,價值觀完全崩潰,反諷黑色幽默大行其道,人們逐漸已經淡漠了曾經屬於我們的那些單純的感動,那些真善美的童話,轉而用蔑視一切的外表去掩蓋自己空虛的內心和不自信,我也是其中的一員,但我仍然相信,相信我外殼憤世嫉俗的那層保護膜下面,仍然是一塊金子,相信在人生的某個時段,我也會掙脫出來,大膽的表達我對於生命的感激。

我要說,在我年少輕狂的時候,走過不少彎路,我過於痴迷那些虛構出來的成就感和虛榮心,過於用心偽造那些不經事的事故和淡漠,我一度認為這些東西很酷。但在骨子裡,我自己清楚,我永遠是一個傳統的孩子,我相信那些世襲下來的品質和為人處世的標准,我相信夢想,相形要為之奮斗不息,相信要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目標,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相信好心總會有好報,我羨慕華萊士,我沒法做人做到這樣的純粹,但我還在努力,努力摒棄那些不值一提的虛榮和自卑,努力高聲喊出自己的那聲「freedoom」。我們過去總是在談論未來,談論那些遙不可及的夢想,但現在來看,未來就在眼前,青春的九局下半就在眼前,再繼續談論似乎已經不大合適,要麼去面對,要麼就退卻,沒有第三種選擇。

⑻ 為什麼有人說中國只有一個陳凱歌,只有一個陳紅

被列為中國影壇第一對夫妻的大導演陳凱歌和超級美女陳紅,終於在新世紀之初攜手合作,共譜三國中最慘烈的呂布與貂蟬的愛情故事。

隨著媒體對《呂布與貂蟬》的密切關注,陳凱歌和陳紅的生活故事再次成為眾人關注焦點。不過陳凱歌一向低調。陳紅雖是美女,頭腦卻也不簡單,和陳凱歌配合默契,放棄眾多免費宣傳機會,除了工作之外不會多談其它。記者因與陳凱歌陳紅相識日久,才體味到陳凱歌陳紅之間與其他眾多普通的幸福夫妻一樣的情深意篤,和他們鮮為人知的各自的獨特個性。

相識於《風月》 無緣談「風月」

1994年11月,被譽為超級美女的陳紅,被《風月》劇組相中,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陳紅最終與《風月》失諸交臂。當時,在《風月》的導演陳凱歌眼中,陳紅只是一個適合出演劇中角色的女影星;而在陳紅眼中,陳凱歌也只是一個著名導演。雖然,從上大學開始,從《黃土地》開始,陳紅就知道了陳凱歌,而且《黃土地》帶給她的像火山一般要噴薄而發的感覺,令她至今難忘。但是,1994年冬天的陳紅,這個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的性格率直的美少女,卻怎麼也沒想到日後自己會成為陳凱歌的妻子,和他一起經風歷雨。

輕松一聚會 成就兩人情

告別了《風月》劇組的陳紅,悠然自在地拍著內地和香港的劇,陳凱歌則忙著自己的電影。如果有人說他們一見面就相愛了,那絕對是假的。

1995年初春的一個晚上,一個電影圈內人的普通聚會,有陳凱歌、有葛優,也有陳紅。那個時候,就不像當初想要競爭《風月》中的角色的感覺了,陳凱歌就只是陳凱歌而已,也不是什麼著名的導演;陳紅就是陳紅,也不是想要爭取角色的演員,大家就特別放鬆,喝酒,玩。那次,陳凱歌發現陳紅的性格跟男孩子似的,特別爽快,說話也是直來直去,和其他女孩很不一樣。陳凱歌覺得很好奇,問:你們家是軍人出身吧,陳紅就說:一半吧。我媽媽家都是軍人。

後來,北京有許多演出,陳凱歌就會約陳紅去看演出。兩個人聊天,都覺得挺過癮的。

一方輕松 一個嚴肅

公平地講,陳凱歌喜歡陳紅,絕不只是因為陳紅漂亮、年輕,更多的是因為陳紅的性格:做事什麼都不怕,沒什麼負擔,不管不顧地往前走。而陳凱歌卻是個特別有責任感、有負擔的人,和陳紅在一起,陳凱歌會覺得輕松。

陳凱歌和陳紅的相識相戀,簡直是太自然,是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在他倆之間,甚至都沒有相互約定:噢!你就是我的男朋友,你就是我的女朋友。自然而然地,兩個人就走到一起來了。

