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日本香港朝鲜电影
① 好看的韩国电影推荐豆瓣
1、《绝密跟踪》
这部影片翻拍07年的香港电影《跟踪》,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部翻拍的电影竟比原版还要好,影片节奏分成紧凑,除去结尾的不合理之外,这部影片可以说达到了好莱坞的水准了。
2、《亲切的金子》
这部影片的故事很简单,讲述的是一名叫做金子的女人被冤枉出狱之后,在狱友的帮助之下对陷害她的男人展开了报复。李英爱在片中的演技真的很赞,而导演片尾对人性的表述使得这部影片至今仍受不少观众喜欢的原因。
3、《黄海》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男人为了去韩国找寻妻子,于是踏上了一条不归路的故事。这部影片可以说是一部R级片,全片的故事推进完全是依靠暴力和血腥的动作场面。
4、《假如爱有天意》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纯爱片的范本,片中的爱情很美丽也很感人。
5、《追击者》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老鸨发现自己手下的小姐一个接着一个消失了,他以为那些小姐都被人拐走了,于是他开始调查,结果没想到竟是被一个男人给杀了,老鸨便开始调查那个男人……这是一部悬疑片,结局很惨。
6、《恐怖直播》
影片将镜头聚焦在一个演播厅内,节奏很紧凑,简直令人血脉喷张,全片几乎由河正宇一人撑起,他的演技几乎达到了神级。
7、《卑劣的街头》
这部影片估计是韩国史上拍得最好的一部黑帮电影,片中各种砍人的画面可以说是韩国黑帮电影中最为真实的片段,简直令人震撼。
8、《杀人回忆》
影片改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生的一起奸杀案。影片的前半段相对来说比较搞笑,后半段的气氛比较压抑,而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则是全片的精华所在,也让这部影片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缺陷。
② 盘点韩国电影关于朝鲜战争的,【在线观看】免费百度云资源
韩国电影关于朝鲜战争的,免费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剧名:仁川登陆作战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西部战线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向着炮火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③ 求韩国爱情电影,中国爱情电影,日本人爱情电影总评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无论职业生涯与曲折阅历,跨越2个世纪,又生活在崭新的21世纪,是充实而幸运的,而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颇大的因素还是电影文化。早在上一世纪70、80年代,可以说电影是日常生活光环中最精彩的部分,至今回忆起来还是非常甜美而幸福的。
由于地理、文化、历史、经济、人际等因素,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的电影的缘分更深,相互间的影响也很大,就像本乡本村邻居之间发生的真实故事。
——对历史文化的共享:我国历史名着《红楼梦》,在日本与韩国因文化习俗的不同,反响并不大,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对中日韩三国老百姓来说,是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诸葛孔明、刘备、武松、孙悟空路人皆知,谈论起来,眉飞色舞。经典传奇人物和故事性,使三国人民有了共同的情趣和话题。这是今后文化产业,尤其在电影产业中,扩大合作与交流的极好契机和线索。
