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个勺子主题思想是什么
1. 电影《一个勺子》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傻子不值得可怜,可怜的是淳朴善良的农民
2. 一个勺子到底讲的什么意思看不懂啊。
讲述了一个好人是否等同于傻子的故事。
片名中的“勺子”,和甘肃方言“傻子”同音。在甘肃方言里,“傻子”就念成“勺子”。也和该片的英文名《AFool》(一个傻子)契合。陈建斌与妻子蒋勤勤饰演拉条子夫妇,衣衫褴褛的他们脸上泛着自然质朴的红二团,操一口甘肃方言喃喃自语:“我就不相信我对付不了一个勺子。”
《一个勺子》这部电影的尖刻之处,在于它进一步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好人是不是就等于傻子?是不是只有傻瓜才是善良的?比如,主人公拉条子收留傻子并非自愿,他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收留了这个傻子。所以,一开始,拉条子的善良是他不得不善良。
因为一时的善良(或者也可以叫“一时的软弱”),这个家庭一步步陷入困境,老婆金枝子多次喊出,“人善被人欺!”主人公其实已经很明显意识到“善良”可能是一种“人格缺陷”,但是他们却由于封闭的环境、有限的见识无法摆脱这种“缺陷”。究竟谁才是傻子呢?善良是不是也是一种傻?在形象上具有颠覆效果的则是“李大头”王学兵和“勺子”金世佳。
在电影《一个勺子》里,从台词到剧情,喜剧荒诞的意味都十分浓厚。首先是西北方言自带喜感,再加上陈建斌等主演戏中台词惹眼十足,比如“人生就是这样”“把牙给你敲下来”等好玩有趣的话层出不穷,很多被奉为“金句”广为传播。
与之前许多“爆米花”电影截然不同的是,《一个勺子》虽披着喜剧的外衣,但拥有直戳人心的内在力量。拉条子从一个救助“勺子”的善良老实人,逐步被社会各方“拉扯”蒙骗,最终只能变成“勺子”来解决所有问题,影片爆笑之余,让人不由生发“好人难当”的无限感慨。
创作背景:
谈及创作缘起,陈建斌透露,他从1999年就开始尝试写剧本,但是一直不满意,直到他在《人民文学》中看到了胡学文所着中篇小说《奔跑的月光》。
发现这才是他多年一直在找的故事,“这个小说讲的是我们在跟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价值观和整个世界作斗争,它就像一个瓶子,可以容纳我这么多年想要表达的东西。”
3. 《一个勺子》电影到底讲了个什么意思
意思
农民拉条子(陈建斌饰)在镇上遇到一个讨饭的傻子,傻子跟着他回了家。拉条子贴了寻人启示,不久有人认领了傻子。紧接着又有自称傻子的家人陆续出现,说拉条子把傻子卖了。
麻烦接踵而至,拉条子自知上当受骗却有口难言。他想不明白,好事怎么就成了坏事?他开始以一位农民最淳朴的办法想自证清白。而为了寻找傻子,他成了另一个到处缠着别人的傻子。
评价
《一个勺子》这部电影的尖刻之处,在于它进一步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好人是不是就等于傻子?是不是只有傻瓜才是善良的?比如,主人公拉条子收留傻子并非自愿,他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收留了这个傻子。所以,一开始,拉条子的善良是他不得不善良。
