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电影评论
‘壹’ 电影评论
“Hotel Rwanda” is a devastating masterpiece, about a massacre and society that far too few know about.
Mention Rwanda to most people and they will know vaguely that something horrible happened there. Tell them that a million people were murdered as the world looked the other way, and they either get quiet or defensive.
This fact is important, and relevant, because “Hotel Rwanda” is a movie with a message, made by people who are not just perplexed about America’s questionable foreign policy, but irate. This is a drama made to stir up the pot, elicit sympathy, anger and guilt, and given what happened ring 1994, and our country’s neglect of Congo and Sudan last year, it is not all that difficult to do.
In Rwanda, more than a million people were slaughtered as the Tutsi and Hutu tribes squabbled over control of the country. Encouraged by bigotry, racist radio personalities and the assassination of the country’s leader, the Hutu started destroying their counterparts as mob rule prevailed. But unlike so many cases of genocide, where there are clear religious or racial differences, the Tutsi and Hutu are nearly identical, only differentiated by the previous colonial government, which taught one group to hate the other.
And so as friends attack friends, neighbors kill neighbors and children become the target for the Hutu who seek to kill the next generation of the Tutsi, Paul Rusesabagina (Don Cheadle) realizes that his home, as he knew it, is gone forever. Rusesabagina is the manager of an elite resort in Rwanda, where the tourists come for vacation, and where the country’s elites come for a free drink and good conversation.
Once the slaughter starts, his hotel quickly becomes an island in a sea of destruction/ Within days, United Nations peacekeepers have set up camp outside his front door, hundreds of desperate Tutsis rush to him looking for shelter and safety, and he soon finds his family, as well as 1,200 Rwandans under his care as they hide from the hell that exists only miles away.
“Hotel Rwanda” is really the story of this firestorm as seen through Rusesabagina’s eyes. In a decision that has angered critics of the film, who see “ Rwanda” as a sugar-coated story of mass-murder, we see what Rusesabagina sees and exist within his sphere of hope and persistence.
But as a movie, this is a stunningly effective and heart-wrenching perspective. How many movies have we seen in the past year, where the intimacy of a single story was lost amid a sea of faceless and nameless victims? “ Rwanda” is distinctly a story of Rusesabagina’s plight, made all that much more suspenseful because he had a chance at surviving. And when he emerges from his oasis, seeing road after road littered with bodies, the scope of the atrocities is not lost in the slightest.
The film rests solely on the shoulders of two actors. Cheadle, as Rusesabagina, projects a quiet dignity, putting on the same suit and smile every day, that makes his rare emotional outbursts and desperation that much more striking.
And the other is Nick Nolte, as a U.N. official, who is the focal point of the film’s political messages surrounding the apathy and ignorance of the West. In one haunting speech, he tells Rusesabagina that no one cares about his poor, black country, and that his life is a lost cause.
There are flaws in “ Rwanda,” Rusesabagina’s death-defying escapes coming to resemble each other, echoing the same pattern of tension, chaos and release. But it is the film’s steadfast conviction, when a powerful message emerges unfiltered and unhindered, that makes “ Rwanda” stand out.
This is the kind of film that makes you sad, then makes you mad, and leaves you breathless, realizing that the reality of what occurred is surely far more horrifying than anything that can be captured on film.
‘贰’ 影评,电影评论
有没有你们杂志的风格样稿?具体要什么类型的电影影评?
‘叁’ 怎么写电影评论文
关于写这个电影的评论文,那就是看一个电影,按照自己的心得体会心得,从小了直接写出来就可以了。
‘肆’ 求写一个电影评论,200字,什么电影都可以,最好有点正能量的
《少年派的奇幻旅程》之我感Thoughts of the Movie “The life of Pi”
The fantastic film, “The Life of Pi”, directed by Li An, has aroused wide sensation in public. Views on this film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As far as I’m concerned, this film really attracted my attention ring the entire film. I was absorbed in the magnificent images and I think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this film is a great success.
李安导演的这部精彩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旅程》在大众之中激发了巨大的轰动。不同的人对这部电影不同的看法,依我来看,这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一直都在深深地吸引我。我深深地陶醉在这部电影辉煌的画面里,我认为这部电影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From my perspective, the point that impressed me most is Pi’s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obstacles he was facing. I think it was his enrance and his brave attitude that finally helped him out of danger and sadness.
