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职专微电影十年
A. 推荐些好看的tvb电视剧……越多越好(多者加分)
2008
《秀才爱上兵》(马浚伟、郑希怡、夏雨、罗冠兰、黎耀祥、曾伟权、麦长青、李成昌)
2007本人认为还算好看的TVB剧集
《野蛮奶奶大战戈师奶》(汪明荃、黄宗泽、胡杏儿、杨秀惠、滕丽名)
《律政新人王Ⅱ》(陈键锋、官恩娜、马国明、李诗韵、陈秀珠、李子雄、陈国邦、朱慧敏)
《奸人坚》(20集)(黄子华、叶童、林嘉华、杨秀惠)
《通天干探》(35集)(陈豪、元彪、黎姿、蒙嘉慧、邵美琪、郑嘉颖、高钧贤)
《岁月风云》‘中央电视台合作’(刘松仁、苗侨伟、马德钟、林峰、吴卓羲、伍卫国、邓萃雯、宣萱、佘诗曼、胡杏儿、黄淑仪、梁靖琪)
《强剑(又名:强剑江湖)》(黄宗泽、郑嘉颖、廖碧儿、陈敏之、杨思琦、高雄)
《学警雄心2学警出更》(容祖儿、郭羡妮、陶大宇、吴卓羲、陈键锋、徐子珊、关智斌、沈颖婷、吴浩康、杨怡、司徒瑞祈、蔡子键、邓志锋、陈国邦、陈凯怡、李家声、郭少芸、钱嘉乐)
《师奶兵团》(谢天华、邓萃雯、叶童、商天娥、姜大伟、唐宁、马国明)
《天机算》(马浚伟、陈浩民、杨思琦、元华、李诗韵)
《凶城计中计》(陈锦鸿、谢天华、郭峰、李思欣、雪妮、鲁振顺、汤盈盈、姚乐怡)
《溏心风暴》(陈豪、黄宗泽、林峰、米雪、蒙嘉慧、钟嘉欣)
《突围行动》(马浚伟、吴卓羲、廖碧儿、徐子珊、杨思琦、米雪、岳华)
2006本人认为还算好看的TVB剧集
《汇通天下》(马浚伟,郭羡妮,陈豪,杨怡,陈鸿烈)
《爱情全保》(吴美珩,陈锦鸿,秦沛,江芷妮)
《赌场风云》(欧阳震华,宣萱,杨怡,黄宗泽,苗侨伟)
《布衣神相》(林文龙,向海岚,林峰,杨怡)
《潮爆大状》(郑少秋、苏玉华、唐宁、陈键锋)
《女人唔易做》(邓萃雯、吴美珩、林峰、谢天华、马国明、徐子珊)
《铁血保镖》(马浚伟、黎耀祥、姚子羚)
《火舞黄沙》‘戚其义’(林保怡,陈豪,黎姿,佘诗曼,蔡少芬)
《覆雨翻云》(佘诗曼,林峰,陈浩民,郭羡妮,黄宗泽,姜大卫,许绍雄,高雄,陈敏之,陈国邦,罗敏庄,麦包)
2005本人认为还算好看的TVB剧集
《御用闲人》‘徐正康’(郑少秋,杨怡,滕丽名,魏骏杰,邓萃雯,汤盈盈,吴家乐)
《肝胆昆仑》‘梁材远’(吴卓羲,陈键锋,元华,曹敏莉,盖鸣晖,苏玉华)
《妙手仁心Ⅲ》‘戚其义’(吴启华,林保怡,邵美琪,陈豪,黎姿,曹永廉,廖碧儿)
《酒店风云》‘潘嘉德’(30集)(郭可盈,马德钟,吴卓羲,姜大伟,官恩娜,蔡子健)
《学警雄心》‘黄伟声’(30集)(苗侨伟,杨怡,吴卓羲,陈键锋,钱家乐,米雪,顾纪筠,薛凯琪,李子雄,廖启智,吴浩康,陈凯怡,陈文静)
《西厢奇缘》‘张干文’(20集)(胡杏儿,叶璇,吴卓羲,马国明,陈国邦,商天娥)
《我师傅系黄飞鸿》‘黄伟声’(25集)(黄宗泽,陈键锋,李彩华,姜大卫,嘉碧儿,陈国邦,谭小环,马国明,汤盈盈,杨婉仪,唐文龙)
2004本人认为还算好看的TVB剧集
《天涯侠医》(张家辉,林峰,郭羡妮,唐宁,梁咏琪,商天娥,陈敏之,卢巧音,马国明)
《水浒无间道》(王喜,张智霖,黎姿,杨怡)
《楚汉骄雄》(郑少秋,张可颐,江华,吴美珩)
《金枝欲孽》(30集)(林保怡,张可颐,佘诗蛮,黎姿,陈豪,邓萃雯,梁峥,陈鸿烈)
《大唐双龙传》(42集)(林峰,吴卓羲,唐宁,杨怡,伍咏薇,翁虹,李倩,胡定欣)
《无名天使3D》(20集)(佘诗蔓,郭羡妮,杨思琦,谭耀文,洪天明,欧锦棠)
《陀枪师姐Ⅳ》(40集)(欧阳震华,蔡少芬,魏骏杰,滕丽名,蒙嘉慧)
《血荐轩辕》(37集)(郑少秋,汪明荃,林峰,杨思琦,杨雪,张恒,陈鸿烈)
2003本人认为还算好看的TVB剧集
《花样中年》(20集)(佘诗曼,方中信,钱嘉乐,蒋志光,向海岚,姚嘉妮)
《冲上云霄》(40)(陈慧珊,吴镇宇,叶璇,胡杏儿,马德钟,陈键锋,吴卓羲)
《西关大少》(30集)(刘松仁,赵雅芝,张智霖,佘诗曼,韩君婷)
《卫斯理》(20)(罗嘉良,蒙嘉慧,唐文龙)
《律政新人王》(20)(林峰,胡杏儿,廖碧儿,陈键锋)
《九五至尊》(20集)(江华,张可颐,吴美洐,秦沛)
《十万吨情缘》(20)(张家辉,张可颐,滕丽明,欧锦棠)
《扑水冤家》(20集)(吴启华,叶童,陈豪,黄卓玲)
