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电影 » 电影万家灯火主题分析

电影万家灯火主题分析

发布时间: 2022-11-12 21:47:22

Ⅰ 哪些电影中有讲述了中国人关于居住的故事

电影中有讲述了中国人关于居住故事的是万家灯火。万家灯火讲述的是北京南城金鱼池胡同危房改造的故事,以何家三兄弟和母亲因住房而引起的家庭纠纷为核心线索。塑造了一群平民百姓的鲜活形象。

剧情简介说明

万家灯火以一个南城人家近十年的生活变迁为主线,以金鱼池地区危房改造为背景,塑造了一群平民百姓的鲜活形象。其中,宋丹丹扮演了一位历经沧桑又颇有幽默感的老太太。

剧作家李龙云凭借他的戏剧语言功力和对于南城市井生活的熟谙,为该剧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文本。导演林兆华和李六乙在执导过程中,善于挖掘生活本身的细节和幽默,将看得见、摸得着、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舞台,充分发挥了北京人艺善于刻画市井百姓和小人物的特长,从而引起了普通观众的共鸣。

Ⅱ 1960年前拍的电影有哪些

小玩意》
时间:1933导演:孙瑜
本片拍摄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发动的4年前,是联华电影公司后期一系列杰作中的一部,也是孙瑜的代表作之一,阮玲玉和黎莉莉主演了这部默片。影片中的几位女性角色尤其突出,其中珠儿死前安慰叶大嫂,特别是叶大嫂在影片结尾在街上的大声疾呼都成为影片的经典段落。和当时的很多体裁严肃的佳作一样,本片同样不流于呆板,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和轻巧的氛围。
《神女》
时间:1934导演:吴永刚
在中国电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创造的辉煌一页中,今天我们可以在回首中找出很多不朽的证明。如果说《小城之春》在上世纪40年代标志了中国电影完全走在世界的最前沿的话,中国电影的默片时代中同样可以找到这样的作品,它就是吴永刚的《神女》。中国的默片走到《神女》之时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导演吴永刚是站在人性的高度来讲一个妓女的故事,但是不落俗套。《神女》从同类题材之中脱颖而出,它首次对人的双重身份、双重人格及复杂内心进行深刻的表现,这在以往的中国电影中是很难看到的。
《马路天使》
时间:1937导演:袁牧之
1937年中国电影出品了一部经典之作,《马路天使》,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高峰,然而正是在这一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电影正常的创作也由此中断,但也正是因为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威胁,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作品具有了很高的思想性。比如《马路天使》,尽管全片都贯穿着浪漫主义的氛围,其基调却是严肃地对社会问题的控诉,而周璇唱《四季歌》一段,袁牧之更是根据唱词剪进了抗击敌人入侵的影像,最后唱出“血肉筑出长城长,侬愿做当年的小孟姜”,以此鼓舞国人。《马路天使》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的压轴之作。
《夜半歌声》
时间:1937导演:马徐维邦
作为1937年中国出品的几部佳作之一,《夜半歌声》的名头远不及由赵丹主演的《马路天使》,原因当然是本片的意识与故事均不属主流之故。导演马徐维邦的作品风格以阴郁诡异着称,本片更是他将此特色发扬光大之作。《夜半歌声》讲述的是革命志士宋丹平被人毁容,只得藏匿于剧院,常于月圆之夜高歌以安慰原恋人晓霞,导演马徐维邦在这样一宗故事中拍出了极尽恐怖妖异的气氛,因此该片至今在海外仍具有很高的声誉,甚至要高于《小城之春》。
《一江春水向东流》
