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铁人精神的电影党日主题
Ⅰ 以影像致敬钢铁人精神,《火红年华》用三情成就主旋律年轻化表达,你咋看
大型工业史诗电视连续剧《火红年华》该剧主题曲《爱在家国之间》,歌曲由歌唱家雷佳深情演唱,悠扬的曲调将老一辈三线建设者火红的青春岁月娓娓道来。
老一辈钢铁战线职工、曾经的三线建设者们急切地守在电视前期待剧集的开播。他们为剧中“川南钢铁”火热的画面激动不已,因为看到记忆中熟悉的劳动场景而感动落泪。
如今的剧情走向来看,季成钢(李帅饰)当仁不让喜提全剧“最招人烦”角色第一名,他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典型代表,并非不出力,但为自己的考虑的过多,做事目的性又强,总是想着表现自己,在施工队就是不招人待见的存在,也把年轻观众们气得够呛。
越是“气”,越说明人物塑造得可信,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下年轻观众们的是非观是很明确的。同样,剧中不乏不同的思维模式交锋。
工程建设容不得半点感情用事,用图纸说话、用数据说话的实干态度,是三线建设者们,也是钢铁工业人代代相传的行业底色,更是立身之本。
Ⅱ 观看电影峰爆主题党日活动方案
摘要 1.主持开始仪式
Ⅲ 电影 铁人 观后感
铁人》观后感
今天组织观影《铁人》。看完之后很有感触。
电影用彩色描写了新一代铁人标兵的思想历程和行动,用黑白的色彩描述了铁人王进喜在大庆的事迹,人物刻画生动感人。60年代的生活再一次展现在眼前,让人感触很多。
那个时代,也许物质很贫乏,可是我觉得他们的精神世界比起现在来要丰富,充实得多,他们有信念,有追求。而我们这一代,虽然物质生活好了,但是我们缺少一种信念,一种信仰,总觉得生活里缺点什么。呵~我甚至在想,我怎么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啊。那样的生活,有理想,有追求,没有那么多的诱惑和干扰,生活是纯粹,简单的。不像现在,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充斥社会,选择多了,好像人的心灵那种宁静反而越来越难得到。
影片里面刻画的那个“刘思成”的角色,跟铁人的人生选择是截然不同的。他最终吃不了苦,当了逃兵。只是他的儿子成了新一代的劳模。在当时的人看来,那人的举动真的是太让人愤慨了。怎么可以那样?但是今天再来看,这个人物的人生选择,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世界上不是每个人的思想境界都那么高,不可能人人成为英雄。刘思成,他也想坚持,也曾经真实地努力过,但是最终还是受不了,所以放弃了。作为一个书生,身体条件不适应,最终放弃,对他来说,一辈子心理都在承受折磨,也算是一个悲情的人物了。在那个年代,曾经真实努力过的人,我觉得都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去学习。我并不觉得这个人物缈小。相反的,我觉得导演很厉害,把人性里面一些真实的东西放到了电影里面,而不是一味地树立下面的形象,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中国电影的进步?
我觉得铁人在誓师大会上的那一番讲话,非常地感人。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如何,估计是编剧编出来的吧。不过我觉得写得很好。把作为一名中国人那种真挚朴素的爱国情感,表现了出来;把一个共产党员,敢于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境界表现了出来。让人很受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在世界各国紧密交流的今天,金钱最大化,物质最大化,变成了我们的追求,太多的人忘却了国家,忘却了民族,眼里面只有自己,只有个人。共产党员,数量在增长,可是质量却没有成正比。在这种时刻,真的应该反思了。
青年一代,学文化,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更迫切的,应该是为他们找到一种精神的追求。那样,才不会出现那么多学生沉迷网络不可自拔,有那么多的学生脆弱地走上轻生,基本犯罪的迷途。人,活着,较之那些死去的人,本身就是可贵的,可是怎么样才能活出意义来,不枉这世上几十年,真的值得我们深思啊!
