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新电影周
⑴ 《1921》首曝预告,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什么
《1921》是由黄建新、郑大圣联合执导,黄轩、倪妮主演的电影,于2021年7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讲述了首批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中的日子中担起救亡图存重任,让中国革命前途焕然一新的故事。
1921年的上海,租界林立,局势剑拔弩张。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们,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在上海共聚,创立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篇章。
19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年份。在中国历史上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1921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历史的开端,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作用。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毛泽东、包惠僧、董必武、李汉俊、陈公博、周佛海、何叔衡、李达、王尽美、邓恩铭、刘仁静、张国焘。他们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此后,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⑵ 黄建新是谁
黄建新 :男
出生年月:1954.06.14 英文名:HUANG Jianxin
籍贯:河北
作品:
中国电影导演。生于西安,祖籍河北。16岁参军,1975年入西北大学学习,毕业后到西安电影制片厂工作,任编辑、场记、助理导演、副导演,1983年入电影学院进修,一年后回厂任导演。拍片虽只有6部,但每部都能为其赢得奖项。如《黑炮事件》获1986年政府奖、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香港电影节十大华语片奖、上海新时期十年导演奖、陕西铜车马奖的优秀故事片奖、优秀导演奖和最佳男主角奖、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美工提名、广电部评选新时期最佳导演提名。《轮回》获1988年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男主角提名。《站直啰,别趴下》获1992年政府奖、哈尔滨电影节银奖、上海影评人奖、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香港十大华语片奖、台湾影评人奖、金鸡奖最佳剪辑奖、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表演学会颁发的表演奖(冯巩)、录音学会优秀录音奖、金鸡奖最佳女配角提名、学院奖最佳编剧提名,还是《当代电影》评出的十佳影片之一。《五魁》获1993年鹿特丹电影节最受观众欢迎影片奖。《背靠背,脸对脸》获1994年珠海电影节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编剧三项奖、大学生电影节的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奖、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台北影评人奖。
黄建新作品年表:
1985 黑炮事件
1986 错位
1988 轮回
1992 站直啰!别趴下
1993 五魁
1994 背靠背,脸对脸
1995 红灯停绿灯行
1996 埋伏
1997 睡不着
1999 说出你的秘密
2002 谁说我不在乎
⑶ 黄建新的演艺经历
1979年,黄建新从西北大学毕业后入西安电影制片厂,先后任编辑、场记,并创作了电影剧本《女侦察员》。
1983年,参与拍摄影片《六斤县长》,任副导演。同年黄建新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
1984年,与张欣合作,拍摄了影片作业《小雨中的回忆》,并改编了电影文学剧本《兵车行》。
1985年,黄建新首次独立执导影片《黑炮事件》,该片讲述探索民族文化心理以及政治模式对人的禁锢所造成的异化。影片推出后即震动影坛,该片先后荣获华表奖(前身为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优秀故事片奖,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美工提名,第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片奖,铜车马奖优秀故事片奖、最佳男主角奖,第五届华语传媒大奖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部佳片,第二十四届香港金像奖评选为中国电影百年百部佳片。黄建新也凭借该影片获得新时期十年电影奖最佳处女作奖,上海新时期十年导演奖,铜车马奖优秀导演奖,金鸡奖最佳导演提名,国家广电部评选新时期最佳导演提名。
1986年,指导影片《错位》,该片是黄建新“先锋三部曲”的第二部,再次体现强烈的个人电影艺术探索。9月15日,中国电影展在北京举行,两百多个各国来宾前来选片。法国着名影评家贝热龙先生看完《错位》后说:这是中国第一部未来主义电影。澳大利亚的电影发行商说:《错位》所表现出的幽默,一定会受到澳大利亚观众的欣赏。正因为《错位》在澳受到欢迎,黄建新于1990年作为学者,应悉尼电影电视高等学院的应邀赴澳大利亚讲学 。
1987年,创作了电影剧本《留学生》,改编剧本《盲流》。
1988年,指导影片《轮回》,以王朔小说《浮出海面》改编的影片,表现经济生活繁衍变化物质富裕后精神生活的一种精神飘移现象。该片成为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正式参赛作品,黄建新并凭借该片获得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提名。同年在上海举办了“黄建新电影展”。
