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战役电影完整版
1. 山东的重大战役
这是近代的:
1853年(清咸丰三年)5月至1855年5月 太平军北伐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至1895年 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1月至2月 威海之战
1928年(民国十七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 济南战役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至4月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 响堂铺之战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4月 大清沟之战
1941年(民国三十年)3月至7月 胶东战役
1941年(民国三十年)11月至12月 沂蒙山反扫荡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月 鲁南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2月 莱芜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5月 孟良崮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6月至7月 鲁西南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9月至12月 胶东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2月 莱阳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3月至5月 临汾运此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4月至5月 胶济路中段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6月至7月 兖州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9月 济南战役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至1953年 华东剿匪
这是古代的:
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 夏相攻东夷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 夏少康复国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 夏少康灭浇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 夏季杼灭豷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 夏伯靡灭寒浞之战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 夏季杼攻东夷之战
注:夏少康时期的都城就是在山东境内,东夷就是山东一带。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 商灭夏的战争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 商汤灭葛之战
注:商汤就是以前的东夷。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武丁攻周边各国的战争
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 周公东征
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 周公灭武庚之战
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 周公平管蔡之战
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 周公攻东国之战
周昭王十六年(约公元前10世纪) 周昭王攻东夷之战
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 周宣王东征
公元前490年 田乞发动政变,操纵齐国军政大权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 燕攻齐之战
周赧王三十年(公元前284年) 济西之战
周赧王三十一年至三十六年(公元前284—前279年) 即墨之战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秦灭齐之战
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至四年十一月 韩信破代、赵、燕、齐之战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一月 潍水之战
注:潍即今潍坊。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 汉平七国之乱
新莽天风五年(18年)至东汉建武三年(27年)正月 赤眉起义
注:启发于山东鲁南一带。
东汉建武二年(26年)三月至六年正月 东汉统一关东之战
东汉建武五年(29年)十月 祝阿、临淄之战
注:临淄即今淄博。
东汉中平元年(184年)至初平三年(192年) 黄巾农民起义注:范围囊括山东。
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 鲁阳之战
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 兖州之战
东汉献帝建安十六年至十九年(211—214年) 益州之战
西晋元康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 八王之乱
西晋元康六年(296年)至建兴三年(315年) 西晋末年流民起义
注:范围囊括山东。
北魏登国元年(386年)至太延咐悄喊五年(439年) 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
北魏天安二年(467年)至魏皇兴三年(宋泰始五年,469年) 青州之战
注:今山东潍坊青州。
隋大业六年(610年)至隋亡(618年) 瓦岗农民起义
隋大业六年至十三年(610年—617年) 翟让起义
隋大业七年(611年) 王薄起义
隋大业七年(611年)至唐武德四年(621年) 窦建德起义
注:四次起义均波及山东。
隋大业八年(612年)正月 隋炀帝第一次攻高丽之战