时间:1947导演:蔡楚生 郑君里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民族史诗气质的电影,同时也是充满了争议的一部电影。在手法上,有人指其媚俗平庸,也有人赞其博大精深,在意识上,有人称其代表了当时民众的呼声,也有人称其意识形态过强,有损于影片的艺术性。但无论如何不可否认,《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对中国电影和中国人的生活影响至深的一部电影,尽管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但它杰出的艺术性仍将使其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杰作之一。影片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难关头,整个社会处于纷繁动乱之中,强烈表达了人民的正义呐喊。影片将中国古典小说、诗歌、戏曲、绘画等艺术表现技巧,融会于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中,创造了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一江春水向东流》于1947年10月上映,连映3个多月,观众达70余万人次。
《太太万岁》
时间:1947导演:桑弧
这是1947年制作完成的一部都市喜剧杰作,剧本作者张爱玲,导演桑弧。陈思珍与唐志远结婚以后,每天都使出浑身解数,争做贤惠太太,为了丈夫的事业,不得不在娘家和婆家两边撒谎周旋,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是典型的市民生活世界,没有传奇,但在张爱玲的笔下,日常的市民生活之中所传达出的“浮世悲欢”之感,刻骨至深,让人顿生苍茫,或若有所悟。桑弧的电影风格委婉细腻,体贴周到,更可爱的是其中温厚而活泼的幽默与讽喻,喜而不腻,哀而不伤,与张爱玲的剧作交相辉映。除石挥的造型和表演或稍显过火,蒋天流、张伐、上官云珠、韩非等人的表演无不生动细腻。
《小城之春》
时间:1948导演:费穆
尽管《小城之春》已经是半个多世纪前的电影了,但它拥有的某些品质仍然是我们所稀有的。电影的结构出乎意料地简单,一个被战争毁坏的小城,一个家园也同样被战火毁坏的人家,一对夫妇和一个城外来的男子,故事以平静始,也以平静终,看起来似乎也没发生什么大不了的事,似乎又有很多事发生……从外表看,这只是个三角恋的典型例子,所不同的是,这部电影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到这棋局中每个人的内心,他们的欲望和挣扎,这一重点转换,让电影在人性层面上有了更大的普遍性。
《万家灯火》
时间:1948导演:沈浮
对战后社会黑暗的无情揭露与讽刺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许多优秀影片的主题。在这一题材的影片中,沈浮导演的《万家灯火》与郑君里导演的《乌鸦与麻雀》是最为出色的作品。《万家灯火》貌似平和,实则深刻。它描绘的是战后国民党统治区小资产阶级的生活。主人公胡智清是一家公司职员,善良、正直,为公司竭尽全力地工作,妻子又兰持家有方。后因农村破产,智清的老母携兄弟一家来上海投奔他。由于人口骤增,物价飞涨,生活困难,家中产生磨擦。后胡智清又遭解雇。家庭陷入绝境,各种矛盾与风波接踵而至……这部影片写一个家庭的变迁,却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影片中有痛苦的龃龉,更有亲情、理解。影片主人公最后说,我们要活下去,“让我们大家靠得紧一点吧”,暗示了团结斗争求生存的意蕴,使影片闪射出思想的光华。
《哀乐中年》
时间:1949导演:桑弧
这是一部“内容和技巧都接近完美的中国电影”,是桑弧导演的巅峰之作。人到中年的小学校长陈绍常妻子去世之后未再续弦,子女长大成人之后虽然孝顺,但却只想把父亲当成宠物养起来,而缺乏对情感心灵的真正体贴。父亲的再婚果然引起了轩然大波,好在陈绍常意志坚定,我行我素,终于开放了爱情和生命的二度梅。中国电影的主流,对集体和阶级的关怀远远大于对个人;而在对个人的关怀中则对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者的关怀远远大于对中年;进而在中年故事中对他们的物质生活的关心远远大于对他们的情感与精神的重视。《哀乐中年》明显是一个另类。本片将哀婉、讽刺与幽默达观融为一体,在风格上独树一帜,编导技艺圆熟,有如哀乐人生的抒情诗篇,有论者说这部影片可以放在国际水准上衡量,此言不虚。
《我这一辈子》
时间:1950导演:石挥石挥是我们回顾中国电影时最不应该忘记的名字之一,他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位杰出的人才,在表演、导演方面均达到了第一流的高度,他从话剧到电影所塑造的人物,涵盖三教九流,曾有“话剧皇帝”之称,而其电影的最高成就,则要属1950年的《我这一辈子》,石挥在这部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导、演高度,在之后罕有作品可以超越。影片由石挥的哥哥杨柳青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描写了一名巡警在旧北京近50年经历中的故事。《我这一辈子》既是优秀的新写实主义作品,又是当时最卖座的影片之一,堪称中国电影史上闪耀着现实主义艺术光辉和罕见的人文深度的不朽之作,是举世公认的经典之作。
