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偷的主题思想
⑴ 《小偷家族》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到底好在哪里
电影《小偷家族》是一部风格独特的犯罪家族电影,讲述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通过这部电影,是枝裕和再次证明了他作为世界电影界最优秀的作家和导演之一的地位。他的这部关于盗窃和爱情的电影再次震撼了人们的心。我觉得《小偷家族》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如下道理:
3、电影后半部分的绘画风格一路走低。原本给你温暖的家人开始担心了。最后,小男孩带领警察,向公众公布了隐藏在角落里的家人。他们最终不得不面对社会的考验。他们温暖的亲情掩盖不了他们的黑暗。也许观众会怜悯他们,但道德不会原谅他们。然而,我总觉得他仍然想说的是,在这黑暗中,有光明,这是他们无关的爱。在寒冷中,有温暖,这是他们相互依偎在一起的温度。你会发现,原来无耻的盗窃行为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不可原谅的。归根结底,他们只是穷人,而你是善良的。
⑵ 苏木君对于《小偷家族》的精讲与思考
文|槿苏木
《小偷家族》这部影片的真正含义,屏幕前的你是否看明白了?刚刚观完这部让人静下来沉思的影片,部分情节反复看了好几遍,苏木君差不多算是理清楚了,遂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小偷家族》这部电影。
观影之前看到影片名字,潜意识里认为这将是一部家族偷窃的社会片,看完后,苏木君陷入了认真的思考中,影片中偷盗部分只占很小的篇幅,没有惊天动地的偷盗案,而“偷”这个字,却贯穿全片,从以田治和祥太在一家便利店娴熟地偷东西开始,至最后祥太和玲玲便利店偷盗,祥太为保护玲玲故意暴露而进入全剧的升华点,进而后文展开了人性、社会、情感的讨论与思考。总之这是一部集家庭、人情、社会等各种关系让人值得深思的影片,苏木君还是强烈安利这部日影,真心值得一看。
有关电影人物关系,刚开始的时候苏木君确实有点没看懂,后来随着电影剧情演进,逐渐清晰,三世同堂的一家6人(加上后来的玲玲也就是尤里),这茫茫人海相遇的6个人其实是来自6个家庭,因为种种原因原因,他们生活在了同一屋檐下,其乐融融,这看似很正常的背后,却藏着一些辛酸故事……
顺便给大家介绍下这个家庭的人物:奶奶——初枝、田治、信代、大孙女亚纪、“孙子”祥太、“小孙女”尤里。
回顾一下影片的简要情节:①以田治和祥太在一家便利店偷东西开始,两人用熟练的配合,获得了一大包吃的用的东西,他们每次行动前,都会有一个特别的动作,像是祈祷着计划顺利、不被发现。(补充:苏木君觉得这个祈祷也是有深意的,后面和大家会聊到)
晚上两人返回家途中,又遇到路边在阳台的小女孩尤里,看她孤单的一人。田治给了她一块可乐饼,感受到温暖的尤里心甘情愿的跟着田治和祥太一起回到了这个从此刻开始有着六个人的“家”。家里并不富足,一家人在屋子各个地方吃着泡面和饼子,狭小杂乱的房间让人看得十分不舒服。但是一家人开心的吃着饭,尤里的到来,让奶奶十分心疼,发现她手臂有伤,慈爱地为其擦药。
②一家人知道尤里的身世后,有人建议赶快送回去不然是诱拐儿童,有人建议留下她,各说其词,信代以没有敲诈不算诱拐为由,最后同意尤里留下。
一个政府模样的人员来到家里,找老奶奶讨论搬迁的事情,从老奶奶让两个孩子藏起来的举动看出来,原来这家真正的主人只有老奶奶一个人,她前夫留下来的养老金是这个家庭最为固定的一份收入,维持着这个拼凑的家庭。
田治有机会就带着祥太和尤里一起去偷盗,聪明的尤里也是有模有样,偷到了两个价值不菲的鱼竿,几个人兴奋不已。
