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电影 » 以战争为主题的电影观后感200字

以战争为主题的电影观后感200字

发布时间: 2022-12-31 13:48:20

1. 电影《鸦片战争》观后感200字

又重温了这部电影,感觉还是很揪心。小的时候看不懂,只记得课本中经常说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在鸦片战争下,当时的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列强的欺压。想到这儿,电影中的一幅幅画面就会出现在眼前,不论是从我国的官员和百姓身上,还是从英国的议员和商贩那里,都或多或少的解了一点鸦片战争——一场让我们永不能遗忘的战争。
这部电影,其实大快人心的地方也就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特别是当成吨的鸦片倒入石灰池,随烟覆灭的时候,我们揪住的心会有一些释放,毕竟我们看到了鸦片的结果,这在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厄运的东西在一百多年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还有一点值得赞扬的是此次战争虽然激烈,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清朝的文官武将无一人投降。
这场战争源于鸦片,有人说它的引发是因洋人的利益受损,殊不知,这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就连英国女王最后都说“谁能拥有中国,谁就拥有十九世纪。”可见她的欲望是有多大。所以发动战争只是时间问题,首先得找个借口,这样才好下手。所以这么看,他们无疑是狡猾的狐狸,算盘打的还是挺精的。但我从他们议会成员口中发现,其实他们中的一些人对中国的了解还是很广泛的,让人深思的地方很多。有人称中国泱泱大国,一个皇帝,一种语言,四亿多的人口,实在是难以捉摸,还有人称宁愿游过大海,也不愿坐军舰前去。这些人他们不主张战争,贸易则是最佳方式,但最终,英国议会以271赞成打仗票数击败了262票反对票数,悬殊不是很大,这一点我们也看出有时候我们不了解对方,反而被这一点绊倒在起跑线上。
割土地无疑是要了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的命。但是琦善还是向英军“赐和”赔款不说还开放通商口岸,割香港,这让我想到关天培将军所说的那句话“牙齿乃骨骼所生,肤发乃血肉之表,血肉骨骼捷受之于父母”,这不就意味着我们将自己最重要的东西给了他人,最后只能变得血肉模糊吗。最后当跪了一地的皇子面对先朝的列祖画像时,那哭声是多么撕心裂肺。亡国匹夫之痛,何况是穿龙袍的人。
洋人的贪婪加上当时我国的懦弱,使那自称最好的炮台在英国的坚船利炮下变得不堪一击,棍棒始终对付不了枪炮,我们要变得强大,不是只读几本书,要从内心为国家着想,放眼看世界,才能不被淘汰。即使现在的中国已经屹立世界之端,但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是很多很多的。

2. 求抗日战争纪实片观后感100字至200字

1937年10月19日,八路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团长陈锡联率队夜袭日军阳明堡机场,炸毁战机24架,震惊中外,成为抗日战争中的着名战役。1937年10月9日凌晨,769团在团长陈锡联率领下,突然袭击了位于山西代县以南的的日本侵华军队阳明堡机场。该团六百多名勇士冲进机场,与日军展开白刃战,炸毁机场上全部24架飞机,三营长赵大力以及一百余名勇士壮烈殉国,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我军军史上“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抗战热情。

片中开始时是赵营长和晋绥军抢夺火车皮。电影刚开始我就被这个胖乎乎的东北汉子所吸引,看他举着郭记者的衣服,当陈锡联决定夜袭阳明堡机场时,他是第一个站起来鼓掌叫好的!

有一段给我印象很深,陈团长让赵大力去摸鬼子机场所要通过的滹沱河。当他发现有小日本儿时,不断向郭记者使眼色.摆手。小日本儿发现河里有东西就往水里开了枪。赵大力沉到了水里。郭记者抱着赵大力的衣服回来了,她以为他死了,哭的很伤心。看到这儿,班级的气氛也因剧情的牵动而沉默了,我却笑出了声,不是因为我冷血,而是我预感到可爱的赵大力不会就这么死了,想象着他光着屁股或用树叶挡着回来时候的样子,所以我笑了。但他可比我聪明的多了,他穿着小日本儿的衣服,还缴了三把三八大杠儿回来。我很感动的是陈团长对他说的话:”赵大力你给我听着,就是三架飞机我也不稀罕!”陈团长出去了,赵大力笑了~

陈团长坚定了决心,偷袭鬼子的机场,并立刻作出了偷袭的具体部署。袭击机场的任务由3营来完成,其他两个营的任务是破坏崞县到阳明堡之间的公路和桥梁,阻击崞县和阳明堡方向的可能增援之敌。赵营长在整完队后走到陈锡联面前敬礼,到:”报告团长,赶死队集合完毕。”每个人都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3营战士们在营长赵大力的率领下,用铁剪剪开敌人的铁丝网,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了机场。赵大力带10连向机场西北角运动,准备袭击敌人守卫部队的指挥部,11连径直向中央的机群扑去。当10连的行动被鬼子发现时,双方同时开了火。顷刻间,枪声、爆炸声、喊杀声混成一片...