《天仙配》
时间:1955年导演:石挥
黄梅戏《天仙配》的巨大成功,引发了香港数十年黄梅戏电影的经久不衰!
影片于1957年获文化部优秀舞台艺术片二等奖。
《天仙配》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影片主演是在戏曲界享有盛名的黄梅戏演员严凤英、王少舫。严凤英演绎的七仙女形象,既是天上神仙,又是人间村姑;既热情大胆,又勤劳智慧;严凤英尤其把七仙女对董永诚挚的爱情表现得十分深沉动人。影片上映后,同样受到海内外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据1958年底统计,仅祖国大陆的观众就多达1.4亿人次之多,创造了当时票房的最高纪录。《天仙配》在中国香港、南洋一带上映时,同样盛况空前。
《曼波女郎》
时间:1957年导演:易文(香港)
葛兰是20世纪50年代香港着名的女星,1957年的歌舞片《曼波女郎》是葛兰的代表作之一。当时她领着一群年轻人大跳“恰恰”,还有摇滚乐、爵士乐凑热闹,场面很壮观,体现出当时香港民众受西方潮流的影响,观念和穿着风格上已经比较开放。
《曼波女郎》是为葛兰量身定做的电影,在香港国语歌舞片历史上也是一部承前启后、大胆创新的经典。“一种新的音乐女性在银幕上应运而生;完全城市化、地地道道属于香港的《曼波女郎》。这是首部将舞蹈作为一个性格和戏剧元素处理的电影,它对一种玩乐、纯真、青春、具节奏感的生活态度,做出了视觉和叙事性的生动描绘”。
《林则徐》
时间:1959年导演:郑君里、岑范
郑君里、岑范执导,赵丹主演的《林则徐》被誉为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佳作,这是一部以悲壮的历史故事为题材,而又充满了文人气质的史诗电影。
林则徐是赵丹创造的最成功的银幕形象之一,他的表演吸取了中国写意画的手法,从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和规定情景出发,层次分明,张弛有致,将一个光彩照人的民族英雄形象呈现于银幕之上。此外,该片的美术和音乐,也都在民族风格方面进行了探索,使影片具有一种含蓄、和谐、疏密得当的意境以及鲜活、洗练、韵味久长的抒情色彩。
本片可以看作是新中国历史题材电影的代表作。
《青春之歌》
时间:1959年导演:崔嵬《青春之歌》的女主角谢芳在影片上映之后对自己的成名一无所知,而当她来到日本时,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照片被复印到一层楼高,狂热的日本影迷用生硬的汉语一遍遍喊着“林道静”。本片是崔嵬导演《小兵张嘎》的之外的另一部代表作,与《小兵张嘎》的生动趣味相比,《青春之歌》的风格相当内敛和扎实,在表演、导演、编剧、摄影等方面均表现出相当高的水平,感人至深,该片得到的反响和经典地位是当之无愧的。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时间:1959年导演:苏里
令当时都市年轻人无限向往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是新中国反映农村生活的影片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表现了一群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劳动和爱情谱写新生活的赞歌。影片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大胆地采用被弃置多年的多角恋爱模式——高占武、曹茂林、李克明同时爱上孔淑贞。但创作者处理这个传统叙事模式时,不落陈套,表现和歌颂了利他主义的恋爱观。创作者还以一种乐观轻松的审美心态来审视与处理那个特定时代(“大跃进”)人群之间的思想冲突与年轻人之间的爱情纠葛,使得影片整体上具有强烈的“乌托邦色彩”,《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也因此成为了当时所有年轻人的向往。主演李亚林和金迪也一跃而跻身新中国二十二大影星的行列。
《江山美人》
时间:1959年导演:李翰祥(香港)
该片是邵氏,也是香港影坛第一部出巨资拍摄的华语片,当年的制作费令人咋舌,由此可见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气魄与胆识。此片在第六届亚洲影展上拿到最佳影片的大奖,李翰祥的黄梅派电影渐渐成为邵氏出品影片中的一大支。