③在一次祥太带着尤里偷盗的过程中,被小店的老大爷发现,老大爷反而没有责怪他们,给了他们两个小吃的,劝告两个小孩别再做这种偷盗的事情。从此之后祥太的心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田治再带着祥太去偷盗汽车里的东西时候,祥太却不太愿意配合。
(苏木君个人觉得此处祥太的心理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他开始思考,偷,这样做是正确的吗?是不是体现祥太开始思考人生了,开始有认识到这个世界一些其他的东西,应该可以算是成长吧)
老奶奶都会固定时间到前夫的家中去祭奠,每次都会从这家人手中得到一份3万元的钱,算是对她的补偿吧。她一直把这些钱存着,从后来剧情看,总共16次,也就是48万元的样子。
大孙女亚纪风华正茂,没有干小偷的勾当, 却在风情店出卖色相挣钱。
儿媳信代的洗衣店裁员,有员工发现了尤里,最后以尤里威胁信代主动让出竞争。而田治也在之前工作中不慎摔伤了腿,一家人过着更加拮据的生活。
④随后一家人带着没有到过海边的尤里一起游玩,在沙滩上开心的玩闹,5个年轻人在海边嬉戏玩耍,让坐在沙滩边老奶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开心地说着“谢谢你们的陪伴”。
⑤尤里和祥太在偷盗中,为了避免尤里被发现,祥太故意暴露,被两个店员堵住,他毅然从桥上跳下,摔断了腿被送到医院,田治和信代匆忙赶到医院,却遇到警察的询问,两人赶紧离去,带领一家人准备离开,被警察截住。
⑥一场审讯就此开始,老实说,这个片段可能是为了让人们对几个人的关系有所了解,但是这种方式实在是不喜欢,从小孩到老人,都把他们内心最柔软的伤痛一点点扒开,可以说十分的残忍。那句“他们怎么称呼你呢?”瞬时让信代泪如雨下,纠结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随后影片也有很多伏笔,有遗憾,有现实,有……
老奶奶:是被人遗弃、遗忘的老人。
田治和信代:是情人关系,田治受其丈夫虐待,正当防卫杀死了丈夫,隐姓埋名。信代后来把所有的罪一人揽下,坐牢伏法。当信代把真相告诉祥太的那瞬间,苏木酱觉得她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母亲,会为自己的孩子考虑。
亚纪:亚纪是奶奶初枝前夫在抛妻弃子离家之后,与新妻子生下的儿子阿让的长女(关系挺复杂哈)。也就是说,其实亚纪与奶奶初枝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
祥太:有两种可能,一种遗弃被田治或者信代捡回来;一种是被信代偷来的,因为信代不能生育,在牢中,信代告诉了祥太详细的地址,要是遗弃,不可能这么清楚,也不可能遗弃在家门口。我更倾向是被偷来的,因为剧名叫小偷家族。后来祥太和田治互相告诉了各自的心事,祥太是故意暴露,想结束这样的生活,而田治因为偷偷离开扔下祥太不管而自愧。在车上望着远去的田治,默默的叫了一声田治期盼的“爸爸”,去了学校。
尤里:是个被父母嫌弃的孩子,父亲有虐待行为,每次打了母亲,母亲都会把气撒到尤里的身上,所以身上会留下很多的伤口。她的父母还有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背后却有着虐待儿童的变态心理。电影结局也是以尤里孤独在阳台远望结束,戛然而止,让人回味与思考。
6个人6种结局,“小偷家族”,这个家,其实都是“偷来的”:初枝偷来亚纪、田治和信代;田治和信代,在停车场里偷来了祥太;祥太和田治,又在冬夜的阳台上,偷来了玲玲。
一家人都是“偷”来的。而所谓的“偷”,其实是“将别人不要的东西捡回家”:初枝被自己的丈夫(可能也有被儿子和儿媳所抛弃);亚纪被原来的家庭所抛弃,田治和信代由于防卫过当而背上了罪名,被社会所抛弃;玲玲因为被父母视作累赘,而遭到家里的暴力和抛弃...
所以这几句对话,苏木君现在想起来,其意义超级深刻:
“偷东西是不对的吗?”
