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电影 » 新王加冕电影海报

新王加冕电影海报

发布时间: 2022-09-05 12:53:18

‘壹’ 奥斯卡影片内地上映后路怎么走

内地片,还是有参加过奥斯卡金像奖的,只不过目前,内地还是有很多作品,没有获奖而已,内地片很多还是优秀的,演员阵容强大演技真的很棒,我相信日后内地肯定会有很多优秀作品获奖奥斯卡金像奖的,只不过时间问题罢了。采纳谢谢。

‘贰’ 请问舍普琴科的个人资料

完美的斗士——舍普琴科

完美的斗士——舍普琴科

姓名:安德列•舍甫琴科(AndriShevchenko)

国籍:乌克兰

昵称:舍瓦(Sheva)切维(Chevy)

出生年月:1976年9月29日

身高:183CM体重:73KG

场上位置:前锋

和很多球迷一样,我在深爱着一只球队的同时,也保留着自己的第二选择,而米兰正是我第二喜欢的球队。喜欢米兰更多是因为对某些球星的偏爱,比如舍普琴科,比如卡卡,比如斯塔姆,比如老马,而其中,舍普琴科更是我的最爱。

认识舍普琴科有点偶然,那是我高二时候的事了。那时自己经常买一本叫《足球俱乐部》的足球杂志,每一期都会赠送一名球星的海报,而舍瓦正是其中之一。虽然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有舍普琴科这个人,但我还是情不自禁的把他的海报贴在卧室里最显眼的地方,并从此开始喜欢他。在我眼里,他是集全能射手、民族英雄、德比杀手和模范丈夫于一身的完美斗士。

全能射手

世界上出色的前锋很多,但像舍普琴科这样全面的却绝无仅有。他既可以作为中锋顶在前面冲锋陷阵,又能够当作影子前锋为队友输送炮弹酝酿绝杀;不但脚下灵活,头球的威力也丝毫不弱;门前嗅觉敏锐,射门准确率高、力量足,速度和身体素质出众。“乌克兰核弹头”绝非浪得虚名。

他比维埃里轻盈,比范尼冷静,比阿德谦虚,比马凯犀利,比大罗无私,比皮埃罗出色,头发比亨利长,长得比小罗好看,比欧文高,比鲁尼老到……无论球技、球品乃至形象,那一样舍普琴科都是数一数二的。

民族英雄

如果只是球技出众,舍普琴科或许只能是一个足球巨星,而成就不了一个传奇。舍普琴科之于乌克兰,就诸如姚明和刘翔之于中国,而且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很多球星会花重金给自己购买豪宅,或者干脆把钱都挥霍在花天酒地上,而舍普琴科没有。他经常资助乌克兰的贫困儿童,并身体力行的慰问,给予他们关怀。而且还打算为乌克兰的孤儿开办一所寄宿制体育学校。2004年乌克兰总统列昂尼德•库奇马还授予了舍普琴科“乌克兰英雄”的光荣称号,这是代表乌克兰的最高荣誉。今年他又把乌克兰历史性的带入了世界杯,这又将极大的提升他在乌克兰人民心目中的伟大形象。也许就如同他左肩上刺的那条神秘的中国龙一样,舍普琴科就是乌克兰民族的龙。

德比杀手

6个赛季,12个进球,这就是舍甫琴科在米兰德比上的进球记录。不得不承认他是十足的国米克星。就算状态不好,他也能成为了国米的梦魇,一个国米6个赛季都没有逃过的梦魇。米兰德比向来备受瞩目,由于两个队实力相当,所以每次碰撞都精彩四溢。可近六个赛季却呈现一边倒的局面,AC米兰5胜1平。国米和AC都有很出色的前锋,但相比之下,舍瓦无疑才是最优秀的。米兰德比还将继续,我也相信舍瓦的德比进球还会继续。

模范丈夫

印象中除了进球后的灿烂笑容外,舍甫琴科的眼神始终那么严峻,当然这和斯拉夫人的内敛和自律的性格有关。意甲是花边新闻的天堂,曾经罗纳尔多婚变,维埃里情变……在同时代巨星纷纷以绯闻登上小报头版时,舍甫琴科曝出的新闻却是将冠军杯奖杯放在恩师的墓碑前!用一个个进球献给初生的儿子!

和大多数球星一样,舍甫琴科也找了一位性感的模特女友,但和大多数球星不一样的是,舍甫琴科给了女友以妻子的身份,而不是让女友成为“普通朋友”或醋坛子。舍瓦对妻子的尊重还体现在儿子的名子中,由于舍瓦的妻子是美国人,所以他为他的儿子取名“乔丹”。

我喜欢小贝,但他不间断的丑闻有时候让人厌烦;小小罗本来也很可爱,可他又那么的不洁身自好。如果每个帅哥都能像舍瓦这样安分就好了。

这是我心中的舍普琴科,不知道你心中的舍普琴科又是怎样?

‘叁’ 法国史上真的有贞德吗

贞德是法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圣女贞德(法:Jeanne d'Arc或Jeanne la Pucelle,英:Joan of Arc,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被称为“奥尔良的少女”,是法国的民族英雄、军事家,天主教会的圣女。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时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支持法查理七世加冕,为法国胜利做出贡献。后为勃艮第公国所俘,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她火刑。

‘肆’ 《蜘蛛侠:英雄归来》你最喜欢哪个角色呢

看到这个问题我决定换pc端怒答一发!

当然是小蜘蛛了!

我其实一直不太对这个角色感冒,并没有贬低前作的意思。

第一次看到荷兰弟饰演的小蜘蛛是在《美队3》里,一个青春洋溢还不怎么会撒谎的小男孩,铁人叫他去打个架然后他一点儿也不正经,叽叽喳喳看什么都稀奇,抢了队长的盾被队长追着打,居然还聊起来了!

hhh有小蜘蛛的画面都很有梗,第一次让我真的认识到原来小蜘蛛是嘴炮话痨设定,(怪不得之前有人说他和死侍加起来能烦死复仇者)。

回到他的独立电影,去看的时候没想太多,报着毕竟我不错过任何一部漫威电影的心态。

看完电影被深深圈粉!

天哪这才是我心目中的高中生小蜘蛛!(流量预警)

‘伍’ 阿奴莎是印度哪部电影

导读:关于印度电影,估计大家想说的就是开挂,里面的打斗场面相当的激烈,但是总感觉男主怎么打也打不死,最后会成功的血洗对方,总让人有着好像打游戏开挂了一样,还有的就是唱歌,印度电影里很多的都有一段歌曲加舞蹈,这也是印度的一种风俗吧,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好看的,下面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好看的印度开挂电影吧。

1、《巴霍巴利王:开端》(Baahubali: The Beginning)是一部由印度着名导演S.S. Rajamouli执导,帕拉巴斯、特曼娜·巴蒂亚、安努舒卡·谢蒂、纳赛尔联袂主演的印度史诗巨作。影片于2015年在印度以2D/3D格式上映,于2016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讲述了 一名信仰湿婆的青年希瓦(帕拉巴斯饰),从与世隔绝的瀑布下村落,一步一步攀爬至瀑布顶端,在新世界的冒险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身世,从而引出一段父辈巴霍巴利 ( 帕拉巴斯 饰) 与同襟兄弟巴拉迪瓦 (拉纳·达格巴帝饰) 二人争夺摩西施末底王国王位的恩怨往事 。

2、《反叛者》由导演: Lawrence Raghavendra主演: Prabhas、TamannaBhatia、Deeksha Seth。上映日期: 2012-09-27(科威特)。

讲述了史蒂芬.罗伯特,在国际上名声赫赫的大坏蛋,没有人见过他,除了一个人,那就是他的亲信纳努。里希一直想找史蒂芬.罗伯特,通过一名过世警官的孩子那拿到一份史蒂芬.罗伯特的资料,但很遗憾,上面没有相片。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接近纳努的宝贝女儿南蒂妮,从她手中拿到史蒂芬.罗伯特的相片。于是,里希飞去曼谷追求南蒂妮。很快,南蒂妮爱上了里希,并帮助里希拿到了史蒂芬.罗伯特的视频。南蒂妮一直以为里希是个内心柔软的男生,不爱打架。但是,她却亲眼见到了冷酷的他,杀人毫不留情,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里希说爱她全是欺骗她的?

