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院線大片 » 影院收入電影票算開票收入嗎

影院收入電影票算開票收入嗎

發布時間: 2022-07-05 21:42:13

A. 票房包括類似格瓦拉這些網路售票嗎還是只計算電影院賣出的門票

所謂影院票房是指影院在電影上映時賣出電影票的而得到銷售收入。以現在中國影院經營的狀態,影院票房收入約佔去影院總收入的80%或者以上。因此能夠預測影院票房收入對影院投資的可行性分析和經營策略的制定來說十分重要。
一、票房預測的常用公式展示

行業常用的票房收入計算公式為「票房=總座位數×場次×上座率×平均票價×天數」。

但此公式只是一個演變轉化後的公式,而還是不完整的表達公式。

在數學公式上要得到同樣運算結果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是計算方式,如「9÷3-1」和「1+1」的結果都是等於2。但「9÷3-1」和「1+1」的表達方式就完全不一樣,「1+1」更為簡單易明。同理,常規票房預測公式也應該有更為簡單的表達式。要找到更簡單表達形式,首先要理解收入是怎樣構成的。銷售收入(票房收入屬於銷售收入)通常的表達方式為「銷售收入=A產品數量×A產品單價+B產品數量×B產品單價+C產品數量×C產品單價…………」。為了方便統計和預測,一般轉化為「銷售收入=銷售數量×銷售產品的平均價格」。

參照以上方式,票房收入的表達為「票房收入=觀影人次×票價A+觀影人次×票價B+觀影人次×票價C…………」。若進行簡單的轉化,可得到「票房收入=總觀影人次×平均票價」。而展示公式也是在這基礎的表達式中衍生的,其中展示公式中「總座位數×放映場次×上座率」這三者乘積的實質就是「觀影人次」。因為在實際情況中更有條件找到「總座位數、放映場次、上座率」這個三個預測數據,因此才有了常用公式。

二、常規公式各個構成要素分析

1、 常用公式表達的不完整性

票房收入預測的常規公式為「票房=總座位數×放映場次×上座率×平均票價×天數」。此公式的描述並不完整。更為完整的表達應該為「票房=總座位數×平均實際放映場次×實際放映場次上座率×平均票價×天數」。以下將分析說明。

2、總座位數

總座位數是指影院里能夠提供給顧客觀看電影的位置,即每個影廳的座位數相加就是總座位數。總座位數是根據影院設計而定,在公式中可以看作是固定的要素。

3、平均實際放映場次

在預測中,有相當的一部分管理者把放映場次理解為影院影廳可以排出的場次。如A影廳一天可排7場電影,就誤解其放映場次為7場。

那如何理解「平均實際放映場次」?例如:A影院有1號和2號影廳,某天1號影廳計劃排了7場電影,2號影城計劃排了6場電影,而且其中1號影廳實際只有5場電影有顧客觀看,2號影廳實際只有4場電影有顧客觀看。那A影院的平均實際放映場次就是「(5+4)/2=4.5」,而不是「(7+6)/2=6.5」。

區分此概念很重要,計劃放映場次的權利掌握在影院手裡,而實際放映場次的主動權卻在顧客中。影院計劃放映的場次多,不代表實際放映場次多,因此在預測時更應關注平均實際放映場次。同時可以通過收集影院區域內競爭對手的「平均實際放映場次」,分析競爭對手的資料,加上合理的調查得出更為客觀的平均實際放映場次。

4、「總座位數與平均實際放映場次」的乘積

以下通過例子展示「總座位數×平均實際放映場次」在實際應用中需要關注要點。

表1:某影院的影廳數、座位數及實際放映場次

表格數據講解:

