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电影 » 新好莱坞电影逍遥骑士

新好莱坞电影逍遥骑士

发布时间: 2022-12-14 12:21:24

① 好莱坞演技爆棚的五大戏骨,阿尔·帕西诺仅第四,第一大家都知道

5、安东尼奥·霍普金斯

记得那个优雅的汉尼拔教授吗?世界上最迷人的变态,没有之一,安东尼奥更是献上了自己顶级的表演,也为自己赢得了奥斯卡影帝的殊荣。甚至有人说,如果汉尼拔教授不整天嘴上念叨着吃人,和他共进晚餐一定是世界上最迷人的事情。再看看安东尼奥的代表作:

《佐罗的面具》搭档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影帝安东尼奥精湛的演技再加上这个有些传奇色彩的主题,外加一两个花瓶,这个片子元素丰满而十分吸引人。

还有《世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 》演绎了一个可爱的倔强老头,富有人情的小镇,秀丽风光,热血剧情。伟大的人伟大的电影。当然就算是老了,安东尼奥依然没有放弃电影近作就有去年上映的《通灵神探》、还有最近HBO热播的新剧《西部世界》,都能看到安东尼奥的精彩表演。

4、阿尔·帕西诺

阿尔·帕西诺年轻时也是帅的惊为天人!不是却是不同某些小鲜肉,颜值与演技兼顾,出演了《教父》后,开始声名鹊起接下来他又主演的《教父2》和《热天午后》。并且,他凭借《教父》、《冲突》、《教父2》和《热天午后》连续4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或最佳男配角提名。

而后较为着名的电影还有《疤面煞星》,至此阿尔·帕西诺已经获得了八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和四次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最后终于在1993年的《闻香识女人》成功问鼎奥斯卡影帝,帕西诺饰演的一个盲人让所有人折服。

1995年和罗伯特·德尼罗合作的《盗火线》更是黑帮片中经典的经典。

2007年的美国电影学会将终身成就奖授予他,可谓名至实归。美国电影学院委员会主席霍华德·斯特林格用“美国电影的偶像”来形容帕西诺。他被称为“演员中的演员”,银幕上的表达方式与众不同。猫头鹰一样的眼睛炯炯有神,嗓子是一天抽两包的沙哑。这个男人饱尝过风雨,幸存并成功,生活教会他如何表演。

3、杰克·尼克尔森

这位就厉害了,《飞跃疯人院》、《闪灵》等举世闻名的大片都是他主演的,大家都说杰克长着一张邪恶的脸,这个我完全赞同,他天生就让人感觉是为了电影而生的。尼科尔森是美国影坛上富有个性的演员,他饰演的角色总显得那么疲倦、邪恶,甚至叛逆不羁;但又是那么凝重、丰满和耐人寻味。凭着其老辣的演技,在好莱坞引领风骚近30年。

自1969年因影片《逍遥骑士》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至今,他已先后12次获奥斯卡奖提名(7次男主角、4次男配角),3次捧得金像奖(1976年和1998年2次获得奥斯卡奖最佳男演员,1984年获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是奥斯卡奖历史上获提名最多的男演员,堪称"奥斯卡之王"。下面来说说代表作:

当然少不了《闪灵》和《飞越疯人院》,杰克里面奉献了世界级的表演,而这两部电影至今都是影史上的瑰宝。《飞越疯人院》更是使杰克获得了1976 第48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尽善尽美》这部电影为杰克拿下了 1998第70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演技这东西,简直是如影随形。

还有《最后的细节》、《逍遥骑士》、《唐人街》、《关于施密特》、《无间道风云》、《烽火赤焰万里情》等众多好片,引领风骚30年可不是白说的。还有杰克可是第一代的小丑哦~~1989年的第一部蝙蝠侠电影里的第一个小丑形象便是杰克~~希斯莱杰只能算是后来者。

2、罗伯特·德尼罗

好莱坞的演技之神,看看别人都是怎么评价他的:

罗伯特的可塑性极高,无论是剧情片、喜剧片或是黑帮片,皆得心应手。(《电影评介》)

