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电影重组最新消息
❶ 万达集团有几支股票
万达集团一共有三支股票:
1.万达电影(002739):公司前身为北京万达电影院线有限公司,2006年11月30日,万达院线有限股东会决议通过,同意整体变更设立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影院投资建设、院线电影发行、影院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
2.万达信息(300168):1999年4月5日,公司依法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主要经营计算机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咨询、开发、转让、培训、承包、中介、入股及新产品研制、试销;计算机及配件等。
3.万达商业地产(03699.HK):2015年4月2日在港交所挂牌,招股价定于48港元,根据文件显示,该公司公开发售超额认购约5.32倍,募集资金金额高达288亿港元,成为香港市场年内最大额度招股的公司。
(1)万达电影重组最新消息扩展阅读:
万达集团: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创立于1988年,形成商业、文化、地产、金融四大产业集团 ,2017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380名。2017年万达集团总资产8826.4亿元,2017年上半年收入1348.5亿元。万达商业持有物业面积3387万平方米,已开业北京CBD、上海五角场、成都金牛、昆明西山等207座万达广场。
❷ 万达电影半年净亏损5.81亿,万达电影近半年为何会急剧下滑
万达电影半年净亏损5.81亿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关注,我认为万达电影近半年之所以会出现业绩急剧下滑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跟大环境有关,因为疫情原因,影院时不时停业,很多人也不怎么愿意外出观影;其次是跟万达电影的票价有关,电影票定价太贵;第三就是如今各大视频网站崛起,很多人并不喜欢去影院看电影。接下来我们来详细的讨论一下万达电影业绩急剧下滑的原因。
其实万达电影的亏损,也与视频网站的崛起有关,很多人开始喜欢刷各类短视频,看视频博主拍摄的视频,不喜欢去影院花钱看电影。再加上现在的视频会员非常便宜,很多人宁愿等着电影上线视频网站之后再观看,也不喜欢去影院看了。总而言之,万达电影的亏损,在意料之中,它也应该寻求线上的发展了。
❸ 万达电影“重模式”之困:半年亏损5.8亿元,万达如今的经营现状如何
万达电影“重模式”之困:半年亏损5.8亿元,万达如今的经营现状处于下降状态,比以往营业收入减少20%多。对于各个产品的服务和使用都处于下降趋势。因此一定要加强改善和政策调整。
一定要加强对产业调整和改革,能够从目前状况推测,未来发展情况做出长远意义改善和发展动力。一定要加强对产业结构计划调整,这样才可以带来更多长远利益。
❹ 万达电影半年净亏损5.81亿元,2022年公司发展现状及前景如何
万达电影的发展前景并不好,如果电影行业不能得以恢复的话,包括万达电影在内的很多电影厂商可能会出现更大的亏损。
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们会发现各大院线的经营情况变得越来越差,甚至有些中小型院线已经因此而破产倒闭。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便我们国内的电影行业非常发达,但因为新冠疫情的存在,新冠疫情会直接导致这些院线的运营受到相应的影响,所以包括万达电影在内的很多电影厂商的日子并不好过。
与此同时,因为万达电影本身属于万达集团的一份子,即便万达电影的经营情况不佳,如果万达集团的运营没有问题的话,万达电影可以持续为万达电影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所以市场普遍认为万达电影能够抵御住电影行业的寒冬。
❺ 万达电影上半年预计亏损5.2-6亿,下半年是否能挽回损失
