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微电影
Ⅰ 有哪些关于革命领袖或英雄人物的影片
《建国大业》、《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我的长征》、《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开国大典》、《走出西柏坡》等。
1、《建国大业》(领袖电影)
《建国大业》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国历史电影,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本片由黄建新执导,韩三平担任制片人,云集了华语影坛百余位明星客串的影片 。
影片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筹备,突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2、《狼牙山五壮士》(英雄电影)
《狼牙山五壮士》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史文炽执导,高保成、李力、李长华、张怀志、霍德集主演的剧情片。该片是根据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事件写作的。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和日军作战到弹尽粮绝后跳下山崖的悲壮故事
3、《董存瑞》(英雄电影)
《董存瑞》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郭维执导,张良、 杨启天、 张莹、周凋、任颐等主演的战争片,该片讲述了董存瑞从见习小八路开始,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枪火洗礼,逐渐由鲁莽、冲动的孩子蜕变成为真正的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
4、《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领袖电影)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由陈力执导,王艺禅、孙维民、牛犇、何伟、陈创领衔主演,河北影视集团、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影片以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跃进为背景,讲述了周恩来到革命老区调研四个昼夜的故事。
5、《走出西柏坡》(领袖电影)
《走出西柏坡》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李歇浦、梁山执导,古月、陈大伟、孙海英等主演,于2001年上映。该片讲述了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大背景下,共产党人如何从思想观念上、个人素质上适应新的形势,如何在观念上从战争状态转向国家经济建设的主题思想的故事。
Ⅱ 爱国主义影片有哪些
1、《战狼2》
《战狼Ⅱ》是吴京执导的动作军事电影,由吴京、弗兰克·格里罗、吴刚、张翰、淳于珊珊、丁海峰等主演。该片于2017年7月27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讲述了脱下军装的冷锋被卷入了一场非洲国家的叛乱,本来能够安全撤离的他无法忘记军人的职责,重回战场展开救援的故事。
2、《红海行动》
《红海行动》是由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电视艺术中心等出品,林超贤执导,冯骥、陈珠珠、林明杰编剧,张译、黄景瑜、海清、杜江、蒋璐霞等主演的动作片。
该片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突击队兵分两路进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击,人员伤亡;同时在粉碎叛军武装首领的惊天阴谋中惨胜的故事
3、《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史文炽执导,高保成、李力、李长华、张怀志、霍德集主演的剧情片。于1958年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是根据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事件写作的。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和日军作战到弹尽粮绝后跳下山崖的悲壮故事
4、《英雄儿女》
《英雄儿女》是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并出品的一部战争片。由武兆堤执导,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
该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5、《南征北战》