Ⅲ 20世纪40年代后期民营电影公司最重要的影片

《万家灯火》

影片通过胡智清解放前的生活遭遇,反映出在闪烁着万家灯火的城市里,多数人的苦难生活。 《万家灯火》通过小知识分子胡智清一家的生活变化,表现了40年代末国民党统治区的通货膨胀、人民失业、市民破产的黑暗的社会现实,描写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痛苦、悲哀以及他们的觉悟和成长过程。 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普通人为主体,描写小人物真善美和他们的悲欢离合,是沈浮影片中“平民意识”的一贯表现。

他的第一部满意作品《天作之合》(1935),就是表现了生活于贫困线下的失业工人的不幸与悲哀。影片《万家灯火》成功地展现了胡智清等底层人物的生存的艰难,从而有力揭示了压迫人民的国民党统治阶级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影片在叙事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的靠“奇”、“巧”组织故事的戏剧形式,而是着眼于现实中随处可见的人和事,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事件来铺叙人物的发展轨迹,展示家庭社会种种矛盾。

《万家灯火》汇聚了一批出色的演员。蓝马、上官云珠、吴茵等优秀演员在影片中的成功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尤其是蓝马饰演的胡智清,他的高超的演技,恰如其分地把握了人物在特定环境下不同的心态,并用准确的形体动作加以表现,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小知识分子胡智清的形象。

《万家灯火》公映后,在国统区引起震动,受到了影界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80年代在香港影评人举办的“中国十大电影”评选活动中,该片被评为第三名。《万家灯火》是沈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民族电影宝库中的一朵珍贵奇葩。

昆仑影业公司摄制

编剧:阳翰笙 沈浮

导演:沈浮

摄影:朱今明

主演:上官云珠 蓝马 吴茵 齐衡 沈扬

《一江春水向东流》

该片以抗战前后为背景,通过张忠良一家人的悲欢离合,真实生动地展映出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的漫长历史时期各阶层的面貌,反映了沦陷区和国统区官僚资产阶级、汉奸、抗日进步力量、劳苦大众的生活图景。

这是一部在中国电影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经典名作。该片从1947年10月开始上映,在上海连映3个多月,观众达80多万人次,创造了解放前国产影片上座最高纪录。影片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是因为它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都具有特别突出的成就。

这部影片以抗战前后为背景,通过张忠良一家人的悲欢离合,真实生动地展映出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的漫长历史时期各阶层的面貌,反映了沦陷区和国统区官僚资美国微软公司阶级、汉奸、抗日进步力量、劳苦大众的生活图景,揭露并抨击了反动势力的罪恶本质,歌颂了抗日力量的壮大不可战胜,表达了对中国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影片剧本写于1946年夏,抗日战争刚刚结束,编导关心人民大众、艺术为大众服务的鲜明立场,发扬了我国进步电影优良的现实主义传统。

影片深刻的思想内容,契合了当时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观众趋之若鹜是不难理解的。 这部影片能够抓住观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几位主要演员表演极为精彩,朴实无华,生动逼真。不仅塑造出他们的个性特征,而且传达出他们的心理状态,使这些人物栩栩如生地活跃在银幕上,刻印在观众的心里。

摄制:中国昆仑电影公司

编导:蔡楚生 郑君里

摄影:朱今明

主演:白杨 陶金 舒绣文 上官云珠

《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通过夫妻、情人、朋友、兄妹之间的感情纠葛与矛盾冲突, 从人的内心世界角度,通过情感世界与现实关系的矛盾,揭示人的道德意识。影片充分肯定了人的精神、情感、人性需求的正当性。

