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电影 » 千寻电影主题思想是什么

千寻电影主题思想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9-30 19:53:07

‘壹’ 《千与千寻》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如此经典

《千与千寻》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不能不劳而获,劳动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价值,这真是这部影片吸引我们的地方,我们一起看一下它的经典。

《千与千寻》真的不同年龄的人能看到不同的寓意和感动。这大概就是经典魅力吧,小孩看到的是宫老创造的奇幻世界,大人则看到了这背后更深刻的内容,不需要过分的脑补故事叙述非常清晰流畅没有一个地方是让人觉得突兀的,整个观影过程让人觉得非常轻松自在。

汤婆婆有没有作恶,汤婆婆当然有,但是把千寻父母变成猪并不是汤婆婆的本意,误入神隐世界的千寻一家汤婆婆并没有出手主动加害他们,而是她父母自己被美食(贪欲)所吸引最后变成了六亲不认只知大快朵颐的猪,当然我觉得这点上安排也有一定道理。

‘贰’ 《千与千寻》这一部动漫电影中蕴含了哪些人生哲理

《千与千寻》这一部动漫电影中蕴含了人生哲理:当千寻的父母成了猪以后,千寻小说也想维护并解救自己父母。因此这时候的千寻小说,即便是碰到再好艰难,也并不像之前一样。影片想告诉大家,要公平的看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条性命。千寻做为电视剧中的主人公,不论是看待十分邋里邋遢的腐烂神,或是看待许多人特别害怕的无脸人。千寻怀揣一颗真诚的心,因而千寻也具备了不少的好朋友。千寻小说在这部电影之中,即便是针对带上最不知名的灰尘精灵也是相当的文明礼貌。

告诫我们的中心思想便是始终保持纯善,并且不必忘记了自己和初心,整部电影里还是有很多的角色,发生的人物角色尤其得多,每一帧的场景都是是美好的,在这个热闹的世界中其实也是在悄然发生一些神奇的故事。故事的开始,就是她和父母一起驾车误进了一个详细地址,那边算得上是安静得怪异因为没有人气,可是有很多的小吃,千寻的父母由于贪吃,说先吃了待会在付费这些。可是千寻因为怕,觉得这儿的气氛特殊的怪异,然后怎么她都不愿和父母一起吃这儿的食材,她试着劝导自己父母不能吃,但是都没有劝导取得成功,之后,爸爸妈妈确实出现了出现意外,那就是父母竟然成了猪脸。

‘叁’ 宫崎骏的《千与千寻》有什么意义或主题

在许多方面,《千与千寻》是一段旅程。

这是一个年轻女孩的故事,她发现自己即将进入一个她一无所知的世界,并期望发生最坏的事情。

但是我并不是真的要说宫崎骏史诗中的精神世界就是梦幻般的画布画。不好了。

No-Face再次代表着人类的失败,这次是满溢的金堆,将浴室的好心人带入了一个自我迷恋的狂热之中……并跌落了No-Face的非体质食道。

但是,“无脸”也说明了伙伴关系对人们的重要性。他是电影中最孤独的角色,他渴望与千寻这样的人建立联系。

她拒绝他提供的黄金的能力向他表明,她确实是房间里唯一的成年人。

‘肆’ 千与千寻的主题是什么

《千与千寻》是宫崎骏执导、编剧,柊瑠美、入野自由、中村彰男、夏木真理等配音,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

该片讲述了少女千寻意外来到神灵异世界后,为了救爸爸妈妈,经历了很多磨难的故事。

该片于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后于2019年6月21日在中国正式上映。

剧情简介

10岁的少女千寻与父母一起从都市搬家到了乡下。没想到在搬家的途中,一家人发生了意外。他们进入了汤屋老板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里不劳动的人将会被变成动物。千寻的爸爸妈妈因贪吃变成了猪,千寻为了救爸爸妈妈经历了很多磨难,在期间她遇见了白龙,一个既聪明又冷酷的少年,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千寻最后救出了爸爸妈妈,拯救了白龙。

‘伍’ 千与千寻讲的是什么意思啊

《千与千寻》讲的是10岁的少女千寻与父母一起从都市搬家到了乡下。没想到在搬家的途中,一家人发生了意外。

他们进入了汤屋老板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里不劳动的人将会被变成动物。千寻的爸爸妈妈因贪吃变成了猪,千寻为了救爸爸妈妈经历了很多磨难,在期间她遇见了白龙,一个既聪明又冷酷的少年,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千寻最后救出了爸爸妈妈,拯救了白龙。