作为电影院线一哥,万达电影也遭遇到了疫情反复,预计2022年上半年亏损达到5.2至6亿元,下半年影院市场的发展究竟怎样,还要看疫情防控力度,就目前的数据来看,万达影业向股东承诺的业绩恐怕会遭遇“泡汤”。总而言之,万达电影下半年的业绩不容乐观,电影市场何时才能迎来稳健的复苏?还需等待疫情暂缓,对于万达影业来说,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❻ 电影公司半年报:光线、万达状态回暖,华谊、北文持续失速
暑期档即将收官,仍未出现一部爆款,这也成为了上半年电影市场疲软前行的缩影。
上半年,电影市场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内地票房总收入为275亿元,相比2019年同期下滑了36亿。
虽然,春节档在《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的带动下,以78.22亿的成绩创下了华语影史新高,但后续整个市场呈现出内容供给严重不足的局面,本被寄予厚望的暑期档,也因疫情反复下部分地区影院的闭门而哑火。
不过,对不少电影公司来说,相比于2020年上半年,2021年的电影市场已经为它们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机会。从上半年光线传媒、万达电影、华谊兄弟、北京文化、横店影视五家上市电影公司的财报来看,光线传媒、万达电影、横店影视的经营状况都已经回暖,其中光线传媒净利润更是飙涨2255.45%。
而华谊兄弟和北京文化,目前则仍面临着营收压力,前者虽扭亏为盈,但扣非净利润为亏损状态,后者净利润亏损达到4506万元。
《你的婚礼》以小博大,光线传媒净利润飙涨2255.45%
业绩: 上半年营业收入7.55亿,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91.3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5亿,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255.45%。
2020年上半年,光线传媒净利润仅2057万,这也是因为原定于去年春节档、情人节档上映的《姜子牙》《荞麦疯长》等影片均撤档延后上映,上半年仅依靠《误杀》《两只老虎》《南方车站的聚会》等2019年年末上映的影片来支撑营收。
2021年上半年,《人潮汹涌》《明天会好的》《你的婚礼》《阳光姐妹淘》等新片接连上映,成为了光线传媒净利润暴增的关键。财报显示,上半年光线传媒参与投资、发行或协助推广并计入本报告期收入的影片总票房约为16.97亿元,其中口碑稳健的《人潮汹涌》在春节档收获7.62亿票房,之后,《你的婚礼》则收获了7.89亿的票房。
从《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悲伤逆流成河》《超时空同居》等影片的票房来看,光线传媒确实如财报中所言,在中低成本高回报的类型片上具有成熟经验和驾驭优势,《你的婚礼》也是此类作品。不过需要警惕的是,近几年这些以小博大的影片中普遍缺乏口碑之作,《你的婚礼》豆瓣评分甚至未达到及格线,未来光线在强调方法论的同时,或许更应注重内容质量。
财报显示,光线传媒的内容储备中,《五个扑水的少年》《冲出地球》《坚如磐石》等均已完成制作,《狙击手》《十年一品温如言》《一年之痒》《会飞的蚂蚁》《深海》等影片正在制作过程中。由此也不难看出光线传媒的投资战略,即以《狙击手》《坚如磐石》等大导演作品、《十年一品温如言》这种IP项目、《深海》等头部动画电影为主力,以其它中小体量的影片为“配菜”。
《哪咤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两部动画电影的成功,对光线动漫业务的意义暂且不谈,这两部电影带来的营收,显然让光线在内容投资上更有底气了。接下来的项目储备中,《狙击手》《坚如磐石》《十年一品温如言》等影片的出品方都为光线,其中《狙击手》还为投入成本相对较高的战争题材。
2018年影视行业进入变革期后,各大电影公司之间的合作便在加速,大片或中成本影片由多家头部影企联合投资出品已成为常态,这也是单个电影公司降低投资风险的最好方式。比如上半年的《悬崖之上》背后,就集结了中国电影、英皇影业、上海电影、阿里影业等多家投资方。
近几年来,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领域的投资布局已取得建树,但在主流电影领域,光线的布局一直以擅长的中小成本影片为主。如今,在公司运转稳定,营收和现金流皆向好的情况下,强化对《狙击手》这种头部内容的主投主控,或许也是光线传媒实现突破的机会。
上半年仅上映两部影片,万达电影“内容荒”
