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狗的使命电影的主题
㈠ 简单介绍《一条狗的使命》
《一条狗的使命》(A Dog's Purpose)是美国安培林娱乐公司出品,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进口,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一部剧情、喜剧电影,改编自W. Bruce Cameron的同名畅销小说。由莱塞·霍尔斯道姆执导,乔什·加德、布丽特·罗伯森、丹尼斯·奎德、佩吉·利普顿、朱丽叶·瑞兰斯等主演。
㈡ 一条狗的使命讲的什么故事 最后结局是什么寓意深刻
《一条狗的使命》以狗狗贝利为第一人称,主要讲述了同一条狗狗,四个不同的狗生的故事。生命的轮回,记忆还依然留存,最后再去寻找最初的主人并为之牵线搭桥。
狗狗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当你高兴时,它也会特别开心,当你感到伤心难过时,它也能感受到。
狗狗很聪明,比如第一段和第三段狗生,都为主人找寻了姻缘,同时他们也很忠诚,会一直守候在你身边,并且在可能的时候还会救你一命。但如果你对它不好,它也会特别伤心难过。
狗狗是人类朋友,请善待他们,当你决定养他们的时候,请一辈子善待他们,和他们做朋友!
导演是拍过《忠犬八公的故事》的,时隔8年之后又把镜头对准了狗狗,出来的效果也是特别温馨。搞笑,笑点很新意!
09年上映的《忠犬八公的故事》,早已成为温情系代表作,豆瓣top13,9.2分的高口碑神作地位,一直以来无可撼动。
时隔八年,导演拉斯•霍尔斯道姆再次将汪星人的故事搬上大银幕,这部作品就是以狗狗为主视角的《一条狗的使命》。
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改编自上个世纪30年代日本的真人真事,秋田犬八公为了去世的主人等待了9年,直到耗尽生命。当时电影的选角非常成功,八公的一生其实是由三只狗狗扮演,每一只都是表情帝,又萌又虐。
㈢ 《一条狗的使命》主要讲了什么
《一条狗的使命》剧情介绍:贝利一开始以流浪狗的身份被主人翁伊森的父亲收留下来,从此作为陪伴伊森的“朋友”,从儿时的形影不离到伊森成年后的忠实守护,伊森对萌宠贝利的饮食喜好和日常习惯都已经是了如指掌,麦富迪的培根片,干瘪的橄榄球。
这些见证着这十年里,贝利已成为伊森生活里无可替代的存在。即使后来贝利穿越历经四生四世的多次重生后,在一次次生命中完成不同的使命过程中,却从未忘记寻找最初的主人。
凭借伊森独有的气味、熟悉的麦富迪培根片味道、还有那颗存放几十年橄榄球,终于在多年后,贝利重回主人翁身边,并从火场中拯救回伊森。
(3)一条狗的使命电影的主题扩展阅读
《一条狗的使命》角色介绍:
1,贝利(狗狗)
多职兼备,不仅红娘牵线、搜救技能样样精通,高空捕球毫不费力,个个变身运动健将。贝利经过转世外表变了,可它还是经历重重困难回到主人的身边。
2,伊森
狗狗贝利的主人,一次意外的相遇开始了主人和汪星人的四世宠物情缘。毫不掩饰自己对于狗狗的喜爱。因为狗狗遇见了自己的另一半。
3,汉娜
男主角的女朋友,在狗狗贝利的帮助下与男主角相遇从而相爱,也受贝利的喜欢,因为男友瘫痪后在男友的一再坚持下与其分手。
㈣ 电影《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5篇范文影评
《一条狗的使命》是一部暖心的电影,电影中的几个小故事总会有一个可以让你的眼泪掉下来。我为大家带来几篇《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供大家阅读。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一
最近我看了一部感动人心的电影,名叫《一条狗的使命》。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条狗的灵魂做了四辈子的狗。第一辈子讲了一个叫伊森的男孩和妈妈在逛街时捡到了一条奄奄一息的狗,把它带了回家幷给它取名叫贝利。伊森和贝利十分要好。伊森长大后,在一次偶然中被别人烧掉了房子,失去了女友,而伊森也离开它去做生意了,贝利十分孤单,过了第一辈子。,第二辈子,贝利做了一条警犬,在一次行动中牺牲。第三辈子,贝利在偶然的机会中,促成了一次结合。第四辈子,贝利回到伊森的世界,促成了伊森和前女友的重新生活。
在这部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贝利的第二辈子。它扑倒了想杀害他主人的枪手,而自己却牺牲的场面。那时,抢手悄悄摸到了警察背后,正在瞄准。而准备枪响的那一刻,贝利就如离弦的箭从旁边窜出,扑倒了抢手,而自己英勇牺牲。贝利在扑之前会想自己会牺牲吗?一定没有。他一定在不假思索地想:我的主人就要牺牲了,我必须得救他!是多么坚定!
