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电影 » 美国电影妈妈的心愿

美国电影妈妈的心愿

发布时间: 2022-10-10 07:06:21

⑴ 完成母亲的心愿寻找电影的名字

如果不是这个,这个也不错:
http://video..com/v?wd=%D3%C2%B8%D2%B5%C4%D0%C4%B9%FA%D3%EF%B0%E6&word=%D3%C2%B8%D2%B5%C4%D0%C4%B9%FA%D3%EF%B0%E6&sc=hao123&oq=1&rsp=1&f=3

⑵ 《假日暖洋洋2》是一部喜剧片还是一部亲情教育片

《假日暖洋洋2》是一个系列剧,同时这个剧也是在春节期间上映的,不过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尤其是剧中的几位主演,演技依旧是在线的,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这些演员不一样的一面,不过就整体剧情而言,这部影片应该是一部亲情教育剧,并不是一部喜剧片,因为透过最简单的事情,来反映出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三、结语

这部剧之所以大爆,就是因为每一个场景都跟生活当中遇到的真实事例是一模一样的,另外让父母最头疼的不是金钱,也不是房子,而是对于子女的教育。,因为儿女大了,进入青春期了,都有着自己的思想,所以有些事情也不愿意跟父母说,父母也一味的以为自己这样做是为了儿女好,结果到头来却得到儿女的反对,因此母女之间也一定要多加沟通,这样才能够减少争吵现象的发生。

⑶ 有没有人知道<喜福会>这部电影

电影“喜福会”

作者:陈韵琳

有一只鸭子,他一直不甘心自己是鸭子,因此一直伸长颈子想作 天鹅,没想到后来它真的成了天鹅。 电影“喜福会”,是说着四对母女的故事。每个母亲都被她成长 中的社会视为鸭子、不值一爱的被轻贱,但她们不甘于这被轻贱的命 运,为自己的命运孤注一掷奋力一搏,终于给了她们女儿尊贵的身份 与地位。她们正像伸长脖子的鸭子,终能留给女儿天鹅的羽毛,与充 满爱与尊严的未来。

四个母亲中就有三个,反应出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女性的不公平对 待,她们不可能挣脱,除非离开孕育这传统文化的土地;但很奇怪的 是,当她们到了美国社会,挣扎奋斗出另一种人生,想给女儿另一种 命运以后,却发现女儿承袭着自己的过去,用另一种方式重蹈人生的 悲剧,唯一自小反抗母亲的女儿,又特别的会被母亲“我不赞同”的 沈默所干扰,彻底的失去了自信与自我。

于是母亲必须跟女儿和解;母亲必须透过讲述自己的故事,赋予 女儿坚强的力量与自信;母亲必须伸出援手,让女儿及早阻止悲剧继 续搬演下去。这种母女间“命运遗传”的关系,将母女间的特殊情感 发挥的很耐人寻味。

导演透过最后一个故事,将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女性的处境,从 传统文化的困境,扩大到战争逃难下身为母亲的悲剧,并用此故事交 代出母亲给女儿天鹅毛的深深祝福;而这个天鹅毛的比喻,也将所有 的故事画龙点睛的串连成一体。

因为电影专心着重母女关系,看这部电影无法避免的,会让女性 观众,被引入自己与母亲的关系的思考中,感动之余,也会想说说自 己的母亲、以及成为母亲的自己的故事。

片名: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
导演:王颖
演员:Tsai Chim
Tamlyn Tomita
France Nuyen
Lauren Tom
Lisa Lu
Rosalind Chao
Kied Chinh
Ming Na

母亲甲

她五岁那年,在母亲、媒婆和大户人家的共同协商下,订给了这 大户人家作媳妇。

她仍跟母亲住在一起,但从此母亲用着“你是别人家的人”来对 待她,诸如提醒她:“别吃那么快,人家会不要你!”......处处不 忘提醒着,她已不在是母亲家的人。母亲说,不是不再爱她,只是不 敢对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人有任何奢望。她越是长成亭亭玉立,母女俩 越是经常泪眼婆娑、对看无语。

终于,到了她得要离去的日子。送往婆家的前一天,母亲跟她说 :“你耳朵比我大,将来一定比我有福气。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绝 对不要忘了你自己是谁。”

次日清晨,婆家派人来接她。父母全家行李都打包好了,只等把 她送走,便立刻启程南下找生路去。母亲说:“你已经够幸运的了。 ”的确,这种穷人家的女儿,多少是根本养不大、或者早就卖掉不知 死活了呢!她好歹是跟着母亲,又正正当当被送进婆家的——虽然根 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嫁给了谁!

结婚那天,她披着红头纱等丈夫进来。等待自己的命运的那一刻 ,她决定一辈子记住母亲跟她说的话:“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谁!”