业绩: 上半年营业收入70.34亿,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56.6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9亿,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40.77%。
2021年上半年,全国观影人次达到6.8亿,较2019年同期下降15.9%,但相比于2020年长达半年多的歇业,观影人次的复苏已经足以令万达电影、横店影视等恢复元气。财报显示,上半年万达电影观影收入达40.4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57.43%,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只有5.33亿。
半年报里,万达电影公布了最新的院线资产数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万达电影在国内拥有已开业影院712家,6174块银幕,影院规模还在持续提升。但对万达电影来说,观影业务“投资回报率低”的困局仍在继续,上半年万达电影观影业务的毛利率仅为13.38%,而商品、餐饮销售收入,以及电影制作发行及相关业务收入的毛利率都在60%以上。
近几年,万达电影一直在向覆盖电影投资、制作、发行、放映的全产业链业务发展,提升上游内容参与度,平衡自身的营收结构,但在内容投资与制作上,万达电影的速度和成果显然都不及外界预期。可以发现,在2018年和2019年,万达电影每年出品的影片都在10部以上,但在票房和影响力上双双取得成功的主控作品,似乎只有《唐人街探案》。
2020年,《唐人街探案3》延迟上映,就已经暴露了万达电影在内容储备上的乏力。去年一年,万达电影只上映了三部作品,其中主控的《月半爱丽丝》票房为2847万,虽然参投的《金刚川》和《我和我的家乡》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万达电影都为联合出品方,且位次并不靠前。
2021年上半年,万达电影的内容储备依然乏力,仅上映了《海底小纵队:火焰之杯》和《唐人街探案3》两部电影,前者票房为5326万。下半年,万达电影的待映影片虽然不少,但除了已经上映且票房表现乏力的《我的父亲焦裕禄》《二哥来了怎么办》外,《陪你很久很久》《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天星术》等待映作品中,仅《天星术》这部奇幻冒险片体量较大。
收购万达影视时,万达电影的预期是让院线业务与内容业务产生协同效应,但通过单一爆款获得长远发展并实现协同显然是不现实的。如今,万达电影也意识了这一问题,在半年报里提出将 探索 主旋律、合家欢、悬疑犯罪、 情感 青春、科幻玄幻和亲子动画等六大系列影片,并通过“菁英+”电影人计划继续挖掘和培养导演、编剧领域的新生力量,为内容业务输送人才。
其实,遍观万达电影近几年的投资足迹可以发现,《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我不是药神》《战狼2》等爆款背后都有万达电影的身影,但和《金刚川》和《我和我的家乡》一样,万达电影在其中的参投比例都不高,可见其投资策略一直存在问题。
靠转卖资产扭亏为盈,华谊的实景 娱乐 没有“新故事”
业绩: 上半年营业收入5.79亿,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8.3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45.75%,扣非净利润为-2.26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01%。
从表面来看,华谊兄弟上半年实现了扭亏为盈,但若抛开对华谊腾讯 娱乐 有限公司部分股权、腾讯音乐及猫眼 娱乐 等金融资产、部分实景 娱乐 项目的资产处理,华谊大概率仍处于亏损状态。
上半年,华谊收入前五名的影视作品为《侍神令》《温暖的抱抱》《超越》《谢里》《你好,李焕英》,合计实现收入2.79亿,占营业收入的48.27%。其中虽有拿下了春节档票房冠军的《你好,李焕英》,但华谊在其中只是第六大联合出品方,能从54亿票房里获得的分成是极为有限的。
在《超越》《谢里》《你好,李焕英》三部作品中,华谊都为参投方,而上半年华谊主投的《侍神令》和《温暖的抱抱》,票房分别为2.73亿和6.69亿。对曾被爆料成本高达6亿的奇幻电影《侍神令》而言,口碑失利导致原IP《阴阳师》带来的票房加持寥寥无几,2.73亿的票房收入下,华谊兄弟面临巨额亏损。
