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家训扬家风微电影
❶ 我家的家训家风小故事
我家的家训家风小故事
家风”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家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坏,这家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的后代了。下面是我整理的我家的家训家风小故事,欢迎阅读。
我家的家训家风小故事1
我出生在教师世家,从祖父吕瑞往下排,老少四代有十人当过教师。爷爷在庄河“昌隆义”大户人家教私塾,家训自然离不开“四书五经”。爷爷过世太早,伯父和父亲继承了儒家思想,在教学之余,便用孔子和《论语》的思想来教育儿女子孙。孔子宗尚仁、义、礼、知、信和温、良、恭、俭、让,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有封建糟粕,应当批判剔除;但他在做人,为学,从政等方面的论说,精华的格言、警句,仍不乏有益于社会的内涵。我的兄弟姐妹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童年时,因为家贫,常穿带补丁的衣裳上学,冬天还要穿“乌拉”鞋(猪皮缝的,里边楦草的鞋子)。在同学中间显得格外寒碜。回家就哭着、闹着向妈妈要好衣服、好鞋子穿。父亲就把我拉过来说:“孔夫子讲,读书人追求的是做人的道理,总是认为破衣糙食是可耻的事儿,不足以和他谈论大道理”(论语《里仁》第四:“土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又讲孔子学生颜回苦学的故事来教育我:颜回居在贫民窟中,用竹筒盛饭,用瓢饮水(没有水碗),别人不堪其忧,颜回却不改其乐。(《雍也》第六:“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后来想想,是这么个理儿,穿小“乌拉”上学也不以为耻,就发愤读书,在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我14岁那年,哥哥参加人民解放军,爹爹行医,家里地没人种,我只好辍学在家种地,铲地、扶犁都会。闲暇时,总爱和农家小朋友下“五福棋”玩,爹爹看我学业荒疏,又引孔子的话“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子罕》第九)来开导我,爹爹说:“做人要向圣人学,你种地是暂时的,你要立志学习,不能再贪玩了。听村上人说军属可以享受代耕,那时你就可以上学了,不能再贪玩。咱家有的是书,你要抓住古人诗文、数学两门,不懂就问我。《礼记》上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读书人的愿望,你应该怀抱这样的理想。”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爹爹年青时,曾做教师,是一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先生,口碑极佳。日本鬼子侵占东三省,爹爹反对教日语而弃教学中医,但他对子女的教育依然是那样认真仔细,不厌其烦。
爹爹时常叫几个孩子和他一起干农活,一般是拔草间菜。这时他的兴致最好,就出小账让我们算。什么“鸡兔同笼”,“蜗牛上树”、“行程问题”等等。他对家庭教学喜形于色,不是等你去问他,总是带启发式先来问你。譬如“树高一丈,蜗牛日上三尺夜退二尺,问几天可以上到树顶?”这自然是小儿科,但需脑筋急转弯。妹妹抢着答:“九天。”爹爹说:“你的脑筋还没转过弯来,最后一天,蜗牛已经上到树顶了,上了三尺等于一天,你让它退回二尺干什么?所以多算了一天。又让我列个公式,我想:蜗牛日上三尺夜退二尺,等于一天只上一尺;最后上三尺,等于一天。我列出公式:10-3+1=8,爹爹会心地笑了。
爹爹这种“诲人不倦”地教学方式,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点点滴滴,潜易默化影响了我,我后来在庄河高中教书,我对学生的辅导也能见缝插针,诲人不倦。记得1977年恢复高考前夕,几年前的(庄河)高中毕业生,一帮一帮地,前来找我辅导语文,白天上课,晚上专场给他们补课,批改作文。有一天,我患病实在不能起身,就躺在土炕上为全宝武(当年考在“东财大”)辅导古文,全宝武半蹲半跪在地上记着笔记,倾心谛听,36年过去了,那场面依然历历在目。我是从来不收辅导费的。
“劝君莫打枝头鸟”
14岁以前,我也淘气,夏天里,好到粳池坝边摸青蛙,有一次,用柳条串了十几只青蛙拿到爹爹面前显摆,自以为摸给鸭子吃,爹爹会表扬我,谁知,却遭到爹爹的严厉斥责:“你臭美呀,是不是?把你也串起来,好不好?”稍顷,父亲消了消气说:“青蛙有益于人类呀,它吃害虫,保护庄稼。一只青蛙每年可吃掉一万多只害虫,青蛙一般可活五年,能消灭五~六万只害虫呢!白居易诗云:‘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鸟儿也是益禽,青蛙和它一样,都是人们消灭害虫的好帮手。
