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300斯巴达人的主题
1. 斯巴达讲的是什么故事呢
电影介绍
公元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率50万铁骑攻向希腊。数月之战,希腊已沦陷过半,骁勇善战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被众城邦选出担任守军统帅。英明神武的他力排众议,亲率300斯巴达勇士死守希腊中部的门户--温泉关。此一战力量悬殊,然而数万波斯精锐强兵,却不能攻下列奥尼达与300壮士用性命筑起的防守。直至最后一位斯巴达壮士血溅当场,波斯才最终胜利,然而300壮士的勇猛刚强,却为后世永远铭记。
一部弗兰克米勒的漫画已经拍成电影,2007年3月9日上映,目前已公布预告片。影片片名叫做《300》,国内翻译作《300斯巴达勇士》。故事讲述的是公元前480年,波斯人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士兵前往军事要塞温泉关,与百倍于己的侵略者展开血战。波斯人大兵压境,斯巴达将士泰然自若,浴血会战3日后,以斯巴达王列奥尼达斯为首的勇士们全部壮烈牺牲。
预告片开始时候斯巴达国王吼出的那句话并不是:“Tonight,we die in HELL!”。一个国王当然不可能在鼓舞战士的时候说我们今晚会死在地狱里。他说的是:“Tonight,we DINE in HELL!",今晚,我们在地狱用餐!效果如同《黑客帝国3》里面人类对机器的进攻进行防守前机械队长说的一样:"If we have to give our lives to these basterds,we give them HELL before we do!"。
影片所创造的场景是无论现有或者搭建的外景都无法相媲美的,一种历史,一种勇猛和残败的沧桑都呈现在面前。同时,动作设计也相当凌厉,从演员的跳跃,厮杀等都可以感受到那种杀红了眼的氛围。整体看起来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沧桑历史风格,极其令人期待。还有一点,影片的音乐用的不是西洋交响乐,而是现代的电子摇滚。大家都是知道,西洋交响乐在表现宏大场面时候效果是一流的,《星球大战》的原声已经成为不必多说的经典了。但是,交响乐肯定无法表现那种急促爆发的厮杀场面,尽管场面也很宏大,但主要讲述的是300名斯巴达勇士和百倍于己的波斯战士的奋战,不必太多大场面。所以,用现代电子摇滚乐,表现爆发,泄愤,血腥,都是超级棒的。这部影片绝对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很令人期待。
幕后故事
新片《300 斯巴达勇士》的主演阵容周一在洛杉矶参加了影片的首映礼,之前竞争奥斯卡的Djimon Hounsou和金球奖提名者Aaron Eckhart均亮相红地毯。这部影片是教会传奇人物Frank Miller最喜欢的小说的改编作品。导演Zach Snyder对于能够在洛杉矶举行这部耗资6000万美元的影片的首映礼十分兴奋,他说:“星球大战就是在这里首映的,我很荣幸。”
影片中,由Gerard Butler扮演的斯帕塔国王率领军队与入侵的波斯人战斗,Butler说:“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太幸运了,反正拍起来十分顺利。影片画面很美,而且很感人。”
由于影片中一些人物穿着很少,看上去很性感,影片里少数的主要女性演员Lena Headey开玩笑说:“在第一周之后,我感觉有点闷,但能够看到那些男演员的性感演出很有趣,他们一点儿也不不好意思,他们简直是故意在显示自己的美体。”
战争影片自然少不了血惺和政治,演员Rodrigo Santoro表示,影片的主题与现在的国际形势有点联系,所以观众们应该买张票去看。
2. 《斯巴达300勇士》这个电影历史故事究竟是怎么样的
<300>描述的是古代希腊半岛人民由斯巴达国王Leonidas带领300勇士镇守温泉关对抗波斯国王薛西斯数百万雄兵的历史故事。影片从斯巴达人的尚武传统说起,以Leonidas的成长及温泉关战役为主线,画面可算是浩瀚精美。尤其是波斯使节手提数个灭国王侯首级跃马腾空的瞬间、Spatan祭坛少女在山顶帐幕中行云流水般的舞蹈、以及温泉关下悬崖边上的几场惊心动魄的血腥战斗,都把男性的健美与女性的柔媚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影片据说是改自一部漫画书,所以夸张的超现实主义元素也很多,比如各种奇形怪状的猛兽、巨人,漫天遮云蔽日的弓箭,以及催垮了波斯王舰队的暴风雨等等。这也算是西方商业片一向喜欢的手法,不足为奇。有趣的是,这部影片近来还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引发了伊朗和西方的一些争议。