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偏见的微电影
Ⅰ 你看过的最毁三观的电影是哪一部
提到最毁三观的电影我立刻想到的就是《我的女友是机器人》,这是一部日本科幻电影,大概是2008年上映的,到现在将近十年了,然而某些情节记忆如新,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我被各类动漫带歪的三观碎成了渣渣,通盘推倒重建,那么来让我们看一下某些在十年后依然能打击我的片段。
1、题材
这个恋爱故事超越了种族,当时的宣传是“爱的奇迹——超越了生物人与机器人之间的隔阂”,虽然我能接受各类的爱情故事,这种跨越种族也不算什么,但是这部电影不断反复穿越,女主以各种身份穿越了不知三次还是四次,如果不整理时间线,实在让很多智商不充电就待机的吃瓜群众们看得云登雾照,不知所云。
如果这是恐怖片我认了,但是这宣传时是唯美温馨爱情科幻电影,我也是无话可说了。
当然这部电影也有很多感人的地方,很多人被他们的爱情感动的痛哭流涕,毕竟要支持到人们能够坚强地看下去,这部作品在日本有曾创造首周末超2000万元人民币的高票房,但是在中国总票房竟仅有100多万,因此可以证明并没有多少中国人的三观愿意让他们毁的。我认为如此之刷新人的三观的电影,即使是十年后的今天也不见得有多少人能够走进影院,勇敢的看完这部电影,万般佩服十年前的我。
Ⅱ 美国电影里的中国
章子怡MS出现比较多
然后我记得成龙在80天环游地球里扮路路通..虽然是英国的
美国华裔电影(包括华人创作、编导和演出等)的兴起与美国华裔文学在美国掀起的浪潮密切相关。早在五十年代,黎锦扬荣获Commonwealth Club奖的小说《花鼓歌》(Flower Drum Song)就先后被改编成百老汇音乐剧和电影公演,但《花鼓歌》却将美籍华人遭受的种族歧视、华端口社区存在的男女比例极为不均衡的状况、移民两代人的冲突等问题,用喜剧的气氛予以消解,唐人街被渲染成古怪奇特、异国情调式的场所,华人似乎是怯懦软弱、没有理性的异类,中国的风俗习惯、食品与药物被故意描写成与美国大相径庭的"东方奇观",这反而强化了美国大众对中国人的定型化偏见。
然而1961年出版的路易斯?朱(Louis Chu)的小说《吃一碗茶》(Eat a Bowl of Tea) 以同情的笔触,从普遍洗衣工及餐馆服务人员的角度展示了唐人街的日常生活与问题,它没有忽视社区的虚弱,但也没有掠过那里所存在的内在勇气,从而较为现实地展现了唐人街男性社会存在的性压抑和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吃一碗茶》没有像《花鼓歌》那样风行一时,也没有获得经济上的成功,因为真切描写了华人在狭小的唐人街社会的情感与境遇,没有屈从于异国情调式的、或怪诞邪恶的、或认同于美国社会的媚俗写法。在六十年代,《吃一碗茶》因其真实性而被大众遗忘,现在却被批评家们重新忆起,着名华裔导演王颖还将其拍成同名电影于1989年公映,颇受好评。
更受关注的美国华裔电影包括根据谭恩美(Amy Tan)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喜福会》(Joy Luck Club),它透过两代华人母女在美国的命运遭际,探讨了美国社会极为普遍的母女冲突与和解的问题。根据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荣获Tony奖的同名戏剧改编的电影《蝴蝶君》(M. Butterfly)探讨了西方(男子)/东方(女子)之间存在的二元对立与文化误识,并局部颠倒了普契尼《蝴蝶夫人》(日本女子向美国军官殉情)的东方主义叙事。《蝴蝶君》取材于真实的故事,一位法国外交官痴迷于中国京剧旦角演员,而此演员不仅是男性,而且是新中国政府的特工人员,最后白人外交官自杀身亡,借此,黄哲伦戮穿了东方/西方认知模式里的西方文化霸权与殖民谎言。此外,华裔影星陈冲和尊龙等人也在美国影坛迅速掘起并站稳脚跟,而另一类重要的类型片-中国武侠电影,经过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人的发扬光大,已经影响了美国影坛正面塑造具有阳刚之气的东方英雄形象。