《洗冤录Ⅱ》(22集)(欧阳震华,余诗曼,欧锦棠)
《智勇新警界》(30集)(林保怡,郭可盈,马德钟,陈浩民,杨怡)
2002本人认为还算好看的TVB剧集
《驳命老公追老婆》(20集)(方中信,郭羡妮,陈豪,谢天华)
《流金岁月》(45集)(罗嘉良,温兆伦,宣萱,向海岚)
《绝世好爸》(20集)(陈豪,陈慧珊,秦沛,唐文龙)
《谈判专家》(30集)(欧阳震华,郭可盈,文颂贤,张智霖)
《烈火雄心Ⅱ》(王喜,方中信,蒙嘉慧,张可颐
《洛神》(27集)(蔡少芬,马浚伟,陈豪,郭羡妮,刘丹,麦包)
《再生缘》(32集)(叶璇,林峰,马德钟,杨思琦,杨怡)
2001本人认为还算好看的TVB剧集
《寻秦记》(40)(古天乐,宣萱,江华,郭羡妮)
《酒是故乡醇》(40)(余诗曼,林家栋,元华,邓萃雯)
《街市的童话》(20)(罗嘉良,伍咏薇,夏雨,吴美珩)
《倚天剑屠龙刀》(37集)(吴启华,佘诗曼,黎姿,张兆辉,滕丽名)
《美味情缘》(25集)(吴启华,陈慧珊,杨千嬅,林峰,马德钟,滕丽名)
《陀枪师姐Ⅲ》(32集)(蔡少芬,欧阳震华,魏骏杰,滕丽明,蒙嘉慧)
《封神榜》(40集)(陈浩民,钱嘉乐,温碧霞,叶璇,宛琼丹)
《无头东宫》(20)(陈妙瑛,张兆辉,向海岚)
2000本人认为还算好看的TVB剧集
《妙手仁心Ⅱ》(40集)(吴启华,蔡少芬,林保怡,邵美琪)
《碧血剑》(35集)(林家栋,江华,关宝慧)
《金装四大才子》(52集)(张家辉,欧阳震华,林家栋,关咏荷,翁虹)
《陀枪师姐Ⅱ》(32集)(关咏荷,欧阳震华,魏骏杰,姚乐怡)
《创世纪Ⅱ天若有情》(55集)(罗嘉良,汪明荃,郭晋安,陈锦鸿,郭可盈,古天乐,蔡少芬,马德钟)
2000年之前本人认为还算好看的TVB剧集
《洗冤录》(22集)(欧阳震华,林文龙,宣萱,陈妙瑛)
《创世纪》(51集)(罗嘉良,汪明荃,郭晋安,陈锦鸿,郭可盈,陈慧珊,黄敏德,邵美琪,秦沛,吴奇隆,马德钟,郭少芸)
《骗中传奇(斗慌奇缘)》(20集)(张家辉,钱嘉乐,宣萱)
《非常保镖》(20集)(林保怡,陈妙瑛,马浚伟)
《烈火雄心》(41集)(王喜,关咏荷,古天乐,钱嘉乐)
《状王宋世杰》(20集)(张达明,郭蔼明,樊少皇,陈少霞)
《状王宋世杰Ⅱ》(31集)(张达明,郭蔼明,黄子华,姚乐怡)
《刑事侦缉档案Ⅳ》(50集)(古天乐,宣萱,余诗曼,邵美琪)
《金玉满堂》(40集)(欧阳震华,郭晋安,江华,陈妙瑛)
《妙手仁心》(31集)(吴启华,林宝怡,蔡少芬,马浚伟)
《天龙八部》(45集)(黄日华,李若彤,陈浩民,樊少皇,张国强)
《刑事侦缉档案I II Ⅲ》(40集)(陶大宇,郭可盈,郭蔼明)
《苗翠花》(20集)(关咏荷,江华,陈少霞,惠英红)
《醉打金枝》(20集)(欧阳震华,关咏荷,魏骏杰)
《鉴证实录》(20集)(林保怡,鲁文杰,李珊珊,陈慧珊)
《鉴证实录Ⅱ》(20集)(林保怡,陈慧珊,海俊杰)
《河东狮吼》(20集)(关咏荷,廖伟雄,林家栋)
《天地男儿》(65集)(郑少秋,古天乐,张智霖,宣萱)
《笑傲江湖》(40集)(吕颂贤,梁佩玲,陈少霞,何宝生)
《新上海滩》(40集)(郑少秋,陈锦鸿,林家栋,陈松伶,罗嘉良)
《神雕侠侣》(32集)(古天乐,李若彤)
《笑看风云》(40集)(郑少秋,郑伊健,郭晋安,陈松伶)
《恨锁金瓶》(20集)(温碧霞,郭可盈,单立文)
《马场大亨》(40集)(黄日华,陈秀雯,蔡少芬)
《射雕英雄传》(35集)(张智霖,朱茵,罗嘉良,关宝慧)
《真命天师》(20集)(张家辉,黄智贤,刘锦玲,滕丽名)
《干隆大帝》(20集)(古天乐,翁虹,姜大维)
《陀枪师姐》(20集)(关咏荷,欧阳震华,滕丽明,魏骏杰)
由于我的年龄关系TVB67年-89年的片子基本都没看过
以上均为本人看过觉得还算好看的TVB剧集
B. 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人
花木兰北魏时期的人。
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
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
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2)长乐职专微电影十年扩展阅读:
