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微电影
❶ 一个船员和一个槟榔女的电影叫什么
基 隆
上映:2015年
时长:95分钟
地区:台 湾
语言:国 语
导演:乔梁
主演:任帅、安唯绫、高允汉、陈以文、海伦清桃
类型:剧情
❷ 求一部真正反映船员海上生活的电影
海上钢琴师
1900年的第一天,往返于欧美两地的邮轮Virginian号上,负责邮轮上添加煤炭的工人Danny Boodman在头等舱上欲捡拾有钱人残留下来的事物时,却意外的在钢琴上发现一个被遗弃的新生儿,装在TD牌柠檬的空纸箱内。由于坚信“TD”正代表了Thanks Danny的缩写,于是Danny不顾其他工人的嘲笑,独立抚育这个婴儿,并为了纪念这特别的一天,将他取名为:1900。
海上出生的1900,在陆地上却是个从未存在的人,没有亲人、没有户籍,也没有国籍,大海便是他的摇篮,而他也随着Virginian号往返靠泊各个码头,逐渐长大。然而好景不常,一次的海上意外事件,造成抚养1900的Danny意外丧生,幸而奇迹似的,某天深夜船上的众人被优美的琴声所惊醒,循着琴声而往,居然是无师自通的1900在钢琴前忘我的演奏着,动人的旋律打动了众人,从此,1900展开了在海上弹奏钢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来的旅客。
Max在因缘际会下来到Virginian号加入乐队伴奏,也因此见识到这位传说中的海上钢琴师——1900,两人因此结为好友。而1900在与发明爵士乐的传奇钢琴手Jelly同船竞技钢琴琴艺之后,声势更是如日中天。但尽管Max再三鼓励1900下船去向全世界展露他的天赋,1900却始终未曾踏足陆地一步。直到他在为唱片公司录制个人专辑时,意外见到船舱之外清秀动人的女孩,并在感动之余创作了《1900's Theme》(即片头Max与乐器行老板所提到的不知名曲子)。随着女孩的下船离去,1900的心开始波动,究竟1900会不会为了去寻找女孩而离开30多年来的船上生活?
影片解析
关于电影
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那无处不在的钢琴声将观众带入1900的心灵深处。影片采用最极端的浪漫主义风格,引起两极反应:有人视之为杰作,而西方很多人把它看成“最好看的烂片”。影片的缺憾在于人物刻画,主角太过神秘,让人无法洞察他的内心世界,因而就很难真正同情他。如果能把心态调离愤青阶段,该片则有打动人心的浪漫魔力。
整部片子随着Max回忆中的1900,与现实中Max追寻1900的下落这两条主轴,交互穿插,紧紧牵动着观众的心,而当Max从乐器行老板口中得知,Virginian号即将被拆解时,故事也达到了最高潮。
从战前离开Virginian号之后便未曾听说过1900消息的Max坚信,1900必定还在船上,他努力延阻了船只拆解的时间,来到这艘已残破不堪的废船上欲寻找1900最后的踪影。1900还会在船上吗?还是如Max的期望,已经找了个地方,娶了老婆、生了小孩,并在茶余饭后之际同她们提起Max这个好友……
除了曲折的情节,几个精彩的桥段更是令人吟咏不已,包括Max初识1900时,两人在海上狂风暴雨之际松开了钢琴的固定栓,坐在钢琴前随船摆动着,一边弹琴一边在大厅里四处滑动,像极了跳着华尔滋或探戈的舞者;而面对傲慢的Jelly来势汹汹的挑战,1900如何展现出他过人的钢琴天赋,让与会者由轻蔑转为震惊;以及那个不知名的女孩,如彗星般的散发出耀人光芒却又快速离去,使得1900淡淡的忧愁,回忆的感伤,在片里充斥的偏黄色系影像中,益发显得鲜明。至于移民怀着梦想乘船来到新大陆,在看到自由女神像之际惊叫“America!”的喜悦,却也与孤寂的1900看着旅客上上下下的冷漠相映……