(5)千寻电影主题思想是什么扩展阅读

《千与千寻》是宫崎骏执导、编剧,柊瑠美、入野自由、中村彰男、夏木真理等配音,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于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2001年该片在日本最终取得了304亿日元的票房。2003年,获得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奖。第52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千与千寻》中的主要人物有

1.荻野千寻。千寻是一个瘦小的十岁小女孩。在搬迁的路上,误入鬼怪神灵休息的世界,他在好心人的指点下在汤婆婆那里工作,最后帮助白龙想起了自己的名字,解除身上的咒语。

2.赈早见琥珀主。人类世界的琥珀川河神,真身是白龙。因为琥珀川河流被掩埋而无家可归,来到汤屋在汤婆婆门下学魔法,成为汤婆婆的弟子,并忘记自己的名字,被称为“小白”。

3.汤婆婆。澡堂“汤屋”的主管,同时也是镇上的管理人。她还经常会化身为黑翅膀的大鸟出门巡视,命令凡是不工作的人都要变成猪被吃掉,而为她工作的人都会被拿掉名字,一旦记不起来,就永远都离开不了她的澡堂了,然而,她对澡堂的客人却是百依百顺,笑脸相迎,每天都在房间里数钱记账。

4.钱婆婆。汤婆婆的双胞胎姐姐,她们都长得一样,连手上带的戒指都是一样的。钱婆婆要千寻交出白龙,千寻把印章交还给她,并且代替白龙向钱婆婆道歉,之后钱婆婆原谅了白龙的所作所为,还送了千寻一个头绳护身符。

5.无脸男。无脸男是一个渴望朋友的人,无意间在千寻的帮助下进入了澡堂,他给千寻的金子被拒收了,他变得恼怒,把感觉在嘲笑他的两个人吞进了肚子里。最后他被留在了钱婆婆那工作。