隋大业九年(613年) 隋炀帝第二次攻高丽之战隋大业十年(614年)七月 隋炀帝第三衡野次攻高丽之战
注:三次攻高丽都是从山东出发。
唐武德二年(619年)正月 李神通击宇文化及魏县、聊城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 窦建德击宇文化及聊城之战
注:今山东聊城。
唐中和四年(大齐金统五年,884年)四月至六月 唐灭大齐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十二月至四年三月 寿州之战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至三年 宋江起义
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至南末端平元年(金天兴三年,1234年) 宋金战争
南宋建炎元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 红巾军抗金起义
金大安三年(宋嘉定四年,1211年)至金朝末年 红袄巾抗金起义
元至正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1361年—1362年)十一月 元镇压红巾军山东之战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 明攻山东之战
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至四年(1402年)六月 明靖难之役
清顺治二年(1645年)至九年(1652年) 清灭南明鲁王政权之战
2. 着名的城市攻坚战请大家推荐一下,还有古代城池攻防战的着名战役也请大家帮个忙,谢谢。
诺曼底登陆战役
日期:1944年6月6日 - 1944年8月25日
地点:法国诺曼底
行动代号:霸王
参战方:
美国、英国、加拿大、自由法国、波兰
纳粹德国
战区地图
指挥官
盟军: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总司令)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陆军)
伯特伦·拉姆齐 (海军)
特拉福德·雷-马洛里 (空军)
奥马尔·布拉德利 (美国第1集团军)
米利·邓普赛 (英国第2集团军)
邓肯·格雷尼姆 (加拿大第1集团军)
德军:
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 (西线总司令)
埃尔温·隆美尔 (B集团军)
弗雷德里希·多尔曼 (第7集团军)
双方兵力:
盟军:2876,000 (7月25日)
德军:1380,000(7月23日)
伤亡
美国: 29,000 人阵亡, 1016,000 人受伤或失踪;
英国: 11,000人 阵亡, 54,000 人受伤或失踪;
加拿大: 5,000人 阵亡, 13,000 人受伤或失踪;
法国: 12,200 平民死亡或失踪
德国:23,019人 阵亡, 67,060人 受伤,198,616人 失踪或被俘
诺曼底登陆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6时30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Operation Overlord。这场战役盟军计划在1944年6月6日展开,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虽然这场战役离现在六十多年,但诺曼底战役仍然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在诺曼底战役中作战的盟军主要由加拿大、英国及美国组成,但在抢滩完成后,基本上自由法国及波兰也有参与这场战役,而当中的士兵也有来自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荷兰和挪威。
进攻诺曼底在登陆的前一天晚上展开,空降兵空降作战、大数燃规模的空中轰炸。而两栖登陆战则在6月6日早上开始。在登陆前,“D-Day”的军队主要部署在英格兰南部沿海地区,尤其在朴茨茅斯。诺闹毕袭曼底战役持续了超过2个月,最终,盟军成功建立滩头堡,并在8月25日 解放巴黎,宣告结束诺曼底战役
盟军的准备
[编辑本段]
自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巴巴罗萨作战),苏联红军便一直单独地在广大的欧洲大陆上与德军作战,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纳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但当时美国尚未参战,英国根本无力组织这样大规模的战略登陆作战。对于苏联的建议,英国的响应只是派出小部队对欧洲大陆实施偷袭骚扰(迪耶普战役)。
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盟军立即开始制定登陆计划,首先确定登陆地点,根据历次登陆作战的经验教训,登陆地点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要在从英国机场起飞的战斗机半径内,二航渡距离要尽可能短,三附近要有大港口。那么从荷兰符利辛根到法国瑟堡长达480千米的海岸线上,以此条件衡量,有三处地区较为合适:康坦丁半岛、加莱和诺曼底。再进一步比较,康坦丁半岛地形狭窄,不便于展开大部队,最先被否决。加莱和诺曼底各有利弊,加莱的优点是距英国最近,仅33千米,而且靠近德国本土;缺点是德军在此防御力量最强,守军是精锐部队,工事完备坚固,并且附近无大港口,也缺乏内陆交通线,不利于登陆后向纵深发展。诺曼底虽然距离英国较远,但优点一是德军防御较弱,液兄二是地形开阔,可同时展开30个师,三是距法国北部最大港口瑟堡仅80公里。几经权衡比较,盟军选择了诺曼底,于1943年6月26日起制定具体计划,以君主为作战方案的代号,以海王为相关海军行动的代号。
为实施这一大规模的战役,盟军共集结了多达288万人的部队。陆军共36个师,其中23个步兵师,10个装甲师,3个空降师,约153万人。海军投入作战的军舰约5300艘,其中战斗舰只包括13艘战列舰,47艘巡洋舰,134艘驱逐舰在内约1200艘,登陆舰艇4126艘,还有5000余艘运输船。空军作战飞机13700架,其中轰炸机5800架,战斗机4900架,运输机滑翔机3000架。
欺骗
战略欺骗,使得德军统帅部判断错误,不仅保障了登陆作战的突然性,还保证了战役顺利进行,对整个战役具有重大影 响。盟军通过海空军的卓有成效的佯动,成功运用了双重特工、电子干扰,以及在英国东南部地区伪装部队及船只的集结等一系列措施,再加上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德军统帅部在很长时间里对盟军登陆地点、时间都作出了错误判断,甚至在盟军诺曼底登陆后仍认为是牵制性的佯攻,这就导致了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兵力、兵器被浪费在加莱地区,而在诺曼底则因兵力单薄无法抵御盟军的登陆。同时,还找到一个和蒙哥马利长得极像的叫詹姆斯的人在北非冒充蒙哥马利,使得隆美尔以为蒙哥马利一直在北非。