显然,在影片中,波斯王(伊朗历史前身)是个十足的大反派,一脸的鼻环、耳环、脸环,绝对的落后部族酋长的形象,而告密的斯巴达内奸也被塑造成背驮一个大肉瘤歪头斜肩的丑陋形象。相对的,Spatan武士们个个健美高大,大冬天也只披着超人式的红色披肩,穿着红色三角裤Show肌肉,再加上金灿灿的盾牌和铠甲,简直都是完美男人的典型。斯巴达勇士们杀起波斯兵来,就仿佛切酱瓜一般。据说波斯王在战后统计,温泉关一战,波斯军队死亡2万多人,而斯巴达方面找到了299具尸体,只有一个离开的战士是回斯巴达城报信重新组织新兵过来抵抗.......如此勇气,切实令人赞叹。想如今俺在家拿菜刀切冷冻鸡块也往往要费上不少力道,要是俺当时当日身处当地,就算面对的是几万个把头伸过来给俺切的酱瓜,估计俺自己也要手酸了。事实上,温泉关战役,地形的优势很重要,波斯王国作为当时的强大文明,和希腊的城邦文明可谓各有千秋,决然不是简单的野蛮人形象,所以看官们莫把电影看成真正历史,看过一笑可矣。
3. 《斯巴达300勇士》有什么批判意义
《斯巴达300勇士》中,泉关战役本质上是一场狼与乌龟的战斗,狼纵然吃不下乌龟,可乌龟也没本事攻击饿狼。同时温泉关战役对于斯巴达的功过还是很有评判意义的。
4. 斯巴达克三百勇士观后感
导语:《斯巴达克三百勇士》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奇异的视觉效果,暴力的动作场景以及令人热血沸腾的冷兵器搏斗,彻底震撼人的耳目。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斯巴达克三百勇士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斯巴达300勇士观后感(一):
没有敢战的将军,就没有决死的士兵。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器的先进,不是人数的众多,而是战士的意志,是统帅的精神。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用生命和鲜血给我们诠释了战争的法则。
公元前480 年,不可一世的波斯国国王王薛西斯一世统率五十万大军( 号称500 万之众) 、战舰千余艘,大举进攻希腊。并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胜利在望的薛西斯一世还向希腊各城邦发出劝降书,希望小邦们不战自降,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斯巴达城。
结果,薛西斯的使者在众多希腊人的反抗热潮中吃尽了苦头。此时,为了抵御强敌,勇猛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亲率由各处集结而来的希腊联军约7000 人,率先赶到温泉关,扼守住地势险要的关隘之地。
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整个场景都是围绕温泉关战役展开的,观众们却丝毫感觉不到疲沓和缓慢。整个电影的全过程,给人一种扣人心弦的紧张和压抑,一种大兵压境的沉闷,一种面对死亡从容不迫的淡定。
古希腊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不管是自由民还是奴隶,都始终把死亡看成是一种荣耀,把为了信仰的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而战,为了自由家园而战看成天经地义的事情,把死亡作为一种荣耀和精神。这种精神,支撑了希腊千年来的文明和发展,并且深深的影响了后来的罗马,成为人类视死如归精神发源的源泉之一。
我们在整部电影中,看到的都是希腊人的勇敢,为了捍卫他们世世代代生存的家园不惧强敌的英雄主义气概,看到的是训练有素的勇猛顽强。
温泉关战役中,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带领希腊联军一次又一次打败了波斯军队,波斯军队尽管尸骨累累,却始终无法逾越希腊人的防线,无法向前迈进一步。电影中,特技镜头、3D 科技的运用,为我们最大限度的还原了2400 多年前的那场旷世大战,血腥的场面,特写镜头,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
希腊人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以一当千,面对波斯人的疯狂进攻,一次次的奋力还击。再勇敢的战士都有他倒下的那一刻。我们看到希腊士兵中,那对父子兵的场景,令人感慨万千。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父亲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倒在了波斯人的屠刀下,瞬间就变成了一个嗜血、杀人、狂暴的魔鬼。战争,把善良的人变成魔鬼,对那些发动战争的人而言,就是魔鬼。