《南征北战》为1974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彩色故事片,由成荫、王炎执导,王尚信、 张勇手、鲁非、白志迪、田宝富 等出演。
该片翻拍自1952年的同名电影,讲述了解放战争中,在华东战场上,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正确运用毛泽东运动战的战略思想,消灭敌人取得胜利的故事。
Ⅲ 影视传媒公司常规的业务范围有哪些
执照的话(看你的注册资金吧)制作、发行动画片、电视综艺、专题片。组织文化艺术交流(不含演出及棋牌娱乐活动)、承办展览展示;电视节目制作、发行,文化交流、艺术策划,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各类广告(限分支经营);企业和个人形象设计;商务咨询,展览展示服务;附设分支机构,业务范围(一般是有别于电视制作公司):宣传片、微电影(微电影广告)、广告片、MV,专题片、大型庆典活动拍摄制作等宣传片制作类:企业宣传片制作、产品宣传片制作、展会宣传片制作、影视专题片拍摄制作、招商宣传片摄制、纪录片摄制、MTV拍摄制作、工程记录宣传片、工作汇报宣传片、专题片拍摄、晚会年会视频、专题记录片、党政机关宣传片、房地产类宣传片制作、金融类宣传片制作、视频制作专题片拍摄:政府工作汇报片、影视广告创意、项目竞标、电视购物片、岗位培训片、电视直销片、房产招商楼盘销售、旅游景点介绍片、会议视频拍摄、音乐MV制作、学校招生、宾馆酒店宣传片、卖场演示片、市场调研策划策划拍摄企业专题片,三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演示、房产动画制作、机械动画制作、园林动画制作、角色动画制作、医药肌理动画、生产流水线动画、产品功能动画、产品演示动画、二维动画制作、卡通动画制作、二维动画演示、二维卡通动画制作、Flash动画、幽默动漫制作、喷泉动画、招标投标动画、工业动画、工程动画、建筑动画、360全景动画、三维建筑漫游、特效包装、影视包装、片头动画。
Ⅳ 红色电影有哪些,内容是什么
1,《洪湖赤卫队》
《洪湖赤卫队》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武汉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的革命战争题材歌剧艺术片,由谢添执导,王玉珍主演,于1961年上映。
该片改编自同名歌剧,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韩英带领洪湖赤卫队与敌人展开艰苦斗争,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故事。
2,《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史文炽执导,高保成、李力、李长华、张怀志、霍德集主演的剧情片。于1958年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是根据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事件写作的。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和日军作战到弹尽粮绝后跳下山崖的悲壮故事。
3,《渡江侦察记》
《渡江侦察记》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汤晓丹执导的战争片,由孙道临、李玲君主演,于1954年上映。该片讲述了渡江战役前夕,解放军某部李连长率侦察班探明敌人江防部署,协助大部队取得战役成功的故事。
4,《闪闪的红星》
《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该片由李昂、李俊执导,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主演主演。于1974年10月1日上映。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5,《地雷战》
《地雷战》是由唐英奇、徐达、吴健海执导,白大均、张长瑞、吴健海等人主演的战争片。该剧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各村民兵联防运用地雷战术,歼灭了进犯的日军,取得反扫荡胜利的故事。
Ⅳ 以 观《杨勇战鲁西》有感 为题写一篇观后感
随便写写 《杨勇战鲁西》片场直击——剧情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电视电影《杨勇战鲁西》日前在北京卧牛山景区影视基地顺利拍摄完成。该剧讲述了杨勇将军在鲁西地区与日寇开展武装斗争的光荣事迹,他带领的部队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编辑本段影片背景?
苏村战役
概述