给了我极大震撼的是最后的赵大力,他在英勇杀敌的同时还不忘保护陈团长,在临死前,他硬是挺着站了起来,回过头,用嘶哑的嗓子对着团长说了最后五个字:”团长 三架了”然后微笑着走向了飞机...

班级里一片呜咽声,我极力控制的泪水在这一刻夺框而出...

3. 《红海行动》观后感200字

作为一部国产战争片,《红海行动》给我带来了出乎意料的震撼,电影透过真实冷血的战争场面,以及对团队战术的深谙,使其并没有拘泥于一部个人英雄主义的主旋律作品,而是用“勇者无惧,强者无敌”的中国现代军人精神,
彰显着和平的弥足珍贵。
《红海行动》的故事其实尤为简单,根据也门撤侨事件的改编,电影所呈现的就是一场我国名叫蛟龙的海军特种部队克服重重困难,奉命成功完成的撤侨任务,并穿插了一条法籍华人的记者辅线,可也就是在这部电影中,《红海行动》让我觉得他与很多同类型的国产战争片不经相同的是,电影一面并没有去过多的聚焦儿女情长,它是一部真正将时间近乎全部都留给了战争的电影,另一面其也用真挚的战友情谊,诱发着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电影两个多小时的时长中,《红海行动》将绝大半的时间都留给了接踵而至的战争,这种做法使电影营造了并不逊于好莱坞级战争场面的视听观感,与此同时。面对无穷无尽的敌人,其惨烈血腥的战争画面,给人所带来的也绝不是何般热血,面对牺牲,面对敌人,电影所致力给人带来的就是一股对战争发自内心的恐惧,当现代化的武器成为了收割生命的利刃,这种残酷所带来的冲击,无疑正是对反战最好的着点。
于此中,导演林超贤对于整体的节奏把控是尤为出色的,在一部战争场面占据绝对主导的作品中,他没有使剧情沦为场面的陪衬,反而很巧妙的利用合理的团队战斗部署去营造战友间纯粹质朴的羁绊,在战斗的间隙间去勾勒战友情谊,那简短却包含张力的情感营造,使电影比之很多同类作品去胡编乱造感情戏,或者是孤单英雄美人侧的老梗,都来的更有力度,更为真实。
当然《红海行动》也不乏问题,在这部电影中最为尴尬的,便是电影对人物塑造的不善,《红海行动》其实就本质来说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群像电影,八位队员加一位战地记者,本可在人物上大有作为,然而电影对人物刻画却近乎是忽略的,导演从开头便可看出其并没有打算给每个人物留下充分的铺垫时间,这就造成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整体的蛟龙,却无法看不到每一个鲜活的人物,看不到源于角色自身的思想,甚至于电影有时还会让人有觉脸盲之感,这种匮乏人物的缺陷,无疑令人倍感遗憾。
对于成长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可能并不能真正感受到和平的珍贵,
并不能切身感受到“无论你在世界何处遇到危险,我都会带你回家”。
是一句何其厚重的承诺,然而血洒他国的《红海行动》,赋予了这份珍贵与厚重以最为生动的形态,令人看到了是什么在捍卫着我们的一切

4. 抗战电影观后感200字

电影《地道战》说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丢失了一批军火,他们想方设法寻找它。有一个受伤的八路军叔叔知道军火藏在哪里,鬼子立刻去追捕他。麦包、朱古力和大胖子等小朋友发现后,马上把八路军叔叔藏进了地道里。日本鬼子把村子里的群众都抓了起来,逼迫群众说出八路军叔叔所在的地点,但没有人肯说一个字。整个村子被日本鬼子闹得鸡犬不宁。最后,他们躲在地道里面,麦包他们和乡亲们一起,通过他们的机智勇敢战胜了日本鬼子。

通过这部电影我明白了: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勇敢,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困难。我还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好好学习,只有学好本领才能保卫我们的国家!