——然而,在近代电影产业发展上,三国都走了各自不同的路。上一世纪60、70年代,应该说,这个时期对三国来说,是奠定电影产业发展基础的最佳时期,但我国被文革夭折,日本则达到顶峰,韩国徘徊迷惘。当韩国没有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模仿香港武打电影,步其后尘的时候,我国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而日本追求艺术经典,涌现出诸如黑泽明、佐藤纯弥、熊井启、山田洋次等着名导演和我国观众所熟悉的《追捕》、《人证》、《望乡》、《远山的呼唤》等优秀影片。即使在深受意识形态影响的50、60年代,我国电影工作者也拍出了《武训传》、《红旗谱》、《英雄儿女》、《早春二月》等优秀的电影,而且诸如《青春之歌》等这些革命电影还深深影响了日本青年一代。
这个时期因众所周知的原因,韩国电影无缘与中国观众见面,而朝鲜电影如《卖花姑娘》、《看不见的战线》、《鲜花盛开的村庄》、《摘苹果的时候》等电影文化与艺术丰富了国人的业余生活,至今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还深深怀念着这些电影文化。很可惜,在文革期间,日本电影艺术登峰造极,而中国的电影创作被中断夭折,跌入低谷。
当上一世纪80、90年代,中国电影奋起直追、韩国电影积淀沃土的时候,日本电影开始进入萎缩和休眠状态。改革开放初期,被10年文革尘封、禁锢的中国电影和电影人日夜赶程、奋起直追的时候,韩国电影业也悄然找到自己的感觉,虽然那时的韩国电影充满着不和谐社会的怨恨和撞击,但正在沿着艺术的生涯艰难探索。提早进入国际化、全球化的日本以及被工作极度兴奋的日本经济人,已经无心无暇光顾严肃、精湛的艺术世界,而消遣和徘徊于现成的美国大片和色情世界了。严肃、认真的艺术家被搁浅,电影产业受到生死危机。
——面临着同样的危机。同样处于惊险危机的韩国电影,比日本更多了一层危机意识,视死如归、破釜沉舟,探索着自主的创意和制作,比中国历史文化负荷轻,不太讲究日本的形式美,更加重视即兴与具有急促性格文化特征的韩国人,在电影创作中也更加急促地寻找着什么。电影市场没有日本和我国那么大,而且受美国影响更大,追求人性和休闲生活化的电视剧和追求快节奏的电影便应运而生。《我的野蛮女友》、《实尾岛》、《太极旗飘扬》、《密阳》等优秀电影纷至沓来。然而,对韩国电影的最大威胁还是美国电影,电影经纪人越来越少,国内市场萎缩,将都成为致命打击。好比一个力大无比的相扑运动员和小体格拳击手的拼搏,更重要的是这些相扑运动员已来自于全世界,成为开放的文化系统。日本电影也如此薄命,尽管山田洋次的《武士的尊严》等多部优秀电影出世,但总体走向如同韩国面临的十字路。
按道理,中国13亿人口,有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经典,中国的电影应该真正起飞,但是前景比日本、韩国好不到哪里去。历史传统文化并没有与现代电影艺术接轨,没有形成一大批视电影为生命的艺术家,眼前的商业化和政治化趋向,使电影人还没有找到适合走向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却遭遇国内批判和困惑。
——新的创意与探索。如同经济全球化一样,信息也在一体化。能否与美国大片文化对等的发展道路,我们究竟比美国文化缺少什么?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症结可能还是教育和文化。缺乏美国的创新教育,缺乏来自全世界的优秀人才,缺乏开阔开放的体制与文化,缺乏如何处理单元和多元文化和民族的经验与胸怀,更执着的还是以谁为主的局部纷争。自主创新的最终结果是否达成和谐与共同体?和谐与共同体是否比自主创新还要升华,更上一层楼?
既然美国文化强势的真谛在于开放和创意,我们是否尝试一下:中日韩共同打造东方文化神韵和电影共同体?中国画的神韵和精彩,日本画的精细和精巧,朝鲜画的纯朴和亲近,三国文化与电影能否优势互补、相辅相成?接续电影《赤壁》后,再共同拍摄《孔子》、《地藏菩萨》和《嫦娥奔月》?
