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逃离1919
① 《我的1919》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我的1919》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1919》观后感1
17世纪中叶,随着英国资本主义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纷纷确立,资产阶级为摆脱自身经济危机,不断地开拓殖民地。到19世纪四十年代,在中国的大部分近邻地区和国家先后沦为殖民地,他们将魔掌伸向了我们地大物博的中国。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蒙受了奇耻大辱。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帝国主义通过军事侵略和外交讹诈,强迫中国签订了70多个不平等条约和协定。
然而在众多的不平等条约中,最令人愤恨的是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竟丝毫不顾及中国的尊严和权利,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的领土割让给领略日本。
中国人民争取过,赴法谈判代表团努力过,可最终中国山东的割让写在了协定上,众多的帝国主义代表也在协定上签了字,但是,衰落的中国不表明她精神的衰退!中国,仍然有着热血的青年,有着反抗的青年。最后的会议上,我们听到的是中国代表的这样一段话: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送给了日本人!中国人民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合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重的一天。
是的,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重的一天,但我们更不会忘记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国的精神仍然在焕发她的气息。
记住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今天我们中国在中国人的不断奋斗中不断走向富强。今天的中国已不是往昔那任由帝国主义宰割的中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今天的中国,是苏醒的雄狮,是跃跃欲飞的蛟龙。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我们应铭记历史,同时努力学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更富强的国家。
《我的1919》观后感2
今天下午我们整个初二年级在大礼堂观看了纪录片《我的1919》。
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同时也说明了”弱国无外交”这样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以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我们都应该向前进。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只能够盲目的麻痹自己。死亡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只是懦弱的表现。创造,拿起手中的工作。因为我们在推动这个社会!
《我的1919》观后感3
在查阅五四运动科普视频时,看到了《我的1919》电影片段,找来一看,看完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对一些历史事件更加了解一些
在初中历史课本上便学过五四运动、巴黎和会这些,不过当时对这些历史事件并不是很理解,不知道这些活动的目的,以及这些历史事件对当时国家的意义。通过观看这部电影,对事件的历史背景、事件的经过、事件的影响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二、外交官
如今,我国外交部每天都要开新闻发布会,对外界传达我国的各种政策方针信息。外交发言人每天都要回答记者的各种各样的提问,面对一些别有用心的记者,问出的一些刁难的问题,发言人总能进行精彩的反驳。感觉这些外交官真得厉害,首先他们对国际形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回答各种各样的记者问题;另外他们还能随机应变,对一些别有用心的记者还以颜色,还不失风度。电影中的顾维钧也是一位优秀的外交官,面对他国的野心,顾表现得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我国的权益,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外交的无奈
在二十世纪初期,我国还处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国力衰弱。虽然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但他国还是不怕你的,还逼迫签署各种无理的条约。在这种情况下,再优秀的外交官可能也无法改变这种局势,唯有吾辈当自强,整个国家都强大起来。
四、学生运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那些大学生点赞,他们没有选择沉默,甚至有些人献出了生命,才换来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日子,真得不容易。
《我的1919》观后感4
看了《我的1919》这部电影之后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的心灵在不断地被震撼着。这样的震撼不仅仅来源于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尊,也来源于对那些懦弱虚伪的国民的愤恨,更来源于对顾维均的人格魅力的钦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让我深刻体会到 “弱国无外交”,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只有强大了,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弱国无外交”,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我们必须铭记,并以此时刻提醒自己国家强盛才能立足世界,才能有话语权。国家要强盛这就需要国人共同努力,更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去建设。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有学问、有理想、有体魄的现代青年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勤奋地工作,众人齐心,心领神会,思想统一,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时刻牢记以国家利益为重,跳出自我的小圈子,走向社会最前沿阵地,大胆与为富不仁的现象作斗争,与贪腐、与弄虚作假、与横行霸道的行为做斗争。
中国虽在快速发展,但相对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我们应以史为鉴,记住弱国无外交!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这句话常响耳畔。须知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或许是卧薪尝胆。
《我的1919》观后感5
搭上历史快车
踩上历史的风火轮,一路留下沧桑和喜悦的印辄,亦沉沦、迷惘,亦激情、豪迈,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磨合。曾经一度的积怨和愤慨在历史的快车上渐渐淡去。但《我的1919》却像一支火焰点燃了我心底深处那股浓浓的情怀。剪不断,理不去。
在和谐、太平的今天,是否还记得曾经的硝烟;
在与青春捉迷藏的美好华年,是否还记得奋力抗敌,激情澎湃的五四;
在随波逐流与世浮华的时尚风中,是否还记得巴黎和会上那个坚定的“不”字。
当你记起这一切时,难道你的心没有为之一震,没有为流行在现今社会的一些喧嚣哭泣吗?