5. 关于战争的电影作文,读后感500字。

甲午中日战争电影观后感
在观看这集电影之前,对这段历史也了解一些,当时清政府掌权,北洋水师战败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仅此而已,看后,感慨颇多,情绪异常激动,望着屏幕注目良久。
当时时代背景就已暗示着中国必然要遭受一场空前的灾难。第一次工业革命正在欧洲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为了开疆扩土称霸世界。英国疯狂侵占别国,埃及,印度等国家相继沦为其殖民地,日不落帝国从此在世界上耀武扬威成为霸主。向来以地大物博东方大国自居的清政府依旧固步自封夜郎自大,仍旧目中无人不思进取,最后八面受敌面临灭亡不足为奇。
仅就甲午中日海战中国站败做一下分析,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其一,当时世界处于文艺复兴时代背景之下,各国为推翻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共和之国纷纷爆发革命,思想得到解放,各种维护帝国统治的神权说退出历史舞台,民主,科学被广泛接受,第一次工业革命随之而来,英国也就成为世界霸主。为增加其殖民地,仍旧是封建帝制的大清国就成为其侵略首选。 鸦片战争似乎是早已注定,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败后,《南京条约》给全世界一个信号就是地大物博之中国大为有利可图,中国从此便被那些豺狼虎豹咬住不放四面受敌一致千疮百孔。清朝政府为维护其统治地位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中国大地满面疮痍。战败后各种不平等条约致使财力空虚,更加无力反抗。这是此次战争失败的客观原因。
其二,当时清朝有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皇上没有实权,对世界局势毫无了解的她片面认为区区东方蛮夷小国翻不了什么大浪。还要讲什么战场之礼仪,不能先动手否则就失了礼节,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天方夜谭。看不清局势发展,片面认为购买当时最完美的铁甲舰就可以震慑他国,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逍遥快活。就将用于购买大炮军舰的钱来修建颐和园庆祝自己六十大寿,以至后来战争中北洋舰队因缺少榴弹和快速舰而处于战争下风,无论丁汝昌邓世昌等爱国将领如何众志成城视死如归也无法扭转战局,最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令人扼腕。日方集全国财力用于军事致使国库空虚再无金钱购买大炮军舰迫切需赔款缓解国内压力,日军将领这样称,若集全国的战舰共同抵抗日舰,日军必然战败。慈溪等执政党胆小如鼠对局势毫无洞察害怕日方攻打北京,就缴械求和。最后签订丧权辱国对中国造成极大伤害的《马关条约》。可以说,慈溪的错误认识及个人享乐主义是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
其三,就得归咎于当时积久成疾已入沉疴的腐败政治以及军心涣散,一盘散沙的军队。除个别爱国将领外,晚清执政者不管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全都腐败无能贪图享乐公报私囊不管百姓死活。全社会乌烟瘴气各自为己,毫无民族存亡意识。就连国家用于购买军事武器的钱都被那些蝇营狗苟公报私囊,在甲午海战激烈厮杀之时某些大臣不是商议国是反在吃喝玩乐花天酒地。那些听说战争不利北洋舰队凶多吉少之徒不是调兵遣将增援水师,却是幸灾乐祸慌忙逃脱,毫无团结互助一致对外的民族责任意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思想根深蒂固,与其说他们胆小如鼠不如说贪生怕死。政治腐败,人心不齐是导致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
虽然当时中国科技落后,如果有正确的领导君民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对付区区岛国还是绰绰有余的。但无奈各种原因这场战争又显得理所应当。历史已成过去,留给后人评说,战争的失败是我们的屈辱,但我们不能遗忘要记住这段历史并从中学到东西。
第一中国要长久发展要有正确的领导,要全面洞察认识全球局势。第二中国要严厉打击腐败官员,严惩不贷。第三要拥有强大的军事体系,才能不受外国欺负。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强大起来,中国才能屹立于世界东方民族之林。

