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电影 » 岩井俊二新电影

岩井俊二新电影

发布时间: 2022-10-18 20:16:31

Ⅰ 岩井俊二的所有作品

1992
《鬼汤》
1993
《烟花》
1993
《无名地带(人鱼传说)》
1994
《爱的捆绑》
1995《情书》
1996《梦旅人》
1996
《燕尾蝶》
2002
ARITA
收录于《果酱短片集》
2004
《花与爱丽丝》

Ⅱ 情书岩井俊二,浅析导演岩井俊二的电影美学

《情书》是由岩井俊二自编自导的的日本纯爱电影,自1995年上映后在便日本国内引起轰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打动无数观众的心。

导演岩井俊二对青春题材电影的把握可谓炉火纯青,而今时隔26年,再看这一部豆瓣8.9高分的《情书》,仍能感受到那份跨越生死的深刻暗恋,那份关于青春的悸动与遗憾,为之悲伤与感动。

成就这场“极致暗恋”的背后,是导演岩井俊二独特的“岩井美学”的加持。

作为日本“新电影运动”的旗手,岩井俊二有着极其浓烈的个人风格,在日本影坛自成一家。

不同于北野武的血腥暴力,也有别与同样以温情题材与唯美表现出名的周防正行,岩井俊二的作品有着独树一帜的个性化和诗意的美学特征,而正是这种独特的“岩井美学”使其受到无数人追捧,被誉为日本最具潜力的新晋“映象作家”。

岩井俊二

今天,我将以《情书》为例,深度解读这部电影的艺术魅力,浅析岩井俊二独特的“岩井美学”。

一:自然之美

日本文化研究作家,叶渭渠教授在其与唐月梅的着作《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中写到:

“日本人最初的美意识,不是来自宗教式的伦理道德和哲学,而是来自人与自然的共生,来自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民俗式的思想 ”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所谓的“日出之国”,受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及历史传统等影响,日本对于自然怀有深切的爱与特殊的亲和感情,对自然美的感觉极其敏锐纤细,并且含有丰富的艺术性,这是日本人的自然观的最重要特征。

而这种特征,也深刻的影响着岩井俊二及其作品。

电影《情书》中,岩井俊二利用季节性的自然景物进行叙事抒情,唯美的画面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境,而这些画面本身又从抒情表意独立出来,形成天然的视觉美感。

《情书》整部电影里都使用了雪景,从北海道到小樽、从山顶、屋顶、公路、无一不是白雪覆盖的一片。

一方面,白雪隐喻亡者,象征着已然亡故的藤井树。

而女主渡边博子所到之处,一切事物都覆盖在皑皑白雪中,象征着藤井树的痕迹无处不在。

另一方面,日本人擅以景寄情,雪正是女主内心世界的外化。

影片开头,白茫茫的背景,一袭黑衣的博子屏住呼吸,静静的躺着雪地之中,这一近景画面暗示着所有的情节都由这场面孔开始。紧接着,镜头开始凌乱的晃动,特写博子的博子面部与手部动作,她开始大口大口的呼吸。

随后,晃动不安的镜头向上拉伸,转化为一个悠长的大景深慢镜头,俯拍雪地全景,而置身其中的博子,慢慢的成为一个小黑点,在画面中越走越远。

这是影片的一处经典场景,漫天飞雪的世界就是博子冰封心灵的外化,而雪则象征着她对已故男友无限的思念与追忆,在这两周年的忌日,其他人大多都已走出伤痛,说说笑笑的喝酒聊天,唯有博子,躲在这杳无人迹的地方,以屏住呼吸的行为,体验男友藤井树临死前的痛苦。

由晃动凌乱的画面暗示生者的悲哀激动的情绪,而博子在雪地之中的缓慢移动,产生了一种在雪地中无法自由、无法前进的束缚感,隐喻博子困于男友逝世的伤痛之中,无法释怀!