曾经一时,因政府的软弱与不和而让敌人乘虚而入的岁月已随那个“不”字,随着北京上空喷薄而出的那股热血儿,永远的消失了。高高飘扬在中华大地、联合国上空的是那鲜艳的、永不褪色的五星红旗。
跨越历史长河,展望那些令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呐喊、为之震撼的场面;那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概;那些视国如己,抛头颅、撒热血,只为保家为国的豪迈。谁还敢说“东亚病夫”,谁还敢在中国的领土作威作福?
光辉的一页已带着芬芳留在了历史的昨天。而现在的辉煌还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铸就。放下自扫门前雪的冷漠;收起虚度年华的安逸;放飞爱国情怀。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谱写中国未来美好的蓝图。
搭上历史的快车,越过坎坷与泥泞,下一站将会是一片晴朗。
《我的1919》观后感6
为迎接五四青年节,106车间团支部组织青年员工观看电影《我的1919》。一群年轻人围坐在车间会议室,观看这部讲述一段真实历史的爱国影片。观看过程中,我们时而愤慨,时而激动,恨不得投身到那个燃烧的年代,从未体会到爱国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这就是“五四精神”真正的源泉。
1919年中国爆发了倡导科学、民主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出的一段文化历程,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直接的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影片主要通过顾维钧作为中国政一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这一幕幕真实的画面不禁把我们带回到过去那段燃一烧的岁月,虽然不曾经历,但却不能忘记。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和激励是我们最值得铭记的。
我们这青年的一代,请挺起我们的脊梁,抬起头,将这样的精神传承。我们都是祖国培养的新一代,努力投身到工作和生活中,燃烧我们的激情,为祖国美好的明天洒下我们青春的汗水。
《我的1919》观后感7
电影开始,屏幕上现出大大的“我的1919”,我想这个“我”是指谁。就电影本身而言,它可能是在刻画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个杰出的外交家—顾维钧。但这个“我”又何尝不可为中国或世界。我们故且说“中国的1919”吧。
本来就是帝国主义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的激烈斗争,本来就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本来就是中国许多血肉之躯参与的战争,本来就是中国代表在国际法庭上据理力争起效(注:不清楚作者是什么意思)。但是,句“弱国无外交”,中国的山东或许还有我不知道的地方就只能在列强的铁蹄下挣扎了。在个弱国里有几个精明爱国的有识之士又有什么用呢?所以,那么多的爱国青年只有用鲜血来激起什么或证明什么。最后,中国第次拒绝在国际性和约上签字。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同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这是新中国在外交上的些成就,我们看到以后就像锋利的坚冰慢慢融化了。我们不禁要想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对,是中国在慢慢强大起来。
所以,我们只有铭记教训,强壮自己,中国才能走好,单靠满腔的激情是远远不够的。
《我的1919》观后感8
压抑了近80年之久的耻辱与仇恨在1919年6月2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爆发了,中国人民第一次向世界列强说“不”!
在巴黎和会这个分赃的会议上,各国列强只为自身利益考虑,对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置若罔闻,无视中国人民的利益,无视中国人民的呼声,更无视中国人民的愤怒与仇恨,赫然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这是列强对中国人民最大的轻视与侮辱。
是的,弱国无外交,弱国谈什么外交,只能任人宰割。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绝不能是弱国!中华民族有着无与伦比的傲骨,它不甘落后,正努力发展,奋起直追。一个优秀的中国外交官的一声“不!”,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不屈!
看着列强的士兵举起屠刀,看着千万中国英魂埋骨异乡,看着列强无视中国的主权与利益,看着日本的嚣张气焰,看着全国上下所做的努力付诸东流,中国人民的愤怒被点燃了,被引爆了!