(1)從表1可知影院的總座位數為「80+150+260=490」。

(2)影院的平均實際放映場次為「(2+5+5)/3=4場」。

(3)按公式「總座位數×平均實際放映場次=490×4=1960」。

(4)按表格數據,影院實際提供的座位數為「2×80+150×5+260×5=160+750+1300=2210」

(5)公式中的「總座位數×平均實際放映場次」是為了方便預測而衍生的,但這種方式的預測和實際的情況會存在偏差,在預測中需要注意偏差的存在及其原因。

(6)從表1數據可知,當座位數最少的影廳的放映場次比平均放映場次少時,影院提供的實際座位數會比「總座位數×平均實際放映場次」得出的座位數要多,如例子的情況;反之,當座位數最少的影廳的放映場次比平均放映場次多時,影院提供的實際座位數會比「總座位數×平均實際放映場次」得出的座位數要少;這個結論可為預測時提供參考。

(7)因此要預測影院票房收入的時候,需要把「平均實際放映場次」和「總座位數×平均實際放映場次」的影響因素考慮其中。從中選擇較為合理的計算值,更有利用預測結果的准確性。

5、平均票價

要理解平均票價,首先要知道平均票價是如何統計的,現舉例說明:

表2:某影院營業數據

(1)第一種平均票價計算方式:(50+40+40)/3=43.2元/人(加權平均)

(2)第二種平均票價計算方式:(1000+1200+1600)/(20+30+40)=42.2元/人

(3)顯然兩種計算方式的結果是有差異的,第二種計算方式是現在較為常用的。因此要區分如何選擇參考數據,才能更客觀地預測票房收入。

6、平均票價與上座率的關系

影院的平均票價與上座率基本上沒有固定的規律可言,反比、正比或者非反非正的情況都可能存在。但在某些特定的范圍內兩者可能會出現比較規律的關系。研究平均票價與上座率的關系,主要是為了發現兩者間比較規律的部分,從而為影院的抉擇提供參考。以下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兩者的規律對某影院策略的影響。

假設平均票價在25元到27元之間,平均票價與上座率會有正比、反比、不變三種關系。

B. 電影票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嗎

1、電影票在「營改增」之前不能開具增值稅發票,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徵收的一個稅種,電影放映不屬於貨物銷售或加工修理修配服務。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3〕37號)規定,自2013年8月1日起,廣播影視列入「營改增」試點范圍,包括廣播影視節目(作品)的製作服務、發行服務和播映(含放映)服務。
3、根據上述規定,從2013年8月1日起,電影院按國家稅務總局令第22號相關規定辦理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手續。如認定為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應按17%稅率計算增值稅,售票收入按6%的稅率計算增值稅。

C. 電影院如何繳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規定,電影院收人屬於營業稅征稅范圍,按照「文化體育業」以門票收入額依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
同時,隨同營業稅一並繳納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分別按增值稅額的7%和3%計算繳納。---地稅徵收。

關於企業所得稅的問題
按照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企業所得稅稅率減按20%。
企業所得稅的徵收方式,分為兩種,一是查賬徵收,另一是核定徵收;
1、查賬徵收的,應交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25%)計算繳納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成本(費用)-稅金+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納稅調整額

2、核定徵收的,應交企業所得稅=應稅收入額*所得率*適用稅率。

問題補充回答:注冊成為有限公司,應當繳納企業所得稅,即:有應稅所得才繳稅。你只需要到地稅辦理稅務登記證。辦理了稅務登記證,就可以領購發票,發票只要是對團體購電影票時開具,以便消費者報銷。

D. 買電影票可以開發票嗎

可以的。和前台講一下,如果是在網上訂的,可以聯系客服。
發票開具是指法律、法規的規定在何種情況下開具發票,基於證明商品和資金所有權轉移的需要、進行會計核算的需要和進行稅收管理的需要,發票應在發生經營業務確認營業收入時由收款方向付款方開具,特殊情況下,由收款方向付款方開具。同時,開具發票的范圍與發票使用的范圍是一致的。因此,用票人發生非經營性業務時不得開具發票,單位內部各部門間發生業務往來結算款項時亦不得開具發票,可使用內部結算憑證。
發票的開具是實現其使用價值,反映經濟業務活動的重要環節,發票開具是否真實、完整、正確,直接關繫到能否達到發票管理的預期目的。
1、「都開」的原則