缺乏创意、开放性和共同体意识,将成为中日韩文化电影乃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桎梏和瓶颈。东方电影文化的突围,需要更大的智慧和胸怀。
④ 简述亚洲电影风格及代表作
2003年,就在中国电影延续着新世纪全面开始的电影产业化进程的同时,亚洲电影的格局也正悄然变化着。上个世纪60年代辉煌一时的日本大制片厂体系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70年代曾经兴旺的泰国类型片又开始复苏了;90年代起领一时之风骚的伊朗电影正停滞不前;而种种迹象表明,韩国电影人正以一种非凡的气魄,走在亚洲电影的最前列。 韩国 今年的60多部韩国影片本身值得一提的地方并不多,无论是《武士》还是《菊花香》,或者眼下的热门影片《杀人回忆》,都不足以作为韩国电影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佐证。值得一提的是韩国电影人的整体风貌,可以说2003年,韩国电影人正以一种非凡的气魄,试图为亚洲电影开创出一个全新的格局。 要证明这一点,我们只需要看两个在亚洲举办的国际电影节:韩国釜山电影节和日本东京电影节。东京电影节闭幕那天,据说主办方手里还有近100张各国记者证,没人来领。东京电影节年年都四平八稳,参赛片普遍平庸缺乏竞争力,可见眼下日本电影的尴尬地位。而釜山电影节呢?它和荷兰的鹿特丹电影节一样,设立了针对青年导演的资助计划。拍电影是个花钱的事儿,于是对全世界的青年影人而言,釜山电影节具有一种不言而喻的吸引力。釜山电影节对欧洲的三大电影节甚至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可见韩国电影目前在亚洲所处的地位。此外,今年釜山电影节从开幕片到最终评奖结果,很多影片的题材非常敏感,其中有些涉及到韩国军方的问题,有些涉及老年和少年的性问题。对这些影片的接纳在某一层面上体现出该电影节特有的气魄。 本届釜山电影节的开幕片是金基德的《海岸线》。虽然不少影评人对这一选择感到意外,因为往年的开幕片一般都较为保守,而金基德的电影,普遍都被认为比较前卫。今年釜山电影节的大胆之举,也正暗示了自己的魄力。《海岸线》说的是关于韩国军队丑闻,胆小的士兵以及被误杀的平民等内容是影片的争议核心。这种反传统军人形象的电影在韩国电影史上是绝对少见的。 如果说这些题材敏感的影片受欢迎只是一个偶然,不足以体现釜山电影节的魄力,那么电影节的一些长久做法则可以使人相信这一电影节的确有其自身的特殊魅力。釜山电影节的历史并不久远,从1996年创办至今,只不过才7年的历史。7年就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电影人和电影商热衷光顾的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有其不同于其他电影节之处。 此外,釜山电影节从1997年开始还同时举办一个名为PPP(PusanPromotionPlay)的商业活动。整个PPP功能可以分为三方面:一是研讨各地电影市场的商机和出路;二是为亚洲各地电影商筹拍的新片找到足够的资金;此外便是设立奖项以现金方式资助一些影片的拍摄计划。正是通过釜山电影节,关锦鹏才找到了《长恨歌》的资金投入;今年中国导演刘浩以新作《紫禁城的游戏》也获得了资助。如果再向前追溯,早在1998年娄烨也是通过PPP得到了《苏州河》的后期资金。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活动,釜山电影节才会有如此多的电影人愿意参加,因为对于电影导演们来说,拉到赞助资金有时候比得奖还要重要。 至于奖项,釜山电影节中惟一的竞赛奖新潮流奖。这也是它最具价值的奖,是专为鼓励亚洲新生代的电影人所设,只接纳新导演的处女作或是第二部作品。而志在鼓励为韩国电影做出突出贡献的电影人的韩国电影奖,它的对象是韩国以外的电影人。今年这一奖颁发给了一个法国人,因为他创办的杜维尔亚洲影展为韩国电影走向世界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到韩国电影人的开放胸襟。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釜山电影节上有7部朝鲜电影经过审批后,获准在釜山公映。这些影片几乎都是朝鲜电影里程碑作品,其中包括朝鲜80年代中期的影片《无乐无忧》,这部影片有朝鲜电影史上第一个接吻的镜头。 日本 相比起韩国电影的方兴未艾,日本电影的前途似乎黯淡了许多。