抗日战争》影片观后感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关东军在我国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掀起了加深侵华的序幕。泱泱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壮阔国土,灿灿五千年华夏文明,几万万华夏生灵开始遭受日军大规模的践踏与蹂躏。失陷的国土,逃难的贫民,溃败的军队„„记录着这一苦难时刻的开始。中国共产党在这危急关头发出了“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起抗日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的号召。在国土沦丧,人民危亡的阴霾中,这一号召如一声惊雷,如一道闪电,划破长空,震响干坤,一大批优秀华夏儿女投入了抗日的滚滚洪流。就连处在幻想中的国民党,也不得不在全国人民高涨的抗战呼声中,与中国共产党再次合作,结成抗日同盟,开始了艰难的抗战。忻口会战,凇沪会战,武汉会战„„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虽然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但奉行不发动群众的片面抗战的国民党军队却无法阻止日本侵略军入侵的脚步。由于国民党内部反动派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居然成为了蒋介石集团的首要作战任务,于是日本侵略军更加肆无忌惮地长驱直入,南京大屠杀、冀中平原大扫荡„„他们在中国的国土上制造了一个又一个骇人听闻的罪恶事件.
时间永是流逝,而世界不是永远和平,况且时间的流逝是无法抹去我们祖国母亲曾经遭受的苦难。抗日战争结束距今逾有六十年了,但每念斯耻,每一个中国人都难以掩饰心中震撼。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说过:“不管大事也好,小事也好,一旦人们面临国家存亡的时候,人们心中便会生腾出巨大的力量,这就是美,这就是人类的精神。”托尔斯泰把这种精神称为“俄罗斯精神”。而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史上看得,这又何尝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呢?
鲁迅先生说过:“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柴,而结果往往是一小块。”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今天的和平社会。我们更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持久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鸦片战争》观后感
电影《鸦片战争》开篇之语是: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一下子引人深思!
道光年间,英国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达一千八百吨,清政府每年流失白银三千万两,而当时年财政收入仅四千万两。清王朝可以说是面临致命威胁!
电影从一八三八年开始。道光帝看着林则徐带“不出十年,我大清朝将内无银两,外无兵防”等惊人之语的奏章,愤怒且恐慌地说:“大胆!”略微沉思后决定宣林则徐进京。当时外有海关受贿,内有权臣贪赃,林则徐主张内阁立法,边关厉行即能将鸦片禁绝,领旨决心禁烟,而此时的广州港口英国人颠地开着金枪鱼号正带着鸦片和收买广州总兵的金银准备进入广州。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无一例外,整个大清朝俨然成了一个超大的烟管,令观者心痛怨恨。林则徐成了钦差大臣,行程都受到众人瞩目,但林则徐故意出人意表,在一众官员在岸边迎接时,只看到手捧官印的随从,而林则徐却仍在暗处,其实在此之前,他就已经对那些官员旁敲侧击,敲山震虎,令他们坐立难安。不得不赞一下!当然,不是赞那有黑幕的超强官僚阵容。
中国的官员在怕钦差又不得不迎钦差的同时,英美等国的商人正在中国富商家吃喝玩乐,真真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此刻登场的一个歌妓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有动人的歌喉,年轻美丽的容颜,当然,这也成了她吸引陈家公子的资本,她还在宴席上吸引住了一个洋人—颠地。她也是有傲气的,曾发誓卖艺不卖身,但她染了毒瘾,这成了她的致命伤。由这个人也可见当时人们受鸦片伤害之深,即便是被骗染上毒瘾,她也永陷泥潭,无法自拔了。因而被老鸨逼迫接客。
许多官僚对鸦片表面深恶痛绝,实则要么是瘾君子,要么是靠着在海关给鸦片放行大捞一笔,同时还可上交一部分鸦片领取功勋。着实让人痛恨的嘴脸。鸦片,权势,谎言,利欲熏心编织了一张大网,将行将朽木的清王朝牢牢困住,挣不脱,摆不掉。
林则徐在广州缴获了所有洋商私藏的鸦片就以为清朝禁烟已取得成功,并立即上奏,并说洋人已顿首拜服。我们都知道那只不过是表象,那些商人不过是暂时的、表面的臣服罢了。更可怕的风暴正在酝酿中。虎门销烟共销毁鸦片二百多万斤,震惊国人,但一切都只是开始。销烟的余烟还未散尽,战争却即将爆发。为了利益,英国很快便制定了战争计划,因为他们手上有中国的地图,清楚中国的实力。道光帝在拜祭祖先,并告尽天下:“祖宗基业可守,可传千秋万代。”时,英国女皇正在和大臣说:要跟中国上自由贸易的课。英女王清楚地知道,若没有自由贸易,英国会不复存在。颠地用青铜器、玉器、瓷器形容不同阶段的中国,象征着清王朝的瓷器粉碎的那一刻,许多议员动摇倒向赞成派,英舰开拔。广州严阵以待,英舰北上尽管沿途遭遇抵抗,但仍不费吹灰之力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七日后病中的皇帝才得知定海失守,而当时英舰早快到清朝的心脏了。而道光决定罢免有功的林则徐,礼待洋人,让人心寒。而堂堂大清朝只有极少数人清楚地知道中外差别,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所以他比任何人都痛苦。
道光在祖宗画像面前失声痛哭,一切都已无济于事。
人们不得不深思堂堂天朝上国,怎会落入如此境地的呢?原因太多了!
鸦片战争前,中国实行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特点是土地为封建主所占有,封建主将其租给或分给农民耕种,通过收取地租对农民进行经济剥削和超经济强制;农民没有或只有少量土地,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并且对地主有不同程度的人身依附。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的根源,
也是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和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直到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该制度
才被彻底废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自然经济基础决定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重农抑商”基本政策。而瓦特改良蒸汽机开启了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的序幕,使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可以这么说,没有工业革命,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是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工业革命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的国家,这也就迫使着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的方向现代化方向前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钱乘旦教授)
自秦王嬴政灭六国,大一统,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来,中国历代君主不断强化王权,专制制度已然成为传统。并且,长期以来实行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以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族权与政权的绝对权威让人民的行为受到高度限制,自由与民主更无从谈起。而在英国,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已经将人民从教皇的权威中解放出来,新教产生。文艺复兴运动更是让人性之美充分展现,人权观念深入人心。个人的自由平等与欲望被放大。竞争进取的精神和科学求知的理论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中国历史上有《诗经》,《离骚》等经典,也有《本草纲目》,《天工开物》,《齐名要术》等科学巨着,但大多数还是只关注人的内心,少有关注自然科学的。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从促进社会进步到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统治者只知重视文艺方面的成就,偏废自然科学的发展,直接导致中国在这段历史上没有真正的自然科学。此外,正如经济方面提到的干隆遣回英国出使团的信中的话,历代君主大臣大多认为中国地大物博,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压根不需要向“外夷”学习。这种盲目自信也导致中国近代逐步落后于西方。
莎士比亚被赞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家”,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英国人尊重人才,鼓励创造。“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外延,在自己的国家内部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英国诺丁汉大学郑永年 教授)其实这里的内部力量,就是说的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思想体系,社会结构等。英国之所以在鸦片战争前积聚如此大的能量,除了外部因素,更得益于其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上的民主传统与文化思想体系中的科学传统。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历史一直是专制的历史,是统治者的政治专制,是儒家文化的思想专制,没有民主,也谈不上科学。
以上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简略的分析了一下当时清王朝败给英国的原因。现在的中国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繁荣富强,但历史永远不能忘怀,更要不断告诫自己:落后就要挨打!

