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豫剧最新电影
⑴ 豫剧有什么剧目传统剧目:现代剧目:
传统剧目有《春秋配》、《梵王宫》、《三上轿》、《黄鹤楼》、《三拂袖》、《涤耻血》、《桃花庵》、《对花枪》、《天地配》、《铡美案》、《龙凤令》、《玉虎坠》、《十面埋伏》等。
现在剧目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
1、《春秋配》
豫剧《春秋配》是豫剧大师陈素真的代表剧目,是豫剧传统剧目。
该剧描写的是李春华与姜秋莲历经坎坷和磨难终成姻缘的感人故事,剧名因取自剧中人物之“春”“秋”二字而得名。
《春秋配》是一出传统唱功老戏,很多剧种都有,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冗长,后多只演“捡柴”“砸涧”两折。尤以“捡柴”一场最为经典,这也是陈素真花费心血精益求精之作。
是一出集唱功、念白及表演于一体的折子戏,展示出古代男女主角,借荒郊拾柴火之际谈情说爱的画面,展现出主人公姜秋莲率真的性格,及敢于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气。
2、《三上轿》
《三上轿》,豫剧传统剧目,戏全本《假金牌》之一折。原本是胡唱八唱的(送客戏),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被豫剧皇后陈素真改编加工整理后,轰动大中原。
14年后(1944年)陈素真将此剧传授于豫剧大师崔兰田,崔兰田宗深沉、悲壮的豫西调,她将此剧改为豫西调唱腔,仍造成巨大轰动。
此后又被越剧、评剧、秦腔、黄梅戏、庐剧、河北梆子、晋剧、蒲剧、川剧、平调、淮海戏、怀调、泗洲戏、淮剧等其它剧种移植了此剧。
3、《三拂袖》
豫剧《三拂袖》是樊粹庭先生为豫剧皇后陈素真大师编写的第三部大戏。1935年10月初,陈素真先生首演《三拂袖》饰-蒋琴馨,并赢得“豫剧皇后”桂冠。
1950年代豫剧名家王敬先演出此剧目曾轰动开封。1961年前后,郑州市豫剧团也演过此戏,主演陈派弟子华翰磊,导演崔希学。
宋时,侍郎蒋纪光因拒婚被奸相庞俊德诬为反叛害死。其妻女逃难途中,蒋妻病倒。幸遇郑员外救回家中抚养。
蒋女琴心与郑子定远在朝夕相处中渐生感情,不料郑为子另娶于氏,琴心乃于母死后留帖拂袖而去;土匪作乱,郑家遭难,定远父母皆死,琴心救出于氏,不意于氏生妒,琴心二次拂袖而去;女扮男装,冒定远名考取文武状元。
适西羌造反,琴心挂帅出征,锄了私通西羌的内奸庞俊德,平乱定国。定远夫妇寻找琴心,三人相遇,尽释前嫌。琴心不顾众人挽求,三次拂袖而去。出家为尼,遁入空门。
4、《朝阳沟》
豫剧《朝阳沟》在中国现代戏的历史上所具有的独特的品位和所拥有的特殊地位是无可争辩和替代的。
该剧由河南豫剧院三团在1958年5月19日首演于郑州,编剧杨兰春,导演杨兰春、许欣,音乐设计王基笑、姜宏轩等,舞台美术设计关朋。魏云饰银环,王善朴饰拴保。
同年6月调京演出。在其后的演出中,魏云主演银环,马琳饰演二大娘,高洁扮演过拴保娘。1963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戏曲艺术片。
5、《香魂女》
两代女性凄美命运的诠释,两颗心灵如泣如歌的倾诉,两情畸恋相依相托的悲欢,两种解读亦褒亦贬的话题。
该剧改编自周大新的中篇小说《香魂女》,原名《香魂塘畔的女人》,河南省豫剧三团演出。荣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主演汪荃珍荣获第十九届戏剧梅花奖。
剧本由河南着名剧作家姚金成改编自河南邓州市(原属南阳所辖)作家周大新中篇小说《香魂塘畔的香油坊》。讲述了两代女性的凄美命运之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豫剧
⑵ 豫剧红剪花伴奏原唱
汪荃珍。豫剧名家汪荃珍演唱豫剧电影《红剪花》,通过歌声生动形象的,表达出作者想对观众所呈现的景象。
⑶ 河南戏曲有哪些
问题一:河南戏曲都有哪些种类? 5分 河南被人们称为“戏曲之乡”、因为这里有光辉灿烂的戏剧文化。丰富多采的戏剧种类,在河南戏剧园地争奇斗妍。明清以来,在河南有据可查的曾经流行的剧种有45种之多。到了80年代,有专业互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仍有31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等。
问题二:河南有哪些出名的戏曲? 自然戏曲是 豫剧,但是具体上还有很细的划分,[很高兴为您解答啊,下面我慢慢打字,一定要采纳啊!]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剧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等。。。比较出名的有《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试夫》、《苹果,红了》、《泪洒相思地》等等。 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花枪》、《三上轿》、《宇宙锋》、《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春秋配》等。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打金枝》、《三哭殿》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许多剧目。等。其中《花木兰》、《花打朝》、《穆桂英挂帅》、《梵王宫》、《洛阳桥》、《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郸几十部均摄制成影片。
