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的诞生过程美国电影
1. 求一部电影应该是美国的吧.里面内容是有一个男孩可以看到后面要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在桥上那片段发生了塌
《死神来了5》[1] 是美国新线公司的着名恐怖电影“死神来了”系列的第5部作品,跟第四部同样采用3D格式进行拍摄。《死神来了5》讲述了一群同事在参加公司组织的野外拓展活动中遭遇了悬索桥坍塌的意外灾难侥幸逃生,包含激光眼睛手术、针灸等新意场景。从后面幸存的人上了180航班的情况来看,《死神来了5》应该是前传。而片尾的验尸官说的那句:“你要小心了”来看,《死神来了6》应该是讲验尸官前传的。电影于2011年8月12日在美国首映,香港2011年8月18日上映,台湾2011年8月19日上映。
中文名
《死神来了5》
外文名
《Final Destination 5》
其它译名
《绝命终结站5》
出品时间
2010年9月13日
出品公司
新线公司
制片地区
美国
导 演
史蒂文·昆勒(Steven Quale)
编 剧
埃里克·海瑟纳,里克·赫森瑞尔
制片人
克雷格·佩里 Craig Perry
类 型
恐怖\3D
主 演
迈尔斯·菲什尔,尼古拉斯·达格斯托
片 长
90分钟
上映时间
2011年8月12日(美国)
色 彩
彩色
电影剧情
阎王要你三更死,不可留人到五更。”死神将第五次降临人间,继续上演“死亡艺术”。继前四部飞机失事、连环车祸、过山车脱轨和赛车场意外后,《死神来了5》讲述某公司组织一次远游,虽然员工们各怀心事,不过他们还是踏上了欢乐的旅途。在经过一座巨大的吊桥时,年轻人山姆(Nicholas D'Agosto 饰)突然看到幻象,幻象中大桥开始垮塌,包括他、同事、朋友在内无数人在这起事故中遇难。当他从幻象中醒来时,周边的种种迹象表明那场灾难即将到来。慌乱之中,他和茉莉(艾玛·贝尔 Emma Bell 饰)、皮特(Miles Fisher 饰)、坎蒂丝(Ellen Wroe 饰)、奥利维亚(Jacqueline MacInnes Wood 饰)等8个人下了车。灾难随即发生,山姆等人成为车上仅有的幸存者。
但是命运并未偏袒这几名幸运儿,死神仍时刻逡巡在他们的周围。死神来了,无论逃到天涯海角也没有用……后8名侥幸逃生的人接连死亡,包含体操训练场、激光近视手术、针灸、工厂机器弹开扳手、餐厅厨房互相残杀的场景。两周后,山姆和茉莉带着开心的心情坐飞机一起去巴黎,他发现飞机上有人打架,但却不以为意。(经过重新观看死1,虽然拍摄镜头有所不同,但是情节是一样的,同样的演员,同样的目的地-巴黎,同样的180航班,同样的事件,可看出该影片是前传)起飞后,二人由空姐口中得知有人出现幻觉,知道不妙时,飞机已经起飞了,紧接着飞机左侧机翼着火并爆炸,同时连带着机舱壁被撕开,山姆拼命的救茉莉,但茉莉被气流压差吸出机外,被折断的机翼砸死,山姆烧死,飞机爆炸。两人双双丧生于180航班。而在机场附近的酒吧喝酒的内森被爆炸的飞机残骸砸死,至此幸存者全部死亡。
也许有新的生命的诞生是可以打破死神的安排,但是,那也躲避不了多长的时间,因为死神会再次安排你的死亡时间,所以生命是脆弱的,我们要珍爱生命。
《死神来了5》预期收获2500万美元,排名亚军足以。然而,《死神来了5》却被《相助》抢了风头,仅进账1840万美元,屈居第三名。截止至2011年8月21日,《死神来了5》北美票房7700万美元,不如预期的好
2. 关于当代美国电影~论文。。。。。。急!!!!!
美国电影中华人形象的演变
从现存的默片《娇花溅血》(Broken Blossoms)(格里菲斯 [D. W. Griffith]执导,1919)算起,美国电影塑造华人形象已有八十五年的历史。本文选择六部不同时期的美国电影,历史地分析、解读华人形象如何成为美国大众文化中种族、性别与政治冲突的体现。在二十世纪初,华人曾一度被塑造为热爱和平、与人为善的形象,如《娇花溅血》,但由于美国十九世纪末驱赶华人劳工后,“黄祸”意识的延续,好莱坞更热衷于将华人想象为对白人构成威胁的“野蛮的”他者,如《阎将军的苦茶》(The Bitter Tea of General Yen)(卡普拉 [Frank R. Capra]执导,1933)。到了中国抗战及欧美二战时期,美国宗教救世话语影响下的好莱坞及时推出了《大地》(The Good Earth)(富兰克林[Sidney Franklin]执导,1937)之类的影片,赞扬中国妇女的勤劳勇敢及对土地的“原始情感”。而冷战时期持续不衰的东方主义想象又投射出一批如《苏丝黄的世界》(The World of Suzie Wong)(奎因[Richard Quine]执导,1960)宣扬西方“白马王子”超俗爱情、东方女子感恩献身的神话故事。美国国内60年代起日益剧烈的种族冲突也使华人一时凸显成“模范少数族群”,“自愿”同化于美国主流白人文化,在银幕上演出了歌舞升平的轻喜剧,如《花鼓歌舞》(Flower Drum Song)(罗杰斯[Richard Rodgers]执导,1961)。作为难得一见反思西方中心的神话影片,《蝴蝶君》(M. Butterfly)(克罗嫩贝格[David Cronenberg]执导,1993)布下性别迷阵,揭露了西方男人的情感和身份危机,精彩地颠覆了西方冷战话语及东方主义的叙事模式。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可以作种种解读。按学者马凯蒂(Gina Marchetti)所论1:
好莱坞利用亚洲人、美籍华人及南太平洋人作为种族的他者,其目的是避免黑人和白人之间更直接的种族冲突,或逃避白人对美国本土印第安人和西班牙裔人所持悔罪及仇恨交加的复杂心情。
马凯蒂认为好莱坞电影的叙事运作方式是神话般的,利用多种故事模式迷惑观众,如:强奸模式、俘虏模式、诱惑模式、救世模式、牺牲模式、悲剧爱情模式、超俗浪漫模式及同化模式等。本文所分析的影片,都在不同程度上印证了这些好莱坞电影模式经久不衰的影响力。正因为如此,揭示了这些模式的意识形态内涵及其话语运作方式,对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好莱坞有着不可忽略的现实意义。
一 《娇花溅血》:种族危机与性别体现
《娇花溅血》讲述一位简称“黄人”(亦称“程环”)的中国人离乡背井到伦敦谋生,暗恋一位屡遭父亲蹂躏的英国少女的悲剧爱情故事。影片开头即明确表现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黄人到中国佛寺进香,祈求远赴他乡后的平安,但他一出寺庙,就遇上西洋水兵聚众闹事街头。东方的和平和西方的暴力一方面揭示了两种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又体现了种族的性别定型。踏上异域后,黄人的行为与价值取向一直呈女性化,从而与爱尔兰拳击手巴罗所体现的西方男性化形成二元对立:前者为文弱、温雅的店铺伙记,后者为粗暴、强壮的酗酒工人;前者为浪漫的梦想家,沉溺鸦片,醉心审美,后者为施虐的父亲,折磨女儿露西而得快感。露西为黄人店中的东方精美物品而陶醉,黄人热心献出丝绸衣料,让露西得到前所未有的“家”的温暖。这一跨种族的恋情,威胁了西方父权中心的秩序,巴罗一怒之下鞭打露西致死。赶来营救的黄人与巴罗对峙,一枪击毙巴罗,将露西的遗体抱回店中,放于牀上,烧香超度,然后用匕首刺心自杀而亡。
马凯蒂指出《娇花溅血》标题本身透露了影片中“幻想”的施虐及拜物的本质:吉什(Lillian Gish)扮演的露西像一朵娇花,生长于贫乏之地,虽如期开放,但不可避免地被蹂躏而雕谢夭折2。在影片中,导演格里菲斯为强调东方(女性式的)的温文细腻和西方(男性式的)的蛮横粗暴,将黄人的牀铺同时塑造成一个战场和祭坛。黄人先是在牀边细心照料露西饱受创伤的心灵,然后在牀前尽力保卫露西不被巴罗带回家,最终又在牀边殉情自杀,完成了现世中不被认同的一段跨种族、跨文化情缘。由于格里菲斯在影片结尾时刻意营造香火萦绕的诗意氛围和黄人凝视露西遗体和匕首时的跪拜姿态,马凯蒂等西方学者认为黄人的自杀场景潜意识地表现了一种“恋尸情节”及视觉上的“性快感”,因此更为影片增添欲望和幻想的空间3。影片对这种欲望和幻想的定位也体现在露西身上:作为一个未成年的少女,她代表了一种超越性行为的,因此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纯洁女性。
正因为露西的纯洁,施虐的父亲成为《娇花溅血》被抨击的西方男性文化的掠夺形象。格里菲斯在影片中设置了两个象征性的“强奸”场面。第一,巴罗手持象征“阳具”的鞭子,鞭尾从他的腰间向前垂下,正面威胁着摔倒在地、面色惊慌的露西。第二,露西为躲避父亲,藏身在窄小的储藏间门后,而巴罗怒持利器,砸开门洞,破门而入,将露西揪出殴打。两个象征的“强奸”场景都表明了传统女性在西方专横的父权制度下的悲惨境况,也体现了影片的自虐—施虐的情节结构。
从性别的角度看,黄人所代表的是另一种当时可能令西方女性所倾心的男性美德,但却无疑是一种在西方被视为“女性化”的男性形象。勒萨热(Julia Lesage)称黄人为“浪漫的英雄”,一个倾向自审、谦卑、文弱、被动而终究无能的善良人。格里菲斯正是利用这个美学化的形象来表达一种道德观:“亚洲的文明及其利他的精神与欧美的非道德和粗糙相比而光彩耀眼。”4为了提高《娇花溅血》的美学地位,格里菲斯的影片在纽约市首映时,设计了一出由芭蕾舞演出的序幕,因此将影片定位于贵族及中产阶级才能欣赏的高级艺术品,而非当年移民众多的纽约人花五分钱便可观看的一般默片5。