《小城之春》是我国着名电影导演艺术家费穆为中国电影艺术宝库贡献的一部极其优美的电影精品,这部作品为我国的电影事业赢得了世界性声誉。它的突出特征在于优美、精致的艺术形式,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性感情、道德伦理、民族心理、行为方式。整部影片贯穿着一条情与理的冲突线,然而却以“发乎情止于礼”终结。

《小城之春》从人的内心世界角度,通过情感世界与现实关系的矛盾,揭示人的道德意识。影片充分肯定了人的精神、情感、人性需求的正当性。女主人公玉纹长年生活在那样一种令人窒息的环境里,她对爱情的渴望、幸福的追求是完全正当的。当昔日的恋人出现在面前时,情不自禁地发生了一场又一场感情波澜,这是合乎人性的真情火花。但她毕竟是已成婚的妻子,负有应有的道德感与责任感。况且,丈夫是被病魔所弦缠,他软弱却很善良,他也渴望爱情,却身不由己,他更懂得妻子为他所作的牺牲,他深感对不起妻子,他甚至真诚地设想,玉纹如果嫁给志忱该多好!为了妻子的幸福,他甚至试图自杀。这些均表现了礼言是一个善良、正直、令人同情的好人。他如果没有病,他会与妻子有良好的感情关系的。对于这样一个人,如果抛弃他是残忍的、不人道的。再说志忱,他一直爱着玉纹,但他与礼言有着深挚的友情。他处在恋情与友情的交叉路口上,他珍惜这两种情,不愿伤害其中任何一种情,但这又不可能,在情与理的冲突中,他是最为难、最痛苦的人物。

无论是志忱、无论是玉纹,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的知识人士,他们在感情上经受多大痛苦,最终总是服从礼仪的约束和道德的规范,这是符合中国文化人的作人准则的,因而也是最真实的,令人信服的。尤其,几个人物经过一番情感纠葛,更理解了对方的真情与境遇,互相达到了沟通,原来的关系得到改善,从而夫妻感情趋于融洽。因此,这部影片所揭示的夫妻之情、恋人之爱、朋友之义,这样复杂的情理矛盾纠葛,既是真实的,又是符合中国文化情义原则的。影片在艺术表现上是细腻的、优美的,体现出了中国知识分子丰富完美的人性美。 《小城之春》是一部风格化比较强的影片。

影片中只出现了妻子、丈夫、朋友、妹妹、仆人5个人物,在小城中再未出现其他人影,这样的环境表现,表面看似不真实,然而它正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净化的造型风格。这是为了更突出、更集中、更清晰地体现感情世界的人物关系,并利用女主人公的独白形式揭示了人物隐秘的内心感情。影片中多次展现荒凉的小城城头,它既含蓄地隐喻当时的时代背景,也烘托女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使人物的情感与环境浑然一体,产生了一种含蓄幽深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文华影业公司摄制

编剧:李天济

导演:费穆

摄影:李伟才

主演:韦伟 李纬 石羽 张鸿眉

《乌鸦与麻雀》

故事发生在上海某一弄堂的一栋房子里,伪国防部长侯义伯霸占了孔有文的房子,孔有文则被赶到狭窄的后客堂。解放前夕,侯义伯要赶走所有房客,把房子顶出去,捞几个钱。房客团结一致与侯斗争。上海解放了,大家共庆新生活的到来。

《乌鸦与麻雀》是昆仑影业公司的一部佳作,编导以敏锐的观察力和辛辣的笔触,表现了1948年冬国民党政权将灭亡,国统区黑暗混乱的社会景象。 本片不以题材宏伟取胜,却只表现了上海一条里弄一撞房子中的几户人家。一个是以房东国民党军官侯义伯为代表的“乌鸦”世界,另一个是以小商贩肖老板、老校对孔有文、教书先生华洁之为代表的“麻雀”世界,他们之间的矛盾、斗争,恰恰是旧上海、旧中国的一幅生动的缩影,这种将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政治背景自然巧妙地联结在一起的手法,体现了创作者的高超的技巧。

