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电影 » 电影饮食男女主题思想

电影饮食男女主题思想

发布时间: 2023-01-05 05:39:08

1. 饮食男女简介及详细资料

剧情简介

剧照

《饮食男女》讲述这样一个故事:老朱是台北最了不起的名厨,是台北圆山大饭店的主厨,但妻子去世后他便要肩负起抚养三个女儿的责任,惟她们性情各异,充满叛逆个性,有着自身的问题。女儿们都逐渐长大了,老父亲也渐渐力不从心,不过他那一手炉火纯青的厨艺却依旧维系着全家的和睦。吃晚饭也就成为全家团聚沟通的唯一时刻。这样的时刻理应是其乐融融的,但是因为三个女儿和老父亲各自的“宣布”,令每顿晚饭都充满了意外:闪电结婚,投资失败,未婚先孕,续弦娶妻。不仅令剧中人惊讶不已,更使观众原本平静的心情频起波澜。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期间有人怀孕,有人被抛弃,有人找到真爱,也有人死去。直到有一天,一向最乖巧、不露声色的三女儿宣布自己已经怀孕;大姐宣布自己已和男友结婚后,还没等父亲和老二回过味来,就跳上男友的机车飞奔而去。最想搬出去的二女儿反而一个人留在旧居,原来一个完整的家,肥皂泡一样破碎了。 同时,朱家隔壁搬来了一位聒噪的寡妇,她终日痴缠着老朱,老朱周镟于她们之间,最终,即将破裂的大家庭再度团聚。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老朱 郎雄 朱家倩 吴倩莲 朱家珍 杨贵媚 朱家宁 王渝文 锦荣 张艾嘉 Guo Lun 陈昭荣 梁伯母 归亚蕾 李凯 赵文瑄 Raymond 陈哲民 Rachel Yu Chen Class Leader Chi-Der Hong Coach Chai Gin-Ming Hsu Sister Chang Huel-Yi Lin Chief's Son Shih-Jay Lin Ming-Dao Chin-Cheng Lu Airline Secretary Cho-Gin Nei Shan-Shan Yu-Chien Tang Priest Chung Ting Fast Food Manager Cheng-Fen Tso Restaurant Manager Man-Sheng Tu Chief Chuen Wang Old Wen Jui Wang Old Man Hwa Wu Wendy's Customer (uncredited) Michael Taylor

职员表

制作人 徐立功、詹姆士·沙姆斯、泰德·霍珀、Kong Hsu、Feng-Chyt Jiang 导演 李安 副导演(助理) Yang-Sheng Ou 编剧 李安、詹姆士·沙姆斯、王蕙玲 摄影 林良忠 配乐 Mader 剪辑 蒂姆·史奎尔 艺术指导 李富雄 服装设计 Wen-Chi Chen

以上信息来源于

角色介绍

郎雄饰演老朱

圆山饭店的大厨。台湾中国菜硕果仅存的大师,渐尝老年生活的诸多尴尬。

杨贵媚饰演朱家珍

内向,敏感,基督徒,工作教书,喜欢听歌剧。因为一场失败的初恋,未嫁(后得知,初恋不过她自己的幻想)。因着自己的对感情的美好憧憬而一直固执的坚守着自己的处女地。只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吴倩莲饰演朱家倩

瘦弱的身子,坚定的眼神,女强人是也。因为父亲早年的干涉,家倩不得不做自己从前并不热衷的那行。虽然也做的成功,但是其实还是心有不甘,从她幸福的回味童年有关厨房的一切就知道,父亲的行为其实对他的内心是打击的。因此与父亲有隔阂,多年如此,甚至想搬出住。只是后来,房子投资失败,父亲,大姐和小妹的事让她改变了初衷,最终接手家中的老房子,放下心中的包袱,终于可以享受厨房的乐趣。

幕后花絮

在第一时间捕捉李安的想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获取他的信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李安珍贵片场照曝光 指导赵文瑄扑倒吴倩莲。 师妹回忆李安往事:他会做《饮食男女》所有菜。