不可否认,格里菲斯美化种族间的谦让和互容,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缓减他早年影片《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1915)中对黑人歧视的描写所造成的不良效果。这里,《娇花溅血》对东方文明的赞美本来为的是缓解西方社会的种族冲突,希望电影观众提高修养,认同高雅文化。但从电影史的角度看,格里菲斯在有意无意之间为好莱坞确定了男性华人在银幕上的一种典型的女性化形象,从此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 《阎将军的苦茶》: 性威胁与俘虏情节
当然,另一类众所周知的好莱坞男性华人形象与黄人的成另一极端——杀人不眨眼的军阀或土匪。在《阎将军的苦茶》里,专横跋扈的阎将军在中国目视无人,根本不把西方女传教士玫根的善意劝导放在眼里,当着玫根的面展示他下令集体枪杀战俘而毫不眨眼的绝对权威。不过,《阎将军的苦茶》转而刻意营造阎将军和玫根之间暧昧的情感游戏,因此有别于早一年发行的《上海快车》(Shanghai Express)(斯滕伯格[Josef von Sternberg]执导,1932)。
在《上海快车》中,同样杀人不眨眼的革命党首领是一位混血华人,在骑劫京沪快车后,对乘客中红极一时的西方妓女“上海百合”(迪特里希[Marlene Dietrich]扮演)垂涎三尺。为胁迫“上海百合”就范,他一方面威胁要用火钳弄瞎英国医生(“上海百合”以前的情人),另一方面强迫“上海百合”同车厢的中国妓女慧菲与他过夜。《上海快车》因此融合了好莱坞的强奸模式和俘虏模式,强调了华人对西方人的性威胁。按弗洛伊德的理论,瞎眼是男性去势的象征,而革命党首领用火钳烫伤一个德国鸦片商则意味着象征性的强暴占有之举。
《上海快车》的转折点是慧菲意外地复仇杀死了强奸她的革命党首领,从而解救了京沪快车上的“俘虏”,也完成了影片结尾处“上海百合”与英国医生的爱情梦。在复仇一场戏里,导演斯滕伯格以其特有的神秘场面营造,将华裔影星黄柳霜(Anna May Wong)扮演的慧菲的巨大身影投射到墙壁上,通过扑朔迷离的光影交错,重现了黄柳霜自《巴格达盗贼》(The Thief of Baghdad)(沃尔什[Raoul Walsh]执导,1924)之后所体现的阴险毒辣、深奥莫测的东方“龙女”或“蜘蛛女”的形象。但是,华人的性威胁一旦解除,《上海快车》即以好莱坞固有的白人之间的男女爱情大团圆结局。
回到《阎将军的苦茶》,中国军阀与白人女传教士之间的爱情则难以在常规的好莱坞模式中发展。影片开头,玫根初抵中国与她的白人未婚夫相见,不期在兵荒马乱中落入阎将军的行宫。与《上海快车》中的革命党首领相反,阎将军虽倾心玫根却不强加己意。相反,他让玫根尽其福音传教的义务,自由活动于行宫中,在情感游戏之间证明了最终是谁感化了谁。由于玫根轻信阎将军之妾,使阎将军军事机密外露,军火列车被打劫一空,从此阎将军丧尽权势,众叛亲离。
有趣的是,随着阎将军权势的削弱,他在玫根眼里的“文明”程度则不断增加,从一个野蛮的刽子手渐渐变成风度翩翩的绅士。阎将军的变化在玫根的一场白日梦中充分体现出来。玫根先是梦见阎将军以毫无浪漫色彩的游侠形象出现,这游侠酷似当时在好莱坞盛行(1926-52年间共出品四十六部)的侦探片系列《陈查理探长》(Charlie Chan)中女性化的陈查理探长,随后阎将军又以一副狰狞的、色情的傅满洲的形象出现,追逐玫根不放,使她从梦中惊醒。阎将军在玫根的梦中扮演了好莱坞假设的华人男性的两个极端:其一,善良但女性化或无性威胁的男子,如陈查理或早期的黄人;其二,阴险野蛮的恶魔,如傅满洲或1936-40年间影片《飞侠哥顿》(Flash Gordon)系列中要征服世界的华人奸臣“无情的明”(Ming the Merciless)。
玫根的梦既表达了好莱坞对华人男子形象二元对立的思维,也揭示了这种对立实际上来源于西方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向往异国的奇情,另一方面又恐惧他者的威胁。与自己普通乏味的未婚夫相比,在玫根眼中的阎将军既是性威胁又是性诱惑,等到片尾阎将军人去财空时,玫根宁愿留下来服侍阎将军。她穿上阎将军赠送的丝绸中装,跪在阎将军跟前,但一切都已太晚了,因为阎将军此时已服毒自杀,面带性征服异族女性胜利后的欣慰而逝,留下玫根一人在遗弃的行宫里哀叹人世苍凉,命运叵测。
《阎将军的苦茶》在一些细节上回应了《娇花溅血》,玫根身着丝绸中装与露西相仿,而阎将军的自杀更与黄人相似。从象征意义来看,这两部影片——加上《上海快车》中革命党首领的遇刺——都证实了好莱坞叙事模式对华人男子至少是要象征性“去势”的欲望,即从银幕上根本除去华人对西方女子的性威胁。不难想象,好莱坞从此很少再编织华人男性与西方女性的爱情故事,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白马王子征服东方美女的演绎不尽的缠绵情爱(如本文第四节将述)。
三 《大地》:农妇土地与原始情感
马凯蒂推测《阎将军的苦茶》将中国描述成“一个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的奇异、危险、混乱的地方”,为的是转移当年饱受经济萧条之害的美国观众的注意力6。这一推测也许言过其实,但数年后《大地》对中国灾荒和贫穷的渲染,的确可能给美国观众一种高人一等的自豪感:美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现代化,而中国人却还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美国观众的自豪感还可以来自他们宗教救世的信仰:中国农民像美国建国初期的拓荒者一样,本着对土地坚定不移的信念,克服天灾人祸,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园。《大地》改编自在中国生长的美国传教士后裔赛珍珠(Pearl S. Buck)的同名英文畅销小说,其中的基督教关联自然不言而喻。
《大地》中的中国农妇勤劳勇敢的形象,被称为是美国电影史上的突破,一改早先刻板的华人形象(如鸦片病鬼、滑稽厨师、洗衣店员等配角,及前文所提阴险妖女和野蛮军阀等主角)。影片描述一位农妇欧兰历尽千辛万险,生儿育女,勤俭节约,默默地帮丈夫种田持家,在荒年也坚决不肯卖地,而宁愿沿途乞讨到南方,维护了立家的根本,最后又为丈夫纳妾安度晚年。影片结尾,欧兰悄然病死,丈夫望着窗外的桃树,缅怀妻子而感叹:“欧兰,你就是土地。”厄尔林(Richard Oehling)认为影片中中国农民对土地的热爱是西方人无法想象的,只有在“原始的”中国才可以理解。厄尔林进一步指出,“《大地》使中国农民的形象变得真实可爱,成功奠定了后来40年代战争片中中国农民形象的塑造。”7诚然,另一部改编自赛珍珠小说的影片《龙籽》(Dragon Seed)(康韦[Jack Conway]与比凯[Harold S. Bucquet]联合执导,1944)同样渲染中国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为了不让日兵收获粮食,他们自愿放火烧毁田园农庄,进山避难,让儿女加入游击队保卫土地。
《大地》代表的形象突破与时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日本的入侵使中国成为美国的盟友;另一方面,好莱坞接受《上海快车》和《阎将军的苦茶》等片在中国屡遭抗议而禁演的教训,在《大地》拍摄时邀请中国官员预审剧本,到中国购买道具,又在洛杉矶动用众多华人自愿者参与摄制8。虽然中国官方对完成的影片不尽如意,但雷纳(Luise Rainer)扮演欧兰的成功,使她荣获当年奥斯卡的最佳女主角大奖。值得说明的是,时至40年代,好莱坞明文规定男女主角不得由少数族群人扮演,使得白人演员为“扮黄脸”而化妆得奇形怪状,面目全非,丝毫谈不上甚么真实或美感。
四 《苏丝黄的世界》:白马王子与超俗爱情
到了放映《苏丝黄的世界》的60年代,“扮黄脸”现象已经结束,女主角已由华人扮演。这部东方主义色彩浓厚的爱情片描写美国白人画家罗伯特到香港寻求自我,爱上苏丝黄小姐,克服种族、阶级和文化的鸿沟,有情人终成眷属。苏丝第一次在轮渡遇见罗伯特即以不标准的英文宣称自己是“美琳”,一位富家“处女”。罗伯特进入九龙城,街道两侧拥挤的货摊、行人和车辆组成一幅东方主义视野中典型的杂乱无序的第三世界城市景象。这一景象令人回想起《上海快车》片头京沪快车被北京古城的行人和动物阻挡的景象,而时隔近三十年,两个景象都表示西方文明的视野对第三世界落后的无奈。然而无奈并不等同无能,在《苏丝黄的世界》里,罗伯特即肩负起改变东方落后无知的责任。他在所住旅店的酒吧里发现“美琳”原来名叫苏丝,是当地颇负盛名的舞妓。泼辣、迷人的苏丝,在罗伯特面前展示自己性感的身体。为了拯救苏丝“堕落”的灵魂,罗伯特请苏丝作模特儿,挖掘她所体现的东方美,从而逐渐改变了她个人形象的艺术品味。