她嫁给了比自己小很多的小男生,结婚当夜就拿蜥蜴吓她,他又 正值讨厌女生的年龄,因此不准她睡床上。

但她后来因此糟了殃。她在婆家的身份地位,是用肚皮里生不生 的出儿子来决定的。她无法让小男生对她有任何欲念,她当然不可能 受孕,她因此被婆婆三天两头的打骂。

最后,她用了精明的伎俩,让自己脱身。她无意间听到女仆跟拉 车夫的对谈,知道这可怜的女仆从拉车夫受了孕,车夫却抵赖不认。 她便利用婆婆迷信祖宗的弱点,告诉婆婆整桩婚姻都是错的,是媒婆 贪钱的结果,祖宗中意的媳妇是那女仆,而且还让她受了传宗接代的 种。

就这样,两个原本永不可能翻转命运的女人,竟神奇的翻转命运 了;女仆成了明媒正娶的大户人家大太太,而她,得到一张赴上海的 车票。

能用诡计挣脱自己原本会不幸一生的悲惨命运的女人,是强韧而 精明的,但这种强韧精明,碰到自己的女儿,就是场大劫难了。

女儿甲

女儿小时候精于西洋棋,总是奕棋冠军,她很有自信,完全遗传 了母亲的强韧与精明。

但她第一次跟母亲强烈的对恃,就是为了奕棋。她得到冠军,但 她痛恨母亲拿这件事到处炫耀,她觉得母亲这种炫耀让她感到羞愧。 她问母亲:“若你这麼喜欢炫耀,为何不是你去奕棋呢?”她挣脱母 亲的手跑走了,那天很晚才回家。

没想到母亲是永远有办法克她的。母亲竟然对她的离家出走完全 不在乎,一点都没把她放在眼里,因此她拿出自以为是的杀手间,郑 重说:“我以后再也不奕棋了。”

没想到母亲还是不在乎。

反倒是她不奕棋后,自己茫然失措,她多希望母亲求她再去奕棋 ,结果并不,母亲继续的无所谓,她撑了几个月后,终于主动表达她 要再去奕棋,她以为母亲会称赞她,结果也没有,母亲冷冷说:“一 下要,一下不要,你以为奕棋这麼简单?以后不会再这麼简单了?”

母亲的话像是先知预言似的,从此她当真在奕棋时失去自信,再 也得不到冠军了。

母亲成为她生命中的掌控者。她彻底活在母亲的眼光中,母亲赞 成与否、欣不欣赏,主宰了她所有的选择。

她的成长史,就是在奋斗着挣脱母亲的掌控,偏偏总是不能。

而她自己也是一个强韧而精明的人,彻底遗传了母亲。

她和母亲之间,既互相依赖、又互相敌对,既彼此在乎对方、又 伤害对方。

两人之间的角力场,延续到婚姻这件事上。

她第一次婚姻,选了母亲喜欢的中国女婿,但她自己并不爱,结 果婚姻失败离婚而终,母亲却觉得错全在她。

第二次,她想要摆脱母亲的掌控,偷偷跟外国人恋爱、同居,然 后暗示母亲这既定的事实。她发愤这次绝不要被母亲的意见摆弄。母 亲对这未来洋女婿表现出来的冷漠,她刻意让自己不在乎。

终于熬到即将正式婚礼之际。

母女继续冲突,冲突引爆在母亲非得要女儿陪,否则不肯去美容 院整理发型之事上,她继续掌控女儿要女儿屈服。在美容院,母亲给 了美容师一顿好看后,跟女儿说:“你以我为耻!”

原来这就是母亲的内伤,远在幼年奕棋冠军的冲突事件中就埋下 的阴霾。母亲的每一次掌控、每一次挑剔批评,都源自女儿以她为耻 的内伤。女儿终于问:“为何你不喜欢理查?”母亲说:“若我不喜 欢,我就不会有任何批评,只会沈默的诅咒他得癌症。”

这就是她们母女相处的模式,彼此在意便彼此挑剔批评,彼此让 对方受伤也深深在意对方。精明干练的掌控、精明干练的挣脱,想从 挣脱中找到自我,最后只能在彼此谅解中找到自我。

女儿终于破涕而笑:“你不晓得你对我有多大的主宰力量。” 母亲回答:“现在你让我快乐了。”