问题三:河南都有什么戏曲? 好多!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
问题四:河南豫剧有哪些? 传统剧目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
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豫剧事业得到了新的发展。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等。
豫剧传统剧比较有代表性的剧目有《对花枪》、《三上轿》、《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等。
1949年以后,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等;
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
移植演出的剧目有《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
其中《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唐知县审诰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等摄制成戏曲影片,对豫剧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问题五:河南有什么戏剧? 河南被人们称为“戏曲之乡”、因为这里有光辉灿烂的戏剧文化。丰富多采的戏剧种类,在河南戏剧园地争奇斗妍。
明清以来,在河南有据可查的曾经流行的剧种有45种之多。到了80年代,有专业或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仍有31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等。这些剧种都有属于戏曲大家族,它们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细细品味,又风格各异,迥然有别。大体上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地方大戏和地方小戏。
所谓“大戏”,就是较多地上演反映政治斗争、军事斗争这类社会重大问题的剧目,行当齐全,生旦净末丑均有,而又往往以黑脸、红脸、为主,豫剧、越调、大平调、怀梆、怀调、大弦戏等就属于此类。这类戏,都有热烈、红火、激昂、明快等特点。地方大戏多演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等社会问题的剧目,并不能否认它同样也上演一些反映家庭生活情趣的剧目。而且随着社会生活中民主意识的增长,反映普通人悲欢离合的剧目还在不断增加。而地方大戏在上演此类剧目时,也往往行当较全,矛盾冲突较为尖锐,情节较为复杂,场面也较为庞大。
所谓地方小戏,是多演表现家庭纠葛、生活情趣的戏。它以小生、小旦为主,或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称为“二小戏”或“三小戏”。在河南,曲剧、二夹弦、道情戏、豫南花鼓戏等,都是地方小戏。
河南的地方戏剧种近80%是产生于清代。清代的干隆、嘉庆年间,中国戏曲的发展进程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原来风靡全国的大剧种昆曲,逐渐出现了衰败趋势,而产生于民间的各种地方戏剧种,在与昆曲的竞争中取得了优势。戏剧史家们称这段历史为“花雅之争”。“花”就是“花部”,指地方戏剧种;“雅”就是“雅部”,指昆曲。河南为数众多的地方戏剧种正是在“花雅之争”的风雨中产生、发展、成熟的。1956年底,河南举办了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这是一次河南地方戏的大展览、大检阅。23个剧种,演出93个剧目,真可谓百花争妍,一片繁荣。多年来,尽管河南地方戏的发展也曾遇到过不少曲折和艰难,但它是扎根于民众的艺术,一直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
河南人向外地人说起豫剧,往往眉飞色舞,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外地人对河南人提起豫剧,也大都跷指称赞。可以说,豫剧是河南人的骄傲。豫剧具有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诞生之后,不断向外拓展,不仅生根开花于河南全省的城镇乡村、平原山区,而且流布了全国16个省区,专业剧团数量最多时达到39个,居全国360多个剧种之首。《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朝阳沟》等剧目风靡全国,家喻户晓。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宝岛台湾到鸭绿江畔,无处不有“豫剧迷”。