罗伯特·德尼罗是美国演员中演技派的代表人物。他能胜任的角色范畴之广,种类之多,诠释之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美国社会的芸芸众生在他酣畅淋漓的表演中无不惟妙惟肖,如见如闻。(《电影》、美国《新闻周刊》评)

罗伯特·德尼罗以方法演技闻名,媲美马龙·白兰度。在《教父2》、《出租车司机》、《美国往事》三部由他主演的早期电影中,一股暴戾、冷酷的杀气几乎扑面而来。(新华娱乐评)

这个哪里需要潮汐多讲的,潮汐唯一需要说的是罗伯特的代表作:(经典作品太多,只例句一部分)

《出租车司机》这是美国影史上最经典的形象之一

《愤怒的公牛》、《教父2》、《美国往事》、《好家伙》、《恐怖角》、《布朗克斯的故事》、《午夜狂奔》、《盗火线》每一部都是经典

1、摩根·弗里曼

黑人演员就喜欢三位,丹泽尔·华盛顿,威尔·史密斯,还有就是摩根·弗里曼。但是这三位里面,只有弗里曼可以成为戏骨。这是唯一一个他演什么角色我都不觉得违和的演员,黄金配角。无人能出其右,大器晚成,高产质优

当然最着名的还是《肖申克的救赎》让他第三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前两次分别是:1987年,弗里曼凭借在《黑狱风云》中的表演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和金球奖最佳男配角的两项提名。1989年,他凭借着在《为戴西小姐开车》中的忠厚诚实、善良勇敢的老司机形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摩根·弗里曼戏路极广,从仆人到总统几乎所有的角色都演过。他那股老谋深算的劲,已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可以取悦全美为数不多的可随时扮演并非专门为非裔美国演员编写的电影角色。年龄的增加和皱纹的增多并没有褪去他的魅力,更被称为是“美国最优秀的演员”之一,他是大器晚成演技的代表,青春饭与他无关,2005年凭借摩根·弗里曼凭借《百万宝贝》获得第77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七宗罪》、《蝙蝠侠前传三部曲》、《超验骇客》、《惊天魔盗团》都十分出彩!

好吧,就先说到这里吧。码了这么多字挺累的了。

想了解更多更好的影视资讯,那就动动你的拇指关注潮汐电影吧~~

② 电影史学家将什么电影作为新好莱坞诞生的标志

《邦妮与克莱德》、《逍遥骑士》、《毕业生》,等等,等等。

③ 都有哪些好看的公路电影

公路电影按照WIKI上的定义就是故事发生在公路旅途上的电影,其显着的特征是远离你平时熟悉的家、城市或乡村。

公路电影诞生于“装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之美国,而老K认为狭义的公路电影一是要有车,二是要有路。

公路电影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同时也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新好莱坞”的重要标志之一。

公路电影是电影分类之下再细分的一个类型,与西部片属于近亲关系,西部片不一定是公路片,但公路片都有点儿西部片的特征。

老K精选6部公路电影代表作,与大家分享:

《无人区》再次证明了中国不缺好导演、好编剧、好演员,缺的只是电影分级而已。有了电影分级,才会涌现出来不用煎熬上四年才可以公映的《无人区》,才会让中国电影人步入正轨,才会令中国电影市场真正的繁荣起来。