日本人爱雪,雪易消融,其中蕴含着一种无常的哀感,与日本人的伤感性格非常契合,而岩井俊二正是抓住这点,借助自然之物,定下整部电影的基调,营造出生死相隔的悲哀情绪。

除了白雪之外,电影中另外一个频繁出现的自然景物便是树。

在日本人的民俗信仰中,树木是古代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物象,对树木的感受和思索成为日本人自然观的根基,以木为先,成就了最初的自然美,也成为日本文化历史及艺术美的源头。

《情书》结尾,爷爷告诉藤井树院子里有一棵树,是她出生那年种下的。

女主角笑着在院子里找寻着这棵树,这看似平常的场景,实则意味着女主在经历了残酷的别离与创伤之后,迎来了温暖的新生。

日本人尊重树木,他们认为

“植物通过种子发芽、成长、开花和结果,不断轮回,以维系生命,表现出对生的强烈意识和优雅的美”。

影片的最后,女藤井树终于得知了男藤井树的死讯,大病了一场,在生死的边缘体验过之后,笼罩在女主身上的父亲死亡的阴霾才渐渐散去,而那些被她所忽略的年少的爱恋也破土而出,大病初愈的藤井树,如同那颗向上生长的树一般,获得新生。

二:物哀之美

日本人喜欢美,尤其钟情“物哀”之美。

“物哀”这一概念最早由日本江户时代的国学家本局宣长提出,他认为:

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愁、悲哀,一切不尽如人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动至深的。

“物哀”是从寂寞的心境中诞生的悲剧之美,物哀之美,是日本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

日本“物哀”之情的诞生,与日本地理的环境有着巨大关系,一方面,日本列岛四面环海,因独特的地理及气候,自然美景密布,雪山、海岛、湖泊、火山给人无尽美的享受;

另一方面,日本又天灾频发,千百年来,地震、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给日本国民带来太多伤害与不幸的回忆。

在顿感自身的渺小与无力之中,目睹美好事物的消亡,久而久之,一种“世事多变无常”的观念便深植于日本国民心中,使其产生了对“悲哀”的崇尚之情,“物哀”便成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的美学理念。

而岩井俊二的作品《情书》,也极好的传承了这种“睹物伤情、物我同哀”物哀之美。

《情书》这部电影,其故事内核便是“逝去”,青春的逝去、亲人的逝去、爱情的逝去,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哀伤。

男藤井树与博子交往多时,却迟迟未对其求婚,年纪轻轻便在山难中逝世,临死之前仍然吟唱着那一首伤感的情歌。

当死亡来临之际,他内心深处,仍然是青春记忆中的那个女孩;那一份未曾说出口的暗恋,注定成为秘密,随着自己的逝去而掩埋,这是他终身的遗憾,矛盾而哀伤。

渡边博子沉浸在男友逝世的伤痛之中,两年都无法走出,她看不到身边好友秋叶对她的爱慕,固执的不愿忘却;她心血来潮寄出的一封信,却意外的联系上了女藤井树,在后续信件往来中,渐渐的得知了深藏于男友心中的青春爱恋,悲哀的发现,自己或许只是一个影子,她难舍难弃的眷恋也如水中倒影那般虚无,她痛苦而无望。

女藤井树看似是最幸运的那个,在追忆与男藤井树的青春往事中,她逐渐发现少年深藏于心的爱慕,却因为年少时自己的矜持而遗憾错过;如梦初醒却已无力挽回,只剩下对往昔纯真的追忆与对逝去的情谊的无尽缅怀,含着一种忧伤与遗憾。

在女藤井树回忆青春往事时,有一个很经典的片段: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在学校的图书馆中,少年藤井树手捧着一本书,静静的立在窗边,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少年的侧脸上,风吹动窗帘,在少年身边轻轻扬起,导演用了逆光的机位,又在人物脸上采用高光拍摄,使少年周身笼罩着一层朦胧的美感。