从华谊下半年的内容储备来看,除了已经上映的《盛夏未来》和《混沌行走》,华谊接下来还有《铁道英雄》《749 局》《美人鱼2》《假如爱有天意》《摇滚藏獒:蓝色光芒》等国产片,以及参投的好莱坞科幻片《月球陨落》等待上映。从海外影片来看,同为科幻题材的《混沌行走》内地票房最终可能难以突破千万,无知名演员加持的《月球陨落》票房或许更不理想。
从华语片来看,华谊的《铁道英雄》《749 局》等都难以迈入头部大片梯队,目前定于国庆上映的《铁道英雄》想看人数仅3万多人,后者则为4.4万人。此外,《美人鱼2》或许要等到2022年才能上映,但在当下电影市场的大环境里,《美人鱼2》想如前作般豪取数十亿票房已是难事。
如今,华谊兄弟的内容业务多少缺乏看点,也是因此,半年报里华谊才耗费了大量篇幅来讲述实景 娱乐 的故事,称将继续聚焦“影视+实景”,完善并加速IP的制作和转换,以提高内容变现能力。上半年,华谊品牌授权及实景 娱乐 板块营业收入5295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上升433.11%,但这更多是受疫情影响,从收入占比来看,品牌及实景 娱乐 仅贡献了9.15%的收入。
财报里,华谊对实景 娱乐 信心大好,但现实动作却与之反向而驰。今年上半年,天津实景 娱乐 退出了河南建业华谊兄弟文化 旅游 产业有限公司和南京华谊电影小镇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8月份,华谊又发布公告称,拟以2.25亿元的价格转让天津实景 娱乐 15%的股权。或许,实景 娱乐 业务的盈利及前景并不乐观,否则华谊也才会接连做出割舍。
从财报来看,华谊兄弟在元气大伤后,依然没有回归正轨,仍在挣扎当中。如今,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开放,与上海的迪士尼乐园一南一北遥遥对望,未来华谊的实景 娱乐 之路或许会更为艰难。
《你好,李焕英》收入去向成迷,北京文化仍陷亏损漩涡
业绩: 上半年营业收入2156万,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81.7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06万,亏损比重较上年同期缩小了29.92%。
上半年,北京文化2156万的营收,是由《沐浴之王》《特警队》《云边有个小卖部》《四十九日祭》《金刚川》等作品贡献的,其中《沐浴之王》带来的营收为1445万。这些作品多于去年上映,而北京文化今年上半年上映的《你好,李焕英》,并未计入业绩之内。
《你好,李焕英》上映前,北京文化发布公告称已经卖出了电影的发行权,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保底发行,保底票房收入为15亿元,截至2月17日,北京文化来源于该影片票房的收入约为6000万至6500万的区间。当时《你好,李焕英》的票房为27.29亿,最终影片取得了54亿的票房成绩,但因保底协议超额部分的分成比例会降低,北京文化的最终收入不可能直接翻倍,但大概率也在8000万左右。
卖掉发行权后,北京文化不再是《你好,李焕英》的最大受益方,但是若这笔业绩计入上半年收入,对经营不佳的北京文化来说,也能稍微提振士气。可在财报中,北京文化却给出了“受电影项目收入确认周期影响未计入业绩”的说法,对比《你好,李焕英》已经计入华谊兄弟上半年的业绩,北京文化的说法显然存疑,但具体原因为何尚不得知。
接下来,北京文化待上映及仍在筹备中的项目有《东极岛》《749局》《来都来了》《让我留在你身边》《白蛇前传之封魔录》,以及《封神三部曲》和《画江湖》系列。其中由乌尔善执导的《封神三部曲》采取三部连拍的模式制作,目前影片的外景拍摄基本杀青,其中第一部的特效制作也已完全,只待上映。
今年上半年,北京文化出于分散投资风险、缓解公司流动资金压力等多重考虑,与西藏慧普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作价6亿元转让了《封神》系列三部影片各25%的份额。之前转让《你好,李焕英》发行权时,北京文化的出发点更多是对影片的市场表现不看好,但转让《封神三部曲》的份额,更多是出于经营压力。
转让三部影片各25%的份额,确实分摊了一部分风险,但《封神三部曲》对北京文化而言,仍是“定生死”的存在。据业内爆料,这三部影片的投资成本高达30亿元,也就是说,《封神三部曲》的票房至少需要90亿以上才能回本,若票房不能达到90亿以上甚至更低,那北京文化就会面临亏损局面。反之,如果《封神三部曲》能一战封神,那北京文化或许就能翻身。