1900这个角色,因为孤寂落寞的经历,使其更能敏锐的看透人心,并借此弹奏、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乐曲。但一生面对海洋、面对钢琴,陆地上的一切,对他来说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使他一直对陆地踯躇不前。正如他所说:“我看不到陆地的尽头”,或许对1900而言,海天一色的景致看得到地平线,往返多地的邮轮也有靠港停泊的时候,88个琴键是有限的,他可以据以创作无限的乐章,然而陆地上绵延不绝的大城市,是他所看不清也无法掌握的。
关于导演
本片的导演正是1990年前以《天堂电影院》(Cinema Paradiso)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殊荣的朱塞佩·托纳托雷,此片是他的“三部曲”之一。 ( 三部曲:《天堂电影院》/《星光伴我心》;《海上钢琴师》/《声光伴我飞》;《西西里美丽的传说》/《真爱伴我行》 ) 如同《天堂电影院》给人的感觉,托纳托雷以其擅长的叙事手法,使观众随着回忆与现实交错间,轻易的融入剧情之中,并几乎因此而怀疑,本片是否为真人真事所改编。
而在本片之中,托纳托雷也与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这个配乐界的大师再度合作。(莫里康内着名的电影配乐作品包括:《天堂电影院》、《豪情四海》、《哈姆雷特》、《铁面无私》等等)就如同所有以“钢琴师”为名的电影一般,配乐必然在电影里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影片的电影原声也是值得细细品味收藏的对象。
同样是从现代追溯古代,故事的背景同样在海上的邮轮,如果将《泰坦尼克号》比做丰盛的晚宴,在吃惯了好莱坞的电影大餐之后,相信精致、细腻的《海上钢琴师》会是很好的下午茶甜点,让你我的心灵觉得更充实!
关于配乐
影片的配乐出自大师颜尼欧·莫里克奈之手,他以深情飘逸的典雅曲风,又一次掳获观众与乐迷的心。《海上钢琴师》被誉为是1999年最不容错过的电影原声带之一,并众望所归地荣获了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奖。
❸ 求一关于船员工作、生活的情景剧,三人表演,时间约5分钟。
一时兴起码出来的,只做过6、7万载重吨的船,个人见解,不正确的地方勿喷,仅供参考、提炼
1,新船员登船,一般新人行李比老油条要多,基本都是大包小包的个人物品带着,通过港口检查,进入车、货很多但人很少的港区,港区里汽车轰鸣、港机报警声、装卸货声、汽笛声一片繁忙工作的场景。来到码头,高大的装卸货机器旁的港池里靠泊着一艘巨大的轮船(以上可以参考最近的美国大片《菲利普斯船长》中那个船长登轮时的场景,比较真实)。小心翼翼的走上舷梯,一步一步如履薄冰(舷梯不好走,一不小心踏空是会受伤的),踏上了甲板放下行李松了口气,然后向梯口值班水手出示工作证明,签好字后走进生活区,乘电梯来到船长房间,介绍寒暄几句,然后把白皮证书、护照、海员证、服务簿等交给船长,完事了再由其它船员带到实习生房间,然后就开始了苦逼的海佬生涯。。。
2,航行期间抗风浪,首先驾驶台每天会有气象传真,那张纸上会报告出一定海域内的气象状况,比如台风或是高低气压的强度、移动轨迹、速度等,以此推断出海况,大多数的大风浪都能预测出来,有些时候会不期而遇。