1992年,指导影片《站直啰别趴下》,影片在叙事方式、结构方法和电影形态等方面和他以前的影片有很大不同,是一种素描式的当代中国城市人心态恍惚的记录。 该片获得华表奖优秀影片奖,首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片奖,第六届台北电影奖“大陆优秀电影奖”,第五十届威尼斯电影节参议院特别奖,第三届上海影评人协会奖十佳影片,成为1995年03期《当代电影》国产十佳影片。
1993年,指导影片《五魁》,该片是由台湾投资的西部模式的影片,是一部纯粹表现大陆黄土高原风味的文学电影。 影片荣获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受欢迎亚洲影片奖,陕西省“五个一”工程优秀影片奖。
1994年,指导影片《背靠背脸对脸》,影片改编自刘醒龙小说《秋风醉了》。片长两个半小时,国产故事片里极为罕见的长度。该片上映后多次刷新大陆电影票房纪录。影片获得第十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合拍片奖、第十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片奖、第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七届台北电影奖大陆优秀电影奖、第一届中国珠海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十届福冈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七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第五届上海影评人奖十佳影片、第五届华语传媒大奖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部佳片,该片并成为第四十八届嘎纳电影节导演双周闭幕影片。黄建新凭借该片荣获第十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一届中国珠海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同年黄建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英国剑桥名人传记中心24版,并在德国汉堡电影节举办黄建新作品展览单元。
1995年,指导影片《红灯停绿灯行》,该片为黄建新的“城市百态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是根据女作家叶广芩的小说《学车轶事》 改编拍摄的影片。它与《站直啰别趴下》和《背靠背脸对脸》被称为“都市百态三部曲”。
1997年,指导影片《埋伏》,影片继续延续了黄建新对小人物关注的一贯风格,通过小人物的故事,展示出最平凡的老百姓生存之间的距离矛盾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影片获得第七届上海影评人奖十佳影片,第十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最佳故事片提名,第四十七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1999年,指导影片《说出你的秘密》,该片讲述了一个由交通肇事逃逸而引发的耐人寻味的故事。影片获得第七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金鸡奖最佳女配角提名,第十届上海影评人奖十佳影片。
2001年,指导影片《谁说我不在乎》,主要讲述了谢雨婷主人公由于一些小事爆发的家庭风波的故事。影片上映后多次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荣获华表奖评委会奖,第二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奖。黄建新也凭借该影片夺得第九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二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提名。9月16日,《谁说我不在乎》和《说出你的秘密》成为好莱坞中国电影节的展示影片之一,也是中国电影诞生百年以来中国优秀影片在好莱坞首次亮相。
2005年,指导影片《求求你,表扬我》,本片以轻松的城市生活为主题,饱含沉重情感和道义选择的作品。影片获得第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特别奖、“金爵奖”影帝提名,CCTV6电影频道传媒大奖CCTV6电影频道探索精神奖、最佳剧情片,第十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大奖,第十五届上海影评人奖十佳影片。黄建新凭借该片获得第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编剧奖。7月,举办黄建新电影周。 11月,黄建新应邀赴美国,在林肯中心作电影主题讲演。
2008年,由黄建新监制,陈可辛执导的影片《投名状》,该片故事大纲改编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影片上映后取得了国产片全球最高票房,已达2.6亿元,更刷新了之前《色,戒》创下的亚洲华语地区2.5亿票房纪录,位列年度华语片票房之冠。影片获得第二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第四十五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第四十五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着剧本,第十七届上海影评人奖十佳影片、最佳男演员。同年黄建新担任第十一届平壤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2009年,由黄建新担任制片人和监制的影片《十月围城》,该片讲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环,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双重高压下,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的故事。该片上映后突破2.90亿票房。影片获得第二十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第十六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电影,第十九届上海影评人奖十佳影片、最佳男演员奖。10月,黄建新担任第三届亚太影展评委会主席。11月,被推荐为《芭莎男士》2009中国品位成功双重领袖年度人物候选人。