音乐原声

歌曲名 作曲 演唱 《Ave Maria》 Giuseppe Verdi The Westminster Choir 《Sing Ye to the Lord》 Gee Frederic Handel The Sine Nomine Singers 《借借你的爱》 黄耀明、蔡德才 黄耀明 《咖啡屋之想》 蔡德才 黄耀明 《随风而逝》 张弘毅 程文娟、程振家 《我的宝贝》 纪洪仁 李之琴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1994年,李安执导了《饮食男女》,把中国烹调艺术带入家庭和情感的戏剧之中,不仅增加了可视性,而且展现了东方文化迷人的魅力。李安表现中国家庭伦理、东西方文化冲突、新旧观念冲突的一系列影片,在这个特殊的形式中达到顶峰,李安也成功地完成了他的“父亲三部曲”或者说“家庭三部曲”。影片获得了第七届台北电影奖优秀作品奖,第三十九届亚太电影展最佳作品、最佳剪辑奖,第七十七届大卫格里菲斯奖最佳外语片奖,名列1994年台湾十佳华语片第一名。

获奖记录

时间 届次 获奖奖项 结果

1994年

第07届 台北电影奖优秀作品奖 获奖

第39届

亚太电影展最佳作品 获奖 亚太电影最佳剪辑奖 获奖 第77届 大卫格里菲斯奖最佳外语片奖 获奖

第34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提名 提名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提名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着剧本提名 提名 1994年度 台湾十佳华语片第一名 提名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NBR Award) 最佳外语片 提名 1995年 第52届 全美记者协会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提名 第67届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提名 第49届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提名

以上信息来源于

发行信息

上映日期

发行时间 国家 1994年8月3日 美国USA 1994年9月9日 加拿大 1994年9月15日 德国 1994年10月5日 法国 1994年12月9日 芬兰 1995年1月13日 英国 1995年3月24日 丹麦 1995年3月24日 西班牙 1995年8月25日 瑞典 1995年9月21日 阿根廷 1996年6月14日 葡萄牙

以上信息参考

影片评价

剧照

李安在《饮食男女》中热烈地讨论着中国人社会中传统与现代的撞击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借由片中无处不在的中国美食,观众嗅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在现代中国人社会的另类解释。(新浪网评)

最后一幕的戏剧性场面是李安把三部曲推向了 *** ,以及他又一次对禁忌的触犯。电影借“饮食”喻人生,人从一出生就从妈妈的 *** 吸吮乳汁,一直到死吃这个词就没有在大脑中消失过。(凤梨罐头评)

2. 《罗曼蒂克消亡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一部特别会吃的电影

《罗曼蒂克消亡史》是一部极难去评说的影片,和所有那些带有强烈个人化标签的导演一样,比如姜文,他们视电影为手中把玩之物,不是说不严肃对待,而是表达欲望过剩,情感和想法溢出,这也是一把双刃剑,私人情绪流露的太多,对观众而言有时可能并不是很友好。

即便如此,还是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很多方面都非常出色的影片 ,一是故事完全脱离开政治,干净的述说了帮派的战时生存之道。 没有外层关系的制约,全部是内化的情感依存,道出了那个特殊的时代大背景下,对人性的压迫和每个人内心无处逃遁的挣扎。

二是拼图式的剪辑,当你知道一些人的结局之后,再去回看他的前世,真亦假来假亦真,会别有一番味道。

三是对食物的处理,太精彩了!全片一共着墨三种饮食,一是上海点心小吃,二是日本料理,三是重庆菜。中国人吃个饭喝个茶真的是太复杂的一个事儿了,内含干坤,万不可掉以轻心。

电影中六个关于吃饭的段落可谓一段比一段佳,开篇葛优动真格儿前先请赵宝刚吃了顿点心,吃点心,精髓在于一叠落一叠,凡常人家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此,而这顿却吃出了“断头餐”的感觉。

浅野忠信在自家馆子中展现了一餐简单的日本料理精致繁复的制作过程,做料理时穿的衣服,刀工,摆盘,食用的姿势都极度考究,他对待一只来访野猫的态度,和后期的一系列变态行径造成的鲜明反差,同《帝国的毁灭》中表现希特勒和善地对待亲信及下属打字员的作用一致。