这唯美的一幕,落在了女藤井树的眼光,她抬眼一撇,眼中似乎流露出她所不知道的情愫。

而在后面的片段中,这一幕再次出现,只是,窗帘落下已没有少年,只是随风飞舞的几片樱花。

樱花作为日本岛国的国花,已然成为了一种象征,即对短暂而又美好事物的情绪化符号书写。

它美丽,却总是很快飘零,人们欣赏其盛开的姿态,却又无尽的伤感其凋零的瞬间,这类短暂存在的景物,凄婉优美却又转瞬即逝,恰是日本“物哀”文化的代表。

在《情书》中,岩井俊二正是樱花这一意象为诗意表征,暗示少年藤井树生命的逝去,也遗憾于这段青春爱恋的无疾而终。

相对比西方或炽热奔放、或曲折离奇的爱情电影,岩井俊二对于《情书》的情感调度更加的节制与含蓄。 受日本物哀文化的影响,在塑造这段极致唯美的爱恋的同时,也暗含着青春的遗憾与残缺,但也正因为这种不圆满,使其透露出一股难以言说的美丽与忧愁,更加的回味悠长。

三:死亡之美

在岩井俊二的系列电影中,死亡同样是一大重要命题,一般人会对死亡讳莫如深避之不及,但岩井俊二却总是直面死亡,这很大一部分也是受日本独特生死观的影响。

有别于其他民族,日本民族对于死亡、暴力、消逝等一系列消极思想颇为崇尚,对于死亡,他们更多的是欣赏与赞美,而这种思想也深刻的影响着日本国民,并贯穿于他们的文学艺术作品之中。

川端康成曾说:

“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

所以诸如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等知名作家,都在其功成名就之后选择了自杀,选择了如樱花般在绚烂的时刻走向消亡!

日本着名作家川端康成

而深受影响的岩井俊二,也在其作品中,着力表现其对死亡的态度。

但和同时期杰出导演北野武一样,他们都没有拘泥于传统的生死观,而是结合西方文化,试图用作品,诠释自己对死亡新的理解:在强调生命流逝不可逆的悲伤主题的同时,彰显其对死亡与生命的沉思。

所不同的是,北野武擅长“暴力美学”,用血腥杀戮反衬生命与死亡,而岩井俊二则是用唯美、温和又含蓄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死亡美学”。

电影《情书》中共有两个人物的死亡,一是男藤井树,二是女藤井树的父亲,面对这两处死亡,导演的表现非常含蓄。

男藤井树死于山难,但整部影片都没有这一灾难的直接镜头,而是通过描写女友博子对他的执念及追忆,突出其死亡的悲剧。

而女藤井树父亲的死亡刻画,则更加隐晦,电影中有一处场景:少女藤井树在父亲葬礼结束之后,沿着结冰的坡道滑行,停下来时,她看到冰雪之中有一只死去的蜻蜓,僵直的躺在地上。她凝视着它,没有任何情绪的发问:爸爸死了?是吗?

整部电影没有大起大落的生死镜头,所用的色彩基调也是黑色与白色,突显出对死者的哀惜之情,两人的死亡也被刻画成了一种淡而绵长的哀伤。

这是影片有关死亡的最直接的表现,然而岩井俊二的野心并不满足于表面肤浅的陈述,于他而言:

生与死并不仅仅在于肉体,还有情感与意念。电影《情书》,并不简单描述死亡,而是想通过死亡,对重生与离逝进行探讨:在死亡发生时,生者如何面对已逝者,如何在死亡的沉痛中脱身继续生活?

而这一命题,他需要借助两位女主给出答案。

面对死亡,电影中的两位女主最初给出的答案是隐忍、逃避!

