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新电影
Ⅰ 《赵一曼》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渔光曲》。
《渔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编剧和执导的剧情影片,王人美、韩兰根等主演,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影片代表作之一。该影片由民国着名电影人厉麟似等审定并推介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获第九名,被誉为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
影片讲述了渔家子弟徐小猫、徐小猴和船王何家继承人子英之间的悲欢离合,两代人之间的故事折射出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的飘零动荡。
艺术价值
《渔光曲》无论是在艺术结构与镜头运用上,都突破了早期中国电影的影戏观念,格调凄婉而压抑,节奏缓慢而抒情。在保持了蔡楚生前几部作品中的故事感人、情节曲折、悲喜交织、情趣盎然、观赏性强等特点外,又突出了真实与细腻。
通过贫苦渔民的悲惨遭遇,以凄婉的笔调描写了当时居民的苦难生活,显示了导演艺术技巧的成熟。作为配音片,《渔光曲》可以看作默片向有声时代转变的特殊时期的产物,既保持了中国默片视觉表现上的高水准,也体现出一些对于声音手段的有益探索。
影片以现实的题材、动人的情节、通俗的手法和精炼的技巧,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在故事性和抒情性的结合上,画面造型的美感追求上以及对待意境界的营造上,都有所探索和创新。影片表现手法质朴,却有很大的艺术感染力,开头和结尾尤为动人,前后对应配以清新真挚的主题歌,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中国网)。
Ⅱ 赵一曼介绍
赵一曼介绍: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2010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Ⅲ 《我的母亲赵一曼》电影简介 《我的母亲赵一曼》电影简介
我的母亲赵一曼 (2005)(MY MOTHER ZHAO YIMAN)
导 演:孙铁
编 剧:邱怀阳 齐昕 蔡德华
主 演:张晗 平野贵大 品川裕贵 工藤俊作 家森凖平
上 映:2005年8月1日
地 区:中国香港
语 言:国语
颜 色:彩色
类 型:传记片
演员表:
张晗
平野贵大
品川裕贵
工藤俊作
家森凖平
三浦研一
张歌
徐福来
程铭
二桥宏一
仇永力
靳东
赵晓锐
谢园
我的母亲赵一曼故事梗概(简介)
影片从一个儿子的视角,追忆了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生前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母子间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贯穿全片,使这个悲壮的战争故事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赵一曼,四川宜宾人。参加革命后在上海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九一八”事变不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赵一曼舍子从戎、奔赴东北。她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抗日的活动,而后带领一支游击队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红衣白马”的英姿令日寇闻风丧胆。
一次激战中,赵一曼受伤被俘。负责审讯她的日本军官大野,为了获取所需情报,一边以药物治疗维持赵一曼的生命,一边软硬兼施,使用非人的酷刑和“心理战术”进行逼供,但无论是对肉体的摧残还是精神上的折磨,赵一曼崇高的革命气节和无畏的民族气概始终让日寇一无所获。
在无声的教育和感召下,董警官和韩护士暗中帮助赵一曼越狱,但半路上不幸再次被捕。穷凶极恶的日寇最后对赵一曼动用了电刑,企图通过破坏神经达到让她开口的目的。残忍的电刑下,赵一曼终于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因为她的幻觉中,出现了她至爱的儿子、祖国和人民……
日寇绝望了。
在赴刑场的列车上,赵一曼提笔给儿子写下了遗书:
我的亲爱的可怜的宁儿,妈妈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什么是牺牲?就是在今天以前,你一直在妈妈的怀抱里;而在今天以后,妈妈却只能留在你的记忆里了。
我亲爱的儿子,妈妈对的起你,因为妈妈是慷慨赴死的;我的苦命的儿子,妈妈又对不起你,因为你还要艰难地活着。赶快长大成人吧,我的宁儿,长大成人之后,你要自豪地告诉所有的人,你的母亲叫赵一曼。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当日,带着对儿子的无限深情,赵一曼从容就义,年仅31岁。
幕后花絮与评论:我的母亲赵一曼 (MY MOTHER ZHAO YIMAN)
影片《我的母亲赵一曼》以一个儿子的视角,通过母子间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把一幕幕真实感人的故事,把一位可亲可敬的母亲,把一幅幅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展示在我们的眼前。影片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坚定的革命信念以及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情母爱有机地交融在赵一曼身上,塑造出一位顶天立地而又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英雄虽已逝去,但人们不会忘记,“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记忆女先锋”。赵一曼,这位中华民族的优秀女儿,抗击日寇的民族英雄,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该片导演孙铁、扮演赵一曼的演员张晗等主创人员出席了今日的首映活动,并对影片创作情况作了介绍,希望影片能让战争年代的英勇事迹发挥现实意义,给当代年轻人以启迪。