爱的谅解中,强韧而精明的母亲,终于让强韧而精明的女儿,不 被驾驭掌控的,选择了自己的婚姻。她让女儿挣脱她,为的是清楚自 己究竟是谁。

母亲乙

她青春十六、情窦初开之际,爱上了有钱少爷花花大少,奉腹中 孩子之命匆匆成婚,婚后终于恍然大悟她永远守不住他,他不仅花心 ,也以精神凌虐的方式羞辱她,他轻蔑她。

近两年痛苦的婚姻,让她心情抑郁精神恍惚,终于有一天,她喃 喃自语“他夺走了我的青春、爱与无知,我也要夺走我身边唯一属于 他的东西....。”她溺死了自己的孩子。

这件事成为她永远的恶梦、永远的痛。直到她到美国,再婚,她 仍旧被过去的痛苦缠绕,她彻底失去了生命力,于是,她生下的女儿 也没有了生命力。

女儿乙

女儿成长过程总是看见母亲的苦痛与恐惧,她无法安慰母亲,母 亲也从来不提。

随着她成长,母亲日渐好转,但开始将过去的一切不说出来的苦 痛与恐惧,转成对她婚姻的担忧。

偏偏她的婚姻是有让人担忧之处。她爱上她的老板,他是吝啬而 自我中心、斤斤计较的男人,两人从婚前到婚后,一切费用要求均分 ,处处找机会占她金钱的便宜,事实上,他的薪水是她的七倍半之多 。

她订杂志、他看,但她付费,她不吃冰淇淋,但冰淇淋均摊.... 当她日复一日看着他在计算机前面摊算费用,她知道他们婚姻的基础 正在逐步瓦解,但他一点都不觉得有任何不妥。

母亲去拜访他们的家,只看几眼,知道了一切的问题。她呼唤女 儿,跟她说:“其实你知道你在婚姻中要的是什么。告诉我,是什么 ?”女儿说:“尊重、温柔与爱。”母亲说:“那么,除非他能给你 ,否则离开她。”

母亲不要她再重蹈当年覆辙,若她当年勇于离开一个崩溃的婚姻 ,可能不会因抑郁恍惚杀了自己的儿子。这时,她要用尽一切力量给 女儿生命力,是她活在创痛中这麼久以来不曾给女儿的——宁可离开 这个自己曾深深爱过的男人,也不要一再在他的羞辱中失去尊严、最 终失去一切,包括失去自我的生命力。

母亲丙

她自幼失去了母亲。母亲是被逐出家门的,外婆与舅舅教会她要 轻视自己的母亲。但她一直不明白为什么。

有一天,她母亲回来了,那时外婆病重,母亲来看内心深处永远 悬念着的外婆,并割自己身上的肉炖汤给外婆吃——这在他们家乡是 一种传说,最爱母亲的人若割自己的肉给母亲吃,母亲就不会死。

但是外婆还是死了。死前外婆拿手握住母亲的,算是原谅了这被 逐出家门的女儿。

母亲回来时,一进家门就认出她来,母女连心,两人四目相望无 言以对。她那一刻知道,不管外婆舅舅怎样教他恨自己的母亲,但她 从没恨过母亲,只有渴念。

这次母亲再离开,她知道母亲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她不管舅舅 的反对,挣脱他们的手,奔向即将离开的母亲,她听见舅舅在后头喊 :“你会让你女儿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她跟母亲离去,回到母亲的“家”,才知道母亲是大户人家的四 姨太。地位身份都很低。她从下人口中渐渐得知,当她父亲过世母亲 守寡,一次去庙里烧香,被这大户人家男主人胡成路过看中,用了伎 俩,让三姨太约她母亲去家里打牌,并热心的款待她过夜,而后让胡 成半夜强暴了她母亲。

很不幸的母亲怀孕了。没有人相信她是被强暴的,都认为她不守 妇道,她被逐出婆家,而后娘家也不收留她。她只能去找胡成,因为 她无路可走。她成了四姨太。母亲去胡成家后,将腹中孩子生下,一 发现是个男孩,立刻被胡成拿去送给三姨太,这是他答应给她的犒赏 ,三姨太地位因这个儿子而攀高。

母亲带她过去胡家后,三姨太还想用玻璃作的假珍珠项鍊,收买 这个女儿,被母亲敲碎项鍊强力阻止。

母亲的人生已了无声趣,唯一在世的眷恋就是女儿。但女儿到了 胡家果真地位低贱,母亲知道她会害了女儿一辈子。

终于,母亲选择吃鸦片自杀,这是唯一的方法,可以让女儿的地 位攀高。

母亲死后,在灵堂,母女连心,她知道母亲的心意,他要胁若胡 成没有表示,母亲一定会作鬼害死全家。

胡成终于在灵位前答应扶她母亲为正室唯一的大太太,并把应当 是她弟弟的男孩还给了她。

她不再能被假珍珠项鍊收买欺骗,她学会在不公平的命运面前大 声喊叫。而后她去了美国。

女儿丙

没想到,她生下来的女儿,长成后又嫁给了大户人家,也日渐沦 落到卑微的地位。

还在恋爱时,男方家人就已经因为她是东方人瞧不起她。但她男 友正义懔然的斥责他母亲的大小眼,充分表现出对她的爱与尊重。的确,她是在他的爱与尊重下,嫁进了豪门,男方家系是出版业 钜子,她婆婆家系是酒业钜子。