8月27日,北京文化发布了《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的公告,公告显示,北京证监局确认了北京文化借助《大宋宫词》《倩女幽魂》两部项目虚增业绩的事实。利空落地,某种程度上对北京文化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不过,至今仍在内斗下风雨飘摇的北京文化能否等到《封神三部曲》“救命”,还是未知。
《送你一朵小红花》斩获12亿票房,横店影视进入转型关键期
业绩: 上半年营业收入14.75亿,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239.7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亿,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67.41%。
上半年财报中,横店影视并未公布院线业务和内容业务的具体营收比例,但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横店影视在全国拥有影投公司574 家,实现票房收入10.85亿元。由此来看,目前院线业务仍是横店影视的支柱业务,而影视制作和销售卖品、发布广告等业务合计贡献的营收在4亿元左右。
2021年上半年,横店影视上映的影片并不少,其中作为出品方参与的有《你好,李焕英》《熊出没·狂野大陆》《我的姐姐》等4部影片,联合出品的有《缉魂》《武汉日夜》2部影片。此外,上半年计入横店影视业绩的,还有2020年年末上映的《送你一朵小红花》,这部票房达到11.9亿的影片,为横店影视主投主控。
《送你一朵小红花》是迄今为止,横店影视主投主控电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作品。2016年,横店影视开始涉足上游内容制作,但过去几年参与的80余部影片中,横店影视基本都是以参投为主,主投的作品寥寥无几。《送你一朵小红花》这部小成本影片的成功,对横店影视而言意义重大。
去年12 月,横店影视与横店控股签署了相关转让协议,收购了横店控股持有的横店影视制作和浙江横店影业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在内容制作端加大发力,向“内容+渠道”全方位发展。这次收购的成果很快体现了出来,《送你一朵小红花》的第一出品方就为浙江横店影业,影片的票房也反映在了横店影视的财报中。
其实,做院线起家的横店影视,当下和万达电影的发展方向是类似的,即从发行端向内容端转型。对此类公司来说,一部主投主控作品的成功是值得肯定的,但能否真正从“院线公司”升级为“电影公司”,还是需要长线耕耘,产出更多爆款来证明自身的内容制作能力。
从上半年五家电影公司的业绩来看,2018年开始,资本市场对影视行业的态度发生重大转变,且影视行业结束高速发展期后,那些没有在浪潮褪去后爆雷的电影公司,基本都抗住了行业转型和疫情带来的压力,就如光线传媒、万达电影、横店影视等,这些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都有了大幅提振。
不过,对比往年电影公司们的内容储量来看,今年各家电影公司的存粮都减少了,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如疫情影响下不少内容制作延迟,如不少项目因资本撤离而难以开机。从大环境看,整个电影行业依然未能脱离低谷期,2021年下半年,电影市场或将继续负重前行。
❼ 亏损15亿、负债124亿,40部片单能否驱散万达电影的阴霾
文 | 何西窗
今年上半年万达电影净利润亏损15.67亿,负债规模超过124亿 ,虽然公司股价随着电影行业复苏经历几轮上涨,但是影院复工至今万达电影并没有拿出回归市场的作品。
近日,万达电影对外公布了2021年-2022年的片单, 对外公布了旗下万达影视、新媒诚品、骋亚影视三家子公司超过40部新作 ,其中包括《唐人街探案3》(以下简称《唐探3》)《寻龙诀2》《误杀2》等IP电影作品,也有《正阳门下年轻人》《谢谢你医生》等剧集作品,还有一部分网生内容。
可以理解为,这份片单是万达电影对外放出的一声“惊雷”,证明自己影视内容拥有丰富的储备,可是雷声过后,众人期待的“大雨”何时落下,却不能预知。最近的消息是,万众瞩目的《唐探3》或将在2021年的春节档上映。
观察万达电影的储备作品和未来两年的新片单,可以感知到的是,万达电影似乎战略性放弃了2020年。就像万达电影没有出现在上影节的开幕论坛上,今年各电影公司视为重磅战场的国庆档,依旧没有万达的影子。