演习及防备
逼真的战前训练,由于登陆作战是一种极为复杂的作战样式,盟军在登陆前对参战部队的组织和行动进行了反复多次近似实战的模拟演练,以使部队尽快掌握相关的作战技能,提高了部队战斗力。战后参战人员对战前训练及训练基地给予了高度评价。
盟军的进攻计划
战役目的是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夺取一个战略性登陆场,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最终击败德国创造条件。战役企图是在诺曼底登陆,夺取登陆场,在登陆的第12天,把登陆场扩展到宽100公里,纵深100公里。计划首先在登陆场右翼空降2个美国伞兵师,切断德军从瑟堡出发的增援,并协同登陆部队夺取犹他滩头;在左翼空降1个英国伞兵师,夺取康恩运河的渡河点。然后首批登陆部队8个加强营在5个滩头登陆,建立登陆场,在巩固和扩大登陆场后,后续部队上岸,右翼先攻占瑟堡,左翼向康恩河至圣罗一线发展,掩护右翼部队的攻击;第二阶段攻占冈城、贝叶、伊济尼、卡朗坦,第三阶段攻占布勒塔尼,向塞纳-马恩省河推进,直取巴黎。
英军战区(第二军团)
•第6空降师空投到登陆地区的左翼地区,夺取附近的桥梁,以防止德军的装甲部队前往海岸支持。
•第3步兵师及第27装甲旅进攻宝剑海滩。
•第50步兵师第8装甲旅登陆黄金滩头。
•加拿大第3步兵师及加拿大第2装甲旅登陆朱诺海滩。
美军战区(第一军团)
•第1步兵师及第29步兵师在奥马哈滩头登陆。
•游骑兵部队负责进攻奥克角。
•第4步兵师及第90步兵师在犹他海滩登陆。
•第101空降师在犹他海滩后方空降,支持登陆部队。
•第82空降师负责攻击小镇圣-梅尔-艾格里斯。
海军的参与
海军编为两个特种混合舰队:
1、西部舰队,主要由美国军舰组成,共3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30艘驱逐舰,280艘其它军舰,1700多艘登陆舰艇,司令为美国海军少将柯克,在贝尔法斯特集结,由美国战术空军第9航空队提供空中掩护。下辖3个编队:U编队负责运送美军第4步兵师在犹他滩头登陆,O编队负责运送美军第1步兵师在奥马哈滩头登陆,B编队负责运送美军第29步兵师在奥马哈滩头登陆。
2、东部舰队,主要由英国军舰组成,共3艘战列舰,13艘巡洋舰,30艘驱逐舰,302艘其它军舰,2426艘登陆舰艇,司令为英国海军少将维安,在格里诺克集结,由英国战术空军第2航空队提供空中掩护。下辖4个编队:G编队负责运送英国第50步兵师在黄金滩头登陆,J编队负责运送加拿大第3步兵师在朱诺滩头登陆,S编队负责运送英国第3步兵师在宝剑滩头登陆,L编队负责运送第二梯队英国第7装甲师在黄金滩头登陆。
海军还以7艘战列舰,2艘浅水炮舰,24艘巡洋舰,74艘驱逐舰组成五个舰炮火力支持大队,为五个滩头提供舰炮火力支持。
德军的准备工作
[编辑本段]
1944年5月,德军在东线苏联战场有179个师又5个旅,约占德军总兵力的65%。在西线的法国、比利时、荷兰,只有归西线总司令陆军元帅龙德施泰特指挥的58个师,其中33个海防师,15个步兵师,8个装甲师,2个伞兵师。即使再加上由希特勒亲自指挥的战略预备队2个装甲师,总共才60个师,约76万人。西线司令部所属的58个师,编为两个集团军群,共四个集团军。B集团军群由陆军元帅隆美尔指挥,驻守法国北部,共39个师是西线德军的主力。下辖第15集团军,司令是萨尔穆特上将,驻加莱,拥有包括14个海防师,4个步兵师,5个装甲师在内共23个师;第7集团军,司令是多尔曼上将,驻布列塔尼半岛,拥有包括8个海防师,5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在内共14个师。G集团军群,由布拉斯科维兹上将指挥,驻守法国卢瓦河以西地区,共有19个师。下辖第1集团军,司令为谢瓦莱里中将,驻比利时,共10个师;第19集团军,司令为松德施泰因中将,驻法国南部,共9个师。
西线德军装甲部队总共有10个装甲师和3个重型坦克营,其中6个装甲师是由希特勒亲自指挥的,而且德军统帅部认为坦克不适宜于在海滩使用,所以部署在海滩附近地区的装甲部队仅有驻卡昂的第21装甲师,只有127辆四号坦克和40辆III型自行坦克突击炮。
海军兵力为驱逐舰5艘,潜艇49艘,远洋扫雷舰6艘,巡逻舰116艘,扫雷艇309艘,鱼雷艇34艘,炮艇42艘,总共才561艘中小军舰,实力非常弱小。
空军为第3航空队,作战飞机约450架,其中战斗机160架。与盟军作战飞机数目相比,处于1∶30的绝对劣势。在诺曼底地区守军为第7集团军所属的6个师又3个团,其中3个海防师,战斗力较弱;2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战斗力稍强;3个团是2个独立步兵团和1个伞兵团,总兵力约9万人。防御工事也比较薄弱,只构筑了若干钢筋混凝土的独立支撑点,大部分工事都是野战工事,纵深也只设置了少量防空降障碍物。1944年3月德军部署在法国的装甲部队只有一个满员的装甲师,即第21装甲师。希特勒1944年4月判断诺曼底将是盟军的登陆地点,要求加派兵力,隆美尔根据这一指示,将原驻圣洛的第352步兵师调到诺曼底,正是这个新调来的精锐师给在"奥马哈"滩头的美军带来灭顶之灾。
德国为抗击盟军的登陆,早在1941年12月起就开始构筑沿海永久性防御工事。
1942年7月20日,希特勒下令从挪威北部至西班牙海岸构筑由1.5万个坚固支撑点组成的防线,也就是所谓的大西洋壁垒,希特勒要求在1943年5月1日之前完成,实际上直到1944年5月,除加莱地区外,在960公里广阔海岸线上,只修筑了少数相距遥远的零星支撑点,在塞纳-马恩省河以东地区完成了68%,塞纳-马恩省河以西地区仅完成了18%。海岸 炮兵方面,德军部署在法国西部沿海地区的大口径火炮主要有:格里角地区有4门280毫米和3门381毫米岸炮、维梅纳地区有3门305毫米岸炮、桑卡特西部地区有3门406毫米岸炮。而由于盟军情报机关的卓越努力,使德军最高统帅部认为挪威将是盟军优先夺取的地区,反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挪威沿海修建了350座可部署88毫米到381毫米火炮的炮台。此外,德国还有一项优先建设的工程是海峡群岛设防工程,至1944年共建成11座配备38门210毫米至305毫米火炮的炮台,这一工程在战略上毫无意义,只是浪费了大量宝贵的人力物力。
因此被德国宣传部门大肆渲染的大西洋壁垒,实际只是徒有虚名而已。倒是隆美尔元帅就任B集团军群司令后,非常重视对沿海地区的防御建设,亲自率领特派代表团实地视察了从丹麦、荷兰、法国的沿海防御情况,并特别要求前沿防御要前推至海中,从高潮线开始,在深海中布设水雷,在浅海中设置障碍物,这些斜插入海的木桩被盟军称为"隆美尔芦笋",海滩上则是锯齿状的混凝土角锥、坦克陷阱,其间还布设大量地雷,在能俯视海滩的制高点构筑隐蔽火力点,海滩后面的开阔地区,则布设了大量防机降的木桩,布置这些爆炸物和障碍物,工程浩大,直到盟军发起登陆时,仅仅完成了一部分,即使这样也给盟军登陆造成了不小损失。
空降
[编辑本段]