④ 新好莱坞电影的电影创作

60年代末,美国电影制作者的观念在变化,观众的观念也在超越现实的精神状态,他们要利用‘‘青年人与现存社会的矛盾”和“现行社会的危机”,就像一个好莱坞的制片人所说的那样“革命是容易脱手的完美商品”。他们企图以“革命’’打入市场,就如同那一时期出现的德皮士资本家一样。这类的影片以后还有:波拉克拍摄的《杰里迈亚·约翰逊》(1969年)、波格丹诺维奇拍摄的《纸月亮》(1972年)和卢卡斯的《美国风情录》(1973年)等。《逍遥骑士》成为六、七十年代美国电影史上重要的分水岭,它引起了美国电影的深刻变化,并导致了某种“自由”浪漫、躁动的暴力情绪和风格”。这部多少带有试验性质的影片预示了1975年《出租汽车司机》的艺术方向。
影片《出租汽车司机》的导演是出生在纽约“小意大利区”的马丁·斯柯塞斯,他曾做过短片、剪辑、助理导演等职。斯柯塞斯从小目睹了小意大利区生活中的种种青年人的精神苦闷与孤独的生活。他对街道上屡屡发生的暴力事件及行为有着深刻印象,本来做神职人员的理想渐渐被艺术情趣所取代。1968年,斯柯塞斯拍摄了处女作《谁在敲我的门》。此后,他遇到了约翰·卡萨维特斯,他的友谊与忠告一直伴随着他,这就是“小伙子,永远不要导演商业影片”。斯柯塞斯后来以《出租汽车司机》和《基督的最后诱惑》实践了这一忠告。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是新好莱坞电影创作的中间分子,曾被传统的人称之为是美国的新浪潮的旗手,是一个擅长表现人的孤独与暴力的伟大导演,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曾与1962年拍摄了他的处女作,一部恐怖片《痴呆症》;1967年,拍摄了作为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硕士论文的《他已是小伙子了》起了人们的注意;1970年他又因《巴顿》一片的编剧(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奖)而成功,为自己确立了地位;1972年,描写黑手党领袖的黑帮片《教父》因创造了2亿美元的票房,而获得美国电影史上空前的记录;1974年,那部关于窃听专家哈里·考尔的《对话》,在声画对佼上精妙的处理,使人们看到了“美国新电影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形象”;1979年,《现代启示录》出现,这部影片同前一年出现的迈克·西米诺的《猎鹿人》一起,对人们一直保持沉默的“越南战争”问题发了言……科波拉的电影创作走过了一条辉煌的历程。他从独立制片开始,不仅自己制作影片,还资助别人拍摄影片,卢卡斯的《美国风情录》就是在科波拉的帮助下(科波拉的制片人)拍摄的。他雄心勃勃企图要改变旧好莱坞,他曾说“我要为电影艺术赔上一生”。然而,由于他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使他逐渐地背离了自己,走向了“重磅炸弹”的高成本、重大题材的制作。在新好莱坞时期之后的好莱坞似乎什么也没有改变。
在这一时期独具特色的影片还有:罗伯特·阿尔特曼,这个称作“失魂落魄的梦幻者”,于1969年拍摄的《公园里最寒冷的一天》;西德尼·波拉克于1969年拍摄的《无力的马不是要射杀吗》;
哈尔·阿什比于1971年拍摄的《哈罗德和莫德》;以及米洛斯·福尔曼拍摄的《飞越疯人院》等等。新好莱坞电影在商业片领域里也取得了广泛的成就:在喜剧片类型中,出现了杰里·刘易斯、伍迪·艾伦和梅尔·布鲁斯。他们3个人都是喜剧的导演和演员,他们的“相声滑稽剧”妙语连珠地嘲讽了社会,既显示出美国强大的喜剧传统精神,又融入现代色彩。商业片卓越天才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于1975年拍摄的科幻片《大白鲨》,这部影片实际上预示了以后的《外星人》(1982年)、《株罗纪公园》(1993年)等影片的出现与成功。他还在36岁的时候,就曾有4部影片被列入美国最上座的10部影片之中。斯皮尔伯格影片的巨大的票房收人为美国电影赢来席卷全球的声势。
从70年代到80年代的过渡时期,新好莱坞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近10年的时间,美国每年生产200部左右的影片,电影与电视争夺观众的竞争已达到平衡。电影保持着10一12亿的观众,并且有了自己的越来越广阔的海外市场。据1993年的统计证实,美国电影国内票房收入达52亿,发行收入26亿。视听产品的贸易顺差仅次于飞机制造出口业,为美国第二大行业。在全年世界银幕上上座率最高的100部影片中美国影片占88部。