3、《雄狮2》由导演 罗希特谢蒂执导,主演阿贾耶·德乌干 , 卡琳娜·卡普尔 ,阿努潘·凯尔等人,上映时间2014年。

讲述了Bajirao Singham(阿贾伊)被转移至孟买,他发现,他的团队成员(Ganesh多款电影高清海报神),一个是发现死带着大包小包的钱。 Bajirao决定发掘它的后面,在这个过程中的真相,他有一个强大的偶像姬(AMOLE gupte)谁与政客高调连接碰撞。是否Bajirao能够克服这种挑战和清洁系统或不形式的其余部分。

4、《未知死亡》是由A.R. Murugadoss执导,A.R. Murugadoss编剧,阿米尔·汗、阿辛、吉雅·可汗等主演的一部动作电影。影片于2008年在印度上映。

讲述了桑杰辛哈尼亚是印度最大的手机公司天空之音的年轻有为的总裁,有一次天空公司在城市里看中了一处户外广告位,而这广告位恰好位于卡尔帕谢蒂所住的房子的屋顶,于是桑杰辛哈尼亚派遣自己的属下去卡尔帕谢蒂所在的广告公司找她谈租赁广告位的事情。广告公司的老板在偷听他们的对话过程中,误以为是桑杰辛哈尼亚看上了卡尔帕谢蒂从而对卡尔帕谢蒂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在虚荣心作祟下,卡尔帕谢蒂硬着头皮声称自己就是桑杰辛哈尼亚的女朋友,并即时编了一段自己和桑杰辛哈尼亚如何偶然相遇、桑杰辛哈尼亚如何追求自己的故事。

5、《超世纪战神》是由安布汗·辛哈执导,沙鲁克·罕 卡琳娜·卡普 阿俊·拉姆鲍 主演的科幻电影。2011年上映于印度。

讲述了一位父亲夏卡(沙鲁克汗饰)是伦敦龙头电玩公司的程式设计师,为了打进儿子帕提热爱的酷炫游戏,成为儿子的好麻吉,创造出一个永远打不死的反派电玩角色Ra One;并以自己的样子为蓝本,打造一个负责追捕Ra One的超级英雄G One。但随着游戏开始进行,当初一个充满父爱的想法却因程式出差错而彻底失控,Ra One不仅跑出游戏页面来到现实世界,为非作歹;游戏制作团队这才惊觉事态严重,而唯一的解决之道,就只有想办法释放电玩中的英雄G One同样来到现实世界,并试图找到Ra One的致命关键弱点,一举击败他!夏卡、帕提和G One将为了同一使命而不惜死战,对抗强大的Ra One,拯救地球。

6、《印度超人》是2003年宝莱坞摄制的第一部科幻大片《印度超人前传》的续集。由Rakesh Roshan执导,Hrithik Roshan、Riya Sen等领衔主演的。上映时间2007年。

该片讲述继承了父亲超能力的克里斯纳由于父亲早亡,答应祖母将自己的超能力埋藏起来,做一个普通人。在他长大后,他和心爱的女人、一个电视记者去新加坡时遇见了一个疯狂的科学家阿亚,他发明的一项技术将会永远地改变世界。为了阻止这一阴谋,克里斯纳变身为超级英雄克里斯,使科学家的阴谋没有得逞。

7、《宝莱坞机器人之恋》由导演: S·尚卡尔执导,主演: 艾西瓦娅·雷、拉吉尼坎塔、丹尼·邓宗帕、科钦·哈尼发、萨布·西里尔。上映日期: 2010-10-01(美国)。

讲述了天才科学家瓦西(拉吉尼坎塔 Rajnikanth 饰)醉心于设计一款智能机器人,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感情,仿照自己的外形,教与了机器人各种技能,带他在身边使他能够尽快的适应社会,并且命名它为“七弟”(拉吉尼坎塔 Rajnikanth 饰)。因为废寝忘食,忙于工作疏忽了女友sana(艾西瓦娅•雷 Aishwarya Rai 饰),为了哄女友开心,答应了女友让七弟陪自己期末复习的要求。一开始七弟闹出了许多笑话,但随着时间推移全能机器人七弟开始在生活的每个方面展现出自己过人的才能,和sana的相处,让他产生了人的情愫,并逐渐爱上了她。爱情的嫉妒心让瓦西和七弟的感情产生了缝隙,瓦西的老师趁机利用这一点开始怂恿七弟,在其体内插入了使七弟变成一台杀人工具的病毒芯片。源源不断的七弟机器人产生,世界陷入一片混乱。科学家瓦西和军方联手,开始了一场拯救原来那个善良的七弟的战。

8、《巴霍巴利王:终结》由导演: S·S·拉贾穆里执导主演: 帕拉巴斯、拉纳·达格巴提、 安努舒卡·谢蒂、特曼娜·芭蒂亚、萨伯拉杰等。上映日期: 2018-05-04(中国大陆) / 2017-04-28(印度)。

讲述了同蛮族的大战以摩喜施末底的胜利而告终,根据战场上的表现,希瓦伽米太后(拉姆亚·克里希南饰)选择了养子阿玛兰德拉·巴霍巴利(帕拉巴斯饰)作为王国的王储。在加冕典礼之前太后交给巴霍巴利的最后一项任务是游历王国,体察臣民的疾苦,理解'臣民的审判'。同时,太后还竭尽全力满足自己的亲子巴拉拉德夫德斯(纳拉·达古巴提饰)的各种需求,希望能够克制他的贪婪,平衡兄弟的关系。巴霍巴利经过一个叫昆达拉的诸侯小国时,偶遇美丽绝伦、剑术高超的提婆犀那公主(安努舒卡·谢蒂饰),立刻惊为天人,无以自拔。同行的卡塔帕将军(萨蒂亚拉吉饰)灵机一动,让巴霍巴利装成傻子去接近公主,在妙趣横生的交往中,感情在慢慢滋生。这时,希瓦伽米太后派人来到昆达拉为子提亲,遭到提婆犀那的拒绝。一个夜晚,蛮族忽然入侵昆达拉,王国命运危在旦夕,这时巴霍巴利有如天兵天将,凭借其盖世武功将敌军击退。