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许多日本大制片厂就开始纷纷崩溃。此前,以《罗生门》为代表的日本20世纪50年代电影黄金时期的作品基本都出自松竹、大映、东宝、东映这四大电影公司之手。像我们熟悉的高仓健主演的所有影片都是典型的大制片厂电影。1999年,高仓健和他的老搭档降旗康男导演合作了他的第202部作品《铁道员》,在讲述北海道一个即将被废弃的小站站长的怀旧故事的同时,也极具象征意味地暗示出昔日辉煌的大制片厂体系的衰落。事实也是如此,该摄制组的大部分成员在影片拍摄后也全部退休了。 随着“松竹”等为代表的大制片厂日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迅速蓬勃发展的所谓的“独立电影”。这类电影迅速繁荣在90年代后半期,一大批通过各种途径创作独立电影的日本年轻电影人开始大显身手。近年来,随着独立电影的进一步发展,黑泽清、河濑直美、青山真治等一批优秀的独立电影导演日趋成熟,他们的作品相继得到了国际影坛的认可。 在今年的第56届戛纳电影节上,就有两部夺标呼声很高的日本独立电影亮相:黑泽清的《光明的未来》和河濑直美的《沙罗双树》。 女导演河濑直美的《沙罗双树》能入围戛纳,与其说是艺术上的成就,还不如说是戛纳对“独立”这一传统的下意识的维护。河濑直美的上一部参赛作品《萌动的朱雀》曾让她获得了戛纳金摄影机奖。这部小成本电影的成功得益于日本日益完善的独立制片系统。在着名独立制片人仙头武则的大力帮助下,这部电影走低成本制作、在一家电影院的午夜场连放好几个月的路线,不仅全部收回成本,更给独立电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示范。 至于《光明的未来》,其演员阵容还是颇为可观的,有影迷非常熟悉的老演员藤龙也,他曾主演大岛渚的两部惊世名作《感官世界》和《爱的亡灵》;还有年轻一点的浅野忠信,眼下是当代日本电影的代表人物。目前在国际影坛上抛头露面的日本独立导演的作品中,常常可以见到他的身影。平心而论,《光明的未来》在本届戛纳电影节上空手而归,也不是出人意料的事情。因为,这部影片除了汇聚日本的几个最优秀男演员之外,情节拖沓、主题暧昧,几乎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在新锐独立电影的一统天下里,观众普遍抱怨:日本电影没有经典了。尽管《人造天堂》获得了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六月的蛇》获得去年的威尼斯“评委会特别奖”,但这些影片无论从规模还是宣传力度上来说,都很难与大制片厂生产的影片相提并论。比如这部真正让低迷的日本影坛为之一振的《座头市》。 北野武算得上是当代日本导演的中坚力量,今年一出手就拿下了让人抢破头的第60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此后更是连拿包括多伦多影展“观众票选大奖”在内的多项国际奖项。但是,这部由松竹公司制作的影片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获奖,而在于拉动日渐疲软的日本本土电影票房。 去年的《黄昏清兵卫》带来了日本“时代剧”的复兴,山田洋次的“复古”和市川准在《坂本龙马,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里表现出来的时代风尚,给了北野武不小的启发。《座头市》的娱乐效果吸引了很大一部分年轻观众,松竹电影公司也从中看到了大制片厂的最后一丝希望。 越南 一些越南题材的电影在国际上大放异彩,背后其实是越南裔的电影人。美籍越南裔导演包东尼,他的影片《恋恋三季》获得1997年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金熊奖。近年在国际影坛引起关注的越南导演郑明河的身份是美籍越南裔电影学者。另一位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是,越南最着名的导演陈英雄。他在1993年拍了第一部剧情长片《青木瓜之味》,该片算得上是越南电影史上的重要作品,并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金摄影机奖和法国恺撒奖最佳外语片奖,以及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然而,与其说这是一部越南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部法国电影———导演陈英雄14岁便移居法国学习哲学和电影;影片全部制作资金来自法国;而这部被评论界高度赞誉为从影像风情到艺术精神都具有东方民族气质的电影竟然是在一个法国的摄影棚里拍成的。 