住了一会儿,爹爹讲故事给我听:孔子周游列国,与弟子过一道山梁,见到雌野鸡在飞就说:“时哉,时哉!”孔子是赞叹野鸡得其时的,反衬自己生不逢时,子路(孔子弟子)理解错了,以为老师要尝时鲜,就打来一只野鸡烧成菜,端给孔子吃,孔子不高兴,只是闻了几闻,就起身走了[《乡党》第十:子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共,通供;作,起身)]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能爱护鸟,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爱护青蛙一类小动物呢?这年冬天,屯里猎户用网捕到一对小狐狸,战战兢兢地,爹爹不忍见其被残杀,用钱买下来放到狐狸洞里。哥哥和我放晚学去狐狸洞为其送食喂养。也真怪,我们到达洞口,只要敲敲瓢钵,狐狸就会到洞口把瓢钵叨到洞里去吃,吃完再把瓢钵送回来。
……
想起来,这些都是6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我在父亲长期的儒教过程中渐次长大,慢慢地接受了孔子,他的做人之道、为学之道、从政之道,论述得相当精辟、具体,切实可行,许多都是有益的教诲。他的学说,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也是凤毛麟角,绝无仅有。这也成为“孔子学院”凤靡全球的缘由,成语词典里,像见贤思齐、温故知新、当仁不让、杀身成仁、发愤忘食、温良恭俭让等上百条成语皆出自《论语》,《论语》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我家的家训家风小故事2
今天,妈妈教给我一个词语,叫诚实守信。她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我们家的家规就是:诚实守信。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要做一个人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很小的时候,爸爸就给我讲过《狼来了,狼来了》的故事。故事中,放羊的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说谎,结果他的羊被狼都咬死了。这是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所得到的惨痛教训。
爸爸说:“守信的好孩子会让更多人喜欢,你一定要成为一个好孩子。”妈妈也总告诉我:诚实就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定要诚实做人。平时爸爸妈妈总是教育我“做人一定要厚道,厚道!”虽然我以前还小,并不太懂是什么意思。可是我现在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已经慢慢的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并且严格的要求自己。
我从小就受到了妈妈和爸爸诚实守信的影响。生活中,我尊敬长辈,时常会帮爷爷奶奶拎东西,他们会很高兴的夸我一声好孩子;爷爷奶奶生病时,我会帮爷爷奶奶倒水、拿药,还给他们柔软背,爷爷奶奶都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我还会经常帮爸爸妈妈干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学校,答应了同学的事一定会尽心做好,大家都爱和我交朋友。
正因为这些简单而质朴的家风家训的影响,我才收获如此丰富。所以,我一定要牢记长辈的话,将我家良好的家风发扬下去。这样,我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我家的家训家风小故事3
我的父母都单位上班,爸爸妈妈经常把“好好学习、礼貌待人”作为他们教训我的口头禅,这句话把我耳朵都磨出厚茧的“圣诏”了,也可以说成是我的`家风吧!
从记事起,每逢家里来客都会看到父母满脸堆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于是,不是一顿香甜可口的饭菜,便是一席愉快的谈话。我经常是不问不开口,有问必答,大人说话不插言,吃饭时安静的像一个“哑巴”,于是经常得到了客人的夸奖:“你家的孩子真懂事。”但是平时,淘气的我会时不时“做怪”。例如给睡觉的老爸抓脚底,惹得老爸的怒斥:“不要吵,让我睡个美美觉。”
虽说是现代社会了,但父亲总是用些落伍教育方法来管教我们。但正是这些教育方法,使我这位家里的小淘气懂得了“要好好学习、礼貌待人”的道理。每当傍晚放学,爸爸总是在楼下等着我,监督着我去紫阳公园跑步,跑步后我就得回家。我真想对父亲说:“我还想再去和同学打篮球。”但怯于父亲的威严,话到嘴边总是又咽了回去。
这就是我的家风,有利有弊。但我坚信,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时代的家风会更加完善、更加美好。
我家的家训家风小故事4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就是说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我家的家风是:“好好做人、好好学习。”
家人们从小就教导我要好好做人。
爸爸教育我要守信。记得二年级的一个周末,因为我表现好,所以,爸爸准许我玩一小时电脑游戏。但是,我玩游戏超过了时间,爸爸很严肃地收起了电脑。之后,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棠林,要守信,不然,长大后你到社会上是会很麻烦的!”