《千与千寻》是部反映多主题的动画片,观众可从中窥探对贪婪自私的讽刺,也可从看到独立成长的重要性、甚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陆’ 《千与千寻》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名字一旦被夺走就再也无法找到回家的路想想名字是在一个世界的证明,千寻被汤婆婆强迫改名为“小千”,就是为了让她忘记自己的名字,忘记自己是谁。名字,在这里成为了一种与真实世界(即本我)联系的象征。名字是联系她的本体和原来世界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点。魔女汤婆婆夺走她的名字就是为了留住她,让千寻成为这个世界的人的形态,为她工作一辈子。失去了名字的人,也就失去了在那个世界的身份和生存的依据。
下雨之日。不管社会如何颓废和弥漫着物质的气息。一个小孩本质上还是善良的,看着无脸男在外淋雨,她为他开了一扇门好让他进来避雨。无脸男渴望朋友的心态,与现实社会中的人没什么两样。只要一点点善意的行为,就足已令人感动。
油屋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腐烂神,仿佛就是污泥组成的一个神灵,恶臭熏天。当他进入汤屋里最大的浴池时,清澈的水顿时变成了浑浊的泥浆,千寻却忽然在他浑浊的身体里摸到了一跟铁般硬的东西。用绳子绑住那块铁,大家齐心协力拉。只是没想到拉出来的居然是人类废弃的垃圾,脚踏车(自行车),鱼线,甚至连肮脏的抹布都有。原来这不是腐烂神,而是河神。河神神清气爽地笑着,给了千寻一个丸子后,快乐的离去。
渐渐的,在她身上沉寂已久的“生命力”被冷酷的生活唤醒了,原来人可以实际地感觉到自己是活着的,千寻第一次有了这样的体验。
想来千寻就没有想到,她放进来的无脸男居然吞掉了贪婪的青蛙,开始不停的吃东西。
千寻面对那条被在飞的白纸片追赶的龙,毫不犹豫地叫着,小白,来这里。她相信那就是小白(白龙)。看着小白(白龙)飞进汤婆婆的书房,而自己两手却全是他的血,千寻急着想要上去。无脸男却挡在她的面前,想给她满手满手装不下的金子。
“吃”在这部动画片中的寓意似乎与贪婪的欲望有关,妖怪无脸男在澡堂子里越吃越多,而变得越来越邪恶。当无脸男用变出来的金子讨好千寻时,千寻却拒绝了。她已经明白,她要的东西不是金子所能买到的。千寻还在为白龙担心,她没有时间在这里浪费,于是,她慌忙的跑掉了。无脸男却开始觉得恼怒,把感觉在嘲笑他的两个人吞进了肚子里。
千寻想从巨人宝宝的房间进入汤婆婆的书房,其间汤婆婆进屋来看巨人宝宝,可是巨人宝宝在睡觉,汤婆婆只好离开。其实巨人宝宝是为了救千寻而装出睡觉的样子的。可千寻要离开时,巨人宝宝突然紧拉着她的手腕不放,要千寻陪他玩,并劝说千寻不要出去,因为外面有很多细菌。巨人宝宝死命的拉扯着,并威胁千寻说如果不陪同他玩耍,他就哭。让汤婆婆杀了千寻。没办法,千寻只好用人血吓唬他。
此时粘在千寻身后的白纸片慢悠悠地冒出一个幻影,大家注意了,此时出现的是汤婆婆的死对头兼双胞胎姐姐——钱婆婆,但是她们都长得一样,连手上带的戒指都是一样的。
钱婆婆生气了,把巨人宝宝变成了一只肥大的白老鼠,把在天空飞着的仆人变成了一只苍蝇。把三个头似的东西连在一起,化作巨人宝宝。然后要千寻交出白龙,因为白龙奉汤婆婆的命令,偷取了钱婆婆的魔女和魔印章。而现在白龙如此痛苦是因为印章上的守护咒语起的作用。
千寻把河神给她的丸子,喂了一半给白龙吃,顿时,印章被吐了出来,并且连印章上的黑色小虫子都被千寻给踩死了。
如果说千寻用丸子救白龙是因为爱,那么给无脸男吃就是本身为对他的真诚。明知道河神给的丸子能救自己的父母,却依然拿出来帮助需要它的人。千寻此时的心胸只用浅浅几笔就跃然眼前。
手拿着钱婆婆的印章,身边是变小的宝宝和变小的苍蝇。身后还有把身体所有东西给吐干净的无脸男。义无反顾地踏上火车,寻求拯救白龙的方法。
到钱婆婆那的时候,不同与汤婆婆的油屋那般豪华,反而是截然不同的朴实。千寻把印章交还给她,并且代替白龙向她道歉。
最后,千寻终于独立。钱婆婆告诉千寻,无论是什么事情,包括与父母回到原来的世界、救白龙等等,都要靠自己。这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游戏规则。千寻已经脱胎换骨,懂得感激、关心,想着为别人做件事。再不是那个吃着饭团、无助地流泪的小女孩了。
钱婆婆说,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不可能忘记,只是想不起来而已。
在千寻与白龙返回的途中,湍急的水流冲掉了千寻的一只鞋子,他突然记起了听父母说过自己几年前为了捡一只落在河里的鞋子而落水,被一只龙救起的经历,那条河的名字,就叫琥珀川。终于,千寻帮白龙找回了名字——赈早见·琥珀主。快乐的他们在蔚蓝的那片天空中翱翔,心情畅然,了无牵挂。
最后,汤婆婆终于放千寻和他的父母,三人终于离开了小镇。千寻的父母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全然忘记了小镇的事情,千寻想再回头看一眼小镇,她爱白龙,可是想起白龙告诉自己不能回头,于是咬着牙带着自己对白龙的爱走出了隧道。她是否还能见到白龙,没有人知道……小镇里的故事,让懵懂的千寻学会了成长,学会了爱。

‘柒’ 《千与千寻》到底想表达什么思想啊

现代社会越来越暧昧,用动画世界里的人物来讲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这才是影片所要表现的初衷。影片《千与千寻》正是借由小女孩千寻的经历,在积极探索一条入世的道路。

千与千寻的剧情简介· · · · · ·

千寻和爸爸妈妈一同驱车前往新家,在郊外的小路上不慎进入了神秘的隧道——他们去到了另外一个诡异世界—一个中世纪的小镇。远处飘来食物的香味,爸爸妈妈大快朵颐,孰料之后变成了猪!这时小镇上渐渐来了许多样子古怪、半透明的人。
千寻仓皇逃出,一个叫小白的人救了他,喂了她阻止身体消 失的药,并且告诉她怎样去找锅炉爷爷以及汤婆婆,而且必须获得一份工作才能不被魔法变成别的东西。
千寻在小白的帮助下幸运地获得了一份在浴池打杂的工作。渐渐她不再被那些怪模怪样的人吓倒,并从小玲那儿知道了小白是凶恶的汤婆婆的弟子。
一次,千寻发现小白被一群白色飞舞的纸人打伤,为了救受伤的小白,她用河神送给她的药丸驱出了小白身体内的封印以及守封印的小妖精,但小白还是没有醒过来。
为了救小白,千寻又踏上了她的冒险之旅。

链接: https://pan..com/s/1iUzm7PJPNr5X1aHHVEyxxg

?pwd=7akc 提取码: 7akc

‘捌’ 宫崎骏的《千与千寻》想要表达什么思想

千与千寻原日文名是千与千寻的神隐,就是失踪的意思。千寻是她在现实世界的名字:获野千寻,但在那个魔法的世界汤婆婆为了让千寻失去自我,给她千这个名字,而让她忘却自己的千寻这名字,暗喻失去了自我。千寻在一系列的经历后找回了自我。找回了自己的名字。我们翻译过来给了千与千寻这个名字。其实都是一个人。