“...只要别把店弄倒闭了,就没关系吧。”
“放在店里的东西,其实不属于任何人。”
苏木君觉得本影片的“六口之家”由羁绊即爱相连,通过“偷”这个全片的线索,承上启下,让人好好的安静下来思考这背后的故事与这其中的原因。
让苏木君更加印象深刻的是那三处无声胜有声的情节。
第一幕无声台词 ,出现在初枝和家人们去海边玩的时候。
独自一人坐在沙滩上,望向自己的“假家人”时,初枝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于是便无声地说出了自己的告别:
“谢谢你们(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熟悉日语的朋友们应该能看出来,初枝此时使用了敬语,这在家人之间是很不常见的。打个比方来说,这就像你的父母突然对你叫起了全名一样。这说明在此时,初枝其实是拿眼前的这些家人们,最终当作了“外人”来看待的。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初枝在多年前,被亲生儿子抛弃后,所面临的老年生活必然是孤独破败的。然而,由于田治、信代、亚纪、祥太、玲玲的出现,才让她最后的一段时间里,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温馨。这对于初枝来说,是她在人生中最后才迎来的一段幸福。而当自己就要跟这个世界告别时,她也意识到了这种幸福,其实只是在这个家庭中聚起来的,不幸的人们所拼命营造出的一种“幻象” —— 在现实的压力下,这种幻象终有一天会彻底破灭。
也许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初枝才郑重其事地,用敬语向大家告别了吧。
(其实苏木君这段对于日语的见解是用了网上某位大神的,谢谢大神的独特见解)
第二幕无声台词 ,出现在祥太坐上巴士,田治拼命追车之后,祥太回过头,对田治喊出的一句“爸爸”。
而与这句相呼应的剧情,是这样的两段:
第一段,田治在脚伤后,在河边的废车里找到了赌气不回家的祥太,之后跟他说“叫我一声爸爸试试。”但是性格倔强的胜太,还是没能让田治如愿。
第二段,在被警察释放后,田治带着祥太来到了自己临时租住的小屋,对他说:
“我要从爸爸,做回叔叔了。”
在田治的心中,他曾经觉得自己养活祥太和玲玲,给他们快乐的童年,就已经做到了父亲的责任了。然而在警察局中,在警察的一再逼问下,田治怅然地说:
“是啊,我这个当父亲的,只能教会他们偷东西...”
所以对于此时的田治来说,他在社会中早已被消灭殆尽的自信心中,仅剩的一点点“做为父亲的自信”,也在警方的逼问下,被彻底清除了。在释放之后,他和祥太在河边开始的戏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田治变得更加无气力了,已经放弃些什么了,说话犹犹豫豫,也不敢对祥太要求什么。当祥太提出可以留宿时,他变得喜出望外,但又马上开始为祥太担心会挨骂。
他觉得自己,已经羞于在祥太面前自称爸爸了。但他不知道的是,他付出的爱,其实祥太一直都很清楚地能够感觉到。然而因为“一家人”已经分崩离析,再也无法回去的父子两人,只好用这种方式来对这段父子关系,进行着道别。
第三幕无声台词 ,出现在影片的末尾,玲玲独自一人在阳台上玩着“数数字”的游戏,之后翘起脚,向外张望的时候。
回顾一下玲玲跟信代的这段对话:
“给你买新裙子好不好?”
“不好。”
“为什么?”
“说买新裙子,不会挨打吗?”
“......”
在看到信代手臂上,被熨斗烫到的伤痕,她摸了摸,然后说:“我也有一样的。”
信代回答她说:“没事儿的,已经好了,不会疼的。”
然而,在玲玲被媒体和警方的努力下,送回了自己真正的家后:
她看到妈妈脸上有伤,于是上去摸了妈妈,结果妈妈却说:“很疼的,别碰我!”然后还逼她道歉。看到玲玲始终不道歉,于是她妈妈便说:
“过来好不好?给你买新裙子。”
你会不会觉得不寒而栗?
在最后的镜头里,玲玲独自一人在阳台上,只能自娱自乐地玩着“数数字”的游戏。我们不知道此时家中是不是有人 —— 无论家中有没有人,被关在阳台上的玲玲,此时也已经遭到了虐待。
她停下来,踮起脚尖向外面张望着。
她并不是看到了什么人,而是盼望着像那个冬夜一样,田治和祥太来把她接走。
谁都不知道奶奶在海边说了谢谢,孙女也不知道其实她是被亲妈扔掉的奶奶拿的钱都是给她留着的,并不是奶奶故意隐瞒她的身世而是在被曝光前她爸跟后妈根本就不想要她,只是在媒体前他们才称根本不知道她的存在!祥太并不知道爸爸是为了让他不再继续过偷盗的生活而故意说了抛弃他逃跑的话!爸爸也再也不会知道祥太是为了救尤里而被抓并不是故意被抓,而最悲惨的是尤里她又过回了原来的生活,而妈妈也放弃了再去救这些孩子因为她明白了只靠自己是不够的还是让他们过更好的教育不再偷盗为生,才能真正改变现在的命运!
结尾处尤里爬上护栏看外边的世界不知是一种无奈还是看到了希望!
我们曾经受过伤遇到同样的孩子仿佛看到了自己,试着去保护他们却发现我们根本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何谈保护孩子!
谁也不知道妈妈是为了尤里而失业了,每个人都为这个家在付出而他们也只是为了一点点家的感觉,觉得自己不是孤单的活着!
但是外界的人却看不到,他们只会认为他们是不合法的是不被社会认同的家庭,因为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个家庭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爱,是彼此的爱在维系着这个家让他们度过艰难的生活!