嫁过去后,丈夫立刻陷入忙乱的家族企业中,而她,努力扮演称 职的妻子,称职到一个地步,就是完全没有了自我。

她发现她和她丈夫的婚姻陷入危机,她丈夫问她自己真的想法是 什么?那原本是他们恋爱时他能理解触及的,但现在他一点也不知道 了,而她,已经回答不出来。

他们的婚姻从不圆满不快乐,到丈夫有外遇,濒临离婚边缘。

两人协议卖房子那天,她母亲亲眼看着她仍如此自甘卑微的为那 已经离开她的丈夫,作一个她自己绝对不会吃的蛋糕。母亲终于决定 把她自己的母亲的故事告诉她。

命运不该永劫轮回的重蹈在自己的后代身上。外婆已牺牲自己的 生命,换取母亲的尊严,何以孙女竟会在原本被丈夫爱着与尊重着的 婚姻中,不自觉的放弃了自我?

母亲的话唤醒了女儿。

当她丈夫前来协商卖房子事宜时,听见她喊出婚后不曾自我表达 的心声:“这婚姻失败错在我,因为我一直在暗示你我的爱不够美、 不够好。现在我要喊叫了!你滚出去吧,你不能夺走这房子、不能夺 走我的孩子、不能夺走我身上的任何一部份!”

她的喊叫,挽回了他们的婚姻。因为她丈夫重新听见了她。

母亲丁

她遗弃过一对双胞胎女儿。那时碰到战乱,她得带两个女儿逃往 重庆,但她得了很严重的疟疾,勉强支撑着带两个孩子逃了一阵子后 ,终于不支,她怀疑她将死在路上。孩子怎么办呢?她知道她若死在 孩子旁边,会没有人想要捡这两个孩子,有谁要母亲已死的鬼灵日夜 跟着的孩子呢?她将一切财物留给这对双胞胎,留下书信,托善心人 把孩子送往重庆给爸爸。

她将孩子留在大树下,哭着离开,等死。

未料她醒来后,发现自己被救了,她活过来了,但孩子呢?她永 远不会知道这两个孩子的下落了,她恨责自己放弃了希望。

到美国后,她再婚,生下一个女儿,她将所有的希望放在这女儿 身上,甚至将对那对双胞胎的希望,都放在这女儿身上。

女儿丁

结果这希望,压的女儿透不过气来。

她一直觉得自己平凡、没有才气也不聪明,每一次的表现,都让 人失望透顶。偏偏跟她一齐长大的蕙花总是这麼优秀,小时候奕棋是 冠军,长大后出众脱俗,成就非凡。

一次她和蕙花,两人的母亲都在的场合,她跟蕙花起了争执,她 帮蕙花公司撰写的广告词被退件,是无法修改的彻底被退。她觉得既 挫折又羞辱,当蕙花说:“那不是我们要的风格。”偏偏母亲说:“ 的确,风格是学不来的。”她深觉又被母亲出卖了。

蕙花他们走后,她跟母亲说:“我一切都不合格,达不到你的要 求。”母亲说:“我没有要求你什么,我只有对你的希望。”

“但你每一个希望都伤害我,因为我达不到而伤害我。”

母亲跟她说:“但我看的见你。你风格独特。你善良,这是你的 风格,我看的见你的心。”

半年后,母亲过世了。母亲看的见她,但她却没有看见母亲,等 母亲过世,她才发现她从没有了解过母亲。

谁晓的母亲这些姊妹淘比她更了解母亲,竟然帮母亲找到了她的 双胞胎姊姊们,她们都还活着。她负有一个任务,就是代妈妈去看姊 姊们,完成母亲要与这两个女儿团圆的心愿。

要去大陆前,父亲整理了一些母亲当年在大陆的照片给她,说她 们会需要当年她们的母亲的样子。然后给了她一根羽毛。

“这是你母亲一直收藏着的,她觉得不能把它交给你。”

“因为我不够好,我了解。”她说

“不,不,”父亲说:“你母亲认为她不够好,她没有资格,因 为她曾经放弃希望,没有父母可以对自己的孩子放弃希望,但她放弃 了希望,因此她后来把一切希望放在你的身上,你母亲的、还有我的 希望....。”

直到此时,她终于明白了她母亲的心——不得不放弃两个双胞胎 的遗憾,以及将一切希望寄托于她的情,只愿她活的快乐、亮丽,代 那不知是生是死的双胞胎活着,拥有三倍的希望、三倍的爱,因为永 不放弃的希望背后,是永不放弃的爱。

她帮母亲回到大陆,将天鹅毛送给了两个双胞胎姊姊,将母亲的 希望、爱与祝福,带给她们。她知道,她终于成全了母亲的心愿!