⑤ 逍遥骑士的制作发行

让我们回到60年代末的好莱坞。假设作为一个独立电影人,你手头已经有了40万美元的预算。那么,用这笔钱,你能拍出一部多少票房的电影?提醒一下,那时的好莱坞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1960年的年产量只有151部,七大影业债台高筑,裁员/并购不断,到1968年,来自电视台的收入已占好莱坞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面临艺术枯竭和经济停滞的双重威胁,区区40万美元,究竟能有何作为?
夸张点,把这个数字乘以10,得到400万美元,是不是不可思议?然而更不可思议的是,这400万美元,连那部影片的票房零头都不到--它的实际数字,是2500万美元!!
那部影片,叫做《逍遥骑士》。
1969年,《逍遥骑士》横空出世。这是一部充满惶惑/否定/叛逆和悲剧的存在主义式公路电影,就像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所描写的一样,……我与之交往的人只是那些疯狂的人,他们为疯狂而生活,为疯狂而交谈,也疯狂地寻求得到拯救;他们渴望同时拥有一切东西。这些人从不抱怨,出语惊人,总是燃烧、燃烧、燃烧,就像传说中那些闪着蓝色幽光的罗马蜡烛一样……影片中两个留着长发,奇装异服,带着毒品,骑着巨型摩托四处游荡的主人公,最后也像蓝色烛光一样骤然熄灭--在参加完一场公墓上吸毒者的聚会之后,向弗罗里达州进发途中,被一个路过的卡车司机莫名其妙的开枪打死。
而从根本上说,《逍遥骑士》这部没有明星的低成本影片(片中的三位主角,丹尼斯·霍普(身兼导演),彼得·方达,杰克·尼科尔森,当时还都是无名小卒),是60年代B级片影响下的产物。
本片导演更荣获1969年坎城影展【最佳导演新人奖】。
制作发行 1.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美国]
2. Pando Company Inc.
3. Raybert Proctions 1. 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美国] (1969) (USA) (theatrical)
2. 哥伦比亚三星 [巴西] (Brazil) (DVD)
3. LK-TEL [阿根廷] (1987) (Argentina) (VHS)
4. Columbia TriStar Films de Argentina [阿根廷] (2000) (Argentina) (all media) (re-release)
5. RCA/Columbia Pictures Home Video [美国] (video)