《苏丝黄的世界》依据东方主义的典型话语模式,让罗伯特代表西方文明的视野重新解读“愚昧的”东方,创造出东方人所“不能理解”的“新”意义。一天,罗伯特惊讶地发现苏丝穿了一套在街上买来的昂贵的欧式服装,责怪她“没有任何美感”,装扮得像“下贱的欧洲街头妓女”,进而将苏丝脱个半裸,在银幕上演了一出脱衣舞。讽刺的是,罗伯特从来不曾为苏丝作香港街头妓女的中国服饰提出异议。更讽刺的是,他让苏丝穿上他为她购买的中国古装行头,将她装扮成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公主”。这里,罗伯特重新“创造”东方,为的是强调自己的主体性:是他让西方的“艺术品味”在不知自身价值的东方女性身上“体现”出来。他将作为古装公主的苏丝绘入画中,从此创造出另一个比现实“更美”的苏丝,而丝毫不顾苏丝本人是否认同这种“美”的体现。
似乎单让罗伯特在艺术上“拯救”苏丝还不够,《苏丝黄的世界》又让罗伯特在影片高潮时演出了英雄救美的惊心动魄场面。苏丝与罗伯特同居后经常不辞而别,消失几天后才重返。心怀疑惑的罗伯特跟踪后发现原来苏丝有个私生子,寄养在山上的贫民窟里。适值香港大雨倾盆,山洪暴发,危及贫民窟。苏丝为救孩子,冲破警察的阻拦,冒雨奔向山腰。罗伯特紧跟其后,在钉蓬被洪水冲垮前救出苏丝,但孩子已不幸身亡。影片结尾时,苏丝在庙宇烧香为孩子的亡灵超度,答应同罗伯特移居美国,因此满足了白马王子的心愿。如果说电影中的孩子一般代表将来,那么苏丝的孩子代表的便是第三世界没有前途的将来。所以,作为第三世界贫困、落后的记忆标志,这位无辜的私生子就在好莱坞的超俗爱情故事里轻而易举地一笔勾销了,因为影片要观众憧憬的是苏丝脱离第三世界后与白马王子在西方世界的幸福前程。
五 《花鼓歌舞》:移民故事与文化异同
如果说西方中心的意识形态在以上分析的电影中都以主流话语的形式出现,《花鼓歌舞》则通过华裔移民主动认同美国文化的同化模式,表现西方中心的无所不在。这部改编自畅销百老汇歌剧的电影全部由华人扮演,通过爱情三角的价值设计和两代移民的观念冲突,既赞美了孝顺、贤惠等传统中国美德,又支持华人接受主流文化、享受现代文明的意愿。香港在影片中是美丽和她父亲非法移民的出发地,他们躲在船舱的木桶堆里漂洋过海来到旧金山。美丽自幼许配给他人,此行正是为践婚约。父女初到旧金山,人生地不熟,幸亏美丽灵机一动,在唐人街唱一曲花鼓歌,让有心人带见夫婿(一位开餐馆的花花公子)。但花花公子倾心舞女琳达,而琳达又爱慕吉姆。花花公子介绍美丽到吉姆的父亲家暂时居住,贤惠的美丽打动了吉姆恪守中国传统的父亲,使他有心为吉姆拉线,从而使吉姆陷入两难的三角恋。一次吉姆与琳达驱车郊游,琳达亲吻吉姆,让他享受“美国式的”爱情表示,但如同《苏丝黄的世界》中的罗伯特,内向的书生吉姆在咄咄逼人的新女性面前颇不自在。
《花鼓歌舞》不仅掩盖了当年美国日益剧烈的种族冲突,抹煞历史,粉饰太平,而且还设计了一个各取所需、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倾向中国传统美德的吉姆和美丽与沉溺西方物质生活的花花公子和琳达终成眷属,表示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可以容纳各种趣味、各种理想。这一“融合”主题在另一首歌曲〈大杂碎〉中得以展示:美国社会就像美国人发明的中国菜“大杂碎”,蔬菜、肉类样样都有,而且味道不错。众人高唱〈大杂碎〉这首歌的场合是吉姆的姑姑宣誓加入美国籍的日子,其用心不言而喻。作为美国“新发现的”模范少数族群,华裔似乎避免冲突而追求融合,因此成为好莱坞同化模式的最佳选择。
不可否认,《花鼓歌舞》中歌舞升平的唐人街只是好莱坞自欺欺人的掩饰。在西方主流文化里,唐人街如同军阀混战时的中国,是暴力和危险的象征。唐人街这种恶劣的形象到了80年代仍未消解。《龙年》(Year of the Dragon)(奇米诺[Michael Cimino]执导,1985)即将纽约的唐人街描述成黑社会垄断、暗杀成风地狱般的社区,唯有一位改姓“怀特”(White意指“白人”)、愿为美国越战战败而“复仇”的白人警探孤军奋斗,对唐人街开战。受西方中心与东方主义话语的双重钳制,怀特先在一次餐馆枪战中“英雄救美”,但不久就强暴了美丽的华裔电视台女记者,进而肆意占用她的公寓进行反黑帮活动。怀特的行为再次证明“占有异国女人即占有异国土地”的殖民心态,只是《龙年》的异国就在纽约,而这“异国论”又进一步揭示,美国主流文化从未将唐人街视为美国本土社会的一部分。应该注意的是,80年代的美国华裔社会已渐渐成熟,华人社团联名向好莱坞抗议影片辱华,逼使《龙年》在公映时不得不在片头加上“纯属虚构”之类欲盖弥彰的遁词。
六 《蝴蝶君》:性别迷阵与身份危机
对西方中心的神话进行最彻底颠覆的影片之一是《蝴蝶君》。影片的故事在两条重迭的线索中发展:一是冷战时期东西方之间错综复杂的间谍战,二是东方主义话语中典型的西方男子征服东方女子的爱情游戏。这里说“游戏”,是因为东西方之间犹疑不定的性别—政治迷阵的最终结局,是东方仍然是谜一样地不可思议,而西方到头来自欺欺人,意欲征服他人却无情解构了自己。
影片开始,法国驻北京使馆外交官加利马尔在一次音乐会上被宋丽玲演唱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的美妙歌声感动,爱慕之心油然而生,主动追求宋丽玲。宋丽玲不无嘲讽地提醒加利马尔,歌剧《蝴蝶夫人》之美是西方人幻想出来的美,不一定被东方人所认同。这部歌剧赞颂一位日本女子因美军情人离别后哀诉其思念之情,数年后发现情人已娶白人太太而痛苦不堪,殉情自杀,以完成一种坚贞不移的理想。然而,加利马尔无法从东方主义这种刻板的单向思维中自拔,自认是一位西方男子气十足的白马王子,理所当然地要征服才貌双全的东方美女。加利马尔几经周折后如愿以偿,占有了宋丽玲的身体,在文革中回法国后又惊喜地得知宋丽玲像《蝴蝶夫人》故事所述为他生了个孩子。当他们离别多年在法国重逢后,加利马尔惊讶地发现过去的一切都是骗局,宋丽玲原来是中国间谍,两人因此双双入狱。更惊人的是法庭宣布宋丽玲是位男性,丑闻公开后一时成为头条新闻。
其实,这一耸人听闻的间谍案取材于法国真实的故事,影片改编自黄哲伦的同名畅销舞台剧。彻底颠覆西方中心神话的高潮设在影片结尾,此时宋丽玲被法国驱逐出境,乘机回国,而加利马尔则在监狱里自演一出《蝴蝶夫人》后在极端痛苦中自杀。加利马尔的自杀场景意韵深远。他一边用录音机播放一曲哀怨的《蝴蝶夫人》,一边以蝴蝶夫人的扮相粉墨登场,面对走廊上观看的囚犯宣布:“我,加利马尔,就是蝴蝶夫人。”然后用破碎的化妆镜片自尽,而不知就里的观众还在为他精彩的表演热烈鼓掌。加利马尔自杀表演时的诚恳自白揭示了西方想象中的东方美女最终不过是一个幻想,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概念,这个概念促使西方男子追逐幻想中的东方,最后意识到这个终生期待的幻想不在异国,而在自身的表演中!加利马尔最精彩的自身表演也是他自我终结的时刻:他不再幻想占有蝴蝶夫人(他原先占有的蝴蝶夫人宋丽玲早已无情地欺骗了他),因为此时此地他自己已经成为蝴蝶夫人(一个永远不会欺骗他的“她”)。
加利马尔一生所窃取的间谍情报中没有任何一条比他生命终结时所发现的事实更真实:东方主义的完美男人(白种人)和完美女人(东方人)归根结底都不过是西方话语制造出的幻想。周蕾因此指出,加利马尔死心塌地地按这种幻想生活,以致走向极端而自恋自身(即自己的幻想)而死13。好莱坞故事的迷惑模式在影片《蝴蝶君》中绕了一大圈后回头颠覆了自己:西方男性(加利马尔)—东方美女(宋丽玲)—蝴蝶夫人(宋丽玲)—蝴蝶夫人(加利马尔)。换成性别表述,他(西方男性)所幻想的她(蝴蝶夫人)最终不过是幻想本身(他和她的一体性),西方中心内在的身份危机由此揭晓。
显然,影片《蝴蝶君》对西方中心的颠覆是从西方男性身体(自我中心)开始做起。苏内尔(Asuman Suner)认为,现代主义意义上的男性主体性表现在身体对自然的完全控制,一旦经历变化、变异后身体失控,男性就因边界的模糊或瓦解而恐慌,其主体性也濒于崩溃,所以《蝴蝶君》不妨作为后现代的恐怖片来解读14。由此看来,加利马尔—蝴蝶夫人二者的可互换性从根本上瓦解了东西两方和男女性别的界限,颠覆了西方冷战和东方主义的双重话语,对西方观众造成“恐怖”效果。影片《蝴蝶君》精彩地解构了“殖民女性”(既对女性的殖民和被殖民者的女性化)这一西方话语策略,出其不意地来一个男性殖民者(西方)自身的女性化,而且将后者作为西方殖民幻想的本质。颠覆的结果是,西方中心本身是空洞乏味的,西方(男性)的主体性是危机重重的,靠幻想东方离奇、美妙的故事(如《蝴蝶君》及其他本文分析的影片)来充实自己向往扩张的殖民和占有的欲望。
影片《蝴蝶君》表明,对西方而言,东方终究是不可知的。西方想象出的华人形象宋丽玲主动向西方中心交还了东方主义所要的幻想:完美的女人(东方情人)和蝴蝶夫人(悲剧美),但他(她)同时也让西方看到西方所不愿面对的冷战事实:“背信弃义的”中国间谍和危机重重的西方主体。宋丽玲因此同时体现了西方视野中东方的迷人(爱情)和危险(死亡),二者合力摧毁了加利马尔(自大、自负而自欺的西方代表)。不可否认,华人形象的这种双重性正是长期以来驱使好莱坞叙事欲望的一个动力:幻想他者,编造爱情,满足观众,扩张自我。在好莱坞的想象中,华人就像隐藏在奇观的面具背后谜一般的东方女人(华人男性因此必须女性化,从黄人到宋丽玲皆如此设计),既诱人销魂落魄又危及生命安全。但这奇观的面具本身也是好莱坞的虚构之一。面具背后并没有甚么隐藏的真实,因为这面具本身就是好莱坞的真实,或真实的好莱坞:一个奇观的造梦机器,不停地在种族、性别与政治的交错层面间虚构自己的故事。
并不是很完整,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3. 一部电影只记得些情节,不知哪位网友看过,能提供电影名称,谢谢!