Ⅲ 刘亦菲《花木兰》电影预告,引来种种争议,挑刺是否合理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发布首支预告,而这预告一出,全网沸腾了,关于花木兰的各种话题迅速登上热搜。从花木兰的妆容到电影中的中式建筑,都引发了网友“挑刺”。
刘亦菲饰演的《花木兰》这部电影,是迪士尼1998年动画《花木兰》的真人版“公主歌舞系列片”,该片在当时取得3亿美元票房,不但风靡全美,而且和其他迪士尼公主动画片一样,成为全球很多国家孩子的童年回忆。
动画片《花木兰》本身就是对《木兰辞》故事的再创造,加入了大量迪士尼式风格的风趣诙谐剧情和台词,“木兰”这个角色同样有活泼调皮的一面,这些都是这部影片在当时大获成功,并在欧美各国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既然影片并未另起炉灶,大动干戈,而是每个细节都尽可能逼真还原动画,期待在后续预告片中也能陆续看到。
观点粗糙,欢迎大家互动评论!
Ⅳ 电影罪恶都市为什里面说中国人
那个倒导演把对中国人有偏见有偏见,他那个都是想那个发泄一下对中国人的偏见,最终人不友好他就发泄一下。中国性格偏善良,她就偏见绝对有偏见。
Ⅳ 哪咤北美票房不到300万美元,中国票房的1/250,“惨败”的原因是什么
至今为止,燃爆2019年整个暑期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咤》的总票房已经达到了47.31亿元人民币。这个成绩是个了不起的成绩,而且已经超过了今年大年初一的春节档冠军《流浪地球》。现在,《哪咤》在国内电影票房榜上,已经是第二名了,仅次于榜首的《战狼2》。
不过文化差异不是最重要的,只有偏见这个原因,才是关键所在。很多外国人甚至也有少许中国人,他们对于中国电影是存在偏见的,觉得中国只有Jackie chen,只有Jet li,好像一旦没有了动作和打戏,中国人就不能拍电影一样。也或许是,中国的电影,只有这些电影才有些看头,其他的电影没什么好看的。这就是他们对中国电影的偏见。
Ⅵ 华人黑工感动日本诠释中国式父爱《含泪活着》纪录片观后感
[华人黑工感动日本诠释中国式父爱《含泪活着》纪录片观后感]近日,一部名为《含泪活着》的纪录片在日本各地空前热播,掀起了一股\"感动大潮\",网上的观后感言多达400多万条,华人黑工感动日本诠释中国式父爱《含泪活着》纪录片观后感。片头有这样一句:\"在连续3年每年有3万人自杀的日本,有这样一位中国父亲在顽强地含泪活着!\"该片改变了许多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误解和偏见。片中主人公是一位漂泊东京打工15年的上海男人。从一个连合法身份都没有的外籍\"黑工\",到名扬日本的\"励志英雄\",他有着怎样震撼人心的故事?1.负债闯日本,上演\"北海道大逃亡\"一个大雪纷飞的深夜,在日本北海道最东部的阿寒町小镇,一群中国学生借助夜色的掩护疾步穿行。因害怕被校方抓回去受到严惩,他们的一举一动显得格外警惕。这些学生不敢走大道,每人手握着一根木棍翻山越岭,随时准备与扑上来的野熊、野狼搏斗。天微亮时,他们终于赶到了钏路市。当开往东京的电车还有一分钟就要发车时,他们奔进车站,几乎是在关门的瞬间跳进了车厢,随着电车发动,他们的\"逃亡\"成功了。这是1989年10月的日本,31名中国学生的此次夜行,后来成了震惊日本的\"北海道大逃亡\"新闻。