⑶ 如何评价电影《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的剧情很简单,讲述的是一个东京边缘人群六口之家的生活,他们虽然生活艰难,虽然生活中充满偷窃和出卖色相,但是他们彼此关心,真诚的为彼此着想,虽然他们其实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而作为对比,这六口人真正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对他们却不闻不问的故事。风格,依然是是枝裕和传统风格:“表面平淡无波,内里惊涛骇浪”。但是在意识形态层面,是枝裕和的改变堪称剧烈,完全是转了180°的弯,这完全是一部无政府主义佳作,对保守主义的家庭观和道德观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⑷ 电影《小偷家族》剧情简介
一个由偷组成的家庭,或者说是因为利益组成的家庭。每个人都在假装是一家人,没有人去点破,在这层利益关系上,每个人流露出一丝感情就已经是奢求了。在小女孩被收留的时候,这个家庭就已经快要瓦解了,小女孩其实只是一个见证者。
其实每人都多心知肚明这层关系,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因。夫妇赡养老奶奶的原因是为了老人的养老金,收留小女孩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孩子的可惜,老人的原因是怕没人送走自己,而妻子妹妹的原因是因为从事风俗业,沦落到社会底层。这家庭一开始就是注定要瓦解的,每个人也只是在苦苦的支撑,但是这一天也终究会到来。
老奶奶的离去是剧情反转的开始,在父亲因为盗窃被抓,这一家也落入了法网。而妻子哭泣的这一幕也将剧情推向了高潮,盗窃非法,家庭的互助又是合理,这也激化了家庭与犯罪之间的矛盾。最终的审判,是很合法,但是对于道德理念又是否合情呢?
小偷家族结局什么意思电影后半段画风就一路直下,原本还给你温馨的家庭开始揪心,最后小男孩引出了警察,这个藏在角落里的家庭公布于众。
他们最终还是要面对社会的审判,温暖的亲情掩盖不了他们的阴暗,或许观众会给他们怜悯,但道德却不会原谅。
但是枝裕和还是残忍的把故事拉回了现实,这种家庭原本就不该存在,违背道德的生存一旦曝光在阳光下就无所遁形。
不过,总觉得他还想说的是在这黑暗之中,有光明存在,那是他们没有血缘的爱。在冰冷之中,还有温暖,那是他们彼此依偎的温度。
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原本不耻的偷盗在他们身上并不是不可原谅,说到底他们不过是可怜人,而你还善良。
⑸ 金马奖短片小偷讲的是什么故事
珍妮沐浴在幸福爱河中,这一日,男友小路送上最新款智能型手机作为爱的礼物。约会途中,小路突然被老板召唤回公司加班,留下珍妮一人独自踏进台北的通化夜市,正当她为夜市中琳琅满目的美食杂货感到新奇不已,却不知有人在她背后虎视眈眈,打她主意。
出自某种深藏心底的动机,芽芽摸走一只手机,她千方百计想破解手机档案,却总是被Android系统的怪密码锁阻挡在外。聪明的手机苦主紧追在后不放过她,害她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爱心大饼毁了、手机掉了。
周姮吟、朱芷莹两人也进行了非常精彩的表演。将两个痴情的女子对于自己男友的出轨演绎的淋漓尽致。
(5)电影小偷的主题思想扩展阅读
2011年11月26日,在台湾新竹,由台湾新人陈钰杰拍摄的短片《小偷》获得最佳创作短片,本片由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财团法大公共电视文化事业基金会投资指导下的作品。
《小偷》获奖介绍:透过一支情人送的手机,在台湾夜市里上演了比欺骗金钱更让人伤心爱情骗局,场面调动细腻精彩,巧妙结合了真实感与戏剧性。
⑹ 电影《小偷家族》主要讲了什么
《小偷家族》是是枝裕和执导的剧情片,由中川雅也、安藤樱、松冈茉优等出演,于2018年6月8日在日本上映、8月3日在中国公映 。
该片获得第71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⑺ 《小偷家族》深度解析是什么
《小偷家族》深度解析如下:
此片深度解析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参考:
第一、全员都是小偷,干着偷窃之事,虽称小偷家族,但都没有血缘关系。