就在陈英雄他们凭借越南和越南电影获得国际声誉的同时,真正的越南电影却依然在惨淡经营。 泰国 泰国电影的异军突起始于2001年,那一年里,《黑虎之泪》、《鬼妻》、《暹罗皇后》及《晚娘》等影片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崭露头角,使得泰国电影在亚洲的电影版图上,开始显示出和中国电影、韩国电影、日本电影、伊朗电影并驾齐驱的势头。 2003年6月10日,泰国内阁通过了一项对泰国电影业来说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决议。政府决定参照国际电影市场的做法,对泰国电影实行分级,规定电影的消费群体,有的电影将禁止青少年观看,有的将为青少年不宜,有的则必须由家长陪同观看。泰国电影业有望进入20年来的黄金时代。 泰国电影突飞猛进的大背景是,自90年代以来,亚洲电影观众的口味转变。他们开始在好莱坞电影之外,寻找另类电影的乐趣。从日本影片、韩国影片到伊朗影片,如今轮到了东南亚影片。这个机会之中,还隐藏着陷阱。如果不加控制地大量投入生产类似题材的影片,难免重蹈香港电影的覆辙。而大体上看来,眼下的泰国电影,正在开始走香港电影曾走过的路。
⑤ 求一些韩国拍摄的关于反映朝鲜的电影
《北逃》 《朝鲜男人在韩国》 《相会的广场》 《韩半岛》《国境南边》等
补充:《欢迎来到东莫村》 《共同警备区》《双重间谍》《南男北女》《生死谍变》《大胆家族》《黑水仙 下一个死者》《超越银河的爱》《送还》
⑥ 求:经典好看的日韩电影,年代不要太久远的哦~^ ^
《家族荣誉3-家门的复活》
《谁和她睡觉了》
《多细胞少女》
《僵尸刑警》
《圣诞出逃记》
《美女的烦恼》
《无赖老师》
《残酷的上班》
《女教授的隐秘魅力》
《一个百万富翁的初恋》
《勾引罗宾》
《放学后的屋顶》
《Oh,my god》
《孔必斗》
《不要相信她》
《飞吧,爸爸》
《我的老婆是大佬3》
《无道里》
《我的恐怖女友》
《朝鲜男人在韩国》
《连理枝》
《大力士麦当娜》
《九尾狐家族》
《元卓的天使》
《美女与野兽》
《头师傅一体2》
《金馆长对金馆长对金馆长》
⑦ 关于朝鲜的电影
1897年电影传入朝鲜,1919年第一次放映了朝鲜人自己摄制的舞台剧影片《义理的仇斗》(金陶山导演)。1923年第一部故事片《月下的盟誓》(尹白南导演)问世。在以后的几年中以尹白南为代表的电影艺术家拍出一批电影,如《海的泣诉》(1924,王必烈、李庆孙导演)、《沈清传》(1925,李庆孙导演)、《云英传》(1925,尹白南导演)、《开拓者》(1925,李庆孙导演)、《双玉泪》(1925,李龟永导演)等。这些影片多改编于朝鲜古典小说,是悲欢离合的情节剧。
1926~1935年,是朝鲜无声片的黄金时期,不少影片具有民族文化特色。最有影响的是罗云奎导演的《阿里郎》(1926)、《风云儿》(1926)、《野鼠》(1927)、《寻找爱情》(1928)、《金鱼》(1927)、金幽影的《流浪》(1928)、《昏暗的街道》(1928)、姜湖的《黑暗之路》(1929)、《地下村》(1931)及李圭焕导演的《没有主人的渡船》(1932)等。罗云奎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导演,他以批判现实主义手法,揭露日本军阀统治的罪恶,反映被压迫人民的悲惨生活,从而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对当时的朝鲜进步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后5部影片,是朝鲜卡普(无产阶级艺术家同盟简称)电影运动时期较有影响的作品。卡普电影运动开始于1927年,结束于1935年。近10年间,进步电影工作者运用电影作为武器与日本占领者进行战斗。他们的影片大多取材于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生活,不仅反映他们在日本统治下的苦难,而且也反映他们强烈的反抗精神。因而,卡普电影在当时赢得广大观众欢迎。1935年,由李明雨导演的第一部有声影片《春香传》获得成功。1936年后,随着日本统治的加剧,卡普电影运动遭到公开镇压,朝鲜电影完全被日本侵略者掌握在手中。
1945年日本投降,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