因为一时的善良(或者也可以叫“一时的软弱”),这个家庭一步步陷入困境,老婆金枝子多次喊出,“人善被人欺!”主人公其实已经很明显意识到“善良”可能是一种“人格缺陷”,但是他们却由于封闭的环境、有限的见识无法摆脱这种“缺陷”。究竟谁才是傻子呢?善良是不是也是一种傻?在形象上具有颠覆效果的则是“李大头”王学兵和“勺子”金世佳。
4. 一个勺子剧情解析是什么
1、最重要的线索是角色的名字:
主要角色的名字都不是随便起的,都是有寓意的。勺子(跟着陈建斌的傻子)天天跟着马吉(陈建斌饰)暗指陈建斌就是勺子,并且影片中多次有人骂他勺子,意在告诉大家,他是真正的勺子。
2、主人公马吉的转变。
影片中后部分马吉怀疑这件事跟大头哥他们有关,而后找大头哥印证,进而确定这件事就是大头哥一手安排;平时都是大头哥让拉条子下车的,而这次是拉条子主动要求下车,意在说明此时拉条子已经转被动为主动了。
这部影片的明喻是羊代表善良与正义,马吉宰了小羊羔去找三哥喝酒开始,他就准备放下正义与善良的包袱。
(4)电影一个勺子主题思想是什么扩展阅读:
《一个勺子》这部电影的尖刻之处,在于它进一步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好人是不是就等于傻子?是不是只有傻瓜才是善良的?比如,主人公拉条子收留傻子并非自愿,他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收留了这个傻子。所以,一开始,拉条子的善良是他不得不善良。
在电影《一个勺子》里,从台词到剧情,喜剧荒诞的意味都十分浓厚。首先是西北方言自带喜感,再加上陈建斌等主演戏中台词惹眼十足,比如“人生就是这样”“把牙给你敲下来”等好玩有趣的话层出不穷,很多被奉为“金句”广为传播。
5. 电影《一个勺子》演的是什么意思,没看懂啊帮我解释解释这个电影
演员比较少,拍的非常不错,也很深渊;
我个人大致的理解:首先这个流浪傻子就可能是他儿子,因为最后女警员说他儿子坐牢已经减行,所以他儿子就可能被提前放出来了;
傻子就开始不停跟着他老爸,但是由于傻子像乞丐一样长发黑脸就没有认出来,回家后还经常叫他‘妈’,而且金枝子(她妈)还说长的很像她儿子,说明导演已经在暗示就是他们的‘儿子’,之后男主一直想抛弃傻子(他儿子),
然后就去发广告,警匪(大头与女警察)发现他不认识自己儿子的情况下,就开始这场欺骗的游戏,大头安排这三批人,第一次说是他弟弟的骗子,强行给了一点钱带走了傻子(他儿子),车开走的时候还在叫过他妈,第二次一对男女一看就是骗钱的,第三次两个骑摩托车的人都不敢以面见人,说明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男主经过几天的折磨无奈之下去警局,与那个女警沟通中就发现这个女警察说话有问题,男主用词好象怀疑她时,那女警就立即给水他喝,还说一堆放心的话,其实与女警第一次见面的态度就已经很失职,她无所谓的打发了男主,之后大头给男主钱是因为男方太固执,无奈的把钱给他了。最后男主发现自己做好人,结果被别人欺骗,所以他才装成傻子。
6. 《一个勺子》电影到底讲了个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农民拉条子在镇上遇到一个讨饭的傻子,傻子跟着他回了家。拉条子贴了寻人启示,不久有人认领了傻子。电影《一个勺子》故事简单却发人深思,一开始看的很累,看到勺子已经影响到拉条子家人的生活后,故事开始变得有意思,也更压抑。
一个淳朴善良的老实人,就这样被一群聪明人利用欺骗,他的善良没有好报,反而招来了更多的磨难。
农民拉条子(陈建斌饰)在镇上遇到一个讨饭的傻子,傻子跟着他回了家。拉条子贴了寻人启示,不久有人认领了傻子。紧接着又有自称傻子的家人陆续出现,说拉条子把傻子卖......