阿里影业参与了好莱坞战争大片《1917》,主控的爱情片《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票房超过5亿,国庆档也有《夺冠》《一点就到家》两部电影,年底《温暖的抱抱》《拆弹专家2》也将上映;腾讯影业则有文艺气质的《第一次的离别》《邻里美好的一天》等电影,国庆档则是押注《急先锋》。两家公司也同时出现在了《八佰》的出品名单上。
而猫眼联合出品了《姜子牙》《我和我的家乡》《夺冠》三部种子电影,主控的悬疑片《风平浪静》定档11月。
相比这些公司的布局,万达电影2020年显得尤为沉默,能够听得见响声的举动,是重映的《误杀2》又掀起一波观影热潮。现在公开信息中,万达2020年上映的电影是一部中小成本爱情片《月半爱丽丝》,定档10月30日。
而未来两年的片单中, 万达电影一共公布了18电影。一方面,万达电影将续集IP电影作为了“重器”。 18部电影项目中,《唐探3》《寻龙诀2》《误杀2》《快把我哥带走2》(以下简称《快哥2》)等续集电影放在了首例,打造关联宇宙成为万达电影的重点。
《唐探3》的“唐探宇宙”在电影之外已经完成了剧集开发,《误杀》系列在第一部取得票房口碑认可之后,悬疑宇宙也逐步开启,《寻龙诀》背后则是天下霸唱盗墓小说《鬼吹灯》IP的支撑,续集发开水到渠成。小成本的青春喜剧《快把我哥带走》系列则是有意打造“兄妹宇宙”。
另一方面则是贴近电影市场趋势,发力各领域类型片。 万达电影比较有把控的悬疑类型,数量相对较多,在《误杀2》之外,还宣布了《吞海》《三大队》等四部电影。此前《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这类符合时代精神与家国情怀的主旋律电影均在市场上取得不错的反响,万达电影也宣布了《神舟》和《上甘岭之四十三天》两部主旋律电影。
同时也搭配成熟的导演和IP发力科幻题材 ,如陈思诚导演的《外太空的莫扎特》、郭帆监制的《宇宙 探索 编辑部》、改编自小说《北京折叠》的《折叠城市》。
青春题材上,除了《快哥2》,还有去年大火台剧《想见你》电影版和《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电影版等三部电影。万达的动画布局则仍旧以低幼动画为主,公布了《海底小纵队》和《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
或许可以预料, 未来两年万达电影爆发点大部分仍在续集电影身上 ,新类型片中虽然不乏IP作品,但是显然“新宇宙”的开拓充满了更大的未知性,片单能否如此完成也不能预计。如《折叠城市》2018年立项,在《流浪地球》打开国产科幻片的大门之后,公众对这部电影倍加期待,但是电影落地显然比预想的更不容易。
值得注意的是,片单上万达电影的影视剧板块与网生内容数量上的增加。片单上,万达电影的影视剧储备达到17部,网生内容达到5部, 这意味着新媒诚品和骋亚影视在逐步发力。
新媒诚品的17部影视剧项目中,分为都市时代剧、主旋律、古装仙侠、悬疑四类题材 ,包括“正阳门下”系列第三部《正阳门下年轻人》,由杨幂、白宇主演的医疗题材剧集《谢谢你医生》, 游戏 IP改编《仙剑奇侠传4》,李易峰、陈星旭主演的火箭军题材剧集《号手就位》等。骋亚影视则贡献了《罗曼史》《空降排》《保安日记》等网生作品。
在被投资者质疑公司运营状况时,万达电影回答道,“公司的存货主要是正在制作中的影视剧作品,具有较好的变现能力”。这是将一部分营收希望押注在新媒诚品身上。
这个原因可以理解,从2017年万达电影收购新媒诚品至今,电视剧业务成为万达的亮点之一。2019年在影视行业整体走低的情况下,新媒诚品电视剧制作发行及相关业务收入在公司营业收入占比达到3.23%,而电影占比5.79%。2020年上半年,新媒诚品旗下的电视剧营收实现了455.30%的大幅增长。
实际上,近两年传统电影公司都开始加大影视剧布局,不仅仅是万达,光线传媒、华谊兄弟、北京文化、博纳影业等公司都在积极进行影视剧制作,据不完全统计,五家电影公司2020年剧集片单总数超过60部。 影视剧在内容IP开发与变现链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即便万达电影公布了豪华片单,影视剧业务也正在发力,但能否缓解2020年的僵局仍是未知。今年上半年,电影院线公司普遍凄惨,万达电影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半年报显示,万达电影上半年实现营收19.72亿元,同比下滑73.93%,净亏损15.67亿元,同比下降398.81%。这其中观影收入同比大幅下跌88%,广告和卖品收入也均下滑超过70%。