⑥ 杰克·尼科尔森的个人经历

尼科尔森是美国影坛上富有个性的演员,他饰演的角色总显得那么疲倦、邪恶,甚至叛逆不羁;但又是那么凝重、丰满和耐人寻味。凭着其老辣的演技,在好莱坞引领风骚近30年。自1969年因影片《逍遥骑士》(Easy Rider)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至今,他已先后12次获奥斯卡奖提名(7次男主角、4次男配角),3次捧得金像奖(1976年和1998年2次获得奥斯卡奖最佳男演员,1984年获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是奥斯卡奖历史上获提名最多的男演员,堪称奥斯卡之王。
1937年4月22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内普丘思(Neptune,NJ)。父亲嗜酒成性,后弃家出走,尼克尔逊是由外祖母抚养长大。说起来,他也是到了自己37岁时才搞清自己的身世。之前,他一直以为外祖父约翰·尼科尔森(John Nicholson)是他的父亲;他的做美容师的外祖母埃斯尔·梅·尼科尔森(Ethel May Nicholson)就是他的母亲;而他真正的母亲琼·尼科尔森(June Nicholson),他一直以为是他的姐姐。1974年,《时代杂志》8月12日刊登了他的明星传记后,杰克·尼科尔森才知道了真相。 1954年,杰克·尼科尔森从马纳斯克中学(Manasquan High School)毕业后立即来到了洛杉矶,当时他的母亲琼(他还把她当成姐姐呢)已在洛杉矶定居。他在米高梅影片公司动画部的办公室找到了个打杂的工作,于是便留在了洛杉矶,目的是想看到那些只是在银幕上见过的电影明星。不久,尼科尔森加入了着名的杰夫-柯瑞(Jeff Corey)开设的表演班学习表演。期间他被B级影片鼻祖罗吉-考曼(Roger Corman)所发现,并在1958年青少年问题为题材的影片《呐喊的小杀手》(The Cry Baby Killer)中出演主角。紧接着尼科尔森又出演了三部恐怖片:《恐怖的小店》(Little Shop of Horrors,1960年)、《乌鸦》(The Raven,1963年)和《恐惧》(The Terror,1963年)。尼科尔森在60年代还拍过许多影片,但大都只是在一些影片中跑跑龙套,出演一些小角色,没有给人们留下什么印象。196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邀请在《逍遥骑士》中饰演一位律师,影片中的他不安于安定的生活,酗酒成性,与二个留着长发的摩托车手一起,骑着摩托车在全国流浪,享受自由。在这部影片中,尼科尔森成功地刻画了60年代迷惘的美国青年形象,受到了男女影迷们的青睐。尼科尔森也因此片首次获得了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跻身于好莱坞的名演员行列,从此便开始了他一帆风顺的星途。
进入70年代,尼科尔森先是在1970年出演了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的音乐片《在晴朗的日子里你永远能看见》(On a Clear Day You Can See Forever),同年接着主演了拉费尔森(Rafelson)的经典影片《五部轻松的戏剧》(Five Easy Pieces),描绘了一位反叛的心灵发出的呐喊,抨击了那种没有意义、缺乏爱情的生活。影片中,尼科尔森的表演极其自然,虽然偶尔也发发脾气,却一点也不做作。他的表演确立了70年代的愤世嫉俗的银幕风格,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影坛的地位,也为他首次赢得了奥斯卡奖最佳男演员提名。
70年代是一个真正属于尼科尔森的时代。这段时间里他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类型的角色,并在每一部影片中尝试着不同的表演风格,而结果都无一例外地证明了他的成功。在1972年的影片《马文花园的帝王》(King of Marvin Gardens)中,他一改《五部轻松的戏剧》中披着长发的形象,变成了一个瘦瘦的中年知识分子;1973年在《最后的细节》(The Last Detail)他又留着一个平头出现在观众面前。《最后的细节》这部影片改编自达里尔·波尼克森(Darryl Ponicsan)的小说,由哈尔·阿什比(Hal Ashby)执导。影片中,他饰演一位海岸巡逻队的士兵布迪斯基(Budsky)奉押送命一位涉世未深的海军士兵去海军监狱。一路上,他十分同情这个孩子,不忍再让那孩子受死板军规的折磨。尼科尔森凭着此片中的精彩演出,获得第2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并再次获奥斯卡奖最佳男演员的提名。在1974年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执导的黑色片《唐人街》(Chinatown)中,他又梳成一个大分头,出演私人侦探杰克·吉特斯(Jake Gittes)。《唐人街》以30年代的洛杉矶为背景,尼科尔森受雇寻人,却卷入了一个大漩涡,最后他终于揭发了一个大阴谋。影片反映了洛杉矶这个国际大都市在那个年代的黑暗面,这个题材在1990年他拍摄的《唐人街续集》(Two Jakes)再次得到了反映。1975年尼科尔森因《唐人街》获第32届金球奖最佳男演员,并再次获得了奥斯卡奖最佳男演员提名。