为了掩护我鲁西地区党政重要机关及教导第3旅旅部的转移,侵华日军的一个中队及伪军大队大部分在梁山至运城之间的刁孟庄附近被全歼之后,驻南京的日军总司令岗村宁次恼羞成怒,责令驻华北派驻军司令官烟俊六对我鲁西军民发动空前规模的大扫荡。1941年1月的中旬,侵华日军第32师和第21师各出动一部共计7000余人还有伪军一部共计1万余人,还有参战的坦克20余辆、汽车300余辆,在10余架飞机支援下,从济宁、菏泽、临清、河北大名出动,对以濮县、范县、观城为中心的鲁西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企图合击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3旅。教导第3旅旅长杨勇、政治委员苏振华决心以特务营营部率第9连和第10连在苏村阻击牵制敌人(现属山东省莘县张寨乡),掩护鲁西区党政机关及旅机关和新4旅突围转移,尔后采取分散行动、避实击虚、寻机歼敌的战略方针,反击这次日伪军的“扫荡”。
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我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第115师(师长林彪,林彪当时正在苏联养伤)教导第3旅等部在山东省西部地区进行反击日伪军“扫荡”的“反扫荡”作战。这次日军扫荡的原因是日军的一个中队及伪军大队大部分在梁山至运城之间的刁孟庄附近被全歼之后,驻南京的日军总司令岗村宁次恼羞成怒,责令驻华北派驻军司令官烟俊六对我鲁西军民发动空前规模的大扫荡。 1941年1月的中旬,侵华日军第32师和第21师各出动一部共计7000余人还有伪军一部共计1万余人,还有参战的坦克20余辆、汽车300余辆,在10余架飞机支援下,从济宁、菏泽、临清、河北大名出动,对以濮县、范县、观城为中心的鲁西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企图合击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3旅,在这里要说明一下濮阳县和范县现属于河南省,观城镇属于山东莘县,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八路军重要的根据地之一,那个时期被称为“破饭罐”。 正是以这三个县为首的“破饭罐”根据地养活和支援了我华北八路军,此次侵华日军就是为了切断我华北八路军的饭罐而来。 1941年1月18日凌晨,日伪军对在观城、范县以南的马集、苏村、红庙、颜村铺、龙王庙等地的鲁西地区党政机关、教导第3旅旅部、第7团和由冀南地区南下执行战略机动任务的第129师新4旅形成了包围多势。教导第3旅旅长杨勇、政治委员苏振华决心以特务营营部率第9连和第10连在苏村阻击牵制敌人(现属山东省莘县张寨乡),掩护鲁西区党政机关及旅机关和新4旅突围转移,尔后采取分散行动、避实击虚、寻机歼敌的战略方针,反击这次日伪军的“扫荡”。 当日上午,日伪军先头部队1000余人,在空中和地面的火力配合下,对苏村反复实施攻击,并对在苏村内坚守的我特务营的两个连施放毒剂。特务营与日伪军展开了殊死搏斗,连续打退日军的多次进攻,激战数日,牵制了十几倍于己的日伪军,完成了掩护任务,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弹药用尽,双方兵员势力和数量不及最后突围未果,特务营的两个连126人壮烈牺牲,仅有8人幸存,还全部都是在日军撤走后,被老百姓救起的。教导旅机关、鲁西区党政机关一部疏散隐蔽,其余转移到观城以西的冀鲁边界地区。 新4旅冲出日伪军合围圈后,于19日到达山东的郓城、鄄城地区。第7、第8团突围后,分别到达寿张、阳谷以东和郓城西部地区。 19日以后,日伪军对范县、莘县、聊城、东平、郓城等县,分区进行“清剿”,挨村搜查,掠夺物资,并且破坏抗日组织。旅机关和直属队在韩张集、观城地区与敌周旋;第7团在阿城、张秋镇地区,第8团在郓城至黄河一线,相机打击进行扫荡的日伪军;进至山东巨野、嘉祥地区的第9团,围困、袭扰南纸坊、济宁等城镇的日伪军据点,破袭菏泽至济宁的公路。 至2月上旬,结束反“扫荡”。这次反“扫荡”历时1个月,八路军教导第3旅等部共毙伤日伪军700余 人,挫败了日军的“扫荡”企图,巩固了鲁西抗日根据地。此次苏村阻击战在整个反“扫荡”战役中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如果没有这一场阻击战的话,那么教导第3旅及新四旅还有地方党政机关将很难突出日军的重围,也就没有力量在后面的战役中打击日军了。
过程
一一五师教三旅为了掩护军区、行署机关安全转移,旅长杨勇及政委苏振华命令让特务三营的营部及第九和第十两个连队组成对日军的阻击部队,在今山东莘县苏村对敌对行阻击,以掩护我党政机关及其他部队的转移,1941年1月17日,特务三营营部及第九和第十两个连队进入苏村布防,并且向朝城方向进行警戒,战士们在特三营营长钟铭新的带领下开始了构筑防御工事,当时布防的苏村及敌人的最近据点仅十七公里,苏村是一个只有数百户人家的村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村子的中间有一条东西向的丁字街口,向东走通向交通重镇朝城,向西走通向马集,向西的道路当时已被我抗日居民挖成了一条半人多深的抗日壕沟,村子的西南是一片开阔的平原,对于这个开阔的平原,村子里只有早年防响马布留下来的一些破烂土坯和残垣断壁,在民国早期,山东响马很是利害,当地的居民为了防止被响马所抢劫,就构筑了这些城围子,但是由于时间过长,这些城围子年久失修,就成为了现在这个样子。 17日我八路军战士们刚刚吃过早饭,就发现在东北方向有敌人运动过来,并且前哨还发现有日军的汽车,发现敌人的哨兵立时开枪报警,特三营营长钟铭新马上组织战士们进入工事进行阻击,当日军的汽车进入我火力圈时,营长钟铭新一句“打!”早已经准备好的火力向敌人开了火,手榴弹也扔向了日军的汽车,敌人停止了前进,没有被打死的日军,从车上跳了下来,马上就组成了战斗队形,日军的反应还是很快的,他们组织好战斗队形向我村东的九连阵地扑了过来,但是都遭到我军勇猛火力的射击。