导演郑君里第一次独立执导此片,无论从剧作结构、人物塑造、场面调度、镜头运用,都充分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尤其对人物的把握,以诙谐的喜剧笔调,刻化的小广播形象最为成功,赵丹把小市民的性格和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极为生动而自然。影片演员阵容强大,每个演员的表演艺术都取得了较高成就,影片公映后,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它的强烈的战斗性与卓越的艺术成就影响至今,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难得的经典名片。

80年代该片在国外展映时,广受赞誉。许多影评专家写道:“这部解放前夕摄制的影片,雄辩地证明了40年代末的中国电影,足以毫不困难地与欧洲电影相抗衡。” 本片获得1949-1956年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1986年法国第一届科罗米埃国际消遣片电影节优秀推荐片奖。

昆仑影业公司摄影

编剧:陈白尘(执笔)沈浮

导演:郑君里

主演:赵丹 魏鹤龄 吴茵 上官云珠 孙道临

Ⅳ 万家灯火寻归处

《论语·里仁》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古人亦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若在,心必有归处;父母若离,则心亦茫然。人生最大的离别莫过于生离死别,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双亲去,此生只剩归途。

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推出的这部《万家灯火,一盏归处》将家和亲情作为主题,收录沈从文、汪曾祺、梁实秋、丰子恺、茅盾、蒋勋、周国平、苏童、冯骥才、史铁生、宗璞等16位知名作家回忆父亲的经典名作15篇、回忆母亲那难以忘怀的感动名作21篇,旨在通过对父母的回忆,对成长经历的回顾,用饱含深情的惦念展现父母的一生。

这部名家散文合集将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父亲篇与母亲篇。在父亲篇中收录了蒋勋、周国平、汪曾祺、丰子恺、沈从文、茅盾、孙犁、冰心、林海音、苏童、毕飞宇、冯骥才和宗璞对父亲的回忆。其中有我们比较熟知的茅盾的《我的父亲》,周国平的《父亲的死》以及孙犁的《父亲的记忆》等名篇。

书中的父亲用坚毅宽厚锻造了他们的性格,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其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几位作家以时间为线,以回忆为主题,在记忆的深处与父爱相拥,那一篇篇充满了平凡而伟大的父爱成为指引他们人生前行的方向。

或许只是一件小事,仍让他们回忆满满。就像蒋勋的作品《父亲握着我的手书写的岁月》中对父亲回忆的描述: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在母亲篇中,相对较多的篇幅则更加表明了母亲对每位作家带来了更加深厚的、生命中难以忘怀的感动。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个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整个散文合集以“家和亲情”为主题,用回忆贯穿整个时间线,让我们可以跟随着16位知名作家的脚步走进他们曾过充满了温情与感动的岁月,窥见时光中那些不可磨灭的温暖。他们用生动的笔触诉说着回忆中的往昔,用童年时的老旧时光照出记忆中的点滴。

Ⅳ 忆苦思甜是哪个电影

忆苦思甜是万家灯火这个电影。

万家灯火走得就是标准的“忆苦思甜”套路,影片以90年代北京金鱼池地区危旧房改造为题材,通过居民们前后住房条件的对比,展现出当代北京市民生活的舒适美好。

从题材到剧情再到主题,都是典型的主旋律模式。以过往的文艺创作实践来看,“万家灯火”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出彩的题材。

剧情介绍

时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智清负担加重,生活发生困难,且引起婆媳之间矛盾与不和。钱剑如幼年曾受胡母资助,长大后善于钻营,成为富户,仍秘密从事黄金美钞投机。

智清苦心规劝,反遭忌恨,与好友小赵同被公司解雇。春生见智清失业,不忍坐食,每天背着兄嫂在街头擦皮鞋,因不谙行规而饱受凌辱。又兰为智清找工作求助于钱剑如,而老母则因春生被殴找钱问罪,婆媳之间矛盾激化。

