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马电影主题名称
① 电影战马讲述的是哪个国家的战争
影片《战马》改编自英国桂冠作家麦克·莫波格的同名小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杰瑞米·艾文、彼得·穆兰、艾米丽·沃森等联袂主演。影片于2011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以一匹名叫乔伊的农场马的视角展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个英国农场少年艾伯特的父亲为了维持农场,无奈之下将乔伊卖给军队,为前线运送军火物资。艾伯特和他心爱的马不得不分离,但他们被分离的命运又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又重新交织在一起的故事[1]。
中文名
《战马》
外文名
《War Horse》
其它译名
《雷霆战驹》(香港译)
出品时间
2011年
出品公司
梦工厂、安培林娱乐
发行公司
华特·迪士尼电影工作室、试金石影片公司
制片地区
美国
制片成本
6600万美元
拍摄日期
2010年8月6日至2010年10月27日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编剧
李·霍尔,理乍得·柯蒂斯等
制片人
凯瑟琳·肯尼迪、弗兰克·马歇尔
类型
剧情
主演
杰瑞米·艾文,彼得·穆兰,尼尔斯·阿莱斯楚普
片长
146分钟
上映时间
2012年2月28日(中国大陆)
分级
USA:PG-13
对白语言
英语,德语
色彩
彩色
imdb编码
tt1568911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露出即将打响的苗头的时候,作为一个英国的牧场家庭,尽管他们手头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拥有它,可他们还是在一场拍卖会上买下了一匹脾气相当狂躁的小马驹,起名为“乔伊”,这匹马看起来就好似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失败的选择,泰德(彼得·穆兰 饰)和罗茜·纳拉科特(艾米丽·沃森 饰)夫妇对此都感到非常地失望,他们甚至预感到,挽救濒临倒闭的牧场的愿望就要落空。
但是他们的儿子阿尔伯特(杰瑞米·艾文饰)却决定驯服“乔伊”,因为他已经被这匹马奔跑的速度、张扬的个性和迷人的灵魂给彻底地征服了——很快,一人一马就变得形影不离起来,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他们却被迫分开了,“乔伊”就在阿尔伯特的眼皮底下被卖掉了,成为了一位英勇的英国骑兵军官的坐骑,就此走上前线。
可是,离开了阿尔伯特之后,属于“乔伊”的有如迷宫一样的旅程也随之展开,而它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分别是快乐、悲伤、艰难与奇迹,并且伴随着这些征程迅速地成长起来,从一只单纯的坐骑,变成了一位非凡的英雄,用它纯真无害的天性、不带任何
战马剧照1(19张)
杂质的动机以及对自己的人类朋友无条件的奉献,感动了来自于这场战争的所有对立面的生命——它不仅拉得动战场上的战地流动医院、还知道灵巧地躲避德国士兵的追赶、同时还在这个过程中点亮了一位法国女孩的想象力、甚至拉着巨大且沉重的大炮爬上了山顶,在阿尔伯特一路不断地靠近属于他自己的危险任务的时候,“乔伊”发现自己在英军和德军之间的“无人地带”遭到了诱捕,即使这一次看起来没有任何逃脱的可能性了,可是它还是抓住了和平时期转瞬即逝的机会,飞奔进回归和重逢的梦想当中
② 电影《战马》主要讲了什么
影片《战马》改编自英国桂冠作家麦克·莫波格的同名小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杰瑞米·艾文、彼得·穆兰、艾米丽·沃森等联袂主演。影片于2011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