‘陆’ 电影达芬奇密码的详细剧情,求介绍……详细的系统的……

达·芬奇密码由美国作家丹·布朗的一本畅销小说改编。卢浮宫准许摄制组进行拍摄,拍摄权以6百万美元购得,由汤姆·汉克斯、奥黛丽·塔图、让·雷诺主演,于2006年5月19日全球同步上映。中文名:达·芬奇密码外文名:The DaVinci Code其它译名:达文西密码出品时间:2006出品公司:哥伦比亚制片公司制片地区:美国导演:朗霍华德编剧:Akiva Goldsman主演:汤姆·汉克斯, 奥黛丽·塔图, 让·雷诺类型:惊悚,剧情,悬疑片长:169分钟上映时间:2006年5月19日对白语言:英语 法语目录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票房统计 剧情简介 幕后制作 花絮 点评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票房统计 剧情简介 幕后制作 花絮 点评展开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电影海报演员表 角色演员配音备注罗伯特·兰登汤姆·汉克斯索菲·纳芙奥黛丽·塔图杜贝祖·法希让·雷诺塞拉斯保罗·贝塔尼罗伯特·兰顿赵屹鸥索菲·奈芙狄菲菲白化病修道士塞拉斯翟巍瘸腿提彬伊恩·麦凯伦王肖兵警长法希刘风银行的韦尔内陈兆雄桑德琳修女王建新馆长索尼埃赵慎之戴学庐索菲的祖母科莱中尉程玉珠阿林伽洛裟主教胡平智天主教影子议会议长吴文伦默认显示|全部显示 其他配音演员:吴文伦、吴磊、曾丹、桂楠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杜比数码环绕声 DTS 摄影机: Arricam LT, Cooke S4 Lenses Arriflex 235, Cooke S4 Lenses 摄制格式:35 mm .....(Kodak Vision2 Expression 500T 5229, Vision2 200T 5217, Vision2 100T 5212, Vision 250D 5246) 洗印格式:35 mm .....(Kodak Vision 2383) (anamorphic) 上映日期: 2006年5月19日 美国 中文译制单位:上海电影译制厂 职员表 导演朗霍华德编剧Akiva Goldsman编辑本段票房统计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索尼) 2006年北美电影票房排行榜:第4 票房收入:2亿1754万美元 2006年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第2 票房收入:7亿5670万美元 编辑本段剧情简介哈佛大学宗教符号学教授罗伯特·兰登(汤姆·汉克斯饰演)到巴黎公干期间突然接到通知卢浮宫馆长遭人谋杀,而在博物馆内,尸体旁边留下了一个令人困惑的密码。兰顿教授与法国美女密码专家苏菲(柯德莉·塔图饰演)在整理分析谜团的过程中,惊讶地发现在达芬奇的作品中藏有一连串令人震惊的线索。这些线索人人可见,却被画家巧妙地伪装,加以隐藏。 兰顿教授发现这一连串的线索原来有着令人震惊的关联:已故的馆长是锡安隐修会的成员 -锡安隐修会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秘密组织,其中成员包括牛顿、波提切利(Botticelli, Sandro)、雨果和达芬奇等人。至此兰顿才发现自己正在追踪一个石破天惊的历史大秘密,一个已经埋藏了几个世纪、既富启发性又危险的秘密。在这场遍及巴黎、伦敦和苏格兰的追逐中,兰顿和苏菲发现自己正在跟一个从来不肯露面的幕后主脑斗智斗力,这个人似乎总是知道他们下一步要做什么。除非他们可以解开这个错纵复杂的谜团,否则一个埋藏了二千年的秘密、一个极爆炸性的古老真相,将永远消失,而他俩的性命亦会危在旦夕…… 达·芬奇密码剧照(10张) 电影由卢浮宫馆长雅克·索尼埃(Jacques Saunière)在馆内被一个带头巾的持枪男子赛拉斯(Silas)追杀展开,塞拉斯逼问索尼埃拱心石(Priory's clef de voûte,或Keystone)的下落,索尼埃与其他三位“守护者”一样在临死前撒了同样的谎,说拱心石在巴黎圣苏比教堂(Church of Saint-Sulpice)里的罗斯经线(Rose Line)下,塞拉斯信以为真,开枪射中索尼埃的腹部之后离开。与此同时,美国宗教符号学教授罗伯特·兰登(Robert Langdon,汤姆·汉克斯饰)作为客座讲师正在巴黎进行一场关于符号学和女性崇拜(sacred feminine)的演讲。法国警方找到了他并将其带到卢浮宫的案发现场。索尼埃在临死前用隐写笔和自己的血写下了一些信息,并将自己的身躯摆成了达·芬奇着名的画《维特鲁威人》的样子。警察长官伯居·法舍(Bezu Fache,尚·雷诺饰)由此询问兰登对这个迷局的解释看法……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影片根据丹·布朗的同名小说改编,说起来这位畅销小说家的成名颇有些戏剧性,大学期间受《世界末日的阴谋》的作者西德尼·谢尔顿的启发而萌生写小说的丹·布朗,在1996年完成了他的第一本小说——《数字城堡》,尽管他用较为生动的笔触描写了个人自由与国家安全之间的灰色区域,不过该书并没有取得他预期中的成功,其后的《天使与魔鬼》和《圈套》亦都反响平平,直至《达·芬奇密码》的问世才让丹·布朗成为最具知名度的畅销书作家,该小说将密码破译、艺术史、宗教和神秘信仰集于一身,自2003年3月出版以来,连续34周在《纽约时报》畅销小说排行榜上雄踞榜首,迄今为止该书的总销量已超过4000万册。 影片聚集了好莱坞最为黄金的组合,由奥斯卡最佳导演朗·霍华德执导,好莱坞卖座与口碑均一流的顶级影星汤姆·汉克斯主演,并有奥黛丽·塔图、伊恩·麦凯伦、让·雷诺、保罗·贝坦尼和阿尔弗雷德·莫利纳等强将加盟,其中奥黛丽·塔图曾以《天使爱美丽》而被观众所熟知;让·雷诺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角色早已被影迷视为经典;伊恩·麦凯伦是英国最着名的演员,他在《指环王三部曲》中演绎的甘道夫是整个系列中最出彩的一位;保罗·贝坦尼是近年来崛起速度最快的英国演员,他在《怒海争锋》的表演备受好评;阿尔弗雷德·莫利纳在《蜘蛛侠2》中饰演的由正入邪又归正的章鱼博士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达·芬奇密码》从筹拍以来,就因为原着小说触及宗教阴谋和质疑信仰,而遭到天主教团的强烈抗议,在英国林肯大教堂拍摄期间更遭到了修女们的反对,起初剧组原本打算到书中提及的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作为结尾戏的取景地,不过教堂方面拒绝了剧组的请求,剧组最终以林肯大教堂取代威斯敏斯特作为片尾的取景地。 与剧组在英国取景期间频频受到冷遇不同,《达·芬奇密码》在法国拍摄期间,却受到了上至法国总统希拉克,下至卢浮宫管理部门的欢迎,希拉克在总统府接见了剧组成员,并为剧组起用奥黛丽·塔图和让·雷诺两位法国影星而感到高兴,而卢浮宫的管理部门则对剧组在卢浮宫取景的要求大开绿灯,这也是继《卢浮魅影》之后第二部进入卢浮宫拍摄的电影。 事实上,对于原着与电影版引发的巨大争议,原着作者丹·布朗处之泰然,他说:“我对于原着主题所引发出来的争议,并不感到害怕,我在书中所提到的那些秘密已经流传了数百年,这些并不是我凭空捏造出来的,我只不过将这些流传的传说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仅此而已。”贵为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朗·霍华德面对压力自然不为所动:“小说只是虚构的故事,我拍的电影亦是经过加工的艺术形式,我只想拍出一部精彩的电影,虽然我会忠实地按照原着来拍摄,但我并不会被其中的观点或外界的反应改变我的初衷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将电影拍得好看。”导演朗·霍华德为了将丹·布朗笔下的悬疑气氛更好地表达出来,他在拍摄时看了多部七十年代的老电影,包括《驱魔人》和《罗斯玛丽的婴儿》等,从中了解该如何运用哪种电影手法才能将原着的从头至尾的惊悚悬疑气氛发挥到极致。 编辑本段花絮卢浮宫的镇馆之宝《蒙娜丽莎》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道具,但因拍电影的灯光会对这幅名画造成损害,因此,出于安全和保护的因素,剧组只得退而求其次地使用了一个比例精确的复制品。这一秘密的泄露让霍华德感到痛苦:“我十分讨厌别人问我这样的问题,但是……”他停顿了几秒钟,“毕竟这幅画是无价之宝!”令人安慰的是,影片中保存《蒙娜丽莎》这幅油画的房间是真的。 在卢浮宫拍电影就像在做梦。由于折服于卢浮宫的艺术魅力,汤姆·汉克斯将其房车停在卢浮宫外面的街道上,老汤哥每次前往拍摄地点都必须穿过无数画廊:“这里名作众多,目不暇接--《约瑟芬皇后加冕》、《雷奥尼达在温泉关》,从这里走着去工作的感觉实在棒极了!” 背负巨大舆论压力的汤姆·汉克斯为在外形上向角色靠拢,一面积极减肥,一面将常年的板刷头变成了“飘逸”的长发,但看过《达·芬奇密码》试片的观众依然对老汤哥的仿学者发型吹毛求疵,将其喻为“前额光秃,后脑勺一个鸭尾巴”! 小说提及的维雷特城堡也是影片拍摄地之一。这座建于1668年的城堡专为路易十四驻意大利大使所建,现在的主人是美国房产大亨。据悉,剧组从17间房中辟出6间专供演员使用,但老汤哥放弃了享受贵族待遇的机会,选择和妻子孩子住在演员唐纳德·萨瑟兰巴黎的家中,尽享平民之乐。 为更好扮演白化杀手塞拉斯,保罗·贝塔尼不满足于化妆时才有的白化病人独有的惨白皮肤,还不惜将一头金发染成白色,将深蓝的眼睛改为血红。但这一形象却引起美国白化病和色素沉淀组织的极大愤慨,该组织认为如此描写是沿袭好莱坞许多电影对白化病同性恋的丑化。 伊恩·麦克莱恩信仰基督教,当剧组在英格兰的林肯郡拍摄遭遇英国宗教人士的屡屡抗议示威时,麦克莱恩数次出头,号召人们的态度不可太过偏激,而应以全新的角度审视一贯坚持的信仰。 2005年8月16日,就在《达·芬奇密码》拍得热火朝天之际,为抗议林肯大教堂对剧组行方便之事,一来自“和平与仁慈”妇女协会的玛丽·迈克尔跪在林肯大教堂的台阶前,使得大教堂的负责人奈特不得不让步,说小说“非常牵强、充满异端”。 巴黎卢浮宫门前的玻璃金字塔是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 编辑本段点评Seek The Truth So Dark The Con of Man 《达.芬奇密码》是一部忠于原着的电影,但是很可惜,影片没有带给观 众任何惊喜。 ——USA Today 电影很平庸,没有悬念也没有浪漫,更重要的是没有趣味。 ——《波士顿先驱报》 毫无疑问,从2005年以来,《达·芬奇密码》无论是原着还是电影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争议和关注,目前原着的官司还处在审理之中,不过这丝毫不能阻止电影的上映,正如初看《达·芬奇密码》原着时那种将人紧紧抓住的悬疑感终于可以在银幕上感受到了,纵使有人对剧组的选角非议甚多,但以汤姆·汉克斯的睿智和深厚的表演功底,搭配一具各具特色的演员,加上奥斯卡最佳导演朗·霍华德的调度,《达·芬奇密码》想票房不狂收都难。

‘柒’ 皇后的英文是什么

在周朝以前,天子之妻皆称为“妃”,周朝开始则称为“后”。那么你知道皇后的英文是什么吗?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皇后的英文说法1 :kaiserin

皇后的英文说法2 :queen

皇后的英文说法3: empress

皇后的英文例句:

1. Queen Mary started the fashion for blue and white china in England.

玛丽女王开启了青花瓷在英格兰的流行风尚。

2. She was surely the most distinguished queen consort we have had.

毫无疑问她是我们拥有的最为出众的王后。

3. Chefs at the St James Court restaurant have cooked for the Queen.

圣詹姆斯皇家饭店的厨师们曾经为女王烹制菜肴。

4. Now she is busy finishing off a biography of Queen Caroline.

现在她正忙着完成卡罗琳王后的传记。

5. The Queen was determined to show it was business as usual.

女王决定表现出一切正常的样子。

6. He gave his imitation of Queen Elizabeth's royal wave.

他模仿伊丽莎白女王挥手致意。

7. I don't want to be treated like a cosseted movie queen.

我不愿意被人当作是个娇纵惯了的电影皇后。

8. In her dying days the old Queen unbent a little.

在临死的那些日子里,年迈的女王态度稍缓和了一些。

9. He was knighted in the Queen's birthday honours list in June 1988.

他于1988年6月被封为爵士,是女王生日宴会上的受勋者之一。

10. Then came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awards by the Queen Mother.

然后由王太后颁奖。

11. He was underwhelmed by the prospect of meeting the Queen.

即将见到女王并没让他兴奋不已。

12. She arrived in St Ives to celebrate the Queen's Silver Jubilee.

她抵达了圣艾夫斯以庆祝女王登基25周年。

13. "Elizabeth R", a TV portrait of the Queen, had record viewing figures.

关于女王的电视专题片《伊丽莎白女王》创下了收视纪录。

14. We were taught how to curtsy to the Queen.

有人教我们如何向女王行屈膝礼。

15. She was billed to play the Red Queen in Snow White.

海报宣传她会扮演《白雪公主》中的“红王后”。

1. Her Chinese friends referred to the Empress as their venerable ancestor.

她的中国朋友们说这位女皇是他们值得敬仰的祖先。

2. Nobody was allowed to eat in the Empress Dowager's presence.

在皇帝遗孀面前任何人不得进餐。

3. the Empress of Egypt

埃及女皇

4. In keeping with tradition, the Emperor and Empress did not attend the ceremony.

按照传统,皇帝和皇后未参加该仪式。

5. Acting like an empress, she often flew into a rage when people refused to obey her.

她的举止俨然像个女皇,人们稍有违抗, 她便大耍淫威.