6. 有关抗日战争的电影的观后感的作文

《地道战》观后感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地道战》。这部电影的剧情是1942年抗日期间,日军对翼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日军常常袭击老百姓,让老百姓吃了不少苦头。
高老庄群众在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指导下,把家家户户的地窖连在一起,组成地道,并通到鬼子的炮台下,鬼子一出兵,地下的民兵就会发现,并告诉老百姓下地道,让鬼子白跑一趟。
有一天,高传宝接到上级的通知,说有武工队要来,这话传到了鬼子的耳朵里,鬼子就让汉奸打扮成武工队的样子,去打听地道。汉奸到了那,被高传宝一眼就认了出来,杀死在地道里。
敌人出了炮台,走进村子,没发现什么人,但是,高传宝和他的民兵早已做好了准备,敌明我暗,打了鬼子一个措手不及。最后还活捉了鬼子小队长。
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过着八路军打来的生活,我想起高老庄人民和高传宝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战胜了鬼子。在抗日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7. 《英雄小八路》电影观后感100至200字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几个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他们的亲人都在战争中牺牲了。成立了小八路团,他们放弃了自己暑假休息时间,向红军叔叔争取到前线参加抗日。可是他们的年龄太小,经过再三请求,让他们留在前线洗衣服、送开水,还利用自己的智慧帮助解放军叔叔抓住了特务。他们一边抗日一边学习。他们的生活和我们现在的生活相差很多,所以我们更加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在一次战争前,小八路们负责接电话,前线打电话到后方,通知红军敌人要打炮,小明因为只顾捉昆虫,耽误了时间,被其他小伙伴骂了,小明很伤心。解放军叔叔说了守电话也要像打仗一样认真。以后小明每天都集中精神守在电话旁。我们不管做任何事都要认真,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他们太勇敢、太坚强了。我要向他们学习。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752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717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713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450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440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089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370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795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835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