Ⅳ 急求和建党90周年及铁人精神有关主题
铁人”是五六十年代社会送给石油工人王进喜的雅号,而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体现出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Ⅳ 电影《铁人》观后感1000字
屹立不倒的党魂——电影《铁人》观后感
初中 丨 议论文 丨 2087字
“你知道……铁人吗?”知道,小学课本里就有介绍他的课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他的记忆在渐渐淡去。“你熟悉……铁人吗?”不熟悉,他显得很遥远,有些陌生,他是那个时代的人,是屹立在那个时代的一座雕像,我看不清他。这是我在听到“铁人”这两个字后的自问自答,正如铁一样,我的回答冰冷毫无热度。然而,当我在大远公司组织下观看电影《铁人》,随着剧情的展开,我震撼了,因为我切切的感觉到,那尊遥远的雕像活了,他正缓缓的向我走来,带着坚定的微笑,向我讲述发生在过去和现在,“铁人”的故事……
铁胆忠心,拳拳赤子报国心。黑白色的场景把人们带到了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新中国刚成立,全国人民翻身得解放,成了国家的主人,王进喜,解放前他是个放牛娃,在玉门油矿里出过苦力,受尽了旧社会的剥削和压迫,解放后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心中感到无比自豪,对共产党、对新中国有一种强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面对新中国没油、少油的被动局面,王进喜立下铮铮誓言:“我这一辈子,就是要为国家办一件事情,快快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把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吧,让那些欺负我们的人,瞧不起我们的人,统统见鬼去吧!”王进喜的这种爱国主义情感在艰苦的工作中得以全面迸发,他带领会战工人在一没有条件、二没有设备、三没有粮食,环境极其恶劣的冰天雪地里,硬生生的用人力,创造了五天半打一口井的奇迹。王进喜,他把个人的辛劳和付出与祖国的进步和发展紧密连在一起,这种忠于事业、拳拳报国的爱国心,让人无限崇敬,王进喜代表了一代中华好儿女!
人格伟大,光辉人性撼人心。铁人首先是一个普通人,其次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影片中的铁人闪耀着很多人性的光辉,这种人性中有那个年代石油工人普遍具有的韧性和坚毅,也有工人阶级的粗犷和固执。甚至,铁人也会说粗话,也会踢人,也会向他组队里的人偏心,这丝毫没有削弱铁人精神对后人的鼓舞,反而使铁人有血有肉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真实。王进喜最器重的徒弟刘天瑞在最困难时选择了放弃,他发疯似地到处去找。当终于在火车上找到他,刘天瑞泪流满面地说“师傅,我熬不住了……”铁人嘴里虽然吼着:“熬不住就给我滚!”手里却把当时十分珍贵的3个馒头和一袋干粮塞进徒弟的怀里。那一刻,我才真正感到了铁人心胸的豁达和人格的伟大;那一刻,王进喜让我们看到一个有情有义的男子汉。这种人性中最真挚的情感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王进喜是一个带人情味的铁人,所以他更可亲可敬可爱!
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筑党魂。在那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王进喜喊出高亢、振奋的号子令人激动不已,打井缺水,他带着全队人马从几公里外的水泡子里砸冰取水;没有吊车,拿自己的脊梁当吊车,带领队伍将数吨重的泥浆泵拖上井架,“石油汉子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号子声在雪原上荡气回肠;压井喷的水泥散不开,他毅然决然扔下拐杖跳进泥浆池里,不顾刺骨的冰冷,不顾受伤的大腿,以一种牺牲自己,保卫油井、保卫队友的大无畏精神充当“人体搅拌机”;在粮食极为匮乏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想尽办法给他的队员们寻找食物,自己却等到最后喝队友剩下的米汤充饥;在铁架滚下的危机时刻,他挺身而出,救下了队友,自己却被铁架砸伤……这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无不向人诠释着一个共产党人的无私情怀,无不向人展示着共产党人勇于牺牲的崇高觉悟!正是有这样一批像王进喜一样的共产党人,才铸就了我们党屹立不倒、战无不胜的党魂!