2010年,指导影片《建国大业》,该片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云集了华语影坛百余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影片。上映后突破4.3亿票房,该片获得第二十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提名,第十九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最佳华语故事片奖,第十七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突出贡献大奖,第一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优秀影片大奖,第十九届上海影评人奖十佳影片。黄建新凭借该片获得第十四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导演奖,华鼎奖中国最佳影视男导演奖,第十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
2011年,指导影片《建党伟业》,该片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影片。影片上映后突破4.12亿票房。影片并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四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优秀编剧奖。
2013年,监制影片《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根据梁羽生武侠小说改编的3D魔幻大片,影片讲述的是西北女匪练霓裳与受命暗查西北的武当掌门卓一航相恋,两人经过重重磨难,冲破家族恩怨和门派血仇等障碍,带领西北官民共建明月天国的故事。影片上映12天累计票房突破3.9亿。该片获得第十届好莱坞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电影。12月1日,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黄建新当选为中国影协第九届副主席。 2014年4月8日,黄建新在第二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荣获“二十年五佳电影导演奖“。4月25日,由黄建新担任制片人、罗永昌指导的3D动作科幻喜剧电影《冰封:重生之门》在内地上映,影片为“冰封侠”系列电影第一部。12月14日,由徐克执导、黄建新编剧和监制的国内首部谍战3D巨制《智取威虎山3D》,影片上映以来取得了票房口碑双赢,票房突破8亿大关。12月21日,担任CCTV-6(电影频道)大型综艺选秀节目《来吧!灰姑娘》的导师。
2015年1月,”大师微电影”正式启动,黄建新是首位加盟“2015大师微电影”的导演,也是黄建新指导的首部微电影,作为系列首支作品的《失眠笔记》已在北京正式开机。
⑷ 百鸟朝凤观后感悟与心得
《百鸟朝凤》讲的是两位唢呐艺人为了自己的信念而产生了一些师生情,这部电影展现出我们不知道的唢呐 文化 。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百鸟朝凤 观后感 悟与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百鸟朝凤观后感悟与心得1
艺术处处都有,时时感染着我们。音乐的美就像只百灵鸟儿,谱写出一首首美丽动人的乐章,使我们聆听着经典之作。
《百鸟朝凤》,也称《百鸟朝王》、《仪凤图》等,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也是用唢呐演奏的传统经典曲目。它以奔放热情的旋律和用唢呐模拟百鸟争鸣和唱的欢腾情景,表现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抒发人们美好欢乐
的心情。一般在结婚等喜庆的日子里演奏,代表吉祥、幸福!乐曲开始,由唢呐吹出一个长音后,接着是呈现百鸟齐鸣的引子,然后是一段欢快的旋律,接着便是在固定曲调伴奏下各种鸟的争相鸣叫声,情趣盎然,形象鲜明。使用快速双吐的演奏技巧,和气息长时间不断的长音衬腔,音乐高潮迭起。尾句再次百鸟齐鸣,与引子相呼应。用心去感受,使人陶醉!
随着乐曲的声响-----山谷中飞出一只小鸟,它美丽动人的景象在我眼前浮现,它的羽毛是那样的光彩夺目,明亮的眼睛,婉转优雅的飞行姿态,仿佛仙女飘过。
当音乐高潮起伏时,你会觉得好像愈来愈多的鸟儿从山谷丛来直插云霄 ,自由的飞翔在广漠的天际,犹如在空中漂浮的小白云朵,吉祥美丽!这来自山谷的鸟儿们聚集在一起,连同捡来的食物,一同飞往西边。虽然一路坎坷,它们不畏艰险,朝着凤凰呆的地方,向鸟中之王飞去……。因为,每当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
传说 凤凰以前也是一只不起眼的小鸟,羽毛也很平常。但它非常勤劳,别的鸟儿吃饱了在玩,它却从早忙到晚,不停的采集果实,储藏食物。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们找不到食物,饿的头昏眼花。这时,凤凰打开山洞,把里面的食物拿出和大家共度难关。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众鸟儿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
当音乐接近尾声了,我仿佛还在回味这激动人心的美妙旋律----。是啊,百鸟朝凤唢呐演奏-----它的艺术至今达到最高的境界,也是艺术家们不断精益求精的经典佳作。
音乐是美好的,它使人陶醉向往。如果生活像美丽的项链,那么音乐就是那璀璨的珍珠,我将终身与艺术相伴!