1976年,尼科尔森在米洛斯·福曼(Milos Forman)豪华阵容打造的《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中表演不负众望,获第33届金球奖最佳男演员,并终于首次捧回了奥斯卡最佳男演员的小金人。在这部影片中,他饰演兰德尔·P·麦克墨菲(Randall P McMurphy),为逃避苦役而假装神经失常,可没想到却被送进了一家精神病院进行观察。由于不满精神病院中的行为,他与护士长发生了冲突,最后他被护士长切除了脑白质,变成了白痴。本片成为第48届奥斯卡奖的大赢家,共获得最佳影片、导演、改编剧本、男主角、女主角等5项大奖。尼科尔森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成为好莱坞最抢手的男演员。随后他还相继拍摄了影片《密苏里山口》(The Missouri Breaks,1976年)、《最后大亨》(The Last Tycoon,1976年)和《飞越温柔窝》(Goin' South,1978年)等,只是这些影片相较之下,都没有那么出彩。
80年代尼科尔森继续谱写着他在影坛的辉煌,多次获得了奥斯卡奖的提名。1980年,尼科尔森在影片《闪灵》饰演一位没有什么名气的作家,因大雪封山,带着妻儿来看守旅店,终因精神崩溃而成为杀手。1981年,在沃伦·比蒂(Warren Beatty)执导的史诗巨片《赤色分子》(Reds)中,出演美国名记者约翰·雷德,并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紧接着他又出演了《飞越边境线》(The Border,1982年),虽然他在影片的表演低于观众和评论界的期望,但是他们,甚至他的同行,都没指责他。1983年,他在詹姆斯·L·布鲁克斯(James L. Brooks)执导的《母女情深》(Terms of Endearment)中,出演了一位玩世不恭的宇航员加勒特。他将这位多情男子的复杂内心世界演绎得淋漓尽致,荣获了第41届金球奖及第56届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至此,他已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继杰克·莱蒙(Jack Lemmon)和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之后第三个一人兼获最佳男演员和最佳男配角两个项奖的演员。2年后,他参加了约翰·休斯顿(JohnHuston)的超级黑色剧情片《普里奇家族的荣誉》(Prizzi's Honor)的拍摄,他因在片中的表演,获第43届金球奖最佳男演员,并再次荣获奥斯卡最佳男演员的提名。1987年,杰克先是在影片《东镇女巫》(The Witches of Eastwick)中饰演一个魔鬼,影片的反响一般。后来,他又参加了阿根廷名导赫克托·巴本索(Hector Babenco)的反映大萧条时代的影片《离离原上草》(Ironweed)的拍摄,并因此片第9次获得奥斯卡提名。这一个数字也只有着名影人斯潘塞·特雷西(Spencer Tracy)达到过。拍完这部影片后,杰克·尼科尔森息影了2年,直到1989年才在影片《蝙蝠侠》(Batman)中露面。
进入90年代,尼科尔森主演的第一部主打影片,就是人们盼望已久的《唐人街续集》(The Two Jakes),他在这部影片中还担任了导演。继鲍勃·拉菲尔逊(Bob Rafelson)执导的《情逢敌手》(Man Trouble)和《最后巨人》(Hoffa)二部平淡之作以后,1992年尼科尔森在《好人寥寥》(A Few Good Men)中,又一次以精湛的演技征服了影坛,第10次荣获了奥斯卡奖的提名。1997年更是凭借影片《尽善尽美》第2次成为了奥斯卡影帝。1999年又被第56届金球奖授予终身成就奖。
进入新千年,尼科尔森先是在影片《誓言》(The Pledge)中出演老探长一角,随后又主演了亚历山大·佩恩(Alexander Payne)执导的老年题材剧情片《关于施密特》(About Schmidt)。在《关于施密特》中,尼科尔森饰演一位66岁的老人,在妻子去世后寻求自身生命意义。他因在这部影片中的精彩表演,2002年获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男主角,并第12次荣获了奥斯卡奖的提名。2003年他与亚当·桑德勒(Adam Sandler)出演了大卫·多尔夫曼(David Dorfman(Anger Management),影片由彼德·西格(Peter Segal)执导、蒂姆·赫利什(Tim Hurlihy)制片。
除了表演以外,尼科尔森还导演过4部影片,第一部是1963年的《恐 惧》,第二部是1971年票房黯淡的《他说,开车》(Drive,He Said),这部片子中他还担任了编剧之一;第三部是1978年自己主演的《飞越温柔窝》;最后一部是《唐人街续集》。尽管作为一个演员他很成功,但是执导影片看来并不是他的强项。他还做过编剧工作,得到或分享了这方面的荣誉,其中包括低成本制作的《孤岛雷鸣》(Thunder Island,1963年)和《受惊女神》(Flight to Fury,1964年),以及《旋风骑士》(Ride in the Whirlwind,1965年)。在60年代后期,他还创作了影片《旅行》(The Trip,1967年)和《头》(Head,1968年)。