6. The Empress Dowager of the Qing Dynasty attended to state affairs for several decades.

清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几十年.

7. It wasn't exactly exciting either to have the empress as your mother - in - law .

没劲,认皇后作 丈母娘,这姑爷准不好当.

8. Being so near the august person of the Empress, he was overcome with awe.

如此靠近威严的女皇,他心中充满了敬畏。

9. Napoleon then crowned Josephine Empress.

接着,拿破仑为约瑟芬皇后加冕.

10. Here was still a lofty self - regard in her bearing the dignity of a dowager empress.

她那派头仍然带有高傲的 自尊,具有皇太后一般的尊严.

11. The relative translucency of the three systems are as follows: Vitar Alpha dentin ( standard ) > Empress ( 0.8 mm ) > In - Ceram Alumina > In - Ceram Zirconia.

按照相对透明率数值高低的顺序排列为: VitaAlpha饰瓷>Empress饰瓷 ( 0.8mm ) > InCeram 氧化铝核瓷>InCeram氧化锆核瓷.

12. Each group has 10 models made in IPS - Empress and 10 made in In — ceram Alumina.

每组20个,IPS-Empress和In-ceramAlumina 各10个,在微机上建立天然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13. Each group has 10 models made in IPS - Empress and 10 made in In - ceram Alumina.

每组20个,IPS-Empress和In-ceramAlumina各 10个,在微机上建立天然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14. Everybody knows the relation unusual of treasure Ji and Naples empress.

谁都知道宝玑与那不勒斯皇后的关系非比平常.

15. Hong ordered in 10 years to build the empress palace.

弘治命人用10年的时间修建娘娘宫.

‘捌’ 真的有圣女贞德此人吗她的事迹是真的

圣女贞德(法语:Jeanne d'Arc或Jeanne la Pucelle,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是法国的民族英雄、军事家,天主教的圣徒。在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中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最后被捕并被处决。

贞德原本是一位法国农村少女,她声称在十六岁时的一日,在村后的大树下遇见天使圣米迦勒、圣玛嘉烈和圣凯瑟琳,从而得到“神的启示”,要求她带兵收复当时由英国人占领的法国失地。后来她几番转折,得到兵权,于1429年解奥尔良之围,并带兵多次打败英国的侵略者,更促成拥有王位承继权的查理七世于同年7月16日得以加冕。然而圣女贞德于1430年在贡比涅一次小冲突中为勃艮第公国所俘,不久为英国人以重金购去,由英国当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她火刑,于1431年5月30日在法国鲁昂当众处死。她17岁时便成为了闻名法国的女英雄,但在3年后的20岁便遭处死。20年后英国人被彻底逐出法国时,贞德年老的母亲说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审判贞德的案子,最终于1456年为她平反。之后并于1920年5月16日由教宗本笃十五世封圣。

贞德死后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角色。从拿破仑到现在,法国的政治人物都曾以她的伟大形象进行宣传。主要的作家和作曲家,包括莎士比亚、伏尔泰、席勒、威尔第、柴科夫斯基、吐温、萧伯纳和布莱希特都创作了有关她的作品,而大量以她为题材的电影、戏剧、和音乐也一直持续发展直到今天。

一、背景

在圣女贞德崭露头角前的法国,是法国历史上最阴暗的一段时期,长期的战争让法国人民遭受了大量苦难。法国北边的一大片领土被英国军队所占据,而且这些地区很可能就要被以“第二王国”的名义永久成为英国领土了。当时的法国国王为查理六世,查理六世大约在贞德出生的那年发疯了,导致他完全无法处理政事。国王的两个亲戚,勃艮第公爵无畏的约翰与奥尔良公爵路易,经常为了摄政的权力与王室成员的监护权而争吵不休。而当伊莎贝拉王后(Isabeau of Bavaria)的婚外情绯闻传出后两派的斗争急剧升高,各自开始绑架王室的成员,斗争在1407年达到最高潮,无畏的约翰策划刺杀了路易公爵。这两人的支持者各自被称为勃艮第派(约翰)与阿马尼亚克派(路易)。

英国的国王亨利五世借着这场政争的混乱入侵法国,在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中获得戏剧性的胜利,并接着占领了法国北部的城镇。未来的法国国王,查理七世,在他4个年长的哥哥都去世后,于14岁时承担起了王储的头衔。他第一项重大的行动是于1419年和无畏的约翰缔结和平协议,但这次谈判却变成一场大灾难,查理事先保证会保护约翰的安全,但在谈判中约翰却被阿马尼亚克派刺杀了。继任勃艮第公爵的是菲利普三世于是改与英国结盟,大片的法国领土都被英国和勃艮第人占领了。

1420年,伊莎贝拉王后签下了特鲁瓦条约(Treaty of Troyes),条约中承认了由英国的亨利五世和他的继承人来继承法国王室,这等于剥夺了王储查理的继承权。条约还引起了关于王储其实是王后与奥尔良公爵的私生子、而不是国王查理所亲生的揣测。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于1422年在2个月内相继去世,留下了一个婴儿—亨利六世,在名义上成为了英法两国共同的国王,由亨利五世的弟弟贝德福公爵(Bedford)摄政。

到了1429年,几乎法国的整个北部,以及西南方的一部分,都在外国的控制下。英国占领了巴黎,而勃艮第人则占有兰斯。兰斯的重要性在于,它一直是法国国王进行加冕典礼和祝圣仪式的传统地点,尤其是这时主张拥有王位的法国王室成员都还没有进行过加冕。英国这时展开了对奥尔良的攻势,奥尔良处在卢瓦尔河(Loire River)上,它成为了最后一个能阻挡英军长驱直入剩余法国领土的战略要地。法兰西民族的存亡面临了空前危机,依据现代历史学家的说法“整个王国的命运都系在奥尔良上了”。但当时却没有多少人对奥尔良的未来感到乐观。

二、生涯

1、童年

贞德出生于法国香槟-阿登大区和洛林大区边界一个叫做栋雷米的农村,父亲为雅克·达克(Jacques d'Arc),母亲为伊莎贝拉·达克(Isabelle Romée)。她的双亲拥有大约50英亩的土地,并经营一座农场,同时她的父亲也担任了村庄里不太重要的的官员职务,负责收集税金并领导看守村庄的工作。这个村庄属于法国东北部仍然忠诚于法国王室的一小块孤立地区之一,周遭都被勃艮第人的领土所包围了。在贞德的童年中,村庄遭受了几次袭击,其中一次甚至使村庄起了大火。

贞德后来证实了她在1424年遇见第一次神迹。她据称遇见了大天使圣米迦勒、圣凯瑟琳和圣玛桂莱德(这三位传说人物在当时都非常知名),告诉她要赶走英国人,并带领王储至兰斯进行加冕典礼。在她16岁时她请求她的亲戚杜兰德·拉苏瓦(Durand Lassois)带她前往附近的沃库勒尔,她在那里向当地的驻防部队指挥官博垂科特(Robert de Baudricourt)说明来意,希望能带她前往王储的所在地—希农。博垂科特只是嘲笑了她一番,但这并没有让贞德就此打退堂鼓。

贞德在第二年的一月再次前来,随同的还有两个支持她的士兵:Jean de Metz和Bertrand de Poulegny。在他们的支持下她获得第二次接见,在谈话中她并说出了一些神奇的战情预报,预言奥尔良附近的法军将会战败(也就是鲱鱼战役〈Battle of the Herrings〉)。

2、迈向传奇

在前线传来的消息证实了贞德的预言后,博垂科特终于同意护送她前往希农。她伪装成男性,穿越了广阔的敌方勃艮第领土,最后到达王储查理在希农的城堡。在会面中她给了查理极为深刻的印象,查理接着指示在普瓦捷对贞德进行背景的调查和神学上的检验以证实她的道德。在这个时候,查理的岳母约兰德(Yolande of Aragon)筹措了资金以发起一场解救奥尔良的远征。贞德请求参与这次远征,并穿上了骑士的装备,由于她没有自己的资金,她的盔甲、马匹、剑、旗帜与随从花费都是他人捐赠的。历史学家Stephen W. Richey对于贞德为何能受到任用提出了这样的解释:

“在战场一年接着一年的可耻失败,法国政府在军队和人民的领导地位上已经士气低落而名声败坏。当查理王储同意由贞德来领导他的军队并准备战争时,他一定是已经试过几乎所有正规、理性的策略选择而却皆告失败。只有一个已经到达了存亡最后关头、却全然无计可施的政权,才会在绝望下去相信一个自称受到上帝指示的农村文盲女孩,让她指挥国家的军队。”

贞德的军队在1429年4月29日到达战场,但当时的法军指挥官迪努瓦公爵(Jean de Dunois)和其他将领自行拟定了作战计划,在没有告知贞德的情况下展开作战。贞德察觉后对此大发雷霆,无视于其他经验丰富的指挥官计划先补给奥尔良的判断,贞德主张直接攻击英军,她投入了每一场小规模战斗中,身处战斗的最前线,并随身带着她那明显的旗帜。对于贞德在战场上的实际领导能力一直是历史上的争论之一,目击者声称她常常在战场上做出相当明智的决策,但士兵和将领们往往将她所获得的胜利视为是上帝的神秘力量所成就的。传统的历史学家如Edouard Perroy则推断贞德在战场上的领导作用主要是在士气上的。这些分析往往是根据后来贞德在审判上的证词,贞德声称她更注重她的军旗、而不是她的剑。最近学者在审判证词的解读上则较常指出,跟随她的军官们将她视为一个足智多谋的战术家和成功的战略家。Stephen W. Richey主张:“她持续领导着军队进行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胜利,扭转了整场战争的局面。”不管在哪种情况下,历史学家都同意,法军在她的领导下都能创造相当非凡的胜利。

