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地铁微电影
A. 请问大佬有最后一班地铁1980年上映的由 凯瑟琳·德纳芙主演的百度网盘资源吗
《最后一班地铁Lederniermétro》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nR5GkBOmRjgh7uAECOhQKA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编剧:弗朗索瓦·特吕弗、苏珊·席夫曼、让-克劳德·古卢姆伯格
主演:凯瑟琳·德纳芙、热拉尔·德帕迪约、让·普瓦雷、安德烈亚·费雷奥尔、波莱特·杜博斯特、让-路易·里夏尔、莫里斯里什、萨比娜·奥德潘、海因茨·贝能特、皮埃尔·贝洛、勒内·迪普雷、阿兰·塔斯马、罗丝·蒂埃里、拉斯洛·绍博、马蒂娜·西莫内、理乍得·波林热、亚历山大·奥蒙
类型:剧情、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德语
上映日期:1980-09-17
片长:131分钟
又名:最后一班地车(港)、最后地下铁、末班地铁、TheLastMetro
二战中德国占领下的巴黎,剧作家、导演兼剧院管理人的犹太人卢卡斯•斯坦纳(海因茨•本南特HeinzBennent饰)被妻子玛丽安•斯坦纳(凯撒琳•丹尼芙CatherineDeneuve饰)藏入蒙马特剧院地下室,伺机逃往非占领区。身为演员的玛丽安不得不肩负起剧院管理人的事宜,雇佣了男演员伯纳德•格兰戈(杰拉尔•德帕迪约GérardDepardieu饰)排练卢卡斯的新话剧。随着德军战线的扩大,卢卡斯的出逃一步步成为幻影,只好靠地下室的采暖管道来听每日的彩排,暗中进行指导……
本片获法国恺撒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弗朗科依斯•特吕弗)、最佳剧本、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男主角(杰拉尔•德帕迪约)、最佳女主角(凯撒琳•丹尼芙)、最佳音乐、最佳舞台设计和最佳声音十项大奖,并获最佳男配角(海因茨•本南特)和最佳女配角(安德烈亚•费雷奥尔Andréa..
B. 有哪些关于地铁的电影
以地铁命名的电影,法国名道吕克·贝松有一部,《地铁》是确立吕克·贝松风格的一部影片,这部看上去好像缺乏连贯故事情节的电影却认弥漫在其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和精彩讲究的摄影而打动了观众的心。尽管观众对它给予的关注并不算多,但三项恺撒奖的荣誉表明在权威人士那儿它得到了极大的认可。韩国导演Baek Woon-Hak的《地铁》是一部恐怖片,据说也很不错,感兴趣不妨看看。
此外,新浪潮导演特吕弗的《最后一班地铁》是绝对的经典,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去看的优秀影片,而且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作为一个卓越的电影专业工作者,导演在电影语言的成熟精湛方面独树一帜;同时,电影作为他向社会发言、表达思想的载体,精确地、温和地、有力地呈现出人性的复杂而多面。战争,非常规境遇,成为一片试纸,让人性的许多个向度有了精彩展示的戏剧性机会;导演的叙事立场,是残酷地逼近真实,同情地观照人类。对于思想简单、滞留在感性阶段不能自拔的人们来说,看这样的电影实在是冒险。
《开往春天的地铁》也值得一看
C. 求一部国外微电影的名字
有点像《老友记》(6人行)中的某一集。但是不确定。
D. 关于地铁爱情的一个微电影,我忘了名字,现在想再看一遍,故事情节好像是女主角把男主角的吉他丢在了地铁
《幸福的屌丝》
E. 求:有地铁场景的英文电影
欧洲:
地铁 subway (1985)(法国)
地下铁 Metroland (1997) (西班牙)
地铁风情画 kontroll (2003)
天使爱美丽 Amelie (2001) (法国)
列车上的女孩 Fille RER, La (2009)(法国)
英美:
生死时速 Speed (1994)
日出之前 before sunrise (1995) (英语,但场景在奥地利)