圆桌餐,章子怡眉飞色舞地给大家讲述着第一次拍电影的经历,“一家人”表面和气的围坐在一起,由于该段落是倒叙回来的,大家都知道后面发生什么了,但是又不知道全部的真相,这顿饭吃出了“最后的晚餐”的意思。

然后就是闫妮带着袁泉最爱的点心去当说客,替传说中的戴先生向袁泉提亲,而袁泉摆弄了一下盛点心的盒子,点心分毫未动。

最精彩的来了,浅野忠信密藏章子怡,有一段终日吃饭-“啪啪啪”-吃饭-“啪啪啪”...的循环快切,处理方式甚至可谓有点鬼畜。“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是人类两种原始欲望的终极体现,是对现实世界中罪恶感赎罪式地释放。

最后就是葛优和袁泉一起安全来到重庆后,两人一起吃了顿饭,互拉家常后袁泉坦白了她对食物的态度,“我喜欢上海,所以喜欢上海菜,不喜欢重庆,所以讨厌重庆菜。”喜欢一个菜系,往往是因为眷恋一座城市,而眷恋一座城市,多半是曾在这座城市里深爱过一个人。

只有袁泉吃饭是吃心情呢,不为了果腹,不为了赎罪,不为了掩护打哑谜,可导演心狠,没让观众一睹美人开开心心吃一顿痛快饭的场面,实在是遗憾的很。

四是音乐的确是有点好听,不过音画贴合度不是很高,略微有点MV即视感。一首《Take Me to Shanghai》让我这个重度上海情结患者听得差点醉掉。

作为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曾拍出过被评为学院史上最牛x毕业作品的程耳,学院味浓到化不开,一部电影下来,迷影态度昭然若揭,致敬的部分太多,对《教父》整体基调的模仿,熟练运用昆汀的暴力美学和马丁斯科塞斯的分镜,作为一个进阶中的青年导演,这种形式上的借鉴无可厚非,而且确实看的很过瘾。而我最爱的一个致敬是最后葛优过安检,双手高高举过头顶,仿佛是他对时代、对历史、对自己前半生投降的一个仪式,认命了,李安《喜宴》的最后也出现了同一幕,郎雄亦是在过安检时高高把手举过头顶,给放出了“我认输了”的一个信号。 可见,多厉害的人,都不得不臣服于安检啊!

后来跟朋友聊起此片,“罗曼蒂克”到底是指什么,他说1913年对于欧洲是个分水岭,一战前欧洲极致地美好,从而让人感慨一战后的繁华落尽。 “罗曼蒂克”的消亡其实也有这么一点意思在里面。如果有人这么去处理1937年之前的上海,可能会很有意思。

小菱评分:★★★★

3. 饮食男女,食色性也

 

当老朱独自一人用精准的刀工摆弄食材,打出的电话发出嘟嘟的忙音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个关于孤独的老人的故事。

当吴倩莲的一抹红唇孤高清冷的出现在屏幕,高跟鞋配上高脚杯,卷发加红唇仿佛可以游走于各种场合,各色男人都会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她应该就是主角了我想。

当1994年的麦当劳传出流行音乐,家宁炸着薯条和小芝芝讨论着爱情,除了门口碰上了钟国伦,那个倚在单车上,手捧着都斯妥也夫斯基,穿着衬衣的男孩。关于他们的故事应该就要发生了,我想。

当家珍略显朴实的从教堂回来,带着一份大龄剩女的清高、孤独与倔强与人讨论介绍对象时,一副失意的面容尽显无疑。

四个人,一顿饭。菜色食物就算放到现在也很奢侈,可是这饭吃的并不是其乐融融,大家各有心思却不得不勉强坐在一起好好把饭吃了。

每顿饭都像是戏剧的换幕一样,每个人都在吃饭的时候宣布有事情要发生,食物背后所承载的已经不是简单的吃饭。不得不说李安是做编剧出身的,戏剧冲突很明显,而老朱最后的宣言可谓是大跌眼镜,他和锦荣连同框的画面都少得可怜,谁能想到他们在一起了。这个故事我好像都猜对了,又好像什么都没猜对。饮食男女,食色性也,在电影的开头就有提出,一幕一幕的展开来,它不像《少年π》和《比利林恩》那么电影,却很戏剧。