百鸟朝凤观后感悟与心得2
《百鸟朝凤》讲的是唢呐匠的 故事 。唢呐作为一种中国乐器,是古时候的礼制的延续。红白喜事,不同场合、不同社会地位,排场和所奏曲目也不同。普通人家过世,吹四台,富贵人家吹八台,而德高望重者过世才可吹奏“百鸟朝凤”——一首难度高、气势浑厚的大悲之乐。
电影开始时的1983年,还是唢呐匠备受尊重的年代。但与其说尊重的唢呐匠,不如说尊重的是“礼”。那时候的婚礼请唢呐班来演奏,是要对唢呐师行迎师礼的。主角焦三,就是这样一位备受尊重的唢呐匠。因为在无双镇,只有他的焦家班会吹“百鸟朝凤”。
但焦师傅逐渐老去,他需要把手艺传给一个“把唢呐吹进骨头缝儿”里的人。这个人就是他刚收的小徒弟,游天鸣。游天鸣十几岁到焦师傅家,从吸水学起,到学会用唢呐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鸟叫,最终二十几岁学成“百鸟朝凤”,从师傅手中接过焦家班,自立门户为游家班。
游天鸣自立门户应该是在1995年左右,那时候改革开放已经十几年了,全国都在搞经济建设,大家一致向“钱”看。老辈儿的规矩,婚礼丧礼的礼制,都没人在意了。唢呐匠作为礼制产物,自然也不再有当初的江湖地位。游鸿明自立门户后的第一次活儿,是小学同学的婚礼。演奏时的太师椅变成了长板凳,入门时的迎师礼变成了大红包。导演用钞票,展现了物质对精神的侵蚀。
有人看过电影后说备受鼓励,要开始保护民族文化,复兴民族文化。我当然不否认这点,唢呐是非常有特色的中国民俗乐器,更不用说背后的礼制曾经是非常先进的国家、社会制度。但看过电影中令我感触颇深,几次落泪的不是因为这是中国的文化,而是我看到当一个人心中有了“应该怎样”的信念的时候他的人生状态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准备去看这部电影,你不要想着这是一部拍中国唢呐匠的电影。你可以把唢呐换成小提琴,换成油画笔,甚至换成寿司。不要去挖掘“民族”的东西,不要去从唢呐中找“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就仅仅是看一个人喜欢一个东西喜欢到极致,是一种什么状态。
电影中两个场景触动我最深,恰好体现了这种匠人和个人的精神。
第一个场景,是游天鸣和小师弟蓝玉在草房里睡着了不慎失火。天鸣从火中抢出了师弟的唢呐,但火势太大,天鸣来不及拿自己的唢呐。焦师傅闻声赶来,看到天鸣手中空无一物,蓝玉手里的唢呐完好无损,愤怒难忍给了天鸣一个耳光,厉声说道:“告诉你的唢呐离口不离手,唢呐呢!”天鸣老实不敢说话,蓝玉见状向师傅解释到,自己的唢呐是天鸣从火力抢回来的。焦师傅听完便消了气。
百鸟朝凤观后感悟与心得3
唢呐,在现在已不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这种古老的民乐逐渐被西洋乐器所取代。但是,有一首唢呐曲,在看过一部电影后,已被深深烙印在了我心里,那就是——《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这部电影,讲述了游天鸣自小拜师学唢呐的故事。从电影开头唢呐的光辉岁月,到最后的逐渐没落,无不让人感动。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则是电影的尾声,一位老者,手拿唢呐坐在家门前的台阶上演奏着,有一对年轻女孩走了过去,还向老者身前的杯子里投了一块钱,这多么令人感到屈辱啊!
那位老者的唢呐技艺极好,可是,曾经无比光辉的唢呐技艺,如今,却只能用来像乞丐一样讨钱,这如何能不令人感到屈辱心寒呢?再回顾电影的开头,二十几年前的唢呐匠坐在太师椅上为红白喜事伴奏,多么光辉,多么光荣啊!可如今,有谁还尊重我们唢呐匠?没有。我们自己的东西,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就这么被人给遗忘抛弃。而这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那些西洋乐曲新鲜,有趣,可我认为这并不值得我们为其放弃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而对于那些赶流行,推崇西方文化的人,我想问你们几句,你们从哪里来?你们记得自己的根吗?