确实,看着国内外的人民为中国获得应有的权力而英勇牺牲,面对列强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我们的愤怒,还能压抑吗?不,我们不能了,但我们别无他法,只有努力发展自己,增强国家的实力,尽快地从一个被欺的“弱国”这顶沉重的帽子下,挣脱出来。
历史的车轮可以验证,中国的人民可以验证,全世界的人民可以验证,在今日,中国不是弱国!
② 电影《我的1919》真实故事背景是怎样的谢谢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
实际上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帝国主义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划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
中国是战胜国之一,代表团由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派官员联合组成,有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驻英公使施肇基﹑驻美公使顾维钧﹑驻比公使魏宸组及广州军政府外交次长王正廷等。
会上中国代表向会议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取消中日“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德国在山东占有的各项权利等要求。
但会议被英﹑美﹑法等国所操纵,无视中国的合理要求,只将山东问题列入会议讨论。和会最后签定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影片即改编于此。
(2)微电影逃离1919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顾维钧
以一个爱国者的形象出现在影片中的,有一种内敛、深沉、冷静和智慧的气质。他思维缜密,对时局的分析准确。他能够顾全大局,顶得住周围的压力,为了祖国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
2、肖克俭
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3、梅
肖克俭的妻子,代表着女性的觉醒。她不再是旧式的,逆来顺受,没有原则只求一家安稳的小女人。她站在了丈夫是背后,支持自己的丈夫。
③ 电影《我的1919》简介是什么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趁机攫取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
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
代表团团长陆征祥等人放弃国家利益而离开,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顾维钧进行外交斡旋失败后,在大会上慷慨陈词:“山东是中国的领土,我们拒绝签字!”
(3)微电影逃离1919扩展阅读:
顾维钧:演员陈道明
以一个爱国者的形象出现在影片中的,有一种内敛、深沉、冷静和智慧的气质。他思维缜密,对时局的分析准确。他能够顾全大局,顶得住周围的压力,为了祖国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
身上体现出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震撼了观众。同时,他对当时政府的软弱无能,又无可奈何,满怀悲愤,爱国之志无以施展。
肖克俭:演员何政军
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梅:演员许晴
肖克俭的妻子,代表着女性的觉醒。她不再是旧式的,逆来顺受,没有原则只求一家安稳的小女人。站在了丈夫是背后,支持自己的丈夫。
④ 我的1919高清完整版电影
《我的1919》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CiHKXXOp8sdfKjcJvDFmZg
电影《我的1919》是由黄健中执导的历史故事片,陈道明、何政军、许晴等参加演出。
影片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
⑤ 如何评价《我的1919》这部电影
《我的1919》是一部独特的影片。
它表现的是一件封存已久的往事,即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这是在近代国际外交风云中,中国面对西方列强发出的第一声呐喊。尽管这声音确实微弱单薄,但是,它毕竟是自1840年至1919年长达80年间中国外交官第一次挺起脊梁。
剧情简介
电影《我的1919》是由黄健中执导的历史故事片,陈道明、何政军、许晴等参加演出。影片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
《我的1919》彰显了爱国主义,弘扬了主旋律;两部影片场面气势恢宏,情感与艺术水乳交融、震撼人心;都选择了“从个人角度回顾历史”的纪实性叙事手法,这对中国历史题材传统电影来说,的确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⑥ 《我的1919》为什么被禁
截至2021年10月,没有被禁,西瓜视频可以观看。
电影《我的1919》是由黄健中执导的历史故事片,陈道明、何政军、许晴等参加演出,于1999年9月16日上映。
影片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
剧情:
1919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被战火蹂躏的欧洲尚未恢复元气,旨在解决战争遗留问题和奠定和平基础的巴黎和会准备召开,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了时任驻美公使、全权代表顾维钧(陈道明饰)等五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和会。