我认为这部电影最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Pi对待他所面对的困难的态度,是他的坚毅和勇敢的态度最终帮助他走出危险和伤感。
Apart from that, the film has also expressed a desire that we can live peacefully with animals, which moved me a lot. The incredible story that Pi lived with and cared about the tiger is a moving spectacle, which shows the humanity and the harmonious bond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s. And the story leads me to believe that love can make changes and we should show mercy to the livings from the bottom of our hearts.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也表达了一种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愿望,这一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i和老虎生活并且照顾它的生活场景是让人震撼的,它展示了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和人与动物之间那种和谐的联系。这部电影让我真正地感受到了爱可以改变一切,我们应当从心底善待我们身边的生灵。
After all, this is a great movie which moved me a lot.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让我深受感动的电影。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 Impression on "Forrest Gump"
Last night, I saw a great film, Forrest Gump. I am greatly impressed by this film, by the stories of Forrest Gump. Forrest Gump was born in a small village. He was born mentally retarded, and he was discriminated by others. But his mother is a strong female who encourages Gump to be strong and live the same as normal people. Besides, he meets Jenny, a tragic but kind-hearted girl. With the love of his mother and Jenny, Forrest Gump begins his running all his life. I am moved by his strong will, kindness and optimism. There are many miracles in his all life which seem impossible to him. But I know is reasonable, because he wins them with his noble personalities.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大片——《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以及阿甘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阿甘出生在一个小村庄。他天生弱智,受到别人的歧视。但是他的母亲是个坚强的妇女,她鼓励阿甘要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坚强地活着。后来,她认识了珍妮,一个悲剧但又善良的女孩。在他妈妈和珍妮的爱护下,阿甘开始跑遍整个人生。我被他坚强的意志,他的善良以及他的乐观所打动。他的整个人生充满了许多对它来说是不可能的奇迹。但是我知道这是合理的,因为他用他高尚的品质赢得了这些。
挺正能量吧
‘伍’ 小婷的电影评论
《小婷》是大陆新生代导演潘安子的最新作品,讲述的是小婷是一名患有忧郁症只爱做饭弹琴的孤独少女,有一天在路上遇见了抢劫银行的歹徒,被抓走当了人质。歹徒原本打算犯案后远走高飞,却因护照问题滞留,和小婷在秘密的河边小屋住了下来。在相处的日子里,歹徒了解了小婷的病情,恻隐之心下陪小婷做饭、弹琴,原本埋在心中的梦魇渐渐消去,而小婷因为遇到了理解她的人,也十分醉心于这人质生活。护照办下来了,离别之日到了,救赎之时也随之来临……最终的结局真是出人意料,不知道这一切是真的,还是小婷心中的臆想?非常好的一部微电影,剧情简洁而曲折,画面清新,难以相信大陆有此佳作,推荐大家看看。
‘陆’ 求一篇关于电影的评论