在诺曼底登陆中,盟军空降兵的任务是在登陆滩头两侧距海岸10至15千米的浅近纵深空降,阻止敌预备队的增援,并从侧后攻击德军海岸防御阵地,配合海上登陆。由于在最初的1~2天里,盟军只登陆6~8个步兵师,只有在建立起可供装甲师展开的大登陆场后,才将装甲师投入作战。如果在装甲部队上陆前德军突破了登陆部队的防线,将会给登陆带来灭顶之灾。所以空降兵的行动在登陆初期对于登陆胜利是至关重要的。
英国第6空降师是最早投入战斗行动(汤加行动)的部队。早在午夜00:16,他们就被空投到登陆地区的左翼地区,他们的目标是夺取佩加索斯桥(Pegasus Bridge)附近的桥梁,以防止德军的装甲部队前往海岸支持。伞兵们迅速占领了这些桥梁并成功地控制了他们直到那天稍后的登陆的突击队员赶来。此行动的目标还包括夺取在梅尔维勒的地堡。虽然地堡没有被摧毁,但是在战斗过后,地堡中除了6人以外,其余全部伤亡。
相比之下,美军第82和 第101空降师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没有经验的领航员和地面情况复杂,部队被散落在各处。有些伞兵很不幸地降落在了海中或内陆中那些被德军故意淹没的低洼地区,很多人由于装备沉重,而被淹死在仅及膝深的水中。在24小时后,101师只集合起约3000人。很多人在D日后的很多天仍在敌后独自战斗。82师在6日早上占领了圣-梅尔-艾格里斯,这个小镇也就成了整个法国第一个被解放的城镇。
尽管盟军的空降存在不少问题,但仍取得了很大成功,说明艾森豪威尔的观点是正确的。盟军的空降,在登陆的最初时间里夺取了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桥梁、海滩通路,摧毁了德军的炮兵阵地,破坏了德军防御的稳定性,牵制了德军的预备队,使德军处于被动局面。为登陆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登陆作战
[编辑本段]
宝剑海滩
宝剑海滩(Sword Beach)紧邻奥恩河口(Orne)的兀斯特罕港(Ouistreham),是“大君主作战”(Operation Overlord) 五个抢滩地中,最东边的一个海滩,而法国北部的航运中心康城(Caen),便位于海滩南边9英里处。从宝剑滩东边登陆的英军部队在抢滩后,很快地便击溃德军轻装步兵的火力,并于午后与先前空降内陆的伞兵部队会合。但从宝剑滩西边登陆的英军,则遭到德军第21师坦克部队的顽强抵抗,无法顺利与从朱诺海滩(Juno Beach)登陆的加拿大部队会师。双方一直激战至黄昏后,盟军才成功击退德军的装甲部队。当天登陆的29,000名英军中,伤亡人数仅有630人。
朱诺海滩
以库赛叶栩美(Courseulles-sur-Mer)港为中心向两侧伸展的朱诺海滩(Juno Beach)登陆区,宽约6英里,德军的轻装步兵便部署于海滩沙丘后方的村落中,这样的地形优势对必须穿越沙丘进攻的盟军部队而言,是极大的威胁。登陆作战一开始便极为惨烈,有三分之一的盟军登陆艇惨遭德军的水雷和障碍物摧毁。加拿大的攻击部队虽然很轻易地越过沙滩,却在沙丘前遭到德军火力无情的攻击,使得首波进攻部队的伤亡率高达50%。接近中午时分,加拿大部队才占领了沿岸的城镇,向内陆挺进,并与来自黄金海滩的英军会师。参与裘诺登陆战的官兵共21,400名,伤亡人数则为1,200人。
黄金海滩
黄金海滩(Gold Beach)是整个登陆行动的中心点,登陆的时间则比犹他和奥马哈海滩的登陆行动晚了一个小时。由于涨潮和海相不佳的缘故,盟军无法彻底清除海域中布雷和障碍物,这也使得想迅速抢上滩头的英军陷入苦战。德军在滨海小城利维拉(La Riviere)和阿梅尔(Le Hamel)部署重兵防守,还在离海岸500公尺的内陆设置了四门155公厘的重炮,直接瞄准海岸。英军在皇家海军艾杰克斯号(HMS Ajax)的强力炮火轰击下,终于摧毁这四门重炮,压制了德军的防卫火力。在入夜之前,已有25,000名盟军顺利登陆,并迫使防守的纳粹部队往内陆撤退6英里。英军仅有400名官兵伤亡。
奥马哈海滩
奥马哈海滩是诺曼底登陆战役中战斗最为激烈的海滩。盟军在奥马哈滩头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仅阵亡者就达2500人,因此又称“血腥奥马哈”。电影《抢救雷恩大兵》中开始那一段经典的战争场面就取材自奥马哈海滩。
奥马哈海滩全长6.4公里,海岸多为30几米高的峭壁,地形易守难攻。这里的登陆作战任务由美军第九军承担。盟军由于情报有误,认为这里的德军守备部队只有一个团的兵力,还多是后备役人员,没有装甲车辆,战斗力很差。而实际上隆美尔在3月将德军精锐的352步兵师全部调往诺曼底,而352师的一个主力团就驻守在奥马哈滩头。可惜直到登陆部队出发后盟军情报机关才找到352师的下落。
登陆当天天气状况极端恶劣,盟军在登陆前就因风浪过大损失了10艘登陆艇和300余名官兵。在登陆艇上的官兵多为晕船和湿冷所苦,还没到达作战地点就基本精疲力尽了。登陆作战开始后也非常不顺,海滩西段预备的32辆水陆坦克中有27辆刚一下海就因风浪过大而沉没,幸存的5辆坦克中还有2辆很快被德军炮火炸毁。由于潮汐影响和秩序混乱,登陆的美军士兵很多都搞不清方向和集合点,大批士兵挤在滩头任凭德军炮火攻击。整整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美军没有一名士兵在西段冲上海滩,在东段也仅仅占领了9米宽的一段海滩,登陆行动几乎完全失败。
然而美国海军为奥马哈海滩带来了转机。由于海滩登陆部队长时间没有任何联络传来,海军指挥官意识到奥马哈海滩上的形势可以已经极为严峻,于是17艘驱逐舰不顾触雷、搁浅和被155mm海岸炮炸翻的危险前进至距海滩仅730米处,在近距离为登陆美军进行火力支援。而美军的敢死队此时也爬上了霍克海角,结果发现所谓155mm海岸炮居然是电线杆伪装的。没了后顾之忧的海军肆无忌惮地向德军据点倾泻炮弹,先前被堵在海滩上的美军也在精锐部队第一师的带领下开始冲锋。中午时分登陆部队第二梯队提前登陆。而在空军的指引下,美国海军的战列舰和巡洋舰也开始对岸射击,德军的防御至此基本崩溃。
天黑时美军正式登陆成功,第五军军部上岸并开设了指挥所。军长罗杰少将上陆后立刻发电报给布莱德利:“感谢上帝缔造了美国海军。”
犹他海滩
犹他海滩(Utah Beach)位于卡伦坦(Carentan)湾的西侧,是一处宽约3英里、被覆着低矮沙丘的沙滩。盟军实际登陆的地点,虽然比预定地往东偏了一英里,不过还好德军在登陆点部署的兵力并不多。攻击行动展开后,仅仅三小时内,盟军部队就跨越了滩头,掌控了沿海的公路;当天中午之前,登陆部队便与五小时前空降于敌后的空降部队碰头;而到了当天午夜,盟军不但已成功达成此次登陆预订的作战目标,更向内陆推进了四英里。在所有登陆作战中,犹他滩登陆是伤亡人数最少的一场战役,23,000名官兵中,仅有197名伤亡人员。
德军反应
[编辑本段]
在D-DAY组织反击只有第21装甲师,可是师长不在指挥岗位,参谋长无权调动集结部队,他只好将手上仅有的24辆四号坦克派去攻击卡昂以东的英军。因为仓促出动,准备不足,加上没有步兵伴随支持,被英军轻而易举击退。当天下午,师长费希丁格赶回师部,集结所属部队向朱诺海滩和剑海滩之间的卢克镇发动攻击,当时盟军在这两海滩之间尚有数千米的空隙,德军的这一反击正打在盟军的要害,将会给盟军带来不小困难。正当第21装甲师在行进间,盟军的500架运输机正从头顶飞过,为英军第6空降师运送后续部队和补给,而费希丁格误认为盟军空降伞兵正是要前后夹击己部,惊慌失措不战自乱,放弃反击匆忙后撤。除此之外德军在D日就再没什么反击了。