然而在欧美各国以及日本等列强意欲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大环境下,中国代表团人数遭到削减、德国在山东的利益眼看也要落入日本之手。顾维钧在会议上慷慨陈词,驳斥日方无理要求,然而公理在利益面前显得多么脆弱。
顾维钧好友肖克俭(何政军饰)之妻梅(许晴饰)专程赶赴巴黎,寻找投身爱国工人运动的克俭。克俭在法国的活动、以及国内浩大的群众呼声令和会中的顾维钧等感受到责任重大。
⑦ 影片我的1919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919年是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现代史的分界线;
1919年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
1919年中国第一次对西方列强说“不”。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的心灵在不断地被敲击着,被震撼着。这样的震撼不仅仅来源于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尊,也来源于对那些懦弱虚伪的国民的愤恨,更来源于对顾维均的人格魅力的钦佩。
影片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过程。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是在和会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也是必须的尊重与重视。作为战胜国,甚至没有夺回本属于中国的山东,没有夺回主权以及领土的完整。今天看来,这一结果荒谬的近乎可笑,这是一个战胜国应得的待遇吗?但是历史就是如此血淋淋的把这一章永远铭刻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中。
顾维钧,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之一。可以说他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中国代表团应有的5个席位变成了2个,代表团的人都在干吗?有抱怨的,有愤怒的,有事不关己的,唯独顾维钧,作为代表团的一员,怀着不卑不亢的精神据理力争,不肯轻易退让。从他于法国总统第一次的会面开始,就让法国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民族。
在和会上的第一次发言更是体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敢,那段对日本代表牧野先生的怀表的借题发挥,那精彩绝伦的发言很是让人佩服!他在和会上的第一次亮相,眉宇之间的逼人英气,看着他耍弄那条狗一般的日本外交官,当众发言的顾维钧左手一扬,掌心摊开,指缝一松,一块怀表吊着链子垂下来,“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之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会场开始交头接耳,顾维钧彬彬有礼的样子,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发言,“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无耻啊?是不是…极端的无耻?!!!(语气凌厉到了极点,说话同时提起右手叉开五指朝上前方虚空处猛地一插,旋即猛一侧头,满脸的正义凛然和潜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为一道凌厉的剑光,闪电般射向那无能可怜的日本人!)”这种是把个人的机智和国家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句话让每个人都为之一震。可以说,这段慷慨激昂的陈辞留给我的印象很深,短短的话语中凝聚了所有中国人的无奈,所有中国人的期盼,更凝聚了所有中国人的愤怒。
的确,所有的中国人都愤怒了,此时,我从影片中看到了另一个人的身影——肖克俭。一个满腔愤怒的中国人。看看他做了什么吧,游行,罢工,示威游行,最后在广场上自焚。看到这最后的一幕,我很痛心,虽然我同样被他的勇气,被他满腔的爱国热情所感动,所震撼,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实在是不明智的,相比顾维钧,明显稚嫩了许多。由此我不得不跳出那些情感,去理性的看待一下巴黎和会。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受到如此不公平待遇的是中国,而不是法国,不是美国,甚至不是日本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力。“落后就要挨打”,“若果无外交”……这样的一句句深深的刺痛了我,相信也刺痛了每一个存有良知的中国人。的确,因为我们的落后,因为我们的贫穷,我们在列强的谈判桌上没有谈判的筹码,纵使我们有无比杰出,无比优秀的外交官又有何用。
“五·四运动”,一场改变民族命运的运动,一场励精图治的运动,一场奋发图强的运动。民主,科学,是五四运动的核心,我们为什么要民主,因为有了民主,我们至少不会在谈判异常艰难的时候还要受到来自本国政府的阻力。我们为什么要科学,因为只有科学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变得强大,而只有强大了,才有我们在世界上的发言权,才能得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所应得的权利。
从1919年走来,我看到了1997年香港的回归。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邓小平同志可以在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判中鉴定的说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问题”?因为中国强大了,中国从1919年一路走来,通过科技强国,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强大了,中国说出的话有了作为一个大国所应有的份量!!!