好的电影会在我们看完之后留下点什么,我们会怀疑、思考、感叹。我常常在想当我们讨论一件事情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当我们去关心老人的生活,去为他们寻找伴侣的时候我们是想表达自己的关爱还是真的关爱。当我们用自己的价值观、习惯去评判他人时是想得到自己的优越感吗?李安把新旧、伦常、传统与时尚放在一起撕开在我们眼前我们体会到的是什么?

李安还是那个李安,他把我们不愿谈不敢谈的人性搬上荧幕,不去做过多剖析与解读,只是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自己去看,去感受,去体会,一切自在观众心中。我至今记得《断背山》里love is the force of nature,也许有的爱真的是那么自然有那么不可思议的发生了。

4. 哭且哭罢,还不是得做回烟火人生里的饮食男女是什么意思

电影中这一家四口,一个爹仨女儿,住在同一屋檐下,性情、信仰、职业、年龄全然不同,各有各的情感故事,有合情合理又反套路的人生剧本。细细想来,真实的生活里,让人啧啧称奇的状况更多,要是大家都是按部就班的一丝不苟的不出差错的活法,生活就失了很多味道。

三个适婚年龄的美丽女儿和大师级的厨师老爸的故事,刚开始,觉得是像《东京物语》那样的清淡隽永的滋味,拉开帷幕的时候,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后来,以为能持久的很快消失,以为马上离开的偏偏留下,以为稚嫩的反而超前,以为哀伤的峰回路转,有时候打击一重接一重,有时候喜中有悲、苦中有乐。生活就是这样,源源不断的、流动不息的,行进着,连续着,像朱大厨烹家宴大餐,给人端上一桌热气腾腾的美味,看你品不品得出丰富的味道。

我们每个人都是食客,可不一定都是掌控厨房的好厨师,真的下到厨房里,才显出或高明或笨拙的烹饪之道,一如,我们如何掌控生活。

做一道菜,有的人惯于条理清晰,连一丝一毫的调味料都要称量好,有的人随心随意,碰到手上有什么材料就拼凑个黑暗料理,有的人喜大火快炒浓油赤酱,有的人爱老火慢炖丝丝入味,有的人手忙脚乱灶台如战场惨不忍睹,有的人喝着小酒吃着小菜做完盛宴一星油污都不留下,有的人做一辈子菜都是一个齁咸的口味,有的人于厨艺上身怀绝技悟性颇高——厨房里浓缩着饮食男女的脾性和欲望,是最接地气最见性情的地方。

忙到最后,总要端出那盘菜,咸了淡了,糊了生了,卖相好看或者一塌糊涂,可口的,难以下咽的,总要呈到桌面上,吃下去,才知道也许没那么难吃,也许忘了放最重要的一味料。我们喜欢拿美食、烹调比喻人生,也许是觉得这过程太像具象化了的人生,切实细腻,滋味复杂。

形形色色的厨房,匆匆忙忙的路人,活色生香的世界,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还有中间偶尔穿插的地方,俯视的镜头看着街道上来往奔忙的车辆和行人,食物联结着这里的每一个人,家庭里,厨房又是产出食物的地方,厨房中,又是一个个的人在演绎着别样的生活,烟火人生,情世百味。

5. 李安是特别有才华的大导演,大家喜欢李安的哪些电影呢

李安是特别有才华的导演,大家喜欢李安的哪些电影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

6. 眼里饮食男女心中卧虎藏龙的意思

代表温润如玉、圆润贯通的气质,逆境中安然、不气馁的秉性。
眼里饮食男女心中卧虎藏龙是对导演李安的评价,李安接受《我的时代与我》采访时表示,饮食男女泛指人类对食物、性爱的欲求与本性。每个人心中都卧虎藏龙,这头卧虎是我们的欲望,也是我们的恐惧,有时候我们说不出它,我们搞不定它,它给我们危险,它给我们不安,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让我们保持精神上的警觉,才激发你全部的生命力与之共存。
《饮食男女》电影由李安执导,李安编剧,郎雄,杨贵媚,吴倩莲,王渝文,张艾嘉主演的剧情,家庭,电影。《卧虎藏龙》是2000年的一部武侠动作电影,由李安执导,周润发、杨紫琼和章子怡等联袂主演。