⑷ “最土谋女郎”魏敏芝,14岁被张艺谋劝退娱乐圈,如今怎么样了

她被称为是“最土谋女郎”,如果没有张艺谋的话,她可能一辈子都只能在农村养猪。被张艺谋改变的人生,14岁之前的魏敏芝,过着和普通农村孩子一般无二的生活。“最土谋女郎”魏敏芝,14岁被张艺谋劝退娱乐圈,如今怎么样了?

顶着“谋女郎”的光环,魏敏芝在西影影视传媒学院上了几年大学之后,最终获得机会前往美国夏威夷杨百翰大学交流。杨百翰大学是一所四年制的本科学校,学校有来自70多个国家的2400多名学生,是多种文化混合的校园。魏敏芝已经一跃成为学校里的精英。魏敏芝不仅是学校的名人,而且在当地都小有影响。

⑸ 妈妈的梦想出书了吗

没有出书
有名为《妈妈的梦想》的电影,讲述为了在母亲晚年多尽孝心,李志国在一次无意间发现母亲一直有一个未了的心愿,就是去北京观看天安门。于是李志国为了母亲的梦想放弃了一切踏上了北京旅途梦,母子俩开始了北京1607公里的兼程。
在欢乐戏剧人中有一部小品作品《妈妈的梦想》。

⑹ 女性题材微电影命名

有以下命名方式
1.《母亲》
2.《我的母亲》
3.《母亲,妈妈》
4.《妈妈的一封信》
5.《老人愿》
6.《母爱》
7.《妈妈的日记》
8.《母亲的一天》
9.《妈妈的手》
10.《我的第二个毛妈妈》
11.《母亲的心愿》
12.《妈妈再爱我一次》
13.《妈妈的怀抱》
14.《记忆中的妈妈》
15.《妈妈的一生》
16.《慈母泪》
17.《春晖》
18.《最美的声音》
19.《妈妈的未来》

⑺ 关于追求梦想的故事5个

当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失败时,不必伤心,要相信,只有坚持,总会有成功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追求梦想的 故事 ,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追求梦想的故事1:每个人都可以是第一名
自从11岁打针意外失聪后,我就一直梦想着哪位神医能救我出苦海,还我清晰的听觉。

都说实现梦想是要吃苦的,我不怕,为了实现复聪的梦想,小小年龄的我便可以天天屏着呼吸一口气喝下一大碗中药汤,可以忍着眼泪在父母的陪同下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喝了无数苦涩的中药汤,忍受了无数次银针刺入肌肤的痛苦,听力仍没有起色。

爸爸说:“好好学,考个第一,这样,你就会赢得更多同学的敬佩。上帝也会被你的勤奋感动而恢复你的听力。”我信了,我把这考第一当做我人生的梦想,拼命地努力着。终于有一天,我考了全班第一,我的成绩让老师和同学无比吃惊。只是,上帝可能睡了,他没有看到我把梦想举得高高的手臂……

高中 毕业 后,因为残疾,我没能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普通高考,只能去上对身体条件没有特别限制的高等 教育 自学考试大专班。我付出了常人双倍的努力攻下了专科文凭,却仍然找不到好的出路。

为了生活,我曾在三伏天顶着烈日,在工厂中像男人一样去搬铁箱子,我曾在三九的寒冬,到饮料厂去当洗瓶工,任冰凉的水把手和心都冻得麻木……唯一能让我感到快乐的是,发工资那天,我小心翼翼地揣着微薄的薪水跑到离工厂不远的书店,尽可能多地买回我想看的书本和杂志。

读得多了,心里就萌发了一个新的梦想,我想让自己的 文章 也变成铅字,我开始给厂报投 散文 和 随笔 ,居然投中了好多篇,这让我对梦想有了更多的希望。

2002年年初,我决定冲刺外省的刊物,便将生活随笔《歌在心里》手写稿投给了《中国残疾人》杂志。没想到,那年4月初,我就收到一笔100元的稿费和一本样刊。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几年后,家里添置了电脑,写作更方便了。每晚哄睡了孩子,我便开始在电脑上打出的一行行文字,播种我的梦想。

为了更好地掌握文学创作的技巧,2008年,我大胆地报名参加河南省成人高考。考前磨枪备战的苦和累,没有吓倒我,我以超过 分数线 128分的好成绩考取了河南省一所文学与传媒学院的中文系函授本科班,成了洛阳市第一位学中文的聋人本科生。