【片名】:Gattaca
【译名】:千钧一发/变种异煞/
【简介】:
勾画未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真实感,就这一点而言,本片极为成功。那个忧郁未来世界似乎近在眼前。影片有着惊人的预见性,当我们将目光从影片中转回到现实,不难发现:技术的发展正推动着现实世界向那个技术化但剥夺人性的未来发展。唯基因主义——力避这种思想统治世界是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课题。影片通过一些隐喻性的画面表达出对唯基因主义的批判:杰罗姆拖着毫无知觉的下肢向楼上攀爬,那螺旋状的楼梯不就是人类基因链的幻化吗?文特森作全身清洁的画面多次出现,刚开始还难解其意,但当你突然明白他的目的时,你的心就会隐隐作痛,他试图洗掉的是自然人的“耻辱”,而这“耻辱”来自何方?另外,影片的对白、旁白,以及音乐都颇有特色。
在这个未来世界,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再是充满未知。当一个生命刚刚诞生(甚至在他/她刚刚可以被称作生命之时),他/她的人生路径就已基本确定,除非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非基因因素出现。从基因的角度来说,文森特是个不幸的人。他一出生就被宣布带有一定的基因缺陷,长大后的他将是近视和心脏病患者,更可怕的是:根力,据基因推断,他只有30年的生命。文森特的父母非常想要一个优秀的儿子,因此用基因优选法为他生了一个弟弟。尽管文森特在成长的过程中事事努但仍受到不公正的基因歧视。他喜欢与弟弟进行游泳比赛,事实也证明他并不比弟弟差,然而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呢?人们相信的只有基因!文森特痴迷于太空,为了实现飞上天去的梦想,他离家出走,历尽人间风雨,最后终于在太空中心找到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是否意味着他缩短孙纤纤了离自己梦想的距离。这时,他结识了具有优秀基因但却因意外事故而下身瘫痪的杰罗姆。杰罗姆同意与他交换身份,帮助他完成进入太空的梦想。
经过一系列精心的准备,文森特终于以杰罗姆的身份成为太空中心的一级领航员。不久他得到通知:一个星期后将踏上飞往泰坦星的征程。做为文森特的幕后支持者,杰罗姆的工作就是每天为他准备应付太空中心严密基因核查的用品,如尿样、血样,甚至毛法、皮屑。而文森特则每天都要在进入太空中心前进行繁琐细致的全身清洗,以免将自己的毛发、皮屑遗落在太空中心。这些不起眼的东西会使他暴露真实身份。
正当一切都按计划发展之时,太空中心的一位关键人物被谋杀了。警探根据一根含有劣质基因的睫毛,很快就怀疑上了他。
这天早上,文森特正准备进入办公室,不想却从女友伊莲妮处得到一个令他震惊的坏消息:警探正准备对他进行更深入的基因核查。文森特迅速躲了起来。警探强迫伊莲妮前往文森特的家,文森特暗中立即通知家里的杰罗姆。当警探赶到时,杰罗姆已经用惊人的毅力从地下室爬到楼则仿上的会客厅。警探抽取杰罗姆的静竖雀脉血核查基因,结果令他大惑不解:面前这个人的确有着优秀的基因。与此同时,谋杀案的真兇已经归案。而文森特也找到了他多年不见的弟弟……
文森特终于实现了飞上太空的梦想。在飞船中,他打开杰罗姆临别时送给他的信封,里面是一绺含有杰罗姆优秀基因的头发……此时,杰罗姆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4. 有一个电影《生命之树》美国片,我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请问在哪里
《生命之树》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4p7uZUMTkNxMNRIONFnM6A
《生命之树 The Tree of Life》
导演: 泰伦斯·马力克
编剧: 泰伦斯·马力克
主演: 布拉德·皮特、西恩·潘、杰西卡·查斯坦、亨特·麦奎肯、拉勒米·艾普勒、泰伊·谢里丹、费奥纳·肖、威尔·华莱士、Jessica Fuselier、Nicolas Gonda、Kelly Koonce、Bryce Boudoin、Jimmy Donaldson、Kameron Vaughn、科尔·科伯恩
类型: 剧情、家庭、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1-05-16(戛纳电影节)、2011-05-27(美国部分上映)
片长: 139分钟、189分钟(蓝光版)
又名: 生命树(港)、永生树(台)、家谱、Tree of Life
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中西部,通过讲述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故事表达了创作者对生命的看法。主人公是一名叫杰克(亨特·迈奎肯 Hunter McCracken 饰)的11岁男孩,他是家里三兄弟中的一个,父亲(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饰)严厉而粗暴,母亲(杰 西卡·查斯坦Jessica Chastain 饰)温柔却又无所作为,兄弟的死令他的家庭发生了改变。成年后的杰克(西恩·潘 Sean Penn 饰)生活得不顺利,当他思考自己的人生轨迹时重新面对了自己的记忆,开始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他的父母、家庭、童年,最后终于原谅了父亲,并且对生命和生活还有信仰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片获得第6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提名。
5. 最新的美国科幻电影
《绿灯侠》(Green Lantern)
上映日:2011年6月17日
剧情简介:宇宙间有一群维护秩序与安宁的绿灯侠,他们以OA星为母星,可以用绿灯能量变幻出各种装备。哈尔-乔丹是地球上的一名试飞员,在偶然间发现了身受重伤的绿灯侠阿宾-苏尔(Abin Sur),后者的戒指将哈尔召唤为新一任的绿灯侠,负责地球之一片区的秩序与安全。哈尔要面对的大敌是视差怪,一种远离恐惧的生命体,他附身在科学家哈蒙德的身上,威胁整个星球的安全。
《波普先生的企鹅》(Mr. Popper’s Penguis)
北美上映日期:2011年6月17日
简介:
本片灵感来自于1938年的畅销儿童读物,这也就决定了观众不需要随身携带大脑,不得不承认,在这样一个炎炎夏日之中,本片简直是全家出游于防暑降温的必备良药。为了配合这些尊贵的客人,制片方甚至找来了超级大冰柜作为影片拍摄的主要场景,当然,片中的6只企鹅有部分是CG制作,有一只虚拟的企鹅养尊处优毫不客气,生气时甚至给金-凯瑞本来就歪歪扭扭的脸上来了凶狠的一巴掌。
《小熊维尼》(Winnie the Pooh)
北美上映日期:2011年7月15日
发行公司:迪士尼
简介:家喻户晓的几个动画形象今年暑假也登上了大银幕,导演表示,他争取让这部电影拍得不只是一部儿童片——这也许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挑战,因为应该没有太多观众回去主动关注这部电影的剧情,他们只需要看到那只爱吃蜂蜜天天与饥饿作斗争的小熊维尼,和它的好朋友们在森林里无忧无虑的生活,导演的目的就达到了。
《美国队长》(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
上映时间:2011年7月22日
剧情简介:
身体孱弱的斯蒂夫-罗杰斯(Steve Rogers)一心加入军队为国效命,但他的身体条件却让他报国无门。正在这时,美国政府的“超级士兵”计划为他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注射了“超级士兵”血清的斯蒂夫不仅改造了自己的身体,获得过人的体力速度和耐力,也成为美军的一杆旗帜,前往前线与纳粹作战。被称为“美国队长”的斯蒂夫面临的不仅仅是普通纳粹士兵,还有纳粹的神秘组织“九头蛇”,他们之间将针对拥有神奇魔力的宇宙魔方展开争夺战。
和《雷神》的票房的大受好评相比,《美国队长》上映之前的评论只能说是褒贬不一,毕竟这影片走得是真实系路线,片中可能缺乏《绿灯侠》和《雷神》那样的超现实特效。但这部影片能否取得预计中的票房还不能早下定论,毕竟特效对于超级英雄题材的影片的重要性并没有那么大,《黑暗骑士》的成功和《绿灯侠》的失败都是绝佳的例证。
《X战警:第一战》(X-Men:First Class)
上映时间:2011年6月3日
剧情简介:
影片以冷战时期为背景,讲述X教授与万磁王一起对抗地狱火俱乐部谋划的核弹危机,最终却又因为意见分歧分道扬镳的故事。除了X教授与万磁王等X战警对抗地狱火俱乐部的主线之外,两人因为看待普通人问题上的分歧最终决裂的情感路线也算得上一条隐藏的剧情脉络。
《一天》(One Day)
北美上映日期:2011年8月19日
简介:本片改编自英国作家大卫-尼克尔斯(David Nicholls)的同名畅销小说,故事源起于1988年6月15日,两个年轻人在大学毕业晚会邂逅,他们决定以后每年的某一天都要相约见面。安妮-海瑟薇扮演的艾玛(Emma)善良可爱,梦想着让世界更加美好;吉姆-斯特吉斯扮演的戴克斯特(Dexter)则魅力十足,梦想着让世界成为他的舞台。在之后的20年中,每年的6月15日电影都会告诉观众这两个人近况如何,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
这个浪漫的故事由《成长教育》(An Ecation)女导演罗勒-莎菲执导,延续美国大甜妞配英伦小帅哥的不败模式,“每一年中的某天相约”这种不切实际的浪漫理念,狠、准、稳直接圈定那些还相信爱情的人儿;那些不相信爱情的人儿或许也会走进电影院,冷眼旁观银幕上两只帅哥美女演绎着一场童话故事。
片名:《坏老师》(Bad Teacher)
北美上映日期:2011年6月24日
简介:卡梅隆迪亚兹版本的麻辣教师伊丽莎白(Elizabeth),她满嘴脏话、行为粗鲁,动不动还High上一High,在被未婚夫甩了之后盯上了帅气又多金(而且是直男)的斯考特(Scott)——由贾斯汀扮演。为了把斯考特追到手,伊丽莎白做了隆胸手术,由此引来了另一名身材健、性感的体育老师罗素(Russell)——杰森扮演。什么?!三个人你还嫌不够乱?!没问题,还有露茜扮演的艾米(Amy),一同加入这场爱情混战。
《朋友也上床》(Friends with Benefits)
北美上映日期:2011年7月22日
简介:先恭喜贾斯汀,两部他担任主角的喜剧都在北美暑期档上映。(本片剧情还能再俗套一些么)如题,两个年轻人情投意合,但是他们决定只保持性关系。这两个人的身份颇有看头,贾斯汀扮演的迪伦(Dylan)是TMZ(着名八卦网站)的美工,米拉扮演的占美(Jamie)是名猎头,她花了六个月的时间劝服迪伦离开TMZ转投GQ做艺术总监。
《黑天鹅》(Black Swan)带给了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丈夫、儿子和奥斯卡的荣誉,也让米拉-库妮丝走入更多人的视野,她在本片中的角色和娜塔莉《不求回报》(No Strings Attached)如出一辙,《朋友也上床》更注重男女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只注重床上的细节……
《猿族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上映时间:2011年8月5日
剧情简介:
由弗兰科饰演的科学家发明了提高猩猩智力的方法,但这样一项发明却让整个人类社会陷入危难。拥有高超智慧的大猩猩凯撒将成为猿族崛起的象征,挑战统治星球的另外一支灵长类族群——人类。
《动物园看守》(The Zookeeper)
上映时间:2011年7月8日
剧情简介:
善良的饲养员格里芬(Griffin)一直无法讨得异性欢心,而另一半对他的工作也颇为介意,为此他有意更换工作。另外一方面,动物园的动物们也不愿失去史上最棒的饲养员,于是他们决定向格里芬支招,而且是用人言支招!在这群“良师益友”的指导下,格里芬踏上了自己的沟女之路...