朽风不惧,铁人精神永传承!影片中还有另外一位主人翁---刘思成。做为一名新时代的石油工人,同是楷模的他,在物欲横流的新时期,对着茫茫无际的戈壁,不知疲倦的忙碌,在寸草不生的沙漠里忍受着要命的风沙和难熬的孤独,他困惑过,彷徨过,甚至怀疑自己得了心理疾病,是“铁人”的精神给他指明了方向,在迷茫挣扎后更加坚定理想和信念!没有慷慨的豪言,但是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巨幅标语下,刘思成忘我地工作着,朴素的爱国之情自然流露;当得知自己的父亲曾经是石油工人中的“逃兵”时,他仍然坚守着信念,理解并崇拜着他的父亲,在他身上同样闪烁着人性的成熟与美丽;当朝夕相处、价值观截然不同的好友赵一林决绝地离开井队却不幸困在沙漠里时,刘思成独自坚定地寻找赵一林并把生的希望留给友人,他再次向我们诠释了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党魂。在刘思成的身上我们清晰看到了铁人的影子,深切体会到了“铁人精神”的深厚传承,正如他习惯擦拭铁人的塑像,其实铁人精神早已根植在他的,他的灵魂深处!
“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是什么,是家里的孝顺儿子,是家里的壮劳力,上有老下有小,风里来雨里去,你是受苦受累的命,你就认了吧! ”王进喜在誓师大会上用最朴实的语言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本质,我们身边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就是平凡的一员,但他们无怨无悔地做着家里的孝顺儿子,任劳任怨地
Ⅵ 求《铁人》电影观后感一篇,800字左右!!
铁人精神——民族复兴的巨大财 什么是“铁人精神”? 在当代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弘扬“铁人精神”意义何在?影片《铁人》将带给金融危机困境下的人们以怎样的心灵震撼和思想启迪?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了《铁人》这部影片 40年前,新中国百废待兴,物资匮乏,大庆油田担当起了为祖国供油输血的重任。在石油大会战中,大庆涌现了“铁人”王进喜这样的英雄模范人物,至今为人称颂。电影《铁人》着力表现当年这段感人的历史,追忆了大庆油田艰苦创业的难忘事迹,塑造了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一批石油工人的英模形象。“铁人”爱国爱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影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震撼人、鼓舞人、感动人”的强烈效果。 爱国精神 ——“国家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 黑白色的影像把我们拉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落后的设备,艰苦的环境,匮乏的物资都无法阻挡石油工人们的建设热情,他们就这么为着理想和信念,为着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奉献着自己的血汗。 国家要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人吃不饱贫血,国家吃不饱也贫血啊!贫血就没有力气,没有力气就等着遭人欺负吧!”从前的国家积贫积弱,饱受欺凌,新中国的石油工人重任在肩,誓要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 影片当中有一场震撼人心的演讲,工人出身的“大老粗”王进喜,以他朴素的爱国热情,激情满怀地道出了这样一番豪言壮语—— “我……王进喜!代表我的井队发个誓……为了让国家永远不贫血,我们自己的血已经烧热了,已经给备下了!为了让这个家里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宁肯少活二十年,拼死拼活也要拿下大油田!” “同志们……都把胳膊举起来,拧成一股劲儿,把落后的穷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让瞧不起我们的人欺负我们的人……统统见鬼去吧!” 无论是红旗下长大的老一辈,还是年轻一代的80后,这样的话语都会让人热血沸腾。当年他们一无所有,当年他们豪情满怀。支撑他们的是对这个民族的信念,是对这个国家的热爱,是为了集体牺牲个人的献身精神。 这样的一种精神,激励着我们的前辈为这个民族抛头颅洒热血,这样的一种精神支撑着我们的父辈在落后年代战天斗地、艰难前行,如今,这种精神也必将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崛起凝聚新的能量。 《铁人》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当下重提“铁人”精神,必先要发扬铁人的爱国精神,国家要强大,社会要发展,民族要团结,都离不开铁人的这种爱国精神。 奋斗精神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铁人》剧组以铁人精神拍《铁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这部恢宏巨制。影片将40年前的时代气息、劳动氛围,极富质感地呈现在今人面前,给了我们年轻观众最直观最强烈的影像体验。 刚到大庆的时候,由于没有吊车,大型设备都要人力搬运。在泥浆泵猛然下滑,千钧一发之际,王进喜抄起一根撬杠插在泥浆泵的底部,用身体死死顶住它,高声喊到:“挺起来!没长脊梁骨啊?都给老子挺起来!”石油工人硬是用自己的脊梁,担起了千斤重担,挺起了中国的脊梁。 “石~~油~~汉~~子! 一~~声~~吼~~啊! 地~~球~~也~~要!抖~~三~~抖~~啊!石~~油~~汉~~子!脾~~气~~大~~呀!老~~天~~捣~~蛋!咱~~不~~怕~~呀!” 气吞山河的劳动号子响彻云霄,久久回荡在井场。“伟大的工人阶级,是任何困难也压不垮的!为了建设富强的国家,我们石油工人下决心,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就是铁人的精神,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民族的希望。 