因为议会没有批准,英雄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不能调动军队,()只能以个人名义,带领300 名随从投入战场,这就注定了这场战争实际上成为不折不扣的悲剧。
7000 人的希腊联军,对付550000 的波斯军队,本身就已经成为奇迹。更令人称奇的事情,7000 人居然抵挡住了波斯人潮水般的进攻,改写了世界历史。
电影中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不善言谈,却懂得尊重每一个人,懂得身先士卒,用勇敢和果断来感召和带领身边的每一个人。面对波斯国国王王薛西斯一世一次又一次的劝降,给出了全希腊之王这样巨大诱惑的前提下,仍旧为了荣耀和正义,为了自由战斗到最后一刻。
最后,波斯人在一名希腊叛国者的带领下,从牧羊人才走的羊肠小道偷袭了希腊联军,造成了整个希腊联军腹背受敌的态势。
为了保存实力,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下令希腊联军主力后撤,自己亲自率领300 名斯巴达勇士殿后。为了最后的荣耀,斯巴达勇士们流进了最后一滴鲜血,全部英勇战死,没有一个人投降。
电影中,用慢镜头将每一个斯巴达勇士的战死全部给予特写展示,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悲壮,一曲英雄主义的悲歌,伴随着电影中的慢镜头、略带压抑伤感的音乐,给人一种唯美的凄凉。
300 名斯巴达勇士,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诸神的光辉,捍卫了希腊人的荣耀,捍卫了家庭和自由。让不可一世的波斯军队付出了20000 人死伤的惨痛代价。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用自己的生命,实现了决死的统帅,决死的士兵,生死与共的誓言。二战期间,斯大林那句着名的:苏军没有战俘!只有叛徒!令多少苏军士兵战死到最后一刻,弹尽粮绝决不投降,令多少纳粹德国士兵胆寒。没有敢战的将军,就没有决死的士兵。这就是战争最残酷的一面。
战死的国王列奥尼达斯,身后是英勇的王后,用自己的智慧和胆量,惩罚了叛国者,赢得了议会的支持。我们看到的是,10000 名斯巴达勇士,20000 名希腊各个城邦的联军,面对波斯军队发动了复仇的战役,将波斯军队彻底打败和赶出了自己的家园,粉碎了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灭亡希腊各个城邦,统治世界的野心。
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美不胜收的希腊自然风光和人文遗址,只是热情好客希腊人的坦诚真挚。谁也不会留意2400 多年前的旷世大战,所有的痕迹都被历史的岁月吹散的干干净净。
没有敢战的将军,就没有决死的士兵!希腊斯巴达勇士们那一声声的"唔!",就好像当年苏联士兵们山崩海啸般的"乌拉!"
唔!乌拉!唔!乌拉……
斯巴达300勇士观后感(二)
这部影片以宏伟的气势,优美决绝的画卷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悲壮的历史故事:斯巴达三百勇士,在国王列奥尼达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躯捍卫着自己深爱的家园,以及自己对文明、自由、正义的最庄严诠释。它所体现的主题无外乎四个词:国家、尊严、荣誉和责任。让我们结合营销走进影片中吧。
影片从列奥尼达送七岁的儿子去训练开篇,引出了斯巴达人在艰苦的环境中从不退缩,勇往直前的好习惯!对任何打击和即将出现的状况充满了信心和勇气:痛苦不形于色,开心不表于形,他说:恐惧在所难免,我们只有坦然接受。当恐惧来临,我们不是害怕,而是在恐惧中勇气逐渐增强。从开篇就可看出:增员选才非常重要。因为去被送去训练的人身体需健康无畸形。师傅也说了:现在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所以,列奥尼达的儿子无论多艰难的环境他都一直坚持。他的这种吃苦耐劳,临危不惧、争强好胜,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尊严,为了自由,死又何所惧的性格,也代表了其父。为后来的温泉关大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能软弱,不能被情牵,为了我们的土地,保卫我们的子民,我们出征!如你要一场血战,欢迎你加入!三百名勇士把牺牲当作殊荣,把死当成和地狱共进晚餐。一个团队长,必须以身作责,身先士卒,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就带什么样的队伍,强将手下无若兵。你只要有信心,团队一定会有信心。只要心在一起聚,劲往一处使,没有做不成的事!