凯文-詹姆斯与亚当-桑德勒这对老拍档已经合作多年,但这次有些不一样:“大人物”桑德勒转为幕后配音,“小人物”詹姆斯却走到台前挑大梁。
《鬼屋》(Don't Be Afraid of the Dark)
北美上映日期:2011年8月26日
简介:
一个小女孩跟随父亲和父亲的女友搬进了阴深的古宅。自从古宅的建筑者在一个世纪前神秘失踪之后,古宅的地下室一直处于封闭状态,直到调皮的小女孩无意的闯入,居住在地下室中的黑暗生物被惊醒。小女孩必须在邪恶的生物把三人吞噬之前说服父亲离开,但后者却坚持认为小女孩只是产生了幻觉。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鬼屋》应该是一部非常吓人的电影。去年的圣地亚哥国际动漫展(Comic-Con)上,吉尔莫-德尔-托罗在给《鬼屋》展厅的观众们播放片花之前若有其事的说:“如果还有小孩在展厅里,已经太迟了。”这位曾执导过《地狱男爵》(Hellboy)的导演表示制片方本来希望把《鬼屋》剪成一部PG-13的恐怖片,他说:“本来我们希望在保留恐怖内容的情况下,拍摄一部PG-13的电影。但我们把影片给美国电影协会看了之后他们给《鬼屋》评了R级,理由是‘恐怖内容太多’。然后我们和他们联系,问他们我们能否修改内容来换取PG-13的分级,他们的回答是‘为什么要毁掉一部完美的恐怖片?’”
《死神来了5》(Final Destination 5)
北美上映日期:2011年8月12日
简介:
一群人躲过了一个致命的事故,然后这群人当中开始有人死去,然后这群人中有人意识到他们都会离奇的死去,然后他们逃命,最后他们还是死了。看过这个系列的都懂。
本片编剧埃里克-赫瑟尔(Eric Heisserer)被制片方寄予厚望,新线影业(New Line Cinema)希望他能够把这个系列提升到另一个高度。本片主演之一阿伦-伊斯卡佩塔表示:“我认为这次他们更注重故事情节了。上一部的重点是死亡、死亡、死亡、死亡和死亡,因为人们喜欢看那些场面。但这次我们将会做好一切,我们会有优秀的故事、优秀的导演,总之这部电影会很好看。”
《恶老板》(Horrible Bosses)
北美上映日期:2011年7月8日
简介:你有没有想象过自己的老板暴毙身亡?如果你的老板是个性欲狂、工作狂,极其无聊又素质低下,你会怎么办。本片就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三个家伙有一天发现,他们的老板是他们在通往幸福道路上最大的障碍,所以开始齐心合力、开动脑筋、互相帮助,决定杀死他们的三个老板。
《拉瑞-克劳》(Larry Crowne)
北美上映日期:2011年7月1日
简介:汤姆-汉克斯第二次拿起导筒,这部他自导自演的影片讲述了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拉瑞-克劳没能在金融风暴的裁员大潮中幸存下来,中年失业的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了社区大学中的一员,在学校中,他遇到了朱莉娅-罗伯茨饰演的女教师默西迪斯(Mercedes),无奈默西迪斯已经结婚,拉瑞不得不面对他人生中的难题。
本片是汤姆-汉克斯与朱莉娅-罗伯茨在《查理-威尔逊的战争》(Charlie Wilson's War)后的第二次合作,从预告片来看两人之间的化学反应较之前作更为激烈。汤姆-汉克斯基本成为了影片质量的保证,这次的喜剧片应该也不会让影迷们有太大的失望。
《疯狂愚蠢的爱》(Crazy, Stupid, Love)
北美上映日期:2011年7月29日
简介:史蒂夫-卡瑞尔饰演的卡尔(Cal)和朱利安-摩尔饰演的艾梅丽(Emily)原本是一对幸福的夫妻……直到艾梅丽提出离婚,于是卡尔这个大龄男青年重回情场,却屡战屡败,直到他遇到了瑞恩-高斯林饰演的大众情人雅各布(Jacob),在雅各布的指导下,卡尔经历了“被解救”的人生旅程。
作为暑期档的又一部群星喜剧爱情喜剧,史蒂夫的悲情之旅是本片的核心,而瑞恩在片中的角色和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的《全民情敌》(Hitch)颇为相像,他在预告片中展示的八块腹肌绝对男女通杀。炎炎夏日,一部轻松欢乐又带有些许人生思考和感动的电影,应该不会太差。
《蓝精灵》(The Smurfs)
北美上映日期:2011年7月29日
简介:这些伴随着我们成长的,会魔法的蓝色小精灵在2011年终于走进了现代世界,纽约这座大苹果之城是蓝精灵冒险的舞台,3D拍摄,CG与真人的结合,强大的演员、配音阵容都是观众的必看元素。乐坛小天后凯蒂-派瑞变身金发蓝妹妹(Smurfette),《老爸老妈浪漫史》(How I Met Your Mother)中的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在片中扮演一名即将当爸爸的公司职员。
这些出生在比利时,今年已经53岁(蓝精灵形象始于1958年)的蓝精灵们不论是在纽约街头,还是在蘑菇村躲避格格巫的邪恶追捕,他们都那么积极向上,载歌载舞,唯一令人担心的就是3D版本的蓝精灵形象是否讨好,毕竟2D的蓝精灵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
《新天师斗僵尸》(Fright Night)
北美上映日期:2011年8月19日
简介:
本片的高中生主角查理(Charlie)发现附近的人开始消失,经过调查他发现最可疑的人是他母亲的新邻居杰瑞(Jerry)。但是他错了,因为杰瑞是个吸血鬼,不是人。查理告诉自己的母亲杰瑞是个吸血鬼,但母亲已经被迷人的杰瑞搞得神魂颠倒,不肯相信儿子的话。于是查理请来一位魔术师协助他干掉吸血鬼。
《圣徒》(Priest)
北美上映日期:2011年5月13日
简介:
在影片的世界中,人类和吸血鬼已经交战了好几个世纪,最后一次吸血鬼战争结束之后,圣徒老兵(保罗-贝坦尼饰演)在教堂围建的城市中过着安宁的生活,直到他的侄女被吸血鬼绑架。圣徒老兵联合侄女的男友(一名废城警长,凯姆-吉甘戴饰演)和一名前任圣徒(Maggie Q饰演),下定决心违背誓言追杀吸血鬼。
《超级8》(Super 8)
北美上映日期:2011年6月10日
简介:
故事发生在1979年的美国。(JJ希望观众在观影之前尽可能少的得知影片的细节,我们做到了。)
该片在最早传出消息的时候被误认为是《科洛弗档案》(Cloverfield)档案的续集或者前传,JJ很快就否定了这个传言,却拒绝更多的透露影片的细节,理由是为了让观众能够保留最大的观影乐趣,也有可能仅仅是一个宅男的偏执。
《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
北美上映日期:2011年5月27日
简介:
本片被设定在上世界五十年代的美国,通过一个德州家庭讨论生命的起源和意义,穿插了10来分钟的Discovery水准片段,展现出地球上生命诞生的过程,从细胞分裂到恐龙都有。
据称这是一部很难很难看懂的电影,所以等到蓝光盘发行之后,影片的海报会出现在大量文艺青年的博客上,也就是说,不看《生命之树》,你休想装X。另外可能有一部分追星族不禁想问,布拉德-皮特你现在怎么这样啊?