又兰因体力不支而流产需钱用,老母吵着回乡要路费,智清筹款不着走投无路,一次乘公共汽车拾得一钱包,他一时心情矛盾,但随即把钱包归还原主,不料反被诬为窃贼而遭毒打。智清羞愤交加,茫然不知所向,竟被汽车撞倒,幸由路人送往医院。

智清自医院踉跄奔回,见老母与又兰在小赵、阿珍等人帮助下已相互谅解,一家人重又团聚,对生活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Ⅵ 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影片代表作有哪些

影片通过胡智清解放前的生活遭遇,反映出在闪烁着万家灯火的城市里,多数人的苦难生活。 《万家灯火》通过小知识分子胡智清一家的生活变化,表现了40年代末国民党统治区的通货膨胀、人民失业、市民破产的黑暗的社会现实,描写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痛苦、悲哀以及他们的觉悟和成长过程。 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普通人为主体,描写小人物真善美和他们的悲欢离合,是沈浮影片中“平民意识”的一贯表现。

他的第一部满意作品《天作之合》(1935),就是表现了生活于贫困线下的失业工人的不幸与悲哀。影片《万家灯火》成功地展现了胡智清等底层人物的生存的艰难,从而有力揭示了压迫人民的国民党统治阶级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影片在叙事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的靠“奇”、“巧”组织故事的戏剧形式,而是着眼于现实中随处可见的人和事,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事件来铺叙人物的发展轨迹,展示家庭社会种种矛盾。

Ⅶ 看万家灯火之窒息观后感

话剧《万家灯火》我就十分喜欢,当然主要是宋丹丹出彩儿。所以电影《万家灯火》我也很期待,公映第一天我就跑到电影院去了。真不失望,电影果然好看,过 在2007.7.14晚上看了北京人艺的话剧----万家灯火,没有想到这出话剧出奇的好看,戏里描写北京人的生活真实又生动,时代的变迁带来的悲欢离合,让人唏嘘不已,宋丹丹---真是演的好,把个老太太演的活灵活现,我尤其敬佩她的专业精神,不会为了美貌,而在化妆上偷工减料,那白发、皱纹,台词功底,活脱一个老太太,而不象某些演员,在扮演年龄大的人物时,年轻的脸,白色的头发,真是假的不能再假了,看着就没有演戏的样子。淘宝特卖频道排行榜天然染发剂品牌护手霜排行榜最好什么身体防晒产品好用护手保湿补水什么牌子的好濮存昕演的严老三,身上具有难得的文人气息和市井习气的混合体,看他不放弃思想的追求,偶尔嘣出嘴里的京骂,莫名间拉近了观众与人物间的关系,感觉他好像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位邻居,那么可亲可爱。其他的演员也是功不可没,这出剧反映的只是北京市危改拆迁中的一个缩影,但它带给我们的欢笑却是那么意尤未尽!
短短2小时10分钟,让大家都不能离开座椅,给演员的掌声此起彼伏,这就是我们表达谢意的最好方式。
散场后的心情,就如同夜幕上的星星,华贵而又明亮!瘾,出彩儿的是刘桦和刘金山。话剧宋丹丹的何老太太一角由金亚琴扮演,也变成了小配角。辛柏青的“何老三”也很到位,不比“小濮”差。最经典的我认为是筒子楼里经常断电,刘金山演的“肉骨碌”用铜丝当保险丝,然后用大竹竿合闸,亮了一片欢呼,片刻就又黑了。还有“何老大”家的房在大雨天塌了,他无耐地站在雨中,刘桦演的“何老二”问大哥你怎么站在雨里,郭德刚的相声语言来了,“屋里雨大,我出来避避”。还有好多逗笑的地方,但笑声中带着一点苦涩