7. 饮食男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饮食男女》就向我们传递了这三个道理。

1.房子再大,有笑声才算家。

2.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是方式各异。

3.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只是爱得含蓄。

在家庭关系中,无论前程还是后程,都需要一家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爱惜,唯有这样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8. 饮食男女结局什么意思

问题一:电影饮食男女的结尾什么意思? 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与朱爸结婚的不是那个整天絮絮叨叨的、令朱爸讨厌的锦荣妈,而是锦荣。姗姗的朱爷爷变成了爸爸。更令人惊奇的是,姗姗妈锦容又怀孕了,朱爸又要有一个新的孩子了,可能是男孩,也有可能是朱家甄、朱家倩、朱家宁的“眉眉。”

问题二:求对《饮食男女》结尾的理解 25分 这有点复杂,因为李安的电影里面通常会探讨多过一个以上的含义,我只能就我个人的理解来谈。
李安透过三部电影: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家庭在现代社会里的意义与变迁。推手主要冲击得是养儿防老的观念,喜宴则是同性恋对传统家庭的挑战,到了饮食男女,其实有集大成的意思。虽然没有再讨论同性恋,但是对中国搐重男轻女(三个女儿)和女大不中留,老人追求第二春以及夫妻年龄差距(老朱最后找的是他大女儿的同学)的观念和看法提出了思考。

简单说完背景,才能看结尾。三个女儿当中,原本最独立,最倔强,最有主见的是二女儿,但是最后还留在老朱身边的还是这个二女儿。家宴有过年的象征含义,所以我自己对这段的理解是,导演对于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一个反讽:过年了,能够陪在自己身边的,却是那个原本没有期望她会陪在自己身边的那个孩子。就像很多父母宠儿子,结果到老奉养自己的却是女儿一样。

这是我的理解,和你分享一下,你可以有你自己的看法。

问题三:饮食男女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意思 生活琐事中反映的父女亲情。

问题四:饮食男女讲的是什么意思 食(饮食)色(男女)性也。

问题五:饮食男女讲了什么 1994年,李安执导了《饮食男女》,把中国烹调艺术带入家庭和情感的戏剧之中,不仅增加了可视性,而且展现了东方文化迷人的魅力。李安表现中国家庭伦理、东西方文化冲突、新旧观念冲突的一系列影片,在这个特殊的形式中达到顶峰,李安也成功地完成了他的“父亲三部曲”或者说“家庭三部曲”。
电影中,三个女儿各有爱情上的烦恼,没有人关心老爸,令他连味觉也逐渐失去了。女儿们本以为从美国回来的归亚蕾很适合跟老爸凑一对,不料他的再婚物件大爆冷门。本片的剧情安排无疑是相当刻意,用隆重的吃饭仪式来架构全片虽符合主角身份,却表现得不够生动自然。不过导演还是将这个伦理喜剧拍得流畅热闹,风格上依旧兼顾中国文化与国际口味,是典型雅俗共赏路线下的作品,那些令人垂涎的菜式展示更成为本片最大特色。由于本片在国际影坛上卖座成绩优异,使李安得以进军好莱坞执导西片《理性与感性》。

问题六:《饮食男女》观后感,结局怎么样 咖啡 i 的女孩电话

问题七:电影饮食男女中最后老朱要跟老二说什么 再干一杯吧

问题八:请问李安电影《饮食男女》 中,为什么三个女儿一直说孝顺都,最后却全部都离开了父亲? 各有追求?

问题九: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什么意思? 表面上的意思是 人离不开饮食 和男女之事 其实孔子想表达的意思是 这是人的大欲 所以一定要把握好这个阀 节制欲望!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751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716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712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449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439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088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369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794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834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