6月6日,也就是被隆美尔预言为决定性的二十四小时,被艾森豪威尔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就这样平静地渡过了。
6月7日,希特勒将西线装甲集群的5个装甲师的指挥权交给隆美尔,隆美尔决心凭借这支精锐部队大举反击,但面对严峻局势,他不得不把反击的第一个目标定为先阻止盟军将五个登陆滩头连成完整的大登陆场,其次再确保卡昂和瑟堡。可惜这支装甲部队从100~200公里外赶来,一路上在盟军猛烈空袭下,根本无法成建制投入作战,即使零星部队到达海滩,也在盟军军舰炮火的轰击下伤亡惨重,再没了往日的威风。就这样6月7日整个白天在盟军海空军绝对优势火力下,德军无力发动决定性的大规模反击。
登陆之后
[编辑本段]
在盟军登陆后,在七天里共登陆士兵32.6万,物资10.4万吨,并继续向欧洲大陆运送更多的人员、物资、装备和补给。
时间表
[编辑本段]
•6月5日/6日 - 美国第82空降师(底特律行动)和第101空降师(芝加哥行动)以及英国第6空降师(汤加行动)空降
•6月6日 - D日抢滩登陆(霸王行动或大君主行动)
•6月25日至29日 - 埃普索姆行动,进攻卡昂西部,被德军击退
•7月7日 - 占领卡昂
•7月17日 - 加拿大皇家空军喷火式战斗机扫射击中隆美尔的汽车,令他受重伤
•7月18日至20日 - 古德伍德行动开始
•8月3日至9日 - 总计行动,一个俘获德军装甲部队的陷阱,开始
•8月16日 - 龙骑兵行动,一个登陆法国里维埃拉的美法联军行动,开始
•8月25日 - 盟军攻占巴黎
影响
[编辑本段]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 ,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利的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后。以便美军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推荐书籍:《兄弟连》《诺曼底登陆》
2004年6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希拉克以及俄罗斯总统普京参加了纪念诺曼底登陆胜利60周年庆祝仪式。
诺曼底战役题材影视
《最长的一天》(The Longest Day,香港译为《碧血长天》),一部由理乍得·伯顿、肖恩·康纳利和约翰·韦恩等主演的美国电影,1962年出品。
《雷霆救兵》(Saving the Private Ryan,香港译为《雷霆救兵》,台湾译为《抢救雷恩大兵》),一部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美国电影,1998年出品。
《兄弟连》(Band of Brothers,香港译为《雷霆伞兵》,台湾译为《诺曼底大空降》),一部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监制,HBO制作的美国电视剧,2001年出品。
3. 徐向前元帅的经典战役
徐向前指挥的苏家阜大捷是红军时期最成功的围点打援的范例。反六路围攻是红四方面军军战史上歼敌数量最多的一次战役,徐向前以8万人对川军20余万,最后击溃川梁正握军20万,歼灭10万。徐向前在反六路围攻中用的“收紧阵地”战法,在中国战争史上一次发明和实践。也是他军事生涯的一座里程碑。在解放战争中,他攻克太原、临汾解放山西大部,他杰出的军事才华再次展现。
徐向前指挥的临汾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使用坑道爆橡庆破战术攻克城市的范例。晋中战役,徐向前用6万人一个月歼敌10万,是整个解放战争中最成功地运用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术以少胜多的范例之一。
太原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攻克的敌人设防最严密、阵地最坚固、难度最大的城市攻坚战。同时,也是解放战争中,唯一一次中国人民解放军兵力少于对方的(解放军约10万: 国军13万),而且火力也远远不如敌军,却敢于主清亩动攻城且能够实现长期围城的大型战役。其他所有的城市攻坚战,解放军无不是兵力火力皆占据绝对优势下才敢攻城。而当时解放军其他部队,都是用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的原则进行战斗的。而徐向前却用一年半时间,用6万地方部队起家,全歼山西敌军近30万。
4. 解放战争期间最激烈的攻坚战是什么
我看是临汾攻坚战
1947年12月,人民解放军攻克运城后,山西临汾县城国民党守军仗恃2.5万余兵力和坚固城防,负隅顽抗。临汾为晋南军事重镇,地势内高外低,城墙依自然地形构筑,高15米,顶宽10米,基厚30米左右;城周碉堡林立,壕沟纵横,内外暗道相通,从城外到城内构成警戒阵地、护城阵地、城墙主阵地、城内纵深阵地等4道防线;城东关筑有外城,总体设防严密坚固,易守难攻。1948年3月7日,临汾战役发起后,第23旅在晋冀鲁豫军区前线指挥部统一指挥下,从东面发动进攻,夺取外围据点,一举攻克弊链东关外城,物辩占领护城阵地,控制住外壕,逼近内城。4月15日,前线指挥部针对临汾城垣坚固,攻城部队缺少重火器的实际情况,决定以坑道爆破为主要进攻手段。该旅接受任务后,以地面攻击配合坑道挖掘。国民党守军察觉后实施反坑道作战,在城壕底挖掘大量T形和Y形防御坑道,设置听音瓮,昼夜监听地下作业声响,发觉动静即向外对挖坑道,临近时予以爆破。驻城国民党守军还在飞机配合下,施放毒气弹、燃烧弹,并以小股部队出城反扑。第23旅在坑道缺氧情况下,克服困难,顽强掘进。租蚂孙为粉碎国民党守军破坏,保卫坑道安全掘进,他们与国民党军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在主坑道两侧挖掘10多条分支坑道,监听敌作业声,主动掘进近敌,先行爆破。经过地面和地下的反复争夺,于5月16日挖成两条各110余米长的坑道,直达城墙底部。一条装黑色炸药6 000千克,一条装黄色炸药3 500千克。5月17日19时50分实施爆破,东城城墙两处各被炸开50余米宽的豁口。该旅突击队乘爆炸硝烟发起攻击,率先攻入城内,后续部队直插纵深,经激烈巷战,歼灭国民党守军5 600余人,对战役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此役,该旅创造了在火炮不足的情况下,攻打坚固设防城池的战斗范例,涌现出侦察英雄李来龙、爆破英雄张云贵、战斗英雄张德兴、外壕作业苏长云排等一批功臣和英雄集体。1948年6月4日,晋冀鲁豫军区前线指挥部授予第23旅临汾旅荣誉称号(报中央军委批准)。
5. 中国70年前打了多少年的战争才胜利