在我看来,片子的分类就几种:一种是娱乐解闷,比如恐怖,情色类;一种是励志情感,比如爱情,生活类,一种是科普知识,比如记录片。当然我知道这样的分类是有些偏颇的,许多电影是多元素的,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人们的欣赏口味提高,眼光越来越挑剔了,一部片子里导演费尽心思来用多种手段来表达自己的主题,当然也有过头的,最后只剩手段,内容和思想没了,成了空洞的画面记录而已。 《独自等待》是个为数不多,让我看后还想写些什么的片子。好的片子,有个共同点就是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在看这个片子时,诙谐睿智的台词让我时常会莞尔一笑,心领神会。导演和编剧对当今男女恋爱的心态把握的很好。有时甚至有点汗颜,因为心中的想法被无情的借助于演员给讲了出来,有点被洞穿后的胆怯。这点做的很好,所以可以说导演的目的达到了,就是让大家有共鸣。 可惜作为女性,我想自己对片子还是有自己的看法的。这是个从男性视角来拍摄的片子,所以不能不说对女性的看法,我不能完全苟同。剧中的主角陈文列出了他心目中对女人的条件:“性格活泼开朗,有幽默感,跟我出门的时候不会每次让我付帐,不老谈自己不臭美,聊天的时候有时候和我一样有点DE,想法偶尔也怪怪的,和我一块谈些无聊的问题,我们也会觉得很愉快,跟他在一起有优越感,而且她很聪明,而且很喜欢小孩。”这个就是主角一直寻找的梦中情人,幸运的是在现实中她找到了,李冰冰演的刘容,一个漂亮,独立的还没成名的女演员。于是文用他那些哥们或自学来的泡妞(我真的很讨厌这个词语,还有马子,觉得是对女性的侮辱,但这里我还是原味的表达出来,大家可能会更易懂点)方法,去追求容。这个无可厚非,爱一个人追求一个人是每个人的权利,但是容和他之间保持的是一种朋友的距离,因为容并不爱他,所有一切只是文的一相情愿而已。其实爱情就是这么奇怪,就如2号女主角(其实我感觉这个才是导演推崇的主角)说的:“有时候你没办法逼对方爱你,你只能做个被别人爱的人,剩下的就看对方怎么样了。”我们的男主角就是个最终也没有让对方爱上自己的人,和2号女主角一样。当文看到刘容和那个男人在一起时说:“我真他妈傻,看来我们俩追求的目标不一样,我忘了,我不是大款。”他在最后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为:“我忘了,我不是大款”。那时,我想导演和文都是浅薄的,完全大男人的作风和自卑的心理在作怪,他们简单的就归结为这样一个原因,真是可笑。 其实我想在这里完全暴露了导演对女性的分类:物质的,非物质的。物质的女孩就不是好的,她们现实的,利用男人去获得自己的利益,是不值得爱的:非物质的,注重喜欢的男人的内在,和他贫贱相依,同甘共苦,做个男人背后的好女人,扶持那个男人走向成功,这个样的才是好女孩。 呵呵,我觉得很可笑,这个是男人完全为自己设定的无私奉献的女仆吧,认为好的女人就该是依靠他,为他的成功路上伺候陪伴的人吧。 首先我声明自己不是女权主义者,但我是公平的追求者。在这个时代,男女的关系真的很奇怪。从小到大学毕业,我们所有人,不分男女,接受的教育是完全一样的,凭实力成绩来衡量人才优劣的。这个在许多现代女性中播下了男女平等的种子,只要我们努力,一样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不会去依靠另一半。但当你大学毕业,走上社会的时候,另一种标准出现了。这个社会是个男权社会,女人做的好不如嫁的好的论调充斥着周围,男的努力成功,成功后就会有许多女人,所以年龄对男的来说不是成功的羁绊;但女的却不是的,到了一定年龄就赶快把自己嫁了,不然就没人要了,至于事业,找个舒适点的吧,有个好老公就可以了,以后还要生孩子,照顾家呢。 所以许多女性是困惑的,本来给的是一套个人奋斗的理论,到了社会给的是另一种相夫教子的理论。 回去说那个剧中的2个女主角,容和静(2号女主角)是新时代的女性,她们独立,时尚,有着自己追求的事业,对待感情有着自己的理解。容没有选择男主角,是一开始就说是朋友的,中间可能有让男主角误会的举动,我不想说太多,你看了就明白,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需要人的安慰。还有当男主角用自己的方式追求她时,她也说过,不要以为你付出了,就要别人接受你,感激你。感情就是这样,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付出不一定就能有回报,你也不能指望别人因此而和你一样对他好。她有自己的目标,自己标准,男主角不是有自己开出来的条件吗,女的心中也会有自己的,不要以为别人的标准中有条经济条件好,就把别人给否定了。如果说到感情,女人是更重视感情的动物,虽然目前是有许多拜金女,但不能把大多数女人的这种品质给抹杀了。 静,一个外表时尚,看似坚强独立的女性,默默喜欢着男主角,可以帮他去追他喜欢的女生,但她心中是很苦的,虽然我不希望这样的好女孩受着感情的折磨,但现实中许多的事情就是这样的无奈,我想自己会更像这个主角些,不会主动出击去找自己幸福,只会等待那个人发现我。呵呵,真的很傻,但个性就是这样,没人可以改变,不是吗? 最后想说的是很喜欢里面的音乐,虽然许多都是已经听过的,但在剧中出现时,很恰当的选择。 喜欢的《蓝莲花》的出现,让我的记忆回到了大学时代,那个时候的心情全在许巍的歌中。
‘柒’ 电影评论.........
http://www.zhaovod.com
里面有个挖掘电影的频道 .可以随意发布自己喜欢的影视信息和电影评论.我觉得不错.