时年35岁的上海青年丁尚彪,是当夜的\"逃亡者\"之一。丁尚彪曾经是一名\"知青\",在安徽农村插队多年,回到上海后身无分文。尽管如此,一位漂亮的上海女孩还是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女儿丁琳的出生,更为这个小家庭平添了许多欢声笑语。由于收入微薄,一家人生活得贫困潦倒。听说日本经济发达,不少上海人在那边打工几年,回来之后都成了富人,丁尚彪不由怦然心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花5角钱买到一份日本飞鸟学院阿寒町分校的招生资料,便举债4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万元),将妻女留在上海,独自一人来到东瀛学习日语,为今后留日\"掘金\"做准备。然而,到阿寒町分校报到后,丁尚彪才发现,眼前的事实与自己的想象有着天壤之别。学校坐落在北海道最偏僻的废弃煤矿区,当地经济萧条,人烟稀少。丁尚彪原计划边学习边打工,尽快还清出国时欠下的累累债务,可在这荒凉之地,连个小商店都罕见,到哪里去打工?于是,丁尚彪便同30多名中国学生一起,实施了那场\"逃亡\"行动。到东京后,丁尚彪一行开始申请延长居留时间。但是,日本出入境管理局认为他们擅自离开北海道是违法的,所以不予批准,一群中国学生就这样成了非法居留者。没几天,大多数同学选择了回国。回去还是留下?漂泊异国街头的丁尚彪陷入了沉思。丁尚彪不敢想象,身负巨债、两手空空地回国,该如何面对妻女。于是,他决定:再难,也要留下来打工赚钱!2.全年无休,坚强父亲扛下疲惫孤寂丁尚彪试着在东京一些餐馆找工作,但几天下来却连连碰壁,因为他不懂日语,根本无法与人交流。无奈之下,丁尚彪就买了一本学日语的小册子,开始苦学一些日常用语。同时,他还一头扎进技术培训班。凭着4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原本不懂一句日语的丁尚彪,终于能和当地人简单沟通了!而且,他还在这段时间取得了两本技术资格证书。从此以后,丁尚彪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马不停蹄地往返于三个地方打工,到晚上12点半下班后,才乘坐最后一班地铁回租住的小屋。进屋之后的固定程序是做饭、吃饭、洗澡,睡觉都是在后半夜。身体的疲劳还能挺过去,但精神的压力却让丁尚彪苦恼不已。作为非法居留者,他每天都生活在随时可能被发现、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恐惧中。丁尚彪曾在一个码头做搬运工,有一天,他正在搬货物时,突然有两个警察走过来向搬运工打听事情,吓得丁尚彪连忙丢下手里的货物,撒腿就跑。结果,他拼命干了一天活应得的工钱全泡汤了。这种事,丁尚彪在日本经常碰到。每一天,他都要紧绷着神经。除了怕警察,在日本过年,也是令丁尚彪感到恐慌的事。这本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丁尚彪却只能一个人呆在8平米的房间里,望着天花板默默想家,观后感《华人黑工感动日本诠释中国式父爱《含泪活着》纪录片观后感》。几年来,他感觉最大的苦不是工作多累,生活多艰辛,而是一个人常年孤身作战,无法体验到家庭的温暖,每当看到别人一家几口说说笑笑地从身边经过,他都羡慕不已。尽管饱尝思乡之苦,但由于护照早已作废,丁尚彪这个\"黑户\"不敢回国探亲,因为按法律规定,他一旦离开日本,就再也不能踏上这个岛国半步。所以,他只能把对家人的强烈思念深埋在心底。到了1992年,丁尚彪终于还清了国内的债务。但他仍不敢乱花钱,而是把积攒下来的每一点钱都寄给家人。