历史不断地在向我们昭示这样的真理,只有强大了,才有说话的权利,只有强大了,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⑧ 我的1919让娜有原型吗
没有。
电影《我的1919》中的让娜没有现实原型,是影片虚构的人物。电影《我的1919》是由黄健中执导,陈道明、何政军、许晴等参加演出的历史故事片。
《我的1919》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
⑨ 关于我的1919的观后感作文500字
《我的1919》是由黄健中执导的历史故事片,讲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段屈辱史。那么这部影片的观后感怎么写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观看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500字
经过两节课的观摩,虽然未把《我的1919》整部影片看完整,但我们可以从那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中洞悉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
那是一段屈辱的近代,上面是软弱无能的政府,下面是被剥削与压迫的广大劳动人民。面对列强的侵略,政府总希望能通过和约的方式来解决,但这更大大加了人民的负担,因为那实实在在地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个的不平等条约。对于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必须
有一批爱国志士站出来,向列强说不,对于一浪浪爱国热潮在中国大地上席卷,政府仍无动于衷,这段历史被冠上“屈辱”二字与之前的清政府及当时的北洋政府的懦弱是不可分开的。
对于这些政府,我充满愤怒,但又很无奈。
除了政府,来自外界的列强施加的压力及人民内部的问题也是这段历史所相伴的。当时的世界被笼罩在列强的阴影下,一些被霸占的地区与国家的人民虽愤怒又无力抵抗,这使得整个世界,全人类都不能得到真正的公平与更为重要的和平。抗日战争时期出现的大批汉奸、走狗与一些近代史上人民内部的矛盾和国家内部的矛盾使得列强能够不费吹灰之力而趁虚而入,国家也就岌岌可危了。
因此,国家强盛的根本在于政府的正确指导与带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团结,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团结;面对外国的侵略,国民有足够的爱国之心与责任感,并誓将侵略者赶出去的信念,这样的国家也就无坚不摧了,也就屹立不倒了。正如现如今的中国发展状况来说,以上条件都具备,这其中与党的正确领导与决策和广大人民的努力是紧密相连的。
因此,我们应该把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肩负在每个人的肩上,记住那段屈辱的历史,让祖国拥有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
我的1919观后感500字
为迎接五四青年节,106车间团支部组织青年员工观看电影《我的1919》。一群年轻人围坐在车间会议室,观看这部讲述一段真实历史的爱国影片。观看过程中,我们时而愤慨,时而激动,恨不得投身到那个燃烧的年代,从未体会到爱国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这就是“五四精神”真正的源泉。
1919年中国爆发了倡导科学、民一主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出的一段文化历程,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直接的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影片主要通过顾维钧作为中国政一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这一幕幕真实的画面不禁把我们带回到过去那段燃一烧的岁月,虽然不曾经历,但却不能忘记。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和激励是我们最值得铭记的。
我们这青年的一代,请挺起我们的脊梁,抬起头,将这样的精神传承。我们都是祖国培养的新一代,努力投身到工作和生活中,燃烧我们的激情,为祖国美好的明天洒下我们青春的汗水。
《我的1919》观后感
正值“一二九”运动纪念日,于是班级组织了《我的1919》这部爱国电影的观看。观看影片的时候,我的心情很沉重,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心情更加沉重。我不知道我们这一代生活安逸的大学生还有多少人知道这次会议,还有多少人会铭记92年前的雨风。的确,92年了,92年足以改变一个民族的面貌,足以改变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思想,足以让一切惊心动魄成为历史。
《我的1919》,一次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目的是重新瓜分列强在世界的势力范围。中国作为战胜国也出席了巴黎和会。巴黎和会上以顾维钧为首的中方代表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最后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的历史事实,展示了“弱国无外交”时代中国外交官内外交困的艰难处境和拳拳爱国之心。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作为一个战胜国,理应受到公平待遇,而且中国并没有提出瓜分其他国家的领土的什么过分要求啊,只是要求归还本国领土的完整和解除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不平等条约而已,但事实却是这样的残忍与不公,这充分证明了历史的血淋淋:弱国毫无外交可言。如果你的实力弱那么只能任人宰割,谁都想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
弱国无外交,这个惨痛的教训,使我们中国人清醒地认识到锋交必先自强富国,虽然中国的这条道路走的曲折、坎坷,但走到今天我们中国人可以自豪地对世界说:看啊。我们正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我们有了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科研成果,有了可以与世界水平相抗衡的科技人员,有了现代化设备的工厂,有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些曾经在巴黎和会上轻视中国及中国利益的列强们所料不及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