1946年2月,朝鲜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成立电影班,当年即拍摄出《我们的建设》和《民主选举》两部纪录片。1947年初,根据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的决定在平壤建起占地 5万平方米的北朝鲜国立电影制片厂(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前身)。建厂初期,即推出一批表现人民建设新朝鲜和反映国际友谊等内容的新闻纪录片,代表作如《民主建国》(1949)、《人民委员会》(1947)、《友谊之歌(1949)等;故事影片《我的故乡》(1949,姜弘植导演)和《熔矿炉》(1949,闵定植导演)。《我的故乡》真实地再现了朝鲜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悲惨生活,表现了人民热爱自己的故乡、渴望祖国独立的美好愿望,深得观众好评。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电影工作者组织了前线摄影队。在战争期间,他们拍摄了100余部纪录片和6部故事片,重要的有纪录片《正义的战争》(1951)、《为了祖国的统一》(1951)、《粮食战线》(1951)、《世界的呼声》(1951)、《细菌暴行》(1952)、《战斗着的铁路员工们》(1952)、《向着胜利》(1952),故事片有《少年游击队》(1951,尹龙奎导演)、《重返前线》(1952,千相仁导演)、《侦察兵》(1953,全同民导演)等。《少年游击队》和《重返前线》曾分别在第6、7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争取自由斗争奖”。
战后的1954~1960年,是朝鲜电影创作繁荣的时期。各类题材的影片大量涌现出来,如有战争片《游击队姑娘》(1954,尹龙奎导演)、《渔郎川》(1957,尹龙奎导演)、《战友》(1958,闵定植导演);现实题材影片《新婚夫妇》(1954,尹龙奎导演)、《幸福之路》(1956,全同民导演);喜剧片《我的女婿,我的儿媳》(1958,崔男先导演);侦探片《9时正》(1959,崔男先导演);历史片《春香传》(1959,尹龙奎导演);儿童片《小船厂》(1958,李基成导演)、《母亲的怀抱》(1958,全同民导演)等。 60年代,随着朝鲜千里马运动的蓬勃开展,影坛上出现了一批反映时代风貌和新人的影片。如《红色宣传员》(1962,朴学导演)、《细纱工》(1964,吴炳初导演)、《人民教师》(1964,韩尚云导演)、《海鸥号船员》(1961,韩尚云导演)、《百日红》(1963,千相仁导演)等。
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朝鲜电影创作的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有崔亿奎导演的《血海》(1969)、《卖花姑娘》(1972),后者曾在第18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特别奖;严吉善导演的《安重根击毙伊滕博文》(1979)等。
以反映金日成和其亲属的革命活动为内容。有朴学、严吉善合作导演的《大地烈火》(1977);严吉善导演的《第一支武装队伍的故事》(1978)、《白头山》(1980)、《朝鲜的启明星》( 1~10集,1980~1986)等。
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有金英浩导演的《鲜花盛开的村庄》(1970)、《农民英雄》(1975);刘浩顺导演的《劳动家庭》(1971)、《轧钢工人》(1972)、《摘苹果的时候》(1971)、《青春的心脏》(1982)等。
描写朝鲜地下工作者敌后斗争。有郑基模导演的《木兰花》(1~3集,1971)、刘浩孙导演的《无名英雄》( 1~20集,1978~1981)等。
针砭社会生活中某些落后面和不良风气。有《在某一工厂》、《试制品事件》、《车间主任和两个姑娘》、《不能等闲视之》、《两个作业班长》、《婚礼日》等。这类干预生活、比较轻松活泼的喜剧短片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
以南北统一为主题。有严吉善导演的《金姬银姬的命运》(1974)、闵正植导演的《骨肉》(上、下集,1979)等。
