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微电影
❶ 电影起源于哪个国家
法国
早在1829年,比利时着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在上述的发明基础上,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 摄影技术的改进,是电影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认为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必备条件。早在1826年,法国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时间8小时。而在初期的银板照相出现以后,一张照片缩短至30分钟左右,由于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使用,摄影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1840年拍摄一张照片仅需20分钟,1851年,湿性珂珞酊底版制成后,摄影速度就缩短到了1秒,这时候 “运动照片”的拍摄已经在克劳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实验拍摄中获得成功。1872年至1878年,美国旧金山的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机拍摄飞腾的奔马的分解动作组照,经过长达六年多的无数次拍摄实验终于成功,接着他又在幻灯上放映成功。即在银幕上看到了骏马的奔跑,受此启发,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改进了连续摄影方法,试制成功了“摄影枪”,并在另一位发明家强森制造的 “转动摄影器”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1888年9月,他把利用软盘胶片拍下的活动照片献给了法国科学院。 在1888-1895年期间,法、美、英、德、比利时、瑞典等国都有拍摄影像和放映的试验。1888年,法国人雷诺试制了 “光学影戏机”,用此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1889年,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机后,又经过5年的实验后,发明了电影视镜。他将摄制的胶片影像在纽约公映,轰动了美国。但他的电影视镜每次仅能供一人观赏,一次放几十英尺的胶片,内容是跑马、舞蹈表演等。他的电影视镜是利用胶片的连续转动,造成活动的幻觉,可以说最原始的电影发明应该是属爱迪生的。他的电影视镜传到我国后被称之为 “西洋镜”。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 “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活动电影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像清晰稳定。1895年3月22日,他们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史学家们认为,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和放映已经脱离了实验阶段,因此,他们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自然当之无愧地成为 “电影之父”。 你若问美国电影界的人,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爱迪生发明的。”但你如果去问法国人,他们则会说:“是卢米埃!”那么谁才是电影真正的发明者呢?答案:两个人都是!根据记载:在1888年,爱迪生开始研究活动照片,而当伊斯曼发明了连续底片后,爱迪生立刻将连续底片买回来,请威廉甘乃迪和罗利狄克生着手进行研究。到了第二年的十月,迪克生提出研究的结果,他将之拍摄成会活动的马,这就是电影史上最早摄影的成功。成功之后的迪克生,继续埋首更深的研究,一八九〇年,他用能活动的图片申请到专利,这些活动图片每秒钟能拍四十张,这就是现代影片的鼻祖。一八九一年,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申请影像映出管和摄影装置的专利权,这是“西洋镜”电影的鼻祖。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发明“西洋镜”电影的想法是,由于西洋镜一次只能由一个人去”窥看”,藉着人们的好奇心,如此便可以增加利益,于是这种电影在一时间非常流行。不久,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又创造了世界最早的摄影棚,大有助于电影的发展。起初,在欧洲,也有人在对这些活动照片作研究。