‘捌’ 看电影写评论
看来你是要一篇评论作为作业了既然是这样 那我就复制一篇xunlei的影评(这是电影《阳光小美女》的评论)
爷爷教自己10岁的孙女跳脱衣舞的确令人匪夷所思,但在他死前的那个晚上,3次准备走出房间时都被孙女的“grandpa”给叫了回来,他竟没有露出丝毫的不耐烦,总是温柔又慈爱的回答着孙女的问话。这时,谁能否认这个不着调的老头深爱着自己的孙女呢?
哥哥为了成为飞行员九个月不说话的确令人匪夷所思,可是他在离开加油站时只有他发现妹妹没上车,在妈妈痛哭时给妹妹写纸条让她去拥抱妈妈。谁能否认,这个口口声声说自己恨所有人的愤青有着对梦想不一般的执着和藏在心中的对亲人的关切呢?
那个自杀未遂的同性恋舅舅的跑步姿势的确令人匪夷所思,但正是操着这种跑步姿势,他第一个冲下汽车,冲进报名地点,想为自己的外甥女争取到参赛资格。谁能否认,他的生活依旧充满希望呢?
一个专门教人如何成功的失败者的确令人匪夷所思,但是女儿害怕失败竟是担心爸爸不喜欢失败者,可见在女儿心中他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当他在报名点,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跪下去的时候,谁能否认,这个父亲,他不是一个成功者呢?
一个各方面看上去都很正常的人生活在这样一个古怪的家庭里居然还养了两个孩子的确令人匪夷所思,但谁能否认,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在“妈妈”这两个字面前都变得轻描淡写了呢?
一个戴着巨型眼镜、长着凸凸的小肚腩的女人想参加选美比赛并相信自己能拿冠军的确令人匪夷所思,不过既然她只是一个10岁小女孩,那么一切美好都有可能发生在她身上。于是乎,她兴高采烈地跳着爷爷教的脱衣舞,和她的家人手拉手转着圈,什么提前离场的观众,什么稀稀拉拉的掌声,这些都算什么呢?比起其他搔首弄姿、妆化得无比浓艳的选手来,谁能否认,她才是真正阳光的小美女呢?
把那扇掉了的车门安上,一家人齐心协力地推着那辆破车,破车挂上三档,大家又按顺序跑进车里,迎着夕阳,向着家的方向……这才算是真正赢了呢。
‘玖’ 电影评论怎么写
一般来说,当你看完一部电影,想写点东西表达一下自己对这部电影的感想或者领悟,这都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你可以写一篇跟自己心情有关的日记,也可以写一篇根据电影某个情节所引起的感性散文,或者还可以写一篇根据电影所描述的社会现象进行批判性的文章。基本上写出任何东西都是值得鼓励的。
2.1,写影评前的准备工作
在写一篇影评之前,我的建议是:
1, 选一部自己喜欢的影片。在评论前,评论者首先是观众,自己喜欢最重要。同时建议要多看电影,但自己不喜欢的电影不要勉强看。
2, 所选择电影要多看几遍。要尊重电影。
3, 尽量多的掌握一些电影评论分析的工具,尽量多的了解此部电影相关资料。
4, 搜集一下这部影片曾有哪些评论,以免重蹈前人说法。
5, 要勇于怀疑。
2.2,观感与通过观感进行对电影的初步分析
在观看完影片以后,你的直接观感就是对这部影片的最初评定。要相信自己的感觉。事实上,对电影的最初分析已经在观看影片时完成。当观众看电影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向影片提出问题,“情节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演员所说的台词是否符合在影片中的身份?”在电影进行中的每时每刻观众都会对影片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观众会试图从电影本身的解释中找到“合理”的逻辑性,也会时刻根据以往的个人经验来审视着画面的可能性。观看好看的电影时我们会说,“是这样啊”或者“哦,原来还可以这样啊” 。我们不喜欢的电影往往是那种看着很虚假的“不真实”的电影,这种电影就像是背叛的情人所讲的蹩脚谎言。当然,如何愉悦观众是电影制作人所要关心的,作为评论者来说,不但要找出电影好看(合理)的地方,还要试图分析为什么。
2.3 电影评论的基本构成
影评通常包含的几个部分:电影简介,评论正文,引文出处。
电影简介
电影简介可以分为电影的基本简介与服务于评论正文的扩展简介。