3、领导者

贞德非常轻视法军将领们一向谨慎行动的战略,在战场上她采用正面的猛烈攻势来进攻那些英军堡垒。在攻陷了几个堡垒后,英军开始放弃其他木制的防御建筑,并集中剩余的兵力,以防守一座控制了奥尔良联外桥梁的石制堡垒—土列尔堡垒(les Tourelles)。在5月7日,法军开始进攻土列尔,贞德在交战中被一支箭射中肩膀而被士兵们抬离前线,但她很快把箭拔了出来,负伤重返战场以领导最终的攻势。

在奥尔良的迅速胜利,使法军开始计划进一步的攻势。英国人预期法军的下一个目标会是巴黎或诺曼底;迪努瓦公爵后来证实这的确是原本计划的目标,但贞德坚持应该朝兰斯进攻。在一系列突如其来的胜利后,贞德说服查理授与她和阿朗松公爵(John II of Alençon)全权指挥军队,并获得允许进攻罗尔河附近的桥梁,以作为稍后进攻兰斯的序幕。这是一个相当大胆的提议,因为兰斯的距离是巴黎的两倍,而且已经深入敌军领土。

法军在6月12日攻下了雅尔若,6月15日攻下卢瓦尔河畔默恩,接着在6月17日攻下博让西,阿朗松公爵完全支持贞德所做的决定。其他的将领,包括迪努瓦公爵,也对贞德在奥尔良的胜利印象深刻,而都转为贞德的忠诚支持者。贞德还在札若的战斗中,警告阿朗松闪避来袭的火炮而救了他一命。在同一场战役中,她也在攀爬攻城梯时遭到石头击中头盔,但她仍继续战斗。在6月18日,预料中的英国援军到达,英军指挥官为约翰•法斯托夫(John Fastolf),这场帕提战役(Patay)可以看作是阿金库尔战役的逆转:法军先锋部队在英军长弓兵的阵势准备完成前便发动突袭,在接下来的战斗里歼灭或俘虏了大批的英军,并俘虏了英军指挥官,与一小批士兵逃出的法斯托夫则成为英国可耻战败的替罪羔羊。法军在战役中只承受了极小的伤亡。

法军于6月29日开始从罗亚尔河畔默恩进攻兰斯,并于7月3日在与勃艮第城市欧塞尔的谈判中使奥塞尔保持中立,法军于是得以通过,其他途中路经的城镇也都毫无抵抗的重归法国一方。而之前签定了特鲁瓦条约的特鲁瓦,也在四天的围城后不流一滴血的投降了。军队到达特鲁瓦后面临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传说此时贞德结识了一位名为“兄弟理查”(Brother Richard)的修道士,兄弟理查长期以来在特鲁瓦宣扬世界末日将近的警告,而使当地的农民改种植豆类—能够早熟的作物,军队到达时豆实刚好成熟,于是便解决了粮食问题。这个传说被历史学家路希•史密斯(Edward Lucie-Smith)所引用,他以此主张贞德扮演的其实是神圣化的角色、而不是实际的一些能力。

兰斯城在7月16日打开了大门,加冕典礼迅速于隔天早晨举行,查理王储正式加冕为查理七世。虽然贞德和阿朗松极力主张进攻巴黎,但查理较倾向于与勃艮第进行谈判以达成休战。勃艮第的菲利普公爵于是利用谈判来作为缓兵计的策略手段,在谈判的同时暗中增援巴黎的防御。法军继续往巴黎前进,途中获得更多城镇和平的投降。由英国贝德福公爵率领的英军与法军在8月15日相遇,双方打成平手。法军接着在9月8日进攻巴黎,尽管贞德在战斗中被石弩击伤腿部,她仍然继续指挥军队直到当天的战斗结束。隔天早上,她便接到王室的命令下令法军撤退。许多历史学家将这次撤退归咎于法国大臣拉特雷穆瓦耶公爵(Georges de la Trémoille)所犯下的政治大错。

4、遭俘虏以及审判

贞德在卢瓦尔-沙里特(La-Charité-sur-Loire)度过了没有战斗发生的11月和12月,接着在隔年3月前往Lagny-sur-Marne,并在5月13日前往贡比涅以抵挡英国和勃艮第人的攻势。在1430年5月23日的一场小规模战斗中,贞德被俘虏了。当她下令军队撤退回贡比涅城时,她处在军队的最后方以确保所有人都退回了城里,但就在这时贡比涅城因为害怕英军跟着闯入,没等到所有部队撤回便将城门关下,贞德与剩余的后卫部队便遭到了勃艮第人俘虏。

当时有关俘虏的惯例是,只要俘虏的家人能付出赎金便能将他赎回,但这次勃艮第人不想这样做。许多历史学家指责查理七世没有努力进行援救。她试图逃跑了好几次,有一次甚至从70英尺的高塔跳了下来,摔在干燥了的护城河的柔软泥地上而没有受重伤。在一番谈判后,菲利普公爵将贞德交给英国。在法国北部博韦的一名主教皮埃尔·科雄(Pierre Cauchon ),在这些谈判和稍后的审判中担任关键的角色,他是英国的强硬支持者,并认为自己有责任确保贞德会遭受惩罚。

指控贞德为异端邪说的审判是出自政治上的目的。贝德福公爵宣称法国国王的宝座应该属于他的侄儿—英国国王亨利六世的,而她则破坏了这一切。审判的程序于1431年1月9日在卢昂展开,由英国占领政府主导,审判的程序在许多方面都显得杂乱无章。

总结一些主要的问题,担任法官的科雄主教的审判权只是法律上的假设(legal fiction),他是因为亲英国的立场而获得了这个职位。

英国政府资助整场审判的花费。神职的公证人员Nicolas Bailly,也只是被任命以收集对贞德不利的证词,却没有提出半点反面的证据。也因此整场审判缺乏根本的公平基础,无论如何贞德都将被定罪。

审判的纪录证明了贞德有着卓越的才智。纪录中最着名的一段质问是:“你是否觉得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典?”而贞德回答:“如果没有的话,希望上帝能赐与我;如果我已得到,希望上帝仍给予我。”

这个问题是一个学术上的陷阱。当时教会的教条是没有人可以肯定他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典,如果她做出肯定答复,那她就证明了自己是异端邪说。而如果她的答复是否定的,那她就承认了自己是有罪的。公证人Boisguillaume后来证实了当时法庭在听到了贞德的回复后,“那些质问她的人全都目瞪口呆”,并且只得暂停了那天的审问。这一段质问后来非常知名,在现代成为了许多领域的题材。

几个法庭的人员后来证实很大一部分的手抄纪录都被更改了(更改的对贞德不利)。许多神职人员都是被强迫参加的,包括审问官Jean LeMaitre,其他一些人甚至遭到来自英国人的死亡威胁。依据审讯的规定,贞德应该被监禁在由修女所看守的教会监狱,但英国人却将贞德监禁在一般由士兵看守的监狱中。科雄主教也拒绝了贞德希望教宗出面的要求,因为这很显然会让他的审判停止。

最后法庭总结了贞德的12项罪行指控,但这些指控都和在审判中的纪录相互矛盾。在各种方式逼迫之下,不识字的贞德没有意识到死刑的逼近,签下了一份她完全看不懂的公开弃绝书(abjuration, 等于直接认罪),但法庭在官方留下的纪录上却是另一份不同的文件。

5、死刑

贞德被绑在火刑柱上,手握着十字架祈祷,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Jules-Eugène Lenepveu的作品。当贞德签下弃绝书时,弃绝书上也声明同意穿着女性的服装(自从离开家乡以来,贞德始终穿着男装)。几天后,依据目击者的说法,贞德在监狱中被一名英国贵族试图强奸未遂。她重新开始穿着男装,要不是为了防止骚扰,或者就如同Jean Massieu作证所言的,因为她的裙子被偷走而没有衣服可以蔽体了。

死刑于1431年5月30日在卢昂进行,目击者描述了死刑的那一幕。贞德被绑在火刑柱上,她不断的祈祷着,并向旁边的牧师请求让她握着一个小十字架。最后火被点燃,几分钟后,一切都结束了。英国人将烧焦的木炭拨开,暴露出焦黑的尸体,以向人群证明她的确死了,接着又燃烧了尸体一次,以避免她的骨灰被人收集。

英国人将剩余的灰烬都扔进了塞纳河。负责点火的刽子手Geoffroy Therage后来形容他当时:“……非常害怕烧死了一位圣女而会被打入地狱。”

6、重新审判

在战争结束后重新进行了一次审判。在贞德年迈的母亲伊莎贝拉·达克和法国异端裁判所的首席法官Jean Brehal的请求下,卡利克斯特三世授权了这次重新审判。审判开始于牧师Guillaume Bouille对案件重新的审讯,并在1452年由Brehal主导下进行了调查,正式的裁决则在1455年11月进行。遍及欧洲各地的许多神职人员参加了审判,审判的过程也遵照标准的法庭规定进行。神学家组成的小组也分析了115名目击者的证词。最后Brehal在1456年6月提出结论,描述贞德为一个烈女,并指出当初主导审判的皮埃尔·科雄是为了自身的现世利益而错误的将贞德定罪。法庭在1456年7月7日正式宣布了贞德的清白。

