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电影 » 台湾新电影运动正式终结

台湾新电影运动正式终结

发布时间: 2022-09-10 04:59:01

① 日殖时期,台湾电影的发展是怎样的

日据早期的台湾电影,从摄制、发行、放映到观看,都是日本人的特权。1901年,日本人高松丰次郎在台北西门町投映十多部粉饰殖民统治的新闻记录片。台湾华文电影开端于1925年,刘喜阳、李松峰、郑超人、张云鹤、李延旭等人成立台湾最早的电影团体“台湾映画研究会”,拍摄台湾人的首部故事片《谁之过》,仍有殖民力量的参与与渗透。1929年,“百达影片公司”拍摄侠义爱情片《血痕》,十分成功。从1931年开始,日本殖民政府逐渐加强电影控制。一方面摄制、引进日本殖民影片,一方面禁止引入大陆影片,并限制台湾本土电影的活动。伴随“皇民化运动”的兴起,台湾电影也纳入到这个体系中。但台湾电影人并未放弃努力。1937年,台北成立了台湾人自己投资设立的第一电影制作所,拍摄的首部作品是爱情悲剧《望春风》,情节的本土气息浓郁,可以说是当时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悲惨生活的写照,较为成功。同时,台湾电影人突破日本人的限制,极力引入大陆影片,以民族文化与精神抵制日本的文化殖民。他们从上海、厦门、南洋等处购买电影版权或旧片。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抗战结束,台湾各地近二十个映画社放映大陆影片近三百部,包括三十年代左翼电影工作者摄制的影片,如《故都春梦》、《野草闲花》、《渔光曲》、《爱情与黄金》等。
1941年12月,日本实施“电影界新体制”,进一步加强控制,台湾人无法制作自己的电影。

② 台湾新电影运动的特征

http://cache..com/c?m=&p=882a9443999f18fc57ea8c62525f&user=
这里有详细的

③ 张艺谋经典作品《红高粱》“欢乐颂”式的电影 是终结也是开始

《红高粱》此后的张艺谋再也没有拍出《红高粱》这般“欢乐颂”式的影片,他后来的影片应该说更落地,也更沉郁。不变的是,张艺谋对视觉的迷恋。

时光网特稿 当下的中国电影被有些人称之为“黄金机遇期”,窃以为是相当精准的,但明白无误的现实是,我们正以极其充沛的精力在浪掷这段美丽的时光。

至于说到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在我看来,有两段。第一个是1930年以孙瑜执导的联华公司的创业作《故都春梦》为肇始,直至1937年的中国早期有声电影的高峰《马路天使》。第二个黄金期较为复杂,但却更为深刻。

香港是以严浩、徐克、许鞍华等导演掀起的香港电影新浪潮、台湾则是由侯孝贤、杨德昌、王童所创立的台湾新电影运动。

大陆这边则是由第四代、第五代导演所共同完成的一整套从内到外的电影语言 探索 ,时间是1979年到1989年。这是冷战即将结束之时,华语电影的一次不约而同的集体大爆发。它最突出的表征是让全世界对东方电影有了全新的认识。不仅仅是这些年轻,或不太年轻的电影人,他们的视听系统已自觉或不自觉地与世界认知领域高度接壤。还在于,在这些勤于思辨,且能有的放矢的华语电影当中,能让他们一窥这个古老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且姿态往往是置民间与官方皆不顾,一个猛子扎向他们尚能自洽自如的家国梦。

而在这其中,张艺谋初试牛刀的《红高粱》率先登顶于国际舞台,获得当时还叫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熊奖。那一年张艺谋迎来了他生命第三个本命年。姜文恰好是第二个本命年。巩俐正值她22岁的芳龄。摄影顾长卫则三十而立、着名音乐家赵季平四十刚出头。

依现在的眼光来看,《红高粱》是一部极其年轻又相当成熟的电影。当时的人们,更愿意将其看作是为华人“长脸”的一部电影,基于此,这部艺术气息浓厚的影片,在市场上同样受到热烈欢迎。这种情况也适用于勇夺威尼斯金狮的《悲情城市》,同样在台湾电影市场获得高票房。不难看出,人们去看电影,不仅仅是去享受光影晃动时人心的起伏,也是一种潜在的对民族身份的证明。后来,随着华语电影频频在世界影坛折桂,人们也就见怪不怪,又回复到本初的观影惯性中去了。