随着我写作质量的不断提高,洛阳市作家协会、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河南省作家协会先后向我敞开了大门。公司领导知道了我的奋斗 事迹 之后,也被我追求梦想的执着感动了,之后,我幸运地成了企业报的一名编辑。

看着捧在手里的中文本科毕业证、省级作家证和各类征文获奖证书,我知道,这是岁月颁发给我的沉甸甸的勋章……

我的奋斗故事经洛阳的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之后,一位因为残疾而看不到希望的残疾人朋友在网上向我询问成功的秘诀。QQ上,她向我讲了因为残疾而经历的种种坎坷,讲述了她不尽如人意的工作和生活。

我动情地在网上向她诉说了我挣扎在命运低谷时的痛苦和凄迷,那些不为众人所知的酸楚令她感慨不已:“没想到你也有那么难的时候,那么苦的经历……”

她的话,让我突然想起刘德华的一首歌《every one is no.1》:

“我的路不是你的路,我的苦不是你的苦。每一个人都有潜在的能力,把一切去征服……”

失去了听力的我已永远无法听清美妙的歌声了,但是,我却能感受得出歌词的昂扬,那是一位从软弱中走出来的残疾勇士吹响的向命运宣战的号角,召唤着每一位有志气的残疾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关于追求梦想的故事2:魏敏芝:我行,一定行
张艺谋导演的原生态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在国际上一炮打响后,片中的女主角魏敏芝刚一闯入人们的视线,就载着盛誉的光环,按照常理,应该星光一片灿烂。然而,就在“魏敏芝热”风头正劲的时候,许多人都预测说这位“谋女郎”在星途上不会像巩俐、章子怡那样走太远,甚至许多导演都给魏敏芝降过温,说她既不漂亮,身材也不好,不适合做演员……22岁的魏敏芝似乎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她真的就此销声匿迹了吗?

当年,负面的声音如潮一样压来,这个来自乡村的“小土妞”有点儿蒙了。她照镜子时对自己说:“我感觉自己是这块料啊!我行,一定行!”自此,魏敏芝把电影当成了事业,她自信能在电影圈里蹚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她要证明给全世界看。就这样,在一片嘘声中,魏敏芝怀揣梦想,肩负使命,欣然上路了。高三时,她毅然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

然而,这一次她失利了。她在心里痛苦地拷问自己:漂亮的脸蛋和傲人的身材是不是从影的必要条件?我真的没有这个才能吗?如果不做演员,我可以做导演吗?魏敏芝就像《一个也不能少》中的小老师一样,自省而坚强。即便在最艰难的处境里,也绝不放弃希望。与“北影”失之交臂后,她毅然选择了西安外国语学院影视传播学院,将专业调整为“编导”。强大的目标之前,未来显得魅力十足,诱人亲近。魏敏芝在校期间,学习非常刻苦,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专业知识的养分。一个偶然的机会,魏敏芝邂逅了一位她的忠实影迷——美国夏威夷杨百翰大学教授、美籍华人陈尔岗。因为受到影片的感染,这位影迷对魏敏芝非常关注和喜爱,还提议将她推荐到自己任教的学校去深造。有一次,陈尔岗试探性地问魏敏芝,学成后有何打算。魏敏芝的回答铿锵有力:“学成回国,专拍山里那些贫苦的孩子,让整个社会关注和帮助他们……”陈尔岗受到了极大的触动,推荐她到国外就学的步伐也加快了许多。

然而,去美国就学前,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试。魏敏芝的英语基础相当薄弱,许多人都替她捏了一把汗。正式收到陈尔岗邀请的那天,魏敏芝心事重重。她久久地坐在图书馆里盯着面前的 笔记本 发呆,她问自己:人这一生,关键的机会能有几次?那一天,走出图书馆的时候,魏敏芝的拳头攥得紧紧的。

经过两年的“攻坚战”,刻苦而聪慧的魏敏芝最终在杨百翰大学组织的 留学 考试中脱颖而出,令人惊叹的是,她还争取到了全额奖学金,可免费入学。成绩颁布的那天,魏敏芝有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这一役的胜利,对她继续追求梦想成了巨大的鼓励。在杨百翰大学里,魏敏芝异常活跃,她对自己说:“我要在世界的高等学府证明自己的强悍!”