關鍵是在性格方面相互吸引,陳紅說長得比凱歌帥,比他有錢的人多的是,而比陳紅年輕漂亮的人也多的是,按照這種條件來挑選另一半的話,一定不會長久。

他倆對情感有相同的的追求,就是一定要找一個自己愛的人,對方也愛你的人。

只有結婚 才是親人

不能絕對地說不同的出身對感情沒有影響。在和陳凱歌陳紅相處的時間里,我一直在想,他們對人對事的認真和傳統態度,應該是他們相知相戀的基礎,而這個態度的形成,和他們都是出自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的背景,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陳凱歌母親是高級編輯,父親是著名導演。因為父親經常不在家,母親對他的影響比較大,精通古典文學,近乎苛刻的自律,以及對工作的狂熱迷戀,對自己言行的極度負責等等,無不是中國傳統文化對男人的要求;與此同時,在江西的信江之濱,一對高級知識分子,以自己的言傳身教,培養了女兒率真、負責、好學的個性,在外努力求上進,不惹事生非,在家溫良相夫教子,這一切,對他們在影視圈這個愛情動盪的氛圍里,都是很好的穩定劑。

對現在許多年輕人來說,相愛可以相處不可以。陳紅卻說,只有結了婚,才能享受到親人的感覺,你會覺得你和他是親人,很親很親的親人,沒有結婚,是不會有這種感覺的。

一雙襪子一句「抹油」 幾人羨慕幾人慚愧

貌似嚴肅的陳凱歌,其實有非常細膩的心,對新婚的妻子,在陳凱歌滿腦子的藝術創作中,他經常會分神體恤入微。

一次,冬天,還是在《刺秦》劇本討論階段,陳紅洗完澡,赤腳跑到樓下聽他們如火如荼的討論,在如此投入之下,陳凱歌會忽然對陳紅說:「紅紅,你把襪子穿上,會感冒的。」當時聽得在場的女人們都羨慕不已,男人們都慚愧不已。

還有一次,大家在長桌邊討論問題,陳紅坐在陳凱歌旁邊,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著,陳凱歌會突然說:「你去抹點油,冬天皮膚容易干。」

這些小小的細節,讓陳紅真切地感覺到不善表露感情的陳凱歌的深情。

在拍《大明宮詞》的時候,劇組給陳紅配備了司機,陳凱歌卻每天堅持晚上來接陳紅。陳紅有時心疼他,叫他別接了。陳凱歌的理由是:「你那麼辛苦,我一點表示也沒有,說不過去。」

在陳凱歌希望和對方感同身受的最傳統卻最真摯的情感中,陳紅一直慶幸自己的婚姻選擇,認為陳凱歌是做丈夫的最佳人選。

拍戲六親不認 平時體貼入微

如果說生活中陳凱歌有細膩體貼之心的話,那麼在電影的拍攝現場,但凡與拍攝無關的人和事,陳凱歌完全視而不見、目露「凶」光,包括對自己的妻子和妹妹。

凱歌和妹妹凱燕的感情很好,凱歌在拍《刺秦》時,艱苦非常,耳朵都凍變色了,凱燕心疼哥哥,去看望,哪知陳凱歌不僅熟視無睹,而且凱燕和他說話,他也不搭理,完全把她晾在一邊。凱燕氣壞了,找陳紅告狀,已經熟知丈夫這種情況的陳紅,雖然知道無法幫妹妹討回這個「公道」,但是想起自己也老是受此「款待」,所以,等陳凱歌回來時,還是向他發難了。陳凱歌一臉無辜。陳紅問他:「你在那兒想什麼?」陳凱歌就急了,說:「我能想什麼?我在想我的電影!」

現在,陳紅這種永遠也贏不了的發難差不多絕跡了,和任何一位深愛自己丈夫的女子一樣,陳紅理解並接受了這些;而陳凱歌也一如任何一位深愛自己妻子的丈夫一樣,盡量體貼妻子,當然,拍攝現場還是例外。

雖然沒有問過陳凱歌,在電影和妻子中間挑選,他會選哪個。不過,估計他會選工作。而陳紅,也會理解並且支持他。

執子之手 共同進步

剛結婚時的陳紅,一直在《荊柯刺秦王》的現場陪著陳凱歌,不多言。聰明的陳紅要求自己的不僅僅是妻子的助陣,她還是一個有上進心的演員。當時《荊柯刺秦王》劇組薈萃那麼多天皇巨星,絕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學習機會。

現在夫妻雙方共同合作拍攝《呂布與貂蟬》,也可算是陳凱歌第一次必要而且必須指點陳紅了。陳紅如孩子一般興奮,她盼望得到丈夫的指點。在現場,陳凱歌一隻手插在褲口袋裡,滿臉嚴肅,用另一隻手牽引著身體,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地告訴演員和工作人員該如何表演,如何拍攝。