当波斯使者来挑衅时,我们神勇的列奥尼达不是顺受而是迎战,用心去战斗。是呀,两国交锋不斩来使,不过,当我们的子民,土和地将被敌人侵犯时,对于小人没必要君子行为!当他向使者大声喊出时并把他踢入历史深渊,他的子民对他充满了信心,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我也不禁暗暗拍手称快。在团队里,当有的人永知不足也不懂感恩老是在团队里面传播负面的影响,老是和别人过不去时,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关键时刻给他有力还击也是必要的。否则,会助长他的焰气,以为自己做的永远是对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必定有反抗,何况更是英雄的天生为国家荣誉而战的斯巴达人。战争的前夜,列奥尼达爬上陡峭的山崖,去寻找古老的神谕。这是他所不能违背的力量,所有的希腊臣民都必须遵守的所谓"法律".可是,那些天生畸形的生物,关心的并不是什么国家存亡,他们更加关心的是自己能获得什么好处——金钱、美女乃至别人伪装的敬仰。他们收受了薛西斯的贿赂,出卖了自己的灵魂,神谕也会在世俗的压力前那般的脆弱。可是,只要人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什么也不能阻挡。
进军温泉关,直奔那隘口。
"我们是统治之神,如若我们倒下,上千个波斯属国会像你们扑来,斯巴达人放下武器!"薛西斯的队伍叫嚣着。
"自己来拿!"英雄的斯巴达队伍面对强大的波斯敌军,临危不惧,勇往直前。所有人形成一个无法攻破的整体,决不撤退决不投降。自由之士抵抗暴君,连天王都会流血,更何况我们凡夫俗子。这就是斯巴达的法律。为捍卫自由牺牲是光荣的。能有一丝渺茫的机会都不放过,抵挡住亚洲最大的军团-----尖牙如刀的不死军的来犯。这就是勇士和团队精神。当百夫长看着自己的儿子头被生生砍下时,强压悲痛奋勇杀敌,击退敌军后才大放悲声。最感动的莫过于他说的那句:
"我这一生到现在才有一悔:‘不是因为儿子为国捐躯而后悔,而是因为我来不及告诉他:我深爱他,我满心仇恨!’"谁说军人冷酷无情。他们也是凡夫俗子,爱家爱妻爱子女。为了人民,为了国土不受侵犯,我们只有奋勇向前,决不后退。为了责任,为了尊严而战。把灾难转化成胜利。我们用尊严捍卫自由,为了整个希腊整个斯巴达的希望而死。三百名勇士告诉他们的国王:与你并肩作战而死是我的光荣。面对强军和死亡。英雄们紧紧围绕在列奥尼达为核心的领导周围,一切行动听指挥,无论再强大的敌军在三百勇士面前不堪一击,土崩瓦解。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队伍不在多,精良就行!有了列奥尼达那么优秀的团队长,他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告诉团队:为国家,为荣誉,为尊严,为自由死不足惜!他用自己大无畏的精、气、神指引着勇士无所畏惧,英勇杀敌的前进道路!也告诉了我们凝聚力是何等的重要。一个队伍,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大家的心在一起,劲往一处使,朝着一个目标不停地前进。正如列奥尼达说的:目标就在不远处,摘下帽子,脱下盔甲,轻装上阵,瞄准目标,一箭射中……
斯巴达三百勇士用自己鲜活的生命,在历史的乐章中高奏了一曲人生礼赞。他们虽败犹荣,虽死犹生!在恐惧面前不害怕,只是觉得勇气越来越增强的感觉。在困难和强权面前,他们的.临危不惧,奋勇杀敌的良好心态告诉我们:心态决定成败!任何时候,面对困难,能打败我们的只有自己,战胜自己就战胜了一切。
看了这部电影,我懂得了许多道理,队伍不在多在小而精。在版纳,从来不缺激情和热情,就缺精细化的管理:主管的技能和专业度有待加强,新人的留存率低。也就是基础管理。前老总帮我们打下江山,新老总来帮我们稳固江山,今后,我们会紧密团结在以新老总为核心的总经理室周围:学好抓好基础管理,把自己的队伍做大做强。要做就做最强的!这就是我们的使命和目标。
《斯巴达三百勇士》观后感(三)
熟知历史的朋友相信一定知道历史上着名的希波战争(Greco-Persian Wars 或 Persian Wars),在这场长达半世纪,因屡屡以少胜多被传为美谈的战争中最着名的几个战役当属:马拉松战役、温泉关战役和萨拉米海战。