第二、人物之间相互帮助但是又各怀私心。
所以,这两点的深度解析就能让很多观众们对这部电影加深印象。首先,小偷家族这个电影名可能很多朋友都意会到一个意思,就是这个大家庭经常有偷窃行为。
其实这个电影名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告诉了大家这个家庭是偷来的家庭,因为缘分的关系,让这个都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走到了一起,组成了新的家庭。
其次,全片中的人物关系也是大有不同。虽然在剧中能看到他们相互帮助,但是他们的关系并不是观众看到的那么要好。总归还是因为没有血缘的原因,导致他们从而走向了崩解。虽然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在家庭的不同角色,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
最后,像这样的精彩电影,还得过大奖,得到了公众认可,值得大家观看。
介绍
《小偷家族》是日本着名导演是枝裕和执导的剧情片,该片获得了包括第71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在内的多项大奖,在日本文艺片票房惨淡的局势下突破了60亿日元的票房,在豆瓣的评分也高达8.8分。
而是枝裕和也是世界各大电影节的常客,在《小偷家族》获奖之前,他的电影已经被四次提名金棕榈奖,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偷家族》让他得偿所愿。
⑻ 枝裕和电影《小偷家族》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这部电影延续了是枝裕和常用的表现手法,从影片一开始祥太和阿治在超市偷东西,到将女孩由里带回家中发生的各种琐事,再到最后祥太为了保护由里不被发现引开超市工作人员,导致一家人的存在暴露在大众面前,都用日常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随着对有些懒惰却心地善良的丈夫阿治、在洗衣店工作的妻子信代、无法去上学却热爱学习的阿治、用养老金供给一家人生活的奶奶初枝、和初枝非常亲密的女孩亚纪还有在寒冬夜里出于善心带回来的由里几个人故事的逐个阐述,影片主要人物的关系背景也一一清晰起来。
但奶奶去世,一家人隐瞒消息继续获取抚恤金。便利店的店主告诉祥太,不要让由里做这种活计,所以之后祥太不再让妹妹行窃,为了将被发现的妹妹,祥太暴露了自己,一家人的秘密也被曝光了。
影片随之进入高潮部分,随着女警员那句:“她叫你什么?”每个人的无奈与悲剧色在最后几分钟被揭示得淋漓尽致。
⑼ 小偷的剧情
俄罗斯电影《小偷》讲述战后的苏联,遗腹子桑亚和母亲卡嘉旅行途中邂逅英俊潇洒的军官托杨,卡嘉为其翩翩风度所倾倒,随即在途中的某个城市下车与之开始了自己期待中的新生活,没有料到这个受到左邻右舍欢迎的军官,竟然是个窃贼,骗取了邻居的信任之后,大肆行窃,席卷一空之后,再到另外一个城市故伎重施。卡嘉对于托杨的恶习心存厌恶,一再规劝,甚至萌生去意,但无奈自己孤儿寡母,无依无靠,虽然托杨不思悔改,态度粗暴,还拳脚相加,但是他的阳刚之气和他所提供的庇护又让卡嘉犹豫不决。桑亚总是幻想自己的父亲突然出现,托杨所灌输的人生哲学和暴力观点让弱小的桑亚折服,托杨的男子气概更让桑亚崇拜,内心中不觉把托杨当成自己的父亲来看待,就在卡嘉终于无法忍受这种生活带来的压力决心离开时,托杨锒铛入狱,于是出现了雪原上,桑亚追逐囚车的一幕,从此之后,父亲的幻影再没有出现过,桑亚认定托杨就是自己的父亲。母亲卡嘉终因流产导致的腹膜炎死亡,桑亚被送进孤儿院,他一直期待会有和托杨团圆的一天,六年以后当他循着熟悉的歌声找到已经苍老许多的托杨时,他们母子在托杨的记忆中已经所剩无几,托杨对于从前的事情轻描淡写,甚至在提到卡嘉时,跟旁边的人说自己在火车上曾经搞过一个叫卡嘉的。这次桑亚期待已久的重逢让他的世界在一瞬间崩塌,如同小时候一样,再一次失禁。就在托杨又一次洗劫得手,扒火车准备奔向下一个目标时,桑亚用自己珍藏了多年的托杨留给自己的手枪,从背后一枪把托杨撂倒在列车的车厢中,徐徐启动的列车,载着托杨的尸体和桑亚扔掉的手枪奔向未知的远方。桑亚从对于父亲的迷恋中清醒过来,以子弹惩罚了托杨的背叛之后,痛苦的埋葬了这一段感情,再不是那个呼天抢地地跟在囚车后面奔跑的孩子。孤零零一个人的桑亚虽然无依无靠的面对着这个世界,但是已经长大了很多。
⑽ 小偷家族——兼具冷峻与温柔的“纪录片”
一个只能依靠犯罪为生计的家庭是否值得肯定与同情?
