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知音主题曲古琴谱
㈠ 伯牙弹的曲子叫什么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是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伯牙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1)电影知音主题曲古琴谱扩展阅读: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后世分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筝曲《高山流水》,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
《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旅行者一号”的金唱片,并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
㈡ 电影《知音》中主题曲《知音》的词作者是谁
这支歌曲80年代由华而实作词、王立平作曲,的确是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十分帖合影片主题,而不失古风古韵,曲调优美。
词作者华而实,原名潘耀麟。一级编剧。祖籍山东济宁市,1932年出生于北京。早年即从事戏剧和电影创作,1956年发表和出版了电影文学剧本《汉衣冠》,获中央文化部和中国作协颁发的优秀电影剧本奖。
1978年后问世的作品有:电影《知音》、戏曲艺术影片《智收姜维》、电影文学剧本《梅兰芳与程砚秋》《赛金花绿皮书》,晋剧《红娘子》、京剧《海王魂》、《蔡锷与小凤仙》、《湖畔双碑》,电视剧《上党战役》、》《评梅女士》、《大敌当前》、《鲜卑骄子》等,曾在全国及省内获奖多次。现任政协山西省委员会常委。山西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1991年7月任山西省文史研究馆馆长。
㈢ 知音讲的是什么
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着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很高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会了.”
有一日他坐船来到川江峡口处,突遇狂风暴雨.船夫速将船摇到一山崖下抛锚歇息,暴雨停后,伯牙见这高山之间的川江有别样的风韵,不禁犯了琴瘾就在船上借此情景弹奏起来.突然琴弦断了一根,抬头一看,就见不远处的山崖上有个樵夫立在那里聆听!伯牙问到:小哥怎么会在此处 那人答道:“小人打柴被暴雨阻于此崖.忽听琴声一片,不觉听上了瘾!伯牙高兴的问道:“你既然听琴,可知老夫适才弹的是什么曲子?”樵夫说到:大人所弹,乃是您见到山中川江在雨后的感慨,琴声就像那高山一样啊!琴声里我还听到了山间江水流动的声音.
俞伯牙惊呆了!他推琴而起,拱手作礼道:“真是荒山藏美玉,今天遍访知音,今得遇小哥,此生心愿已了!便拉他面对青山作拜.伯牙又说到;我与你知音一回,就把刚才弹一曲起名叫《高山流水》吧!约定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在此聚首,以叙衷肠.
转眼到了约定日期,俞伯牙又来到长江口,却不见钟子期来与他会面.一打听才知道,子期已于年前病世!伯牙听了顿时热泪长流.来到子期的坟前捶打着墓碑道:“可怜我遍访才华才遇到这一个知音,这么年轻竟先我而去.俞伯牙跪在琴前,热泪盈眶泣洒在琴上.仰天叫道:子期呀,且听伯牙再为你弹一曲吧……!俞伯牙弹完此曲,泪流满面地说:“从此知音绝矣!”说完,他拿起琴,对着钟子期墓前的石头用力一摔,琴身粉碎,从此俞伯牙再也不弹琴,却给后人留下一曲《高山流水》.
摘录关于高山流水的典故如下:
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据《列子》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哉?”
“高山流水”曲同样也是出自于这个典故,伯牙可以称作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古琴家,而钟子期则可被称作最早的音乐鉴赏家.现在我们听到的琴曲《高山流水》是清末的版本,它是后人根据钟子期与伯牙的故事写的,有多种谱本.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着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相符,但张孔山的传谱已增为九段,后琴家多据此谱演奏.
另有筝曲《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现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风格也完全不同.
㈣ 李谷一的《知音》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电影上还有什么歌
电影《知音》,讲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没有别的歌了。
㈤ 请问《知音》的古琴曲谱
㈥ 电影《知音》主题曲歌词
《知音》
作词:华而实
作曲:王酩
演唱:李谷一
山青青,水碧碧
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
如悲啼,叹的是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山青青,水碧碧
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颂如歌
如赞礼,赞的是
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6)电影知音主题曲古琴谱扩展阅读:
《知音》于1981年上线。歌曲时长04:18。收录于专辑《乡恋》中,一上线就收到了广泛的关注,收获了众多的喜爱。
1992年,该歌曲获全国十大影视歌曲最佳歌曲奖。1994年,该歌曲获得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中文金曲。1994年该歌曲获得港商业电台“叱咤乐坛流行榜”全年播放次数第二名原创歌曲。1995年,该歌曲荣获第二届华语音乐榜中榜Channel V中文Top20榜中榜歌曲奖。
《知音》有众多的翻唱版本,截止2019年3月,孙耀威、刘明、陈伟伦等都进行过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