博子无法释怀男友的死,她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遗忘也拒绝新的情感。

她深爱着死去的未婚夫,甚至不惜向早已变成公路的他家旧址发出一封信:“藤井树君,你好吗?我很好,渡边博子”。她深知这封信不可能得到回复,如此固执的举动背后,只因为她需要一遍一遍的确认这个死亡的讯息,直到自己相信为止。

而对于女藤井树而言,父亲的离世对她来说是巨大的创伤,她选择了将其深埋心中。

她一直感冒咳嗽,却坚持不肯去医院,最后在母亲的哄骗下,才来到医院,坐在长椅上等待叫号的时候,迷迷糊糊的睡着,陷入了梦境之中:

梦中的她也是这般坐在走廊长椅之上,尽头处忽然亮起一道刺眼的曝光,一架病床在走廊拐角处朝她的方向驶来,四周空无一人,气氛显得阴森恐怖;而后镜头快速切换,病床的周围突然多了医生与护士,后面则是紧紧跟随着的母亲和爷爷,而她的父亲正躺在病床之上,戴着氧气罩奄奄一息······

原来,当年她的父亲正是因为感冒没有重视,恶化成肺炎,在一个雪天病发,最终抢救无效死亡,所以,医院便成为了女藤井树逃避的地方,这里埋藏着她的噩梦,即便重病也不愿踏足。

对于死亡,她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隐忍与逃避,任由死亡的阴影笼罩,无法走出。

但随着那一封神奇的“信”,那一段尘封的爱的往事的开启,两人对于死亡开始有了不一样的态度。

在与女藤井树的通信中,博子终于发现了这是一段无望的爱情,明白了曾经的“一见钟情”或许真的是另有玄机。

而女藤井树也因为这一次往事的追忆,渐渐清晰了少年对自己的情愫,在骤然得知对方的死讯之后,病情加重,如同她父亲一样在雪天重病复发,最后由爷爷背着到医院抢救。

博子意识到:只有忘却这一段镜花水月般的爱情,她才能重新振作生活。

而女藤井树也在生死边缘体验过死亡之后,豁然开朗,重新回忆起身边那些被自己所忽视、掩埋的爱的记忆。

于是,两位女主在各自对于死亡的“疼痛”之后获得了新生:博子奔向空旷的雪地中,冲着雪山声嘶力竭的呐喊:你好吗?我很好!

画面一切,躺在病床上的刚抢救回来的女藤井树发出同样的呓语:你好吗?我很好!

这一刻,回忆与忘却第一次重叠,这两个备受死亡悲哀的人找到了各自的救赎之道:博子选择了忘却,忘却这段不美满的爱情;而女藤井树选择了记忆,珍藏爱的回忆,带着爱好好生活。

至此,岩井俊二的“死亡美学”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升华:死亡的哀伤没有减弱,但逝者已矣,哀伤之余,生者更应该好好生活。

正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小说中写的: 死并不是完结,而是对生的另一种延续。

遗憾往往是另一种圆满,在影片背景的茫茫白雪中,雪花落下的瞬间,不是凋零,而是盛开,这种死亡之美,被赋予了形而上的美感,足以在心中留下莫不磨灭的印记。

结语:

一名优秀的导演,都该有属于着自己的标签,岩井俊二被称为日本“新电影运动”的旗手,在电影《情书》中流露出他对日本传统文化、传统美学的怀念与尊重。

而作为一个极致的唯美浪漫主义者,他将日本独特审美文化中的自然之美,物哀之美,死亡之美与自己擅长的青春题材相结合,成就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青春岩井美学”。

这一封“情书”,看似简单,但感人至深,回味悠长······

Ⅲ 岩井俊二最新的电影叫什么

莉莉周是2001的作品
之后岩井俊二的作品就是2004年的 花与爱丽丝
在电影 《彩虹女神》里 岩井俊二只是制片人
岩井俊二一般都是先写书 再自己改编成电影
2008年 岩井俊二出版了新书 《华莱士人鱼》
据说 1996年上映的日本电影蓝海美人就是根据这本书改编的 反正这部片的编剧署名是岩井俊二 不过他不是导演