《赛车总动员2》(Cars 2)
上映时间:2011年6月24日
剧情介绍:
闪电麦昆的竞速之旅依然继续,这次他将迈出国门,与世界各地的好手竞速。另外一方面,陪伴麦昆的好友板牙却惹上了麻烦,他被英国秘密特工误认为是间谍,陷入了一场多方势力的冲突之中。
《变形金刚3》(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
北美上映时间:2011年6月29日 内地上映:7月21日
剧情介绍:
霸天虎们再次卷土重来,这次他们通过时空之门带来了大批援军,地球又一次陷入危机。半个世纪前的秘密被揭晓,人类早在登月前已经发现了汽车人的飞船,二这次的战斗他们更多得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行。
作为这一系列的大结局,《变3》自然是今年暑期档的一条大鱼,从之前公布的预告片来看,片中营造的大决战场面也确实值得期待。庞大的机器章鱼伸展触手卷倒大厦;飞驰中的大黄蜂突然变形接下坠落的同伴;擎天柱再次发威以一敌众,短短几分钟的预告片就够让人血脉贲张了。
片名:《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
北美上映日期:2011年7月14日
简介:从2001年第一部哈利波特电影面世到第八部大结局,正好十年。整个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本拉登主谋的911恐怖袭击,同年伏地魔寄生在霍格沃茨学校黑魔法老师身上(仅仅从电影角度来说)。2011年,本拉登被美军击毙,同年伏地魔也被哈利波特“爱”的终极大招制服。从此,魔法世界平息了,不知现实世界能否一样平息。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如今“腐文化”当道,各种关于伏地魔与哈利波特的纠缠不清段子让很多人津津乐道,两朵“双生花”一路打打斗斗到今年暑假终于落下帷幕,不知又会有多少哈迷怅然若失,不知又会有多少哈迷在大结局上映之前,花上18个钟头,从一到七看个过瘾——这个数字超过了“指环王”三部曲,“星战”迷可以试图挑战这个极限(仅从时间角度,不涉及剧情或是主题……)
如果感觉还可以,记得采纳哈
6. 求电影生命之树剧情详解。
剧情:
故事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得克萨斯州,追随主人公杰克的生命足迹,讲述他从天真无邪的孩童,到梦想幻灭的成人的成长史,以及如同现代社会中的游魂的他,如何踏上重新寻找生命意义的旅途,并力图修复他与父亲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故事。
杰克·奥布莱恩生长在典型的“严父慈母”的家庭环境中,他是家中的长子,随着两个弟弟的出世,他感觉自己不再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亲的望子成龙的心态和专制独断的作风,让他愈发难以忍受。直到某一天,一场飞来横祸,打破了这个家庭本已非常脆弱的和谐表象……
幕后花絮:
追寻生命与首亏坦宇宙的起源
40年,5部长片,如果要给泰伦斯·马力克的影片找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纯真与暴力、自然与精神、以及现实的残酷与超越认知的美之间的斗争……他关心的更多的是人类的经历、自然的神性、生命的意义,影片多充满神性思考,壮丽的画面与强烈的情感冲击,这也为他赢得了“好莱坞诗人”的美誉。《天堂之日》曾获1978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细细的红线》则摘走了1999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即使是毁誉参半的前作《新世界》,也被《电影手册》列入了新千年十佳影片的名单中,《生命之树》还没上映,已经被不少人列入今年最好的电影名单,自然也有其中的道理。
相比前几部作品,《生命之树》似乎更难被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它的故事从当今的大都市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的德州小镇,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追溯到宇宙大爆炸,如同一组交响乐的不同乐章,又如同生命之树的繁花与枝干,是对于真相、永恒、无限的追寻。继《新世界》后与马力克再度合作的制片人萨拉·格林说:“光是这个片名,已经让人遐想。生命之树的符号在许多宗教乃至达尔文主义的理论中都能见到,它代表着自然与灵性,这是与整个世界息息相关的主题。”
曾与马力克合作过《细细的红线》的制片人格兰特·希尔则说:“泰伦斯拥有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让观众能够在他的宇宙中漫游,或走进角色的内心深处。《生命之树》将这种视觉语言推向了一个新的维度,观众被拉进他的宇宙中,经历不同的旅程,通过不同的情节,找到与自己的生活相通的一面,这部电影不仅追溯一个家庭的足迹,还讲述了宇宙的起源。”
为了更好地向观众展示时空的宽广,泰伦斯·马力克将在片中呈现影史上前所未有的画面,包括宇宙大爆炸、地球的诞生、生命的起源。为此,马力克请教了各领域的科学家,了解相关的物理、天文和生物理论,同时,他也将首次在电影中运用大量的特技,并与曾担任《黑客帝国2》、《V字仇杀队》等片的特效总监丹·格拉斯合作,继《新世界》后,摄影师艾曼努尔·卢贝兹基也将与马力克再度联手,共同打造空前壮美的生命画卷。
《生命之树》被片方形容为一部对生命的赞美诗,讲述生命如何浇灌出爱,以及对生命本身的爱。而在宏大的宇宙背景下,它又是一部私密的电影。泰伦斯·马力克少年时代曾随父亲在德克萨斯的韦科生活过一段时间,让人联想是否这部电影亦带有一定的自传色彩。在男主角杰克·奥布莱恩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专制、母亲的慈爱,还有弟弟的夭折,都成为了纠缠他一生的问题,他的世界曾经充满欢乐,现在则像是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杰克长大之后,他在现实世界中逐渐迷失,成为现代游魂,他试图寻找生命对于自己的意义,而当他对于这一切有了新的理解时,他也踏出了原谅自己父亲的第一步。
皮特与西恩·潘饰演父子
布拉德·皮特最早是作为制片人介入此片的,直到泰伦斯·马力克将写好的剧本交给他后,他才开始有了想扮演父亲一角的想法,马力克立刻同意了他的者桐要求。在这之前,马力克曾考虑让科林·法瑞尔来饰演这一角色。同为制片人的德德·加德纳说,“我想是因为皮特刚做父亲没几年,片中角色对于父子关系的疑问触动了他的内心,特别是关于如何找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的问题。”片中皮特饰演的父亲虽然对孩子们的要求非常苛刻,但是又打心底地爱着这个家。
泰伦斯·马力克想到让西恩·潘来饰演儿子杰克·奥布莱恩,曾经演出过《细细的红线》的西恩·潘很快答应加盟。杰克是个才华横空老溢的建筑师,在现代都市的摩天大厦中追寻自己的梦想,但童年的回忆依然不时涌上心头。“他的台词不多,而是通过一举一动表现这个角色的精神状态。他让我们看到一个50年代出生的孩子成长到今日的变化过程,这正是影片要表达的基本主旨。而在影片末尾,他将展示出让人惊讶的情感变化。”制片人格兰特·希尔评价道。
对于母亲的选择,马力克则要求找一位不那么有名,但却温柔、亲切,散发母性温暖的女演员,今年30岁的杰西卡·查斯坦进入了他的视野。剧院演员出身的查斯坦在2008年首次“触电”,演出了独立电影《乔琳娜》,她还出演拉尔夫·费因斯的导演处女作《大将军寇流兰》,德德·加德纳评价她“拥有不属于她那个年纪的美,她的优雅与宽容与片中母亲的角色融为一体”。泰伦斯·马力克对杰西卡·查斯坦在片中的演出非常满意,并表明希望在下一部影片中继续与她合作,查斯坦也因此将成为继西恩·潘后,第二位与马力克有两次合作的演员,在这部未命名的新片计划中,她将有望与瑞秋·麦克亚当斯、本·阿弗莱克、哈维尔·巴登等同台对戏。
至于片中奥布莱恩家的三个小孩,则是在德克萨斯州当地挑选而来。选角导演维琪·布恩透露,影片还启用了大量的群众演员,片中差不多有9成演员是非职业演员。影片在德州的史密斯维尔拍摄,这座建于19世纪中叶的小城距德州首府奥斯汀仅一个小时车程。为了不破坏这里的宁静气氛,剧组租下了10处房屋进行拍摄并供自住。饰演杰西卡·查斯坦的母亲的菲奥娜·肖透露:“我们就住在影片拍摄的房子里,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也带着孩子住了进来。在白天拍摄的时候,我们要清空屋子里的私人物品,他们(指朱莉和孩子)又成了电影外的人。”有趣的是,在片中,奥布莱恩家门口就种有一棵“生命之树”,这棵橡树是从史密斯维尔附近的郊区连根一起运到拍摄地,整棵树重达29吨。
回到德克萨斯拍片,也了却了泰伦斯·马力克多年的一个愿望。马里克早在1978年推出《梦断情天》后就打算拍摄此片,当时的片名为《Q》,内容讲述“地球生命的起源”,后来因为资金周转原因而作罢。30年后,马里克通过各种渠道筹得上亿美元,得以将这部大片正式投拍。但是资金运作依然困难,影片从2008年2月就正式开拍,但直到2010年仍然没有完成后期制作,工期被无限期延长。去年的戛纳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都向泰伦斯·马力克发出邀请,泰伦斯·马力克甚至寄过一个初剪版本给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蒂埃里·弗雷莫。虽然后者表示急切希望影片能够在电影节上放映,但马里克坚持认为,影片尚未完成无法参赛。终于在今年,《生命之树》得以在戛纳露出真容,影片被视为本届金棕榈和明年奥斯卡的最有力竞争者之一。
7. 求推荐电影一一
一一如下族滑
NJ是个有原则的生意人,同妻子敏敏、女儿婷婷、儿子洋洋以及外婆住在台北某所普通公寓里。小舅子的一场麻烦婚礼过后,因为外婆突然中风昏迷,他迎来更加混乱的日子。
敏敏公司、家里两头跑,时常感觉自己要被耗空;婷婷一直为外婆的中风内疚,恋爱谈到中途发现自己不过是替代品;NJ更是麻烦重卜穗派重,公司面临破产,他又不愿放下别人眼里一文不值的自尊。一家人里,似乎只有洋洋没有烦恼,他平静地用照相机拍着各种人的背面,帮他们长出另一双眼睛,然而,洋洋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更深的悲凉。
生活
生活中由无数的事情组成。东一头西一棒的好像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生活也一直在过着,没有因为混乱而停滞。生活无论如何混乱,最终都会回归平淡、普通。许多人都幻想过,如果再重新过一遍自己的生活,现在会不会不型贺一样?但是人还是那样的人,生活应该也还是那样的生活。
生命
生命一直处于循环之中,一代人逝去、一代人成年、一代人出生。从喜宴开始到满月宴再到白事,走完了一生。我们为生命的诞生而喜悦,感叹生命的活力与力量。我们为生命的逝去而悲伤,痛恨在生命面前人的无力。
8. 海兽之子海兽之子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1、《海兽之子2019》网络云高清资源在线观看,芦田爱菜主演的2、如何评价海兽之子3、《海兽之子》讲的什么?4、《海兽之子》:星辰万千,海为胞宫,人为乳房,天为乐园5、海兽之子的剧情是什么样的?6、海兽之子三角恋吗《海兽之子2019》网络云高清资源在线观看,芦田爱菜主演的
链接:
提取码: 7hhc
《海兽之子 海_の子供》
导演: 渡边步
编剧: 木之花_、五十岚大介
主演: 芦田爱菜、石桥阳彩、浦上晟周、森崎温、稻垣吾郎、苍井优、渡边彻、田中泯、富司纯子
类型: 动画、奇幻、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20-11-20(中国大陆)、2019-06-07(日本)
片长: 111分钟
又名: Children of the Sea
偶遇到神秘少年“海”(石桥阳彩配)和“空”(浦上晟周配)的这个炎炎夏天,是琉花(芦田爱菜配)暑期的正式开始。天真无邪的“海”,看透一切的“空”,海洋馆里发光的鱼群,对琉花来说都像是一场浪漫的约定如期而至。
如何评价海兽之子
《海兽之子》是一部改编自日本着名漫画家五十岚大介同名漫画的动画电影。故事讲述的是性格率直火爆却又不擅旦告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中学女生琉花,由于在学校社团中使用暴力报复队友而被勒令退出社团。在家庭生活中又不断与母亲日渐疏远的她,感觉到在这充满炎炎夏日的暑假中,将要毫无趣味可言。
可是当她在父亲工作的水族馆中相继邂逅了被儒艮养大的孩子—海和空之后,一系列的神秘事件不断上演,为了寻找答案,破解真相,琉花不得不踏上了一段充满奇幻色彩的冒险之旅,并最终感受到了生命的真意。
对于没看过原着漫画的大多数人来说,这部电影的故空迟告事是会有些烧脑,以至于很多网友说道: “三星全给画面,故事就是垃圾。”
但其实如果你看过这部漫画的话,就会领悟到电影基本上呈现了原着的所有特色与精髓,并在影视特效的协助之下更加具有视听盛宴一般的感觉。
当然,这部动画的故事性的确较弱,对于习惯将电影当故事来看的人们来说,是会感觉到不太适应。但是经典的东西并不一定就应该固化在一个框架之中,《海兽之子》大概就是这个框架之外的惊喜吧!