Ⅷ 哪些电影讲述中国人关于居住的故事

关于中国人居住的电影有《万家灯火》。

《万家灯火》是一部由昆仑影业公司出品,沈浮执导兼编剧,阳翰笙编剧,上官云珠,蓝马等主演的剧情片。

该片讲述了代价惨重的八年抗战终于结束,作为金融中心的大上海并未在胜利的曙光下重焕生机,前途未卜的国内政治局势以及飞涨的物价让这里的民众迎来新的磨难的故事。

剧情介绍

该片于1948年7月在中国大陆上映。抗战胜利后的上海。伟达贸易公司职员胡智清和经理钱剑如有同乡和同学之谊。胡智清日夜为公司操劳,妻子又兰持家有方,一家三口。

尚能维持温饱。智清十年不见的老母因农村生活困难,带着次子春生夫妻到上海投靠智清。时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智清负担加重,生活发生困难,且引起婆媳之间矛盾与不和。

钱剑如幼年曾受胡母资助,长大后善于钻营,成为富户,仍秘密从事黄金美钞投机。智清苦心规劝,反遭忌恨,与好友小赵同被公司解雇。春生见智清失业,不忍坐食,每天背着兄嫂在街头擦皮鞋,因不谙行规而饱受凌辱。

又兰为智清找工作求助于钱剑如,而老母则因春生被殴找钱问罪,婆媳之间矛盾激化。又兰因体力不支而流产需钱用,老母吵着回乡要路费,智清筹款不着走投无路,一次乘公共汽车拾得一钱包,他一时心情矛盾,但随即把钱包归还原主,不料反被诬为窃贼而遭毒打。

智清羞愤交加,茫然不知所向,竟被汽车撞倒,幸由路人送往医院。智清自医院踉跄奔回,见老母与又兰在小赵、阿珍等人帮助下已相互谅解,一家人重又团聚,对生活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Ⅸ 吴越演的电影全集

吴越演的电影:

1、《爱情神话》

《夜·明》是一部由香港赵崇基导演执导,赵文瑄、李心洁、吴越、刘瑞琪、赵峥等演员主演的历史片。也是第一部中国、马来西亚官方支持合作的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孙中山在革命艰难时在南洋的一段筹款经历, 以及他与陈粹芬女士鲜为人知的情感故事。

Ⅹ 《万家灯火》的故事情节和主要演员。

《万家灯火》 导演:沈浮 编剧:阳翰笙 沈浮 摄影:朱今明 美工:丁辰 主演员表: 齐衡 吴茵 沈扬 李宛青 蓝马 上官云珠 高正 故事梗概:万家灯火 (1948年) 胡智清是上海某公司职员,妻子又兰温柔贤慧、精打细算,他们有个七岁的女儿叫妮妮,胡家过着虽不丰厚倒也和美的日子。胡的母亲以为胡在上海过着“花园洋房”的好日子,遂带着全家老小投奔而来,也带来了一大堆生存问题。胡家空间狭小,智清又薪水微薄,凭又兰再精打细算,也难以应付一大家的开支。房东太太好心临时借给胡家空着的亭子间,但不久又租了出去,全家人只好挤在一间房内。智清无奈去找经理钱剑如,预支薪水,而经理借故不给,同事小赵借了一些钱给智清。生存问题还没解决,家里婆媳关系又出了问题。婆媳俩互相指责、争吵,以至怀孕的妻子赌气出走,母家则去了表妹阿珍的宿舍。妻子又兰流了产。窘迫的智清在汽车上捡了一钱包,被人诬为小偷毒打一顿,以致精神恍惚,走路时撞上了钱剑如的汽车。钱匆匆逃走,智清被送进医院。全家人到处寻找智清。最后,经历着相同苦难的婆媳二人,终于和解了,而智清也从医院赶了回来,全家人团聚在“万家灯火”的时候。 影片的艺术处理颇有成就。严格的现实主义方法,使作品朴实无华,具有强烈的生活实感;手法含蓄,含义深刻,形成素描般的艺术风格。导演擅于在动态之中刻画人物的心理,展示人物的感受。许多戏只在斗室之中,通过自然、从容的场面调度,产生出一种生活流动感。细节的选择和气氛的渲染,也使影片产生很大的艺术感染力。据介绍,在香港《电影双周刊》举办的一次香港影评人评选“中国十大电影”的活动中,《万家灯火》被评为第三名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946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921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925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649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644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283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557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985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1037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