这部电影在片尾说:活在当下,给予别人快乐,是狗的使命。为别人服务,助人为乐,以别人为核心,这是多么高尚的品德啊!就像北宋初年的政治家范仲淹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记得最近新闻联播上说的吗?某地又有一人不慎落入水中,附近一位会水的小伙子,想也不想就跳入了水中,知道吧落水者就起来为止。然后,他为了逃避别人的赞赏离开了此地。这些可爱的人,正像蜡烛一样,照亮了别人,却燃烧了自己。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才能让这个世界温暖、幸福。
活在当下,给予别人快乐,是狗的使命;但我觉得,这同时也是人类的使命。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二
前几天去看了《一条狗的使命》,想写个观后感,今天终于要写写了。以下简称《一条狗》咯~
早年看的《忠犬八公》,鼻涕一把泪一把的。乍看这个《一条狗》的时候,以为是一样的叙事手法,狗狗和主人之间感人肺腑的感情故事。可是……这居然是一部《狗狗的“三生三世”》……而且从狗狗的角度和人类的角度,两个角度去展现故事的……那句“这个小男孩我养定了”狗狗说,让人印象深刻……
《一条狗的使命》—知道一点蒙太奇的吃瓜群众的观后感《一条狗的使命》—知道一点蒙太奇的吃瓜群众的观后感《一条狗的使命》—知道一点蒙太奇的吃瓜群众的观后感
从狗狗短暂的第一世开始(第一世太快了,我没注意看到)。第二世时,认认真真的看,感情成功被带入了……狗狗的生离死别让人简直不能再难受啊……更是不说爱狗之人,我想大多数现场观众都哽咽的不行,狗狗陪伴小男孩长大的美好生活,搞笑场景,到最后的生离死别,(虽然感觉中间一些突发性的故事转折……额……有些过于突然和不合逻辑外),以为就这样结束了,讲述了狗狗的忠诚陪伴,人类的爱心呵护……
《一条狗的使命》—知道一点蒙太奇的吃瓜群众的观后感《一条狗的使命》—知道一点蒙太奇的吃瓜群众的观后感《一条狗的使命》—知道一点蒙太奇的吃瓜群众的观后感《一条狗的使命》—知道一点蒙太奇的吃瓜群众的观后感
结果……这神剪辑把我吓到了……哦……原来是穿越剧和情感剧和搞笑剧揉合在一起的啊……内容现在可以用的说,就是一只狗,去世了,又转成别的狗,记忆还在,发生了好多故事,短命的流浪狗,被人疼爱的金毛,衷心伶俐的警犬,陪伴主人到结婚生子的柯基犬,再到后面的不被人爱的流浪狗(确实道出了现实生活中很多这样不负责任的主人,出于一时兴起,又不对他负责任……)一直到回到第二世的那个曾经的小男孩现在的孤独老男人主人身边……
《一条狗的使命》—知道一点蒙太奇的吃瓜群众的观后感《一条狗的使命》—知道一点蒙太奇的吃瓜群众的观后感《一条狗的使命》—知道一点蒙太奇的吃瓜群众的观后感
这不得不说……转折的很明显,没有用什么很好的过度。我不是专业的,这中专业方面的知识,也只能用课上学过的那点皮毛来想想了,说不上来好与坏,要是说这种剪辑方式不好,可是确实让观众们印象深刻的记住了呀,也戏称了它为“狗狗的三生三世”,若说好,可能从剪辑方面就不那么多的过渡自然?我看过一些影评,有一些人觉得不是特别好,剧情什么的,感觉是拼凑式的,各种手法用的也不好。
站在一个非专业的观影者角度来谈,这样的技法让人们记住了(可能由于见识短浅,没看过太多电影什么的吧,第一次见这样的狗的转世,一个片段一个片段……)
《一条狗的使命》—知道一点蒙太奇的吃瓜群众的观后感《一条狗的使命》—知道一点蒙太奇的吃瓜群众的观后感《一条狗的使命》—知道一点蒙太奇的吃瓜群众的观后感
虽说是一个短片一个片段的,但故事用“转世”这样的同一只狗的口吻去串联故事的……至少感觉也算是一个整体吧……可能有点生硬哈……当然某些地方的不足,作为外行人,也能看到一点。同样,作为外行人,被感动了,就行了。
《一条狗的使命》—知道一点蒙太奇的吃瓜群众的观后感《一条狗的使命》—知道一点蒙太奇的吃瓜群众的观后感《一条狗的使命》—知道一点蒙太奇的吃瓜群众的观后感
它可能用了“迷信”“相信转世”这样的故事情节。对于人们来说,作用到了就好。狗狗是有感情的,狗狗是会记住我们的,狗狗会报答恩情的。爱护别的生命,这就够了。
《一条狗的使命》—知道一点蒙太奇的吃瓜群众的观后感《一条狗的使命》—知道一点蒙太奇的吃瓜群众的观后感
这让我想起了从学龄前儿童时期就一直钟爱至今的《101忠狗》,陪伴我,给我回忆,让我知道应该去爱护其他的生命。
我想,这就是电影的意义吧……至少对我而言……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三
第一次走进电影院就被墙上的荧幕吸引,经常听大家说:书籍会给人留下更多可以想象的空间,但对于我来讲,真切的呈现,演员的眼神和动作更让我融入自己,把自己的情感带进一步好的作品里,让我的灵魂与大荧幕碰撞出火花,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一部关于宠物的电影《一条狗的使命》,相信大家对这个电影都不会陌生,是2017年上映的一部电影,导演是莱塞·霍尔斯道姆,瑞典电影导演。曾因电影《狗脸的岁月》和《苹果酒屋的法则》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本片该片根据小说《忠犬八公》改编的,讲述了一条叫贝利狗狗在一次次生命的轮回中寻找自己的使命,最后回到了最初主人身边的故事。其实与其说他是在讲述一条狗狗的四次轮回,不如说是讲我们人生的四段经历,剧情新颖独特,温情无限,感人肺腑,值得一看。与众不同的是,电影是第一人称的形式表现的主人公狗狗内心世界的。看完后甚至有一种养只狗狗的冲动。
第一世一条金毛狗狗在逃脱管制时被一个叫伊森的小孩收养,伊森因崇拜球王贝利而给它起名为“贝利”,成长过程中,“贝利”对伊森无限忠诚,帮了伊森很多忙,甚至从火场中救出了伊森母子,还抓住了纵火犯。后来伊森离开家去读大学,而孤独的“贝利”却患上了抑郁症,再加上年老体弱,最终以悲剧的方式告别了世界,令人难过不已。
转世后的“贝利”成了一条黑贝警犬,名字叫“艾莉”,这一世的主人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刑警,“艾莉”尽忠职守,对主人也是不离不弃。后来在一次抓捕犯人的过程中,“艾莉”替刑警挡下了犯人的子弹,命归黄泉,而这时刑警才终于流露出自己对“艾莉”的真情实感来,场面十分感人。