《木兰辞》说它是北朝(魏)乐府,大概不会有人反对。
秦汉以降的朝廷大多设有专门的乐府官署,南北朝也不例外,具体职能是负责收集整理民歌、训练乐工等,属掌礼仪教化的太常寺该管。
《木兰辞》被宋代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不是没有道理的。郭茂倩的父亲郭源明曾做过太常博士,家学渊源、慧眼独具。
乐府歌辞的来源一般有两种:御用文人创作和民间采集。《木兰辞》显然属于后者。重读,我们眼前会呈现这样的景象:一个利落朴素、自恋成痴的姑娘,在娓娓叙事,旁边还有一个小秀才做记录。
实际上,汉魏时期流传下来的《战城南》、《东门行》、《十五从军征》、《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乐府经典,无不带有上述“写实”的特点。
这种民间“写实”非常可贵,我们称其为“民间述史”,也即老百姓自己写的历史,相当于某人传记或非官方大事记。为何这么说呢?古代官方修史,帝王将相、改朝换代是大餐,后妃本传、怪力乱神只是小菜儿,民间小事小情小人物,史书不显。
老百姓通过民歌创作的形式,把一些他们看到的亲历的认为有意义的事口述下来,经民间文人的润色,再被官署采集后稍加整理,即成乐府歌辞而传世。它们,可为史料之补充,其真实性,足与地方志、文人笔记相媲美。
C. 广州市中山路的历史演变
中山路,是一条横跨广州市东西向的主干大马路,是一条南北向的轴线,而中山路(惠爱路)则为古城的东西向轴线,是古城唯一贯穿东西方向的道路。唐代这一轴线东接行春门 (现在仓边路附近),西接有年门(至现在的人民公园起义路附近);宋代随着东城、西城的扩大形成,这一轴线东边延伸至大东门(宋代称东门,即越秀北路与中山路交界处),西边延伸至西门(现称西门口,即人民路与中山路交界处)。明、清古城范围与宋代基本相同,中山路这条东西向轴线和北京路轴线形成的“十”字形再加上环形的城墙、护城河,共同构成广州古城核心区的基本骨架。今天的北京路和中山路曾是唐代广州主干道,至今中山路大东门和西门口还保留着古广州的东、西两个城门口的遗址;而以今日广州越秀区地域为主,古城曾由北至中山路、南达惠福路及大德路、西抵人民路、东达解放路形成蕃坊区,为外来商人居住和经商的主要场所。
中山路,演绎着历代的王朝和商业的兴衰。解放后的儿童公园(目前已搬迁)所在地为西汉的南越国宫署,今财政厅所在地为隋唐广州刺史署,后为南汉宫殿区。中山路内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古迹两处:一是西汉的南越国宫署遗址,二是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另有陈家祠、万木草堂、城隍庙、仁爱教堂、古当铺等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山路建筑形象中西结合、新旧结合,多元文化的渗透带来不拘一格的建筑特点,街道两旁建筑形式多采用最具岭南建筑特色的骑楼。
中山路,原名惠爱街,在明清时期已经是贯通大东门(越秀路口)到正西门(人民路口)之间的一条主要街道,沿街分布有广州主要的官署衙门,如清代的布政司、巡抚部院、广东都司等。1919年(民国8年),惠爱街拓宽改建为近代马路,两侧兴建骑楼,定名为惠爱东、惠爱中路、惠爱西路。1921年(民国10年),向东开辟大东路(今中山三路);1925年(民国14年),筑成百子路(今中山二路);1926年(民国15年),延伸修筑了东山口至黄埔的中山公路,因该公路按照孙中山《建国方略》中的“实业计划”意图建筑,故此得名。20世纪40年代后期,原中山公路东段(东山口至杨箕)易名为中山一路,百子路、大东路、惠爱东路、惠爱中路、惠爱西路和正西门以西的新路则分别被命名中山二、中山三、中山四、中山五、中山六、中山七路。
1950年后,中山七路西门口至陈家祠高基段几经改造及开辟扩展,后再向西延展至三圣社(今荔湾路南段一带);1960年后,为配合珠江大桥通车,建成了中山八路,直抵珠江大桥东广场。现在的中山路(东起中山一路,西至中山八路),比原来的惠爱路延长了,东边从大东门延伸到黄埔大道,西边从西门口延伸到黄沙大道,全长9002米.