这个问题在大多数人看来并不难回答,我们不妨先不要急着出回答,而是假想一下身边生活着这样一家人,或者自己就生活在这样一家人中,情景会是如何。
《小偷家族》的故事正是围绕这样一个家庭展开,电影斩获2018年戛纳金棕榈,并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导演是枝裕和虽然可以说是“金棕榈”的常客,但是其执导风格平淡写实,剧本也大多规避强烈的直接矛盾,具有纪录片的特征,缺乏商业性导致他的电影大多票房不高。《小偷家族》作为其票房最高的一部作品,在国内最终票房1409万美元,只能说成绩一般,身边看过的朋友着实不算多。
以下是剧情
——————————
一间超市,男人柴田治和只是孩子的柴田翔太又一次进来偷窃,已经不知道这是他们第几次“光临”,只见在阿治的掩护下,翔太在一旁熟练地将一袋又一袋零食扔进背包。
傍晚回家,两人在街边买了可乐饼,走着走着两人又一次看见了路边那个被锁在公寓露台(一楼)的小女孩,女孩的父母似乎经常不在,父子两人不忍见她挨饿,便把她抱回了家。
柴田家除了阿治和翔太,还住着“妈妈”信代、“姐姐”亚纪和“奶奶”。事实上,这间房子是奶奶一人所有,大家互相并无血缘关系,长期“寄宿”于此。为了避免怀疑,大家深入简出,有时特别的人上门甚至要从后门偷偷撤离。
小女孩说自己名叫由里。由里虽然已经5岁,但是非常瘦弱,奶奶看出由里身上有不少伤痕,由里只说是自己不小心磕出来的。
晚饭后信代提出让阿治赶快把由里送回家,两人抱着熟睡的由里走到公寓窗前,听到了里面传出的吵架声,女方大声质问“你以为当初是我想生下这个孩子吗?”,随后信代改变主意,留下了由里。
第二天信代去洗衣房工作,她经常随手拿走一些顾客落在衣服里的财物;阿治则去工地干活,这次他伤到了脚,于是在家休息几天。
阿治拄着拐和翔太来到一家渔具店偷窃,这次由里也提供了帮助,回家路上翔太说根本不需要把由里一起带上,阿治则说由里是翔太的妹妹,要互相帮助,翔太听完没有说话跑掉了。晚上,阿治在一辆废车里找回了翔太,劝说他把玲当成妹妹,然后忽然又暗示翔太喊自己爸爸,翔太一时傲娇,没有答应。
回家路上,翔太跟爸爸提起了小黑鱼的故事,这是一个小黑鱼作为“眼睛”,带领着弱小的小红鱼游在一起成为“大鱼”吓走捕食者,从此在大海自由畅行的故事。
过了两个月,有一天大家在电视上看到了由里的新闻,原来由里真正的名字叫作树里,奇怪的是报警的并非树里的父母而是邻居,原因是连续两周都没有见到树里。阿治担心惹祸上身打算叫树里自己回家,而信代则让树里自己选择去留,最终树里还是留了下来。
为了掩人耳目,大家给树里理了发,并且起了个新的名字叫作玲,亚纪带着剪完头发的玲照镜子,并且悄悄告诉玲她也有另一个名字,叫作沙耶香,这是亚纪在风俗店工作的艺名,玲告诉亚纪自己更喜欢玲这个名字。
奶奶给玲作了新衣服,同时为了销毁证据,信代烧毁了玲最初来到家里穿的衣服,她告诉玲,父母说因为喜欢而打孩子的说辞都只是借口而已。
奶奶每个月都会去前夫(已去世)家里祭拜,而前夫的继子一家则每个月会给奶奶3万日元的赡养费,这次正巧遇上了出门上学的小女儿沙耶香,奶奶就顺便问起了大女儿,而事实上大女儿正是亚纪。继子夫妇二人隐瞒了亚纪离家出走的事情,而是说她如今正在澳洲读书,奶奶只是笑笑,没有拆穿。
翔太开始教玲一起偷窃,这次他们来到了经常“光顾”的一家便利店。在翔太的掩护下,玲偷偷拿走了两颗糖果。正要离开时,店主偷偷叫住了翔太,他递给翔太两根冰棍,并告诉他不要再让自己的妹妹作这个——原来店主一直以来都知道翔太的行为。
信代工作的洗衣店效益每况愈下,老板决定辞退一名员工,工友拿自己知道玲的事情威胁信代,信代没有办法只能自己提出辞职,临走前信代威胁工友,玲的事如果说出去自己一定会杀了她。阿治腿伤早已康复,却也懒得再回去工地上班,于是阿治提出让信代重拾本行,并把亚纪带上,信代拒绝了。当天晚上,门外放起了焰火,一家人不便外出,便一起坐在院子里听着外面的焰火声,仿佛身临其境。
夏天到了,一家人打算去海边玩一次。坐在沙滩上,信代看着在海浪中玩耍的一家人,问奶奶是不是家人像这样没有血缘关系反而更好,奶奶说这样维持不了太久,还是得过且过吧。说完信代加入一起玩水,奶奶远远看着,感叹自己如今真的老了,又看看一家人愉快的身影,无声地说了声“谢谢”。