风浪期间,船体有前后左右上下“三位立体”的摇,人在船上的感觉就是左右摇摇、上下颠颠、有时船体还会再加一阵抖动。船摇主要是看涌的大小,个人的理解是涌和浪的区别主要是一个在水下面,看不到,一个在水面上,可以看到。风会引起浪,浪会带来涌(可能洋流等其他因素也会带来涌,我是轮机员所以不太懂),所以有时风很大,但船不摇,有时没大风,但船很摇。5度以内算微摇,5到10度算小摇,10到15度走路要飘了,15到20度那就谁都不服,只能扶墙了,20度以上就有点危险了。不过大多数都还是四平八稳的,好像一般6万以上载重吨的中大型船设计抗风为8级。
我觉得风浪期间吃饭是最搞笑的,饭点的餐厅大家照旧齐聚一堂,一边摇一边吃也不管吃不吃得进,大浪来了一个个都"哎呦呦呦呦呦"的一声,慌忙抓盘子抓碗的,随后又是一阵笑声,哈哈别把自己的口粮掉地上了。记得有一次风浪期间,吃饭时我的一瓶老干妈放在餐桌上,刚准备吃,来了一个大摇,眼睁睁的看见它抛出一个漂亮的弧线,掉在地上碎了,瓶里的油流了一地,我心里的血也流了一地。。。
大风浪那真是怒涛,海浪就像煮开的火锅一样翻滚,在岸上跟本看不到的场景,这期间是不允许出甲板工作的,因为很危险,人都可能被吹上天(有点夸张呵呵),特别甲板上浪,想想就算满载,至少还有5米高的干舷,大的浪可以从200多米远的船头打到船尾来,很是壮观,也很是惊险,见过大浪过后小胳膊粗的栏杆钢管被打弯,甲板台阶钢板被打变形。特殊情况如舱盖封仓螺栓没固定、艏楼门没关或其它情况那就需要有人冒大风险到甲板去解决了。听说过有个水手在甲板被浪卷下后又被浪打回到船上,还有说是在船头被浪打下海又在船尾被打上来了,也不知道那个水手是在渔船还是在我们这种货轮这么玩过,不管哪个版本,玩的都够惊险,九死一生想想都怕。人在海上不像电影里拍的那样,有个漂浮物就能生存下来,如果真的只有类似救生衣这样的小漂浮物面临的生存危险首先不是渴、饿、冻、淹等,想想海上无风三尺浪,随便一个浪都高过头顶,所以答案是被呛死。就算有救生艇救生筏,200多米的大船都给摇沉了更何况区区几米长的救生艇;就算无风无浪,茫茫大洋,要想获救那也等于想让彩票500万。所以做轮船的安全工作像陆地的消防一样,重中之重在于防,保住母船是最重要的。不过也没那么悬,都还是很安全的,事故概率也跟中彩票一样。
3,业余生活,好的领导能领导下属把工作做好的同时,生活氛围也会好很多。欢乐时间大多是在吃完晚饭后,基本就是喝酒、喝茶聊天、打牌(八十分、斗地主等,我没碰到过赌钱的,基本是输了俯卧撑,记得有个二副连炸带翻做了300多个俯卧撑)、看电视电影(下载好的或是靠港后买的碟)、健身、乒乓球、游泳、沙龙里唱歌。
做船员的一般形象都比较随意,同事中头发长了有的就干脆来个光头,有的干脆就留长发,不过大部分还是靠港后剪一下。有段时间我头发有点长,也不怎么打理,基本睡成什么样就什么样,起床后到餐厅吃饭常有哥们对我说:"哈哈,今天又换发型啦!""这叫自然发型,今天最流行的哈哈",不过靠港下地还是要注意一下"国际影响",修饰下”国际海员“形象的哈哈。
无聊时扯扯闲篇也挺好玩,有个航次目的港是大亚湾平海电厂,有天下午正睡觉,大副正值班打电话叫我到驾驶台说有事问我,他比我大几岁,平时跟他常开玩笑,上去以后我趴在海图桌上,
他从雷达边转过来也趴在海图桌另一头上问:"去过平海电厂没?"
见他忽闪着眼睛看着我,我再加上打扰我睡觉,就想故意骗骗他,打了个哈欠随口说:"去过!"
他又问:"那平海电厂怎么出去?远不远?"
我说:"不怎么远,跟潮州电厂差不多。"
他半信半疑:"真的假的?什么时候去的?"
我故意不耐烦的说:"骗你干什么!!!"
"噢,码头到电厂门口怎么走啊?走多久?"哈哈这下他相信了
我说:"又没有图我怎么跟你说啊,半小时吧,反正跟潮州电厂差不多"
他又问:"那出了电厂门有没有公交车到平海镇啊?怎么坐啊?这次要去镇上,有点事"
旁边值班水手也问:"坐公交车多长时间?"
我更加不耐烦的丢给他一句"不知道!"