古道绽新颜
根据历史记载,越秀区是古城商都发祥地,中山四、中山五、中山六路一带是广州最早的商贸区。在繁盛时期,这里集中了全市70多家老字号店铺。放眼远望,两旁骑楼店铺招牌密密麻麻,老店鳞次栉比,一派繁华商都的气象。历经岁月的洗礼,这里的老字号,一度成为了广州的代名词。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山四、中山五路仍有20多家名声远播海外的老字号,包括建于干隆初年的致美斋酱园,道光五年(1825)的三多轩(原址在附近的高第街),咸丰末年的新以泰,光绪年间的孔旺记、沧洲腊味店、惠如楼、妙奇香,还有大学鞋店、艳芳照相馆、李占记钟表店、新大新百货公司、新陶芳大酒家、一乐也理发店、华北饭店等在全国都颇有名气的老字号。中山路上的商铺、食肆随着秦、汉、南越王国等朝代至今的推移而不断更新,商业历史悠久,传统商业、手工业丰富,至今仍是繁荣商业带。今年95岁的许氏家族第六代长房许锡栐(鲁迅夫人许广平的老侄子)说,中山路最繁华的地段要数北京路和中山路的交汇处,那里云集了许多的老字号,总是飘荡着诱人香气的“致美斋”永远都是门庭若市;接修高档名贵时钟、怀表和手表的“李占记”给人一种很有技术含量的感觉;还有在广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艳芳照相馆”给鲁迅及夫人许广平、儿子周海婴拍过照片……解放后,中山路这条古道绽新颜,商业、旅游业、饮食业、娱乐业都得到发展,是广州繁华的商业区域。
,经营范围是清真食品,每天三茶两饭五市营业,同年开始参与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接待服务工作。还有具华北风味的华北饭店,具客家风味以盐焗鸡驰名的东江饭店,以及利南饭店、妙奇香饭店、西园饭店、惠爱餐厅等等。
中山路上还有不少有名望的大医院,其中最着名的就是位于中山二路的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该学院前身之一为成立于1866年的博济医学堂,是我国最早设立的西医学府,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学医和从事革命活动。1936年,博济医学堂发展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1953年,由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1954年广东光华医学院并入,学校先后改名为广州医学院、中山医学院。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其附属医院也随之更名。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如今是闻名遐迩、医术高超的一所重点医院。此外,位于中山二路106号(中山二路和东川路交界处)的广东省人民医院亦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心血管专科是医院的重点学科。中山路上还有原东山区人民医院……
考古新发现
1998年9月2日,广州中山四路儿童公园的隔壁,原市文化局、后是拆迁工地门前,张贴着广州市人民政府的一张通告,宣告这一带共48万平方米的范围是“南越国宫署遗址文物保护区”,今后未经批准不得动土。
原来,繁华的现代街道,竟沉睡着千年的南越古国。一道红漆大门遮住的一处所在如一叶幽莲在这里悄然开放,两千年前的南越国御花园在这里横空出世。
早在两千年前,秦始皇派50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广州(过去称番禺),攻打三年,终于一统岭南。当时任秦朝南海郡尉、统掌岭南的赵佗伺机而动,实施民族政策,于公元前204年建立了南越国。南越国存在93年,共历五主。南越国宫署就是当年南越国五代君主居住的宫殿.
1974年底,广州市文化局职工在挖防空洞中发现了秦代造船工场遗址;1995年和1997年的两次重要考古发现,分别发现了南越国时期的大型地下石构水池和南越国王宫御苑,这些发现,被认为是岭南地区考古方面的突破性发现。2000年在广州市儿童公园发现南越国宫殿遗址。南越国宫署遗址面积共15万平方米,而宫署的核心区域为48万平方米,东起忠佑大街,西至北京路,南起中山路,北至广州大厦门前,被专家们称为东方的“庞贝”古城,这范围已被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区。目前,广州市正按申报要求,包括南越国宫遗址、西汉南越王墓和在西湖路发现的西汉南越国“水关”(水闸)三处遗址,以“南越国”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走进南越国宫署遗址,只见栏杆围着的南越国宫署走道遗迹,一条弯弯曲曲的栈道颇为神秘。从栈道拾级而下,你仿佛超越时空,看到两千年前的南越国御花园,那弯月形大石池,长约150米、底宽13米的曲流石水渠,黄黑白的卵石设置为改变水流速度而涌起粼粼碧波,石渠末端,通过一道木暗槽,悄然流入石渠之端,由北而南,突又折向西,即引起一道天然的漩涡,迂回澹然。这卵石带通常铺在古代皇宫房檐下的地面上,是用来接雨水的“散水”。汉代建筑结构中以卵石作“散水”是有阶级限制的,如果在宫殿屋檐四周地面全部铺上“散水”,是皇宫的标准,只铺两边是王的标准。从这个现场看,宫殿北面和东面都铺了卵石 “散水”,按照中国建筑对称的规律,尚未出土的西面和南面也应该铺有。也就是说,这座宫殿是南越国依照汉皇宫建造的。从规模看,它可能是南越王办公的地方。