其中尤以温泉关战役为甚,堪称西方历史上最悲壮、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场战役,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得近乎绝望得情况下,300斯巴达战士在国王里奥尼达斯的统帅下,利用有力地形,让了波斯王薛西斯统帅的数十万人的46国联军在德摩比勤隘口(俗称温泉关)不能前进一步,甚至薛西斯的"御林军"(imortal)一万多人前去攻打也是死伤枕藉,连他的两个兄弟也被骁勇的斯巴达战士取了性命。
后来由于一个叫埃彼阿提斯希腊 奸细出卖,波斯联军绕道德摩比勤隘口后方,布防的佛西斯城邦守兵连日没有战事疏于防范被击溃,斯巴达人腹背受敌,面对强敌且大势已去,为保存部队主力,里奥尼达斯毅然决定撤走仅有的几千其他城邦士兵,与自愿留下来的700名塞斯比亚城邦战士并肩抗敌。面对前后夹攻的波斯人潮水般的攻击,斯巴达人拼光了所有的武器直至全部战死。温泉关战役对于薛西斯而言无异于一场噩梦,不仅付出了两万余人的代价,而且在里奥尼达斯等人的慷慨赴死的感召下,原本分崩离析的希腊人空前团结起来,更因为此站为希腊联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凝聚力量的希腊人最终在萨拉米海湾一举击溃波斯联军,取得了希波战争的最终胜利,波斯此后一蹶不振后为马其顿所灭。希腊人为了纪念阵亡将士,在温泉关立起了石碑,上刻着:"过客啊,去告诉我们的斯巴达人,我们矢忠死守,在这里粉身碎骨。 "
影片《300》就是根据上述的历史所拍摄,据说这部电影是2007最纯爷们的电影,也因此2007年电影已经进入男色时代。首先是很多肢体被砍、鲜血四浅的场面,其中更是多见"砍头"情节,从没发现砍头都能做得这么唯美;其次是在银幕上出现那么多宽阔的肩膀、突起的二头肌健壮男性躯体,让我疑惑这些演员都是选自于世界各地的健美先生;最后依然是血腥的死亡,当士兵的尸骸垒成了一堵高墙,你只能喟叹古时的人命轻如蝼蚁。如此血腥让我头皮发麻,但总的感觉依然是唯美的。整个影片的色彩都是运用古典,油画的色彩。服装也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不再有沉重的盔甲,斯巴达国王以及他的部下身着猩红战袍,半裸着精壮的身体,那些战袍看起来活像皮甲制成的Speedo泳裤,非常性感。
影片开头是讲述斯巴达人的孩子们,从一出生,无一例外,都要经过苛刻的挑选,新生婴儿从外观体格上看起来如果不健康或者残疾儿童,直接扔到山谷谷底,喂野兽。一开头就冲击眼球,因为满山谷的婴儿尸骸。接下来,看起来健康的新生婴儿,要从父母身边抱走,带到专门的地方,养育10天。这10天里,没有专人像亲生父母一样细心看护,只是按照婴儿生存的所需提供必要的奶,所有新生婴儿,不会有特别的保暖措施,所有婴儿都一样简单的包着。
在这10天里面,如果有任何一个婴儿生病,等待他的命运,和生下来身体就有残疾的婴儿一样,直接人到山谷,喂野兽。所有婴儿,必须经过这两关,才能真正的活下来,回到自己父母的身边,被父母抚养。这也就是为什么,斯巴达的勇士,永远只有很少的数目。古代,在这种挑选方法下,能活下来的,只能说是"天生丽质"了!所有斯巴达的男性,7岁开始,参加正规的军事训练,一直要到60岁以后,才不需要。
首先要训练对首领的绝对服从,再就是要增强勇气、体力和残忍性。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训练也越来越严格。受训者经常举行演习和表演,国王还亲自到场观看。有一种演习是分成两队进行搏斗。在搏斗的前一天晚上,孩子们要用小狗来祭神,据说是因为狗又机灵、又勇猛。祭完神,还要同公猪搏斗一次。第二天,开始正式的搏斗。双方赤手空拳,没有护身的披挂。搏斗的时候,可以拳打、脚踢、用嘴咬,甚至允许挖对方的眼睛。经过残酷的搏斗,打倒了对方的孩子就能获得荣誉。
斯巴达人到了20岁,开始军营生活,受正规的军事训练。斯巴达的战术是方阵。这种战术不仅要求每个战士能勇敢作战,而且更重要的是依靠组织和纪律的严密。为了保证方阵在战斗中进退熟练,接应机敏,长期操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从20岁到30岁,每个青年都要接受这种训练。过了30岁,斯巴达人才能结婚成家。但是,集体的军事生活还得继续下去。他们必须参加一种叫做"斐迪提亚"的公民社团,每团 15人,平时一起聚餐,一起扎营,在战时就是一个作战的小队。他们还必须每天出操,直到60岁。
也是因为斯巴达人这样的成长,这样的训练,才出现那么多场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把历史先放在一边不说,我佩服的是斯巴达人的精神,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以优胜劣汰的方式留下最有用的人,永不放弃,永不言败!