岩井俊二主要电影作品
1992 鬼汤
1993 烟火
1993 无名地带
1994 爱的捆绑
1995 情书
1996 燕尾蝶
1996 梦旅人
1998 四月物语
2001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2004 花与爱丽丝

Ⅳ 岩井俊二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岩井俊二 Shunji Iwai电影作品列表:(一共 37 个电影作品)

作为导演岩井俊二 Shunji Iwai的电影作品(数量:12)
市川昆物语 Ichikawa Kon monogatari ------- (2006)
花与爱丽丝 Hana to Arisu ------- (2004)
果酱短片集/果酱 Jam Films ------- (2002)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青春电幻物语/豆蔻年华 Riri Shushu no subete ------- (2001)
四月物语 Shigatsu monogatari ------- (1998)
燕尾蝶 Swallowtail ------- (1996)
梦旅人 Pikunikku ------- (1996)
情书 Love Letter ------- (1995)
爱的捆绑 Undo ------- (1994)
无名地带/人鱼传说 Fried Dragon Fish ------- (1993)
烟花 Uchiage hanabi, shita kara Miruka? Yoko kara Miruka? ------- (1993)
鬼汤 Ghost Soup ------- (1992)

作为演员岩井俊二 Shunji Iwai的电影作品(数量:1)
式日 Shiki-Jitsu ------- (2000)

作为编剧岩井俊二 Shunji Iwai的电影作品(数量:15)
虹之女神 Niji no megami ------- (2006)
Bandage ------- (2006)
市川昆物语 Ichikawa Kon monogatari ------- (2006)
花与爱丽丝 Hana to Arisu ------- (2004)
果酱短片集/果酱 Jam Films ------- (2002)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青春电幻物语/豆蔻年华 Riri Shushu no subete ------- (2001)
四月物语 Shigatsu monogatari ------- (1998)
Acri ------- (1996)
梦旅人 Pikunikku ------- (1996)
燕尾蝶 Swallowtail ------- (1996)
情书 Love Letter ------- (1995)
爱的捆绑 Undo ------- (1994)
无名地带/人鱼传说 Fried Dragon Fish ------- (1993)
烟花 Uchiage hanabi, shita kara Miruka? Yoko kara Miruka? ------- (1993)
鬼汤 Ghost Soup ------- (1992)

作为制片人岩井俊二 Shunji Iwai的电影作品(数量:2)
虹之女神 Niji no megami ------- (2006)
花与爱丽丝 Hana to Arisu ------- (2004)

作为原创音乐岩井俊二 Shunji Iwai的电影作品(数量:2)
花与爱丽丝 Hana to Arisu ------- (2004)
果酱短片集/果酱 Jam Films ------- (2002)

作为电影剪辑岩井俊二 Shunji Iwai的电影作品(数量:5)
市川昆物语 Ichikawa Kon monogatari ------- (2006)
四月物语 Shigatsu monogatari ------- (1998)
梦旅人 Pikunikku ------- (1996)
情书 Love Letter ------- (1995)
鬼汤 Ghost Soup ------- (1992)