“贝利”第三次转世成一条柯基犬,名字叫“提诺”,主人是一个有些自卑、有些宅的黑人女学生,“提诺”成了她最好的朋友,通过“提诺”的帮忙,她成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与幸福。可好景不长,“提诺”最终离开了她,尽管有不舍,但这次似乎没有太多的惆怅。
最后一次,狗狗被一个女孩收养,取名“巴迪”,女孩的男友不喜欢它,悄悄地将它遗弃到路边,后来“巴迪”穿过森林,鬼使神差地来到一处农场,农场的主人正是暮年的伊森,它成功引起了伊森的注意,并让伊森收获了年少时的爱情。最后,它以自己和伊森独特的相处方式让伊森认出了自己的狗狗“贝利”,不得不说这是整部电影的高潮情节,感人至深,而“贝利”也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为何,结局皆大欢喜。令人欣慰。
网络上对这个题材的电影褒贬不一,有人说《一条狗的使命》是一部催泪的影片,让人难以抗拒,在悲伤之中都饱含温情。尤其是当贝利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透视镜下那绝望无助的眼神,动人而又真实的细微情感变化,在银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生离死别的痛苦,影片选择了不回避,而是用特写镜头捕捉从生到死,狗与人之间情感的真情流露,可谓用心良苦。也有人说这个电影没有激烈的感情冲突,很平淡,但我觉得人和宠物之间的感情是不言而喻的,往往最平淡中的真实情感才最打动人心。身为一个爱狗人士,基本从头哭到尾。
5.17号一条狗的使命2也上映了,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一起走进电影院。
最后,用电影《一条狗的使命》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生活的意义,首先要开心,力所能及的事情要竭尽全力的去帮助别人,舔你爱的人,对过去的事不要一副苦瓜脸,对未来也不要愁眉苦脸,要活在当下。”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四
说起《一条狗的使命》的导演拉斯·霍尔斯道姆,资深点的影迷相信都不会陌生,他曾执导过大名鼎鼎的《忠犬八公》,赚取了无数人的热泪。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霍尔斯道姆告别宠物电影,开始自己爱情文艺之旅,《分手信》、《到也门钓鲑鱼》对爱情电影迷来说也是耳熟能详。这次回归宠物题材,从本质上来说,当然是因为好赚钱,无数次的市场实践告诉我们,宠物题材基本是只赚不赔。
坦白说《一条狗的使命》拍的并不多走心,只是霍尔斯道姆在商业流水线上的一个命题作文。单从制作上来讲,不但谈不上精良,甚至有些过时。
电影在北美上映时烂番茄新鲜度只有34%,25人投出新鲜番,48人投出烂番茄,北美主流媒体大多给出的是中差评:“煽情太过刻意,很多地方让人尴尬不已,背景设定更是难以接受”,“尴尬、粗俗和不必要的残忍,这是一部毫无意义的影片”,“本片引出了一个话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但可惜的是,我并不想知道,也绝不会从这部影片中得到答案”。
有意思的是,代表观众评分的CinemaScore评分却达到了A,与媒体评分形成了鲜明对比,票房也轻松突破了5000万美刀(成本2200万美刀)。
为什么一部制作上缺少亮点、故事桥段老套、煽情又显得刻意的电影能让观众泪目,拿到观众心中的高分呢?
不是故事(单就故事而言,第一段父亲因为狗狗丧失了上升的机会而从此沉迷于酒精,但是母亲和男孩却选择了狗狗放弃了父亲也是非常的狗血和不那么讨喜),不是拍摄手法,甚至也不是狗狗们,是我们自己的寂寞和多情。
工业高度发达的社会,人的寂寞可能是与工业发达的程度成正比的。但在人前,我们从不轻易显露,宁可选择夜生活也不敢去付出一段感情。因为寂寞,我们也不看太多王家卫,毕竟心里的寂寞挖一次修补起来太累。更多时候,我们愿意选择《一条狗的使命》这种隔靴搔痒式的触摸,缓解了内心的寂寞,又正好借着这个缓解来滥下情,证明自己依然真实的活着。
所以全片最泪目的片段是狗狗转生为警犬,默默的走近寂寞的警察后,又为警察牺牲的片段。笔者观影时眼泪也是流得一塌糊涂,这就是寂寞的我们不敢让人走近的写照啊。
观影结束后回想起来又觉得挺老套的套路,但是想自己如果二刷这个点还是会流泪。没办法,人都是寂寞而多情的动物。我们的寂寞和多情,其实不需要《海边的曼彻斯特》那样阴冷的绝望,我们只是要发泄一下就好。
所以电影为长大后的男人安排了未娶,契合了寂寞和陪伴的主题,也契合了我们寂寞需要陪伴的心。管他深不深刻、刻不刻意呢,有一点点温暖度过这个夜晚也好。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五
我不知是否有轮回,但我相信因果,相信以爱遇见爱。
——题记
“影评人梦见乌鸦说道:‘每一只宠物,都是命中注定的精灵。导演太会拍狗狗了,穿越生死只为遇见你,每一次经历都是那么感动。’有网友表示:‘影片逗趣得让人捧腹,感动得让人落泪,结束时影院里响起了掌声,这还是头一次遇到。’更有观众用‘治愈系神作’来形容该片。时光网记者感慨本片‘能一下子触及人内心最柔软的情感’,更有媒体犀利点评‘影片看似在说狗生,不如说是讲人生。孤独始终是常态,很庆幸此生遇见你’------”
先生忙完事情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八点。但他没有忘记今天是周末,一边翻看网页,一边向我读着影评。从他那抑扬顿挫的朗诵中可听出对这部片子的钟情。见我不置可否,最后,他清了清嗓子,提高了音调:“《一条狗的使命》暖心而不虐心,温情而不煽情,可说是同档期惟一一部真正直击人心并且治愈灵魂的电影——”
虽然十点半场已经太晚,虽然天雨夜寒,但我还是忍不住说:“好吧,影片推荐成功,我们去和狗狗约会吧!”