三、贞德看到的神迹

圣女贞德所看到的神迹一向是她的事迹中最受争议与讨论的,吸引了许多神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有关她看到的神迹的线索只能从当初审判的纪录里加以找寻,这些纪录相当复杂且不一定准确,而且贞德在审判一直抗拒回答法庭针对这些神迹的质问,也拒绝依照惯例对这些回答的真实性做发誓。对于贞德所言“看到了某些东西”的宣称通常被认为是出自真诚的,她认出了圣米迦勒、圣凯瑟琳和圣玛桂莱德出现在神迹中,问题只在于她所看到的是否真的是神迹。虔诚的天主教徒都相信贞德所看到的真的是出自神迹。

而另一种看法,许多学者认为贞德所看到的只是由心理疾病造成的幻觉和妄想,例如偏执狂的精神分裂症、癫痫造成的短暂脑叶变化。大多数采取这种看法的学者都认为贞德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精神领袖,而不是有真实才干的领导人。其他学者像是Ralph Hoffman,则指出贞德所声称的还包括了“听到某些声音”,但这与一般心理疾病的症状并不相同。

许多人反对这种心理疾病的解释。一个精神病患不太可能会得到查理七世朝廷的支持。事实上之前的国王—发疯了的查理六世,便被人称为“疯子查理”,当时法国在军事和政治上的衰退便是因为他的发疯造成的权力真空而导致的。他宣称自己的身体是玻璃做的,任何人接近就会打碎他,但他的臣子部下们并没有将他的说法也当成信仰的意识。在特鲁瓦签定的条约剥夺了查理七世的继承权,或许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担心他遗传了父亲的疯病。当贞德到达希农时,王室的顾问Jacques Gélu便提出警告:“我们任何人都不该因为受到这个女孩谈话的影响而改变政策,一个农夫...如此的被幻觉所蒙蔽;我们不该因此而遭受外国的讥笑....”与现代人对于中世纪的刻板印象不同,查理七世的朝廷相当的精明,而且对于幻觉这方面都抱持着怀疑论的看法。

还有说法指出贞德在纪录上所展现的智慧,证明了她不可能是精神病患。贞德一生中都展现出相当聪明,在重新审判中都常对贞德的智慧感到惊讶,“他们(审判者)常常从一个问题跳到另一个问题,变化无常,但尽管这样,她仍然相当精明的回答,而且显示出极好的记忆力。”她在质问中不可思议的回覆甚至迫使法庭停止公开的开庭。不过,尽管智力的衰退和记忆的丧失是许多主要精神疾病的病征,但缺乏这些病征不代表能完全排除精神疾病的可能性。虽然这样,许多学者如Judy Grundy便指出,除了审判上的表现外,依据许多目击者的说法,其他精神疾病可能导致的混乱,例如显着的人格改变和杂乱无章的言语,都没有在贞德身上出现。

那些主张贞德所见的是心理疾病造成之幻觉的人,通常根基于以下其中一种或多种的可能:

由于认为上帝并不会命令某个人去投入战争、或至少不会是去跟英国人打仗,所以贞德一定是受到幻觉的影响,而不是真的遇上神迹。不过,由于这只是人对于上帝的假设,这种说法不能算是根据客观原则而对于心理疾病的判断。

由于唯物论上否定上帝的存在,所以任何看见的“神迹”都必定是幻觉,因此贞德一定是有着心理疾病。这个观点也遭受到批评:因为据调查有40%的现代科学家仍然相信上帝的存在,因此科学家在这个观点上也产生了分歧。

同时,医学界并不会自动的将全部的神秘现象归类为心理疾病,而且通常不会将以上的两种分析视为是有根据的诊断:由于有关贞德心理疾病的争议主要聚焦在她所见的是否为幻觉上,如果有人想要将这些所见的事物视为心理疾病的病症(也就是“幻觉”和“妄想”),那此人就必须先证明这些真的是属于幻觉和妄想,而不是自己利用这些假设来作为证据以证实假设的本身。

一些对贞德所见的神迹的医学解释则是讽刺性的:为了回应有些人所主张的,贞德是因为喝了结核病牛只产下的未加热杀菌的牛奶而产生幻觉,Régine Pernoud写道法国政府应该停止对牛奶的加热杀菌规定,好培养出更多这样的英雄人物来造福国家。

五、身后影响

百年战争在贞德死后继续进行了22年,查理七世成功的保住了法国国王的正统性,而没有被英国所宣称的继承者亨利六世(于1431年12月时进行加冕)所敌过。在英国能重新组织于1429年损失的军事将领和长弓兵部队前,英国也失去了和勃艮第的同盟,法国成功的在1435年的阿拉斯条约(Arras)中使勃艮第向法国靠拢。英国摄政的贝德福公爵在同一年去世,使年仅10岁的亨利六世成为最年轻的英国国王而却没有人辅政。勃艮第立场的转变以及亨利六世无能的领导或许就是造成战争结束的主要原因。Kelly DeVries主张,贞德将火炮作为攻势用途和正面攻击的战术也影响了法军往后的战争。

圣女贞德在接下来四百年成为了半传说的角色。有关她的记载主要来自编年史,英国主导的首次审判的5份原始手稿于19世纪时在旧档案库里被发现。很快的历史学家也找出重新审判时的完整纪录,包含了115位目击者的证词,以及以拉丁文记载的首次审判的纪录。许多当时的信件也被发现,其中3份有着贞德“Jehanne”的签名,摇摆的字迹显示她还在学习写字。这些第一手资料都是两次审判所留下的文件,成为相当不寻常的丰富资料来源,如同DeVries说的:“没有任何中世纪的人物,无论男女,像贞德一般能被广泛的研究。”

贞德来自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而且只是个不识字的17岁农村女孩,但却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了传奇人物。在贞德前英法两国都以有千年之久的萨利克继承法(Salic law)来正当化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原本只是君王之间的为了继承权产生的冲突。贞德则为战争带来了不同的意义,如Jean de Metz所描述的:“我们(法国)的许多国王都来自英国血亲;但我们就要成为英国人吗?”而Stephen Richey则说:“她将一场原本枯燥乏味、普通人民深受其害但却不感兴趣的王朝间的冲突,变为一场热情激昂的保家卫国的圣战。”Richey也描述了她对后代的影响力:

“在她死后5个世纪的人们,对她做了一切纪念:(她是)狂热的信徒、宗教神秘主义者、天真纯洁,却又可悲地成为一枚被当权者摆弄的棋子,同时又是现代民族主义的创始者和象征,被崇拜的女英雄和圣女。她即使面临酷刑的威胁和火刑的死亡时,仍然坚持着她所听到的来自上帝的声音。无论那个声音是真是假,她的事迹让所有听到她故事的人都会震撼不已。”

在1452年战争结束后对她的死刑进行重新调查的同时,教会宣布由于她在奥尔良的光荣事迹,核准奥尔良为朝圣的地点之一,并对当地的罪犯颁布了一次特赦。圣女贞德在16世纪被反对新教徒的天主教同盟作为他们的象征。而在1849年至1878年担任奥尔良主教的Félix Dupanloup的努力下,于1909年对贞德进行了赐福礼。她并于1920年5月16日被封为圣人,她的纪念节日被定在5月30日。她成为了罗马天主教会里最受欢迎的圣人之一。

圣女贞德并不是女性主义者,她所扮演的角色为依据宗教传统的特殊人物,代表了无论来自何种社会阶层都能得到神的召唤。她严格禁止法军招引妇女进入营地,有一次甚至还以剑背来敲打这些营妓以驱离她们。

不过,许多在贞德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帮助都来自女人,查理七世的岳母阿拉贡在起初对贞德的调查中证实了贞德的处女之身,并资助发起了援救奥尔良的远征。在贞德于贡比涅被俘后,卢森堡伯爵的姑母珍夫人(Joan of Luxembourg),也改善了贞德在监狱里的生活状况而且可能也延缓了她被移交给英国人的时间。最后,英国摄政的贝德福公爵的夫人安妮(Anne of Burgundy),在审判前证实了贞德仍是处女之身。也因此法庭无法指责贞德为女巫,并也为贞德的清白和圣徒品行提供了证据。从克里斯蒂娜•德•皮桑(Christine de Pizan)到现在,圣女贞德成为女性眼中勇敢而积极的正面角色。

自从拿破仑开始圣女贞德在法国时常被作为政治的象征,自由派强调她出生于卑微平凡的家庭,早期的保守派则强调她对国王的支持。后来的保守派则强调她的民族主义。在二战中维希法国与法国反抗势力都以贞德作为象征之一:维希政府的宣传强调她对抗英国人的事迹,在海报上显现英军战机轰炸卢昂的情景,并辅以标题:“他们总是回来展现暴行。”而反抗势力则强调她与外国占领势力的对抗,以及她的故乡洛林被纳粹所控制。

传统的天主教徒,尤其是在法国,也用贞德作为象征之一,在1988年反对教皇进行改革的法国枢机主教勒费弗尔•马塞(Marcel Lefebvre)被逐出教会,支持者则将他和圣女贞德被逐出教会相提并论。三艘法国海军的军舰也前后以贞德为名,现役的是一艘直升机航空母舰。近来引起相当争议的法国政党国家阵线(Front National)也以贞德作为号召,在出版物上都有她的画像,而且还以燃烧的三色旗作为殉教的象征。不过这个政党的反对者往往讽刺这种盗用贞德形象的做法。每年的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被定为纪念贞德的全国假日。