80年代朝鲜有电影制片厂4个: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二•八电影艺术制片厂、朝鲜纪录片厂、朝鲜科教片厂。每年生产故事片、纪录片近百部。
建国初期在平壤建立了培养电影人才的平壤电影大学。大学设电影导演、摄影、美术、表演、电影理论等专科。活跃在朝鲜影坛上的电影工作者大部分出自于这所大学。
在60年代初建立起了奖励制度。为作品设“人民奖”,为电影工作者设“人民艺术家”、“人民演员”、“功勋艺术家”、“功勋演员”等荣誉称号。
⑧ 韩国电影的类型
内容上来看,最成功、最受欢迎的韩国电影,只有三类,就是曾被电影审查制度禁止的:政治,情色与暴力。
例如:1999年《生死谍变》创造了韩国商业片神话,本土票房360亿韩元、约3000万美元,海外版税收入达到500万美元。这与其说是好莱坞式间谍大片叙事模式的成功,不如说是取消了电影审查制度以后的成果。这个电影是关于韩国与朝鲜间谍战的故事,不仅吸引了韩国人,更能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好奇心。正如导演姜帝奎自己在采访中所说:“在《生死谍变》里,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好莱坞式的趣味、场面、情节,而且能够看到人性、情感,观众们从电影中能够感受到我们民族曾经的伤痛。”
因为废除了电影审查制度,2000年的《共同警备区》、2001年的《朋友》、2002年的《家族荣誉》、2003年的《杀人回忆》,以及2004年的《实尾岛》,这些原来应该禁止的题材,都纷纷问世了,并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取得了票房冠军。
取代电影审查制度的是电影等级制度。韩国的电影等级制度是:在法律上规定电影分为5个等级:一级全民可以观看;二级12岁以上可以观看;三级15岁以上可以观看;四级18岁以上可以观看;五级限制放映。每部电影的等级,由民间组成的“影像物等级委员会”进行评级。另外,对色情、恐怖、政治等题材也不再限制。
政府对电影实行本土保护政策使得韩国电影有了生存的空间
韩国政府对本国电影实行的本土保护政策,叫Screen Quota,即电影配额制,又叫义务上映制度。
这是韩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电影所进行的政府行为,强制规定韩国电影院,每年每个厅都必须上影146天的本土电影;韩国全国的电视台,也必须播放一定时数比例的韩国国产电影。
韩国政府内部,对此电影配额制一直存有争议,文化部坚持其配额比例,而经济部要求取消或者降低比例。
金大中当年在竞选纲领中曾明确表示:“电影配额制将持续到韩国电影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40%。”电影配额制度仍然维持既定比例。
因为电影配额制的存在,韩国本土的电影才得以振兴,并且有了一个新的高峰。这是韩国电影人的共同认为。为了电影配额制的存在,韩国电影人曾经经历过血与火的“光头运动”。
可以讲没有电影配额制的存在,很难预料韩国的电影是否能够振兴。电影配额制的存在,是韩国电影振兴的重要因素。
充足的资金来源是韩国电影的“血液”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间接帮了韩国电影。金融风暴爆发后,虽然导致大企业在电影业的收缩,但是手上仍有资金的韩国企业家苦于无出路。屏幕配额制度使韩国电影一直是一个较有保障的资金避难所,大企业的财阀们从调查中发现,股票市场不稳定,银行利息又低,不如投资拍电影。
例如 :姜帝奎的《银杏床》是第一部在韩国获得银行贷款的影片,姜帝奎一共获得25亿韩元的投资,回报率达到30%,投资人非常满意。以后的着名电影《生死谍变》、《醉画仙》等,都是得力于大财阀的投资。充沛的资金,让韩国电影有能力引进好莱坞的先进技术,同时也大力促进了韩国国内的电影院建设。
韩国电影的韩式借鉴法是快速成功的手段
很多人不喜欢韩国电影的原因是其缺少原创,很多时候都在“拿来”。但韩国电影总是能够“拿来”得恰到好处。
这个“拿来”得恰到好处,我认为应该称为韩式借鉴法比较合适。因为韩国电影不是简单的“拿来”,而是在“拿来”之后,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尽可能的变成自己本土的东西。