《一个勺子》是由陈建斌导演、编剧,并且与蒋勤勤、王学兵和金世佳领衔主演的喜剧电影。影片于2015年11月2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非常多的影评评价《一个勺子》的时候用到了诸如影射、象征、寓意这些词汇。可是《一个勺子》真的有那么隐晦吗?这个影片真的这么黑色吗?绝不是!其实《一个勺子》一点都不黑色,一点都不荒诞,一点都不幽默。
觉得他黑色、荒诞、幽默的只是因为那些居庙堂之高的小清新们个人观点,他们的眼中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社会、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所以他们认为这是在影射,这是在象征。而事实上与其说象征,不如说代表,或者叫还原,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真实性。
7. 电影《一个勺子》讲述了什么故事
简单来说就是农民拉条子在镇上遇到一个讨饭的傻子,傻子跟着他回了家。拉条子贴了寻人启示,不久有人认领了傻子。电影《一个勺子》故事简单却发人深思,一开始看的很累,看到勺子已经影响到拉条子家人的生活后,故事开始变得有意思,也更压抑。一个淳朴善良的老实人,就这样被一群聪明人利用欺骗,他的善良没有好报,反而招来了更多的磨难。
在他的噩梦中,他就像一个待宰的羔羊,他想变得凶残来杀掉懦弱的自己, 人傻就会受欺负,没有为什么。之所以感受强烈到有表达欲望,是因为影片开头金枝子和拉条子的一段对话。夫妻俩东挪西借了五万块,用来给儿子托关系减刑,事儿没办成,钱也自然打了水漂。非常的现实,可是它终归没有回避人性的的问题。
8. 电影,一个勺子反应一个怎样的社会现象
一个勺子讲述的是什么?我来告诉你!故事从一个养殖户为了给儿子减刑说起!为了给儿子减刑找关系找人!而且五万元钱拿出去了儿子减刑的事没给办!在追讨这五万元未果的期间捡到了一个傻子,我就长话短说吧!讲的就是拉条子的不解!至于为什么不解!我想的就是食杂店老板所说的那句话!~人生就是这样!捡到傻子贴告示找三哥帮忙!记住了!三哥这个角色很重要,因为拉条子给儿子减刑找的也是他!之后的事我想是这样的,三哥认识的所长之类的有重症需要移植或填补人体上的某个器官!完了三哥想起了这个傻子!其实这里的经过只有三哥知道!拉条子弄不清楚!至于那些冒领傻子的人只不过是个插曲!冒领的目的各不相同!我想以你们的智商是可以想象到的!最后的时候说他儿子减刑了这句大家都听到了吧?知道为什么减刑了么?因为所长之类的官员的某种病基本得到治疗了!但是傻子却永远都没了!结局时三哥的表现很自责!因为他问心有愧!所以他不想把事实也不会说出去!五万元给了拉条子是很矛盾的,给了不是对自己所做的事赶到过失!就是对自己的良心过不去,其实他永远不想提及此事。拉条子最后把傻子的面具带上了!说明什么就是他宁愿当一个傻子!不问世事不想知道的那么多了~整部片子讲述的是一个社会问题,普遍的社会关系和国人素质与良知的贬低!!!
9. 如何评价电影《一个勺子》
《一个勺子》用了一种很好玩的方式讲了一个心酸的、彪悍的故事。拉条子用拉皮条一样的方式生活着,滑稽又悲哀的展开自己和勺子间的故事,整体更像一部黑色荒诞剧,把一对夫妻由捡到勺子到送走、被骗之间的俏皮故事演绎的悲壮又悲凉。拉条子的整个人生像极了法国作家莫泊桑《项链》笔下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玛蒂尔德因为一条项链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拉条子因为一个傻子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即使拉条子和玛蒂尔德是不一样的人物性格,也不像玛蒂尔德般虚荣,但两者皆因一个东西活成了另一种样子。当拉条子的老婆金枝子埋怨好人没好报的社会寓意时,被拉条子打屁股的真实和演技实在惊艳,好一个“夫妻打配”,这样的情节深深的贴合着西北农村男人身上的粗鲁和真性情。所有的造型和语言习惯上都那么贴合自然,即便时不时方普混交,但多少都会选择宽容。难为演员演好一个戏时还要深挖主人公身上的粗旷和流气。 影片一开始就是拉条子抱着自己的羊羔去看病,然后遇到摆脱不掉的勺子所展开的活不明白的人生。