我认为,西方文化是非常新鲜,有趣,但是,我们要时刻记得,不能够本末倒置,不能忘记我们作为中国人,要将中国的文化传承下去。要像游天鸣一样,将属于我们的文化时刻记起,烙印在心头,有着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的信念。
唢呐匠只不过是沧海一栗,它反映了现代人去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却任由别人将自己的东西拿走。我们不能像电影里的那些混混,要像天鸣和他的师傅一样,将中国文化传给我们的后代。
百鸟朝凤,唯有坚持方能成凤。要学习电影里的唢呐匠们,传承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的坚持。
百鸟朝凤观后感悟与心得4
《百鸟朝凤》是我国第四代着名导演吴天明的绝唱之作。2019年2月,《百鸟朝凤》完成剪辑制作,仅一个月后,吴天明导演就离世了,《百鸟朝凤》就此成为大师绝唱。
作为中国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吴天明的电影不仅书写了一个时代:《人生》《老井》《变脸》……在电影票两毛钱一张的年代,他导演的电影有过亿票房。而他之所以名垂影史,更是作为幕后推手,为影坛培养了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周晓文、田壮壮、何平、顾长卫、芦苇等一批蜚声国内外的电影人,被誉为第五代导演的“教父”。
电影讲述了一个坚守信念的 励志故事 ,表现了在社会变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新老两代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
“百鸟朝凤”没那么简单
《百鸟朝凤》是唢呐名曲。然而,它并不仅仅是一支曲子那么简单。据影片主演陶泽如介绍,《百鸟朝凤》原是欢快的曲子,常被用于乡间结婚喜事。然而在电影《百鸟朝凤》中,吴天明导演将其改成了哀曲,变得深沉庄重。一般情况下不吹此曲,“只有德高望重者,才配得起为他吹《百鸟朝凤》。这首曲子,承载的是对人生的评价。”
正如黄建新导演所评价:“吴天明用‘一个年轻生命的成长’与‘一个生命的消亡’交叉来表现了一种精神世界。这个精神世界是他的,又是全人类的。电影到了这个份儿上,才是真正的大师。”
辗转两年,上映不易
20-年吴天明导演离世后,因为缺乏宣发费用等原因,《百鸟朝凤》被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吴天明导演的女儿吴妍妍四处奔波,直到遇见了着名制片人方励。“我让方励老师看了《百鸟朝凤》,他看完之后背过身去,半天没有说话,等他转过身来,满眼都是泪水。然后他问你缺什么,我说缺资金,我现在没有足够的钱来做这件事。方励老师说你缺多少钱我给你补多少,一定要把这部电影推出去,哪怕头破血流,也要为了这部电影跟市场打一仗。让观众都看到吴天明导演这么好的一部作品,这样我们才对得起这位艺术家。”
对此方励表示,《百鸟朝凤》是“电影中的电影”,每次看片都被感动落泪,因此毅然决定亲自带领“志愿者”队伍,集结社会各方力量与业内同仁,为电影推广尽其所能。
于是,在《百鸟朝凤》制作完成的两年之后,这部影片才终于得以跟观众见面。
“大半个中国电影圈”自发力挺
作为吴天明导演的最后一部作品,《百鸟朝凤》在整个电影圈和业内得到了前所未见的支持。近百位志愿者不辞辛劳,为电影推广尽其所能。全国九大影业发布联合声明,为影片发行保驾护航。张艺谋、徐克、黄建新、陈凯歌、贾樟柯、张一白、韩寒、黄健中、谢飞、何平、张扬、管虎等多位着名导演齐声应援,义气相挺。
着名导演贾樟柯认为:“《百鸟朝凤》表现出对文化本身的‘在意’,这个时代在意这样事情的人不多了。只要看五分钟,就会被这部电影打动。”着名导演黄建新看完《百鸟朝凤》后大力推荐:“这部电影包含着天明导演对生命的体会,对理想的坚持,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对灵魂的拷问。影片大情大爱,至情至深……我是含着眼泪看完的。这部电影富有魔力,你看了,会影响你的人生……”
百鸟朝凤观后感悟与心得5
我去看了《百鸟朝凤》,期间哭的稀里哗啦,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表达方式,周围抽咽声就一直未曾中断过。能赚取人们眼泪的片子虽不一定是好片子,但一定是触及心灵的片子,一定是令人若有所思的片子。
6号上映那天就想去看的,可在我们这样的三线城市有些电影是不给排片的,昨日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提到看了此片,我便向其询问观影场所,在得知周末有两个影院每日有一场后我果断购票,放弃了之前的一些安排。