單位和個人凡是發生銷售商品、提供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對外發生經營業務收取款項時,收款方均應向付款方開具發票;在特殊情況下,由付款方開具發票。(如廢舊物資收購、農副產品收購等)
2、「都要」的原則
就是所有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人在購買商品,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支付款項時,應當問收款方取得發票。同時對取得發票的一方提出禁止性規定:不得要求變更品名和金額。

E. 電影院可以開電影票的專票么,對方取得後能抵扣么

要看開票內容,如果是電影票,這種屬於個人消費,不能抵扣進項稅。一般這個專票都是福利或者招待性質的,是不能進行抵扣處理的

F. 請問電影院怎麼賺錢的 賣一張電影票 電影院怎麼賺錢還有 電影公司能賺多少錢

影片的票房分成,差不多百分之四十左右(以票價一百元,分成是四十左右)。影院內部買的東西啊,也很賺錢。電影公司,也就是電影投資方,總票房的百分之三十五是屬於投資方的分成。也就是說一部電影比如投資1個億的話,電影票房要達到三億五千萬左右才能收回成本。當然,植入廣告,贊助商等不算進去

G. 票房是指觀影人數賣出的票數還是賣電影票的盈利

票房是指觀影人數乘以單位票價。要算盈利的話,一般影院能分到票房的30%,投資方(就是我們看到的出品公司)能分到票房的30%(也有說25%的),就是說一部電影的票房要達到投資額的2.5—3倍才能收回投資,當然一部電影投資的收回不止是票房這一塊,還有其他的如版權啊什麼的。
目前票房的統計一般水分不大,但是投資額的宣傳水分比較大,目前很多電影的投資動輒說投資了上億元,這個真有點扯。
目前電影票房的最高記錄是阿凡達(全球票房27億美元),中國電影的最高票房也是阿凡達(大陸票房13億人民幣)。
中國國產電影的最高票房是唐山大地震(大陸票房6.7億人民幣)

H. 營改增後小規模納稅人影院票房收入如何繳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3〕37號)規定,自2013年8月1日起,廣播影視列入「營改增」試點范圍,包括廣播影視節目(作品)的製作服務、發行服務和播映(含放映)服務。本文對電影院「營改增」試點後的特殊稅務處理分析如下。

混合經營

為方便消費者,電影院內設小賣部出售休閑食品,「營改增」試點前,按混合銷售行為一並繳納營業稅。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六條規定,一項銷售行為如果既涉及應稅勞務又涉及貨物,為混合銷售行為。除本條例第七條的規定外,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的混合銷售行為,視同銷售貨物,不繳納營業稅;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提供應稅勞務,繳納營業稅。該文件明確,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包括以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為主,並兼營應稅勞務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在內。因此,在「營改增」試點前,電影院將售票收入、銷售貨物收入一並按「文化體育業」3%的稅率申報營業稅是有政策依據的。

而在「營改增」試點後,不再有銷售貨物和提供勞務視同混合銷售行為的稅務處理規定。

財稅〔2013〕37號文件附件2《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試點納稅人兼有不同稅率或者徵收率的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或者應稅服務的,應當分別核算適用不同稅率或徵收率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按照以下方法適用稅率或徵收率:1.兼有不同稅率的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或者應稅服務的,從高適用稅率。2.兼有不同徵收率的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或者應稅服務的,從高適用徵收率。3.兼有不同稅率和徵收率的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或者應稅服務的,從高適用稅率。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33號)第三條規定,兼有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應稅服務的納稅人,應稅貨物及勞務銷售額與應稅服務銷售額分別計算,分別適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標准。除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外,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具體程序,按照《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22號)相關規定執行。