可是,离开了阿尔伯特之后,属于“乔伊”的有如迷宫一样的旅程也随之展开,而它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分别是快乐、悲伤、艰难与奇迹,并且伴随着这些征程迅速地成长起来,从一只单纯的坐骑,变成了一位非凡的英雄,用它纯真无害的天性、不带任何杂质的动机以及对自己的人类朋友无条件的奉献,感动了来自于这场战争的所有对立面的生命——它不仅拉得动战场上的战地流动医院、还知道灵巧地躲避德国士兵的追赶、同时还在这个过程中点亮了一位法国女孩的想象力、甚至拉着巨大且沉重的大炮爬上了山顶,在阿尔伯特一路不断地靠近属于他自己的危险任务的时候,“乔伊”发现自己在英军和德军之间的“无人地带”遭到了诱捕,即使这一次看起来没有任何逃脱的可能性了,可是它还是抓住了和平时期转瞬即逝的机会,飞奔进回归和重逢的梦想当中 。
③ 电影《战马》主要说了什么
影片以一匹前额有着白色十字花纹名叫乔伊的农场马的视角展开,1914年,在德文郡小镇,男孩艾尔伯特(杰瑞米·艾文 Jeremy Irvine 饰)目睹了幼驹乔伊的诞生。在集市上,它被频繁叫价,最终被艾尔伯特的父亲泰德(彼得·穆兰 Peter Mullan 饰)用30基尼的天价收入囊中,跛脚的他也因此得罪了地主。艾尔伯特与乔伊尽情嬉戏,与朋友分享。然而,好景不长,地主登门拜访,称如果乔伊不能犁地将立刻将其带走,泰德只好赌上了全部家当。于是,艾尔伯特在逼迫之下,为乔伊套上了鞍蹬,强迫它犁地,甚至还使用了皮鞭,最终灵性的乔伊真的领会了艾尔伯特的苦衷并将一片遍地石块的荒地翻耕了出来,第一次表现出其出人意料的潜力。 为了还债,泰德辛苦耕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辛苦换来了收成,但是一场大雨毁了一切。德军来袭,父亲被迫将马变卖给骑兵军,换了30基尼。艾尔伯特虽然难以割舍也只能含泪送别乔伊踏上了前途未卜的战场。 参军了的乔伊因为体格强健,温顺听话,很快就成为了上尉的座骑。然而战争惨烈,乔伊开始不由自主的更换主人。从英国上尉,法国老农与孙女,到德国骑兵,它遭遇了形形色色的人,见识了他们的人生起伏,悲欢离合,更看尽了人间冷暖与战争带来的苦痛创伤。而对乔伊难以忘怀的艾伯特,也参军来寻找它。尽管身处在这凄凉的战壕,乔伊的勇气感动了它身边的士兵和人们,它能够寻找到温暖和希望。但是它的内心却惦记着它的小主人阿尔伯特,最终他们再次相逢了。
④ 奥斯卡电影《战马》讲述了什么故事
电影剧情
1914年,一战爆发,一个英国农场少年阿尔伯特的父亲为了维持农场,无奈之下将乔伊卖给军队,为前线运送军火物资。阿尔伯特和他心爱的马不得不分离。尽管身处在这凄凉的战壕,乔伊的勇气感动了它身边的士兵和人们,它能够寻找到温暖和希望。但是它的内心却惦记着它的小主人阿尔伯特,最终他们是否能够再次相逢呢?
⑤ 电影《战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我觉得是一部关于马和人之间和谐相处感人至深的故事,农场主在家境穷困的窘况下,赌气在马匹竞拍会上以很高的价格竞拍成交,其儿子对马伊克关爱有加训练它做各种技能。战争爆发马儿伊克被征用几经艰险有幸存活,两军交战隔着数百米的战壕竟自发举白旗去解救战场中央被铁丝缠绕的马儿。继而找到自己的最初的主人。战争结束农场主儿子骑着战马回了家。
大抵《战马》就是在几幅PPT中来表达主题,分割出来也不是未可。德文郡男孩、英国骑兵、小姑娘、德国两兄弟、给德国佬拉大炮几个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都与战争紧密相连,要么表现战争嗜血的一面,要么表现战争泯灭人性的一面,不一而足,其实任何选取其中一个侧面来深入刻画,也不失一个好本子。
⑥ 电影战马的主题是什么
1914年,在德文郡小镇,男孩艾尔伯特(杰瑞米·艾文 Jeremy Irvine 饰)目睹了幼驹乔伊的诞生。在集市上,它被频繁叫价,最终被艾尔伯特的父亲泰德(彼得·穆兰 Peter Mullan 饰)用30基尼的天价收入囊中,跛脚的他也因此得罪了地主。艾尔伯特与乔伊尽情 嬉戏,与朋友分享。然而,好景不长,地主登门拜访,称如果乔伊不能犁地将立刻将其带走,于是泰德赌上了全部家当。于是,艾尔伯特在逼迫之下,为乔伊套上了鞍蹬,强迫它犁地,甚至还使用了皮鞭,却不能让它屈服就范。为了还债,泰德亲自上阵犁地,功夫不负有心人,辛苦换来了收成,但是一场大雨毁了一切。德军来袭,父亲被迫将马变卖给骑兵军,换了30基尼。艾尔伯特虽然难以割舍也只能含泪送别乔伊踏上了前途未卜的战场。战争中,乔伊的主人不停在变,从英国上尉,法国老农与孙女,到德国骑兵,然而它真正等待的是艾尔伯特,他们能够重逢吗……