基本简介通常包括电影的原名,电影的中文译名(别名),导演,主要演员,类型,片长,上映时间,国家等等。最好也要找到这部电影的海报。这里除了电影名称以外其它都不是必写项目。根据评论的需要,我们还可以加入剧情简介。剧情简介是对电影的再叙述,由于评论者对于电影理解的局限,再叙述时应尽量避免加入有严重主观倾向性的解读。建议剧情简介不要超过200字。
扩展简介通常包括对电影制作人员的更详细的介绍,影片产生背景的介绍,影片所描述的社会背景介绍,影片所获得的奖项等等。扩展简介作为评论的资料性工具要有选择的引述。扩展简介如果没有对评论产生直接影响,建议果断的舍弃,或者可放置于评论正文之后。
评论正文
① 从观感轻松切入评论
我们注意到,观感往往产生于电影中最能让观众理解或是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因此对观感的分析也就成为对这部电影最容易入手分析的切入点。我们只要问一下自己,这部电影哪里最吸引人,然后根据以往的经验或是分析工具解析一下为什么吸引人,评论就产生了。
观感作为最初对电影的评定,势必会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会因为评论者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不必刻意减少这种差异,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差异,才使得评论更加开放,有了交流的土壤。因为影评的目的是发挥综合能力欣赏作品,同时将作品的丰美面呈现出来提供给别人,所以开放式的评论也就不必排斥专业分析工具。我们也不能夸大专业分析工具的功能,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影片分析方法并不存在。
观感是电影对观众的影响结果,它意味着观众从电影中最直接的得到了什么。对观众来说,观感从来就没有对错之分。作为评论者,要相信自己的观感,不要被导演的名气或电影所获得过的奖项等非电影本身的因素所左右。那些非电影本身的东西只能印证观感,而不能产生观感。
② 列举部分常见的评论切入点
1通过主题解读评论:例如,你可以通过《不准掉头》来解读“倒霉”,可以通过《躲闪》来解读“少年的爱情”,可以通过《着魔》来解读“疯狂”。观感可以让你对某些电影归结出一个主题词语,然后品味分析一下,电影所提供的哪些感知手段让你对这个主题词有了更好的理解。一个电影是如何变成一个词语的诠释例证的?
2相似主题联想评论:《两支大烟枪》《尼古丁》。
3通过形式对比评论:例如,作为警匪片的《猎豹行动》对以往战争片形式上的借鉴,是否可以理解为一种拍摄警匪片的新方法。与之对比的对象可选择《黑鹰计划》。
4典型例证:例如,可以通过木偶片《美国战队》的分析找出若干“美国大片”所常犯的“大片通病”。
5同系列讨论:从茂瑙的《吸血僵尸》到《惊情400年》《刀锋战士》《吸血情圣》等这一系列以“吸血鬼”为主题的电影从内容到形式上有哪些变化。又比如说以同性恋为题材的《橱柜里的男人》《男人心中只有男人》等等。又或者《异形》系列或《黄飞鸿》系列等等。
6伦理讨论:例如可以通过《老男孩》与《发情日记》来比较东西方伦理差别,《关于我们的爱情》来讨论母女关系。
7了解型电影:例如,从《梦想阿根廷》与《官方说法》中可以对“军权政府”有个初步认识。也可以在《戏梦巴黎》中找到些“新浪潮”的气息。
8结合他人的评论对电影的再评论。
9对某些导演或演员的偏爱也可以让我们集中讨论一下他们的特色。例如我比较喜欢的安德烈.佐罗斯基、盖.瑞奇、伊莎贝尔.阿佳妮、夏洛特.甘宝等,他(她)们导演或主演的电影只要留意就可以搜集得到。
我们要小心的是通过“作者论”[注释]来分析电影,这种分析方法使用不当就会变成是评论者的一厢情愿。在某些不严谨的评论者那里,影片被诠释的面目全非,之后就可能是评论者对导演的非理性评论。本来单纯地影片分析,变成了一个批斗导演的檄文或是对某个“伟大人物”表示忠心的保证书。批评电影与批评导演当然是两回事,批评导演更像是一种私人恩怨。
然而我们又不能完全否定“作者论”是一个很容易入手且简单易行的电影分析的切入点。所以在评论的时候要多关注的是电影而不是关注导演,更不要试图证明自己比那个导演还要了不起。
10对电影影象的评论,如从电影叙事、景框构图、电影剪辑等做切入点。如对电影《罗拉快跑》进行分析评论。