一八九五年,伦敦有两位名叫巴德艾卡和R.W.保罗的人,把初步的摄影棚改良后,在大庭广众之前举行表演。同时间,在法国有两位名叫路易卢米埃和奥古斯特卢米埃的兄弟,他们将照片映射在布幕上,因而吸引了大批好奇的观众。放映电影就此展开序幕。卢米埃兄弟接着巴黎工业奖励学会上试映了一部名叫“卢米埃工厂了大门”影片,同年十二月,在巴黎布辛奴街“大咖啡馆”的地下大厅,正式公开上映十二部影片,并出售门票。同年九月,在美国亚特兰大所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放映这种射映式影片时,也出售门票。如此可知,早在电影产生的同时,就已和营利结下了不解之缘。先驱 (卢米埃)法国化学家,与其北路易共同发明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为电影实验的先驱。
❷ 我的前半生的介绍
《我的前半生》是一部奥地利/德国微电影,导演为Marko Doringer。
❸ 廖丛宇的成长经历
湖北省地市州最大型的报刊传媒公司:宜昌市党报、中共宜昌市委机关报《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在2013年11月24日《根在宜昌》版块对他进行了专版特别报道。
廖丛宇:从宜昌走出的钢琴家!(本报记者 杨靖) 廖丛宇,90后钢琴演奏家、教育家。曾出访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瑞士、法国、英国、比利时、荷兰、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和肖邦一样,被称为当今古典音乐界里“草丛中的大炮”。
多年来,廖丛宇一再回避公众视线,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一线,如今的他已走遍全国50余座大中城市,帮助有需要的人学习钢琴。年轻的他早已被誉为音乐界冉冉升起的一枚“巨星”! 1990年8月,廖丛宇出生于宜昌一个艺术世家,唱京剧的叔叔、跳舞的阿姨、演戏的姐姐……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教音乐的妈妈。“刚开始学琴不是因为兴趣,但我还算比较自觉,至少没觉得很痛苦。”廖丛宇笑着告诉记者,学音乐的孩子大多没有童年,自从3岁时家里就多了一个庞然大物——钢琴后,钢琴就成了唯一的伙伴。
或许是因为天分,没学多久,廖丛宇就脱颖而出,成了当地的小明星、小榜样。但让廖丛宇不解的是,90%的人在听过他弹琴后都会问一句,“你的钢琴几级啦?”但实际上,那时的廖丛宇从来没参加过任何钢琴考试。“即使你考到了十级,也只是专业钢琴学生的起点而已。真的要走钢琴专业道路,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廖丛宇说,那时候他都不太懂,所以常常问妈妈,为什么别人有级别,自己却没有。
背负着各种疑问和压力,8岁时廖丛宇参加了钢琴考级,轻而易举地拿到了十级证书,并获得最高档“优秀”的考评结果。不仅如此,11岁时,廖丛宇在全国“星海杯”钢琴大赛中一举夺得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
音乐成绩骄人,文化课成绩也一直保持班级前三,以后到底要走哪条路呢?“学艺术当然是越早越好,你的成绩不错,应该去首都北京考专业的音乐学院。”启蒙老师黄露提醒了廖丛宇。稍作犹豫,廖丛宇和家人就决定按老师的想法,去试一试。
这个决定可让廖丛宇吃了不少苦。在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之前,年仅12岁的廖丛宇几乎每周五放学后都要和妈妈坐一夜火车到北京,找钢琴教授补课、练琴,周六晚上坐火车回宜昌后,还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考试前夕,妈妈甚至为了儿子辞职,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旁边租了一个20平方米的小房子,一心备考。“有时候也会忽然觉得很心酸、很痛苦,但妈妈让我坚持下去,我也不想让父母失望,于是拼命地调整情绪,让自己集中精力学习。”廖丛宇是个幸运儿,没多久,他的钢琴演奏水平就有了质的飞跃,并且如愿进入心仪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十二三岁还是一个可以撒娇、不懂事的年纪,但那时的廖丛宇却已经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自己住校、自己洗衣服、自己练琴、自己找老师补课、自己规划每个月的生活费如何使用。
廖丛宇笑着说,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他很小就出去当钢琴家教,在北京走南闯北挣了不少钱,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积累了丰富的钢琴基础教学经验,为日后从事音乐教育打下了基础。