然后镜头一一记录着西北小县城上赶集的妇女、路边炒货店的老板娘、派出所的女警察、临走还要顺一把老板瓜籽儿的拉条子,所有的故事和人性善恶在镜头下娓娓道来。 如果非要把《一个勺子》《家在水草风茂的地方》《山河故人》这种片子归属独立电影或者文艺片,可能排片和营销有点悲哀,或许这是我们的电影成长的必经之路。每个国家都需要各种各样的片子来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我们的观众看不到想看的电影,就会有人来拍他们想看到的电影。中国有那么多导演,有那么多票房,并不是每个人都像那些只要票房不要口碑,搬起石头砸自己牌子,然后把电影作为圈钱工具的“聪明人”,总有那么一些人去做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片子。 你会发现片中三哥这个角色安排的必要性,记得他的经典台词“生活,就是这样的”。当拉条子的老婆哭着说“好人做不得,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拉条子想破脑子还是不能理解一个傻子为什么被大家抢来抢去?所以他一遍遍的打了心结“羊还能炖了肉吃,傻子有啥用呢?” 当三哥教育的语气一次次说出生活就是这样的时候,他还不明白呐,于是他真的越来越活不明白了。然后戴上帽子活成傻子的样子,走在被一群被孩子围攻嬉戏的镜头里不成疯便成魔。 物是人非,无疑这是最寓意的结尾处理方式。个人感情有点重,眼前早已出现了那些生活在底层里、活的很纯心的老实人,他们付出比常人多的努力却得不到该有公平和尊重,很多时候我在想其实人都是一样的,不过是穿着不一样的皮囊行走在世间,所以我会经常疑惑“为什么这个社会上有那么多歧视?”。那些美好和温馨难道不是更应该被那些纯心的好人拥有吗?可现实却那么尴尬,这真讽刺...... 片中一句“谁把别人当傻子,谁就是最大的傻子” 容易让人地下头去反思自我。
10. 《一个勺子》讲的究竟是啥玩意,越看越乱
故事发生在西北一个小镇上,
人物的名字也有着明显的西北味儿,
拉条子(陈建斌),金枝子(蒋勤勤)为了给进监狱的儿子办减刑被大头哥(王学兵?)骗了5万块钱,去镇上找大头哥未遂遇到了精神有问题的流浪汉勺子(金世佳),为了给勺子找家人写失物招领,后来人被领走了,接二连三又来人认领,都说自己是勺子家人,无奈又写寻人启事,反反复复把拉条子夫妻折腾的不轻,其实下面我按着剧情写了好多,去厨房抽烟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这是在剧透,想想还是把写好的又给删除了,就写一些我印象深刻的东西吧。
拉条子为了能甩掉勺子可谓想尽了办法,
金枝子担心的问他甩不掉怎么办,
拉条子说了句:我就不信我对付不了一个勺子!
大家都轻轻的笑了,
皇上你怎么把自己的智商拉低到如此水平!
勺子的造型我给10分,
破烂的大衣,残缺的红色塑料遮阳帽,脏兮兮的头发胡子还有手,
拉到大街上这就是一个流浪汉,
后来拉条子给勺子剪了头发胡子洗了澡,
立马就是一个帅哥了。
还有一句台词反复被提到了好几次,
我说什么来着,人生就是这样。
起起落落,反复无常,
总以一种你预料不到的方式迎接你,
就看你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迎接它。
拉条子家里有一只小羊病了,
夫妻俩照顾的无微不至,
小羊仿佛也活了一般,
表演的很入戏,
据说因为小羊还删除了蒋勤勤自认为演的最好的一场戏,
影片演员表的最后赫然就是一只小羊。
再说大头哥,
他应该是骗了拉条子给儿子办减刑的钱,
但是感觉他又没有坏的那么彻底,
影片里几乎没有他的正面镜头,
基本上都是开着车的一个侧脸,
每每给拉条子讲上一堆大道理然后说:下车,
拉条子一直搞不明白,
一个勺子,啥用都没有,
为什么这么多人非要承认是勺子家人,
他觉得大头哥见多识广,
想让大头哥给他说道说道,
最后可能是被拉条子烦的不行了,
把钱又还给了他,
拉条子不要,他俩从车里厮打着到雪地上,
硬塞进了拉条子的领口,
骂了一句勺子,走了。
最后拉条子穿着勺子留下的破大衣,
戴上了那红色的破烂遮阳帽,
走在回家的路上,
曾经叫喊着打勺子的孩童们,
这次用雪球打着拉条子,
嘴里喊着:打勺子!打勺子!
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