他在日本挑最便宜的饭菜吃,有时干脆吃餐馆客人剩下的食物,一年到头也舍不得为自己添件新衣,并且全年365天工作,从不休息一天。\"也许是因为穷惯了,每天只知道拼命打工挣钱,钱放在口袋里,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去花。\"丁尚彪说。他只有一个信念:自己在日本多打一个小时工,女儿将来就可以安心地多读一个小时的书。1996年秋天,一位名叫张丽玲的中国留学生被丁尚彪的人生经历所震撼,决定为他拍一部纪录片。为了还原主人公在日本的真实生活,她开始举着摄像机随丁尚彪一起风餐露宿。没想到,这一拍就是10年。3.为女儿打拼,黑工生涯诠释\"中国式父爱\"让丁尚彪感到欣慰的是,女儿没有辜负他的厚望,1997年夏天,丁琳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丁尚彪听着女儿报喜的越洋电话,喜极而泣。丁琳乘坐的飞机先在东京中转,再飞往纽约,期间有24小时的停留时间,她决定去看望8年没见面的爸爸。从小学与父亲分别后,丁琳就再也没有见过他,对于这次相见,她激动不已。但作为非法滞留者,丁尚彪不能去机场接女儿。在约定的一个地铁站,丁琳兴奋地大喊:\"爸爸,爸爸…\"8年没有见面,她还是远远认出了站台上的父亲。丁尚彪看着眼前的大姑娘,不由愣了一下,继而才惊喜地说:\"琳琳都长得比爸爸高了!\"分别已久的父女,在异国的土地上紧紧拥抱在一起。老丁带着19岁的女儿,来到自己工作过的一家餐馆吃饭。一进门,昔日的同事们都热情地用日语和他打招呼,丁尚彪向大家介绍丁琳,并自豪地说,女儿明天就要去美国读书了。饭后,丁尚彪带着女儿进了厨房,参观他曾刷盘子的洗碗池,又把女儿带到他\"战斗\"过的菜锅旁,语重心长地说:\"爸爸前几年就是在这里打工的…\"看着一摞摞油污不堪的碟子,感受着菜锅旁那令人头昏脑涨的高温,丁琳明白了父亲的不易。入夜,丁尚彪带着女儿回到了那个狭小的家中。他从枕头下面拿出一本珍藏了近10年的笔记本,递给女儿,丁琳小心翼翼地翻开本子,里面记的都是她小时候的学习情况--1988年6月考试成绩:95分,97分,100分;三年级语文考试中的扣分原因:\"舌\"字中间短了一点,扣掉1分…还有一张她小时候写的《保证书》:\"以后我再也不惹妈妈生气了。\"这些珍藏多年的记忆,寄托着一个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爱。尚未看完,丁琳已经泣不成声。幸福而短暂的时光一晃而过,第二天,丁尚彪和女儿一起坐上了去成田机场的地铁。由于是\"黑户\",他必须在机场的前一站下车,无法送女儿登机。\"好了,爸爸不能再送你了。\"丁尚彪两眼一红,泪水滚落下来。他走出车厢,站在月台上,隔着玻璃窗呆呆地看着车里的女儿。当女儿的身影随着列车驶去后,丁尚彪一下子瘫坐在地上!2004年6月,女儿即将拿到医学博士学位,踏上工作岗位,老丁觉得他的使命终于完成,该是回国的时候了。此时,他已经50岁了,15年的漂泊,让他变得头发稀疏,满口牙齿只剩下8颗。4.走红日本,中国打工汉成了银幕英雄到了2006年,那个为丁尚彪拍纪录片的中国女留学生,已成为日本大富电视台的社长,她为这部历时10年拍摄的片子取名《含泪活着》。这部2个小时的影片,记录了丁尚彪及其家人15年的心泪历程,并以纪实手法表现了主人公为了梦想,为了家庭和孩子,独自一人在异国苦苦打拼到老的沧桑。该片于2006年11月在日本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后,引起了空前反响,《含泪活着》改变了许多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误解和偏见。当年,该片还荣获了\"日本放送文化基金奖\"、\"东京文艺金像奖\"等大奖。