但是注意这部电影不是依据史实编导的,而是根据一部反映300勇士的漫画编导的,真实的历史中,波斯人不可能有那么多怪人,薛西斯也不可能这样装扮,像个怪兽。另外,列奥尼达(leonids)稍显老了点,这个斯巴达国王还是应该年轻一些的。
5. 如何评价斯巴达300勇士剧情写实么
《斯巴达300勇士》是一部采用当时新的方式拍摄的史诗性影片。虽然在叙事上仍然遵循传统,但制作团队可以利用一切可用的绚烂的电影技术为观众呈现生动逼真的画面,这无疑是一种伟大的进步。剧情也非常写实。
该电影理想主义色彩很浓,为自由、法治而战的意义被充分挖掘和渲染。故事不复杂但也不落俗套,悲剧英雄永远比皆大欢喜来的震撼。此战捍卫了整个希腊世界,文明的两大种子之一,自治共同体永远无限高于吞噬一切的黑洞般的大一帝国。
视觉冲击力强烈,暴力美学发挥的淋漓尽致,慢动作长镜头战斗画面不少,很有游戏和漫画的感觉,虽然主题是保家卫国捍卫自由,不过侧重点貌似偏了点,反显得过分美化暴力,剧情也单薄了些。
6. 斯巴达300勇士的内涵(意义)
对于我这个历史白痴而言,看这样的历史剧是痛苦的,因为看之前我完全不了解背景。而且这样耗资几大千万的大片也不是我所爱。不过电影的特效还是做得很唯美很感性的,毫不失细腻的情感刻划。
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斯巴达300勇士们强健的肌肉,导演特意给他们穿上裸露身体的战袍,太震撼了。战士们还是很帅的,个个都是英俊青年。斯巴达国王也挺帅,虽然年纪有点大了。然后就是斯巴达皇后的男人一样坚毅的脸,还有嘴角上一颗明显的痣。每到这个女人的戏份,我都无法控制自己不去盯着她的那颗痣。
还有特效。画面做得很美,暗黄的色调,大战前的沉静和激战时的高亢都毫不打折的刻划出来了。血腥暴力之类的就不用说了,看过《勇敢的心》《启示录》这些电影,砍胳膊砍腿砍脑袋的镜头早已习惯。对战时刀剑划过肌肉,鲜血喷洒出来的角度和声音都做得很好,完全体现了斯巴达战士的勇敢无畏和跷勇善战。不过最美的镜头还是被献给魔鬼的那个少女在月光下起舞。斯巴达的国王必须在战前祭奠可以庇护他们的魔鬼,而祭品是斯巴达最美的少女。那少女身着薄纱半卧在月光下,在风中摇曳身体,美得惊人,让人无限怜爱。产生强烈对比的是慢慢靠近她的魔鬼的那张令人作呕的脸。
都说这样的历史剧女主角都难免沦为花瓶,这部也不例外。斯巴达皇后的存在除了体现国王的一往情深和战时不容儿女情长的客观事实以外简直一无是处。最可怕的是她为了说服议会派兵为国王增援,竟然用身体交换议会大臣的一声支持,结果还被狡猾的议会大臣出卖了。这样的女人不知道该说她可怜还是愚蠢。勇敢的国王为了国家和尊严带着一群战士战死沙场,皇后却如此委身,难道是爱的表现吗?只能沦为千古大八卦罢了。我没法不认为这是导演多此一举的大败笔。
除了这一点,电影还是很好的。比其更多让我失望的大片,算是不错了。
电影所描述的只是历史长河中短短几行文字而已,对于波斯和雅典之间,这300个人的存在并没有实质地改变什么。但他们的精神会给后人带来希望和鼓舞,这才是最重要的。血腥与否,残酷与否,只要想到那些男人们在战场上所表现出的英勇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我无法不被震撼。
摘抄一下在德摩比利隘口建立的纪念斯巴达国王和他的部下的狮子石像上雕刻的文字——
过往的客人,
请带话给斯巴达人,
说我们忠实地履行了诺言,
长眠在这里。
7. 有关“斯巴达300勇士”讲的到底是什么故事是否真有其事