"别不知道啊,嘿嘿,说说看嘛,什么时候去的嘛?"大副急了哈哈
我忍不住笑了:"刚做梦的时候去的,还没梦见怎么走就被你们醒叫了,等下次梦见再告诉你哈哈哈哈哈。。。"
大副"哇靠!骗子!"然后抓起海图上的橡皮丢过来,不过被我闪开了哈哈哈。。。
一来同船一次不一定下次还会碰到,二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又是清一色的男人所以船员勾心斗角应该比陆地少,其实船员生活欢乐还是挺多的,这行业唯一的软肋在于长期离家,对家人多了一份牵挂,少了一份责任。
❹ 《哭砂》讲的是个什么故事呢
微电影《哭砂》讲述一个残疾(哑巴)的农村留守儿童在都市流浪时犯罪被判处非监禁刑,周正法官出于对未成年人的关爱,试点实行“犯罪记录封存”,终将失足少年送进特殊教育学校上学,并使之绘画天赋(沙画)得以充分施展,从而改变了孩子的命运重获新生。
微电影《哭砂》根据“中国好人榜”模范人物周正法官(三明市梅列区法院原少年庭庭长)的事迹改编。
(4)船员微电影扩展阅读:
微电影《哭砂》由梅列法院与梅列区政法委合作拍摄的,在团中央权益部、中央综治办和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为了明天——关爱青少年彩虹行动”微电影大赛中获网络人气奖。
《哭砂》还在华东六省一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华人频道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华东六省一市暨全国部分省市微视频作品大赛”获得一等奖,是福建法院系统唯一一部获奖的影片。
❺ 怎么没有一部描写海员生活的电视剧或影片啊!
同志们,今天我终于看到有关海员的电视剧了不过是很久以前的了,1994年曾经在中央台播放过,叫停泊十天这是我搜索到的对停泊十天的评论:这部电视剧如其它粗制滥造的电视剧一样,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其实故事情节很简单,是社会上流行的婚外恋题材(真不知是如今的婚外恋太多才有了这样的影视作品还是因为太多此类影响作品的副作用导致了太多的婚外恋的出现?),剧中的一个船上几乎所有的船员都卷入了这个题材的漩涡中,从观众角度看船员的家庭简直就是红杏出墙的典范,从创作者的角度看的确是吊足了不知内情观众的味口,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和猎艳心理,内容题材与现实船员家庭大相径庭的表现,使这部电视剧成为不可多得的随意丑化船员和船员感情和家庭的扛鼎之作,我想如果没有深入生活,就同社会上流行的影视作品一样随波逐流地对船员及其家庭生活进行臆想或“戏说”,这种对社会效应不负责任的大话作品跟影视垃圾有何不同?称之为精神污染大概亦不会过份。以为能找到这个电视剧,找了半天都没找到
❻ 一个男海员和一群女海员是什么电影
并不是电影
是游戏《战舰世界》的宣传片,次世代TPS海战手游《巅峰战舰》由英雄互娱近百人的全球化研发团队倾力打造,使用了Lightingmap以及Soft Particle等先进的模型处理技术力求画面更加精美。游戏内支持10V10真人实时对战,并提供手动与自动两种操作方式。
❼ 有关于海员或大海的电影吗
《加勒比海盗》
《大海在呼唤》
《大海的孩子》
《海底总动员》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海岸线》
《海鸥食堂》★
关于海员的:《惊涛大冒险》
《碧海蓝天》★
《怒海争锋》
《从海底出击》
先这些噜。。带星的是豆瓣评论比较高的~
❽ 反应海员生活的电影或纪实片
有的电影根本就和现实不一样,我看过一部,里面的船长,驾驶员还要听游客的? 说是船不受控制了,螺旋桨还在转,我觉得吧只要手动把油路切掉,机器就不转了,大不了飘航嘛,非要搞到去撞岸,才停住。 内行人看门道,都觉得好假!
❾ 求部欧美电影,讲述轮船上一个船员和游客(有丈夫)出海两人被困孤岛,本来相互嫌弃后来相爱最后被获救。
浩劫妙冤家SweptAway(2002)
又名:踩过界/恶女漂流记/荒岛绝情
安贝尔是一个富有而又漂亮的女人,可惜她的脾气实在是太不可爱。为了讨她欢心,丈夫托尼安排了一次邮轮旅行,从希腊前往意大利。安贝儿在船上结识了大幅吉塞佩。安贝尔讨厌吉塞佩的粗俗和下流,逮着机会就在众人面前对他冷嘲热讽,对于安贝尔颐指气使的德行,吉塞佩也十分厌恶。一次暴风雨后,船搁浅在了一座孤岛之上,在这个贫瘠又危险的地方,安贝尔和吉塞佩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