三年饥荒,生产队没有粮食。众人饿得手脚发软,瘫倒在炕上。王进喜拿着从别处运来的一点粮食煮给徒弟们吃,一边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你们都听我一句!饿得腿软胳膊软没关系,心软了可不行,心一软多结实的老爷们儿也撑不住……” 没有设备有血肉之躯,没有粮食有铁一般的意志,没有条件,他们创造条件,石油工人有的是打不垮,累不死的“铁人精神”。这种“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无数建设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 所以说,《铁人》也是一部励志片,影片重塑“铁人精神”,对当今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意义深远。中国的崛起需要传承和发扬这样的“铁人精神”,民族的复兴离不开这种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全国劳模朱志豪就表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艰苦奋斗是永远要坚持的。” 杨怀远说,“铁人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的,他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为国争光的精神。” 科学精神 21世纪的世界高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的浪潮已经将全球纳入一体化世界,当代中国,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我们祖国的建设者不仅需要爱国精神和奋斗精神,同样不能缺少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科学精神。 影片《铁人》中,刘文瑞是一个小知识分子,拥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也格外受到“铁人”的照顾,在众多徒弟中,“铁人”最器重的就是他。当有人问起王进喜,为什么他对刘文瑞时有偏向,“铁人”说,他有技术,是个知识分子。即使最后他钦定的接班人刘文瑞因吃不了苦而逃跑,“铁人”也并没有怪罪于他,而是用一种更富人性关怀的方式来对待。 我们往往被“铁人”的豪情壮志所震撼和打动,却很容易忽略他其实也是一个心思细腻,有勇有谋的人,他的这种尊重知识、求贤若渴的精神,在当今社会必不可少,在那个年代就更难能可贵了。 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铁人精神”所包含的科学精神越已广受人们所重视,科学文化作为软实力,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更是民族崛起的重要保障。 我们相信,在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国度,这样的科学精神一定能托起民族复兴的希望! 结语:《铁人》的意义在于它传递了一种社会价值、一种在我们这个时代稀缺的精神品质。当市场大潮冲刷整个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很多时候被利益所驱使,爱国主义精神、集体意识日益淡薄,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铁人”为我们的个人提供精神的指引,为我们的国家找到复兴的动力。 “铁人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青年一代的建设者,要以“铁人精神”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去,在“铁人精神”指引下,开拓进取,艰苦奋斗,以铁人一样的勇气和毅力肩负起建设国家开创新时代的重任。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虽然在过去一百多年里贫穷落后,饱受欺凌,但相较于人类5000年的文明历史,这一百多年并不代表什么。1949年新中国成立使这个民族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的春天使中华大地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百年征程,沧桑巨变,中华民族已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回首往昔,正是一个个王进喜这样的民族楷模,以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带领这个国家重新铸就了一个民族的强国梦想。
Ⅶ 求看电影《铁人王进喜》l观后感
看《铁人王进喜》之观后感
单位推荐看电影《铁人王进喜》的故事,于是从网上看了这部影片便深深为他的英勇事迹所感动。印象最深的是王进喜在誓师大会上的那一番讲话,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如何,估计是编剧编出来的吧。不过我觉得写得很好。把作为一名中国人那种真挚朴素的爱国情感,表现了出来;把一个共产党员,敢于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境界表现了出来。让人很受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在世界各国紧密交流的今天,金钱最大化,物质最大化,变成了我们的追求,太多的人忘却了国家,忘却了民族,眼里面只有自己,只有个人。共产党员,数量在增长,可是质量却没有成正比。在这种时刻,真的应该反思了。
青年一代,学文化,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更迫切的,应该是为他们找到一种精神的追求。那样,才不会出现那么多学生沉迷网络不可自拔,有那么多的学生脆弱地走上轻生,基本犯罪的迷途。人,活着,较之那些死去的人,本身就是可贵的,可是怎么样才能活出意义来,不枉这世上几十年,真的值得我们深思啊!
