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拍的电影白毛女
① 白毛女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白毛女最后的结局:
在全村公审会上,黄世仁、穆仁智二人受到严惩。地主被镇压了,喜儿报了仇伸了冤。她重又回到自己的村庄,与大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头发也渐渐变黑了。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之后,电影局局长袁牧之和艺术处处长陈波儿决定把舞台歌剧《白毛女》拍成电影。舞台歌剧《白毛女》产生在解放区延安。
拍成电影以后,可以把延安产生的新文艺推广到全中国。生产任务落实到东北电影制片厂,编剧和导演的任务落实到导演王滨和导演水华的肩上,他们联合导演,王滨是第一导演。
(1)新拍的电影白毛女扩展阅读:
《白毛女》是在毛泽东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指引下诞生的大型新歌剧。
歌剧通过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两代人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示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的阶级矛盾,愤怒控诉了地主阶级的罪恶,热烈歌颂了光明的新社会,形象地说明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指出了农民翻身解放的必由之路。
创作者在张庚的领导下,对《白毛女》重新进行结构,重新进行创作。导演王滨一开始采用秦腔的艺术形式来排演,唱腔是秦腔,音乐伴奏也是秦腔的曲调和锣鼓点。
请周扬来看试排,剧组的这一创作未能令他满意,受到他严肃地批评。他认为无论从立意、艺术形式还是从表演格调上看,《白毛女》这出戏都缺乏新意,没有走出旧剧的窠臼。他说:“这样写,这样排,怎么能把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思想内容表现得好呢?
从形式上看,音乐和表演都很陈旧,我们不要洋八股,但也不能不加改造地照搬土八股、封建八股。我们要创作我们民族自己的新歌剧,在音乐方面要有我们自己民族风格的创作,不能搞旧瓶装新酒。”
他对剧组强调:要赋予新歌剧以新的主题,体现劳动人民的反抗意识,以鼓舞人民斗志,去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② 《白毛女》故事是道听途说还是纯属虚构的
《白毛女》故事是道听途说的。
《白毛女》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却是民间传说,抗战时期流传于晋察冀一带。大意是,在深山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个强大的“白发尼姑”,她可以主宰世界的命运。因为有这样一个童话,当地村民每晚都去奶奶庙给尼姑拜祭,影响了根据地共产党领导的群众大会。丁毅写的舞台剧的主题不再是单纯的破除迷信,而是升华为农民反对地主剥削的斗争,因为这是当时农民的主要问题。所以《白毛女》迅速从延安走向全国,影响一直持续到文革后期,提醒我们是新社会把鬼变成了人。以上就是对《白毛女》故事是道听途说还是纯属虚构的这个问题的解答。
③ 认识第6天结婚,丈夫离世后,《白毛女》朱逢博为何与其骨灰同住12年
说到朱逢博,相信老一辈的人一定不会陌生,她可是资历深的老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歌唱家,更是有中国夜莺的美誉,她就是朱逢博,也是《白毛女》、《橄榄树》、《玛依拉》的演唱者。
朱逢博一生演唱了近800多首歌曲,每一首都是影响了几代人的青春记忆,就连李谷一都崇拜她,如今朱逢博已经83岁高龄,她的丈夫在很早之前就离世了,但是痴情的朱逢博一直把丈夫的骨灰放在自己身边,这样就好像他一直陪伴着自己,从没有离开过,这样深情的爱情真的是羡煞旁人啊。
放弃建筑师,跻身歌舞团如今朱逢博已经83岁高龄,平时她的生活起居也是由儿子而儿媳照顾,因为年纪大了,也不再培养新人了,而是把时间全留给自己,享受晚年生活。
一代歌唱家已经安享晚年,时间带走了她的年华,却留下了她的沧桑岁月,细数朱逢博这一生带给观众的歌曲和荣誉,一点一滴都是满满回忆,人生不就如此,生命也不就如此,从一点一滴都无垠大海,生命的旅程就是不断的积累、沉淀,回首曾经,那些繁华还浮现在眼前,但是内心却已心如止水。
④ 白毛女 的故事
《白毛女》是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电影,由王滨、水华执导,田华、陈强、胡朋、张守维、李百万、李壬林等主演。该片于1951年3月11日在中国上映。
该片由同名歌剧改编而来,讲述了喜儿被地主黄世仁霸占后,逃进深山丛林,头发全变白,后来被大春解救的故事
创作背景: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之后,电影局局长袁牧之和艺术处处长陈波儿决定把舞台歌剧《白毛女》拍成电影。
(4)新拍的电影白毛女扩展阅读:
幕后制作:
人物原型: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
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这部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
这部歌剧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⑤ 我国第一部新歌剧是由丁毅贺静主演的什么
《白毛女》。
《白毛女》是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电影,由王滨、水华执导,田华、陈强、胡朋、张守维、李百万、李壬林等主演。该片于1951年3月11日在中国上映 。
该片由同名歌剧改编而来,讲述了喜儿被地主黄世仁霸占后,逃进深山丛林,头发全变白,后来被大春解救的故事。