我不想在这里评说这部影片,更不想剧透,故事是简单的,但镜头传达出来的情感却那样真实以及震撼人心。能放弃各式商业大片而选择排片率如此之低且时间又不大合理的人,他们大抵也是有些文艺气息的,或者喜欢文艺一些的生活方式,文艺的人呢,通常是感性的,所以整个影厅哭声一片也不足为奇。
人们为什么要看电影?有些人当作娱乐,有些人是无事可做,选一部文艺片来看,娱乐性几乎没有,话题性却十足,只是我又一个人去看的,无人谈起,故此才要写这一篇,算是推荐,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相见,坐在一起聊聊传统与革新的话题。
如果不考虑盈利的话,我有许多想法,可实际上都无法实现,一旦想到生存的问题,那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时代在变,而且变得那么快,稍不留神,就成了落后分子,就成了文盲。想想以前,一个唢呐匠人,他可能就是个文盲,可这不耽误人们对于他的尊敬,每当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东家是要行迎师礼的,一把太师椅至于堂前,匠人独坐其中,那是何等威风。一般家请个四台,富裕户请八台,若是德高望重之辈,可奏百鸟朝凤。您说您出钱请奏百鸟朝凤,对不起,这个真不行,祖上的规矩,能享用百鸟朝凤者必是德行兼备之人。
人们常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匠人不为财,他们还是人吗?此人非彼人,意为君子,谁说君子不能是文盲呢?品行一致,即为君子,这话是我说的,我也就读了个大学本科,在不远的将来,我也得算文盲一个,那天在千山书院参加活动,一排坐了四个人,其中俩硕士,另一个北京地质大学 毕业 的90后美女创业者,致力于将中国 传统文化 出口到海外。其实,她也口口声声说要钱,如果没有盈利点这个事情压根做不下去,就像办了四期的文艺小咖秀,压根没设计盈利模式,那今天会有这样的状况也不足为奇。
我呀,没有赚钱的脑子,也没赚过钱,更不懂商业经营,赔钱的事情倒是做了不少,一个人在没有任何人带的情况就独闯古玩市场,结果呢,全军覆没,工作几年的积蓄全部付之东流;一个人没把事情干成,那参与众筹吧,跟着一伙陌生人做起书吧生意,钱虽然没有投入多少,但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却是大把大把的,结果呢,大老板说我这半年变化最大,得请他吃饭,得感谢发起人。的确是这样,我真是要好好感谢他们搭建的平台,不过,我更要感谢自己,若是没有连续十个晚上的坚守,我哪里会参与这次众筹,而且我也真的为这次众筹做了许多外在的事情,我一连跑了几趟北京,还特意休了年假在北京住了几日,去了中关村的车库咖啡、3W咖啡等,去了两家单向空间,去了 雕刻 时光和三联书店,去了宋庄蜂蜜书店,去了国贸必帮咖啡。从12月16日 塔罗 社开张,一共做了20场活动,服务人次100有余,服务时长约50小时。除了给趁早读书会做活动和塔罗茶馆那两期有要求消费,其余均未达成有效盈利。
还有两周,众筹就彻底结束了,真是不到最后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做事情,累是必然的,若是有意义,那是值得的,我觉得这就是匠人精神,不在乎身体上的劳累,那一曲百鸟朝凤不是吹给人们听的,真正的欣赏者只有自己。周三我还会照常去,只是我再不做牌了。
百鸟朝凤观后感悟与心得相关 文章 :
★ 百鸟朝凤观后心得感悟范文
★ 《百鸟朝凤》观后感5篇优秀作文
★ 百鸟朝凤的观后心得感悟范文
★ 《百鸟朝凤》观后心得体会
★ 百鸟朝凤观后心得总结5篇
★ 《百鸟朝凤》的观后感心得
★ 电影《百鸟朝凤》观后感5篇精选范文
★ 百鸟朝凤观后收获心得
★ 《百鸟朝凤》800字观后感5篇精选
★ 看完百鸟朝凤有感心得范文
⑸ 影片《1921》发布海报,这部影片的导演是谁
这部影片的导演是黄建新。
这部电影还有王俊凯,李晨,黄轩,陈坤,倪妮,刘昊然等人出演,一定很好看。
⑹ 如何评价黄建新、郑大圣执导,黄轩、倪妮主演的电影《1921》
通过电影《1921》,看到100年前这些在为开天辟地的大事业奔跑的年轻人,我不自觉地热泪盈眶:29岁的杨开慧被枪杀,她说过的“人生好短,短到无法看到曙光”,没想到一语成谶;30岁的邓恩铭被押赴刑场,慷慨就义;38岁的李大钊从容接受绞刑,嘴角一丝微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美好世界。历史厚重如斯,电影难以展现,人物过多易散,剧透慎入!