果然,好影评不是吹出来的。温暖而诗意的画面,感人而曲折的情节,温情四溢的人文关怀,令人时而欢笑时而黯然——但,心一直很温暖。
早听奶奶说“人的十年,狗的一生”,狗的生命何其短暂!何况还会有意外。技艺娴熟的导演采用穿越的意识流手法,深情演绎了狗的多次轮回,展示了狗生命的酸甜苦辣。虽然时空在变,但贝利对生命意义的思索没有改变,对伊森的爱没有改变。他一路行善一路寻找,最终回到了伊森身边,并帮他找回初恋女友,找回遗失了几十年的幸福。影片最终以欢喜结束,回应温暖的主题,令每个走出影院的人心怀感动:“生命的意义在于让自己快乐。只有自己快乐,爱的人才会快乐,才能给别人快乐;狗的使命应该是尽力帮助别人,让身边的人幸福。生命无常,活在当下------”
一路行善一路温暖。这是一部播种爱的影片,凡是认真的观影人,都能收获到“陪伴、忠诚、关爱、互助”的珍宝。影片以汪星人的视角展现狗狗和人类的微妙情感,狗狗贝利陪伴小主人伊森长大成人:童年的伙伴,青年时的陪练、情窦初开时的红娘——贝利早已经成为伊森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了他的亲人------后来它年迈死去又转世投胎变成其他性别和类型的汪:第二次轮回狗狗变成了威风凛凛警犬,她恪尽职守,勇往直前,帮助主破获了无数的大案,最后在冒险救助落水人质后赶回主人身边,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与罪犯殊死搏斗,抢救回警官一命,自己却倒在血泊之中------后再次转轮回,又成了陪伴一位单身女青年的小柯基犬,因遛狗与命中男神相遇,终结幸福连理,孤独不再;第四次的轮回中,虽受女主人疼爱,但最终被遗弃。但“祸兮,福之所倚”,正是这次经历,让他循着记忆中“伊森岁月”的气息,重回伊森身边,并帮助伊森找回初恋女友,赢得幸福美满的团圆------
父亲的使命。伊森的父亲原本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外派高级销售。但后来嗜酒成性,沦为破坏家庭幸福的祸首。伊森看不起酒鬼父亲,看待父亲的眼光也就有了冷漠与轻蔑。最终,在一次父亲酒后发疯殴打母亲时,伊森和父亲扭打在一起,并警告“不许再打我的母亲!”他说服母亲放手,任由父亲离家出走。可是,酒灭心智的父亲走进了伊森球队的庆功宴,受到不怀好意的队友的羞辱与威胁,伊森与队友反目,并引来一场熊熊大火。在这场大火中,是机警的贝利叫醒了熟睡的伊森(后来,还勇猛地抓住了肇事者),使他们免遭不幸。但尹森却被烧毁的梁柱砸断了强壮的腿,失去了因“优秀橄榄球员”保送名牌大学的机会------这是不争气的父亲给予儿子的“不幸馈赠”,他改写了儿子原本可以幸福的一生 。影片开头的画外音是贝利对狗的使命的不住叩问,那么,每一个父亲,每一个人,也应该时时记得自己的使命,以高尚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品行给予孩子生命的引领,建设家庭的幸福。
当然,冲动是魔鬼。遇到事情要冷静,不要大打出手。友爱别人就是保护自己。这应该是尹森命运陡转给年轻人的启示吧!
总之,《一条狗的使命》既是一首具有诗情画意的抒情诗,又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哲理文。她让我们在唏嘘中感恩,在反省中成长。友爱动物,关爱家人,温暖世界,这或许就是电影导演的初衷吧!