时间渐渐过去,一天早上玲发现自己掉了一颗牙齿,于是让翔太把牙齿抛上了屋顶,此时屋内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发现奶奶已经没有了呼吸。阿治正准备叫救护车,为了防止引来调查信代赶快制止了他,大家没有钱火葬奶奶,于是打算将她埋在院子里,忙完后阿治显得有些恍惚,只说今后如果自己死了也埋在院子里好了。
信代带着翔太取奶奶的养老金,回家路上翔太问偷窃是不是不对,阿治说过货架上的东西不属于任何人。信代听完不耐烦地说如果不偷倒闭应该没关系吧。两人走着,忽然路边的小贩喊到这位妈妈要不要给孩子买几个可乐饼,信代听完立刻开心了起来。
回到家,阿治找出了奶奶偷偷存着的从前夫家里要来的赡养费,一共16分,每份3万日元——前夫家的赡养费奶奶一直为亚纪存着,一分钱也没花。
过了几天,阿治带着翔太出来偷停泊车辆里的财物。这次翔太却迟疑了,在阿治一个人完成了偷窃后,逃跑路上翔太问起阿治,当初捡到自己是否也是为了要偷车里的钱,并非为了救自己,阿治则立刻否定了这个说法。
又过了几天,翔太又一次带着玲去那家便利店,却发现这次便利店关了门,原来是店主去世了。
自便利店店主去世后,翔太就一直显得很犹豫,这次,他和玲又来到了那家熟悉的超市。翔太告诉玲让她在外面等候,自己进去偷窃,却不料玲偷偷跟了进来,并开始学着翔太一起偷窃。为了掩护玲,翔太推翻货物引起店员注意后立马抱起一袋水果跑了出去。两名店员分头行动,翔太被堵在天桥上,他一时性急,翻过天桥的围栏跳了下去,结果摔伤昏迷。
阿治与信代赶到医院,医生告知说翔太只是伤了腿,并无大碍,正准登记信息时,两人立刻编了个借口离开了。回家后阿治准备带着大家一起逃跑,并且跟大家对好口风,说根本不存在奶奶这个人。结果刚准备出门,就被赶来调查的警察逮了个正着。
警察对一家五人分开询问,很快就摸清了真相。最开始阿治是信代的情人,得知信代的丈夫(奶奶的儿子)经常对其家暴,两人密谋着杀掉了丈夫,并把他埋在了院子里,两人从此住在柴田家。信代不能生育,于是两人在一次偷窃中,抱走了停泊车里的翔太。而奶奶则收养了离家出走的亚纪。只是念在阿治有前科,这次信代一人扛下了几乎所有罪责,弃尸是重罪,信代被判监禁,阿治只承担了偷窃的罪责,警察问阿治,为什么要教孩子偷窃,阿治说除此之外,自己再也没有什么能教的了。
释放后,翔太由于时隔太久不记得身世,被安排进了福利院,并且开始上学,阿治被安排进了单身公寓。不久后翔太翘课跟阿治一起探望信代,在狱中信代告诉了翔太当时捡到他的地点和车型。翔太打算在阿治的公寓留宿一晚。睡觉前,翔太问阿治当时是不是像警察所说,打算抛弃自己逃跑,阿治犹豫了许久,承认了此事。事实上,逃跑当晚,阿治手上拿着的正是翔太的运动鞋。
第二天阿治送翔太搭车回学校,上车前,翔太低头告诉阿治,自己当初是故意被抓住的。阿治听完默不作声,这时公交车已经开动,阿治追着车喊着翔太的名字,翔太装作没听到,等到汽车开远了,翔太这才回头看向身后,无声地说了一句“爸爸”。
被送回家的玲又用回了树里这个名字,又一次被锁在阳台的她,一边收拾玩具,一边念着信代交给她的儿歌。念罢,她默默地看向柴田家的方向,发起了呆。
——————————
小偷家族这部电影是导演是枝裕和继《海街日记》后的又一部以家庭为主题的电影。只是相较于海街日记明亮通透且低对比度的清新画面,《小偷家族》大量才用了低亮度,高对比度的配色,同时伴有大量的室内景,给人以压抑的主观感受。另一方面,在画面构图时导演经常通过遮挡物使画面紧凑,同时大量采用人物的重叠,形成一个小环境包含许多人的效果,拉近了主角们的距离,让人很容易感受到主角一家的亲密感。这两种主观感受的叠加能让观众快速带入这样一种辛酸但是不乏温馨的社会边缘家庭的氛围。
整部电影采用明亮色调的片段少之又少,最长的应该是海边那场戏,这应该是导演用光的一处精妙安排。相信那场戏,看过的观众一定印象最为深刻,这场戏也是电影最关键的承上启下部分,感情基调在此达到最上扬,此后逐渐转下。
说到故事主题,“家庭”这个主题应该是是枝裕和近年来多部作品(《无人知晓》、《如父如子》、《步履不停》、《海街日记》)所围绕的共同核心,即便如此,是枝裕和总能通过这一个个小的故事挖掘出一些看起来可能很简单的问题进行深刻的讨论。
导演是枝裕和曾经在随笔集《有如走路的速度》中提到这样一段话:
对你来说,电影和电视是什么?