通过竞争,她获得了校内电视台副导演的职位。同时,还将校内的中国留学生组织到一起,成立了首届中国同学会,并担任学生会主席一职。每隔一周,魏敏芝都要放映一部中国的电影,向全校师生展示中国 文化 的魅力。此外,她还加入了学校的合唱团,该团规模大、水平高,在美国享有盛誉。魏敏芝当仁不让,打败其他竞争者,当上了合唱团的副导演。在异国的土地上,魏敏芝的才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不久,崭露头角的魏敏芝受到了美国一家影视公司老板的关注,邀请她执导电影《母亲的心愿》。该影片不仅由她独立执导,还由她担任主演。凭此片,魏敏芝受到了科威特中国电影周的邀请,成为首发在海湾地区亮相的中国演员,还获得了科威特文委最高奖……

自此,魏敏芝不再是那个浑身冒着土气的原生态演员,她已经在历练中变成了一道耀眼的风景,并在异域的熏陶下脱胎换骨。在当下最红火的新浪博客网上键入“魏敏芝”三个字,你会发现,她的名字处在文化圈里……

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出众。但,只有不是一直停留在“认为”上,而是不断调整自己,总在证明自己是“很出众”的人,才会真的“很出众”。魏敏芝做到了。
关于追求梦想的故事3:信心
乞丐坐在画家工作间的马路对面。

透过窗户,这位为他人画像的画家为这个屈服生活的压力、灵魂深处透出绝望的人画了一幅脸部肖像 素描 。

他不拘泥于形似,而是做了几处重要的改动。他在乞丐浑浊的眼中加了几笔,使双眸闪现出追求梦想时的倨傲不羁;他拉紧了这个男子脸上松驰的肌肉,使之看上去充满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

当作品完成后,他把那个贫困潦倒的人叫了进来,让他看那幅画。

乞丐并没有认出画上的人就是自己。“这是谁?”他问画家,后者笑而不语。接着乞丐好像看到画中人和自己有几分相像,犹豫着问道:“是我吗?这个人会是我吗?”

“这就是我眼中的你。”画家回答道。

乞丐挺直了腰杆,回应道:“如果这是您眼中的那个人,那他就是将来的我。”

你身上存在着杰出的品质!不要再默不作声了。你应该直起奋进,竭尽所能,迈向成功。
关于追求梦想的故事4:无畏的勇气让理想走得更远
1988年,一位中国青年男子怀揣200美元和梦想,孤身走 出国 门,去参加一个由瑞典歌剧院主持的音乐考试。

考试前夕,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打工赚了少量的生活费,算算离考试还有好多天,只好躲到一个小酒店,计划着怎么过,每天仅仅以一顿冷水拌面包果腹。

考试那天,他需要一口气唱完14首曲目,加之身体虚弱,台上的他没有半点力气。当他唱完第一首咏叹调后,不争气的肚子开始咕噜噜响,饥饿的咕噜声与安静的音乐厅极不协调,台下的评委对此很纳闷。

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钢琴伴奏师站起来主动帮他解释。在场的一位瑞典老教授对此非常感动,马上差遣工作人员买了一杯热巧克力和饼干等充饥物品,他这才顺利完成了这场考试。

等待考试结果需要一段时间,于是他跑到一家中餐馆,希望他们给他一个洗碗的机会。由于没有签证,人家不让他打工,无奈,他厚着脸皮跑到了警察局。

警察们对此莫名其妙:“你来这里干吗?”他坦然地回答:“因为来参加一个考试,我已身无分文,但我必须吃饭。”他把邀请信给他们看。警察把他带到休息室,然后给他买了一份炒牛肉片的大盒饭。

为表达谢意,他给警察们唱了一首《我的太阳》,因为他们很少有机会聆听这样高雅的音乐,听完之后,大家报以雷鸣般的掌声,然后还让他唱第二首……那段时间,他天天跑到警察局吃饭,天天给他们 唱歌 。他和警察们成了朋友。

功夫不负苦心人,11位评委全部给他打了最高分,他在这次考试中得了第一名。他就是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歌声打开了瑞典皇家歌剧院的大门,并最终成为挪威歌剧院终生签约演员的歌唱家——蔡大生。

每当有人问及他成功的 经验 时,蔡大生总会提及瑞典歌剧院考试的那段经历,并直言不讳地说:“我要感谢自己那份无畏的勇气,是这份可贵的勇气,让我赢得了钢琴伴奏师和警察朋友们的帮助,才能顺利渡过危机。”
关于追求梦想的故事5:激情燃烧做小事
2011年5月中旬,一段“收碗”视频在网络上被反复点击:一位瘦小的戴着眼镜的大学生站在学校食堂的餐具回放处窗口前,低头不语,两眼专注,一双手来回穿梭,将同学们用过的餐盘、碟子、碗、筷子和汤匙分门别类地摆放在身旁的一个个塑料筐里,动作之快,让人眼花缭乱。

这位大学生名叫陈文原,现在是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三年级学生。“收碗”是他在学校食堂打的一份零工,从2010年9月开始,他每天中午11点半至下午1点,下午5点至6点,都会站在这个窗口负责回收餐具。他的速度奇快,一双手动起来几乎是重影。不少同学驻足凝视,叹为观止。更有同学敬佩不已,用手机拍下视频,上传到网上。嗬!真想不到,这段视频一夜走红,网友们送给陈文原好几个形象化的雅号:“犀利收碗哥”、“无影手”、“当代卖油翁”。