还有,如果真爱,那么,一路行善,就一定会在时间的轮回里再见。
㈤ 一条狗的使命
我看了一部电影《一条狗的使命》,主要讲了一条狗的内心活动和思想理念,这条狗经历了四次重生,并遇到了四位不同的主人,他也经历了属于自己四次的生命。每一次的重生,每一次经历都让它成长了许多,让他懂得了许多,知道自己的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也知道了自己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在自己的生命轮回中知道了自己不同的使命,不同的生命意义。这只狗经历了第一次的主人,让他从第二个主人感受到了孤独的存在感;第三个主人让他知道了小孩儿是有多么的可怕并且让它进一步懂得了人类,也学会了去爱去崇拜,;第四个主人让它经历了被人冷落,困在锁链上的感觉,不能无忧无虑的玩,还受到冷暴力。在第四家主人的男朋友厌恶讨厌它的情况下,把它送走了,但是这也救了它,让它又获得了自己本身的自由;最后它又回到了第一个主人身边。接下来我就来介绍一下它的四次生命,四次不一样的经历和使命。
第一次这只狗被卖狗的带到城里面,到了之后,它被闷在车里,一个小男孩伊森和他的妈妈救了它,从此以后他们两个人相依为命,伊森还给他起来个名字叫贝利。他们在一起玩,一起睡,一起吃饭。很幸福但是在一天,贝利搞砸了爸爸的事情,使得爸爸也成为了酒鬼,伊森的心情一1天比1天差,这让贝利也感受到了,在一次有人报复伊森的情况下伊森的一只腿没了,也使得伊森不和贝利玩了,就这样过去了,贝利又开始另一段新的生命。
第二次贝利成为了艾莉,成为了一只警犬,身上背负着拯救生命的任务,等着他的第二位主人,他的第二位主人是一位警察,在他当上警犬的日子里,他自己敏感的嗅觉与自己本身的能力,完成了自己成为警犬的任务,他英勇的救了一位十二岁的小女孩儿,也在就是主人身上嗅到了孤独,也深受体会自己的孤独。
第三次它的主人是玛雅,他投胎成了蒂诺,他的主人玛雅捡到了他,他的美食世界开始了,它又认识了另一只狗罗西克,渐渐玛雅和罗斯克的主人阿尔,并且他们结婚了,生了许多小孩。就这样蒂诺和罗西克陷入了小孩儿的危机,蒂诺每次让自己陷入危机,保护罗西克。渐渐的时间过去了他们的感情也渐渐变深了。一天罗西克去看了兽医之后再也没回来。
第四次他被不负责的人领养了回去,在家里接受了冷落,甚至快被赶的时候。最后他还是被赶了出去。它在这期间,受了很多苦,没有出去过大门,也没有玩过。
最后,他被赶出去了之后。他又回到了他第一个主人,伊森的身边,也知道了伊森的不愉快,并且帮助了伊森找到了伊森最后悔的人:汉娜。并且他们俩和好了,贝利使伊森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这一切让贝利知道了一条狗的使命。
㈥ 一条狗的使命 观后感
《一条狗的使命》是一部很有爱的电影。
影片以狗的视角为切入,五世轮回的情节引人入胜,其间穿插的六个故事,既催泪又暖心。不仅是讲好一段感人至深的人狗奇缘,主题也不单单是人和宠物之间的情感与陪伴,也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人宠关系”存在的核心问题。
影片既有着对“何为生命”的思考,也诠释了万变不离其宗的“爱之使命”。人宠陪伴不离不弃,现实传递爱与责任,这是影片的主题,也是眼角含泪嘴角含笑后对于观众的深刻启示。
《一条狗的使命》剧情
影片刚开始,讲了一条流浪狗出生以后,被流浪狗收留中心捡去了,后来不经意地逃了出来,遇到了伊桑。伊桑把他收留了下来,并取名“贝利”。渐渐的,伊桑长大了。他成了飞盘好手,得到了无数个冠军。
一位嫉妒伊桑的飞盘手在一个晚上把伊桑家放火,被贝利看到了,贝利赶紧跑上楼,将伊桑救了出来。十年以后,贝利死了。轮回转世,贝利第二次出生,竟然变成了母的。她成了一只优秀的警犬。在一次捕捉行动中被枪杀。
轮回,贝利第三次出生。仍然是只母的。她是只宠物狗。陪着主人一生,帮着主人找到了主人的幸福。十年了,贝利死了。
第四次出生贝利是被卖狗的卖给了别人。那个主人对她很好,可是主人的丈夫不同意,把贝利丢了出去。后来贝利不经意地找到了他的第一次的主人伊桑,伊桑不知道他就是贝利。
后来,贝利找出了他原来最喜欢的飞盘,做出了只有贝利才会的动作,伊桑才知道他就是贝利,后来贝利总结出了一条狗的使命,第一要开心,然后尽可能的帮助主人,保护主人,这就是作为一条狗的使命。
㈦ 《一条狗的使命》这部电影是如何传递出来的温暖和治愈的
美国治愈电影《一条狗的使命》由霍尔斯道姆执导。根据W·布鲁斯·卡梅伦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只经历了多次轮回的狗贝利的故事,在生命轮回中寻找不同的使命,最终回到原来的主人身边。这部电影从贝利的角度审视了整个世界。语言轻松幽默。贝利对世界的理解穿插在情节中。通过对贝利内心的描述,人们了解了一些人们不注意的重要原则。《一条狗的使命》这部电影是通过以下方面传递温暖和治愈的:
3、与此同时,贝利还致力于在危机时刻拯救生命。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奉献可以让我们都尊重贝利。因为它用奉献精神珍视宝贵的生命,而它自己的奉献精神充满了温暖和美丽。这部电影从汪星人的角度展现了狗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一条狗陪着小主人长大,甚至追到了女朋友。后来,它在年老时死去,并转世为其他性别和类型的汪。第二只转世的狗变成了警犬,威严,再次转世,变成了一只自大的小狗,陪伴着一个年轻的女人。经过多次轮回,他终于回到了原来的主人那里,用生死轮回来表现世界的真情。世界上最温暖的一句话:我将永远与你在一起,孤独将是生活中最大的困难。在孤独中,人和狗需要彼此。我们拯救的终将拯救我们。
㈧ 《一条狗的使命》电影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一条狗的使命》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一条狗的使命》电影观后感 篇1
昨晚看了莱塞·霍尔斯道姆导演的新片《一条狗的使命》,收获良多连夜写了这篇观后感。可能会有轻微剧透,但你们还是会去看的,因为看电影的时候也是在思考人生的时候。
一条狗的使命——它用了四世才明白活着的意义!