战斗一至打到上午的10左右,敌我双方都停止了射击,战场上一狂乱,敌我的尸体纵横交错,但是敌我双方都没有再开一枪,一片的寂静也意识着一场更加残酷的战斗即将来到。特三营的弹药都快打光了,为了提高战斗力,营长钟铭新决定把一些新兵的弹药都交给老兵一使用,并把新兵和重伤员都一块儿撤下去,经过这次调整,特三营还能参加战斗的还只有四个排的兵力,再加上营部的人,总共还不到130人,而日军这时通过增兵兵力已经由原来的三四百人增加到一千多人,还有八十多辆汽车,十几门山炮,另外在空中还有六架飞机助战,不时的对我守在苏村阵地的八路军投弹。特三营营长钟铭新这时决定一定把下级交待的任务完成,牵制住日军,为首脑机关和后方人员的安全转移抢夺时间,死守苏村,誓与苏村共存亡、同时他还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把全部的文件销毁,把重伤员隐藏在比较安全的地方。 一个小时后,日军做好了准备工作,开始向特三营的阵地进行疯狂的炮击,炮击当中,日军的步兵从南北南侧迂回攻击,在战斗中,八路军战士奋勇杀敌,个个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打退上日军对苏村阵地的四次进攻,日军指挥官看到我八路军战士的奋勇表现,错误的认为鲁西军区机关和杨勇司令员就在苏村,还没有突围出去,就马上把所有的战略预备队都给调了过来,对苏村开始了疯狂的进攻。日军在来了援兵后又做了一番准备,先是把苏村全部包围,然后就从村的东、南、北三个方向向苏村发起了总攻击。特三营的战士们与强敌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敌人曾一度攻入苏村村内,但是都被我英勇的特三营指战员给打了出来,敌人又调来了五辆坦克从东面向九连的阵地进行攻击,日军的步兵紧随在坦克的后面,战士们以打排枪和手榴弹对敌人进行射杀。九连二排排长刘勇用手榴弹与坦克同归于尽。敌人的进攻越来越凶,战斗已经进入了残酷的巷战,八路军战士们三个一组,两人一伙,分散的村内与敌人展开了激战,日军死伤惨重,而特三营也伤亡巨大,至到当天下午4时,特三营只余下20多人还能战斗,他们在苏村西南角还进行着顽强的抵抗。敌人向特三营的战士们施放了毒气弹,特三营的战士们虽然受到毒气弹的攻击,但是还是坚持抵抗,但是由于毒气越来越多,战士们都被毒气给呛得晕了过去。日军将苏村攻破,可是小鬼子们并没有在苏村找到他们认为在此的鲁西军区和行署机关的踪影,于是十分的恼怒,就对受伤被俘的特三营战士们进行严刑拷问,而我特三营的战士们没有一个屈服的,日军最后把被俘的战士们押到苏村东南方的麦地里进行疯狂的屠杀,随后日军付出了重大的伤亡后就撤出了苏村,有八个没有被敌人给刺死的特三营战士被后来赶到的当地百姓救起,其余包括营长钟铭新在内的126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此战从当日的清晨时分一至打到黄昏,特三营战士以四个排130余人的兵力,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了一道长城,完成了军区机关交给的阻击任务,摧毁了敌人的合围,击垮了数倍于已的敌人陆空联合攻击,击毙日军400多人,保障了我军区及当进党政机关的安全转移,为抗日战争写下了光辉而又灿烂的一页。苏村阻击战最后以阻击部队八路军特三营战士的全体牺牲及日军的惨胜而告终。
结果
从双方交战的人数来看,日军参加苏村阻击战的前后共有1000多人,而我八路军只有特三营的营部及第九和第十两个作战连队,在撤下新兵和伤员后,共计参战的只有130多人,人数上日军明显占有很大的优势,双方对比达到了10:1,再说兵员的作战能力,1941年的日军可以说其战斗力还是很强悍的,完全没有那种在抗日战争后期兵员素质下降的倾向,当时的日军训练有速,伙食都是大米白面,其单兵作战能力很强。而我八路军则是由于装备的落后战士们没有受到过完全的军事训练,无论是从枪法上还是从刺刀格斗上都远远不敌日军,很多战士都是今天还是农民,明天就是八路军战士走上了抗日的战场了,缺少训练,吃得也远远不如日军的好,也没有日军吃得饱,单兵作战能力也敌不过日军。再加上日军都是以汽车做为代步工具,而我八路军战士都是以大脚板子来进行行军作战的,体力上也不如日军,在战斗中日军是各个部队轮番攻击苏村的八路军后来还有日军的战略预备队赶来参战,而我八路军则是只有这130多个人的兵力,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兵员的作战能力上都远远低于日军,可是我八路军能在此战中支持一个白天时间,并且击毙400多人个敌人,伤亡率双方对比达到了4:1,除了我八路军得到了当时老百姓的支持和对地形熟悉外,不能不说我八路军的战斗意志在苏村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再来看一看参战双方的后勤保障,我八路军在苏村阻击战中特三营是没有一点儿后勤保障的,只有特三营营部及两个连队的武器和弹药,也没有一个援兵,这些因素也正是营长钟铭新下令把伤员和新兵撤下去的重要原因,因为没有援兵和后勤保障,如果不把新兵和伤员撤下去的话,那么还会有更大的损失,还不如把新兵的武器和弹药交给有战斗经验的老兵使用,最后日军还是把苏村给完全的包围住了,下这个决定时就可以看出留下的特三营战士都抱有了毕死的决心。而日军则是有着畅通的交通线,光汽车就有80多辆人,其运输能力可以说是很强的,武器弹药等物资和兵员都能源源不断的运来,以支持参战的日军。可以说我八路军在后勤保障上是远远赶不上日军的。 再来看一看参战双方的武器装备。