看你从何时算起,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一直战争不断,从未停息过。最早要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当时的英国依靠船坚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自此以后列强纷争,瓜分中国,内战连连,山河破碎。从鸦片战争算1840-1949共109年,从清朝灭亡1911-1949共38年,从抗日战争开始1931-1949共18年。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9共12年。
道光皇帝、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咸丰皇帝、太平天国战争:1851年~1864年
咸丰皇帝、第二枯穗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光绪皇帝、中法战争,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
光绪皇帝、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
光绪皇帝、义和团运动1899年秋 – 1901年9月7日
光绪皇帝、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月~1901年9月。
宣统皇帝、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清朝灭亡。
中华民国 军阀混战时代 1912年4月-1926年7月。
武昌首义之役 ( 1911 . 10 )
二次革口命(赣宁之役) ( 1913 . 7—9 )
广东讨袁之役 ( 1913 . 7—8 )
四川讨袁之役 ( 1913 . 8—9 )
护国战争 ( 1915 . 12---1916 。 6 )
沪纳之战 ( 1916 . 1—5 )
滇桂边之战 ( 1916 . 1—3 )
綦江之战 ( 1916 . 2 )
湘西之战 ( 1916 . 2—4 )
桂军入粤之役 ( 1916 . 9 )
刘(存厚)罗(佩金)之战 ( 1917 . 4 )
刘(存厚)戴(戡)之战 ( 1917 . 7 )
护法战争(南北战争) ( 1917 . 8---1918 . 5 )
广东讨龙(济光)战争 ( 1917 . 11---1918 . 4 )
靖国战争 ( 1917 . 11---1918 . 1 )
粤军援闽之役 ( 1918 . 1—8 )
南雄之战 ( 1918 . 4—6 )
四川倒熊(克武)之战 ( 1920 . 3—7 )
直皖战争 ( 1920 .陪败昌 7 )
靖川之战 ( 1920 . 8—10 )
第一次粤桂战争 ( 1920 . 8—10 )
云南倒唐(继尧)之战 ( 1920 . 12---1921 . 2 )
孙中山第一次(桂林)北伐 ( 1920 . 12---1921 . 3 )
四川驱刘(存厚)之战 ( 1921 . 2—3 )
湘鄂战争 ( 1921 . 6—9 )
黔军援桂之役 ( 1921 . 6---1922 . 1 )
第一次桂粤北流之战 ( 1921 。 6 )
粤军入桂之役 ( 1921 . 8 )
唐继尧返滇之役 ( 1922 . 2—3 )
定黔战争 ( 1922 . 3—6 )
第一次直奉战争 ( 1922 . 4—6 )
直豫战争(河南战争) ( 1922 . 5 )
四川一、二军之战 ( 1922 . 7—8 )
孙中山讨陈(炯明)之役 ( 1923 . 1 )
四川一、三边军与三、七、二十一师之战 ( 1923 . 1—3 )
滇军再度入黔之役 ( 1923 . 3 )
国民政府平定沈鸿英叛乱 ( 1923 . 4 )
四川讨贼之战 ( 1923 . 4---1924 . 3 )
谭(延闿)赵(恒惕)之战 ( 1923 . 6—10 )
孙中山第二次(韶关)北伐 ( 1923 . 9 )
国民政府平定广州商团武装叛乱 ( 1923 . 10 )
桂系桂林之战 ( 1924 . 1—8 )
孙传芳入浙之役 ( 1924 . 9 )
江浙战芦扒争(齐卢之战) ( 1924 . 9—10 )
第二次直奉战争 ( 1924 . 9—10 )
中原大战 ( 1930 . 4—10 )
亳州之战 ( 1930 . 4—7 )
桂粤衡阳之战 ( 1930 . 5—7 )
第二次滇桂战争 ( 1930 . 5—10 )
蒋介石对中央苏区五次“围剿” ( 1930 . 12---1934 . 10 )
一.二八淞沪抗战 ( 1931 . 1—2 )
四川北道之战 ( 1931 . 2—5 )
讨石(友三)之战 ( 1931 。 7 )
青藏战争 ( 1931 . 6---1933 . 4 )
韩(复榘)刘(珍年)之战 ( 1932 . 8—9 )
王(家烈)犹(国材)之战 ( 1932 . 11---1934 . 1 )
四川二刘(刘湘、刘文辉)大战 ( 1932 . 10---1933 . 9 )
四川省门大战 ( 1932 . 11 )
四川沱江大战 ( 1932 . 10—12 )
四川荣威之战 ( 1932 . 12 )
热河抗战 ( 1933 . 2—3 )
长城抗战 ( 1933 . 3 )
四川毗河之战 ( 1933 . 5—7 )
四川岷江大战(安川大战) ( 1933 . 8—9 )
蒋介石讨伐察哈尔民众抗口日同盟军 ( 1933 . 7—9 )
蒋介石讨伐十九路军之战 ( 1933 . 12---1934 . 1 )
盛(世才)马(仲英)之战 ( 1934 . 1 )
四马拒孙(殿英)之战 ( 1934 . 1—3 )
河西战役 ( 1936 . 10---1937 . 4 )
百灵庙之战(绥远抗战) ( 1936 . 11 )
南苑抗战 ( 1937 . 7 )
岓口保卫战 ( 1937 . 10 )
太原保卫战 ( 1937 . 11 )
南京保卫战 ( 1937 . 11—12 )
鲁北抗战 ( 1937 . 11 )
台儿庄战役 ( 1938 . 3—4 )
武汉会战 ( 1938 . 6—10 )
上党战役 ( 1945 . 8—10 )
察绥战役 ( 1945 . 10—12 )
邯郸战役 ( 1945 . 10 )
津浦路战役 ( 1945 . 10—12 )
苏中战役 ( 1946 . 7—8 )
定陶战役 ( 1946 . 8—9 )
宿北战役 ( 1946 . 12 )
莱芜战役 ( 1947 . 1—2 )
临江战役 ( 1947 . 1—3 )
延安战役 ( 1947 . 3 )
孟良崮战役 ( 1947 . 5 )
正太战役 ( 1947 . 4—5 )
鲁西南战役 ( 1947 . 7 )
沙家店战役 ( 1947 . 8 )
清风店战役 ( 1947 . 10 )
石家庄战役 ( 1947 . 11 )
胶东战役 ( 1947 . 9—12 )
宜川战役(瓦子街战役) ( 1948 。 2—3 )
洛阳战役 ( 1948 . 3—4 )
临汾战役 ( 1948 . 3—5 )
晋中战役 ( 1948 . 6—7 )
襄樊战役 ( 1948 . 7 )
济南战役 ( 1948 . 9 )
辽沈战役 ( 1948 . 11---1949 . 1 )
淮海战役 ( 1948 . 11---1949 . 1 )