电影评论当然不只局限于采取以上这些方式作为切入点。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的观感,并且不片面滥用自己的感觉,其实一切可以使你产生兴趣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切入点。
③选择一种自己所熟悉的评论工具。评论工具的范围其实非常广泛,复杂的如前文所述的一些专业工具,简单的如个人的观感。特定工具的好处是可以把某些问题分析得更具体,更深入。在特定工具的应用上,戴锦华对《玫瑰的名字》的精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当然她很可能是先分析了原着的小说的。那些特定的工具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难以掌握,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用符号学来分析一下《梦幻格林》,这将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④在分析与欣赏电影中间把握平衡。我们要警惕过度的分析对电影的欣赏性是有害的。有时候观众并不想变得那么“明察秋毫”,做一回快乐的“傻子”也许就是观看影片的初衷。盖?瑞奇导演的《偷拐抢骗》我已经看过了7次却一直舍不得分析它,因为害怕分析过后观看的乐趣就没有了。当然我们也可以抱着乐观的态度,分析以后会发现新的乐趣,但这毕竟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我认为好的评论同时也应该是一篇善意的推介文章,它要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还要保留原来电影的观赏性。
⑤笔法。评论者的笔法与评论选择的切入点密切相关,不同的切入点决定不同的笔法。如通过观感来叙述影片带来的感官审美影响,则很有必要借助大量修辞的运用;如果探讨影片的流派等历史性内容,则对经典理论的引用和同时期其他作品的类比必不可少。写评论时要把观点写清楚,行文要简洁流畅,不要堆砌资料。脏话痞话或许是通往个人文风的一条捷径,然而他们从来都不是严谨的,在评论的道路上我们甚至不需要反讽。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搜集影片的外围资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不当地使用外围资料很可能会把你的评论淹没在看似相关实则不知所云的文字之中。外围资料可以帮助评论者理解这部电影,但不应把这些资料变成评论者的依据。原则上我支持“要排除一切非取自影片内部的任何文献或相关资料”的这一立场。电影评论并不会因为提到了一些大师的名字而变得更加精彩。
⑥个人风格。影评的个人风格需要逐渐形成,如同对于电影的口味一样,评论的侧重点与切入方式在不断书写影评中会逐渐形成风格,从而成为个人影评的某种标志。
⑦丰富你的影评。例如在以文字描述分析之外采用直观的图象,作为对评论的支持与补充,适当截取影片的画格会使你的评论更直观。除非是在评论影片剪辑的时候,制作表格或者图解对评论者来说太费力气。
⑧给自己的评论起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
引文出处
在评论正文之后要列出评论中所引的文字出处,这是对原作者辛勤劳动的尊重,同时也方便读者查阅相关资料。
3 在电影评论中应该避免出现的情况。
1, 要避免评论者的生活(经验)过多的干预评论本身。比如,看《食神》以后,你说你学会了怎么做叉烧饭。写评论的目的不是让读者关注评论人,而应该强调所要评论的电影。吃了油条喝了豆浆去看电影,同饿着肚子去看电影的心情可能不一样,但电影是一样的。
2, 要避免在没有叙述原因的情况下给出评论结果。例如:永远也不要说哪部电影是最好的电影,哪部电影是最伟大的电影。在我看来,即使看了很多电影也不要给电影排名次,但是可以给电影定位。
3, 要避免东拉西扯,主题模糊。慎用排比。要努力把一个问题分析清楚,而不是要具体描述10个还未解决的问题。不要隔靴搔痒,甚至是满世界找靴子。例如:评论《神话》的战争场面差,不能说它不如《勇敢的心》也不如《角斗士》,而应该明确指出它具体差在哪里。是场面调度问题还是画面构图问题?是剪辑问题还是电脑特技问题?