人物原型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
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这部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这部歌剧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⑥ 我国第一部新歌剧是什么是《白毛女》吗
我国第一部新歌剧是《白毛女》。
编剧是鲁艺文学系的贺敬之、丁毅,作曲是音乐系的马可、张鲁、瞿维、向隅、李焕之。导演王滨、王大化、舒强。王昆演喜儿,凌子风演杨白劳,陈强演黄世仁。歌剧音乐用民歌“小白菜”等作基调,大受欢迎。
《白毛女》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
相关艺术形式:
1951年初上映的电影《白毛女》。编导水华和王滨。田华演喜儿,李百万演大春,陈强演黄世仁。影片1951年荣获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1957年荣获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1965年上海芭蕾舞团演出芭蕾舞剧《白毛女》。女主角:蔡国英、茅惠芳饰喜儿;顾峡美、石钟琴饰白毛女。该剧在1980年代沉寂之后从1990年代开始有多次上演。《白毛女》为日本松山芭蕾舞团保留剧目之一,由清水哲太郎编舞,森下洋子饰喜儿。
⑦ 白毛女简介300~400字
不知道你说电影还是歌剧,都在这了
《白毛女》是东北电影,由王滨、水华执导,该片于1951年3月11日在中国上映。
该片由同名歌剧改编而来,讲述了喜儿被地主黄世仁霸占后,逃进深山丛林,头发全变白,后来被大春解救的故事。
前提: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陕西延安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使得延安的文艺工作者意识到要创作出一个全新的反映共产党的理念的艺术作品。1945年中共七大准备召开之际,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的一些艺术家在院长的指示下,根据1940年流传在晋察冀边区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传说,加工改编出了歌剧《白毛女》。
《白毛女》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共产党的阶级斗争理论结合在一起,成为解放区文艺标志物,迅速风靡各个解放区。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之后,电影局决定把舞台歌剧《白毛女》拍成电影。王滨、水华原希望仍由主创歌剧《白毛女》的贺敬之来编写电影文学剧本,但因他无法抽身,只好改邀河北农村土生土长作家杨润身一同创作。摄制组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即拍成音乐片。重做的歌词由贺敬之和张松如二位词作家创作,重做的歌曲由瞿维、张鲁和马可三位作曲家创作。王滨导演在改编过程中,重点增加带有传奇色彩的唱腔。
起源: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这部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⑧ 电影《白毛女》中,饰演白毛女的演员是﹖
《白毛女》中白毛女的饰演者是雷佳。
雷佳,1979年10月19日出生于湖南益阳,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党的十九大代表。
曾获“金钟奖”声乐大赛金奖、青歌赛民族唱法金奖,多次获全军文艺汇演一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立三等功四次。2013年起任金钟奖及青歌赛评委。
(8)新拍的电影白毛女扩展阅读
雷佳演艺经历:
1,200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复排推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交响合唱音乐会《东方红》。
2,2008年8月,参与“奥运音乐火炬接力”活动,担任唯一一份奥运音乐国礼《中华56民族之歌》的主唱,此专辑作为音乐国礼赠送给来京参加奥运会的各国元首。
3,2012年6月,参加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夜”文艺晚会,代表中国地区演唱《大地飞歌》;6月21日,主演国家大剧院首部民族歌剧《运河谣》,饰女主角水红莲。
⑨ 水华执导的电影是什么
水华执导的电影是《白毛女》。
《白毛女》是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电影,由王滨、水华执导,田华、陈强、胡朋、张守维、李百万、李壬林等主演。该片于1951年3月11日在中国上映。该片由同名歌剧改编而来,讲述了喜儿被地主黄世仁霸占后,逃进深山丛林,头发全变白,后来被大春解救的故事。
《白毛女》的幕后制作:
1950年春,由王滨、水华、瞿维三人先到河北省平山县调查,在平山了解白毛女的传说在当地流传的经过,同时也考察人民的生活状况。王滨、水华原希望仍由主创歌剧《白毛女》的贺敬之来编写电影文学剧本。
但因他无法抽身,只好改邀河北农村土生土长、14 岁就参加八路军的作家杨润身一同创作。杨润身对当地的风俗习惯非常熟悉,可以帮助电影增加地方特色。
摄制组经过争论和反复权衡之后,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即拍成音乐片。重做的歌词由贺敬之和张松如二位词作家创作,重做的歌曲由瞿维、张鲁和马可三位作曲家创作。王滨导演在改编过程中,重点增加带有传奇色彩的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