“这是一个没有武器和超能力打斗的冒险故事,它描述的不是正义和邪恶的斗争,而是在善恶交错的社会里如何生存。学习人类的友爱,发挥人本身的智慧,最终千寻回到了人类社会,但这并非因为她彻底打败了恶势力,而是由于她挖掘出了自身蕴涵的生命力的缘故。现在的日本社会越来越暧昧,好恶难辨,用动画世界里的人物来讲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这就是我制作电影时所考虑的。”——本片导演宫崎骏

论《千与千寻》中的象征手法及其生态人类学内涵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英语系 杜一炜摘要:在《千与千寻》这部电影当中,宫崎骏仍然延续了其一贯的风格,即善于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进行探讨。但与以往作品不同的是,作者多采用了不易让人察觉的象征手法来表现这一生态人类学主题。千寻与白龙象征着人与自然,千寻与白龙之间的故事,也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故事。在探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宫崎骏还从人类自身的角度进行了反思,其中两个角度便是“贪婪”和“迷失”,并囊括进了其他一些微观的主题思想,如儿童的教育等。关键词:象征;关系;贪婪;迷失1. 引言宫崎骏本人曾说:“动画电影应该有较低的入口(什么人都能看懂)和较高的出口(有讨论的余地,有挖掘的价值)”,并认为美国迪斯尼动画让他觉得入口和出口一样低,“有愚弄观众之嫌,这大概就是我不喜欢它们的原因吧。”从低入口这方面来看,在《千与千寻》这部电影里有活灵活现的人物,美丽精致的画面,跌宕起伏的情节,和随时让人惊讶的想象力。这些元素都是不太需要讨论和挖掘的,大部分人都会喜欢。所以,即便不去管电影当中蕴含着的深刻主题,千与千寻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看的电影。而另一方面,电影的高出口(准确地说是在较低入口基础上的高出口),则是使宫崎骏的作品蜚声世界的根本所在。但究竟是什么把观众从低入口带到了最终的高出口呢?是象征手法的运用。曾经有人评论说,《千与千寻》中几乎每一个人物都能在日本社会中找到原型。这一说法虽无从确切考证,却也能从某个方面说明象征手法在这部电影中的作用(见下文所述)。象征这个手法之所以能够把观众从低入口带到高出口,就在于象征的主体很容易让人接受,是一般人生活中存在或者都能想象出的意象,比如一棵树,一条龙,而这些东西究竟象征什么则可以表达得很抽象。2. 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宫崎骏表达了深刻的生态人类学内涵。所谓生态人类学:“不仅局限于研究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研究人类与对这种相互关系施加影响,相反地也接受其影响的文化(观念)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1]体现到这部电影当中来,作者首先探究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次也从人类本身的角度进行了探讨。片中的主角之一小白(白),实际上是由千寻年幼时住处附近的一条小河化身而成的河神(这条小河后来因填河建房而消失),也就是说小白象征着自然的一部分,或者也可以说代表着整个自然。如果把千寻与小白之间的故事看成一个10岁女孩与一条小河的故事,整个电影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意义。在千寻与小白之间,作者想表达的,或者说他期待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就像10岁的小男孩和小女孩互相喜欢的那种感情一般。 可以举一个很久以前的事例:一个德国的小男孩从幼儿园回来对妈妈说有个中国的小女孩很漂亮,长大后想娶她,这个德国妈妈的回答是“如果你想娶她,那就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有所成就,再去娶那个中国姑娘吧。”,而中国的父母肯定要责骂孩子一顿了。当时引用这个例子的用意是对比中西儿童教育, 现在放在这里看,宫崎骏想在千与千寻里想表达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指的也就是这种孩童之间单纯的互相喜爱之情。片尾两人曾有反复确认再相见的对话,也表达了宫崎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期望,即期望千寻能再见到幼年时的那条小河。如果在了解到这一点的基础上回头审视整部电影的情节,会发现这部电影与宫崎骏之前的作品相比,并没有降低对环保主题的重视。不同的是,在这部电影当中,环保主题被作者用象征这一手法掩盖得更不易察觉罢了。在之前的作品,比如《风之谷》、《狸猫大战》、《天空之城》当中,环保的主题非常突出,而在《千与千寻》中,作为主要人物的小白却并不能让人很容易地联想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主题。