平津战役 ( 1948 . 11---1949 . 1 )
渡江战役 ( 1949 . 4 )
京沪杭战役 ( 1949 . 4—5 )
太原战役 ( 1949 . 4 )
西北战役 ( 1949 . 5—9 )
兰州战役 ( 1949 . 8 )
福州战役 ( 1949 . 7—10 )
衡宝战役 ( 1949 . 9—10 )
广东战役 ( 1949 . 10 )
广西战役 ( 1949 . 12 )
西南战役 ( 1949 . 11---1950 . 3 )
昆明保卫战 ( 1949 . 12 )
海南战役 ( 1950 . 4 )
解放舟山群岛战役 ( 1950 . 5 )
补充: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13日——11月 1937年9月13日
徐州会战 1938年1月——5月21日
兰封会战 1938年5月21日——6月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10月
随枣会战 1939年5月1日——20日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9月14日————10月
桂南会战 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
枣宜会战 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豫南会战 1941年1月25日——2月7日
上高会战 1941年3月15日——4月9日
晋南会战 1941年5月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9月————10月1日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浙赣会战 1942年4月——7月28日
鄂西会战 1943年5月——6月
常德会战 1943年11月2日——12月
豫中会战 1944年4月——5月25日
长衡会战 1944年5月——8月
桂柳会战 1944年8月——12月10日
湘西会战 1945年4月——6月
6. 徐向前指挥过哪些重大战役
1931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正式成立。那一天,当宣布徐向前任总指挥时,全场掌声雷动,一片欢腾。年仅30岁的徐总指挥,穿着平整的灰布军装,检阅了部队,显得雄壮威武。徐总指挥检阅后发表了简短有力的讲话行扒,指出:红四方面军的成立,是鄂豫皖苏区红军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标志,是党领导鄂豫皖苏区人民和广大红军指战员四年英勇斗争的胜利成果。他号召全体指战员,要团结一心,戒骄戒躁,为彻底粉碎敌人的“围剿”而努力奋斗。红四方面军的成立,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自然也是徐向前革命生涯中的一件大事。从此,他的名字和红四方面军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久,徐向前组织指挥了黄安战役、商潢战役、苏家端口战役、潢光战役,歼敌正规军近四十个团,红军发展到4万余人。
抗日战争时任八路军129师副师长的徐向前鄂豫皖红军力量的大发展,严重威胁敌人的腹心统治地区——武汉、南京等地,引起国民党阵营的极大恐慌。蒋介石于1932年亲自出马,调集二十四个师30余万兵力,部署第四次“围剿”,企图一鼓荡平鄂豫皖根据地。此时,张国焘等人积极推行王明的“左”的路线,拒不采纳徐向前同志关于休整部队、作好反“围剿"准备的建议,而是强令红军南下围攻麻城,进逼武汉。徐档此昌向前和红军被张国焘捆住了手脚,不能进行擅长的运动战,而去强行攻坚。这样就使红军陷入被动地位。红四方面军在两个月作战中,行程3000里,几乎无日不战。红军多次陷入险境,徐向前临危不惧,指挥果断扒族,常常使红军化险为夷,转危为安。1932年寒冬,红四方面军1.4万余人在徐向前总指挥的率领下,渡汉水,攀乌道,越秦岭,战寒风,翻越人迹罕至的大巴山,直下通江县城,开创川陕革命根据地。
1949年4月,时任华北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员的徐向前率部向太原发动总攻,此役共消灭敌人13.8万余人,盘踞山西达38年之久的阎锡山政权宣告灭亡。 徐向前从太原走出,又回到太原,为家乡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7. 临汾战役电影片名字叫什么
临汾攻坚战
8. 着名的城市攻坚战请大家推荐一下,还有古代城池攻防战的着名战役也请大家帮个忙,谢谢。
外国的我就不说了,城市攻坚战我先举一个石家庄战役的例子,又称“炸开石门”,石家庄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2.4万人,缴获坦克9辆,火炮100余门及大量机车、汽车和军用物资,此役不仅占领了敌华北的一个战略要点,使晋察含渣并冀晋冀鲁豫两大区连成一片,而且还首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重要城市的先例,为尔后进行城市作战提供了重要经验。具体的可以参考网络。
此外在解放战争中最难打的应该是“临汾战役”了。它是解放军对固设防的山西省临汾县城进行的攻坚战 。临汾战役历时72天,共毙伤俘国民党军2.5万余人,俘梁培璜。至此,晋南地区全部解放,吕梁、太岳两解放区连成一片。第8纵队第23旅战功卓着,晋冀鲁豫军区前指授予其“临汾旅”称号。
另外,林彪的“四平保卫战”也称经典。
城池攻防战有北宋的“东京保卫战”以李纲为代表,以为北宋首都开封,地形开阔,根本无险可守,因此必须大力依靠城池来防守。谈迹
明朝于谦指挥的“京师保卫战”同样是在北京城下,对瓦剌骑兵取得的一次重大的胜利。
此外唐朝张巡的“睢阳战役”、颜真卿的“平原战役”(都是在安史之乱期间)和明朝的铁玄的“济南战役”(朱棣“清君侧”期间)性质都是差不多的,即依靠坚固的城池孤悬梁羡敌后。给敌军以重大打击。
9. 临汾是什么时候解放的
1948年5月17日临汾战役结束
1948年5月17日,解放军太岳虚搜、晋绥军区部队在历时71天的临汾战斗中,歼国民党军2.5万人,俘第六集团军中将副司令兼晋南总指挥梁胡纤培璜裤誉仿,控制了晋南全境。
10. 攻坚战的临汾攻坚战
临汾是晋南的古城。传说中尧帝曾在这里建都,城南的尧庙宫就是后人为纪念尧帝而修造的。临汾的城地非常坚固,城墙地基厚60多米,城墙上面可并开两辆卡车。临汾西靠汾河无险,东临同蒲铁路,北面、南面均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易守难攻,是南同蒲铁路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48年2月,驻守临汾的敌军,计有阎军两万多人,国民党中央军三千多人,统由阎军首领梁培璜指挥,负隅顽抗。他们曾扬言“临汾牢不可破”。阎锡山亦数次电告梁培璜“死守临汾”,“不得放弃”,大有与我军继续较量、长期固守之势。