雪上加霜的是,2019年万达电影的情况也并不乐观。2019年万达电影净利润亏损47.2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24.87%,迎来上市首亏。而亏损的原因是由于万达电影对并购的影城、时光网、慕威 时尚 (已更名为北京万达传媒)等进行商誉减值,金额达到59.0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万达电影身上还残留着一份对赌协议。 2018年万达电影并购万达影视,当时达成对赌协议,万达影视在2018~2021年每年的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7.63亿元、8.88亿元、10.69亿元、12.74亿元。2019年万达影视净利润为3.17亿元,未达承诺数字,为此,万达投资等补偿义务主体补偿了14.53亿元。
2020年下半年也快过去,万达电影并没有拿出重量级作品,资本市场上投资者们产生担忧,2020年万达电影能否实现盈利,或将遭遇ST。
但万达电影比投资者们淡定许多,在互动平台上,万达电影表示,“受疫情影响,今年电影行业整体受到冲击,但影院作为体验型业态,人民群众的观影需求不会改变,影院复工以来,观影热情恢复超出预期,公司预计中国电影市场仍将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公司四季度开始至以后年度,各项经营业务同比恢复正常,公司不存在退市风险。”
这40部片单能否安抚资本市场尚不可知,但起码证明,万达电影正在蓄力中。
❽ 万达怎么没有明天的电影了
8月3日,万达电影半年报出炉。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72亿,同比减少73.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7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49.79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2.52亿。
新冠疫情带来的短期经营压力显而易见,半年报显示,今年1月23日起,万达电影下属境内影城全部停业,境外影城受疫情影响也自3月底暂停营业,同时公司原计划上半年上映的影片均未能如期上映,经营业绩出现较大亏损。
院线业务减收近八成
上半年,疫情对院线造成了极大冲击,1月23日起,院线停摆。上半年,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仅为22.4亿元(含服务费),同比减少92.8%,观影人次为6005.8万,同比减少92.6%。作为行业龙头,万达电影院线业务上半年减收近八成。
院线处于电影行业的下游,主要收入来自电影票房收入、卖品收入以及广告收入。报告期内,万达电影旗下院线实现票房5.8亿元,同比减少88.3%,观影人次1200.8万,同比减少88.9 %。
分项目来看,上半年,万达电影观影业务带来的收入为5.3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8.56%,但同期营业成本高达17.61亿元,毛利率为罕见的-230.54%。在半年报业绩预告中,万达电影曾表示,虽然院线停摆,但公司仍需要支付员工薪酬、影院租金、财务费用等较为刚性的成本费用,导致预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出现较大亏损。
万达电影上半年广告收入带来的营业收入为2.79亿元,同比减少75.53%,毛利率为16.85%,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减少了48.58%。
在院线停摆的前提下,万达电影旗下院线开展了自救,卖品销售由线下转为线上,除自有渠道以外新增多个电商销售平台,采用网络直播等形式提升卖品销售额,并通过微信、支付宝、外卖平台等多种渠道,针对部分卖品及衍生品推出线上售卖订货、线下配送上门的服务,缓解库存商品压力。但商品、餐饮销售收入带来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了79.37%,该部分营业收入为1.93亿元。
在收入端直线下降的情况下,万达电影抓紧了费用端。报告期内,为降低影城停业期间的整体运营成本,万达电影努力推进疫情期间影城租金减免工作,加强各项费用支出管控,不断优化流程,有效降低人工成本。2020年1月-6月,公司营业成本同比降低47.05%,销售费用同比降低50.92%,管理费用同比降低29.55%,研发费用同比降低33.57%。
中小院线加速出清,万达电影乘势开放特许经营加盟权