应该说,《红高粱》的巨大成功,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张艺谋,这个北京电影学院78级摄影系的超龄生。他可以说是中国导演里第一个具有广泛明星效应的导演(不涵指石挥、金山、崔嵬、成龙、周星驰、姜文这样的演而优则导的超级大腕)。一时之间,他的经历、他的绯闻,都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而他之后执导或出演的每一部影片都倍受关注。

连张艺谋本人也没想到,他因《老井》中孙旺角一角成为东京国际电影节首位影帝。但在此之间,张艺谋以800元人民币从莫言手中拿下了《红高粱》的电影改编权。由时任福建电影制片厂厂长的陈剑雨和后来任《三联生活周刊》主编的朱伟共同执笔,出于山东民俗方面的考虑,莫言也参予其中。也正是在莫言的帮持下,当地县委批了五吨化肥,才使那些行将枯萎的高粱地重又茁壮生长起来。顾长卫对高粱地的所进行的视觉呈现,直接从新藤兼人的《鬼婆》那里取经。那一片充溢着对女性身体的想象性复原,那么《红高粱》里的那里随风摇荡的茎杆,同样也闪耀着女性的光芒。

莫言在拍摄期还请剧组人员上他的山东高密老家吃饭,当时莫言担心巩俐并不能胜任九儿这个角色,在莫言看来,巩俐身上的学生气太重,毫无乡野之风。看过成片后,莫言承认自己的判断有误。

我早年看过巩俐在《红高粱》之前出演的一部电视单本剧《暑假的故事》,她饰演一家庭教师。一眼看出,她的欧版身材非常抢眼,且她不笑的时候比她巧目倩兮之时更加动人,有着国内女演员所少有的冷硬之姿。张艺谋在中央戏剧学院挑选演员时,曾在巩俐和史可之间徘徊。两人都有着东方女性所少有的挺拔丰满,不客气的说法,眉宇间都有一些杀气。坊间流传,在二人僵持不下时,是以猜硬币的方式决定谁来实现她们的银幕首秀,最终定下了巩俐。私以为,是巩俐山东人的籍贯,才能她险胜过关。

在相当长的时间,不管张艺谋电影中的主创换了一拔又一拔,雷打不动的依旧是他曾经的爱人同志——巩俐。巩俐也凭《秋菊打官司》中洗尽铅华的表演夺得威尼斯电影节影后。巩俐在张艺谋的电影中不管其身份和样貌如何,永远是美丽的、倔强的、深情的、随时准备不惜一切代价,但在大多时候,都不得善终的女性形象。正是从巩俐那些光芒四射的人物身上,人们仿佛看到了这一代人的“怕”与“爱”。

《红高粱》也渗透出这样的“怕”与“爱”,本片最初名为《九九青杀口》,最终还是沿用了原作的名字。这是一部杀气腾腾的电影,死了很多人,其中包括九儿的前夫,以及爱慕过她的掌柜,还有疑似与九儿有染的土匪。在这样一部经由抗日题材包装下的影片里,荷尔蒙的气息被黄沙一浪一浪地鼓荡着。

在张艺谋看来,这是一部弥漫着酒神精神的,生命力极度恣肆飞扬的影片。但在另一些看来,那些不用腰带的棉裆裤,经由想象臆造出来的造酒工艺,实际有着后殖民主义倾向。此说法,在学界流传甚广也甚久,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提了。但对于第五代导演所激扬出的那场轰轰烈烈的电影运动,不少人认为《红高粱》是一场虚火极旺的终结。

假如说第五代热衷于文化反思、寻根意识、以及由此带来的弑父情结,在《红高粱》那里,其实都能一一地找到。也许是《红高粱》太过喜气洋洋、而缺乏带有沉重自伐意味的忧患感。又或者那红色的高粱、白色的太阳等景观太过鲜艳夺目,而将第五代最为自豪的意象美学拖进了死胡同。