陈文原的老家在福建泉州永春县仙甲镇,家庭条件不好。父亲在家乡的小镇上开摩的,生意好时一天可以挣三四十元,有时下雨天一分钱都挣不到,母亲做一些采茶等零工,哥哥在一家鞋厂打工,收入也不高。这样的经济条件,再加上父母的身体也不好,所以上大学后,懂事的陈文原不想再给家里添负担,就靠着国家的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入学三年来他没有向家里伸手要过钱。

陈文原打零工的餐厅是学校最大的餐厅,每天有四五千学生在这里用餐。说到他的“无影手”,他只是淡淡地一笑,说,我无法不快,每个学生至少有一个餐盘,3到6个碗盘,还有一些筷子和勺子,每次要在两小时左右收拾近两万个餐具,在人流高峰期动作稍慢餐具就会在你面前堆积如山,速度最快时,一分钟要收一百几十个餐具。谈及报酬,他说是一小时6元钱,一月能挣400多元,另外,收碗时的午饭和晚饭都是食堂免费提供,一月还能省下近300元的伙食开销。

除了收碗,陈文原还兼一份宿舍的保洁工作,月收入100多元。假期,他更是没闲着,在做着几份家教的同时,还跑促销、到服装厂打工等。他特别提到在服装厂的工作,他说厂里都是计件工作的,包装一件衣服是0.12元,他一天可以装1000件衣服,这样就可以挣到100多元。有一次为了赶工,他连续做了三天三夜没睡觉。要说有“无影手”的话,这与他每年的寒暑假在服装厂的锻炼是分不开的。靠着这些零零碎碎的收入,去掉生活和学习上的开支,还有结余,陈文原就用这些钱逐步地还自己的助学贷款。而作为一名贫困生,学校本来每个月为他提供了250元的生活补助,但从今年起,他已经把这个名额让给了其他同学,现在完全依靠勤工俭学支撑自己的学业。

当问到陈文原既要完成学业,又要这样赶着勤工俭学,生活累不累时,陈文原坦言,每次洗碗回来全身湿透,腰也很酸,但是觉得用自己的双手去挣钱更快乐。接着他又补充说,父母没办法在经济上给他更多支持,但教给了他很多做人的道理。当他告诉父亲自己在食堂收碗时,父亲只是说,收碗也要认真做。

陈文原有着朴素的价值观,他打零工是为了挣钱,但他又把学校每月给他的生活补助费让给同学。父亲的话只有寥寥几个字,但他忠实践行。当同学告诉他“犀利收碗哥”在网上是如何走红时,陈文原却显得很平静。他说,凡事只要认真对待就会有激情,收碗这样脏、苦的活都能坚持下来并把它做好,以后走向社会,遇到什么样的压力和困难都能应对。他的话质朴又实在。

作为一名大学生,陈文原不是没有自己的梦想,上大学本身就是为了追求梦想。只是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仰望星空的同时,他能够脚踏实地,不浮躁,不抱怨,没有被光怪陆离的世象所迷惑,没有被鼓噪一时的官二代富二代挤到心灰意冷。之所以有这么多“没有”,是因为陈文原有着良好的心态,面对贫穷的家庭和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他能用积极的心态去克服,自信自强自立。洗碗、保洁、促销、包装衣服等等,都是简单的事,但对这些容易做的简单的事,他都带着一股激情去做,做得极其认真,做到了极致。

⑻ 求一部电影的名字,是美国的,是有一个杀人犯,在逃时,遇见一个小男孩,这个男孩没有爸爸,他就带着这个

完美的世界 (1993)

导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编剧: 约翰·李·汉考克
主演: 凯文·科斯特纳 / 劳拉·邓恩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T·J·劳瑟 / 基斯·斯扎拉巴基克
类型: 剧情 / 惊悚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1993-11-24

影片《完美的世界》是美国华纳影片公司1993年出品的。该片主要讲述了从小失去父爱的男孩菲利普在被绑架途中与罪犯逐渐产生一种父子般的感情,但最终心灵净化的罪。..

⑼ 求电影名字 一个美国电影,女主角是《成长的烦恼》演妈妈的

片 名: Emma's Wish

译 名: 艾玛的心愿

导 演: ( Mike Robe )

主 演: ( Joanna Kerns) ( Della Reese) ( Harley Jane Kozak) ( William R. Moses) (西莫·卡塞尔 Seymour Cassel) (科特兰·米德 Courtland Mead)

上 映: 1998年10月18日

是这部电影了。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747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713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709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446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435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082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367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789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829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887