除了表现理想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外,影片也着力表现了现实中的这一关系,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汤婆婆和小白之间的纠葛。汤婆婆在小白面前,无疑象征着贪婪的人类。而片中小白是一个听命于汤婆婆,甚至会做一些坏事的角色。他受汤婆婆之命去钱婆婆处偷取魔法印章,玲在向千寻描述小白的时候也说:“听说他替汤婆婆做一些不法勾当。”在汤婆婆和小白之间,即人与自然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这种不合理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恶化。可以看出小白表面上服从汤婆婆,心里却并不情愿。而且他也失去了自己的名字,如同影片中其他失去了名字的角色一般,象征小河的小白也帮着人类做了一些不合理的事情(名字的象征意义见下文所述)。但最终这种对现实关系的反映又回归了理想主义。小白最终也没有为象征贪婪的人类的汤婆婆带来魔法印章,并且也不愿再做汤婆婆的徒弟。汤婆婆并没有对小白的独立暴跳如雷,加以惩罚或强制,小白也没有因之前被利用而报复汤婆婆。人类与自然之间最终趋向宽容与和解。这一点在宫崎骏另一些主题鲜明的电影中也能找到影子。比如在早先的作品《风之谷》中,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也是:虽然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是无视甚至恣意破坏,但是自然还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宽容和保护着人类。河之主(河の主)事件也体现了宫崎骏对现实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河之主以一种令人极其恶心和厌恶的形象出场,而这并不是它本来的面目。在千寻的善良和努力,以及在场所有人的帮助下,大家从河之主体内拽出大量垃圾,才让河之主恢复了本来的面目—一个慈祥老人的形象。这部分的情节指出:正是贪婪的人类自己使得自然变得如此令人厌恶。从手法的运用上来看,河之主事件并没有过多采用象征手法,能够让人明显地联想到环保这一主题,这在整部电影中并不多见。3. 对人类自身的反思宣扬了环保的主题,或者严格地说探究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影片也许可以说已经意义深远了,但《千与千寻》当中表达出来的思想还不止这些。在探究人与自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作者对人类本身的思考在片中也是表现得相当深刻的。这个问题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3.1 贪婪这是作者表达得比较直接的一个方面,也并没有采用过多的象征手法遮掩或者隐藏。造成一切问题的根源,是人类内心的贪婪。故事的发生就源自千寻父母对美食的贪欲,此外片中还随时对人类的贪婪进行描绘,如汤婆婆对魔力的贪婪,油屋中某些职员对炭烧的贪婪,以及整个油屋从上至下对金子的贪婪等等。 从整体上来看,人类的贪婪更多是通过油屋来表现的。油屋象征的是一个企业、公司、团体、机构或者组织。我们可以把很多词集合起来表示油屋的象征含义,小到只有几人的团队,大到整个社会,都可以看作油屋。总之,一群人因为某种目的集合在一起,有着明确而复杂的分工合作,有着上下的权利、等级和相互之间的利害关系,就是油屋。而这里的“某种目的”就是利益,即每个人为谋求自己的利益在油屋工作。无止境的对利益的欲望,即是贪婪这个词的解释。总之,对贪婪的描述在片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而造成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根源正是贪婪。此外,在赤裸裸地反映贪婪的同时,作者也让人类实现了对贪婪的自我救赎。片中很多有着明显缺点的人物都经历了一定的转变,坊变得懂事;汤婆婆变得明理,不再霸道,并最终宽容千寻并与自然和解;小白变回有名字、有自我的河神;还有无面人的转变、河之主的转变等等。而有趣的是造成这些转变的,甚至可以说拯救整个世界的,却是一个10岁的单纯、不谙世事的孩子。难道成年人不会比孩子更明事理、更懂得把握自己吗?这也是宫在片中提出的一个问题:造成所有是是非非的是心智成熟的大人,而解决问题的却是一个懵懂单纯的孩子,解决问题靠的也是孩子的善良与纯真。回到贪婪这个词上来,孩子单纯的心反而是经得起诱惑,没有贪欲的心。 片中反映贪婪的另一个重要意象就是“吃”(完整的说包括“吃”、“被吃”和“吐”)。千寻的父母因为贪吃而变成猪,而变成猪之后就要被宰给其他的人吃;无面人不停地吃,在吃下河神丸之后又不停地吐。片中对各种食物的描绘也极尽奢华多样。通过参照宫崎骏对之前作品的评论可以发现,这些对“吃”和食物的描绘反映了生态人类学家中尾佐助提出的照叶树林文化论的思想:作者把整个世界都理解为吃与被吃的食物链关系。宫崎骏在对之前的作品《风之谷》和《幽灵公主》的访谈中分别说道:“在这个世界吃与被吃是同一回事,因为整个森林就是同一个生命个体。”(关于《风之谷》的访谈)“例如蒙古人就是靠草为生的,各种生物吃了草,然后人再从生物身上取得盐分、肉和皮。死亡的生物尸体也归给其他生物,归于土而滋养了草。