这是一部首尾呼应主题鲜明的电影,导演以狗狗贝利的视角阐释了不同人共同的需求——远离孤独,找寻幸福。四生四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对生命意义探索并改变的过程!
第一世的无知:
第一世贝利活得很简单很快乐,主人需要它它也需要主人,陪在主人身边并让他开心是这辈子最重要的事。直到自己因为年龄即将离开世界的时候,它陷入了想让悲痛万分的主人开心但却无能为力的局面,便开始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没有带着幸福离开这个世界!
第二世的探索:
因此第二世是贝利对生命意义的一次探索。导演特意设立一个细节:夜晚,主人一个人在床上孤枕难眠,它想哄它主人开心,不小心把相框打掉在地上。但它并没有看到照片中的合影——主人孤独的根本原因。贝利并不清楚主人为什么会孤独,它以为主人需要的是自己,在它诚恳的努力下主人终于同意它睡在床上。但接下来它的因公殉职让主人再一次生活在痛苦的孤独之中,它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狗生终究短暂,必须有更好的办法让主人远离孤独。
一条狗的使命——它用了四世才明白活着的意义!
第三世的觉醒:
所以第三生它意外之外情理之中的被一个爱吃零食的宅女领养,它并不清楚该如何让女主人幸福。可它突然找到了自己一见钟情的狗,并促使了女主和男主的相遇。在经历这两人从相遇到恋爱到结婚再到生儿育女的过程中,它感受到了主人和自己的幸福,明白了原来幸福就是各自找到爱的人并坚持的走下去。它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使命——让主人长久的幸福!所以顺其自然来到了第四世。
第四世的改变:
第四世完全是承接第一世,导演特意给了一个完美的结局。狗用三世明白了自己活着的意义——让主人爱的人陪伴他一辈子。命运指引它再次来到了第一世主人的身边,来完成自己未尽的使命:让主人曾经的爱人回到他的身边。结局的完美有点让我惊讶,毕竟不符合导演第一步狗狗电影的作风。
这部电影的导演也是《忠犬八公的故事》的导演,不过忠犬八公的故事是一个很伤感的结局,主人意外死亡后狗狗一直等待主人回来直到自己衰老而死。但这部电影并没有第一部那么痛彻心扉的伤感,整部电影以温馨为主旋律,不时穿插着的搞笑、犯罪和感动等情绪恰到好处:搞笑不至于让你捧腹、犯罪不会过于血腥、感动又不会让你无法释怀,点到但绝不戳破!我基本是眼里泛着泪水,哭着笑着看完的。所有这些情节的安排都没有离开温馨的主旋律。
一条狗的使命——它用了四世才明白活着的意义!
我不禁思考导演为什么要这样?让女生哭的稀里哗啦难道不好吗?
开车回来的路上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想到了两点原因:
一、导演想通过狗狗贝利让你明白真正重要的不是狗而是出现在狗主人身边的人。狗终究是要离开,找到自己真正爱的人和事才是长久之计。
二、导演想让你透过狗的视角思考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沉浸于狗儿离世的痛楚中无法自拔。狗花了四世才找到生命的意义,并在最后一世拼命完成了使命。而我们需要在人生的每个关键年龄段不断实践思考人生的价值。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句话“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这部电影来的也恰到好处。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人们看到了信息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人类开始不断发明各种高端的技术来创造更好的未来,让一切幻想逐渐成为可能!最近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也让我们开始害怕自身被取代。于是开始思考地球为什么会存在?它在宇宙中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而这部电影是希望我们能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现在,慢下来思考下自己的本源,自己存在的使命!
最后借用故事作者罗伯特·麦基的一句话结尾: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一条狗的使命》电影观后感 篇2
如果你喜欢狗,请你看这部电影前一定要慎重考虑,因为可能你会情不自禁的失声痛哭,并且未来很久你都将会从狗狗的眼睛里发现很多之前没发现的惊奇和感动。如果你不喜欢狗,请你一定要去看这部电影,无论有没有养宠物的经历,《一条狗的使命》都能让你有所共鸣,狗眼看尽世间百态之后还能保留的那份温暖治愈的力量,会让人重新思考人类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这就是我对于导演拉斯·霍尔斯道姆最新一部电影《一条狗的使命》直接的观后感,作为一个曾陆续收养过4-5只狗狗的前铲屎官,其实很多时候也会迷茫的想,这些小生命来这个世界的意义和使命到底是什么呢?相当长的时间里,我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或者答案,直到这部《一条狗的使命》,基本上,电影的最后告诉我们的“活在当下、珍惜当下、不要沉湎于过去或未来。”就是这部电影要传递的东西,从不同的人和狗的关系羁绊中,体现的是应该如何爱并怎样去爱的方法。