我们作为受益者,真希望他们都能看看这盛世画卷!我们作为受益者,真希望他们都能看看这盛世画卷!党的百年华诞即将到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电影《1921》如期而至,一切仅仅因为那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青年们”。
其实电影所能展现的历史篇幅相当有限,导演黄建新也说过,拍《1921》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读一读党史,当前学党史活动如火如荼,百年党史所蕴含的磅礴的精神力量太珍贵,希望每个年轻人都能好好读一读,那就会明白一句话:青年兴,则国兴!
⑺ 《1921》电影多长时间
《1921》电影137分钟。
《1921》是由腾讯影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电影有限公司、上海三次元影业有限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黄建新执导,余曦、赵宁宇、黄建新编剧,黄轩、倪妮、王仁君、刘昊然、陈坤、李晨、王俊凯、胡先煦等主演的献礼建党100周年的历史剧情电影
该片讲述了首批中国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的日子中担起了救亡图存重任,让中国革命前途焕然一新的故事。该片于2021年7月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时长为137分钟。
《1921》的影片评价:
电影《1921》探索了百年前先辈们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带动当下年轻人在电影中一同感受他们的心路历程,用细腻的手法、全景式的呈现,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建党历程。以润物无声、动人心弦的方式,讲好党史故事。
《1921》这部电影包含丰富史料细节,使这段熟悉的史实展现出新意。《1921》讲述了百年大党创立的故事,是一部向历史深处回望初心使命的影片,是学习党史、汲取力量的好教材。
⑻ 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金鹤奖”揭晓,谁是最后的赢家
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黄轩获影帝,袁泉获影后,“刘浩存”获最具人气女演员奖。
⑼ 黄建新导演的电影《1921》获中日电影交流贡献奖,这部影片有哪些看点
精彩的故事情节
黄建新导演的电影《1921》获中日电影交流贡献奖的这件事情引发了无数网友朋友们的广泛关注。
针对黄建新导演的电影《1921》获奖这件事情发表我自己的个人看法之前,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兴趣了解一下这部影视作品的一些相关信息。《1921》这部影视作品是黄建新执导,余曦、赵宁宇、黄建新编剧,黄轩、倪妮、王俊凯、胡先煦等主演的献礼建党100周年的历史剧情电影。《1921》这个电影作品拥有的口碑和票房是非常好的。因为这部影视作品拥有非常好的故事情节设计,而且邀请到的演员都是国内着名的实力派演员。在演员和导演们的努力下,这部影视作品拥有了非常高的品质保障。更加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宣传的文化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以下是我对于《1921》这部电影作品的一些具体个人看法以及理解。
⑽ 《建国大业》的导演是谁
黄建新,1954年6月14日出生于陕西西安,毕业于西北大学,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制片人。
1979年,黄建新毕业后入西安电影制片厂担任任编辑、场记,从而正式进入电影圈。1985年,首次独立执导剧情片《黑炮事件》,而他也凭借该片获得新时期十年电影奖最佳处女作奖。1988年,执导剧情片《轮回》,该片为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正式参赛作品。
1992年,凭借执导的喜剧片《站直啰别趴下》获得第50届威尼斯电影节参议院特别奖。1994年,凭借执导的剧情片《背靠背脸对脸》获第1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1997年,凭借执导的喜剧片《埋伏》获得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
(10)黄建新电影周扩展阅读
2001年,执导喜剧片《谁说我不在乎》,而他也凭借该片获得第2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提名。2005年,执导喜剧片《求求你,表扬我》,该片获得第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特别奖。2008年,监制动作片《投名状》。2010年,凭借执导的历史片《建国大业》获得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导演奖。
2011年,执导历史片《建党伟业》。2013年,监制的3D魔幻片《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获得第10届好莱坞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电影。2014年,担任CCTV-6综艺选秀节目《来吧!灰姑娘》的导师。2016年,担任动作警匪片《湄公河行动》的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