其实就是课本上的温泉关战役: 温泉关战役 公元前480年,在希波战争(公元前500—前449)期间,希波双方在温泉关(塞尔莫皮莱山口,色萨利和中希腊交界处的山口,位于拉米亚城南)进行的一次交战,又称塞尔莫皮莱山口战役。 公元前480年春,数万波斯人的大军和船队在波斯王薛西斯统率下对希腊进行第三次联合远征;一部分军队从陆地进发,另一部分从海上运送。希腊各城邦成立了以拥有强大步兵的斯巴达(拉栖第梦)为首的防守同盟。斯巴达国王莱奥尼达率盟军(约0.5万人)在塞尔莫皮莱山口挡住了波斯人的去路。希腊人对企图突破山口的强大的波斯军队进行了两天的英勇抗击。但波斯人在叛徒的帮助下夜间沿着迂回的山间小道前出到希腊军队的后方。莱奥尼达获悉这一情况后,命令各盟军队伍向雅典撤退,本人则和300名斯巴达人一起留守山口。斯巴达人四面受敌,英勇厮杀,在白刃格斗中全部阵亡。塞尔莫皮莱山口交战中约有2万波斯人丧生,0.4万希腊人牺牲。 点评:此战是希波战争中着名的战役,后来,塞尔莫皮莱山口英雄们的遗骸被合葬在一个墓中。在一座石狮纪念碑上镌刻着诗人西莫尼达的诗句:“来自异邦的人啊,景仰拉栖第梦人吧!我们在此安息,始终信守法度。”英勇捐躯的这队斯巴达人成为希腊人备受鼓舞的坚定无畏的榜样。 公元前四百八十年,波斯国国王王薛西斯一世(罗德里格·桑托罗)统率五十万大军(号称500万之众)、战舰千余艘,大举进攻希腊。并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不可一世的薛西斯一世还向希腊各城邦发出劝降书,希望小邦们不战自降。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斯巴达城300斯巴达勇士下载 300斯巴达勇士 bt 斯巴达300勇士攻略 psp斯巴达300勇士 300斯巴达勇士电影 300斯巴达勇士壁纸。结果,薛西斯的使者在众多希腊人的反抗热潮中吃尽了苦头。此时,为了抵御强敌,勇猛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杰拉德·巴特勒)亲率由各处集结而来的希腊联军约七千人,率先赶到温泉关,扼守住地势险要的关隘之地。 另一方面,已经在激烈的海战中消耗甚大的波斯军队,显然已经无法在两天内在陆战中组织起什么强烈的攻势,因斯巴达300勇士预告 300个斯巴达勇士 斯巴达300勇士 漫画 三百斯巴达勇士 300斯巴达300勇士存档 斯巴达300勇士上映此,两军的短兵相接并未一触即发。但两天后,狡猾的薛西斯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偷袭关后,措不及防的希腊守军很快就被击溃。为保存实力,列奥尼达斯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命令希腊联军的主力迅速撤退,以保存实力。自己亲率三百名斯巴达勇士殿后。与汹涌而至的数万波斯军展开了血腥的殊死搏斗,最终,这三百位勇士全部战死,也让波斯军队在攻破温泉一战中关付出了两万人死伤的惨痛代价…… 拍摄故事 想必很多影迷此前已经欣赏过该片的预告片,其亦真亦幻的影像风格充分体现了原着作者弗兰克·米勒的创作真斯巴达的300勇士 300斯巴达勇士在线 斯巴达300勇士剧情 300斯巴达勇士 首映 300斯巴达勇士 介绍斯巴达300勇士简介谛。事实上,为了能达到如此效果,影片导演扎克·斯奈德可谓费尽心思。影片的拍摄过程几乎全部使用数字背景技术。在这种先进的成像技术的帮助下,影片不但完全不需要实景拍摄,而且能在后期电脑制作的帮助下,完全可以达到导演想要达到的任何影像奇观的要求。而在拍摄过程中,导演所要做的就是指挥演员在蓝斯巴达300勇士下载斯巴达300勇士 bt 斯巴达300勇士攻略 300斯巴达勇士 迅雷 300斯巴达勇士在线 300斯巴达勇士预告幕前做各种各样的表演而已。相信,很多人对此前那一部同样全部使用这种技术拍摄的影片《罪恶之城》也印象深刻。巧合的是,《罪恶之城》也同样根据漫画大师弗兰克·米勒的同名原着改编而来。具体来说,两部影片的拍摄方式还是有所不同:《罪恶之城》是采用数字类型的摄影机拍摄而成的,而《斯巴达300勇士》则使用的是传统形式摄影机。