其实拉斯的导演生涯里,已有三部作品是以狗为主角的,第一部是1985年用瑞典语拍的《狗脸的岁月》,第二部是2009年的《忠犬八公的故事》,这个被誉为世界上最会拍狗的导演,在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撮合下,将同名畅销小说搬上银幕,而这一次从一条狗变成了四条狗,通过金毛、德牧到柯基、圣伯纳四个不同品种的狗和它们的主人共同经历的一生,堪称狗世界的网络书,而准确细致的将完全不会说话的狗狗的出生离世,喜怒哀乐表现在电影中,是难度非常大的。为此,《一条狗的使命》将视角设定为“狗眼看人”,从一条狗的眼中,看到人生的不同,从四段命运轮回的设定中,展现出看似平淡却有着强大感染力的戏剧效果。
一条狗的生命大约只有十五年左右,而在它的主人一生中,这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我们往往都会被小狗诞生的喜悦和萌态感动,所有人都会想,天哪,我一定要养一只,可是慢慢的它成长的岁月里,我们经常会忽视这个不会说话的伙伴,在它一生之中,其实真的和我们互相陪伴的时间往往非常有限,主人拥有全世界,而一条狗只拥有一个主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狗狗们清澈的眼神背后,到底是怎样的感觉,在和我们为伴的日子里到底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一条狗的使命》是一个很好的解读,其实养狗的主人和狗是一个人格的整体,在互相陪伴中,人类逐渐的会感受到生命的温度,灵魂的陪伴,它们一定就是上帝派来让我们感受爱的天使,也许带着这样的看法,导演拉斯才会说:“其实我希望狗狗能够重生,回来找我。你知道吗?我一直都认为,以前养的狗都在天堂看着人间,看着我。”
电影以狗狗视角呈现故事主线,同时道出了狗狗贝利与男女主角之间妙不可言的缘分。贝利帮助小主人伊森成功搭讪了心仪的女孩,它也从萌宠小狗渐渐长大为真正的金毛猎犬,为二人世界带来了三口之家的甜蜜。在主人与初恋分开几十年后,狗狗贝利又重新为两人牵线,促成了他们多年后的重逢。通过狗狗的视角来体现人类爱情中可贵的和值得珍惜的真谛,而另一方面,影片中非常细腻的展示了在狗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濒临死亡的场景,绝望无助的眼神和让人心疼的细微反应,通过大银幕上淋漓尽致的体现,让我们直面生离死别的痛苦,而这种痛苦赋予了人希望和感知,影片巧妙的把轮回概念体现在其中,爱的延续通过不同的面貌和方式存在,而同时也让这部电影成为同类型电影中最独特的一部,当然也是最富有希望和治愈力的一部。
《一条狗的使命》电影观后感 篇3
狗的一生很短暂,一生最多可能也只有十几年。电影的主人公是一只狗,历经多次重生,多次投胎转世,在一次次生命的轮回中寻找到了不同的使命,最后又回到了最初的主人身边。
影片中的狗,有着前世的记忆,他总是在思考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狗的使命是什么。当他看到伊森不开心时,使命就是逗他开心;当它成为警犬时,使命是抓坏人、救人;当他看到主人孤独时,使命就是陪着他,让他开心。这只狗用它的几次轮回告诉我们,其实只要开心,活在当下就好了。珍惜每一天,珍惜遇到的每一个人。
影片中当主人陪伴着狗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那种情感的变化,体现得淋漓尽致。狗只是改变了以前的面貌,会以一个全新的方式陪伴在主人身边。其实,像一只狗一样活着也挺好,不用想那么多。我们也可以像狗一样活着,尽可能的帮助别人,爱别人,并且让人感受到爱,让过去就尽管过去,不害怕将来,活在当下,开心就好。
《一条狗的使命》电影观后感 篇4
时过八年后,这部《一条狗的使命》会让我遇到什么?
本来是带着批判去看的,但看完以后......我对导演真心佩服的五体投地!
导演用狗狗的五世之命,揭露了狗在不同家庭、不同生存环境下的命运,同时也揭露了现代社会下的人,常常因为没有“活在当下”而有着无穷尽的焦虑的真谛。
第一世:没有看清品种的幼犬----出生就夭折的“惨命”
剧情刚开始时,主角贝利一生下来没有多久就夭折,甚至很多观众都还没有看清它是一只什么品种的狗生命就结束了。这个桥段事实上揭露了,很多新养狗人在对狗没有任何健康常识的条件下,只因自己想养一只狗,或者只因看到别人养了狗就去买狗养,而买回来后,没有养活几天就夭折的现象。
在中国的新城市养狗人群体中,几乎每个养狗人刚开始都在家养死过一两只幼犬。很多时候大家都一味地怪卖狗的人卖病狗,也许真的有这样的卖狗人,但不可能全部都是这样的卖狗人的。
第二世:新斯科舍猎鸭寻回猎犬----既满足了人类文明,又释放了自我天性的“福命”
有人陪伴,有人喂养,有健康免疫,有正式登记管理,白天有大院子大草地自由奔跑,有人陪着互动,晚上有温室安睡,能活到终老死去。
对于狗来说,真正的幸福是一半为适应人而活着,一半为释放它自己的天性而活着,最重要的是,能正常的活到老死。这才是真正人、狗、社会平衡共处的生活最佳状态。三者都保证了自己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完成了最佳的相互合作。这是普通人养狗的普世终极追求。