Ⅳ 与赵一曼有关的电视
电影有同名电影:《赵一曼》 1950年;
电视剧有:《东北抗日联军》2015年,《雪狼》2006年
Ⅳ 电影<<我的母亲赵一曼>>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
《我的母亲赵一曼》网络网盘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qCnpxzNdMntZdOwPzXyn4Q
《我的母亲赵一曼》影片从一个儿子的视角,追忆了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生前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母子间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贯穿全片,使这个悲壮的战争故事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Ⅵ 赵一曼爱国主义电影简介
中国大陆电影《赵一曼》拍摄于1950年,由石联星主演。影片讲述了抗联女英雄赵一曼抗击日本侵略军,最终英勇就义的英雄事迹。
http://ke..com/subview/18084/9209972.htm#viewPageContent
Ⅶ 赵一曼的文章或影视剧有哪些
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相关话剧有《赵一曼》等。
一、《滨江述怀》
《赵一曼》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经典作品精品剧目,话剧从1936年8月1日赵一曼受刑前夜展开,以倒叙手法讲述了赵一曼成长求学与从事革命工作的主要经历,并通过引入声光及视频投影等新技术,将部分关键场景进行了生动还原,让观众如临其境。
Ⅷ 石联星主演的第一部获奖电影是什么
石联星主演的第一部获奖电影是《赵一曼》。她因在电影《赵一曼》中成功塑造了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形象,而在第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荣获了“优秀演技奖”。
个人经历
石联星,曾用名石莲馨,1914年6月出生于湖北黄梅县,1932年奔赴中央苏区,在列宁师范、红军学校看护连、高尔基戏剧学校、星火剧社担任教师、演员,是苏区红色戏剧运动的开拓者之一。
1938年先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八队、抗敌演剧二队,1944年到延安,在鲁艺戏剧系任教,1947年参加华北电影队,1949年到东影厂任演员,1950年调入北影厂。
1950年,石联星在故事片《赵一曼》中扮演女主人公赵一曼。容貌端庄、气质优雅大方的石联星成功地塑造了可敬、可亲的女英雄赵一曼,使其成为新中国早期银幕上的经典形象之一。
Ⅸ 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什么影片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影片《赵一曼》的主演石联星。
《赵一曼》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剧情片,由沙蒙执导,石联星主演,于1950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讲述了东北抗联女英雄赵一曼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最后英勇献身的故事。
石联星以此片获1950年第五届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新中国成立后,石联星积极献身于年轻的人民电影事业。
1949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赵一曼》,成功地塑造了革命战士赵一曼的英雄形象。此后,她又主演了《湖上的斗争》等影片,参加了中苏合拍的《风从东方来》的导演工作。
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表、导演课。
尤其是她创造的赵一曼的形象,轰动了新中国,曾给予亿万人民群众以巨大的鼓舞。在1950年第五届国际电影比赛大会上,《赵一曼》受到热烈欢迎,石联星也因此荣获了“优秀表演奖”。
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争得了荣誉。
Ⅹ 主演石联星演的影片是什么
主演石联星是电影《赵一曼》。
《赵一曼》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剧情片,由沙蒙执导,石联星主演,于1950年上映。
讲述了1933年,女共产党员赵一曼与她的丈夫老曹,受命在日军占领下的哈尔滨市电车工人中开展工作,组织工人罢工。敌人慑于群众声威,表面上佯装让步,暗地里却加紧部署镇压。
(10)赵一曼新电影扩展阅读
石联星1914年6月1日生于湖北黄梅县,1932年参加革命,1938年参加上海抗日救亡演剧二队(疑误,据颜一演《在救亡演剧二队的日子里》中全体队员名单,其中没有石联星),同年,参加抗敌演剧二队,1940年在广西担任广西省立艺术馆教员。
1941年至1944年进入新中国剧社担任演员。1945年进入延安鲁艺。1945年至1946年担任华北联大戏剧系教员。1948年参加河北石家庄宣传部工作,1948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赵一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