‘玖’ 谁能跟我介绍下真实的意大利的风土人情

风土人情
意大利主要是意大利人,90%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
如果有人打喷嚏,旁边的人马上会说:“萨路德(SALUTE)!(祝你健康)”。另外,当着别人打喷嚏或咳嗽,被认为是不礼貌和讨嫌的事,所以本人要马上对旁边的人表示“对不起”。据说是因为欧洲曾有过因重感流行而置死人命的先例,感冒在意大利人眼中也如洪水猛兽般恐怖,因为旁边的人马上会说:“萨路德(SALUTE)!(祝你健康)”。
意大利人热情好客,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在正式场合,穿着十分讲究。见面礼是握手或招手示意;对长者、有地位和不太熟悉的人,要称呼他的姓,加上“先生”、“太太”、“小姐”和荣誉职称;在就餐、乘车、乘电梯等情况下,都会让女士先行。和意大利人谈话要注意分寸,一般谈论工作、新闻、足球;不要谈论政治和美国橄榄球。意大利人忌讳交叉握手,忌讳数字“17”。
在意大利人心目中,自由是最重要的,意大利人的守时和集体观念相对就差一点,宴会迟到20分钟左右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意大利人有早晨喝咖啡、吃烩水果、喝酸牛奶的习惯。酒特别是葡萄酒是意大利人离不开的饮料,不论男女几乎每餐都要喝酒,甚至在喝咖啡时,也要掺上一些酒。
意大利人忌讳菊花。
意大利的婚丧嫁娶习俗,与欧洲其他国家相似,仪式多与宗教仪式相关。意大利人的嫁娶需要经过订婚(交换订婚戒指)、结婚(分为民政和教堂婚礼)两道仪式,3月、4月是意大利青年选择结婚高峰期。意大利人在1974年5月以前是不允许离婚的,在1974年5月16日全民公决后,意大利人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
意大利人的埋葬方式多为土葬,多葬在大型公墓内。
意大利人完全以家庭为中心,祖母(nonna)非常受人尊重——每年甚至还有一个“最酷奶奶”的评选(最近的优胜者因赤脚跳快速旋转的塔兰台拉舞而击败了其他竞争者,在比赛中胜出)。
意大利着名景点
科洛塞竞技场(Piazza del Colosseo)
科洛塞竞技场(又译罗马斗兽场)是罗马时代最伟大的建筑之一,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座圆形竞技场。位于威尼斯广场的东南面。斗兽场是世界八大名胜之一,也是罗马帝国的象征。这座巨大的露天剧场叫做弗拉维奥剧场,因为它是由弗拉维奥家族的几位皇帝建造的。通常,人们称之为科洛塞。斗兽场的外观像一座庞大的碉堡,占地20000平方米,围墙周长527米,直径188米,墙高57米,相当于一座19层现代楼房的高度,场内可10.7万观众。像所有罗马的建筑一样,其基本结构是拱券结构,一系列的拱、券和恰当安排的椭圆形建筑构件使整座建筑极为坚固。这是当年用斗兽、英竞技、赛马、戏剧和歌舞表演的场地。这座雄伟的建筑堪称建筑的楷模。是建造在一片凹地上的宏伟建筑。尼禄时代,这一凹地是尼禄金殿花园里的一个人工湖。
竞技场的工程由维斯帕西亚诺皇帝于公元72年~75年开工兴建,由蒂托皇帝于公元80年完工。传统说法是,建造这座建筑物使用了四万奴隶,这是蒂托皇帝在摧毁耶路撒冷后于公元70年带回罗马的10万俘虏中的一部分。可以容纳至少5万名观众的竞技场主要用途是斗兽和角斗士角斗。这些活动形式多样,装备精良,比其它任何活动更能激起特别喜爱残忍场面的广大观众的激情和疯狂。在众多的表演中,首先值得回忆的是庆祝竞技场竣工的表演,庆祝活动延续了1百天,杀死5千头猛兽,有上百名角斗士丧生。图拉真在位期间,总共杀死1万1千头猛兽,有1万名角斗士在此角斗。在普罗博在位期间,仅在一次斗兽时就同时放入场内1百头幼狮,其吼声震动了整个竞技场。然而,更多的则是角斗士的角斗。人们对这种残忍的角斗如此着迷真难以令人相信,特别是妇女们竟然也对此极为着迷。在这种残忍的角斗中,只有胜够一定次数的角斗士才能获得自由。直到公元608年,竞技场一直用于角斗和斗兽,中世纪时改成一个城堡。此后部分被毁,成了挖取建筑材料用以建造教堂和宫殿的场地。这样破坏一直持续了好几个世纪,到了19世纪才被制止,那时,几届教皇开始对之进行修复,那些补砌的砖就是历次修复的明证。
这座雄伟的建筑堪称建筑的楷模。像所有罗马的建筑一样,其基本结构是拱券结构,一系列的拱、券和恰当安排的椭圆形建筑构件使整座建筑极为坚固。
天使的圣玛丽亚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gli Angeli)
天使的圣玛丽亚教堂是1563年米开朗基罗利用迪奥克来齐亚诺浴场温水大厅废墟改建的,而到了十八世纪再由凡维特尔(Luigi Vanvitelli)改变为现在的模样。入口彷万神殿,天井高91公尺,是当时建筑上的极限。
米兰大教堂(Duomo del Milano)
雄踞在意大利米兰市中心的米兰大教堂亦称圣母降生教堂,于公元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不仅是米兰的象征,也是米兰的中心。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
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也是规模仅次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世界第二大教堂。教堂长158米,最宽处93米。塔尖最高处达108.5米。总面积11700平方米,可容纳35000人。内部非常地宽广,至身于着幽暗而庄严的空间中简直快忘了自己是在一大商业都市的中心。教堂内外共有人物雕像3159尊,其中2245尊是外侧雕刻;有96个巨大的妖魔和怪兽形的排水口;顶上有135个尖塔,中央塔顶圣母玛丽亚镀金雕像,高4.2米,重700多公斤,由3900多片黄金包成。教堂共有五扇铜门,左边第一个铜门于1948年完成,表现的是君士坦丁皇帝的法令;第二个铜门是1950年所作,讲述的是圣·安布罗吉奥的生平,第三个最大的铜门是1906年完成,重37吨,描绘的是圣母玛丽亚的一生;第四个铜门是在1950年完成的,讲的是从德国皇帝菲德烈二世灭亡到莱尼亚诺战役期间米兰的历史;第五个铜门1965年完成,表现的是从圣·卡罗·波罗梅奥时代以来大教堂的历史。
大厅内供奉着十五世纪时米兰大主教的遗体,头部是白银筑就,躯体是主教真身。教堂屋顶有一小孔,正午时分,阳光正射在地板南北向的金属条上,古人以此计时,称为"太阳钟"。教堂前的广场建于1862年。中央是意大利王国第一个国王维多利奥·埃玛努埃尔二世的骑马铜像,广场右侧黄色建筑是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王宫,1778年建成,现在已辟为当代艺术博物馆。
在米兰大教堂广场左侧有维多利奥·埃玛努埃尔二世长廊,建于1865 -1877年长廊呈十字形,长196米,宽47米,高47米廊顶呈拱园形,顶上装有彩色玻璃棚。地面是用大理石铺成的马赛克图案。巨大的拱形建筑富丽堂皇,长廊内有装璜考究的金银首饰、时装、礼品店、餐馆,咖啡厅和书店。这里是米兰市民的休闲中心,到处是休息的市民及观光客,常年很热闹。穿过维多利奥·埃玛努埃尔二世长廊来到的斯卡拉广场(Piazza della Scala )上有列奥尔德·达·芬奇的雕像。
威尼斯(Venezia)
既有世上独一无二的温柔,又不乏历史上地中海最强的高雅风景,东西方的桥梁。这座建于公元5世纪的世界着名城市位于意大利东北部,离大陆约4公里,坐落在威尼斯湖约118个大大小小的岛屿上。150多条运河和400座桥梁纵横交错,把这118个岛屿联成一个城市整体。威尼斯无可比拟的独特外貌和丰富的艺术宝藏,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城市。威尼斯的美离不开碧绿碧绿的水和摇摇晃晃的小船,更离不开富丽堂皇的古典建筑物。站在圣马可广场向四周眺望,纵横的街道在这里化身成蜿蜒的运河;在普通城市街上通行无阻的车辆,在这里变成了小船。这里的每一条小水道、小街、小教堂和小广场都是风景,也记录着水城灿烂的文化和历史。
圣马可广场,(Piazza del san.marco)被誉为最浪漫的广场,鸽子是这里最大的特色
叹息桥,叹息桥连接的两座建筑物分别是法院和监狱;一般来讲,进入监狱的人都不会活着出去的,而叹息桥就成为了他们最后唯一可以看见阳光的地方,因此,囚犯们经过这里的时候都会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叹息,久而久之,这些叹息就叹成了“叹息桥”了……
总督宫,威尼斯共和国时期的最高权力机关;粉红色的大理石外墙,连续的尖型拱门和四辨花型圆窗,属于典型的哥特式风格。
圣马可大教堂,强烈的拜占庭风格,相传是用来供奉福音作者圣马可的教堂;圣马可是威尼斯的守护神,标志物是狮子,因此,狮子也是威尼斯的标志物。
圣马可大教堂两旁的新旧行政官邸,一楼现在大多用做咖啡馆;最着名的是弗洛里安咖啡馆,据说海明威、拜伦经常在这里流连;当然,这里的咖啡也是全意大利最昂贵的~~
贡多拉,相传以前的船夫都是又年轻又帅气的小伙子,边划船还边唱着情歌;现在当然不是了~~ 另外,贡多拉是威尼斯最贵的交通工具,除非你的钱多的可以拿来烧,否则,象征式地坐坐就可以了……
罗马(Roma)
这是属于上帝和天使们的永恒之城,它建在由台泊河之间的七座山冈,几经毁灭又几度复兴,历史遗迹处处可见:君士坦丁门古竞技场,四河喷泉、西班牙阶梯……还有坐落市区天主教宗教地:梵蒂冈,又为之增添了一道风景线。
威尼斯广场
万神殿,由哈德良主持建造,这位极有才情且一生钟情于希腊古文明的罗马皇帝,将其所有的信仰都倾注在这座神殿上;同时万神殿也是罗马保存最好的古典建筑,文艺复兴画家拉斐尔长眠于此……
佛罗伦萨(Firenze)
背负着文艺复兴的硕果,是着名的文化古城和艺术天堂,一个吸引大量国际游客的旅游城市。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心,佛罗伦萨给现代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重要历史建筑和历史珍品。米开朗基罗广场、维其奥古桥和附近的比萨斜塔等均是最重要的浏览景点。
1、学院美术馆(Galleria dell\'Accademia) :藏有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四座未完成的“奴隶像”、第二座“圣母哀子像”和其它佛罗伦斯艺术家的作品。对街有家不错的书店和海报点,可顺道一访。