當陳凱歌有事飛往國外時,就每天和陳紅通話,大半談工作。陳凱歌告訴陳紅,身為主演和製片人之一,關心每天完成的質量和數量是否和原計劃相同是非常重要的,而陳紅,就能迅速地接受並運用。

「原野」里懷孕 第一次歷險

陳紅拍《原野》的時候,發現自己懷孕了。當時拍戲的環境不太好,是冬天,每天早上四、五點鍾起床,一天要工作十五、六個小時,而且常吃冷飯。陳紅特別擔心這些情況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會不健康,而且這個戲還要拍3個多月。陳紅希望不要這個孩子,她專門為這事從上海回到北京。回憶及此,陳紅說:「當時陳凱歌的臉色特別特別難看。」陳凱歌擔心的是如果陳紅現在不要這個孩子,還要馬上回劇組拍戲。那時是南方最冷的三個月,戲服非常薄,鞋子也很薄,這樣的話陳紅勢必會留下病根。這個孩子的去留成了他們的生活面臨的最大的抉擇,猶豫再三,還是陳凱歌下了決心,叫陳紅留下了孩子。

如今,陳紅和孩子母子平安,也算是造化助人的一個案例吧。

陳紅略施小計 凱歌「真相大白」

陳紅曾經和陳凱歌開過一個玩笑,是關於男孩還是女孩的問題,結果陳凱歌的「封建思想」立馬暴露無遺。

當時陳紅第一次去做B超,結果是男孩,陳紅在電話中告訴陳凱歌說可能是女孩,陳凱歌說:「是嗎?我就是喜歡女孩,我太喜歡女孩了!可算是了了我的心願。」陳紅告訴他是騙他的,是男孩,陳凱歌開心地說:「真的?簡直太好了,太棒了!」在陳紅的追問下,陳凱歌才承認還是男孩子好,並「強詞奪理」地說明理由:「老大還是男孩好,長子嘛!」

陳凱歌對孩子亦是關心非常,而且細心。對此陳紅還常常反省自己,說自己還不如陳凱歌心細,經常不經意間,陳凱歌就會發現孩子的指甲長了,然後就拿了指甲剪給孩子剪指甲。

此時此刻 才是永恆

陳紅在許久以前,曾經聽到過一句話,是說「此時此刻才是永恆」。陳紅說,這句話一下子就說到她內心裡去了。依了陳紅的心性,她永遠都在期盼著未來比現在更好,過去的事情就永遠過去,未來呢,也不要天天去預計。在這一點上,陳紅和陳凱歌也是非常地相像和統一。陳凱歌自認為自己是個性之所至的人,從不老謀深算。不知道是兩個人生性的接近,還是陳凱歌對愛妻的影響力巨大,這就無從查考了,不過,言情小說上說,愛一個人,才會改變。

兩個人從來就把每一個今天都看作他們的新開始,努力地建設著未來,一種鮮活的,有生命力的未來。

⑼ 不要藝謀要凱歌什麼意思

凱歌和藝謀是兩位知名導演,分別是陳凱歌和張藝謀。不要藝謀要凱歌意思就是永遠支持陳凱歌,但是不要支持張藝謀。

張藝謀,1950年4月2日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國電影導演,「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國波士頓大學、耶魯大學榮譽博士。

1978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1982年畢業後分配到廣西電影製片廠。

1984年在電影《一個和八個》中首次擔任攝影師,獲中國電影優秀攝影師獎。

1986年主演第一部電影《老井》奪三座影帝。

1987年執導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獲中國首個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從此開始實現他電影創作的三部曲,由攝影師走向演員,最後走向導演生涯。

1987年至1999年執導的《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等影片令其在國內外屢獲電影獎項,並三次提名奧斯卡和五次提名金球獎。

2002年後轉型執導的商業片《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及《金陵十三釵》兩次刷新中國電影票房紀錄、四次奪得年度華語片票房冠軍。


陳凱歌,1952年8月12日出生於北京,中國電影導演,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1984年,執導電影處女作《黃土地》,該片獲得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

1987年,憑借劇情片《孩子王》獲得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特別獎

1993年,執導的文藝片《霸王別姬》成為首部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的中國電影。1998年,執導歷史片《荊軻刺秦王》。2002年,憑借劇情片《和你在一起》獲得第2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

2005年,執導的史詩片《無極》提名第6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2008年,獲得第2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黑澤明獎。

2010年執導古裝片《趙氏孤兒》,同年獲得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2013年,擔任第2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2015年,執導劇情片《道士下山》。2016年,執導劇情片《妖貓傳》。

2018年,獲得第3屆澳門國際影展電影精神成就獎。2019年,入選「中國海歸70年70人」榜單;同年,擔任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主任。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49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14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11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4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3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86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6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91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831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