这种称为“数字背景技术”有两大优点:拍摄成本大大降低;另外给导演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以本片的规模,哪怕是部分实景拍摄,成本也会成倍增长。从画面风格来说,称得上导演奇才罗德里格兹和弗兰克·米勒正是依赖这种先进的数字背景技术,才能在《罪恶之城》里保持了原着的阴暗色调和漫画艺术的众多特点,并最终创作出了如此另类和优异的电影佳作。而这部《斯巴达300勇士》更是必须借助这种技术才能创斯巴达的300勇士斯巴达300勇士 psp 300斯巴达勇士首映 斯巴达300勇士片花 300斯巴达勇士漫画 斯巴达300勇士上映造出独树一帜的画面效果。因为本片的每一格胶片都需要计算机特效加上背景,所以后期制作比一般影片耗时更多。在长达一年的后期制作中,为了能尽早完工,导演扎克·斯奈德特意雇用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多达九家的计算机特效制作公司共同参与制作…… 幕后故事 众人皆知,影片改编自美国着名漫画家弗兰克·米勒的同名漫画。这套漫画取材于第二次“波(斯)希(腊)战争”中着名的温泉关战役。在第二次波希战争中,“温泉关战役”并不是决定性的一战。然而,这段历史流传至今仍然能够震撼人心。并且经常成为各种艺术形式创作的题材,自然有它独到的魅力和原因所在。 首先,这场战役有着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背景。希腊各城邦早就知道薛西斯大军非电影斯巴达300勇士 斯巴达300勇士海报 斯巴达300勇士 票房斯巴达300勇士简介 300斯巴达勇士剧情常强大,而且是海陆并进汹涌而至。然而当时希腊正举行盛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依照惯例,奥运会期间不能打仗。所以温泉关的希腊守军只有几千人,即使列奥尼达斯率领斯巴达勇士前来支援,援军也只有300人。所以这场战役希腊人注定要失败。然而列奥尼达斯和他的部队手里还有一张好牌,那就是他们据守的温泉关是从希腊北部南下的唯一通道,而且关口及其狭窄,一次只能通过一辆战车。所以波斯大军的前几次进攻损失重大,无法奏效。但戏剧性的转折出现了,一个希腊叛徒,领着波斯人穿过一条小路,直达希腊联军的背后,最后演变成300名斯巴达勇士与波斯大军悬殊作战的局面…… 影片简评 此次接拍漫画大师弗兰克·米勒的爱作《斯巴达300勇士》,堪称是扎克·斯奈德做梦都不敢想象的事实。事实上,自几年前那部僵尸片《活死人黎明》之后,斯奈德已经许久没有碰他那冰冷的导筒了。还好,《斯巴达300勇士》再次给了他一展才华的机会。因此,斯奈300斯巴达勇士壁纸 斯巴达300勇士 游戏 300斯巴达勇士vd 300斯巴达勇士种子 300个斯巴达勇士 斯巴达300勇士剧照德对于米勒的感激堪称无以言表,只能用在工作中的拼命努力报答之。事实上,斯奈德以往的作品也都有着不错的质感,充满暴烈的血腥味和华丽奇幻的英雄主义。该片在风格上同样采用与《罪恶都市》相同的制作方式,以追求同米勒原着风格的统一。影片和斯巴达人的性格一样既有铁质的严酷也有热烈的血气,光影与色彩较《罪恶都市》更丰富层次更鲜明流畅,战争场面气势磅礴,几个漫画中的经典场面在影像上悲壮依然,在场景设计上加入了不少超现实和现代元素,虽是史诗也如梦似幻。而从弗兰克·米勒的角度来看,虽然已经有了一次成功的经验,老道的弗兰克·米勒仍不肯甘心退居二线,执意全盘干涉影片创作过程,包括撰写剧本和绘制故事板等,这显然也为导演斯奈德在创作上提供了莫大的帮助。因此,当该片在百天前推出预告片之时获得了业内外极大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