有时会遇到这种直抵本质、难以作答的问题。
“就是交流。”
近来,我都是这么回答的。
“不是为了表达自我吗?"
对方继续追问。我不清楚其他导演的情况,但自从踏入这个行业,我就与“表达自我"这个词格格不入。
并非我在孕育作品。作品也好,感情也好,早已蕴含在世界之中。我不过是将它们捡拾并收集起来,然后捧在手心,展示给观众看。作品是与世界的对话(交流),是认为这种世界观谦虚又丰富,还是将其视为创作者的无能呢?这种对立自来就有。
(以上摘自微信公众号:木鱼水心)
如果电影人一定要分为形式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话,是枝裕和一定属于后者,对于前者,电影的一切剧情、人物、画面调度甚至BGM都为了表达导演的某一种诉说或情感,例如当今另一位日本电影大家岩井俊二;而对于后者,电影在于把生活或者事件的全貌呈现给观众,虽然可能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一定不会带给观众过度的共情,因此更有一种纪录片的感觉,不仅有强烈的真实感,更能够给人带来思考与发挥空间。譬如这部小《小偷家族》,故事仅仅只是导演通过一则简单的小偷落网的新闻衍生发散而来,却给人带来强烈的真实感,仿佛真有其人其事。
回到故事本身——决定这毫无血缘的一家人的羁绊究竟是利益还是感情;我们如何去看待这样一家只能以犯罪谋生的家庭。无疑,能让小偷家族的成员之间如此紧密且默契的是彼此间牢固的感情羁绊。但是不可否认,这其中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利益关系,例如阿治和信代会打奶奶养老金的主意;信代会得知阿治有工伤保险的时候有意无意的说还是摔断腿更划得来等等。我们在观影过程中,不论是通过导演用光的精心安排,还是多处家人间近景特写的长镜头对话,都不难感受出导演对小偷家族间超越血缘的亲情的高度肯定,但与此同时,导演没有把导致这一个边缘家庭窘迫境遇的原因简单的推给社会或者某个始作俑者,而是以近乎冷酷的视角展示出这个家族成员本身的问题——阿治会因为偷懒,哪怕腿伤好了也不愿意再去工地工作;因为没有读过书,所以能教给孩子的只有盗窃,并且告诉孩子货架上的东西不属于任何人;因为没有办法送孩子上学,于是告诉翔太只有不能在家里学习的人才会去上学;因为阿治和信代二人无法生育,才会想到抱走别人家的孩子翔太当做自己的孩子;并且作为长辈,不论是信代还是奶奶都多少有小偷小摸的坏毛病等等。
这么看来,翔太跟阿治讲述的“小黑鱼”的童话其实也构成了一个重要隐喻,只是作为眼睛的“小黑鱼”阿治虽然可以让小偷家族团结一致,但是眼睛如果带错了路,那么最终这群小鱼只能等来一个悲剧的结局。
回到生活,我们大多数人就像翔太一样,是父母选择了我们,我们的前半生甚至一生都可能受到他们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不论是好亦或是不好,他们对于家庭成员的无私付出是值得被肯定与珍惜的,一个家庭的羁绊亦非简单的血缘关系能够概括,而正是家人们互相一点一滴付出与努力的背影所组成,这便是我近期再次看到这部电影最大的感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