4, 要避免对演员导演等影片生产者私生活的关注。只有影片的宣传人员或者八卦杂志才有需要关注那些问题。
5, 要避免死撑面子硬评论,满眼都是某个电影的不足。应该放松心情,如果有部电影实在是差,那我们不去看它好了,更不用费心评论。评论是要把影片的丰美面呈现出来,舍本逐末的评论方式与悲观的分析角度实在让人惋惜。
6, 要避免一些对电影本身没有意义的评论。电影评论不同于电影商业宣传,评论要排除干扰。在选择切入点上要回避法律、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人文学科对电影的探究,尽量从影片本身切入影片论述。
7, 要避免评论者主观地对影片做过度诠释。不要对自己假想中的错觉挥动双拳,使读者莫名其妙。
-----------------------------------
[注释:作者论的观念,最早是由法国导演楚浮的文章〈法国电影的某个趋势〉在《电影笔记》上发表而开启。文章攻击停滞的法国电影工业,并称赞美国导演的作品,为作者论奠定基础。作者论认为,电影的整体风格和内容的处理主要可归功于一个人的理论。通常用来指具有可辨识风格和主题意识的导演,此理论也包括其它被视为一部影片的主要推动力的制作人员(编剧、演员、摄影、剪接)。作者论在逻辑上是一种以作品为重心的分析方法,然而实质上却是一种影片的诠释方式,影片的每项特殊因素都被分析者顺着导演世界观的方向加以诠释。出自书目《当代电影分析》《电影批评面面观》]
‘拾’ 八百电影评价
电影中没有呈现的结局,比《八佰》更令人悲痛唏嘘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八佰》的上映可谓是一波三折。 时隔一年,再次观看这部电影,过程并不轻松,或许用“痛苦”二字形容更为贴切——疼痛、震撼,却忍不住想要推荐身...
9528 有用
八百的来龙去脉(根据电影扩展更新)
根据观影印象修订、增删和补充。 淞沪会战到四行仓库之战的历史考据,以供参考。 综合整理于淞沪会战相关着作和资料,由于信息量很大,难免有错误疏漏之处!还望指正! ...
3008 有用
学走路中试图踩单车
不涉及任何历史问题。 《八佰》叙事完全不及格。 举个例子,如果是二战电影,你问这个电影里,特定的人物/士兵的目的是什么,回答打德国佬,或者世界和平,那是不及格的...
3234 有用
心平气和说《八佰》:一场炮火淬炼出的人生戏台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电影岛赏(j_movie),欢迎关注。 作者:连城易脆 战争的背后可能都是政治, 但是四行仓库里的八百壮士们无疑都是英雄! 想要尝试评价这部《八佰》其...
2713 有用
对于“八佰”我无法保持理智
———————————更新于8.25中午 在接收了评论后。大部分的支持与少部分对我死爹死妈死智商的谩骂之后想就电影与电影评论本身说上两句。 首先电影和电影评论二者...
1996 有用
《八佰》的三重暧昧
从2019年7月撤档到2020年8月重新定档,管虎终于将他野心勃勃的《八佰》带进影院,这部讲述淞沪会战的电影耗资约8000万美元,是近年来最受期待的国产战争片之一。久别重...
1025 有用
做个勇敢的中国人 评《八佰》
做个勇敢的中国人 评《八佰》 我之前曾经写过一篇名叫《做个勇敢的中国人》的影评,那是写给《金陵十三钗》,在那篇评论中,我质疑我们是否为了歌颂的目的而刻意美化了...
1614 有用
模糊的旗帜与不在场的谢团长
很多年后,当我回忆起那夜《八佰》的放映现场时,将会萦绕着一股香油味。好吧,是我旁边一位女士的食物增添了另一种感官维度。趁着这股意犹未尽的味道,我散漫地谈谈脑...
612 有用
其实《八佰》没有你们说得那么好看!
《八佰》上映的消息一传出,豆瓣和知乎两大精英平台,完全是不一样的声音。 豆瓣网友如同过年,知乎网友一片骂声。 当然这一切都是电影上映前的猜想。 如今电影上映后,...
900 有用
《八佰》演技排行榜
终于看完《八佰》了。 关于这个片子,相关的影评分析比比皆是,那么我就不再凑热闹给大家分享我那通常来说不太主流的电影观点了。 我给大家来点实在的吧—— 既然《八佰...
525 有用
到底是谁的八佰?