先说日军的装备,轻重机枪三八大盖,都配置到了每一个参战的日军士兵手中,另外日军还有十几门山炮,这些山炮对我苏村阻击部队形成了重大的威胁和杀伤,另外日军还调来5辆坦克参战,这些坦克成为突入我苏村阵地的主要装甲力量,日军除了这些还有空中优势,日军出动了六架飞机,对我苏村的阻击部队进行狂轰烂炸。可以说日军的装备是很强大的,而我八路军的武器除了从鬼子手中缴获来的一些武器弹药外,就只有汉阳造老套筒了,机枪也只有很少的几挺,而且子弹也不充足,就更加的不用提什么飞机大炮了,这就是我八路军的落后装备。 综上所述,就参战双方的势力来看,八路军与日军无论是从兵员、后勤保障还是武器装备上比日军相差不是一星半点儿,但是我英勇的八路军战士还是在这样的劣势之下击毙日军400多人,以少胜多,最后以我八路军战士全体牺牲,日军惨胜而结束,这一战不能不说我八路军的战斗意志远高于日军。我军指战员都深知自己的作战目的,知道为什么而战,敌人打进自己的家门,自己的兄弟姐姐家人包括自己的生命安全面临着威胁,自己身为军人,保家卫国打击侵略者才是出路,这也是我八路军能以劣能的装备和条件紧守一个白天的重要因素。参与苏村阻击战的特三营指战员们为我们的鲁西军区及地方党政机关转移作出了贡献,为大部队的反“扫荡”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其他部队在安全转移后在外线展开了对日军的层层打击,安全的粉碎了日军的这次“扫荡”。
历史评价
苏村阻击战的规模并不大,在抗日战争历史上也没有很浓重的一笔,但是其意义和作用还是很大的,尤其是特三营的指战员们,现在在山东莘县张褰乡村的苏村村东烈士陵园屹立着126位特三营指战员的坟墓,每年清明时分就有当地的小学生、中学生前去扫墓,他们的功绩与世常存,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载史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苏村阻击战同时入选四野战役书。
Ⅵ 电影《开国大典》主要剧情
电影《开国大典》主要剧情:该片用纪实的手法,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开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历史过程 。
1948年底,人民解放战争处于关键时刻。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进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由于前线兵败,派系倾轧,蒋介石不得不“引退”,李宗仁出任代总统。1949年初,随着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结束,国民党几百万军队被歼,北平得以和平解放。
蒋介石一面以“和谈”的花招拖延时间,一面调兵遣将,加强长江防线,妄图划江而治,保住江南半壁江山。由于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蒋介石亲临江宁要塞视察,以各种手段笼络军心。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后,领导机关迁入北平。 4月21日,国民党政府公开申明拒绝在和谈协议上签字,使和谈彻底破裂。
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旋即突破长江天险。4月23日,南京解放,蒋家王朝土崩瓦解。5月24日,蒋介石携儿孙到母亲墓前辞别, 随即登上太康号军舰,悄然离开大陆。5月26日,上海解放。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相继解放。
9月30日,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天安门前举行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仪式。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红旗如海,欢声雷动,开国大典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屹立在世界东方 。
《开国大典》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革命历史题材剧情片,由李前宽、肖桂云联合执导,古月、孙飞虎主演,于1989年上映 。
(6)党政微电影扩展阅读
该片是一部既严格尊重史实,又充分发挥编导者的创造才华,将历史的丰富内蕴予以深入开掘的成功之作。它对于中国重大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中长期存在的一定程度的模式化有所突破,使这类影片的艺术质量获得更快的提高,是一次具有启发意义的实践。
该片中有关领袖的趣味性细节既丰富了人物性格和时代背景,又增强了影片的亲和力,一扫以往红色电影高高在上、严肃刻板的旧面貌 。
编剧张笑天等人在创作之初感到最难把握的问题是如何协调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因为开国大典前夕发生的任何一段历史都可以单独拿来拍一部片子。但是编剧们认为剧本不应该是编年史,也不是军教片或文献片。所以,他们决定把所有重大历史事件推到后景,只作为人物活动的舞台,影片的总体风格是从大处着眼,宏观上采用写意的手法,而在描写人物和细节时,采取工笔细描的手法 。