还有人不满于居于象牙塔之上的电影 探索 ,被广泛的受众所拥抱,认为这是一种从众、一种流速,当姜文高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啊”,又很快传遍大街小巷之时,还有人痛心疾首,言及这是艺术品格的沦丧。更有人指出,影片已从对土地的敬服横渡到对生命的礼赞,影片所着力描绘的无遮无拦的人格力量,是一种脱离现实与人生的,很难看到对岸的,被架空的理想状态。但也许正因于此,生命的勃发和升腾只能在影像里成为一场仿似永无止境的狂欢。

此后的张艺谋再也没有拍出《红高粱》这般“欢乐颂”式的影片,他后来的影片应该说更落地,也更沉郁。不变的是,张艺谋对视觉的迷恋。而在《红高粱》里那个不安于室,随时准备红杏出墙的女人。与她匹配的则是一个乖戾而无能的丈夫,另一个时而懦弱、时而顽强的男性余占鳌(姜文饰)始终没能上演出一幕英雄救美的大戏。

这样的泛着血腥的三角恋在《红高梁》这里是九儿的饮弹收场,而其后的张艺谋的创作则是偷情与刺杀所共同演绎的二重奏。《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甚至包括《有话好好说》和《归来》都有这般的压抑和终不得志。这样看来,《红高粱》则像是张艺谋的一个梦,他后来的创作则由着他对无孔不入的现实所生发的一声声沉浑有力的叩问。

④ 关于台湾金马奖终身成就奖得奖者明骥的简历及祖籍

明骥1939年出生于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水坪镇刘家河村,1949年赴台,毕业于政工干部学校暨管外语学校。历任中国国民党将军、中影公司制片厂厂长、总经理、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部长级)、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俄文系教授)、台湾电影戏曲协会理事长、乌克兰国际斯拉夫科学院院士等职务。八十年代初期,明骥离开政坛,专心研究东欧问题,着述丰硕,在美国和台湾学术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明骥先生曾以80多岁高龄往返于两岸及美国,呼吁承认一个中国,反对“台独”,为反独促统而奔走。

1977年出任“中影”总经理。他富有学识,为人开明,上任之初便发出了与最高当局不同的声音:“我接任后,应时时求新求变,‘抗日’题材与‘政宣’电影虽然还能拍,但我不拍,时下的首要是展开新的文化任务。”李行的“乡土电影”也正是在明骥入主“中影”的背景下重新兴起。

时至八十年代初,面对业界危难,明骥锐意变革。他先从引进“新力量”着手,从1981年起,吴念真、小野、陶德辰、段钟沂、黄嘉生陆续被招入“中影”,担任编审、企划、制片、宣传等工作。82年“新闻局”也顺应民意,取消了“剧本预审”制度。电影人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同样是在这一年,“中影”推出了由四位年轻新导演联合创作的《光阴的故事》 。这是比较公认的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开端。

明骥在中央电影公司总经理任内,创建台湾第一座电影文化城,成立台湾第一座电影冲印厂,推动“精制作、小成本”的全新风格制片方针,培育电影技术人才,开启了“台湾新浪潮电影”的时代。当时在新电影浪潮中成长的导演,现在都已经是着名的编导,包括侯孝贤、陈坤厚、杨德昌、万仁、柯一正、张毅、王童、廖庆松、托德辰、曾壮祥、朱天文、小野、吴念真等人。[1]

明骥 - 文学作品
明骥获奖《苏联外交史》明骥 编着黎明文化

《中俄关系史》 明骥编着 三民书局

《银河采薇》 明骥 编着 黎明文化 民国76 [1987]

《北国探索》 明骥 编着 台北正中书局 民国78[1989]

《俄罗斯风云》 明骥 编着 黎明文化 民国83[1994] [1]

另着有:《传情一海鸥》上、下集(俄文版)、《现代俄语复合句之研究》(俄文版)、《苏联民族问题之兴起与发展》、《访苏见闻记》、《北国探索》等着作

明骥 - 影视作品
竹剑少年 (1984) .... 监制[1]