其实这部电影只要你一直看到最后,就能够知道他其实讲诉的是一个关于宇宙的诞生,星辰的诞生以及生命诞生的故事。
宇宙是什么?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地球又为什么会存在?生命是如何诞生的?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宇宙、地球、生命,这貌似结合为一体的三者又将去向何方呢?
其实这也是我们人类恒古以来一直所思考的问题。在电影开篇的字幕中就已经交代这个故事是一个“星之种,星之子,以及星之诞生的故事”。
《海兽之子》讲的什么?
该片讲述了少女琉花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两位神秘少年“海”和“空”,并追随两位少年的脚步,在星辰大海之间畅游,窥见世界与人生的故事。
《海兽之子》是由渡边步执导、STUDIO4℃负责动画制作的日本动画电影,改编自五十岚大介创作的同名漫画。
电影于2019年6月7日在日本上映,中国香港于2019年7月25日上映,中国台湾于2019年10月9日上映。中国大陆于2020年11月20日上映。
背景
在音乐配上视频的一瞬间,周围的世界像是一下子出现变化,自己仿佛快要被海风吞没一样,视频的壮大感更上一层楼。画面的细节不但描划得十分仔细,甚至把原作中由于作画上的限制未能让我尽诉的角色的种种心情也一一表现出来。
渡边导演曾被劝说过,将本作电影化是一件很难的事,但即使如此,导演还是表示,《海兽之子》从一部“什么都不像的原作”,变成了一部“什么都不像的电影”。像是连言语也不足以表现一样,这种凑合的快感让他感到十分兴奋。
《海兽之子》:星辰万千,海为胞宫,人为乳房,天为乐园
我从未到过海边。旅行回来的朋友和我说,从海上吹来的风咸咸的,那里的空气有种特殊的清新感,飘荡着来自天空、海洋和大地的味道。但即使听了这样的描述,即使我从无数书籍中得知了关于海的文字,从无数影视中目睹了关于海的影像,我也只能够在脑海中为自己造一个粗制的海滩。
关于海的形象,在我很小的时候便有了雏形。不管是那座富丽堂皇的深海龙宫,还是那条舍弃歌声的美丽人鱼,都将一个个关于大海的幻想带入我那些幼稚的梦中,在我熟睡之时,于房间里的一片片月光中映出波纹。
那时我觉得,海洋是个无比热闹、多姿多彩的世界,那里的生命总是五彩斑斓,那里的故事总是充满生机。
可是,有一天,斗明我却发现了大海中生命的哀伤。
那是一篇故事,我已经忘记了我是在绘本还是杂志上看到的,但故事的标题却十分打动我,以至于近十年过去了我仍记得——《听,鲸鱼在唱歌》。
故事的大概好像是说有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因为利益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副手想要捕捉一头鲸鱼,船长一开始不同意,但在争论之后也默认了。紧接着他们追赶着一头鲸鱼,然而这头鲸鱼却逃向了岸边,最终搁浅。
故事的结尾,在远方传来的鲸鱼悲哀的歌声中,他们震惊地发现,他们的船漏了油,而这头鲸鱼故意引导他们来到陆地,救了他们一命,然而代价却是自己的生命。
那时最打动我的,莫过于鲸鱼死后,她的孩子在远方一边发出哭泣般的歌声,一边向远方游去的情节。那时尚且年幼的我深深感到了那些深蓝色生命的美丽与哀伤,理解到海洋并非曾经所想的那样充满幻想和色彩,而是充斥着孤独与寒冷。
再长大些,我迷上了一款游戏,里面的一个场景一直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而它的名字则是取自一个传说——亚特兰蒂斯。
曾经无比繁荣的古代文明,因为巨大的灾难沉入大西洋,在万年后重新被人类提起,却已经是失落无比的海底废墟。我曾想象,当这片大陆仍然展现着它的辉煌时,上面的人们应该也曾载歌载舞,觥筹交错。他们在困境中歌颂爱、希望与生命,在绝望中书写着只属于这篇土地的奇迹。然而,希望的对立面却并非绝望,而是一切被灾难摧毁后的死寂。
生命已逝,徒留寂静。
如果生命如此脆弱,如果那些被生命创造出来的文化也如此不堪一击,那么我们平时说的歌颂生命,到底是歌颂生命的什么?
升入高中,通过生物学,我认识到了人类是如何繁殖生命的。一开始微不足道的精子和卵细胞,在漫长的黑暗中结合,分裂,经过几个特殊的阶段,发育成成熟的胎儿。我还记得老师给我们放过一部叫做《子宫日记》的纪录片,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理解一个新生命的产生是如此复杂和艰难,又是如此具有魅力。
我记得,当我看到纪录片中无数精子奋力游向前方的黑暗时,我无意中想到了海洋中鱼群的迁徙。从各方汇聚而来的鱼类,形成一条壮观的鱼群带,它们为了某个目的不顾一切地游着,仿佛是要去参加一场关于海洋的祭典。
一瞬间,我似乎有些懂得生命的魅力,也许那个时候,我开始觉得我们把生命理解得过于狭隘了。
在那之后,生命进化论也好,生命起源学说也好,我了解到许多有趣的猜想和理论,然后进一步了解到生命本身的奥秘是如此深邃。我仍记得有一种生命外来论,它认为生命胚种可以搭乘陨石降临到地球,不论科学与否,我觉得这种生命诞生的形式本身浪漫无比。
燃烧着的流星划过天际,最终坠落到海里。
星辰万千,海为胞宫。
若把生命的定义扩大,大地本身何尝不是生命?生物们在土地上出生、成长、衰老、死去,最后化为尘土,又被其它生物摄入,成为活着的一部分,循环往复,新陈代谢。大海本身何尝不是生命?她无时无刻不在呼吸,而那些鱼类则携带着种种物质和信息有规律地穿梭在她体内,组成她的血脉与神经。宇宙本身何尝不是生命?恒星们能成为她的细胞,星系们能成为她的组织,它们同样各司其职,同样会生老病死。
如果这样思考,生命的图景似乎无处不在。
当这种思考重新回归到人类本身,人便似乎不再是原本的形态。曾经有人说:“人类不过是一个梦。”人类是会思考的,而我觉得,思考是能跨越维度的限制的。如若将这种限制模糊,那人便也能不局限于原本的形体,能在任意的世界遨游。正如庄子能成为蝴蝶,达芙妮能成为月桂,人也能成为大地,成为海洋,成为宇宙。
宇宙为我,我为宇宙。
我最终认识到,人类,真正有魅力的,不正是其思想吗?
也许有人会歌颂人类的形体之美,认为这是生命的艺术形态。但若要我歌颂生命,那我一定会选择人类的思想。无论是最美丽的数学定理,还是最惊艳的艺术作品,其中近乎完美的理性与感性都根植于人类的思想。很多人都设想过一种科学沦陷——人类失去了肉体,从碳基生命转化为电子生命,如果这真的成为现实,人类这种生物便失去了所有荣耀吗?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人类还能思考。
但这并非最终答案。
龙宫和人鱼能让我感到生命的活力,死去的鲸鱼能让我感到生命的悲哀,失落的古城能让我感到生命的落寞,流星的坠落能让我感到生命的浪漫。
我在这之中所感受到的生命的魅力,来自于从那些生命图景当中展现出来的思想,或者说是,言语。
那些言语不属于人类,却和人类的思想发生了碰撞,在人的脑海中产生了关于生命的诞生与没落的感想。这些东西使我们认为,这些看似不具有生命现象的事物曾经或者仍然活着,并让我们从中能体会到生命的美感。
我要说的是,我不仅歌颂人的思想,更歌颂这世间万物的思想,生命的思想。那才是这世上真正美的事物,所有的可能性与创造性均由此诞生,所有的感情与行为均由此迸发。
恐怕,这就是我着迷于大海的理由。
是的,我没有去过大海,仅仅从朋友的只言片语和信息载体的断章取义中难以模拟出面朝大海的真切感受。但海所传达的关于生命的思想却确实地传达到了我这里,并深深感动着我。
在我最近观看的一部电影——《海兽之子》中,生命是这样被描绘的:
星辰万千,海为胞宫,人为乳房,天为乐园。
海兽之子的剧情是什么样的?