根據上述規定,從2013年8月1日起,電影院按國家稅務總局令第22號相關規定辦理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手續。如認定為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應按17%稅率計算增值稅,售票收入按6%的稅率計算增值稅。

例如,2013年7月,某市環宇影城經當地國稅機關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3年8月實現電影票房收入318萬元(不含預售電影票收入),出售食品收入58.5萬元。本月購進貨物(均為不含稅價款)中,食品25萬元、電影器材8萬元和電費7萬元,均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並於當月通過認證。8月應繳納增值稅=318÷1.06×6%+58.5÷1.17×17%-(25+7+8)×17%=18+8.5-6.8=19.7(萬元)。會計處理為: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197000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197000。

實際繳納時,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197000

貸:銀行存款197000。

預售票收入

財稅〔2013〕37號文件附件1《交通運輸業和現代部分服務業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增值稅納稅義務時間為,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並收訖銷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其中收訖銷售款項,指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過程中或者完成後收到款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指書面合同確定的付款日期;未簽訂書面合同或者書面合同未確定付款日期的,為應稅服務完成的當天。上述規定強調的是已提供應稅服務,才發生納稅義務。影院預收票房收入,尚未提供應稅服務,也就不存在增值稅銷項稅的計算,應在提供應稅服務完成時確定納稅義務時間。

接上例,環宇影城2013年8月末,「應收賬款」貸方明細余額30萬元,為累計預收消費者電影票房款。此余額不需在8月確認增值稅應稅服務收入,而應在以後期間,消費者實際消費轉作收入時,計算增值稅。

I. 電影票房收入中,電影院和製作方如何分成

可分賬票房如果一部電影的原始票房是108.3元,那麼製片方首先得要從這108.3元中繳納3.3元的特別營業稅和中影數字代理費,並同時扣除5元的電影專項基金。剩下的100元,被稱為可分賬票房。另外,中影數字代理費視票房而收。如果一部電影的票房在6億以上,那麼你那6億以下的部分繼續收取該費用,6億以上的部分則不需要收取。這個比例大概在1-3元。2.製片方到手票房到了這一步,影院院線與製片方的分賬就開始進行。目前比較普遍的分發是43%歸製片方,57%歸影院院線,這也是常年的老規矩。所以,製片方到手票房為43元,電影院到手的票房為57元。11年《金陵十三釵》的製片人張偉平硬是要將這一比例抬高到45%,鬧出了「八大院線聯合抵制」的事情,後邊電影局出面調解,最後定下來《金陵十三釵》票房5億前的部分按45-55(製片方-影院院線)的方法分賬,5億部分後按41-59(同上)分。

J. 電影院是按票房還是按開發票的金額申報收入因好多電影票是不開發票的。

每天統計,通過影城的售票系統直接在結束當日營業後上報當日票房數據到中影,再由中影的數據處理系統算出結果,全部數字化。
比如a影院一天放映了6場建黨偉業,有學生票:30元,共10人,標准票:60元,共10人,團體票:20元,共10人,會員票價:15元,一共10人,那一天的總票房是:30*10+60*10+20*10+15*10 現在影院都實行的電腦售票,這些售票系統是和國家電影局電影專項基金管理中心聯網的,每天的固定時間都會自動向專基中心發送票房數據,分成統計和票房統計是一個體系內的東西,不能分為兩個體系,分成肯定要依靠影院票房的數據,跟票房沒有關系的單位隨便去統計,影院也不讓,能設計到分成的也就是院線和發行公司,統計也是院線發給發行公司。 發行公司在發行前會給影院一個發行通知,每部電影都會規定一個最低售票價:比如變形金剛三的最低售票價15元,任何形式的團體、優惠會員卡均不得低於15元,也就是只要進一個人看電影,就最少要出一張15元的票。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823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799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790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521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517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161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436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861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908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