蒙古人在这个巨大的食物链和生命循环体系中生存,也看到自己的存在。”(关于《幽灵公主》的访谈))“做与吃。不仅是公平,而且是谁来做,谁来吃,或者讲劳方和资方间的关系。” (关于《幽灵公主》的访谈)“要活着就要吃,而要吃就必须要做。贪婪是什么?只想吃不想做。” (关于《幽灵公主》的访谈)虽然相比之前的作品而言,作者在《千与千寻》中基本摆脱了森林这个意象,在之前的作品如《风之谷》、《幽灵公主》、《百变狸猫》当中,都有着大量森林的意象,森林或为故事的发生地,或为各方争夺的焦点等[2],但电影在吃与被吃的问题上仍然体现了照叶树林文化论的思想。3.2 迷失迷失与贪婪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性格特征。失去了自我就容易禁不起诱惑而变得贪婪,禁不起诱惑也会使人丧失对自己的认识。这里要提到的就是名字的象征意义,即自我、身份、或者对自己的认识。在日常生活当中,每个人的名字是确认一个人身份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失去了真正的名字意味着不知道自己原本是什么人,即不知道自己应有的身份。油屋中所有的角色都被剥夺了真正的名字。这种普遍性的迷失也非常能够反映现实中的社会,即大部分人都不了解自己的存在,每天只是无谓地重复着一些工作,为了利益忙忙碌碌。翻看哲学、进化论和部分文学作品也可以发现,“我们到底是谁?”,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片中千寻和小白互相为对方记住了名字,使两人都找回了自我。在对迷失这个主题的表现中,无面人(颜无し)可以说是一个特例。首先,他也没有名字,无面人也只是无法称呼而不得已的办法,在这一点上他与其他油屋中的角色没有太大差别。而与别的角色不同的是,他连脸也没有。相比名字而言,脸是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更加重要的方式。我们想起某个特定的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想起他的脸(当然,也包括其他的特征比如身材、举止、说话方式等等,但想起脸是所有这些方式当中最直接的一种。而这种最直接的方式被作者用来象征能够使一个个体区别于其他个体的所有特征的集合)如果一个人没有名字,那么别人在这个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很难指称他。描述出他的特征会非常麻烦,也容易造成误解。但在这个人在场的情况下我们至少还可以用这个人所处的位置等特征来指称,比如“这里这个人”、“那位”,或者用各种方式指定位置,比如用手指指向目标等。而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可以供人确认的特征,那他参与社会生活,与人打交道,甚至被人谈论都是很困难的。如果有脸,至少自己还能够认识自己,与人面对面打交道的时候也能互相指称。根据心理学的自我意识理论,自我意识分为逐步发展的三个阶段:1. 生理的自我意识2. 心理的自我意识3. 社会的自我意识[3]按照这一理论,无面人连最基本的生理的自我意识都没能达到,更不要说后两个阶段。油屋中的其他人都有脸,有一个假的名字,还能完成普通的交际,而无面人缺少了脸这个最重要的方式,他的怯弱、吞吞吐吐等等表现,包括要吃掉别人才能用别人的声音说话以及吃人这种疯狂的行为就都可以理解了。试想如果一个灵魂活在一个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躯壳里,要如何开口跟别人交流呢?一个既没有名字也没有脸的人,就好像一张既没有名字也没有照片的身份证一样。他很想说话,但只能发出一个音。他想说的话,在心的深处鲜活,等到送达语言,早就枯死。他不可能表达,更不可能沟通。大千世界里,他一个听众也没有。但转念一想,他所面对的这个困境,不也摆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吗?其次,无面人是一个完全迷失了自我的人,他完全为了别人的认同而存在。别人对他的认同可以让他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只要他吃东西,并且给钱,那么所有的人都尊敬他,崇拜他,甚至对他趋之若鹜。然而这种建立在金钱上的满足感又是无比空虚的,他越吃越强大,越被人追捧,但是这种追捧并非发自人们内心,人们只不过是想要他的钱罢了,这一点他自己也清楚。千寻这种单纯而真实的人能够认同他,才是他真正希望的。无面人不停的吃,而他造出来的黄金最后也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而变成了粪土。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存在,哪怕创造再多的财富,恐怕最终还是无用的。再次,这个角色的形象是一个戴着面具的黑影。戴着面具是因为没有脸,这一点不再赘述,而关于代表他身体的黑影则仍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在没有吃任何东西的状态下,无面人的身体是长条型、半透明、模糊的黑影。单从形状上来看,与其说长条形还不如说没有形状,总之就是为了尽量少地表现出体型上的特征。而在吃了食物和人之后,无面人的身体渐渐有了清晰的轮廓,颜色也有了反光的真实质感。