Ⅶ 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背景
自中共中央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宣传,积极贯彻,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建立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组织定期推荐精品影片、歌曲、图书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因此,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共青团中央等部门联合向各界推荐这套《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本套影片的策划、制作经历了认真细致的斟选过程,影片融会了不同历史、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100部电影精品,把历史、知识和情感、艺术融为一体,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生动化、
生活化,具有权威性、经典性、全面性、口碑性、政策性和教育性,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浓郁的民族特点。本套影片是党政机关干部必备的国史影视资料,是各类学校开展国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权威音像教材,是企事业机关单位首选的高层次文化礼品,也是图书馆用于典藏的影视珍品,更是凝结了新中国几代电影人心血和才华的每个家庭及个人的一份永恒珍藏。
◆权威性: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共青团中央七部委联合推荐。
◆经典性:这100部影片融会了不同历史、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精品电影。好的影片影响人的一生。
◆收藏性:这100部影片内容积极向上、制作精美,是规模空前的影视艺术宝库,是图书馆、学校和研究机构乃至个人家庭收藏的影视珍品。
Ⅷ 关于革命英雄的电影
关于革命英雄的电影有《闪闪的红星》、《狼牙山五壮士》、《鸡毛信》、《金陵之夜》、《英雄儿女》等。
1、《闪闪的红星》
《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该片由李昂、李俊执导,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主演主演。于1974年10月1日上映。
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2、《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史文炽执导,高保成、李力、李长华、张怀志、霍德集主演的剧情片。于1958年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是根据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事件写作的。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和日军作战到弹尽粮绝后跳下山崖的悲壮故事。
3、《鸡毛信》
《鸡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石挥执导,蔡元元、蔡安安、舒适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战故事片。影片主要讲述了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奉命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路上所发生的故事。
影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也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儿童影片。
4、《金陵之夜》
《金陵之夜》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导演钱江,主演孔祥玉、朱德承、张明子、王铁成、孙飞虎等;影片描写了我地下党员钱壮飞同志在周恩来同志的领导下,打入国民党最高特务机关——中央党务调查科,与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截获的大量重要机密情报为苏区反围剿的胜利以及保卫党在上海的地下组织的安全做出巨大的贡献。
5、《英雄儿女》
《英雄儿女》是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并出品的一部战争片。由武兆堤执导,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
影片了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