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古代宫殿考古专家刘庆柱认为,宫殿一定不止一个大殿,有没有类似北京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呢?根据目前的线索,埋藏在地下的南越王宫应该有很多座!而每座都是一组建筑群。南越王宫殿是模仿西汉长安城建造的,长安城里有未央宫、长乐宫、明光宫、桂宫等多座宫殿,未央宫是皇帝朝会诸侯群臣的场所,而长乐宫则是皇帝办公和帝后居室。南越王墓曾出土过一枚印有“长安宫器”的印章,现在出土的一号殿会否是长安宫呢?南越国一号宫殿经发掘陶罐上的“长乐宫”字样确认其为“长乐宫”,宫殿坐北朝南,面积近600平方米,整体制作十分考究。在一号宫殿的西南面,又清理出另一座宫殿的东南角部分。后者的结构与铺砌形式与一号宫殿基本相同,在其“散水”面上出土了一块戳印有“华音宫”三字的陶器残片。据此,专家指出,这座宫殿很可能就是“华音宫”。“长乐”、“华音”,2200多年前的南越国,就已经用如此优美的文字为其宫殿命名。如今,人们从“长乐宫”和“华音宫”这两个美丽的名字或许可以猜想在王国鼎盛时期,宫中日夜欢歌,韶音袅袅。
石渠的末端是一座石板平桥,北边的桥头还保留着9块步石,渠底发现了树叶和果核,证明了专家们关于古园林的猜测。令人眼前仿佛出现两千多年前御花园景色:绿草如茵的园中有橄榄树、柚子树、茉梨花、素馨花;弯曲的小溪贯于园中,流水潺潺,流过小石桥下;小溪边有一片沙地,一只大乌龟从小溪斜口爬出,爬到沙地扒开一个洞,产下一窝龟卵后又用沙埋住;东北面又传来少女戏水的笑声……这可不是子虚乌有的想象,而是根据御花园石渠的文物情况产生的合理想象。土与木是我国古建筑的主旋律。而南越国宫苑却以石构为主,木构为辅,出土了大量石构件,打制精工,规格多样,与北方秦汉苑囿的土台木构风格大异其趣,相反与西方古建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被认为是东、西方(中国与印度洋沿岸、波斯)文化,越族文化与北方汉文化和其他地区文化交流的见证和典范。
中山路改造
改革开放后,中山路变化很大。旧中山路道路狭窄,路边房屋低矮陈旧,不但难以适应广州市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州的城市形象。广州市在中山路建设了地铁一号工程,使中山路成为路面上和地底下的通途,汽车、电车和地铁在地面上下并驾齐驱,交通方便。
但自广州市中山路扩建工程及1992年地铁动工以来,路面要扩宽到38米,沿线的古老骑楼、建筑物被拆除,代之以新的商务楼面。中山路沿线的老店被相继拆除,原有的浓郁商业气氛骤然降温。身处其中的老字号致美斋、大学鞋店、宝生园、艳芳照相馆、广州瓷器、东江饭店等,面临被拆除并全部永迁的困境,新星电影院、新华电影院也被拆除,一批又一批老字号先后告别原址、撤离中山路。其中新陶芳酒楼原来位于北京路和中山路交界处,商业气氛浓厚,老顾客相当多,后来由于地铁建设而搬迁到中山七路,租金可比原址,但人流量和商业气氛大不如前,老顾客也懒得舍近求远,新陶芳很快就出现高额亏损,几年前不得不停止营业,品牌亦不复存在。老字号“艳芳照相馆”经理张国庆说,艳芳照相馆原址在中山五路,后来中山五路规划改建搬到光塔路,结果连续5年亏损,2000年 3月搬到朝天路至今,日子仍过得十分艰难。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城市空间迅速更新,在城市化的名义下对旧城进行拆建使得传统街巷和民居被拆掉,城市的地方特色正在逐渐消失,城市个性在城市改造中进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原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副院长、近80岁的许锡勤说,曾几何时,当城市建设遭遇老字号时,大多一搬了之,从而导致老字号的没落,进入生死荣枯的命运轮回。中山路的具岭南建筑特色的骑楼建筑也会因为拆建新大厦而失去原来的中西结合、新旧结合、多元文化的建筑特点。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黎显衡也说,前后十年间,共有29家老字号从中山路上消失了,老字号式微从拆迁开始。商铺类老字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对固定的地缘人缘优势,长期积淀而成的特定的人文环境,是它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遭遇拆迁,老字号大多被安置到内街小巷和城郊,百年辛苦创业得来的环境、文化优势荡然无存,经营效益大受影响并日趋式微。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重要元素,如果老字号没落,城市就像一种断了根的没落。于是有政协委员提案呼吁,希望以后能有机会给这些老字号重回中山路。黎显衡还说,广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老字号是广州的名片,一个城市没有名片是有缺陷的。保护老字号是名城保护规划的一部分,政府应有规划保护广州老字号。
为了更好地恢复中山路沿线昔日的辉煌,广州市政府决定兴建中山路商业街,在中山路地铁上盖空置的地块统一建设一批两层高档临时商铺,力求使其原有商业网点的城市功能得以恢复。据当时越秀区商业局负责人介绍,越秀区为贯彻“兴商富区,优二强三”的经济发展战略,把建设中山五、中山六路繁华商业带作为该区发展“一区一路四带十街”的其中一个商业带。同时作为中山路形象工程试验段的样板工程:中山五路——大小马站——新民路——北京路口和中山六路—— 连新路的高档商铺已经建成,出现了一排漂亮的以铝合金和玻璃为材料建成的威利斯广场等商场,主要经营服装、皮鞋、手袋、化妆品、珠宝首饰、钟表、日用百货、文化用品、电信器材等,区域内利用中山路段空置地铁建设高档临时商铺近1000多间,面积达13500多平方米。这些整齐的高档临时商铺造型简洁,装修华丽、色调明亮,一座比一座漂亮,深受群众的欢迎。一位阿婆说:“中山四、中山五、中山六路又旺起来了,我们真高兴。前段时间看到这个往日那么繁华的地方变成僻静的工地,感到很不好受,买什么都不方便,现在就好了,临时商铺也有很多东西卖,也变得热闹繁华。”