例如 ,有的报刊简单的把韩国电影和好莱坞,日本、香港电影一一对号入座,标明韩国电影模仿原型是什么,“由韩国着名导演姜帝奎执导的影片,《太极旗飘扬》,描述战争中手足情深的故事,由张东健、元斌主演,被说成是韩版的《拯救大兵瑞恩》。有人批评该片抄袭《拯救大兵瑞恩》,虽然情节安排有所不同,但是片中导演姜帝圭大量使用手提晃动式的摄影,描述战争残酷之处的场面,都有抄袭《拯救大兵瑞恩》的味道。”事实,《拯救大兵瑞恩》和《太极旗飘扬》在摄影手法上有相似之处,内容和效果上是完全不同的,《太极旗飘扬》有着很深刻的韩民族的精神,他让韩国人为这部片子流下了共同的眼泪。仅仅这一点就和《拯救大兵瑞恩》的内涵完全的不一样。这是经过韩国导演借鉴以后的本土化。
这种借鉴以后的本土化也是韩国电影振兴因素。
三大电影节为韩国电影的振兴推波助澜
釜山国际电影节(P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举办时间: 每年10月左右
电影节性质:非竞争性国际电影节,为影迷呈现多类型电影是其主要目的。
釜山国际电影节于1996年在韩国的港口城市釜山创办。受到釜山市政府、电影界、企业界等部门的支持与资助。
釜山国际电影节经费来源:三分之一由釜山市政府资助,三分之一由电影节主办单位向社会集资,三分之一由票房收入中支付。
釜山国际电影节自创办以来规模不断扩大,号称亚洲第2大国际电影节,仅次于日本的东京国际电影节。已成为韩国最大的国际电影盛会之一,举办日期与地点每年举行一次。9月至10月之间在釜山市南浦洞广场的主会场举行开幕式,在其他几家电影院同时公映参展参赛影片,为期1周左右。
釜山国际电影节的目的是:促进韩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以展示亚洲的电影成就,提拔亚洲电影新秀而独树一帜 ,把电影节办成亚洲电影盛会。
釜山国际电影节有如下十个方面的内容:
①举行故事片、纪录片、短片的评奖;
②举行世界电影映出活动,广泛放映来自世界各国的故事片、纪录片、短片;
③举行亚洲电影之窗映出活动,主要放映亚洲各国的故事片、纪录片、短片;
④举行新潮流电影专场映出,放映非传统的新潮流电影;
⑤举行;韩国全景电影展映,只放映韩国出品的影片;
⑥设立釜山开发计划电影市场,为电影导演、独立制片人就电影投资、发行、放映进行深入的研究;
⑦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推销电影节的纪念品、纪念物、纪念章、画报、书刊等;
⑧组织电影导演、演员等艺术与观众见面、交流看法;
⑨组织外国来宾参观访问,游览古迹名胜等;
⑩设立电影投资奖(奖金 10000美元)。授予最有创新的影片,另有新导演奖以及其他奖。分别授予最优秀的影片、最优秀的导演以及其他最优秀的艺术家等优胜者。
例如:2005年10月的电影节,就有600多部影片参展韩国釜山短篇电影节,创电影节该项目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全州国际电影节(jeonju internatioal film festival)
举办时间:每年4月左右
电影节性质:引入部分竞争的非竞争性国际电影节,以数码影像和另类电影为中心。
从1999年开始的全州国际电影节(jeonju internatioal film festival),主要的投资者是韩国政府。和釜山国际电影节不同的是,全州国际电影节展现的内容是以数码影像和另类电影为主题。
另外,全州国际电影节不设立电影市场,仅仅侧重电影的艺术性和学术交流。
富川国际幻想电影节
举办时间:每年7月左右
电影节性质:引入部分竞争的非竞争性国际电影节,以幻想性(fantastic)电影为中心。
富川国际幻想电影节,每年7月左右在韩国的富川举行,富川国际幻想电影节参展的内容是,以幻想为主题的电影。1997年举行了首届的富川国际幻想电影节,到2005年的7月14日,已经举行了9届。
总结
韩国电影能够在世界掀起阵阵强大的韩流,达到一个振兴的高峰,本文总结了六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政府给电影业松绑,让导演有创作的自由,这样好的题材才有可能诞生。其次,韩国政府保证了韩国电影有放映146天的绝对时间。给了韩国电影一个生存的舞台。还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保证了韩国电影的“血液循环”,还有电影方法上的寻求成功的捷径,电影节的推波助澜,这一切的铺垫把韩国的电影推向了成功的巅峰。
⑨ 介绍几部韩国拍的和朝鲜相关的电影。
南男北女
朝鲜男人在韩国
太极旗飘扬
北逃
生死谍变
国境的南边
共同警备区JSA
朝鲜半岛
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