姐姐告诉我要诚实。因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三年级的一天,我不小心把姐姐最爱的玻璃杯打碎了。我很怕被挨骂,不过最后,我还是鼓起勇气,向姐姐道歉。但是,姐姐原谅了我,并且对我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杯子打碎了不要紧,如果你因此失去了诚实,就没有人会相信你了。”
妈妈教育我要谦虚。四年级的一次考试中,我考了全班第一,回到家我得意洋洋得告诉了妈妈。妈妈和蔼的对我说:“棠林真棒!再接再厉,不过要记住:‘谦受益,满招损。’”
家人们不仅教导我好好做人,还教育我要好好学习。
五年级,我因沉迷网络,所以期中考试只考了八十几分。回家路上,我很害怕妈妈会怎样对我。但是回到家,妈妈却对我说:“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跌倒!你要以此为起点,争取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绩。”然后妈妈和我分析原因,为我解答难题。经过妈妈的辅助和我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绩直线上升。在期末考试中,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在学习上,我有个好习惯:爱读书。从我跨入了小学的大门,我便开始读一些故事书。后来这几年里,我开始接触一些文学书,例如《骆驼祥子》、《城南旧事》、《窗边的小豆豆》。我一有时间就拿出一本来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礼仪之邦而着称的国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这些孩子,也一定要发扬这种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不愧于我们的祖先,不愧于是一个继承人!
;❷ 我的家风家训故事
1.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2.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3.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4.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5.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6.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7.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8.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9.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10.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11.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黎里 1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13.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14.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韩婴 15.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畅泉 16.多虚不如少实。陈甫 17.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赛罗 18.诚实最好的政策。弗兰克林 19.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2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1.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22.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周 23.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25.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赛 26.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莎士比亚 27.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 28.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杨简 29.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屈原 30.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2.言忠信,行笃敬。《论语》 33.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34.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 35.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36.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37.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38.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39.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40.侍亲以得欢为本。 41.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42.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43.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44.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静。马克吐温 45.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46.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47.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48.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49.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50.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51.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52.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53.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4.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55.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5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57.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58.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59.甘苦自得。 60.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61.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62.处事宜决断。 63.好谈己长只是浅。 64.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65.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66.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67.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68.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69.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70.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71.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72.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73.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74.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75.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76.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77.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78.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❸ 如何传承和思扬优秀家风
1、修撰家谱,将优秀家训和家风撰写进家谱中,从而世世代代去传承和弘扬优秀家训、家风。2、每一代的家长和长辈都要言传身教,从小开始培养孩子们的品性,将优秀家训、家风在下一辈身上进行传承。3、优秀的家风和家训都与先辈们受到的教育有关,因此家族应当将下一辈的教育放在首位,从小在教育若从孔夫子庭训儿子孔鲤算起,可以说源远而流长,博大而精深。古代的家训,是作为一个礼仪文化的范畴,是社会意识形态在家族领域和家庭关系上的体现。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不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比如,明末清初的学者朱用纯,按朱熹的教导写给自己后代的家教名作《朱子家训》和《颜氏家训》,等等,这些都是有名的家训范例和着作。名臣曾国藩之家训最着名的有四条: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影响了许多后人和家庭教育。古代的家训,衍生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种家训文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❹ 传统家规家训微电影《泥铭记怎样才是好的家风
后引号忘打了
❺ 我的家风家训小故事,家风家训60字以内,背景故事200字左右
家风家训:每个家有不同的家训家风。良好的家训家风,能使人积极向上,走上成功;不良的
家训家风,会使人误入歧途,坠入深渊。诚实守信是我家的家训,它一直伴着我成长。
背景故事:三年级时,我认识了一个名叫小方的人。他的爸爸妈妈从不管他,他就经常长时间
游戏,不爱学习。有一天放学,他让我去他家玩游戏,我禁不起诱惑,就和他去了,一直玩到天黑了才回家。一到家,妈妈就劈头盖脸地问我:“你去哪儿了?这么晚才到家?”妈妈凶得像只
豹子,脸色很是难看。我吞吞吐吐地说:“我在学校写作业,写完才回来。”妈妈听了气不打一处来喊道:“胡说!我去过你的班级,早就没人了,你还在写作业?你到底去哪啦?别以为我不知道!快说!”爸爸见着情况不妙忙过来把我拉到房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儿子,我们不是常对你说嘛,做人要诚实,你怎么能撒谎呢?你是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呀?”听了爸爸这番话,我使劲地点了点头向爸爸说了放学后去同学家玩游戏的过程,向妈妈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撒谎准时回家。几个月后的一次数学考试,考卷发下来了,我一看成绩是98分,心里挺高兴,可仔细一查,发现填空题有两空错了,老师没有发现。这样一来,我的真实成绩只有
94分。上课时,我进行着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到底是去找老师改过来?还是不去呢?令
我左右为难。这时,我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爸爸曾对我说的那句话“做人要诚实”
。最终,我还是鼓起勇气,找老师改了分数。老师表扬了我,我很开心,因为我做到了诚实。
爸爸的那番话令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它时刻提醒着我做人要诚实。做人诚实就是我
的家训家风,它一直伴着我成长。
❻ 7年级家风家训视频怎么做
摘要 家风家训视频你可以召集大家在客厅或者室外统一服装然后进行录制,后期可以剪辑的,可以多拍一些视角,便于用来后期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