雾里的笛声 (1984) .... 出品人

小爸爸的天空 (1984) .... 监制

战争前夕 (1984) .... 监制

小毕的故事 (1983) .... 监制

天下第一 (1983) .... 监制

儿子的大玩偶 (1983) .... 出品人

魔轮 (1983) .... 制片人

光阴的故事老师斯卡也答 (1982) .... 制片人

光阴的故事 (1982) .... 制片人

大远景 (1982) .... 制片人

苦恋 (1982) .... 监制

龙的传人1981 (1981) .... 制片人

动员令 (1981) .... 制片人

花飞花舞春满城 (1980) .... 制片人

血溅冷鹰堡 (1980) .... 制片人

大湖英烈 (1980) .... 制片人

Z字特攻队 (1980) .... 制片人

紧迫盯人 (1979) .... 制片人

我爱芳邻 (1979) .... 制片人

源 (1979) .... 制片人

西风的故乡 (1979) .... 制片人

天狼星 (1979) .... 制片人

锦标 (1978) .... 制片人

香火 (1978) .... 制片人

一个女工的故事 (1978) .... 制片人

明骥 - 金马奖
2009年11月28日,第46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今晚在台北县县府大楼举行,推动台湾新电影的幕后功臣、前中影总经理明骥获颁终身成就奖。

明骥说,感谢所有参加台湾新电影制作的伙伴,也感谢所有支持者及家人。[2]

⑤ 台湾新电影的介绍

指20世纪80年代台湾青年电影艺术家的电影革新运动,是台湾战后一代新的文化精神的形象体现。台湾新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运动,是从1982年8月四位台湾电影届新导演合作导演的影片《光阴的故事》开始的,其代表人物有杨德昌、侯孝贤、柯一正等。期间的代表作有《童年往事》、《恋恋风尘》、《冬冬的假期》等。

⑥ 光阴的故事的影片评价

1982年,由陶德辰、杨德昌、柯一正、张毅联合执导的集锦式电影《光阴的故事》拉开了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序幕,台湾电影史的一片灿烂就此孕育而出。杨德昌、柯一正、陶德辰都是从美国留学归来,张毅从事小说创作,这四个人都是从未拍过商业剧情片的新手,低成本拍摄从而减少商业回收压力、在题材上开掘了“成长与历史”的主题以及清新的纪实影像都是该片带来的开拓性意义。
该片的划时代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在体制上,起用年轻导演,突破中影用人成规;低成本拍摄减少商业回收的压力来换取创作的自由,为台湾新电影铺下一条返朴的路向;在题材上开掘了新电影的成长-历史记忆主题,也牵引出本土经验的回顾;在影像风格上,以清新朴实的纪实影像与当时的电影风气相区别;故事以低调处理,一反做作的戏剧模式。
该片由《小龙头》、《指望》、《跳蛙》和《报上名来》四段构成,影片时代背景是渐进的,分别表现了“童年”、“少年”、“青年”、“成年”这成长的四个阶段,四位年轻导演描写出各自对周围世界的感觉。杨德昌执导的《指望》是全片中技巧最成熟、艺术造诣最高的一段。13岁的少女小芬暗恋房客大学生,满怀美好幻想的时候无意撞见姐姐和大学生之间的恋情,单恋只留在她心间伴她成长。《指望》将少女对于异性的梦想描述得格外真诚而细致。陶德辰导演的《小龙头》描写一个乏人关心的孩子小毛终日沉迷于幻想世界。导演拍出了童真情趣,同时也写出了父母与儿女的隔膜。《跳蛙》由柯一正执导,影片以大学生为主题,以自由、奔放的笔调描写一个大学生想干件轰轰烈烈的大事,结果像青蛙一样不安闲、不停地跳动,却找不到自己确定的目标。影片还借此批判了现代生活中许多荒谬的现象。《报上名来》由张毅导演,讲迁到新居后的一个早晨,年轻夫妻大卫和芬兰上班时遇到的夸张故事,在描述成年的无奈的同时也指出了台北日趋繁华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