2、百花大教堂(The Duomo) :百花大教堂是佛罗伦斯的地标,外观以粉红色、绿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现着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故又称为“花的圣母寺”(Santa Maria del Fiore)。百花大教堂是1296年由Arnorfo di Cambio负责建造的,中央巨大圆顶是由名建筑家布鲁内勒斯基 (Brunelleschi)所建造的第一座文艺复兴式圆顶,共花了十四年的时间才完成,是文艺复兴圆顶建筑的楷模。米开朗基罗在计画设计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时曾说过:“我可以盖个比翡冷翠教堂圆顶更大的圆顶,但绝无法及上它的美。” 若想登上大教堂的屋顶,可从期右侧内的礼拜堂左边走廊进入,登上463级的阶梯。教堂正面经两次改建,教堂后博物馆里收藏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品。
3、乔托钟塔(Campanile di Giotto) :百花大教堂旁边的82公尺高塔,由建筑家乔托于1334年开始建造,外观是一个四角形的柱状塔楼,把粉红、浓绿和奶油三种颜色,以几何学的配色方式调合,和旁边的百花教堂十分和谐,底部还有精致的浮雕,内部有楼梯可达顶部,共有290阶。
4、圣乔凡尼礼拜堂(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 :面对百花大教堂的八角形教堂,建于5世纪~8世纪间,是托斯坎尼地区罗马式建筑的代表。礼拜堂最具观光价值的就是三面青铜门浮雕:入口处南侧的青铜门是由安德烈.比萨诺于1330年制作的,28张图样是关于约翰传教的故事;东侧礼拜门是由吉尔伯提(Ghiberti)自1425年起花27年时间所制作,十张图样描述亚当和夏娃及旧约圣经的题材,被米开朗基罗誉为“通往天堂之门”;北侧青铜门也是吉尔伯提的作品,由28张图样组成,主题是表现基督的生涯及其12门徒的事迹。
5、米开朗基罗广场(Piazzale Michelangelo) :广场位于亚诺河对岸,是眺望佛罗伦斯的最佳据点,广场中央有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的复制品,而位于它后面的就是美得令人怦然心动的浪漫主义教堂San Miniato。
6、维琪奥王宫(Palazzo Vecchio) :这座防御完整的宫殿内部曾是麦迪奇(Medici)家族的住所,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从1873年来一直守候在门口左侧,不过现在所见是仿作。二楼大厅堂是共和国政府的大会议场,两侧的壁上有米开朗基罗的名作“胜利”。王宫前是佛罗伦斯最热闹的西纽利亚广场(Plazza della Signoria),“祖国之父”柯西摩.麦迪奇的骑马雕像睥睨全场。邻近王宫的集会所(Loggia dei Lanzi)有许多古代及文艺复兴式样的大理石人物雕像。
7、维琪奥桥(Ponte Vecchio) :建于1345年,为翡冷翠最古老的桥梁。Vecchio这个字是古老的意思。维琪奥桥上有二层楼的建筑,以前是乌菲兹宫通往隔岸碧提王宫的走廊。桥上两边都是特产品的专卖店,商店的背后伸展到河上,特产店以贩卖宝石和贵重金属为主。
比萨(Pisa)
为了纪念比萨城的守护神圣母玛丽亚, 1063年比萨人开始在城区东北角的广场上建筑具有所谓罗马-比萨风格(Romanesque - Pisa Style)的比萨大教堂(Duomo- the Cathedral)。由雕塑家布斯凯托-皮萨诺(Bonanno Pisano)主持设计,另外还有一个圆形的洗礼堂和一个钟塔,构成一组建筑群,这也是意大利仿罗马建筑之典型。正如照片上所看到的:在这组建筑群中,洗礼堂位于主教堂前面,与教堂在同一中轴线上,钟塔在教堂的东南角,这两个圆形建筑在空间上的大小、矮高、远近搭配得当,显得与主教堂非常和谐。
教堂的外墙是用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砌成,色彩庄重和谐;始建于1153年的洗礼堂是一座用大理石建造的圆形建筑,其大理石外墙墙面的装饰华美、一圈精致的尖拱券环绕着红色的中央大圆穹顶,再被周围的绿地所映衬,真是美不胜收;比萨斜塔更是广场上的宠儿,实事求是地说,到这里的大部分游客都是冲着斜塔来的。虽然世界上还有一些也是长的东倒西歪的其他斜塔,但是应该承认,比萨斜塔的名气最大。
西西里岛(Sicilia)
“如果不去西西里,就像没有到过意大利:因为在西西里你才能找到意大利的美丽之源”这是格斯在1787年4月13日到达巴勒莫时写下的句子,这是他为寻找西方文化的根源第一次来到意大利。的确如此,这个地中海上最大的岛屿,也是意大利面积最大的省份,的确是一块巧妙的土地,这里迷人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非常的和谐地融合为一体,自然有从古至今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为证:这里曾经居住过希腊人、古罗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诺曼人、施瓦本人、西班牙人等,他们的文化已然印证在这里了。
从地图上看,西西里岛是意大利那只伸向地中海的皮靴上的足球。它位于地中海的中心,辽阔而富饶,气候温暖风景秀丽,盛产柑橘、柠檬和油橄榄。无论是东海岸,还是西海岸,到处是果实累累的橘林、柠檬园和大片大片的橄榄树林。由于其发展农林业的良好自然环境,历史上被称为“金盆地”。
维罗纳(Verona)
因一位名人的一部名着而提高了一座城市的知名度,这并不罕见,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却不同,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维罗纳的知名度,而且还奇迹般改变了这座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定位。这座列入了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的古城在我看来,它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并非因为拥有世界上现存第三大的圆形竞技场,既不是阿迪戈河畔的老桥、中世纪城堡和城墙,也不是12世纪罗马风格建筑的杰作——圣泽诺大教堂,而是一段虚构的爱情故事。我想在故事发生十几个世纪以后的今天,带着你的恋人来到罗密欧和朱丽叶曾经生活过、爱过的维罗纳一起朝圣爱情,必定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
维罗纳位于意大利北部,是有着25万人口的意大利中等城市,它北靠阿尔卑斯山,西临经济重镇米兰,东接水城威尼斯,南通首都罗马,从地理位置上看,它算得上是最好的军事要塞,跟意大利众多古城一样,维罗纳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城内至今依然保存着从古代、中世纪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量纪念碑和一座完好的斗兽场。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这座写满仇恨和战争历史的小城一直被人们看作军事重镇、历史古城。
柔情与浪漫原本是与它无关,甚至相去甚远的。然而,自16世纪末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问世以来,尤其是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好莱坞和意大利的电影制片人多次将这部名剧搬上银幕之后,维罗纳在世界人民的心中,不再是一座普通古城,不再是充满仇恨和血腥的军事重镇,它变成了一座浪漫之城,变成了年轻人心中的爱情圣地。
对大多数来维罗纳的旅行者来说,维罗纳最吸引他们的地方只有一处,那就是朱丽叶的故居及其那个神秘的阳台。
据说摸朱丽叶的左胸,爱情会好运哦……
[编辑本段]美食
意大利面,又称之为意粉,是西餐品种中国人最容易接受的。作为意大利面的法定原料,杜兰小麦是最硬质的小麦品种,具有高密度、高蛋白质、高筋度等特点,其制成的意意大利面大利面通体呈黄色,耐煮、口感好。所以,正宗的原料是意大利面具有上好口感的重要条件。除此之外,拌意大利面的酱也是比较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意大利面酱分为红酱(Tomato Sauce)、青酱(Pesto Sauce),白酱(Cream Sauce)和黑酱(Squid-Ink Sauce)。红酱是主要以蕃茄为主制成的酱汁,目前是见得最多的;青酱以罗勒、松子粒、橄榄油等制成的酱汁,其口味较为特殊与浓郁;白酱以无盐奶油为主制成的酱汁,主要用于焗面、千层面及海鲜类的意大利面;黑酱是以墨鱼汁所制成的酱汁,其主要佐于墨鱼等海鲜意大利面。 而意大利面用的面粉和我们中国做面用的面粉不同,它用的是一种“硬杜林小麦”,所以久煮不糊,这就是最大的区别。然后它的形状也不同,除了普通的直身粉外还有螺丝型的、弯管型的、蝴蝶型的、贝壳型的林林总总数百种。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956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929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937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663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656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296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572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995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1048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