2009年11月,日本一位着名电影人决定重新\"发掘\"这部作品的价值,经过补充拍摄和重新剪辑,这部纪录片走进了日本的影院。2010年11月,未经任何宣传的《含泪活着》电影版在日本各地低调上映,却场场爆满,引发了极大的轰动。原定只在东京上映的计划,也因不断涌来的邀请而延伸至北海道、大坂、广岛、九州…短短一个月内,网上的观后感言就多达400多万条。许多日本人在看完影片后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含着泪看完,这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影片!\"\"我为碌碌无为度日而羞愧,看到了真正有意义的人生。\"\"丁先生身上有我们日本人已忘却或失去的美德。盼主人公一家幸福!\"…还有很多观众表示,在当今日本经济陷入低迷时,丁尚彪在困难面前顽强拼搏的精神,让他们在绝望中获得了勇气和力量!老丁怎么也想不到,他这个在日本打了15年\"黑工\"的小人物,会在离日后成为轰动岛国的励志英雄。2010年底,丁尚彪一家人在上海购置了宽敞的新居,他与妻子过着平静安逸的生活,女儿丁琳,如今也已在上海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高薪工作。曾经散落天涯的三口人,终于又团聚在一起。对已不再年轻的丁尚彪夫妇来说,这就是最好的回报。目前,丁尚彪正酝酿着将自己在日本的那段人生经历,写成一本书。()〔华人黑工感动日本诠释中国式父爱《含泪活着》纪录片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Ⅶ 《国产凌凌漆》这部电影中,可以吐槽的隐喻有哪些
《国产凌凌漆》这部电影中,可以吐槽的隐喻有:对于公安的丑化有一定的偏见,私欲,贪婪,扭曲等。
一代着名特工凌凌漆(周星驰 饰)长期被上级弃用,沦为卖肉摊主。一具价值连城的恐龙骨架被一个浑身盔甲的金枪客盗去,因为线索少任务危险,凌凌漆又被高层领导委以重任。 凌凌漆依循线索来到香港,与联络人香琴(袁咏仪 饰)碰头,不想香琴处心积虑找机会要将凌凌漆杀死,原来她的另一身份是金枪客派来的杀手,但经历过出生入死的战斗后,香琴与凌凌漆渐生出了真情。而此时,金枪客的真实身份也被曝光,发现自己掉进某个阴谋里的凌凌漆开始奋力与敌手较量。
《国产凌凌漆》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YSp454gim-VB4-MEn1WEbQ
Ⅷ 推荐电影
卢奇诺.维斯康蒂导演《豹.浩气盖山河》(意大利)
WesAnderson导演《穿越大吉岭》(美)
雷内.克莱芒导演《怒海沉尸》《欢乐屋》(简.方达)
阿兰.德龙和让.迦本主演的《城里的两个男人》
让-保罗.贝尔蒙多的《骗婚记》(凯瑟琳.德纳芙)《里奥追踪》《筋疲力尽》(法)
如果楼主喜欢,我还可以推荐好多。。。
欧洲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优秀电影,特别是法国和意大利,可以给楼主推荐几位导演:卢奇诺.维斯康蒂、戈达尔、特吕弗、费里尼、克莱芒。。。
Ⅸ 谁能推荐几部爱情电影 要中国或者韩国的~ 好评~
同桌的你,新出来的还不错哦,还有热火青春,韩国的也不错,看完给好评呐,嘿嘿
Ⅹ 为什么豆瓣对国产电影有这么大的偏见
看看楼上四个回复,这就是原因,偏见已成固有事实了,没办法,所以我现在看国产片评分,已经不参考豆瓣了,有些我感觉明显好于同类型同题材外国片的片子也会出现国产分数差很多的现象,国产是豆瓣原罪,无解,希望以后有个更专业更少偏见,用户不追求逼格的影评平台代替豆瓣,唉,豆瓣的逼格真的让我感到痛心,一个靠不看事实无脑踩国产片来体现的逼格,是多么看不起自己的肤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