但高档临时商铺只是一种过渡。后来,在中山五路与解放路交汇处,一栋数十层的中旅商业城已经拔地而起,以独一无二的建筑见长,外部采用三段式结构,古典纯石裙楼,现代玻璃幕墙,古巴比伦空中城堡;内部则呈现玛雅时期的岩洞壁画,古罗马廊柱,中世纪欧洲城邦,浓缩各国风情的小街……体现岭南文化的包容性,不同文化背景的建筑风格,共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精品,里面有百佳、华联等大型超市。中旅商业城与双线地铁交汇站同层、同位经营,每天有百万人流。随后建起中山四路与德政中路交汇点建起外观统一的商业走廊——东兴顺购物中心,由中山四路沿街旺铺、大塘城工业品市场、德政街市和东兴顺停车场四大物业组成,面积达18000平方米。那时,沿着中山四路、中山五路、中山六路往西面走,接二连三的是东兴顺购物中心、威利斯广场、浚泰商业城等。
位于中山三路33号广州中华广场,雄踞于中山三路与较场西路交界处,处于地铁烈士陵园站上盖,广场北与广州着名的公园“烈士陵园”相对、东与广州最大的休闲广场英雄广场为邻。地下负一层与地铁烈士陵园站A出口相接,多路公交车路经此地,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出行畅然无阻。中华广场由中国着名设计大师精心设计,地拥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是集购物、饮食、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购物广场,其东面设有全国最长的户外观光电梯直达七楼,顾客置身其中,便可尽览越秀区美景,广场内部的装饰设计融合中西建筑的艺术精华,外观华丽堂皇,内里典雅明朗,阳光透过呈菱形的中庭上方的铝合金光棚,渗透庭内各层,使之通透明亮,视野开阔,赏心悦目。内楼层功能明晰,商品结构齐全,名牌产品云集,进驻的商户已达千多户。
位于中山五路68号的五月花广场定位为针对年轻人消费,集吃、喝、玩于一身的“一站式银座商场”,由广州丽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总占地面积为5782平方米,地上十三层,地下四层。其中地下三、四层为136个车位的停车场,地下二层至四层为商场,五层为美食广场,六、七层为电影院,八层为酒楼,九、十层为商场,从十一层至十三层为会议展览中心和办公楼。五月花商业广场六楼,是全城最新的五星级现代化星级影城,这新型影城就这样代替了已经消失的新华电影院、新星电影院;里面可照各种艺术照的影楼也弥补了艳芳照相馆、凌烟阁照相馆的搬迁,新兴发型屋替代了原来的一乐也理发店,大小超市也替代了原来中山路的功能单一的商铺。 相对这些新崛起的大型商厦,中山路遗留下来的老字号在改革开放后变化也很大。1989年,由广州市房地产公司重建了一个18层崭新的新大新商厦,新大厦落成时有人提议改名字,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在老字号大新百货公司前加上个“新”字,含义是:“新大新”要不断引领时尚,推陈出新!新大新公司本部地处市中心繁华的商业地段——北京路与中山五路交界处,商圈辐射力强,南来北往的顾客络绎不绝。公司年营业额从1990年开业初的117亿元,发展到后来的年销售额超10亿元,实现了一年一级跳的奋斗目标。
1993年4月,市饮食集团与港商合作,由港方投资港币700万元,对回民饭店进行全面装修改造。1994年1月28日开业,同时改名为“广州市五羊回民饭店”,成为广州市第一家穗港合作经营的少数民族饭店,座位700个。2000年7月,经过装修改造,回民饭店的门面具有鲜明的伊斯兰教风格、宽阔气派,设有9个包间和一个回民大厅,座位350个,经营三茶两饭市。回民饭店除了把传统的招牌、名牌菜点发扬光大外,也根据回族群众的口味,不断创新出特色菜,最着名的有:涮羊肉、锅烧羊肉、凤肝拼羊片、茄汁羊脯、焦羊脯、凤巢绵羊丝、脆皮牛丸、茄汁牛柳、脆皮火鹅、挂炉鸭等等,风味跳出传统制法,吸收了粤菜的调味与烹饪技术,使回族同胞能品尝到更丰富的清真菜式。
中山路还散发着书香。位于中山四路42号的广州图书馆,于1982年1月2日开馆。1969年在中山四路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旁建成的“星火燎原馆”是农讲所的附馆,后由广州市委决定筹建广州图书馆,并于1982年1月2日开馆,是广州市政府主办的公益性文化设施,是一座集学习阅读、信息交流、展览讲座等综合文化功能和数字化网络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公共图书馆。馆舍建筑面积17700平方米,阅览座位1400多个,设13个阅览室、 6个外借处和联合图书馆、分馆、流通站、汽车图书馆等57个馆外社区服务点,在全国较早建立了盲人电子阅览室。现有藏书50多万种230多万册(件),其中四分之三对外开放。形成了广州地方文献、港台文献、艺术设计资料、音像资料等资源特色。广州图书馆网站于2000年开通。馆内局域网集成了电子图书、期刊论文、报纸文章、标准、专利、法律法规、商贸等电子资源和数据库一批,自建了广州人物、地方法规规章等特色资源库。建设和维护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州市分中心“广州数字文化网”。自行研发了小型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和新型图书监测仪,在本地区拥有众多用户。截至2006年底,馆藏图书80多万种 361多万册,其中四分之三对外开放,形成了广州地方文献、港台版近代历史文献、艺术设计资料、音像资料等资源特色。引进电子图书、报纸、期刊、标准、专利、法律法规、商贸等丰富的数字资源,自建广州人物、地方法规规章等特色资源库。