16岁时,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伯明翰音乐学院、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等都到北京招生,还在读高二的廖丛宇也凑了回热闹。意外的是,他不仅通过了考试,还拿到其中一个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可能是舍不得父母,可能是对中央音乐学院的向往,可能是离不开培养了自己的祖国,考虑再三后,廖丛宇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17岁正式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本科就读。
进入大学的廖丛宇一点也不“安分”。每每钢琴大师或钟爱的交响乐团举行音乐会,他一定会到现场观看;任何国外知名音乐学院的大师班、进修班,他也会踊跃报名。不仅如此,廖丛宇还把握每一个国外音乐学院招收进修生的机会,出国游学。“钢琴艺术从西方流传到中国,想得到更多的提高,就必须到国外走一走、看一看。”廖丛宇如是说。
国外是另一个天地。那里几乎家家有钢琴,人人会弹琴,他们有良好的乐感和音乐相关素养、他们善于欣赏每一场音乐会,但不一定会走专业音乐的道路。廖丛宇坦言,刚到国外时,他常常害怕学得不够,而不敢登台。
直到一次学术交流会,廖丛宇受德国主办方邀请,演奏了《彩云追月》、《黄河》、《百鸟朝凤》等中国钢琴作品,一举震惊了从小“泡”在古典音乐里的外国艺术家们。
那次以后,廖丛宇尝到了“甜头”,无论到哪里演奏,都会以他那音色细腻、热情潇洒、技巧娴熟演奏特点,向西方人展示中国新钢琴作品的魅力,他自己也因此荣登欧洲多国媒体头条,被称为“来自东方的星光闪耀般钢琴家”。 就在大家期待下一个郎朗、李云迪横空出世时,廖丛宇却出人意料地回到国内,投身到“冷门”的钢琴教育。“人们对钢琴演奏明星的消化是有限的,中国已经出现了郎朗、李云迪这样的优秀钢琴家,这已经够了。”廖丛宇认为,相比之下,国内的钢琴教学更令人堪忧。
16岁就开始进行钢琴教学工作,如今的廖丛宇已经有七八年“教龄”了。他有资格说这句话。
钢琴艺术是古典音乐,它需要长时间地沉淀和积累。而现在,随着家庭条件的宽松、钢琴明星的问世,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惜花大价钱给孩子们买钢琴、学钢琴。可能是看准了这一商机,很多没有受过专业钢琴教育的人,甚至有些半路出家的教师,也开始办培训班、教钢琴。“接触这个行业越深,越为一些孩子感到惋惜。”廖丛宇告诉记者,刚开始教钢琴是为了赚学费,但后来他发现,很多天赋很高的学生由于在童年时期,没有经过专业老师的正确引导,导致弹琴方法的错误,错过了最佳训练时期,淹没了该有的才华。
为了让更多学生受益,上大学后,廖丛宇开始改变思路,结束了比较“耗时”的家教时代,利用周末进行专业的钢琴一对一教学,或受邀在各个艺术中心举办公开课,“培训”基层钢琴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刚开始,廖丛宇也会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后来他尝试着与中央音乐学院的导师沟通,试着把专业音乐高校的钢琴教学理念,以及在国外吸取的钢琴教学经验,糅合到平时的钢琴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更有资料显示,2011年,由廖丛宇亲自执笔的《钢琴幻想》作为一部专门为学生手指技巧而设计的练习曲集创作出版;2012年,廖丛宇带领5名少年学生参加英国威廉·史密斯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获得一个金奖、一个银奖、三个优秀奖,创造了教学以来的最好成绩。“哪里最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廖丛宇说,他从不后悔放弃名、放弃利,只希望能把自己的全部所学,教授给那些需要提高的教师和学生们,培养更多优质的钢琴新星。 今年,廖丛宇在欧洲举办了巡回演出,走过了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瑞士、法国、比利时、英国、荷兰8个国家。“由于时间比较紧张,身心压力也比较大,但是,当我看到观众如痴如醉地聆听时,我就会放松很多。”廖丛宇还满脸自豪地告诉记者,每次返场的时候他都会献上几首中国乐曲,外国人也很喜欢。
走过世界各地,廖丛宇始终忘不了中国,改不了在宜昌养成的习惯。
他习惯早餐吃一碗红油小面、喝一杯喜旺酸奶;他享受在炎热的夏季来一杯解渴的凉虾;他喜欢在寒冷的冬天捧着一个热乎乎的萝卜饺子……这都是廖丛宇在宜昌养成的习惯,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那个味道!
采访中,廖丛宇还告诉记者,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将宜昌的着名小吃汇集成一个连锁店,让宜昌小吃在北京或者世界各地开花。“我多么希望,当宜昌人到遥远的异乡,看到一个店里卖的不是汉堡薯条可乐,而是红油小面萝卜饺子和凉虾!”