这个由虚到实的转变可以看作是从描绘自我的迷失到表现贪婪的丑恶。在无面人吐出了所有东西之后,他又变回了模糊黑影的形象,紧接着在列车上和站台上出现了很多有着普通人的外形,但身体和无面人一样模糊透明的角色。也就是说,无面人很多。宫崎骏自己也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无面人。”指的也是每个人乃至整个人类对于“自己到底是什么?”的迷茫。4. 微观主题 在探究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反思了人类自己的贪婪与迷失这些宏观的主题之外,作者还将其他一些微观主题囊括到了电影当中。下面结合一些具体的角色说明这些局部的象征手法和对主题意义的影响,也试着探讨前文所述的“每一个人物都能在日本社会中找到原型。”这一观点。4.1 千寻千寻在一开始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角色。宫崎骏自己在访谈中也说过:“她不是一个漂亮的可人儿,也没有特别吸引之处,而她那怯懦的性格,没精打采的神态,更是惹人生厌。最初创造这角色时,我还真有点替她忧心呢;但到故事将近完结时,我却深信她会成为一个讨人喜欢的角色。”举一个例子,片头千寻在极度惊恐中冲下没有扶手的长长楼梯;而到影片过了大半时,千寻发现受伤的小白飞上了楼顶,自己又无路可走,面对同样高而危险的失修管道,千寻选择了扎紧腰带冲过去。4.2 小白表面上冷漠,内心又很人性化的角色。在整部影片当中,小白只在千寻面前展现过笑容,除此以外几乎都是以严肃的面目示人。作者心中的自然也是如此,表面上冷峻而无情,内心却拥有像人一样的情感。4.3 汤婆婆这个角色的方方面面笔者在前文已有所阐述,这里仅在其基础上探讨几点细节。(1)如同《天空之城》里的强盗婆婆一样,她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反面角色。宫崎骏在访谈中说:“故事里的汤婆婆,看似是个坏人,但背后却也有她辛酸的一面。”在宫崎骏的电影中很少像迪斯尼的动画片一样出现完全的大反派角色,反面人物性格往往非常复杂。(2)小白受重伤之后醒来得知千寻去了汤婆婆处,然后上楼找汤,见面就说汤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还浑然不知,这时汤的第一个反应是去看无面人留下的金子是否有问题,然后才发现原来是坊被调换了。但是她对于失去金子和失去坊的表现却有很大不同,可以说她本身还是明白,其实坊对她来说才更重要。(3)像以前的作品一样,《千》中描绘了精彩的飞翔的意象。(彭修银,郝娟:2007:53)但同样是会飞,汤婆婆裹得严严实实,在阴郁的天空中飞行。这样的景象与小白和千寻在片尾的飞行,河之主的飞行对比起来,象征自然的这些角色飞行起来更加自由驰骋、无拘无束,更能体现作者的理想。4.4 煤球和锅炉爷爷煤球从事着繁重而又危险的体力劳动,性情淳朴,但思想比较单纯或者用不恰当的贬义可以说思想愚昧,性格狡猾而怯弱,让人联想起着名电影《七武士》当中的农民形象。他们成群结队,本应拥有强大的集体力量,却慑于管理者的权威而惟命是从,即便心存不满也逆来顺受(见影片中煤球受到锅炉爷爷呵斥时的表现)。幼稚地追求眼前利益,例如千寻在帮其中一个完成任务之后,所有的煤球都会假装无力来骗取帮助。锅炉爷爷的6只手同时要承担多项任务,这象征的是一个管理者的忙碌。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会造成焦躁和不知所措的情绪,而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则是常态,这一点在电影中表现得极富想象力。4.5 坊在坊身上体现的,基本是儿童教育这个主题。坊在汤婆婆的照顾下,自私而霸道,无理取闹地哭,认为油屋外面只有细菌、会让人生病。而真的身处外面的世界时却无比的兴奋,意识到了独立的重要并辛勤地参与了发带的编制。一个细节就是,原本不走路的坊在蚊子飞不动时开始自己走路,并拒绝了千寻背它的好意。4.6 钱婆婆钱婆婆象征着作者理想中人类的状态:品性善良,生活俭朴,从事简单自然的劳动,与自然为善,这些可以通过对比钱婆婆与汤婆婆的住处也可以窥见一斑。而象征真正权力的魔法印章却掌握在她的手中。这种处世方式才是理想中整个人类应有的处世方式,换言之,世界应该由这样的人来掌控。片中的各种魔法象征着人类的科技,而科技的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人类的归宿,只能使人更加远离自然和迷失。4.7 汤婆婆处的三个人头象征着善于阿谀逢迎的势利小人。这些人对上司唯唯诺诺,他们只能发出一种毫无意义声音。这象征着他们说的话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只不过是上司话的重复。他们基本没有实际的权力,但是一旦让其掌握权力,他们所作的事情便是报复和滥用职权(他们被钱婆婆变成坊的样子之后对变成老鼠的坊以及蚊子采取报复;即便在汤婆婆眼皮底下也大吃大喝,直到被发现才灰溜溜地跑开)。5. 结语、象征与模糊性作者采用象征的手法把影片内容抽象化之后,影片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模糊朦胧的意识。而正是在这种模糊朦胧当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身份、人类社会等深刻的主题被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力杂糅在了一起,成就了一部动画电影史上的杰作。