⑦ 《战马》:斯皮尔伯格感知生命的辉煌巨作,让人性的美散发光芒,你怎么看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好莱坞电影大师。他的电影不仅票房高,而且在电影史上也有成功的足迹。
不仅获得多项奥斯卡奖,还获得粉丝的追捧,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
在他的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流行文化的内容,而不是人们无法理解的神秘文艺。
亲人之间,敌人之间,战友之间,陌生人之间,欢乐是体现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下温情的主线。
为了帮助乔伊走向自由,英国士兵和德国士兵甚至可以握手成为朋友。
对乔伊和他的主人的认可也反映了斯皮尔伯格叙事结构的戏剧性特征。在这一幕中,斯皮尔伯格还对比批判了工业时代人性的冷漠。军医为了救治伤员,可以对乔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先不做预诊,再草草下令射击,因为他认为乔伊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但在乔伊和艾伯特相互认可后,医生终于意识到乔伊是艾伯特的朋友,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实现了人性的升华。
镜头4
战争结束了。
根据规定,乔伊将被拍卖,他的同志们凑钱希望艾伯特能把乔伊买回来。
拍摄的那一刻,做果酱的德国老绅士花了100英镑高价给孙女买下了乔伊,但爷爷看到乔伊和艾伯特之间深厚的感情后,还是把乔伊还给艾伯特。
艾伯特和乔伊回到家乡,在黄昏时分拥抱了他们的母亲,这部电影就这样结束了。
艾伯特;养大它的农场男孩;尼科尔斯;,北萨默塞特志愿骑兵队队长,骑到前线;照顾好它的巩特尔和迈克尔兄弟;艾米莉;,一个捡起来想教它跨栏的法国女孩;切断铁丝网的英国和德国士兵共同拯救了它...这些人有的死了,有的活了下来,各国人民遭受的苦难和战争一样多。
毕竟历经千辛万苦,重逢是可喜的。
只要和亲人在一起,生活就可以继续。
就像明亮的夕阳和漆黑的夜晚,总会有黎明。
在好莱坞电影的结局中,正义战胜邪恶是必然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品质好,天下必有庆,恶势力终有败,充满正能量。气氛总是很愉快。
斯皮尔伯格吸收了经典好莱坞的经验,知道如何把握观众的心理,所以不断让这个结局出现在他的电影中。在这部影片中,斯皮尔伯格还运用了他一直擅长的象征手法,让影片中的主角乔伊能够突破重重障碍,甚至让角色看起来像一个普通但勇敢的战士,做着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但这种经历和结局却是观众在银幕上所认为和期待看到的。
这部电影不仅反映了战争对人类的危害,也反映了导演对人性的思考。通过战争中的各种画面,人性之美熠熠生辉。
斯皮尔伯格反思世界,反思人类的存在,反思文明的悲哀,以高超的摄影技巧和一贯的电影创作风格创作了这部电影。
在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战马》输给了《艺术家》,错失了最佳影片,但它仍然是一部具有时代特征、能够感知生活的辉煌巨作。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写的又一部战争史诗,旋律动人,情感细腻。
⑧ 战马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小说以一匹名叫乔伊的农场马为视角,讲述了一个英国农场少年艾伯特在一战中的寻马之旅。一战爆发后,艾伯特的父亲为了维持农场经营,无奈之下把乔伊卖做军马。战火纷飞,乔伊被用来向前线运输军火物资。
乔伊虽然躲过了重重危险,最终还是不幸落入德军之手,幸好得到一个法国小女孩艾米莉与祖父的悉心照顾才幸免于难。冥冥之中,乔伊回到了英军战壕,与小主人艾伯特短暂相聚,可惜好景不长,伙伴再次分离。