电影《海兽之子》讲述了少女琉花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两位神秘少年“海”和“空”,并追随两位少年的脚步,在星辰大海之间畅游,窥见世界与人生的故事。影片改编自口碑电影《小森林》系列原作五十岚大介的漫画,海报设计师黄海作为原着漫画迷,本次也一手设计了中国区海报。
画面中,三位主人公畅游在大海之间,翻起的海浪与鱼群、朦胧的太阳和漩涡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若隐若现的太极图。设计师透过一幅太极图,凝练表达出影片对于自然、宇宙、生灵、轮回的思考,寓意不论人、海洋、生命一切的循环,都在其中。
剧情简介:
故事以一名名为琉花的少女在暑假时和两名神秘少年相遇为起点,见证了生命以大海为起点和终点,诞生死去,循环往复,并从中理解了生命的意义,获得内心的成长。主人公的琉花是一个脾气略微急躁的普通少女,父母亲都在水族馆中工作,小的时候曾经在水族馆内见到过发光的鱼群,对其记忆尤深。
因为琉花脾气的关系,她在中学第二个暑假被参加的运动社团给开除了,百无聊赖的她在去父亲 工作的水族馆中遇见了两名神秘的异国少年,“海”和“空”——据说是被儒艮所养大,可以长时间在 海中生存,且不能过久离开水源的孩子,并且开始了她之后所说的“最漫长的暑假”。
海兽之子三角恋吗
不是。
《海兽之子》不是三角恋的情节,海兽之子的cp有二郎和菜穗子,《海兽之子》是日本动画电影,改编自五十岚大介创作的同名漫画。
在这部电影中,二郎和菜穗子因为缘分而相遇,又因为缘分而在一起,二郎虽然为了梦想不能一直陪伴菜穗子,但是菜穗子还是会一直陪伴着二郎,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爱着二郎。
9. 求有一部美国科幻电影名称.
片名:黑衣人(Men in Black) 黑衣人
又名:MIB星际战警 / 黑超特警组 导演:巴里·索南菲尔德 Barry Sonnenfel 类型:动作 / 科幻 / 喜剧 片长:98 min 国家:美国 语言:英语/西班牙语 色彩:彩色 混音:DTS SDDS Dolby SR 评级:Rated PG-13 for language and sci-fi violence. 级别:Australia:PG Singapore:PG Portugal:M/12 Argentina:13 Australia:M Chile:TE Netherlands:12 Peru:PT USA:PG-13 Finland:K-12 Sweden:11 UK:PG France:U Canada:PG Norway:11 Germany:12 Spain:7 Brazil:12 Ireland:12 South Korea:12 Denmark:11 版权所有:Columbia Pictures Instries, Inc. 制作日期:1996年3月14日 - 1996年7月 编剧: Lowell Cunningham .....(comic) Ed Solomon .....(screen story) Ed Solomon .....(screenplay)
演员
黑衣人
汤米·李·琼斯 Tommy Lee Jones .....Agent K (Kay) 威尔·史密斯 Will Smith .....James Edwards/Agent J (Jay)/"Slick" 琳达·费奥伦蒂诺 Linda Fiorentino .....Dr. Laurel Weaver/Agent L (Elle) 文森特·诺费奥 Vincent D'Onofrio .....Edgar 雷普·汤恩 Rip Torn .....Chief Zed 托尼·夏尔赫布 Tony Shalhoub .....Jack Jeebs Siobhan Fallon .....Beatrice, Edgar's Wife Mike Nussbaum .....Gentle Rosenburg the Arquillian Jeweler 强·格瑞斯 Jon Gries .....Nick the Van Driver Sergio Calderón .....Jose Carel Struycken .....Arquillian 弗瑞德里克·林恩 Fredric Lehne .....INS Agent Janus (as Fredric Lane) Richard Hamilton .....Agent D (K's first Partner) Kent Faulcon .....1st Lt. Jake Jensen John Alexander .....Mikey Keith Campbell .....Perp Ken Thorley .....Zap-Em Exterminator Patrick Breen .....Reggie Redgick Becky Ann Baker .....Mrs. Redgick 西恩·瓦兰 Sean Whalen .....Passport Officer Harsh Nayyar .....Manny the News Vendor Michael Willis .....Cop in Morgue Willie C. Carpenter .....Police Inspector Peter Linari .....Tow Truck Driver 大卫·克罗斯 David Cross .....Newton the Morgue Attendant Charles C. Stevenson Jr. .....Agent B Boris Leskin .....Cook Steve Rankin .....INS Agent Andy Prosky .....INS Agent Michael Goldfinger .....NYPD Sergeant at Edwards ' Interrogation Alpheus Merchant .....Security Guard Norma Jean Groh .....Mrs. Irma Edelson, Edwards' Alien Teacher Bernard Gilkey .....Baseball Player Sean Plummer .....First Contact Alien Michael Kaliski .....First Contact Alien Richard Arthur .....2nd First Contact Alien Debbie Lee Carrington .....Alien Father Verne Troyer .....Alien Son Mykal Wayne Williams .....Scared Guy Tim Blaney .....Frank the Pug (voice) Mark Setrakian .....Rosenberg Alien (voice) Brad Abrell .....Worm Guy (voice) Thom Fountain .....Worm Guy (voice) Carl J. Johnson .....Worm Guy (voice) Drew Massey .....Worm Guy (voice) John Darrah .....Army Officer (uncredited) Karen Lynn Gorney .....Announcer (uncredited) Adrian Lee .....Wall Street Broker (uncredited) Stephanie Paliferro .....INS Agent (uncredited) Joe Paparone .....Police Inspector (uncredited) James Rosin .....Wall Street businessman (uncredited) Eliot Sash .....Police officer #4 (uncredited) Chloe Sonnenfeld .....Alien on TV Monitors (uncredited)
制片
黑衣人
Laurie MacDonald .....procer Steven R. Molen .....associate procer Walter F. Parkes .....procer Graham Place .....co-procer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Steven Spielberg .....executive procer
制作公司
Amblin Entertainment [美国]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Corporation [美国] MacDonald/Parkes Proctions [美国]
发行公司
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美国] 哥伦比亚三星电影发行公司 Columbia TriStar Film Distributors International [美国] ..... (Argentina) Columbia TriStar Film GmbH [德国] ..... (Germany) Columbia TriStar Films [法国] ..... (1997) (France) (theatrical) Columbia TriStar Films de España S.A. [西班牙] ..... (Spain) 哥伦比亚三星家庭视频公司 Columbia TriStar Home Video [美国] ..... (France) (video) LK-TEL [阿根廷] ..... (Argentina) (video) MCA/Universal Pictures [美国] ..... (Argentina) (video) 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美国] ..... (Argentina) (video) Universal Studios Home Video [美国] ..... (video)
特技制作公司
Autumn Light Entertainment ..... (digital effects) Banned from the Ranch Entertainment (BFTRE) [美国] ..... (alien languages) Cinovation Studios ..... (alien make-up effects) 工业光魔公司 Instrial Light & Magic (ILM) [美国] ..... (special visual effects and animation) K.N.B. Effects Group [美国] ..... (additional alien make-up effects) Les Proctions Pascal Blais [加拿大] ..... (additional alien make-up effects) ME FX ..... (additional alien makeup effects) Mo 42 Special Effects ..... (main titles sequence) Mo42 Special Effects [美国] ..... (main titles sequence) Open Films ..... (main title sequence) Question Mark FX ..... (additional digital effects) Steve Johnson's XFX Inc. [美国] ..... (additional alien makeup effects) Storyboard Inc. ..... (additional alien make-up effects) VisionArt [美国] ..... (additional alien make-up effects) Visual Concept Engineering (VCE) [美国] .....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其它公司
Animal Actors of Hollywood [美国] ..... animals provided by Bausch & Lomb ..... Ray-Ban sunglasses C-5 Inc. [美国] ..... post-proction sound Columbia Records .....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Daily News L.P. [美国] ..... Daily News logo and trademark used with permission of 黑衣人
Deluxe Motion Picture Catering [美国] ..... catering Dolch Computer Systems Inc. ..... special thanks Gala Catering Inc. [美国] ..... caterer: New York unit Hamilton ..... the Ventura watch Inphomation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 Psychic Friends Network courtesy of Kinesis Corp. ..... keyboards Major League Baseball Properties Inc. [美国] ..... The Major League Baseball trademarks licensed by Marvel/Malibu Comics ..... comic books NBC News Archives [美国] ..... Al Roker clip courtesy of Pacific Title [美国] ..... opticals Sound One Corporation [美国] ..... re-recording facilities The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 special thanks The New York City Mayor's Office of Film, Theatre & Broadcasting [美国] ..... special thanks The Triborough Bridge and Tunnel Authority ..... special thanks
内容简介
K和J双人组是美国联邦调查局所属的一个非正式情报单位的刑警,他们的任务就是监督外星人在地球上的活动,任何外星人如果图谋不轨,就会被这两位身穿黑色西装的特警歼灭。然而在一联串调查未登记外星人访地球记录时,K和J竟发现银河中的恐怖份子正秘密的行动准备刺杀另一星球的大使。由于这个举动将引起宇宙间的征战、世界将面临崩溃,K和J必须在地球被外星人渣毁灭前找到这批恐怖份子。K和J这对黑白搭档就带着巨大无敌枪到处对付奇形怪状的外星人,结果却笑料百出,他们到底能不能完成任务呢……
评论
·Protecting the earth from the scum of the universe ·More secretive than the C.I.A. - More powerful than the F.B.I. - And they're looking for a few good men - They are the Men in Black ·Men in Black - Protecting the Earth from the scum of the Universe.
幕后制作
这个世界除了追明星的“追星一族”,还有追外星人的“追星一族”。后者对天上出现的每一个不明物体、地下挖出的每一具畸形骷髅都浮想联翩,认为是政府扣压外星人不让人民知道真相。影片索性将这个理论推向极至,设定地球上早已充斥外星人,只不过他们并非鼠头猴脑,而是跟我们人类一个样,因此混在你我当中谁都不知情。
10. 美国一部关于地球进化史的电影,
BBC记录片《地球形成的故事》 讲述生命进化
[剧情简介]:
在过去的四亿年间,生命已由简单的单细胞进化成今日复杂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科学家从活跃的火山口,到无底的深渊,揭露转动不停的地球令人惊讶的变化。当科学家对地球的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时,它们发现改变地球的力量,对生物的进化过程有深远的影响。板块的运动,地质的形成;火山的爆发,地震的产生,不但重组了陆地,亦令地貌不停的改变,使新生命不断进化成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