例如,片尾处被救出的父母对油屋的一切浑然不知,影片被带回到现实世界。到底哪边才是真实的呢?片中父母被蒙在了鼓里,对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而作为观众的普通人就如同这对父母一样,对作者的理想或无知或无视,可以说影片把作者的理想描绘成现实,而把正常的人描绘成了被蒙蔽的人。在片头走进油屋的世界和片尾走出油屋的世界时,千寻都抓紧了她的母亲,作者还特意用了相同的对白,为的就是强调千寻在两种情况下不同的心理状态。之前,胆小的千寻是因为害怕才抓紧了母亲的手,而之后则是因为对油屋的不舍、对两个迥异世界的不安等种种情绪。最后时刻还闪烁在千寻发间的发带,仿佛是在告诫观众,那个千寻曾经身处其中的,理想能够成为现实的世界,才是真实的。在这里,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对立变得模糊了起来。此外,片中赋予了自然以人性,自然与人一样成为了有感情,有思想的个体。如果不说赋予,作者可能认为自然本来就是有人性的。如果再提高一个层次说,人性与自然性本身就不是两种不同的性质。片中对人与自然的区分非常模糊,人即是自然,自然亦有人形。在这种思维下,人类当然可以实现与自然之间的,如10岁孩子般的互相喜欢,至少在影片中,宫表达出了这种期望。而人类与自然身份的模糊性,可以说是与以往的作品大不相同的一点。在以往的作品中,人类与自然,往往是对立而分明的两个方面的。“发生过的事情其实不会忘记,只是一时没有想起来罢了。”钱婆婆的这句话本意是在说千寻在“屏忆”[4]中其实没有忘记小白的名字。但如果回想一下,千寻的名字也是因小白才不至失去的,即小白也没有忘记千寻。换言之是不是可以说成:“自然也不会忘记人类对它他做了什么的”呢? 注[1] 绫部横雄. 1988. 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M].贵州人民出版社:145.[2] 彭修银, 郝娟. 2007. 宫崎骏动画中意象体现的日本民族审美特质[J], 日语学习与研究(第四期): 53-57.[3] 杨燕. 2007. 社交心理学[M].天津人民出版社:56.[4] 戴锦华. 2007. 电影理论与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9.参考文献[1] 戴锦华. 2007. 电影理论与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9. [2] 彭修银, 郝娟. 2007. 宫崎骏动画中意象体现的日本民族审美特质[J], 日语学习与研究(第四期): 53-57. [3] 理乍得•格里格. 2003. 心理学与生活[M].人民邮电出版社.[4] 杨燕. 2007. 社交心理学[M].天津人民出版社:56.[5] 绫部横雄. 1988. 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M].贵州人民出版社:145.[6] 中尾佐助. 2006. 照叶树林文化论[M].(札幌)北海道大学出版会.

‘玖’ 《千与千寻》电影的寓意是什么

《千与千寻》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提取码: w95h

千寻这个角色正是这“迷失的一代”的代表,宫崎骏想通过这个讲述千寻迷失的故事告诉当时的日本人在迷失中如何寻找与回归。而“千与千”两个“千”加起来正是2000,“千与千寻”寓意着影片将探讨日本在“2000年”这世纪之交的“寻找”。

荻野千寻在2001年时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换言之荻野千寻是一个出生在1991年的日本的小孩。而日本在1991泡沫经济崩溃后到2000年代初期长期经济不景气,这十年在日本称之为“失去的十年”(The lost decade),日本又将1991年的日本人称为“The Lost Generation”(迷失的一代)。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953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926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933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658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651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289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568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992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1044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