身处当今复杂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拥有他那种铁人的毅力和品质,在面对困难时,我们更要像他一样坚强不屈、克服困难。相比之下,我是多少的渺小呀!有时生活的压力压得我很烦,很想释放,却无法释放,我的内心充满了不安和忧郁!看着周围同事,他们面对跟我一样的压力,他们是那样的激情,充满活力,而我是这样的委靡、沮丧,这种落差真的很大!看过影片后,我感到我的困境与当年王进喜面对的困境相比,简直就有天壤之别,他能用他的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难道我就不能像英雄学习,战胜困难吗?对比后,我突然发现,这一切好像都缘于我自身的懈怠、不自信。我应当像铁人那样——乐观的生活、勇敢的坚持,尤其是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一定要充满信心和希望。
伴随着角色的不断改变,我们在工作、生活往往会面对很对困难,如果我们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轻言放弃、自甘随落的话,那我们就是一个失败人!在接受生命磨耐时没有坚持住的失败的人!有人常说:“没有经历生活带来磨耐的人,一定是个不成熟的人。”只有经过磨耐的不断洗礼,我们才能更坚强,才能真正体会生命带给我们的丰富内涵,因此,让我们会牢记自已的责任,牢记自已所承担的使命,在面对困难时,像铁人一样,绝不能轻言退缩,勇敢的直视生活的磨难吧!
Ⅷ 电影:《铁人王进喜》观后感 400字
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重要是描写感受,具体如下:
石油,相当于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血液。在旧中国,外国人给中国扣上贫油的帽子。全国解放后,虽然李四光等地质学家从理论上认定中国有较多的石油资源,但在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要进行钻探和开采仍是难而又难。
50年代前期美国石油年产量达3亿吨,中国的石油年产量不过10O万吨。身为石油工人,王进喜等英雄的中国工人,正是在这种为国争气的背景下,投入了如同军事斗争一般的石油大会战。为改变我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在大庆油田创业初期,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
在1953年到1959年7年间,共完成钻井进尺71000米,等于旧中国1907年到1949年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那时,在茫茫大草原上,没有房住,没有菜吃,粮食不够。
他们就在野外露营,喝盐水,吃野菜。缺少拖拉机、吊车,就用绳子、撬杠把60吨的钻机一寸一寸地运到井场;没有水罐车,他带领工人硬是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保证了大庆会战的第一口井提前开钻,打出了原油。王进喜为大庆油田的建设,为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带领大家艰苦创业,群众称颂他为铁人。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北风是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好大油田。干!干!干!这些掷地有声的铮铮誓言,表现出了铁人王进喜是一个有血有肉、生龙活虎、全身充满精气神的民族英雄。
(8)观看铁人精神的电影党日主题扩展阅读
主要剧情:影片采用倒叙手法,通过讲述美国女记者露茜在大庆的所见所闻,揭开很多王进喜鲜为人知的故事,向世人再现和还原一个真实的、铁骨柔肠的铁人形象,用现代人的眼光观照历史,品读和感悟铁人。
影片生动刻画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一代中国石油人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对家庭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再现会战年代可歌可泣的岁月及大庆50年的变迁与辉煌。
Ⅸ 求一篇 电影<<铁人>>(王进喜)的观后感
《铁人》观后感
今天组织观影《铁人》。看完之后很有感触。
电影用彩色描写了新一代铁人标兵的思想历程和行动,用黑白的色彩描述了铁人王进喜在大庆的事迹,人物刻画生动感人。60年代的生活再一次展现在眼前,让人感触很多。
那个时代,也许物质很贫乏,可是我觉得他们的精神世界比起现在来要丰富,充实得多,他们有信念,有追求。而我们这一代,虽然物质生活好了,但是我们缺少一种信念,一种信仰,总觉得生活里缺点什么。呵~我甚至在想,我怎么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啊。那样的生活,有理想,有追求,没有那么多的诱惑和干扰,生活是纯粹,简单的。不像现在,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充斥社会,选择多了,好像人的心灵那种宁静反而越来越难得到。
影片里面刻画的那个“刘思成”的角色,跟铁人的人生选择是截然不同的。他最终吃不了苦,当了逃兵。只是他的儿子成了新一代的劳模。在当时的人看来,那人的举动真的是太让人愤慨了。怎么可以那样?但是今天再来看,这个人物的人生选择,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世界上不是每个人的思想境界都那么高,不可能人人成为英雄。刘思成,他也想坚持,也曾经真实地努力过,但是最终还是受不了,所以放弃了。作为一个书生,身体条件不适应,最终放弃,对他来说,一辈子心理都在承受折磨,也算是一个悲情的人物了。在那个年代,曾经真实努力过的人,我觉得都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去学习。我并不觉得这个人物缈小。相反的,我觉得导演很厉害,把人性里面一些真实的东西放到了电影里面,而不是一味地树立下面的形象,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中国电影的进步?