这个评论在观察者网有一个语气更客气,行文更别扭的版本,请点[这里]。 我从来没体验过一个国产片,在上映之前让我如此期望,但是最终结果却让我如此愤怒。管虎导演的最...
212 有用
【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周限定——《八佰》
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 影院复工一个月了,在几部重量级老片重映之后,市场终于迎来了一针强心剂,从去年等到今年的《八佰》作为影院复工后第一部公映的华语大制作,在经...
79 有用
八佰:在残酷的战争中,贪生怕死是一种常态,视死如归也是
推开客厅那扇朝北的窗,我能看见一座白色的大型公路桥。写稿累了的时候,我喜欢盯着上面来来往往的小汽车。偶尔,也会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开车从这座桥上疾驰而过,这时...
223 有用
南岸刀子,《八佰》第801位壮士
《八佰》,两把刀子,一把陈树生,一把刀子。 一个是军人,绑着满身手榴弹,跳进日军钢板阵,炸得小鬼子血肉横飞。 血书一封:舍生取义,儿所愿也! 这把刀子,剜心窝的...
78 有用
本有饱满的美学风格,终被平庸叙述击溃
当代影像作品,充斥着大量雷同的创作现象,着实令人苦恼。因为对于讨论而言,这意味着同一话语和观点不得不被重复讲述。比如《八佰》,就与近年的许多热门作品一样,技...
250 有用
冰冷的政治,盖不住滚烫的血
几年前去南京,我从中山陵出来以后,特意去了1.5公里外的灵谷寺,想看看那里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相较于中山陵的人山人海,名为“正气堂”的国军阵亡将士祭殿,...
274 有用
劫波渡尽 | 《八佰》之外的“四行孤军”
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的事迹,是中国抗战史上最震动人心的一幕之一。从10月27日孤军奉令留守闸北开始,到10月30日接到命令撤入租界,四天惨烈的战斗,让苏州河畔的四...
110 有用
二刷《八佰》,解读20个你最该注意的细节
作为影院复工后的首部国产重磅,《八佰》没有辜负市场对它的期待,超过两亿的点映票房无疑给沉寂已久的电影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今天影片正式上映,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
293 有用
壮士八佰归何处,将军孤愤几人知?
相比凝练、恢弘的叙述,令我沉迷的将永远是细节,无尽的细节。 那么,退守租界之后,壮士经历了怎样的凶险和磨难?英雄又为何命丧宵小之手? 请看—— 缴械 四行仓库易...
143 有用
华语战争片的一个新标杆
看完《八佰》的点映,基本可以确定的一件事是,这将是华语战争片的一个新标杆。过去我们当然也拍过很多根据史实改编的战争电影,但是在还原一场战争的真实质感,直面并...
214 有用
八佰:制作挺大,问题也挺大
(下文含有一定程度剧透,慎读) 8月14日起,电影《八佰》开启了大规模点映。作为中国历史上制作规模最大(制作经费高达五亿人民币)的战争片之一,同时也是疫情之后上...
82 有用
管虎《八佰》的文眼:冒着敌人的炮火,逃跑!!
我裤子差点毁在这部电影上了。 电影上映前上就诸多言之有物的差评,今天亲身看完电影的感觉,所言非虚!! 比起八佰这个题材,我本人对管虎导演的个人能力怀疑更大。他...
155 有用
剧情不好
非常期待的一部电影、但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画面精良,是大制作,但是依然掩盖不了剧情的硬伤。 槽点: 1.扶旗。牺牲几十个士兵的性命去扶旗,最后旗还是倒了。本身就...
263 有用
聊聊《八佰》观感、争议以及台湾版本(加更,谈谈死了几十人的战斗,为什么值得花5亿拍大片,加更2谈谈电影前后割裂感和战争片的困境)
加更2如下:(原测评部分在后面) 上周凭借超过5亿元的收入《八佰》蝉联全球周末票房冠军,总票房即将于今日迈进20亿元人民币大关。可以说是中国首部取得如此成绩的商业...
97 有用
不是《八佰》,是四百廿!真实历史的四行孤军,比电影更震动人心
不是最辉煌的时刻,才配写入历史。那些最惨痛的记忆,将成为史诗万世传唱。 “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的事迹,是中国抗战史上最震动人心的一幕之一。从10月27日孤军奉令...
40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