第三世:德国牧羊犬----为大自然的共同利益而献出自己生命的“殒命”
站在人类社会需要更高进步的高度去看,我们认为这是狗的生命价值的升华,人类为了维护整个社会能更普世安详的持续发展,在努力付出自身的价值以外,还给狗赋予了超越它们生命本能的生命价值。从大自然整体平衡发展的意义上去讲,社会职能性工作犬生命意义的高度远远要高于个人家庭养犬。
对于它们的`生存方式我们无可厚非,我们也没有资格纯粹站在道德的角度去批判职能部门对它们的特有生存方式,因为这些狗用生命换来的社会价值享有者本身有我们一份。我们能去做的只有让我们自己更好地去遵守社会公序,人人做到守法守序,需要狗付出生命代价的社会职能岗位就会越来越少。
当然,如果有些人专门借用狗的社会职能崇高价值而让狗承受这些生活磨难只为得到自己的一己私利,那这种人根本不配谈对狗的爱和尊重。
第四世:威尔士柯基犬----被捧为宠物而实则忧郁一生的“幽命”
真正让我对导演敬佩的就是这个桥段,贝利转世为一只威尔士柯基犬,一生看似被主人奉为爱物过得一生安平,但实质上,导演在最后的镜头中让它孤独地坐在镜头前瞬间跨越到老态,最后再幽幽闭眼死去,如果我没有前面十五年的从业经历,我永远也看不到我今天看到的忧伤。
这只柯基一生的生存状态是目前所有把狗当成一种私人物品来拥有的最普遍现状,人们往往只是从人的情感感受去理解狗,认为给狗好吃的,向狗投射人的爱慰情感需求,就是在爱狗,没有人会俯身站在狗的视角去看自己,没有人会站在狗的天性去了解狗。这只狗一生当中没有几次能在大自然自由释放,纵使有了一个同类在陪伴,但也是两个相同命运的叠加,没有人能看懂它最后死去的眼神,它的主人最终并不懂得它的内心。
这是目前所有城市圈养狗的宿命,一生都在期待,一生都在忧郁。它唯一比其它狗好一点的就是最终还是活到了老,没有被转送,没有被遗弃,没有夭折,没有被流浪而已。
但,它的主人却因它而找到了一生的陪伴和心理归属,这是一种心灵上的不公平。
第五世:圣伯纳犬----重回人狗共处终极福命的期待
不得不佩服导演拐了一个如此大的弯,在批判了人类常常面对动物时,只顾自我情感表达,而不顾对方天性存在必要性的普遍谬爱伦理。
最后在主人翁几十年单身再次与所爱之人终成眷属的剧情结尾,也折射了人类之间的爱就是一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为伴的陪伴过程。
《一条狗的使命》电影观后感 篇5
这是一部很有爱的电影。
一开始,我并没有怎么想看,后来我听到很多人谈论这部电影,说很感动,但是后来我忘了有这部电影的事。大概一个月以后,我的爸爸问我想不想看《一条狗的使命》,我说想看,爸爸就陪我一起看了这部感人的电影。
影片刚开始,讲了一条流浪狗出生以后,被流浪狗收留中心捡去了,后来不经意地逃了出来,遇到了伊桑。伊桑把他收留了下来,并取名“贝利”。渐渐的,伊桑长大了。他成了飞盘好手,得到了无数个冠军。一位嫉妒伊桑的飞盘手在一个晚上把伊桑家放火,被贝利看到了,贝利赶紧跑上楼,将伊桑救了出来。十年以后,贝利死了。
轮回转世,贝利第二次出生,竟然变成了母的。她成了一只优秀的警犬。在一次捕捉行动中被枪杀。
轮回,贝利第三次出生。仍然是只母的。她是只宠物狗。陪着主人一生,帮着主人找到了主人的幸福。十年了,贝利死了。
第四次出生贝利是被卖狗的卖给了别人。那个主人对她很好,可是主人的丈夫不同意,把贝利丢了出去。后来贝利不经意地找到了他的第一次的主人伊桑,伊桑不知道他就是贝利。后来,贝利找出了他原来最喜欢的飞盘,做出了只有贝利才会的动作,伊桑才知道他就是贝利······后来贝利总结出了一条狗的使命,第一要开心,然后尽可能的帮助主人,保护主人,这就是作为一条狗的使命。
或许我讲的不是很感人,但是实际这篇电影是非常能感动人心的,是非常有爱的,我非常非常推荐你看看。
㈨ 一条狗的使命影评
《一条狗的使命》影评:
晚上和儿子去看了最近新上映的《一条狗的使命》。观影前看介绍是家庭、喜剧类的。然后就想可能是一条狗和人类在想处中的幽默故事以及帮助人类解决问题的剧情。感觉属于放松型的,也就没报其他幻想和期望。但当我因为一条狗狗的生死也掉眼泪时,我知道了这不是一条简单的“狗狗”。
这是一条狗的回忆录。它在开始时总在思考活着的意义。然后他觉得思考这些没有什么用,只要每天开心、玩、不思考活着的意义就是意义。直到他遇见伊森。
一条叫贝利的狗的四世四生。寻找最初为自己起名的、那个自己答应要照顾的男孩的故事。当然,狗狗在四世后找到了那个属于他的男孩,只不过那个男孩已不再年轻。可故事就是这样发生了,陪他长大,陪他变老。
整个影片以一条狗狗的视角,去探索,去感悟、去追寻……
儿子说他看了这部电影感触好多,比他看的那些科幻片有意思,明天他要写观后感。
好困啊,脑袋又要秀逗了。总之推荐大家看《一条狗的使命》
内容简介
电影《一条狗的使命》向我们讲述了一条狗生命的四次轮回,是小狗贝利一生的叙述。第一世,在坏人半夜潜入主角伊森家中放火时,贝利试图抓住坏人未果,在迅速意识到主人的情况危急时努力叫醒伊森避免了一场灾祸的发生。
第二世,作为一名警犬在执行任务中为保护主人不幸被打伤,因此殉职。第三世,化为‘红娘’,为主人牵桥搭线,使主人姻缘美满。第四世,被领养主人抛弃后,凭借印象中的气味找到了第一世的主人伊森,并帮助伊森与初恋见面,让伊森在失去梦想后重新燃起了对待生活的热情。
在影片的最后,贝利通过橄榄球游戏成功唤起了伊森的记忆,并从伊森口中听到了梦寐以求的呼唤:“贝利,贝利,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