岩井俊二1963年1月24日生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从小爱好广泛的岩井俊二学生时代已经爱上电影、美术和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1987年从横滨国立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了日本的电视行业。此后的几年中,岩井俊二一直从事MTV、广告以及有限电视节目的导演工作。这阶段所拍摄的大量的MTV和广告对他日后电影的影象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93年岩井俊二为富士电视台的《IF……》系列节目拍摄了儿童题材的电视短片《烟花》,受到了普遍好评。由于岩井俊二出色的编导才能,日本电影导演协会破例把他评为当年的最佳新人电影导演。而1994年岩井俊二的电视短片《爱的捆绑》继续好评如潮,不但被制作成电影发行,还赢取了1995年柏林电影节的NETPAC奖。
1995年,岩井俊二推出了他的剧场电影处女作《情书》。《情书》以清新感人的故事和明快唯美的影象首先在日本国内引起了空前的轰动,而影响很快就波及到整个东南亚甚至欧美。现在,这部美丽动人的《情书》不但成为众多亚洲影迷心中的最爱,更被众多影评人视为日本新电影运动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紧接着的1996年也是岩井俊二创作颇丰的一年。首先,他以反映精神病患者为题材的短片《梦旅人》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记者评审委员会奖。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把自己的第二部小说《燕尾蝶》搬上银幕。深刻的主题、复杂的故事情节、五百万美圆的巨额投资以及众多明星的加盟使得《燕尾蝶》成为岩井俊二至今为止最具震撼力的影片。
1991年 《无名的孩子》 《来杀人的男人》
1992年 《鬼汤》《OMELETTE》 《蟹肉罐》《MARIA》 《一个夏至的故事》
1993年 《烟花》《无名地带》 《雪的国王》
1994年 《爱的捆绑》《梦旅人》 《疯狂的爱》
1995年 《情书》
1996年 《燕尾蝶》《月亮骑士》
1997年 《空之镜》
1998年 《四月物语》
1999年 《想从另一个透视观看烟火的孩子们》
2000年 参演《式日》
2001年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2002年 《ARITA短片》
2004年 《花与艾丽斯》

Ⅳ 岩井俊二的电影《情书》将在国内重映,什么时候上映

在小编的高中时期,对于岩井俊二这个名字也是异常的痴迷。那个时候因为时间关系,并没有时间去看他所导演的《情书》这部电影 但是在上课期间也偷偷的看过,他的这部小说。而且他的一部《你好,之华》也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部小说之一。近日,由岩井俊二所导演的《情书》将开始重映。其实很多人都发布了自己对于这次重映的看法,这种事情必然少不了小编了。下面就是我的个人看法。

戏剧性的收尾

故事在一个下着雪的日子里开始,一个名字叫做藤井树的女孩儿收到一封陌生人的来信,寄信人叫渡边博子。其实这一并不是寄给她的,而是寄给一个和井藤树同名的男子的,但是十分不幸的是这一个男藤井树此时已在雪崩中遇难而去世。所以可以这么说这一封信本来是寄往天国而求得一丝安慰的信,但是由于重名的原因,竟然让这个名字相同的女孩子收到了,这件事情看起来是非常的不可思议,但是在这部小说中确实发生了。在故事的最后,这个名字叫做藤井树的女孩子在一本《追忆似水年华》中发现了借书卡上的画像,而画像中的少女正是年轻时的自己,此时她才明白了,和她同名的那个男孩子 就用这样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意。这样富有戏剧性的结尾也只有岩井俊二会想象的出来吧。

Ⅵ 岩井俊二的电影共有哪些

《市川昆物语》(The Kon Ichikawa Story) 《燕尾蝶》(Swallowtail) 《花与爱丽丝》(Hana & Alice) 《爱的捆绑》(Undo) 《梦旅人》(Picnic) 《无名地带》(Fried Dragon Fish) 《情书》(Love Letter) 《彩虹女神》(Rainbow Song)特别指出,这部电影岩井俊二担任制片人 《四月物语》(Apirl Story)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All About Lily Chou Chou)岩井俊二担任监督及脚本

Ⅶ 岩井俊二导演电影《情书》上映了,你去看了吗

我们都知道,最近有一部电影在我国上映了,那就是《情书》。如果你有了解的话,你会知道《情书》这部电影其实是一部老电影,他早在1995年就在日本上映了,而且当时上映之后得到了很大的反响。

一、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其实感触还是非常的大的。

我并没有去电影院里面看这部电影,但是我在一些播放器上面是看过这部电影的。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其实感触还是非常的大的。我们也知道整部电影主要就是围绕着一个已经离世的男主以及两个女生之间展开的。整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给人的冲击感还是非常的强的。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情书》这部电影很能够打动人的内心。对此,你有什么其他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说一下,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950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924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929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654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648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286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564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989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1041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