豪情四兄弟 Sleepers (1996)
即兴地铁爵士乐S UBWAYStories: Tales from the Underground (1997)
滑动门 sliding doors (1998)(英国)
地铁涂鸦 bomb the system (2002)
地铁惊魂 creep (2004) (英国)
巴黎,我爱你 paris, je t'aime (2006) (英语与法语,场景在巴黎)
旅行者 deception (2008)
地铁误杀案 jean charles (2009) (英国)
地铁惊魂 the taking of pelham 123 (2009)
F. 法国电影《最后一班地铁》的男女主角是谁扮演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的冬天,巴黎在德军的占领下。这是一个黑夜与浓雾的时代。巴黎人的日子很不好过,食物定量配给:燃料严重缺乏,饥饿,寒冷,痛苦,孤独,晚上只得到影剧院去,既能取暖,也能暂时逃避一下现实。当时,占领当局实行宵禁,因此演出必须在最后一班地铁前结束,以便人们能搭乘最后一班地铁回家。演员们也聚集在最后一班地铁的车厢里,交谈着各种情况和消息。因此,“最后一班地铁”一词有时代的特征:它与占领时期的巴黎戏剧界的生活紧密相连。
巴黎市中心的蒙玛特剧院的经理兼导演吕卡斯?斯坦奈是一个德国犹太人,1933年为逃避纳粹的种族迫害而逃亡到巴黎。德军占领巴黎后,使他不得不计划再次逃亡。但由于某种原因,他的逃亡南美的计划没有实现,而只得藏身在剧院的地下室,对外伪称已离开巴黎。他把领导剧院的重任交给他的妻子、美丽而着名的女演员玛丽恩?斯坦奈。他的生活也是靠她每天晚上送来从黑市上买来的食物维持。在这样困难而危险的情况下,剧团仍旧坚持把戏演下去。玛丽恩领导剧团人员继续排演一出她丈夫已经准备好的挪威名剧《失踪的女人》。在排戏的时候,藏身在地窖里的吕卡斯,通过一个由暖气管道改装成的通风系统,一句句地倾听着舞台上的排练,从而实施他的远距离指挥。
在这出戏中,扮演男主角的是新来的青年演员贝尔纳?格朗惹。女主角由玛丽恩扮演。他们在排戏时配合默契,真切,交融。吕卡斯在地窖里认真细听排戏的过程中,觉察到了贝尔纳与玛丽恩之间有种微妙的感情变化。他是一个有教养而明智的人,考虑到自己的命运难免最终被活埋在地窖中,因此,为了妻子的幸福想帮助促成玛丽恩与贝尔纳之间的爱情。
那时候,戏剧界有一条着名的规矩:“戏必须演下去。”为了“把戏演下去”,为了剧院的生存,玛丽恩与全剧团人员需要对付各种棘手的问题:如纳粹当局的严格的戏剧检查;合作分子(法奸)的破坏、刁难;盖世太保的突然搜捕……有一次彩排,亲纳粹的报刊《处处有我》的戏剧评论员达克西阿,一个对剧团的生存举足轻重的人物,故意迟到。第二天发表了一篇粗暴的评论,指责剧团排演这出戏是受犹太人的影响。血气方刚的青年演员贝尔纳为此把达克西阿痛打了一顿。
又有一次,盖世太保突然来到剧院来搜查,甚至查到地窖,几乎发现吕卡斯的藏身之处。幸亏剧团同仁用种种手法拖延时间,使吕卡斯得以躲过。但贝尔纳却发现了藏在地窖中的吕卡斯。
玛丽恩为了剧团的生存,不得不以两面派手法周旋于占领当局和合作分子之间,但贝尔纳不了解她的苦心而激烈地反对她这种态度。当贝尔纳在地下室发现了玛丽恩的丈夫吕卡斯以后,就毅然离开剧院投身抵抗运动。
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德国法西斯败局已定。吕卡斯从隐藏了813天的地下室走出来。1945年战争结束后,吕卡斯重新导演新戏,贝尔纳也重返剧院演出,仍和玛丽恩配戏。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玛丽恩一手拉着贝尔纳,一手拉着吕卡斯,向观众频频致礼谢幕。
戏在演下去。历尽种种艰辛,戏剧界那条着名的规则“戏必须演下去”实现了。尽管道路曲折,艺术家们坚持献身于艺术的精神始终不渝。人们和睦相处,生活也在继续。
G. 寻找有地铁站场景的电影
以下电影中都有地铁场景
极速地下铁(地铁惊魂) 韩国
噬血地铁站 德国
地下铁 香港
开往春天的地铁 中国
地铁 法国
最后一班地铁 法国
穿越时光的地铁 日本
跳跃大搜查线-《交涉人-真下正义》 日本
生死时速 美国
豺狼末日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