万木草堂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着名学堂,位于广州中山四路文德路交界的长兴里3号。原为邱氏书院,建于1804年,为三间三进、两天井、硬山顶的青砖祠堂式建筑,并有一后楼,面积663平方米,是广东省邱氏子弟到省城应试的居住处。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租借“邱氏书院”作为讲学堂,创办了万木草堂,聚徒讲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开展政治活动,成为戊戌变法策源地。1983年,万木草堂被列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广州市投入1300万元迁出40多户居民,对草堂进行全面修缮。2006年,广州市城市复建公司结合中山四路复建工程,根据“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又投入230多万元对万木草堂旧址建筑进行了全面的修缮,旧址主体建筑基本恢复原貌。2007年9月修缮完工后,但一直被周边临建和违建围蔽。有关部门清迁了有碍观瞻的周边建筑,百年草堂得以“重见天日”。2008年6月14日,在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修缮一新的万木草堂免费重新向公众开放。
2000年初,广州市政府将中山五路大小马站这片旧城区内唯一尚存的成片古书院群纳入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并对这批书院进行复建、改造和开发,将其建设为展示岭南建筑、文化的旅游景点。古书院群的保护、复建、改造工程完工后,百座古书院和3条书坊街将重现羊城,成为广州中心地带文化、旅游景区的一大“精品”。整个保护区古书院群的保护,将建设成为类似上海“新天地”一样档次高又有文化品位的历史风貌区。根据规划,该区域绿化面积由零提高到 25%,分别在中山五路、教育路和西湖路打开三个出口,在药洲遗址北侧开辟一个城市小公园,还将开辟两个休闲广场。届时将形成书院群与周边南越国宫署遗址、北京路步行街、药洲、南越国水闸、大佛寺等文化商业景点空间整合的最佳观光线路。同时形成北通地铁、南连北京路的地下空间,并在地下建大型停车场。将来,清砖建就的一栋栋三益书屋、赖氏书室、平所书院等两进、三进的古书院成片成群,仿佛散发出一缕缕书香。
医学界的改革也在进行。1985年,中山医学院改名为中山医科大学,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订协议,教育部与广东省在3年内投资12亿人民币,把新中山大学建设成为一流的高水平大学。改革开放以后,原中山大学和原中山医科大学在广东省经济飞跃发展的驱动下,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1993年开始,教育部、卫生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原中山大学和原中山医科大学。两校分别通过“211工程”项目验收,各学科建设项目、公共服务系统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圆满完成。两校的合并,实现了强强联合,并顺利开展,“985工程”建设,使学科设置更加齐全,办学力量更为壮大。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心血管病研究所从1982年开始,连续5届担任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疾病研究合作中心。
中山路沿线短短距离之内有四处大型开放空间:政府斥巨资改建改善的英雄广场、广州图书馆前绿化广场及农讲所前绿化广场、人民公园绿化广场、陈家祠绿化广场。这种空间格局在全国有名的商业街当中都是较为罕见的。其中人民公园的地铁出口改建为绿地广场,扩展至中山路,新广场上地铁口建起像鸟巢似的上盖,里面有购物商场。据主设计人、高级建筑师袁山介绍,地铁二号线与一号线在此交汇,这里的人流量达每日10万人次至之多,成为广州市人流压力最大的地铁出入口。为及时疏散人流,临中山五路一侧设两个地铁出入口,广场还设小坡度的下沉式广场,由北京路商业步行街来的人流可由此换乘公交车和地铁。广场下建设一大型地下多功能商业城,突出高档次、多功能的经营特色,该地下商业城建设成为一个吸引游客游览购物的标志性景点,与亚洲地铁第一站——公园前站相互辉映。通过利用地铁二号线和公园前站的一号线交汇所汇集的巨大人流优势,促进了人民公园广场地下商场及邻近的中山路、北京路、起义路商业的繁荣发展。
市政府扩建中山路后,中山一路拓宽至50米,两边行车道各12米,两边的人行道各5米:中山三路至中山七路拓宽至38米,两边行车道各12米,两边的人行道各7米。现在,中山路的行车时速由以前的20公里提高到现在的30公里,日均车流量108万辆。为确保中山路沿线的商业价值,方便行人来往,在20米以上宽的路口全部设置过街行人横道线,路口中间劈为过街行人安全岛,在中山路地铁站里设置与沿街物业连接在一起的通道,为方便残疾人来往,路口人行横道线处还设置专门的斜坡。
今日的中山路不仅商业繁华,还变得宽阔通畅,装扮得更加美丽,成为旅游购物的好去处。修整一新的人行道铺上高档彩色耐磨砖,进口沥青铺就的黑色行车道使路面噪音减少,夏季也不再有强烈的反光。马路两旁的绿树成荫,分高低两层的立体式绿化,给喧闹的都市、古老的中山路带来大自然清新的气息。
D. 陈赫高中在哪上的
陈赫是在福州市教育附中读初中,陈赫进了福州旅游职业中专,陈赫考进上海戏剧学院学表演
E. 福建技师学院怎么样福建哪里学校中专好
福建技师学院是不错的,属于公办中等职业院校。是培养同市场要求相适应的具有高素质和综合综合职业技能能力的高级实用型人才的院校。