我觉得铁人在誓师大会上的那一番讲话,非常地感人。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如何,估计是编剧编出来的吧。不过我觉得写得很好。把作为一名中国人那种真挚朴素的爱国情感,表现了出来;把一个共产党员,敢于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境界表现了出来。让人很受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在世界各国紧密交流的今天,金钱最大化,物质最大化,变成了我们的追求,太多的人忘却了国家,忘却了民族,眼里面只有自己,只有个人。共产党员,数量在增长,可是质量却没有成正比。在这种时刻,真的应该反思了。
青年一代,学文化,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更迫切的,应该是为他们找到一种精神的追求。那样,才不会出现那么多学生沉迷网络不可自拔,有那么多的学生脆弱地走上轻生,基本犯罪的迷途。人,活着,较之那些死去的人,本身就是可贵的,可是怎么样才能活出意义来,不枉这世上几十年,真的值得我们深思啊!
Ⅹ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征文300字
一个英雄永驻心间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好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这是我们一名石油前辈说过的一句话,他就是——铁人王进喜!王进喜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体现和人格化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所有石油行业人用行动证明了什么才叫爱国,什么才叫爱国主义,什么才叫爱国精神;“创业”,不是简单的创造一项事业,完成一项工程,建设一个企业,而是把创业文化变成了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享受,一种成就。创业既有艰苦创业的要求,更有不断创新的内涵;“求实”,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正是这种求实态度,才使广大石油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做出了一个又一个贡献;“奉献”,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财富,也是人格魅力、人文精神的象征。大庆人创造的“大庆精神”,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精神而是一个时代精神的展现,是这个时代所有为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国家强大而努力的人们的集体精神的展现!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我们现在还小,不能马上为祖国作贡献,但我们应从小学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锻炼自我,为今后做一名合格的祖国建设接班人打好基础。
我是一个独生女,养成了许许多多不良习惯,比如说:比较懒惰、总半途而废、依赖性很强„„当我学习了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后,我羞愧万分,因为我生活的太自由、太幸福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用我去操心,什么我都不用多管„„。可王进喜呢?铁人们在那么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永不服输,喊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举“把我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了。在看《铁人王进喜》的电影时,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就往下落,尤其是他在腿部受伤后看到井喷,就奋不顾身的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的事迹,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来鞭策自己。我在生活中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多帮助家里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孝顺长辈,在学习上克服没有毅力和缺乏耐心的毛病,努力攻克难关,铁人他们连那样的困难都能战胜,我也一定能行!
一个英雄,一面旗帜,一座丰碑!一个个榜样,一曲曲壮歌,一代代相传!我们身边就是油田!我们更加爱大庆!我们为大庆油田而骄傲!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