疫情冲击下,万达电影共关停国内影城17家。危机或许也是转机,国海证券传媒与互联网分析师朱珠曾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从长期来看,疫情后院线以及电影行业将被动加速出清,头部院线以及具有项目储备的电影内容公司相对受益,行业洗牌后市场集中度将提升。
作为院线龙头企业,截至2020年6月30日,万达电影拥有已开业直营影城651家,5767块银幕,其中境内影城598家,5313块银幕;境外影院53家,454块银幕;新建境内影城12家。
市场也印证了院线行业的龙头效应,由于疫情对电影院线造成了较大的冲击,部分中小影院退出市场,进一步加速了市场整合速度。万达电影在疫情冲击下乘势开放特许经营加盟权,半年报显示,万达电影于2020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特许经营加盟权,通过向具备可持续经营和合规经营能力的优质加盟影城输出万达品牌、管理系统和管理体系,整合资源,增收提效,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行业影响力,但在疫情之后公司将依然保持直营影城的稳步发展。
近期,万达电影定增方案获批。公告显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人民币43.5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30.45亿元用于新建影院项目,13.05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
定增输血,万达电影逆势扩张巩固龙头效应的野心显而易见,而这种野心也有了现金流的支撑。
《唐探3》仍未上映,万达影视或无法完成业绩承诺
8月21日,华谊兄弟主控项目《八佰》将抢先一步登上大荧幕,同样值得期待的大制作电影当属万达影视制作的《唐人街探案3》,原定于2020年春节档上映的《唐探3》目前仍未有上映消息传出。影片未上映的情况下,制作成本及前期宣传费用等也无法收回。受到疫情影响,其他原计划报告期内上映的影片均未能如期上映,部分影视剧项目按规定也暂停并延后拍摄。
2019年,万达电影收购万达影视,打通了全产业链。2019年2月22日,万达电影最后一次发布重组预案,本次交易的标的资产为万达影视95.7683%的股权。万达电影拟向万达投资等20名交易对方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万达影视95.7683%的股权,各方协商确定标的资产的交易价格为105.24亿元。
在重组预案中,作为股东王健林夫妇也做出了业绩承诺,万达投资、莘县融智、林宁女士承诺万达影视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及2021年度承诺净利润数分别不低于7.63亿元、8.88亿元、10.69亿元、12.74亿元。
2018年,万达影视完成了业绩承诺,2019年,万达影视2019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16亿元,扣除占用公司的资金成本、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01亿元,未能完成业绩承诺。
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万达电影半年报显示,万达影视2020年经营业绩可能不及预期,预计无法完成业绩承诺。随之而来的是业绩补偿,这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万达电影的现金流。
❾ 造血能力下滑,业绩承诺或又要泡汤,“院线一哥”万达电影为何也不行了
说起电影业当中大家比较熟知的一个我想就是万达影业了,在万达电影也公布了上半年的年报之后,能够明显的看出来他的造血能力是下滑的,并且业绩承诺或许就要泡汤了,作为电影行业当中的领头人,他在上半年当中的亏损程度也是比较大的,这个亏损的业绩也是一直稳居高位的,那么为什么作为巨头的万达影业也不行了呢?
其次,万达影业它的主要业务就来源于电影,发布广告,电影制作等。而在疫情的影响下,电影市场遭受了一个比较大的打击,那么万达一必然也遭受一个比较大的打击,很多电影院都已经彻底的倒闭了,这无疑对于万达营业来说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所以万达电影作为电影业的巨头也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