除了钢琴,廖丛宇也因为多才多艺、外形出众等原因,参与过肯德基宣传广告拍摄、录制过浙江卫视《转身遇到TA》、拍摄过系列微电影《音乐家成长故事》等。“高考那一年,我曾在参加中央音乐学院的考试后,参加了中央戏剧学院的招生考试,结果也通过了。”廖丛宇笑着说,如果不是妈妈一再坚持,让他好好弹琴,做好古典音乐,他也去当艺人了。后来因为工作关系,廖丛宇认识了很多圈内的朋友,如着名音乐人欧阳永亮、知名经纪人雅岚姐等,他们也劝廖丛宇改行拍电视剧或当歌手。“我也动心过,但一旦走了这条路,我的钢琴教学计划将被全部打乱,这不是我想要的。”
对廖丛宇来说,“正经事”永远是钢琴。2012年,廖丛宇在德国发行了一张音乐专辑,专辑以中国钢琴音乐作品、肖邦钢琴作品以及钢琴协奏曲为主。“这张音乐专辑是开音乐会的时候,对音频进行收录,不能暂停、修改或重录,难度较大。”廖丛宇说,他当时并没有报多大的希望,但没想到出来的效果还不错。
采访的最后,廖丛宇还向记者透露,国内的钢琴专业学历最高到硕士,他准备明年赴美国备考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博士学位,最近正在紧张地复习,“我希望到美国学习几年后,再回到中国继续钢琴教育事业”。
❹ 梨树的介绍
《梨树》是由王维明执导的微电影,该片由梁静茹 、王柏杰主演。讲述的是静茹和家伟(王柏杰饰)的爱情故事。静茹和家伟即将结婚,他们约定去梨树的故乡奥地利旅游。他们的爱情是甜蜜的,静茹每天为家伟准备早餐,而家伟每天都带着静茹给他准备的统一冰糖雪梨。就在静茹盘算着旅行计划的同时,家伟上了公司裁员的名单。为了生活,家伟做了三份工作,而这一切都瞒着静茹。一次偶然的目睹,解开了两人的心结,两人的爱情从此变得更简单,更善美起来。
❺ 陆贞传奇中饰演唐演的是谁
《陆贞传奇》中饰演唐演的是乔任梁
他是娄皇后之子,北齐的孝昭帝,他宅心仁厚、气度不凡、深情款款。身为帝王,一生却只钟情一个女子。那一年,他如愿所偿娶了与高湛青梅竹马的萧唤云,却得不到她的心。他对她一片痴心、柔情似水,她却一直冷若冰霜,在仇恨中迷失自己。高演的一片真心虽被萧唤云一次次撕得粉碎,却仍愿意继续包容,继续等待,期待她终有一天能被感动……最终萧唤云被他感动,二人十分恩爱。然而娄太后为篡权发动兵变时,他为了保护万千北齐子民和深爱的妻子,被自己生母的士兵用箭射死
影视类获奖记录
2013-07-28 第三届 亚洲偶像盛典 飞跃男演员 (获奖)
2011-08-26 第一届 乐视影视盛典“年度电影卓越进步新人奖” (获奖)
2010-10-22 第一届 搜狐2010秋季电视剧互联网盛典“最佳男新人” 《夜店》李俊伟 (提名)
2010-06-19 第四届 2009年度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十大电影 《夜店》(获奖)
2010-03-21 第一届 重庆电影辣像奖“2009最爱新人” 《夜店》李俊伟 (提名) 2009-10-26 第四届 腾讯网星光大典“潜力年度电影演员” 《夜店》李俊伟 (提名)
2009-06-10 第十二届 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媒体关注影片奖” 《夜店》(提名)
2009-05-25 第三届 中国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简称“华鼎演员中国满意度调查”)新人男演员“最受媒体关注新人演员奖” 《夜店》李俊伟 (提名)
❻ 奥地利电影的介绍
20世纪初,奥地利出现新闻片。1908年,导演哈努斯拍摄了奥地利第一部故事片《从梯级到梯级》。1914年,出现了一家电影公司,摄制一些根据德国和奥地利作家的文学作品改编的故事片。1920~1924年是奥地利电影业的兴盛时期。这几年摄制的影片有A.柯尔道的《王子和穷人》(1920)、《参孙和达里拉》(1922)、M.凯尔泰斯(即M.柯蒂斯)的《索托玛和葛莫拉》(1923)、《奴隶的女王》(1924)、R.威内的《奥尔拉克的手》(1924,德、奥两国合拍)。
❼ 求一部文艺震撼心灵的电影或微电影
再推荐另一部震撼心灵的影片:
《绿里奇迹》
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
编剧:弗兰克·德拉邦特/斯蒂芬·金
主演:汤姆·汉克斯/大卫·摩斯/迈克·克拉克·邓肯/邦尼·亨特/詹姆斯·克伦威尔/更多...
类型:剧情/悬疑/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法语
上映日期:1999-12-10(美国)
❽ 《音乐之声》这部微电影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音乐之声这部电影我觉得没有什么细思极恐的地方,我反倒是觉得这是一部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一部电影。当你看这部电影时,你不必深入一些细节,因为人们根本不打算严格地拍摄它。这部电影的故事很棒,很有教育意义,音乐也很成功。不管怎么说,称之为经典就够了。每次看都会有新鲜感。一部不严谨的好电影。导演通过国旗,简洁直观地展现了故事背景的变化。高挂在晚会上的奥地利国旗和纳粹党的吉列都形成了同一个画面,清晰地展现了背后隐含的政治矛盾。
关于这个回答是我个人的看法,有其他看法的欢迎各位在下方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