我军1945年在上党大捷消灭阎军六万余人之后,阎军对其孤军守城,心有余悸,对我围攻、攻城、打援一套战术非常恐惧。阎锡山曾说“上党惨败,出乎预料”。1948年初,我军集中了八纵队、十三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吕梁军区部队近十万人包围了临汾。部队由徐向前任司令员,周士第任副司令员,胡耀邦任政治部主任。为攻克临汾做好物资准备,专门组成了临时蔽笑谈后勤司令部,由太岳行署副主任裴丽生任司令员,我任副司令员(我当时的行政职务是临汾专员公署专员)。我军集中了优势兵力,调集了充足的武器、弹药、粮食、药品等战略物资,一切准备落实后,徐向前司令员召开了团以上的指挥员会议,亲自动员、部署。他首先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我们是十万对三万,占绝对优势;其次讲了临汾之敌被我军包围日久,物资供应不足,粮食、弹药除用飞机空投外,没有任何其他来源;最后分析了我军大兵压境,敌军士气不振,守孤城并无信心,再加上国民党中央军与阎锡山军矛盾很深。徐向前司令员强调指出;“我们在尽可能减少伤亡的情况下攻克临汾是有把握的,大家必须具有坚强的信心和毫不松懈的战斗意志。”
进攻重点应放在什么地方呢?当时仔细地观察并分析了地形:城西边是汾河,不好用兵;南面和北面是平原,无掩护物;东面是同蒲铁路,有临汾车站和站内的几十节破车皮可作为掩护,我军在隐蔽下好运动兵力,最后决定先攻东关。而临汾守敌也非常清楚,如果东关失守,临汾城即失掉屏障,势难防御。因此敌人亦把东关作为防御重点,增兵加防,这样攻打东关就成了一场非常艰苦的战役。我们出动了约一万人的兵力,先用大炮把东城打了好几个缺口,敌人宏碰立即集中兵力用猛烈的炮火封锁住缺口,使我军不能进兵。不得已,我军将士在炮火掩护下,猛攻东关,伤亡二百余人,东关未克。这时,有些指挥员思想动摇,想改变主攻方向。为此,徐向前司令员专门召集了团以上指挥员会议,强调指出:“不能改变主攻方向,必须拿下东关,这是攻城的关键,绝不能因为有牺牲而畏缩不前,这是军事上不能允许的。”经动员后,指挥员们重新组织了兵力,用密集的炮火压住了敌人,炸开东关城墙数处,东关遂被我军攻克。
攻克东关之后,根据城墙高而厚的特点,不宜再采取登云梯攻城的战术。用炮火把几十米厚的城墙打开缺口并不容易,使用炸药又很难接近城墙。据此,徐向前司令员当机立断,指示部队在东关挖坑道,用地道直迫城墙底下,然后在城墙底下堆积大量炸药,用这个办法炸开城墙。挖地道必须隐蔽,要做到隐蔽,就要有足够的掩护物。当时计算,必须筹集十万块门板。徐向前司令员命令后勤司令部,要在一个星期内完成筹集门板的重任,以应攻城挖壕的急需。升友裴丽生和我星夜召集临汾专区各县县委书记和县长开会,做了紧急动员。动员群众献出十万块门板,确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群众思想有顾虑,主要怕门板支援了战争,家中不安全,又怕战争结束后,门板取不回来。当时临汾县委书记张平反映了这种情况。裴丽生同志和我共同研究,决定对群众进行深入的思想动员工作,并宣布政策如下:第一,门板一律用墨笔写上某县某区某村某人的姓名;第二,战争中门板如有损坏,由政府负担政策上给以照顾或适当赔偿,没损坏的,原物归主,不得乱拿。结果群众在一个星期内就献出门板12万块,集中运到临汾前线。因为有了足够的掩护物,我军将士仅用了十来天的时间,就把两条几十米的地道挖到了城墙的正中,并在地道内安放了足量的炸药。一切准备就绪后,徐向前司令员决定在1948年 5月17日下午爆破攻城。爆破之前,他又打电话给前敌指挥部,详细询问了攻城的准备情况,知道一切准备就绪。
徐向前司令员约任白戈、裴丽生和我到总指挥部所在地——东山山头,看破城信号。这里距临汾城五华里,不用望远镜都可以看清临汾城墙和我军的活动。三时整,我军阵地上空先升起照明弹、信号弹,接着就是一声巨雷般的轰鸣,古老的、高厚的、所谓牢不可破的临汾城墙被炸开约60多米的缺口,我攻城部队一拥而入,许多敌人被埋葬在城墙之下,一部分敌人从西门突围渡汾河逃窜,被我事先埋伏在那里的吕梁军区阻击部队全部俘虏,敌军总指挥梁培璜束手就擒。至此,临汾战役胜利结束。
在临汾战役中,广大群众积极参战,附近各县农村,各家各户把所有的门板全部贡献给了临汾战役,真正是夜不闭户,在此期间竟没有一家丢失东西。群众不仅动员了大量的物资,同时亦出动了巨大的人力,当时我们动员了四万名民兵、民工直接参战,抬担架、运伤员,运输炸药、粮食等物品。战争结束后,群众献出的门板,有70%未损坏,归还了原主;有30%损坏,作了适当赔偿。战士们对群众支援的物资都十分爱护。因为他们都是农民的子弟兵,知道群众一针一线来之不易。临汾战役的胜利,除了主要是由于我军广大指战员指挥有方,英勇善战外,也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战分不开的。这充分证明了毛主席说的“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这一名言。
在临汾战役即将取得胜利之际,徐向前司令员在东山指挥部召开了作战指挥员和后勤司令部会议,传达了上级的指示,重申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着重指出我军进城后,必须严明纪律,不住民房,不进民屋,除少数部队在城内维持秩序外,大军全部撤到城外,缴获的物资全部归后勤司令部统一管理和分配,不论是干部还是战士均不得私拿战利品,违者以军法论处。根据中央指示,解放临汾后不准农民到城里抓逃亡地主,不准破坏工商业。会议要求,以上几点必须迅速地传达到我军全体将士,严格执行。
我军进城后,严格按照徐向前司令员的指示,秋毫无犯。但发生了一件很意外的事件,我们的一名新战士进城后与一民妇发生了男女关系,被群众发现并报告给部队首长。为教育部队、教育群众、严肃军纪,决定召开全军大会并吸收群众代表参加,公开对各名战士进行审判。当宣布枪决这一战士的决定后,群众代表立即跪到审判首长面前,边哭边为这一战士苦苦求情,说:“解放军进城后纪律严明,尊重群众,保护群众,我们真正得到了解放,感恩戴德,无法形容,而阎军对待我们老百姓任意蹂躏、奸淫、掠夺、开枪杀人,无所不为。这个战士犯了纪律应该处分,但就为这件事把他杀掉,那么我们的子弟以后谁还敢参加我军呢?请部队首长体察民心,只给纪律处分,不要枪决。”当时情景,十分感人。审判首长把这一情况向司令部作了汇报,司令部答应了群众的请求,并向群众详细说明了解放军与人民的血肉关系。
临汾城内的工商业者、逃亡地主、山西第三师范和第三女子师范学校的教师们,由于受了阎军的欺骗宣传,说我们进城后要消灭地主、资本家,要杀掉知识分子。我军进城后,他们都十分恐慌,怕得要命。我们一方面制止了农民进城抓人的行动,向群众讲清中央不准破坏工商业,对有罪恶的地主要一步步地按政策处理的指示,使城市有良好的秩序,安定了人心。一方面召集工商业者和知识分子开了座谈会,讲政策谈形势,使他们安定下来。有几位化学教师在座谈会上当场控诉了阎军曾让他们制造毒气,杀害我军、毒害人民的罪行,揭发了存放毒品的地点。牛佩琮和我当即驱车将阎军制造毒气的物资取回,作为阎军制造毒气杀人的铁证,进行了展览和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