学校面的方面:学院占地133亩,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
学校专业方面:开设工业电气自动化、无人机应用技术、多媒体制作、室内设计、3D打印应用、数控机床加工、机电一体化、会计、电子商务、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梯安装与维修、楼宇自动化、家居装修与设计以及电子电工类、计算机类、机械制造类等近20个专业。
学校规模方面:学院拥有设施完善的教学大楼,综合实训中心,可联接国际因特网(500多台微机校园联网)的计算机信息中心,具有数控机床等40多台机床的实训中心,建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工电子实验室;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计算机维修与调试实验室、电火花、线切割实验室、学生公寓、田径场、礼堂电影院、师生食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教学设施投入逾千万元。
福建不错的中专学校如下:
1、福建化工学校
福建化工学校系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花园式单位,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成为化工、环保、机械、电子、计算机、商贸旅游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办学实力和特色鲜明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2016年11月1日集美轻工业学校与福建化工学校合并为集美工业学校。
2、福州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福州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校是由福州市教育局规划,经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将两所国家级重点职校(原福州电子职业中专学校与原福州交通职业中专学校)强强联手,倾力整合升级而成的公办全日制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3、惠安开成职业中专
惠安职业中专学校创办于1988年秋,1995年5月被确认为省级重点职校,是福建省文明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高新技术技能鉴定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福建省星火学校、惠安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4、福建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国家首批示范,全国优质专科,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5、福州工业学校
福建工业学校创办于1978年,前身为原福建第五工业学校,隶属于福建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1993年更名为福建工业学校,于2000年划转福建省教育厅主管,是一所公立国家级重点中职校。学校占地130亩,在校生5000余人,馆藏图书12.5万册,设有21个专业。
现有教职工300多人,双师型教师占81%,国家技能鉴定考评员31人。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稳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也是福建省仅有的8所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之一。
F. 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从乐清车站开始 什么走
哈哈,应该是学弟或者学妹把,从车站出来,背对车站,向左看(我不分东南西北)你可以看到不远处的一座桥的(反正右边没有桥),走到桥上,过桥向右拐(这个右拐的路口经常有很多外地人在哪里等工作,好像还有一颗大树),拐进去之后一直直走不拐弯(中间可能会过了2-3个桥把,具体几个我忘了),直到直到尽头没路了(这里的右边会有一座桥,桥边好像还有一个是亭子什么的你可以看看,确认自己没有走错)左边的路口应该会有一个水果摊,就往左拐,就是水果摊这边拐,这个时候只要一直直走,不拐弯,走个10分钟左右(中间你要是仔细点可以看到老的电影院,很破旧,可能看不太出来,现在都租给一些人办些乱七八糟的演出),你应该可以看到前面的路越来越高,就向是桥一样,乐清市职业中专就在坡最高的地方,坡的顶点。走路从车站到学校,估计要花20-30分钟左右,或者你到时走一段,可以问问路,(就问当地人,老电影院怎么走)锻炼一下自己的交流能力。(老电影院旁边有一个人本超市,往人本方向就是学校的方向)。呵呵,加油哦!!
G. 求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全集
这部剧主要讲述了叛逆女孩李进步一夜之间回到过去,与年轻时的母亲李青桐相遇,从而展开了一段奇妙治愈的故事,俩人因为时代,性格差异闹出种种笑话,也携手走过甜蜜与苦涩并存的青春时代。李进步了解到母亲隐忍、勇敢的一面,回到现实后,两人走出关系困境,也互相支撑着寻找各自人生的真谛。
是不是这个呢?需要的话就拿去吧。
如果帮助到你,记得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