而另一边,小艾米莉将不久于人世,临死前祖父答应她一定会为她找到心爱的战马乔伊。不过,当艾米莉的祖父了解到艾伯特对乔伊付之生命的爱时,他愿意以区区一便士把乔伊卖给艾伯特。
(8)战马电影主题名称扩展阅读:
《战马》是英国作家迈克尔·莫波格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该小说发表于1982年,曾获得当年惠特布莱德奖(即现在的柯斯达文学奖)亚军,此后多次改编为舞台剧和广播剧,在英国可谓风靡一时。同时小说《战马》受梦工厂工作室青睐,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同名电影《战马》于2011年12月25日上映。
《战马》是英国桂冠作家莫波格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之一,以“一战”为题材,讲述了一个人与动物之间关于勇气、忠诚、和平与爱的非凡故事。
前额上有着白色十字花纹的乔伊原本是一匹在乡间干活的小马,但是命运却安排它走上了战场,故事通过乔伊的视角全方位展示了战争的残忍与人性的美好。该书初版于1982年,曾获得当年的惠特布莱德奖亚军,之后多次被改编为舞台剧和广播剧,风靡英国。
迈克尔·莫波格(Michael Morpurgo)英国儿童文学作家。1943年出生于英国的赫特福德郡,曾在伦敦、苏塞克斯和坎特伯雷等地求学,随后进入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学习英语和法语。毕业后,他进入一所位于肯特郡的小学担任教师,在每天为孩子们讲故事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文学创作的天赋。
迄今为止,莫波格已创作了百余部儿童文学作品,获奖无数,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和歌剧。1999年,他与诗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一起创办了每两年评选一次的“儿童桂冠作家”计划,并成为此称号的第三位获得者。2006年,他凭借在文学领域的贡献被授予大英帝国军官勋章。
如果这位英国作家迈克尔.莫波格出生在古代,他肯定是位广受欢迎的说书人,因为他超过一百本的作品,最适合大声朗读,而且从小在演员父母亲的耳濡目染下,他简直是位天生的表演家!听过他现场说故事的人都会同意,莫波格入木三分的演技和精准的用字,把每个故事都“说活了起来”。
莫波格出生于一九四三年,他所写的小说得奖无数,曾经翻拍成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甚至歌剧,二○○三年更获得两年一度的英国“童书桂冠作家”荣誉。
由于他深知历史传承的可贵,因此常将现代的元素融入故事情节中,“用一个‘现在’来牵稳读者的手,带领他们走入过去。”
然而,莫波格除了在他最喜爱的历史间穿梭,他还是一位“入世的说书人”,他和妻子克莱儿从一九七六年开始,即着手为都市孩子设立慈善农场(Farms for City Children),他们现在已有三座农场,每年陪伴超过两百位孩子,在这里一同体验农场生活,并从动物和大自然中学习包容和宽恕。
⑨ 战马以人马情谊为反战主题,流露世间温情,是老少皆宜的佳作吗
《战马》是老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大气磅礴的史诗作品,以人马情谊表现反战主题,让人很感动,配乐更是锦上添花,整部影片充满着正能量和煽情点,人的感悟真的和经历紧密相关,27岁的我并没能把影片看完看懂,31岁的我会潸然泪下,影片中一匹马串起了所有人的命运,战争是残酷的,好在世间还有情感。《战马》绝对是一部老少咸宜的佳作,无论对于孩子、中年人还是花甲老人,他们都应该会有不同的收获。
最令人感到意外的就是两名身处不同立场的士兵救乔伊的片段。其实没有人希望战争,即使在战争中依旧能看到人性的光辉,这部电影也正是用人马情谊表达出了反战的主题。能把反战题材拍的如此唯美清新,如此温润人心,大师的春秋神笔,令人赞叹!一部好的反战片,看完后应该让人更加珍惜和平的现在,而不是煽动人心中的仇恨。这就是《金陵十三钗》与《战马》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