进入80年代后,不少艺术门类,所有戏曲剧种都在惊呼危机!而豫剧却在与困难的奋力拼搏中显示了它特有的生命力,继续为自己赢得了荣誉。豫剧的上座率、自给率,豫剧的演员人数、观众人数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豫剧大约产生在清代干隆(1736-1755)年间,那时叫河南梆子。到了清代末年,河南全省各地都有了河南梆子戏的演出团体。所以,我们把从干隆年间到清代末年这一段时期叫作河南梆子的产生和成长期。
到了中华民国时期,河南梆子进入了成熟时期。1914年,有一个戏班叫义成班,班中有个名演供叫时倩云,进入了开封羊市街普庆茶社演出。别轻看了这次演出,它可是河南梆子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转折。所谓普庆茶社,就是当时的茶园兼戏院的娱乐场所。原来的梆子戏都是在乡村的广场高台上演出,这次演出,算是进入城市戏院的开始,此后由小戏院到大戏院,逐渐扩大了梆子戏的影响,提高了......>>
问题六:河南有那些戏曲剧种?着名的有哪些? 河南戏剧:河南为“曲艺之乡”,豫剧是中国四大剧种中历史文化最为悠久的剧种,听众人数居全国第一。明清以来,有据耿查的剧种有45种之多。到了80年代,专业或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仍有31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豫东调、四平调、豫东琴书、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
问题七:河南戏剧都有哪些剧种? 30分 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
问题八:河南豫剧有哪些? 豫剧: 吴新平的戏曲电影《包青天》,马金凤的《对花枪》和《花打朝》,刘忠河的《打金枝》,任红恩的戏曲电影《我爱我爹》,小白鞋说媒.....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等。
问题九:河南戏曲有哪几大剧种? 豫剧 河南越调 南阳梆子 大平调梗怀梆 大弦戏 罗戏 卷戏 河南曲剧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戏 乐腔 五调腔
问题十:河南的地方戏主要有哪些? 河南被人们称为“戏曲之乡”、因为这里有光辉灿烂的戏剧文化。丰富多采的戏剧种类,在河南戏剧园地争奇斗妍。明清以来,在河南有据可查的曾经流行的剧种有45种之多。到了80年代,有专业或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仍有31种,主要有豫剧、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豫南花鼓戏等等。这些剧种风格各异,迥然有别。大体上可以把它们分为地方大戏和地方小戏。所谓“大戏”,就是较多地上演反映政治斗争、军事斗争这类社会重大问题的剧目,行当齐全,生旦净末丑均有,而又往往以黑脸、红脸、为主,豫剧、越调、大平调、怀梆、怀调、大弦戏等就属于此类。这类戏,都有热烈、红火、激昂、明快等特点。
⑷ 豫剧新桃花庵宝儿是谁扮演的
吴慧霞。豫剧电影《新桃花庵》领衔主演为吴慧霞、张宝英。宝儿是吴慧霞扮演的。豫剧(英文:Yu Opera)起源于中原(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
⑸ 家逢喜事豫剧时长
1小时30分钟。《家逢喜事》是河南宙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李亚囡编剧的豫剧电影,该电影的时长是1小时30分钟。电影主要讲的是农村寡妇金惠,年轻时与山成相爱,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在一起,两人之间也发生了不少误会。
⑹ 1980版豫剧电影包青天韩琪扮演者
许颖。豫剧宽银幕电影《包青天杀庙》许颖饰演韩琪,张宝英饰演秦香莲,《包青天杀庙》是戏曲《铡美案》里的一出折子戏,是秦腔传统剧目,为青衣、正生、大净唱做工并重戏。
⑺ 家逢喜事豫剧时长
70分钟。《家逢喜事》是河南宙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李亚囡编剧的豫剧电影,2022年9月《家逢喜事》获得公映许可证。该电影的时长为70分钟,讲述了农村寡妇金惠,年轻时与山成相爱,最后幸福在一起的故事,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
⑻ 家逢喜事豫剧时长
80分钟。《家逢喜事》是河南宙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李亚囡编剧的豫剧电影,这部电影全程有80分钟的时间,电影内容比较长,而且内容是很精彩的,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⑼ 豫剧鸳鸯戏水演是谁导演的
豫剧电影《鸳鸯戏水》,导演是,张景隆,李素萍,主演是小香玉,王希玲,王宽,杜启泰。是经典的怀旧豫剧电影。
⑽ 《七品芝麻官》经典唱段是什么
《七品芝麻官》经典唱段是豫剧丑角大师牛得草唱段。
牛得草唱段讲述了县官唐成为民做主,斗倒权贵的故事。豫剧电影《七品芝麻官》,又名《唐知县审诰命》,是豫剧表演艺术大师牛得草先生的一出别具风采的喜剧性清官戏,情节生动,表演风趣。
剧情简介
明嘉靖年间,定国公副将杜士卿前往保定,查访奸臣严嵩之妹、一品诰命夫人严氏的罪恶行径。途遇严氏之子、兵备程西牛强抢民女林秀英,并杀死其兄林秀生。
杜士卿拔刀相助,格斗中,程西牛的管家程虎误杀了主子。杜士卿救了林秀英,并写下一张柬帖,助她去县衙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