⑦ 杨德昌个人资料 尤其是出生日期

具体哪月哪日好像找不到信息,只知道是1947年生的

杨德昌(1947—2007.6.29),台湾电影导演,其电影作品深刻、理性,有强烈的社会意识,被称作“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台湾大师之一”、“台湾社会的手术灯”,在世界影坛享有盛誉。
杨德昌出生于上海,成长于台北,祖籍广东梅县。1949年2月,一岁多的杨德昌随父母迁台,自此成长在台北。
杨德昌1969年毕业于新竹国立交通大学控制工程学系。在大学里,受西方思想影响,杨德昌一毕业就出国留学,1970年进入佛罗里达大学研读计算机硕士,1974年转赴美国南加州大学念电影并成为导演,但没修完课程就离开。后来在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附属海军国防反潜研究所担任计算机设计。2007年因大肠癌于美国当地时间6月29日于洛杉矶比佛利山庄的住处病逝,享年59岁。他的去世被认为是“台湾独立电影时代的终结”。
1982年参加拍摄《光阴的故事》,该片被称作台湾新电影的开山之作。1983年编导《海滩的一天》。1985年编导《青梅竹马》,1986年编导《恐怖分子》。1991年编导《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4年编导《独立时代》,被评为1994年台湾十大华语片之一。1996年导演《麻将》,2000年导演《一一》。 杨德昌的电影主要描写台北城市生活,与侯孝贤的乡土电影形成鲜明对比。杨德昌与台湾知名歌手蔡琴曾有过婚姻,但已离婚。

⑧ 在台湾新电影运动中被称作新电影真正的开山第一片是下列的哪部电影

《儿子的大玩偶》
改编自乡土作家黄春明的作品,和《光阴的故事》一样是集锦片,但该片批判和讽刺的力度更为辛辣,三段小人物各自的酸甜苦辣,更为直观地反映台湾底层人群的生活。该片颇具里程碑式的意义,被称作是新电影真正的“开山第一片”。自此后,新电影开始作为一个新的电影现象和潮流而存在。
http://ke..com/link?url=jqkbAHKww_PUSVna

⑨ 你心目中的侯孝贤电影三佳分别是哪三部

侯孝贤是台湾新电影运动(1982-1987)的代表人物之一,还有杨德昌、曾壮祥、万仁等。他们的作品有《光阴的故事》、《儿子的大玩偶》《小毕的故事》《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恋恋风尘》等。

台湾新电影运动兴起的原因有:
1、电影业的不景气,中影改组;
2、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影响;
3、新的电影观念(作者论、艺术电影)等美学标准的输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等;
4、新的人才的涌现(独立制品相对自由为侯孝贤、陈坤厚等本土人才的出现提供了机会,留学欧美的青年归来如万仁、杨德昌、柯一正)
5、台湾社会的转型:70年代末国民党权威统治的松动,台湾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之所以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史诗般宏大的影片,是因为侯孝贤不再只是把创作投视于自身的记忆,而投向了整个民族国家的记忆,这是大师级导演的水准。就像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有《活着》、陈凯歌有《霸王别姬》、田壮壮有《蓝风筝》,这些同样都是把视线投向了社会的。

不再拘谨于小我,而是通过小我投射到整个社会。

一个导演能有这样的勇气,有这样的担当,能够直面国家民族的历史,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在题主所说的主流电影界评价最高的原因吧。

⑩ 电影《集结号》是有谁导演的此影片获得了什么奖项

冯小刚重回贺岁档,这次带来了《集结号》。此时中国电影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一年进口好莱坞《变形金刚》国内票房的官方统计数字达到2.7亿人民币。现在不是电影没人看,而是在看谁的影片——国产影片的吸引力显然没有好莱坞影片的大,国产电影依然面临着为好莱坞培育了市场后,黯然退出舞台的尴尬。因此,中国电影应该是什么面貌依然和十年前一样,紧迫而模糊。


从《集结号》来说,这个未必是国内最好的战争电影,正如《甲方乙方》不是国内最好的喜剧电影,但是如果《集结号》能够像《甲方乙方》一样,为中国电影指明未来的道路,一样功莫大焉。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956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929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937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663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656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296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572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995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1048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