⑦ 演员彼得去世,他有哪些作品值得大家去看

我很敬佩的一个演员。

希望彼得·方达走的安详,这也是彼得·方达的家人和很多粉丝都希望的事情,希望他一路走好,去一个没有病痛折磨的地方。

⑧ 逍遥骑士的影片评价

1969年,《逍遥骑士》横空出世。这是一部充满惶惑、否定、叛逆和悲剧的存在主义式公路电影。《逍遥骑士》不仅是60年代美国垮掉运动的经典符号之一,更是开创新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分水岭。这部电影获得了奇迹般的成功,1969年获奥斯卡奖七项提名,同时在欧洲大受欢迎,在第22届戛纳电影节上,本片夺得了最佳处女作奖。它的奇迹还体现在票房上,本片投资40万美元,票房收入却高达2500万,难怪哥伦比亚公司要收购影片的版权,在当时,好莱坞大公司收买一部独立制片的小制作电影是不多见的。
《逍遥骑士》的成功,在当时如同一场狂风暴雨席卷了好莱坞。各大公司和制片商纷纷请来顾问研究这一现象及对策,发现这一时期48%的观众是16岁-24岁的年轻人。调查的结果竟使好莱坞几乎在一夜之间淘汰了整整一代编剧,导演及行政管理人员,而换上了新一代的年轻制作者,利用年轻人与现存社会的矛盾,把革命制造成容易脱手的完美商品。
《逍遥骑士》的成功和影响表现了电影同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和互动作用。上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面对越战失利和政治丑闻,对国家失去信心,很多人依靠吸食大麻来麻痹自己的神经,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垮掉派”文学、迷幻摇滚等艺术形式应运而生,本片便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影片并不直接涉及越战、黑人民权运动和大学校园的骚乱这些社会的重大话题,它侧重的是更为文化性的方面,即嬉皮士现象有及其深刻的影响。
作为一部公路电影,本片剧情围绕主人公的旅途展开,荒凉的大草原、坚硬的岩石、静谧的湖泊、宿营地的小屋,片中的风景让人感受到的西部片的气质。导演借风景寄托了对昔日美国精神的怀念。在“新好莱坞”影片的作者看来,西部荒原是人类自由精神和美国早期开拓精神的最后的前哨站,过去的自由精神和生活方式与如今反叛姿态之间有着精神上的连贯,其共同的对立面则是虚伪的道德观准则和价值观。

⑨ 外国电影史|新好莱坞

//

新好莱坞:从狭义上讲,指的是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好莱坞在旧有电影体制瓦解以后的变革转型,确立了新的电影机制的阶段。

//

美国电影受到了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等思想潮流的冲击,电视业的发展给美国电影业带来了重创,加上时局的动荡和政治上的危机,迫使他们对近亲繁殖的类型电影进行从主题到形式上的反思。

国电影的制作者观念开始发生变化,70年代一批深受欧洲电影影响,在电影学院学习的导演顺应时代出现了,他们被称为好莱坞小鬼或是聪明的小伙子们,有点逆反心理,崇拜欧洲电影,贯彻法国新浪潮“作者论”是他们的主要标签,他们的崛起标志着新好莱坞的诞生

“新好莱坞”在叙事观念上带来了深刻的变化:(1).受美国式的“作者论”的思想影响,强调突出个人风格;(2).对传统不再采取经典的态度,即在叙事上突破了以线性的因果关系为基础的结构方式,在人物处理上的非英雄化;(3).不是放弃类型片,而是出现了多种类型融合的倾向;(4).不是否定情节中外在行动的重要性,而是更注重对人物心理反映的刻画;(5).不再追求对影片的内容和人物做单义的理解,而是以更开放的态度来对待影片多义性的解读。

1967年阿瑟·佩恩导演的《邦尼和克莱德》标志着新好莱坞电影的诞生。其它代表作品还有《逍遥骑士》(丹尼斯·霍佩尔 1969年)、《毕业生》(1969年)、《出租车司机》(马丁·斯科塞斯 1975年)、《教父》(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2年)、《现代启示录》(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9年)等。

(源自笔记整理)更多内容请见公号自习室Share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759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726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723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457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449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098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377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803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842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